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85684      Online Users : 9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767


    Title: 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實踐兒少最佳利益之初探—以安置照顧為例
    How Service Providers Put the Principle of the Best Interests for the Child into Practices in Residential Child and Youth Care
    Authors: 陳旺德
    Chen, Wang-De
    Contributors: 王增勇
    Wang, Tsen-Yung
    陳旺德
    Chen, Wang-De
    Keywords: 兒少安置機構
    兒少最佳利益
    兒童權利公約
    工作人員
    安置照顧
    Residential placement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Service providers
    Residential child and youth care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9-02 15:32:07 (UTC+8)
    Abstract: 兒少安置機構是弱勢兒少成長的暫時性替代照顧場域。筆者從自我的生命經驗、安置兒少的發聲及工作人員的實踐看到,過去安置機構存在「犧牲小我(個人想望)以成全大我(機構管理)」的教養文化,在以「保障兒少最佳利益」為主流論述的兒童替代照顧政策影響下有逐漸鬆動的可能,但是檢視過往相關研究多僅停留在論述表層,未能看見這波兒權思潮所帶起的安置機構改革的日常實踐,特別是在院生最關切的生活照顧層面。本研究深度訪談24位中長期兒少安置機構的工作人員,發現工作人員針對兒童權利與兒少最佳利益有全人觀點、義務觀點及文化相對觀點的三種詮釋。在實踐中採家庭式機構照顧,分為大團體家庭式、修正大團體家庭式、小團體家庭式及夫妻/小團體家庭式。目前多數機構已透過家庭會議、申訴管道等方式實踐兒童權利與兒少最佳利益,但仍面臨許多困境,包括照顧多重創傷議題的特殊需求兒少、難以滿足兒少建立自我的想望(如發展伴侶親密關係及性探索)、兒少隱私權、兒少在學校適應困難、基層員工與主管對兒權理解的落差。機構會採取的因應策略則包括跨專業、系統合作/決策模式、編制正規支援人力、調整工作模式、個人多元化陪伴等。機構工作人員對於國家政策面的建議包括應貼近實務需求提供兒權知識、理解實務困境、挹注足額的照顧經費及協助機構轉型。本研究有利於工作人員了解實踐兒權的關鍵條件,促進優化機構照顧服務品質,同時也提供政府了解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困境與需求之參考基礎。
    Residential child and youth care is temporary alternative care field for disadvantaged children and youth. From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the voices of the children in the residential placements, and the practices of the service providers, the author has seen that the past culture of “sacrificing the small interest (personal aspirations) for the greater interest (institutional management)” in the residential placements have been gradually relax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cy of alternative care for children with the mainstream expound of “safeguarding the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 However, past research studies have mostly remained superficial in their discourse, failing to see the daily practice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brought about by this wave of child rights thinking, which is particularly true for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daily living care.

    This research conduct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24 service providers of medium and long-term residential child and youth care, which revealed thre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children’s rights and the best interests: the holistic, the obligatory, and the cultural relativism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 family-based residential care is used with large group family, modified large group family, small group family, and couple/small group family types. Currently, most residential placements are already practicing children’s rights and children’s best interests through family meetings and complaint channel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dilemmas, including catering for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special needs who have multiple trauma issues, difficulties in meeting children and youth’s personal needs and desires (e.g. developing intimate relationships with partners and sexual exploration), children and youth’s right to privacy, their difficulties of adaptation at school, and the gap in understanding the children’s rights between junior staff and supervisors.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residential placements include inter-disciplinary and systemic collaboration/decision-making models, the establishment of formal support staff, adjustment of work patterns, and personal diversity accompaniment. Suggestions from service providers of residential placement on the national policy side include providing children’s rights knowledge in a practical context, understanding practical dilemmas, providing adequate funding for care, and helping residential placement to transform. This study will help service providers understand the key condition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ldren’s rights,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child and youth care services, and provide a consultation for the government to understand the plight and needs of service providers in residential placements.
