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19071      Online Users : 6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57


    Title: 楊萬里飲食詩研究
    The Study of Yang Wan-Li’s Dietetic Poetry
    Authors: 徐亞寧
    Xu, Ya-Ning
    Contributors: 陳成文
    徐亞寧
    Xu, Ya-Ning
    Keywords: 楊萬里
    飲食詩
    飲食文化
    南宋
    Yang Wan-Li
    Dietetic poetry
    Food Culture
    Southern Song Dynasty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8-01 18:07:36 (UTC+8)
    Abstract: 本論文聚焦於南宋文人楊萬里詩歌中,有關飲食詩作書寫的研究。楊萬里為南宋四大詩人之一,詩歌創作數量豐富達四千多首。本論文針對作家透過詩歌描述食材、飲食活動,並且結合其生平經歷,探究其飲食詩呈現的藝術手法、飲食審美與情志寄託。從而也側見詩人獨到飲食觀與南宋飲食文化相互滲透與輝映。
    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概況與方法。根據楊萬里飲食詩歌中,食材出現的組合方式、種類與頻率,分成三章論述。第二章探究楊萬里飲食詩歌中的酒與茶。而第三章闡釋詩人在詩歌中屢屢並置對照的江西家鄉菜餚、他鄉海產的書寫與寓託;出現頻繁的加工食品與較少出現的肉食,也在此章一起敘明。第四章則針對其詩作中較常提及的蔬果依種類進行書寫特色與意涵的探究。第五章結論,將本論文結果作簡要的整理說明。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food poems from Yang Wanli, a literat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Yang Wanli is one of the four significant poet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during his career he writes more than 4,000 poems.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Yang’s artistic techniques, dietary aesthetics,and emotional sustenanc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ingredients ,and dietary activities combines with his life experience in his dietetic poetry. Thus, we can also see that the poet’s distinctive insight concerning food and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food culture infiltrate and harmonize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thesis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the applied method. The chaper Two to Four comprise combination,the type and frequency of the ingredients.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wine and tea in Yang Wanli’s dietetic poetry.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e poems of Jiangxi hometown dishes and foreign seafood, which the poet frequently juxtaposes and contrasts in his poems. The frequently occurring processed foods and the meat foods which appear less frequently are also described together in this chapter. The fourth chapter explores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s of the vegetables and fruits that are often mentioned in his poems.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which briefly summarize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Reference: 一、 專書
    (一) 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序)

    (漢)許慎,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漢)戴德著,《新譯禮記讀本》,臺北:三民出版社,1997年。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4年。
    (唐)李昉編,《太平廣記》,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5年。
    (唐)陸羽,《茶經》,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歐陽詢編,《藝文類聚》,上海:中華書局,1965年。
    (宋)司膳內人,《玉食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吳自牧,《夢粱錄》,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周守中,《養生月覽》,臺南:莊嚴出版社,1997年。
    (宋)周密,《武林舊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孟元老著,姜漢椿譯注,《東京夢華錄》,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宋)林洪,《山家清供》,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宋)耐得翁,《都城紀勝》,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范成大,《吳郡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浦江吳氏,《中饋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高似孫,《蟹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張鎡,《賞心樂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宋)陳達叟編,《本心齋疏食譜》,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宋)陶穀,《清異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楊萬里著,辛更儒箋校,《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宋)歐陽修,《六一詩話》,收入何煥編訂《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宋)蔡襄,《茶錄》,收於《飲饌譜錄》,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宋)蔡襄,《荔枝譜》,收於《飲饌譜錄》,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宋)韓彥直,《橘錄》,收於《飲饌譜錄》,臺北:世界書局,2010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序)

