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4129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22/144841 (79%)
造访人次 : 51882881      在线人数 : 5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295


    题名: 暴力犯罪與營建工程之關聯性探討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Violent Crime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作者: 陳俊年
    Chen, Chun-Nian
    贡献者: 陳鎮洲
    陳俊年
    Chen, Chun-Nian
    关键词: 暴力犯罪
    營建工程
    暴力行為
    violent crime
    construction
    violence
    日期: 2022
    上传时间: 2022-08-01 18:37:53 (UTC+8)
    摘要: 近年來民眾對治安的滿意度維持高度且正向之看法,但容易受到單一暴力犯罪事件的動搖,而在公共場所發生之暴力犯罪型態也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街頭聚眾鬥毆事件,被指向與幫派組織關聯,影響社會治安的穩定。幫派組織不法行為之活躍,與其取得支持組織運作的資金來源息息相關,看似暴力性質的聚眾鬥毆事件,背後可能牽涉爭奪利益之衝突。故本研究旨在了解營建工程與暴力犯罪之可能關聯,並進一步分析各縣市營建工程開工數與暴力行為之犯罪消長的變化關係。研究範圍自98年至109年臺灣地區共19個縣市的追蹤資料,估計方法採用OLS及Panel Data等模型。
    研究結果顯示,營建工程對暴力犯罪及一般暴力犯罪存有負向關係。其餘解釋變數方面,失業率越高,暴力犯罪發生數就越高,但一般暴力犯罪發生數越低,與是否涉及財產類型之暴力犯罪相關;刑案破獲率及警政支出,對暴力犯罪有顯著的抑制效果,但暴力犯罪破獲率的提升,基於警力及資源有限產生排擠效應,反而一般暴力犯罪增加;離婚率愈高,暴力犯罪發生數就愈高,顯示出家庭結構完整性的重要,但與一般暴力犯罪則呈顯著負向關係,可能與家庭暴力犯罪相關。
    鑑此,建議政府在犯罪預防政策擬定上,多加考量長期性、整體性、區域性的對策,並重視情境犯罪預防的運用及規劃,以達治本之效,避免警力及行政資源偏重特定項目造成惡性循環影響整體治安。
    In recent years, people`s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security has maintained a high and positive view, but they are easily shaken by a single violent crime incident, and the pattern of violent crimes in public places has gradually changed. More and more street fights have occurred. Poin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gang organization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 The activity of gangs` illegal activ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urce of funds to support the oper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The seemingly violent gatherings and fights may involve conflicts over interests.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poss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violent crime, an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started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violent crime in each county and city. The scope of the study is from 1998 to 109, tracking data from 19 counties and cities in Taiwan. The estimation method adopts OLS and Panel Data Mode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struction projects have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violent crime and general violent crime. In terms of the remaining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 higher the unemployment rate, the higher the number of violent crimes, but the lower the number of general violent crimes, which is related to whether violent crimes involve property types; the criminal case detection rate and police expenditur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violent crimes. The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but the increase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violent crimes, based on the limited police force and resources, produce a crowding effect, but instead increases general violent crimes; the higher the divorce rate, the higher the number of violent crimes,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family structure integrity. Howe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with general violent crime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domestic violence crimes.