    Reference: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2019)。〈2019安置機構兒少報告〉。未出版。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2020)。〈2020安置機構兒少報告〉。未出版。
    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2022)。〈GNACF_NGO替代報告〉。取自https://reurl.cc/DyKerO
    王思淳(2020)。《安置機構實踐兒少表意權利之初探》。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王順民(2005)。〈育幼院機構照顧服務的一般性考察:從過去、現在到為來〉,《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8,81-100。
    王歆韶(2015)。《安置機構中的親手足—青少年個案的主體經驗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03-155。doi: 10.6171/ntuswr2012.25.03
    白倩如(2018)。〈安置離院青年自立生活能力培育取向—文化生態觀點〉,《社區發展季刊》,164,130-142。
    石承旻(2010)。《非行少年司法轉向安置生活教養經驗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朱佩如(2011)。《看到韌性:歷經機構安置離院個案之自立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崇旻(譯)(2021)。《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初版)》(原作者Harris, N. B.)。台北市:究竟。(原作出版年:2018)
    何春蕤(2011)。〈臺灣法律中的兒少主體〉,何春蕤(編),《性別治理》,頁63-80。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筱玉(2005)。《圍牆內的「家庭生活」:一位育幼院保育員的角色實踐》。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姍瑾(2011)。《安置機構「家」的意義建構:歷經長期機構安置之離院個案的 經驗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瑞長(2003)。《育幼機構受虐兒童之社會適應研究-以內政部北區兒童之家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系碩士論文。
    吳怡慧(2015)。《成為一個家?-少年安置機構管理者家庭圖像的實踐》。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吳惠文、許雅惠(2015)。〈「家」內鬩牆-兒少安置機構專業人員之專業互動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9,25-51。
    李孟蓉、劉燕萍(2020)。〈以正向少年發展模式推動與社區互惠的少年社會工作實務〉,《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1,57-98。doi: 10.6171/ntuswr.202006_(41).0002
    李品蓉(2016)。《兒少安置機構社工員對「難置兒」之處遇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淑沛、王筱汶、黃韻蓉、陳怡芳、胡中宜(2018)。〈兒童權利公約之在地實踐:提升安置機構少女表意權〉,《社區發展季刊》,162,35-49。
    李雪莉、簡永達(2018)。《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新北:蔚城。
    沈宗瑞(2002)。〈兩種公民資格觀的歷史發展與對話〉,《教育與社會研究》,3,1-34。doi:10.6429/FES.200202.0001
    兒童權利公約民間監督聯盟(2022)。〈CRC民間監督聯盟2022平行報告〉。取自https://reurl.cc/M069Q3
    周月清(2017)。〈去機構教養化與解放研究:身心障礙者服務及障礙研究〉,《臺灣社會學會通訊》,87,11-20。
    林本炫(2005)。〈紮根理論研究方法評介〉,齊力、林本炫(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教育與社會叢書6》,頁171-197。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所。
    林君妍(2018)。〈安置機構助人工作者之工作壓力源及因應方式〉,《諮商與輔導》,389,43-45。
    林沛君(2017)。〈兒少「表意權」實質意涵的初探—以被安置兒少發聲的權利為中心〉,《臺灣人權學刊》,4(1),73-96。
    林沛君(2020)。《兒少最佳利益案例彙編》。臺北: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取自https://reurl.cc/2roj0v
    林沛君(2021)。〈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評鑑制度之現況檢視與未來發展取向之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3,107-148。doi: 10.6171/ntuswr.202106_(43).0003
    林萬億(2006)。《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林蔚昀(譯)(2019)。《當我再次是個孩子-波蘭兒童人權之父選集(初版)》(原作者Korczak, J.)。台北: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1929)
    林蕙平(2016)。《安置機構照顧者與兒少發展依附關係之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寶鈺(2018)。〈伴他度過暴風雨後的平靜-談歷經機構安置自立生活者生活與心理困境〉,《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5,129-145。
    施恩怡(2019)。《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愛:兒少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之工作經驗探究》。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胡中宜(2010)。〈離院少年自立生活準備的服務內涵與標準〉,《青年研究學報》,13(1),179-189。
    胡中宜(2011)。〈臺灣離院青少年自立生活轉銜服務之發展與評析〉,《青年研究學報》,14(2),143-153。
    胡中宜(2014)。〈離院青年自立生活之優勢經驗:社會工作者的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0,45-90。doi: 10.6171/ntuswr2014.30.02
    胡中宜(2020)。〈被隱沒的聲音:離開家外安置照顧青年之自立生活經驗〉,《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2,95-144。doi: 10.6171/ntuswr.202012_(42).0003
    胡中宜、吳宇仟、柳佳妏、李柏學(2021)。〈兒少被傾聽的權利在團體家庭之實踐與反思〉,《臺灣人權學刊》,6(1),77-112。
