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343
|
Title: | 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s among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
Authors: | 謝鎧旭 Hsieh, Kai-Hsu |
Contributors: | 秦夢群 Chin, Meng-Chun 謝鎧旭 Hsieh, Kai-Hsu |
Keywords: | 正向領導 學校創新經營 學校效能 Positive Leadership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School Effectiveness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08-01 18:48:25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採用調查研究法探討不同背景變項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差異。分別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探究,獲得主要結論如下: 一、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正向領導屬中高程度,以「保持正向溝通」知 覺程度最高。 二、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創新經營屬中高程度,以「組織氣氛創新」知 覺程度最高。 三、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效能屬中高程度,以「教師教學效能」知覺程 度最高。 四、國民中學教師對校長正向領導之知覺程度會因「性別」、「年齡」、 「服務年資」、「職務」及「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 五、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創新經營之知覺程度會因「年齡」、「服務年 資」、「職務」及「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六、國民中學教師對學校效能之知覺程度會因「性別」、「年齡」、「教育 程度」、「服務年資」及「職務」等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七、校長正向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間具有中度以上正相關。 八、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創新經營可以預測學校效能。 最後,依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學校教育人員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The study adop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data of questionnaires was analysis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overall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presented middle to high level, and the “maintaining positive communication” is the highest. 2. The overall perception of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presented middle to high leve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tmosphere innovation” is the highest. 3. The overall perception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presented middle to high level, and the “teache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s the highest. 4. The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vary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gender”, “age”, “seniority” , “position” and “school size”. 5. The perception of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vary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age”, “seniority” ,“position” and “school size”. 6. The perception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vary significantly depending on “gender”, “age”, “academics degree”, “seniority” , and “position”. 7. There i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variables of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8. Both principals’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school innovative management can predict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the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s principals ,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
Reference: | 中文部分 仲秀蓮 (2011)。臺灣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文化對學校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江澈(2007)。私立高級中學校長競值領導、教師專業承諾、組織創新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私立高中有效經營模式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吳佩珊 (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學校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吳宗立(1998)。國民中學組織衝突、外在壓力、行政決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吳昌諭(2016)。竹苗區國民中學校長願景領導、學校組織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吳勁甫(2015)。國小校長正向領導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教師心理資本的多層次中介效果。教育與心理研究,38(3),1-36。 吳勁甫(2018)。校長正向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後設分析。教育科學期刊,17(2),1-32。 吳清山(2002)。學校效能研究(2版)。五南。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 (2005)。學校效能研究的價值。教育研究集刊,51(2),185-193。 吳清山(2013)。正向領導。教育研究月刊,230,136-137。 呂彥杰 (2018)。雙北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呂浚瑀(2011)。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團隊情感氛圍與組織創新能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政碩士專班。 宋雯榮 (2009)。高雄市國小校長競值領導行為、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李天霽(2015)。臺北市高級中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李俊毅 (2018)。公立高中職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學術樂觀與教師專業發展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李勇緻 (2012)。新北市國小校長正向領導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李菁菁(2014)。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職場希望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李瑞娥(2004)。國民學校終身學習文化、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習型學校模型之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李瑞娥 (2005)。學校組織學習、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的關係。高雄師大學報,18,45-59。 卓秀冬(1995)。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林志成、曾煥鵬(2011)。治理觀點對學校創新經營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76,147-166。 林奕成(2018)。國民小學校長分布式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 林貴芬 (2006)。高雄市國民小學本位管理、組織氣氛和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系。 林新發(2010a)。正向領導的意涵與實施策略。國民教育,50(3),1-5。 林新發(2010b)。校長正向領導的策略和技巧。國民教育,50(6),1-7。 周瓊婉 (2006)。知識管理策略、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聯性之探討─以臺南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立德管理學院科技管理研究所。 姚麗英 (2018)。高中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14,109-134。 姚麗英(2019)。高中校長道德領導、教師組織公民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柯嚴賀(2007)。國民小學團體動力、組織價值、組織創新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高雄市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胡瓊之 (2019)。校長科技領導對學校創新經營之影響: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中介效果分析。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26,49-78。 范熾文(2008)。國民小學創新經營之研究:模式建構與實證分析。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3-H-152-006),未出版。 修金莒(2020)。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專業承諾與學校創新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徐易男(2009)。國民小學公共關係、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秦夢群 (2002)。市場機制或社會正義:教育券政策走向之分析研究。教育政策論壇,5(2),25-42。 秦夢群(2017)。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三版)。五南。 秦夢群 (2019)。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五南。 秦夢群、莊清寶(2012)。臺灣國民中小學特色學校創新經營及其學校效能關係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5(2),163-192。 秦夢群、黃敏榮(2016)。