    Sidney W. Mintz著,林為正翻譯,《吃──漫遊飲食行為、文化與歷史的金三角地帶》,臺北:藍鯨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于北山,《楊萬里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王子輝、王明德,《中國古代飲食》,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王仁湘,《飲食之旅》,臺北:臺灣商務出版,2001年。
    王仁湘,《飲食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水照,《唐宋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宋金元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王學泰,《飲食之道:中國飲食文化的理路思考》,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2年。
    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年。
    楊萬里著,章楚藩主編,《楊萬里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
    楊萬里著,劉斯翰選注,《楊萬里詩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
    朱自振、沈漢,《中國茶酒文化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朱重聖,《北宋茶之生產與經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朱振藩,《食林外史》,臺北:城邦出版社,2009年。
    吳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和徵榷》,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華瑞,《宋代酒的生產與徵榷》,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開周,《擺一桌絕妙的宋朝茶席》,臺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9年。
    周啟成,《楊萬里和誠齋體》,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林珍瑩,《楊萬里山水詩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9年。
    林瑞萱,《中國歷代飲茶法》,臺北:坐忘谷茶道中心,2010年。
    邱龐同,《中國烹飪古籍概述》,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9年。
    姚偉鈞《中國傳統飲食禮俗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俞為潔,《中國食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姚偉鈞、劉樸兵、鞠明庫,《中國飲食典籍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胡明,《南宋詩人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胡明珽,《楊萬里詩評述》,臺北:學海出版社,1976年。
    徐海榮主編,《中國飲食史》,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崔成宗,《宋代詩話論詩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張玖青,《詩集編撰與楊萬里詩壇盟主地位的確立》,長沙:岳麓書社,2013年。
    張思齊,《宋代詩學》,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張健,《楊萬里七絕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張瑞君,《楊萬里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張遠芬主編,《中國酒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郭泮溪,《中國飲酒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陳香,《茶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陳偉明,《唐宋飲食文化發展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陳義成,《楊萬里生平及其詩之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年。
    斯波義信,《宋代商業史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21年。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3年。
    程杰,《宋詩學導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楊萬里,《誠齋詩集》,上海:中華書局聚珍仿宋版排印本,1936年。
    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藝文印書館景印武英殿聚珍版,1966年。
    楊萬里著,周汝昌選注,《楊萬里選集》,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2年。
    楊萬里著,楊長孺編,《誠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
    楊萬里著,楊長孺編,《誠齋集》,臺北: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廖寶秀,《宋代喫茶法與茶器之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6年。
    劉軍、莫福山、吳雅芝,《中國古代的酒與飲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歐純純,《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較析》,臺南:漢風出版社,2006年。
    歐陽炯,《楊萬里生平及其詩學研究》,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
    蕭東海,《楊萬里年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7年。
    篠田統著,高桂林等譯,《中國食物史研究》,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7年。
    龔鵬程,《飲饌叢談》,臺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二、 學位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呂瑞萍,《宋代詠茶詞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王啟屏,《宋代的食羊文化》,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余玥貞,《唐宋時期的茶知識與飲茶文化》,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元朋,《舉箸常如服藥,本草史與飲食史視野下的「藥食如一」變遷史,臺北:臺灣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侯月嬌,《宋代茶酒文化之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文,2006年。
    張哲維,《宋代建茶的生產與運銷》,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黃信榮,《蘇軾茶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2007年。
    許育喬,《東坡詞酒意象探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專班論文,2008年。
    柯淑萍,《北宋東京的飲食文化述論──以《東京夢華錄》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吳玫香,《宋代南渡政壇詞人詞作花意象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黃郁棻,《辛棄疾酒詞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徐佩霞,《陸游茶詩探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景惠,《南宋臨安的文化禮俗生活──以《夢粱錄》為考察對象》,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謝宜蓁,《中國古代食蟹文化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許志彰,《晏殊酒詞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周亞青,《蘇軾飲食書寫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10年。
    汪育正,《從劍南詩稿論陸游的飲食生活》,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鍾先達,《杜詩飲食詩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專班論文,2011年。
    許馨文,《花與清代飲食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林姿君,《宋代茶肆文化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黃開農,《宋代酒肆文化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徐嫈嫇,《蘇東坡文集之飲食文化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張曉月,《蘇軾貶謫時期飲食書寫之道家思想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蔡宗翰,《蘇東坡詠茶詩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黃婉芬,《《水滸傳》反映的宋代飲食文化研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蔡佩珈,《歐陽修的飲茶生活》,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陳金英,《蘇軾飲膳文學美感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何欣隆,《北宋文人飲食文化──以梅堯臣詩文為例》,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施靜宜,《南宋文人飲食文化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2013年。
    王齡儀,《北宋鬥茶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鄭琇文,《宋詞飲食書寫研究──以果物為對象》,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侯欣妘,《南宋時期荔枝的流通──以臨安為核心》,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邱世芬,《宋代筆記中文人文創生活考述》,桃園: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博士 論文,2014年。
    江梅綺,《蘇軾飲食觀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李子允,《楊萬里飲酒詩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王博弘,《蘇軾貶謫時期飲食生活書寫》,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建安,《北宋中後期士人宦遊飲食生活》,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王皖佳,《宋詩所見品茶文化研究 》,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林執中,《黃庭堅的飲食生活》,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吳昭峰,《蘇軾飲食書寫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7年。
    姜玲,《陸游飲茶詩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三、 會議論文、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內山精也,〈長淮詩境南宋篇─愛國,憂國的意識形態〉,《東華漢學》卷十七,2017年,頁105-135。
    石韶華,〈略論宋代詩人與茶的結緣〉,收錄於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創刊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頁251-277。
    石韶華,〈論楊萬里詠物詩的藝術特色--以知常州至廣東期間詩作為主〉,《大同技術學院學報》第十七期,2010年,頁41-71。
    成功大學中文系所主編,《第一屆宋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朱惠英,〈宋朝花饌選材及烹調法與花卉象徵意義之研究〉,《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第二十一期,2002年。
    邱文俊,〈范成大交遊考述--以楊萬里、陸游、周必大為例〉,《問學》第十八期,2018年,頁49-66。
    張高評,《會通話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2000年。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之會通與流變──近世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之一》,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張蜀蕙,〈北宋文人飲食書寫的南方經驗〉,《淡江中文學報》,第十四期,2006年,頁133-175。
    淺見洋二,〈蘇軾及楊萬里詩中山水的擬人化〉,《政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六期,2016年,頁5-25。
    陳素貞,〈北宋飲食饋酬詩的主題情調與戲謔意涵〉,《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五十二期,2011年,頁143-173。
    陳素貞,〈對話與分享--北宋飲食詩歌情調與意趣的轉變〉,《中國飲食文化》第三卷第一期,2007年,頁41-80。
    陳義成,〈南宋四大家之間交遊考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六期,2003年。
    焦桐編,《味覺的土風舞──飲食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二魚文化,2009年。
    程杰,〈梅花象徵生成的三大原因〉,《江蘇社會學報》第四期,頁161,2001年。
    黃永武,〈千年寒氣萬年雪,鍊得梅花是國花─梅花精神的歷史淵源〉,《中國文化月刊》二十七期,1982年。
    鍾曉峰,〈以窮為亨──楊萬里的「詩窮」論及詩學精神〉,《清華中文學報》第十七期, 2017年,頁17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19120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1200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927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201.pdf4105KbAdobe PDF213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