    胡歆圓(2018)。《誤闖兔群的狼崽:兒少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的自我敘說》。銘傳大學犯罪防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徐思寧(2016)。《英國兒童之家兒童參與權政策之探究》。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徐瑜、廖士賢(2019)。〈家與非家?談機構安置中替代性照顧角色的親職困境
    與突破〉,《社區發展季刊》,167,126-139。
    翁涵棣(2011)。《司法安置少年逃離安置機構原因之探討》。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毓秀(2011)。〈臺灣地區兒童少年安置照顧的發展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33,294-308。
    高玉泉、蔡沛倫(2016)。《兒童權利公約逐條要義》。臺北:衛生福利部。
    國立空中大學推廣教育中心(2021)。〈110年衛福部社家署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專業人員在職訓練-第7梯次簡章〉。取自https://reurl.cc/rDG0Vy
    國立編譯館、張君玫、劉鈐佑(譯)(2003)。《社會學的想像(一版)》(原作者Mills, C. W.)。臺北:巨流。(原著出版年:1959)
    張玲如、邱琬瑜(2012)。〈何處是兒家?由兒童最佳利益探討我國兒童保護安置系統〉,《現代桃花源學刊》,1,13-32。
    張紉(2000)。〈青少年安置服務福利屬性之探討〉,《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191-215。doi: 10.6171/ntuswr2000.02.05
    張茜雲、胡中宜(2017)。〈安置機構少女接受自立生活準備服務之經驗:服務使用者的觀點〉,《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9,1-42。
    張銀旭(2014)。〈臺灣兒少機構安置服務現況與未來發展〉。發表於2014年「兩岸社會福利學術研討會—劇變時代的社會福利政策」,6月16日。取自http://www.ccswf.org.tw/S_7100_detail.asp?booksn=18
    張麗惠(2013)。《安置少年生活適應經驗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學位論文。
    畢國蓮(2006)。《歷經長期機構安置的兒少保護個案結案後的生活經驗初探》。國立臺灣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文芳(2012)。《權益保障的建構與實踐:安置少年與工作人員之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陳怡芳、林怡君、胡中宜(2014)。〈復原力增進方案在少女安置機構之應用與反思〉,《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93-121。
    陳旺德、陳伯偉、林昱瑄(2020)。〈培力還是侷限?:兒少安置機構、慣習形塑與階級效應〉,《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2,1-56。doi: 10.6171/ntuswr.202012_(42).0001
    陳旺德、黃于飛(2020年4月4日)。〈【投書】失家兒少創辦NGO,帶來改變:國際經驗給臺灣安置機構的啟示〉,《報導者》。取自https://reurl.cc/n1q2vn
    陳玫伶、李自強(2009)。〈安置輔導少年重返家庭與資源連結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26,381-395。
    陳俊仲(2011)。〈育幼機構獨立生活方案的運作模式與推行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34,400-413。
    陳姿妦(2017)。《從兒童權利保護的視角—傾聽安置兒少的心聲》。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陳建良(2011)。《長期安置育幼院之獨立青年的生命經驗與因應-一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陳思穎(2012)。《安置及教養機構離院個案就業歷程之社會排除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柯玫、王舒芸(2017)。〈兒童及少年參與困境之初探〉,《臺灣社會工作學刊》,18,65-112。
    陳振杰、吳連賞(2014)。〈臺灣遊艇產業轉型之研究:基於路徑依賴觀點〉,《正修通識教育學報》,11,109-134。
    陳菁菁(2021)。《兒少安置機構保育員提供的服務內容與所面臨的困境及解決方法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早期療育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毓文(2008)。〈國內接受機構安置少年憂鬱情緒之探究:問題陳顯與解釋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1),75-101。doi: 10.30074/FJMH.200803_21(1).0004
    陳慶家(2013)。《家的經驗與圖像:以安置機構少年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彭淑華(2004)。〈弱勢兒童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臺灣地區育幼機構之發展與省思〉,《兒童福利》,60,48-59。
    彭淑華(2006)。〈保護為名,權控為實?—少年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5,1-36。doi: 10.29734/SJSW.200612.0001
    彭淑華(2007a)。〈機構安置:保護他(她)?傷害他(她)?—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人員眼中之機構虐待圖像〉,《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1-36。doi: 10.29734/SJSW.200706.0001
    彭淑華(2007b)。〈「寧缺毋濫」?「寧濫毋缺」–兒童少年保護工作人員機構安置決策困境之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2),127-154。doi:10.30074/FJMH.200706_20(2).0002
    彭淑華(2008)。〈臺灣地區兒童類安置機構之特性與相關法規之檢視〉,《兒童福利》,2-12。
    彭淑華(2012a)。〈由「慈善為本」到「專業為重」:兒童少年安置機構政策與實務發展〉,中華社會行政學會(編),《21世紀臺灣蛻變的兒童及少年福利》,頁253-287。臺北:內政部兒童局。
    彭淑華(2012b)。〈臺灣兒童少年安置機構政策與實務發展之探討〉,《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20:163-184。
    彭瑞姸(2020)。《兒少安置機構實務照顧人員的情緒勞務、正向心理資本與教養效能感之相關》。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碩士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曾華源、白倩如、李仰慈(2009)。〈家庭 V.S 房舍:臺灣轉向安置機構對偏差行為少年福利服務品質之研究〉,《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6,35-60。