高級中等學校分布式領導、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9(2),1-25。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創新經營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翁慶才(2014)。高雄市推動創造力教育政策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教育學系。 孫弘禮(2016)。高級中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商永齡 (2007)。學校創新經營之困境與省思。教育學術彙刊,1(2),41-56。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 張奕華、張敏章(2010)。臺北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對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學校行政,66,30-50。 張碧容(2011)。北北基地區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郭添財 (2013)。少子女化危機vs.教育創新策略。師友月刊,552,9-14 陳建志(2013)。國民小學組織內部行銷、知識管理及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陳嘉敏 (2019)。技術型高中校長正向領導之研究。學校行政,122,67-81。 陳震宇 (2008)。中部五縣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 陳鐘金 (2002)。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管理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教育學系。 曾柏璣(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黃宗顯(2008)。1996~2007年學校文化研究的狀況與前瞻。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4,27-48。 黃昆輝 (1988)。教育行政學。東華。 黃建翔 (2007)。學校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行政與領導研究所。 黃建翔、吳清山(2012)。臺灣近十年學校創新經營研究之分析與展望:以期刊與學位論文為主。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3),1-30。 黃哲彬 (2010)。國中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黃哲彬(2011)。國民中學校長賦權增能領導行為、組織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楊文達 (2007)。臺北縣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楊嘉玲 (2008)。臺北市國民小學創新經營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廖美鳳 (2004)。學校自主管理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蔡宗興(2004)。雲嘉南地區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蔡進雄(2000)。國民中學校長轉型領導、互易領導、學校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潘慧玲(1999)。學校效能研究領域的發展。教育研究集刊,43,77-102。 鄭曜忠(2001)。高級中學行政主管知識管理態度、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戴國維(2013)。國民小學校長心理資本、正向領導行為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濮世緯(2003)。國小校長轉型領導、學校文化取向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謝文全 (1991)。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文景。 謝文全 (2012)。教育行政學。高等教育。 謝傳崇 (2011a)。校長正向領導激發學校超越表現。師友月刊,529,51-55。 謝傳崇 (2011b)。校長正向領導對教師教學影響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01,59-82。 謝傳崇 (2011c)。校長正向領導理念、研究與實踐。高等教育。 謝傳崇 (2014)。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肯定式探詢與教與師希望感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8(1),67-86。 謝傳崇、黃秋萍、余惠瑄(2020)。國民小學正向教育、教師幸福感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43(1),33-62。 蕭富峰、李田樹 (譯) (2005)。創新與創業精神。臉譜出版社。 蘇靜好(2008)。內部行銷、組織創新氣氛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Hammond, S. A.(2005)。團隊成功的YES基因:肯定式探詢一點就通(陳淑婷、許逸臻,譯)。開放智慧。(原著出版於1998年) Senge, P. M.(2018)。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郭進隆、齊若蘭,譯)。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1990年)
英文部分 Alegre, J., Lapiedra, R., & Chiva, R. (2006). A measurement scale for produc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9(4), 333-346. Cooperrider, D. L., & Srivastva, S. (1987). Appreciative inquiry in organizational life. In R. Woodman & W. Pasmore (Eds.),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Vol.1, pp.129-169). JAIPress. Cameron, K. S.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 Berrett-Koehler. Fredrickson, B. L. (2003). Positive emotions and upward spirals in organizations. In K. S. Cameron, J. E. Dutton, & R. E. Quinn(Eds.),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Scholarship, 163-175. Berrett-Koehler. Fairhurst, P. (2008). Positive leadership. Training Journal. Gray, J. (2016).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collective trust, collective efficacy, and enabling school structures on overall school effectiveness. Education Leadership Review, 17(1), 114-128. Hoy, W. K., & Miskel, C. G.(2006).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6th ed.). McGraw-Hill. Herrera, R. (2010). Principal Leadership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Perspectives From 245 Principals and Teach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Michigan, Michigan. (AAT 3410406, Pro-Quest Dissertation Abstract). Luthans, F. (2002). The need for and meaning of positiv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3(6), 695-706. Luthans, F., Luthans, K. W., Hodgetts. R. M., & Luthans, B. C.(2001). Positive approach to leadership(PAL) implications for today’s organizations. The Journal of Leadership Studies, 8(2),1-20. Murphy, J., Hallinger, P., & Mesa, R. P. (1985). School effectiveness: Checking progress and assumptions and developing a role for state and federal government.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86(4), 615-641. Obenchain, A. M.(2002).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in Not-for-Profit, Private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Oldroyd, D, Elsner, D, & Poster, C. (1996).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oday: Aconcise Dictionary and Guide.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Ltd. Owings, W. A., & Kaplan, L. S. (2012). .Leadership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Theory into Practice. Pearson. Reynolds, D., Teddlie, C., Creemers, B. P. M., Cheng, Y. C., Dundas, B., Green B., Epp, J. R., Hauge, T. E., Schaffer, E. C., & Stringfield, S. (1994).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Advances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practice, 25-51. Schumpeter, J. A. (1942).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Allen & Unwin. Seligman, M., & Csikszentmihalyi, M.(2000).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5-14. Smith, M. B., Bryan, L. K., & Vodanovich, S. J. (2012). The counter-intuitive effects of flow on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employee attitudes: Incorporating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The Psychologist Manager Journal, 15(3),174-198. Tombaugh, J. R. (2005). Positive leadership yields performance and profitability: Effective organizations develop their strength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in Organizations, 19(3), 15–17.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10891101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11014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0917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101401.pdf | | 2425Kb | Adobe PDF2 | 0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