    In view of thi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long-term, overall and regional countermeasures in the formulation of crime prevention policie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and planning of situ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curing the root cause and avoid the police force and administrative resources focusing on specific projects, the vicious circle affects the overall security.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方柏翔(2009)。台灣暴力犯罪與失業率之關聯性分析—向量自我迴歸模型之運用,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王靜宜(2002)。犯罪統計的問題與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麗君(2020),我與父母一生的糾結-家庭暴力循環受害者之生命歷程反思。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何秉松、張平吾(2012)。臺灣黑社會犯罪。台北:臺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三民書局。
    余任晴(2019),從社會解組與機會觀點看住宅竊盜的發生:集體效能的作用。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吳育圃(2011),計程車強盜犯犯罪模式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吳芳富(2013)。警察作為對於搶奪犯罪預防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
    吳修養(2002),街頭搶奪案件犯罪被害情境與預防對策之實證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吳進財(2009)。臺北市都市更新與犯罪幫派經濟活動之關係。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李漢卿(2004)。以「日常活動理論」及「情境犯罪預防理論」綜論外籍勞工竊盜犯罪之預防。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周愫嫻、曹立群 (2014)。 犯罪學理論及其實證。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靜蘭(2018)。暴力犯罪之社會心理因子再犯預測。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岳瀛宗(2018)。幫派行業活動與犯罪關係之研究。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1集。
    林明仁、劉仲偉(2006)。失業真的會導致犯罪嗎?以臺灣1978年至2003年縣市資料為例。經濟論文叢刊,34(4),445-482。
    林哲正(2007),都市商業區之街道空間型態與汽車犯罪機率之研究-以台灣某都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
    林慶和(2012),街頭搶奪犯罪人標的選擇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邱必洙(2002)。營造綜合保險投保決策模式之建立─以隧道工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姚雅清(2008)。影響犯罪率之社會經濟因素實證分析。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施佩姍(2011)。婦女勞動參與與青少年犯罪- 臺灣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孫義雄(1990)。犯罪行為之城鄉層面探討。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張恩瑋(2018),臺灣加工自殺的犯罪學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張寶玲(2014),工程刑事案件之初步探討。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梁家昊(2016)。量刑理論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
    莊忠柱、楊淑芬(2002)。影響台灣普通刑事犯罪率因素的探討。環境與管理研究,3卷1期,頁77-98。
    許春金(2006),犯罪學(5版),中央警察大學。
    許春金、孟維德(2000),警察與犯罪。警學叢刊,30(6):119-140。
    許春金、陳玉書、王珮玲(1991)。暴力犯罪被害者個人特性與日常活動型態之實證研究。警政學報,23,183-218。
    許華孚(2009)。錄影監視系統在犯罪控制運用的省思。犯罪學期刊,第12卷第1期,頁1-40。
    許福生(2012)。犯罪與刑事政策學。臺北市:元照。
    郭晉勳(2002)。創造安全的城市--經由環境設計預防犯罪。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陳玉華(2008)。失業率、離婚率、出生率、自殺率以及犯罪率彼此之間的關係─以台灣地區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應用數學系碩士論文。
    陳奕璁(2008)。高等教育與犯罪率─台灣實證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儫(2013)。警政支出與竊盜案發生數及詐欺案發生數之關聯性探討-以頻率方法分析。逢甲大學金融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勝義(2008),臺中市搶奪犯罪熱點與犯罪區位分析之研究。逢甲大學土地管理所碩士論文,臺中。
    游士嫺(2010)。罪惡不能侵擾之蒂:臺灣低犯罪率鄉鎮市區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馮世墩(2018)。公共工程採購刑事責任之研究—以圍標與綁標行為為核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黃柏翔(2005)。環境設計犯罪預防與民眾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中央警察大學刑事警察研究所博士論文,桃園。
    黃迺棣(2013),都市街道時空情境與搶奪犯罪之關聯性研究-以臺灣某都市為例。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黃國師(2008),擄人勒贖犯罪集團特徵與標的選擇歷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楊士隆等(2020)。暴力犯罪:原因、類型與對策(4版),五南圖書。
    葉安茹(2006),街頭搶奪犯罪被害機會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詹智凱(2013)。犯罪的經濟分析:台灣的實證研究,逢甲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廖傳賀(2012),圍標犯罪之研究-以政府採購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劉孟奇、盧敬植(2011)。所得分配不均與犯罪:台灣縣市動態追蹤資料分析。經濟論文叢刊,39(2),243-276。
    蔣基萍(1995),犯罪與警力的探討。警政學報,27期,25~42。
    韓春茂(2004)。新興城市犯罪之研究—以桃園都會區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魏淑茵(2020)。教育程度、經濟條件、及區域差異性對我國各縣市社會事件發生率的關聯,佛光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論文。
    關華(2002)。安全城市一從都市計劃論預防公共空間犯罪。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英文文獻
    Becker, G. S. (1968).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6(2),169-217.
    Corman, H., T. Joyce and N. Lovitch (1987) , “Crime, Deterrence and the Business Cycle in New York City: A VAR Approach.”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60(4), 695-700
    Ehrlich, I. and G. D. Brower (1987), “On the Issue of Causality in The Economic Model of Crime and Law Enforcement: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7(2), 99-106.
    Kelling, G. L., T. Pate and D. Dieckman, et al. (1974), “The Kansas City Preventive Patrol Experiment.” Washington D. C. : The Police Foundation.
    Kelly, M. (2000). Inequality and Crim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82(4), 530-539.
    Raphael, S. (2004). The Socioeconomic States of Black Males: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Incarceration.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Shaw, C. R. and H. D. Mckay (1942). 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992104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9921040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1058
    显示于类别:[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4001.pdf1221KbAdobe PDF20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