    曾麗吟(2009)。《育幼機構教養方式與兒童依附之相關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游毓君(2015)。《服務對象眼中的助人關係─兒少家內性侵害被害人接受社工服務之經驗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萊素珠(2007)。〈以「系統的/ 反思的個案研究法」初探幼保專業倫理兩難〉,《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0(2),63-80。
    黃于飛、陳旺德(2020年7月30日)。〈619 之後,我們與曝險兒童及青少年的距離──正向青年發展模式,臺灣準備好了嗎?〉,《Right Plus多多益善》。取自https://reurl.cc/DyK7lQ
    黃貞容(2002)。《育幼機構安置服務院童權益維護指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黃新民(未知)。〈教育領域質性研究的觀點與方法〉。1-12。
    黃詩喬(2011)。《育幼機構院童家人關係的意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院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少頤、鄭如意、吳語融(2018)。〈國內兒少安置機構發展歷程之初探〉,《家庭教育雙月刊》75:6-19。
    楊韻璇(2010)。《少年機構因素、自我效能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中市安置機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群學翻譯工作室(譯)(2015)。《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一版)》(原作者Goffman, E.)。台北:群學。(原著出版年:1961)
    葉肅科(2012)。〈臺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139,31-41。
    葉肅科、周海娟(2017)。〈兒童權利公約之後:臺灣兒少福利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57,54-68。
    葉靜倫(2017a年4月21日)。〈生輔員的「心聲」,如同拿壞麵包止飢/生輔員勞權與安置機構困境(上)〉,《公益交流站(NPost)》。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33812
    葉靜倫(2017b年4月21日)。〈勞資無法團結,性侵、暴力與過勞何時止息/生輔員勞權與安置機構困境(下)〉,《公益交流站(NPost)》。取自https://npost.tw/archives/33839
    葉靜倫(2020年8月24日)。〈衛福部帶頭罔顧兒童權益(上):以「補助」之名合理化「超低價委託」,嚴重損及未來世代身心健康〉,《Right Plus多多益善》。取自https://reurl.cc/OA8lrD
    廖夏慧(2018)。《從多元觀點檢視兒少安置機構之管理》。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臺灣全國兒少安置機構聯盟(2022)。〈安置盟替代報告〉。取自https://reurl.cc/q5noeR
    趙善如、胡中宜、彭淑華(2021)。《家外安置需求推估及現行安置模式執行成效評估計畫》。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9年委託研究期末成果報告。取自https://reurl.cc/MNNz9K
    潘宜君(2009)。《育幼院家的形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運用》。臺北:心理。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115-143。
    蔡宗成(2018)。《臺北市私立心棧家園審議制度轉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珠(2006)。《影響安置少年院內生活主觀感受因素之研究-以花蓮縣少年安置機構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18)。〈首次國家報告—結論性意見〉。取自https://reurl.cc/Lm5Dy7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19)。〈首次國家報告-各權責機關落實結論性意見後續行動回應表〉。取自https://reurl.cc/RrlMKg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22a)。〈兒童權利公約〉。取自https://reurl.cc/Lb7N5X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22b)。〈第12號一般性意見「兒童表達意見的權利」〉。取自https://reurl.cc/xGElpb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22c)。〈第14號一般性意見「兒童將他或她的最佳利益列為一種優先考量的權利」〉。取自https://reurl.cc/xGElpb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22d)。〈聯合國兒童替代性照顧準則〉。取自https://reurl.cc/3a5Omj
    衛生福利部CRC資訊網(2022e)。〈第25號一般性意見書「數位環境下的兒少權利」〉。取自https://reurl.cc/xGElpb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18)。〈衛生福利部107年度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聯合評鑑〉。取自https://reurl.cc/1ZXz5V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1a)。〈111年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精進及擴充兒少家外安置資源」申請說明書〉。取自https://reurl.cc/b2jLk6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1b)。〈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110年度推展社會福利補助經費申請補助項目及基準〉。取自https://reurl.cc/yrjpX8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2a)。〈兒少替代性照顧政策〉。取自https://reurl.cc/zZRqGa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2022b)。〈衛生福利部111年度兒童及少年安置及教養機構聯合評鑑〉。取自https://reurl.cc/b23qvr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17)。〈兒少保護結構化決策模式(SDM)安全評估教材資料〉。取自https://reurl.cc/VDvrdA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2a)。〈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服務數〉。取自https://reurl.cc/moR7WW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2b)。〈兒童及少年福利機構數〉。取自https://reurl.cc/moR7WW
    鄭艾綸(2010)。《兒少安置機構工作人員對院生之福利需求認知與服務提供意向研究》。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鄭貴華(2001)。《身體受虐兒童對「家庭重聚」接受意願之探討-以內政部中區兒童之家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盧巧蘋(2014)。《兒少安置機構照顧者的困境因應-在行動中找答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學位論文。
    賴靜眉(2006)。《「重建」抑或「管控」?依少年事件處理法裁定安置輔導少女之經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佩君(2013)。《重返避風港?!受虐兒少歷經機構安置後返家之家庭生活經驗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政廷、許智傑(譯)(2021)。《兒童與青少年創傷知情實務工作(初版)》(原作者Steele, W. & Malchiodi, C.)。台北:洪葉。(原著出版年:2012)
    謝樂可(2014)。《復原力對安置兒少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安置機構服務供給者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永達(2018年8月21日)。〈過度傾斜的機構安置──為什麼幫失家兒找家這麼難?〉,《報導者》。取自https://reurl.cc/1m1OLQ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
    羅舒璘(2003)。《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兩位在育幼機構的女孩之內心世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Colton, M. (2002).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buse in residential child care institutions. Children & Society, 16(1), 33-44.
    Colton, M., & Roberts, S. (2007).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high turnover among residential child care staff. Child & Family Social Work, 12(2), 133-142.
    Kendrick, A. (2015). Residential child care.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pp. 534-539). Elsevier Limited.
    Kendrick, A., Steckley, L., & McPheat, G. A. (2011). Residential child care: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In Earl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ocial workers (pp. 81-87).
    Kovarikova, J. (2017). Exploring youth outcomes after aging-out of ca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ildwelfarepac.com/resources
    Kovarikova, J. (2018). Review of policy and practice for youth leaving car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ildwelfarepac.com/resources
    Larson, R. W. (2000). Toward a psycholog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170-183.
    Larson, R. W. (2011). Adolescents’ conscious processes of developing regulation: Learning to appraise challenges. In R. M. Lerner, J. V. Lerner, E. P. Bowers, S. Lewin-Bizan, S. Gestsdottier, & J. B. Urban (Eds.), Thriving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The role of self-regulation process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133, 87-97.
    Lerner, R. M., Lerner, J. V., & Colleagues. (2013).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youth: Comprehensive findings from the 4-H study of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Medford, MA: Tufts University Institute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Youth Development.
    Parkin, W., & Green, L. (1997). Cultures of abuse within residential child care.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133(1), 73-86.
    Seti, C. L. (2008). Causes and treatment of burnout in residential child care worker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sidential Treatment for Children & Youth, 24(3), 197-229.
    Smith, D. E. (2007). Making Change from Below. Socialist Studies: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Socialist Studies, 3(2): 7-30.
    Steinberg, L. (2014). Age of opportunity: Lesson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adolescence. New York, NY: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UNICEF (2007). Implementation handbook for the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United Nations: NY.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6264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6400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397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0101.pdf7400KbAdobe PDF212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