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1387      Online Users : 7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4113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41138


    Title: 《世說新語》被動句研究
    Authors: 張藍允
    Contributors: 宋韻珊
    張藍允
    Keywords: 《世說新語》
    被動句
    中古漢語
    語義和語用
    Date: 2022
    Issue Date: 2022-08-01 17:42:50 (UTC+8)
    Abstract: 《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其成書的時代剛好屬於典型的中古漢語時期。魏晉南北朝是漢語由上古向中古轉變的時代,其語言具有承上啟下的特點,新舊語法現象都有在這一時期的語言中呈現。《世說新語》語言精煉,且口語性較強,因此在漢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成為研究中古漢語語言現象的重要語料之一。於是筆者選擇了《世說新語》作為主要調查對象,並進而確立《世說新語被動句研究》的選題,通過考察分析,試圖對《世說新語》中的被動句進行全面瞭解,並藉以窺探中古漢語被動句的發展面貌,為中古漢語語法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本文分為以下六個部分:
    第一章為前言,共分四節。主要談論研究《世說新語》被動句的動機、目的、材料、研究範圍及方法,說明有關被動句的界定,並對前人研究成果和相關文獻進行回顧,同時也以此作為分析《世說新語》被動句的前沿知識。
    第二、三、四、五章為正文。第二章分兩節,將《世說新語》中整理搜集的被動句分為有形式標誌的被動句和無形式標誌的被動句,在各節之下又可細分。有形式標誌的被動句可分為「於」字句、「為」字句、「見」字句、「被」字句等;意念被動句有兩類,一類是主語只能是受事,而不能是施事;另一類是當主語不能被確定是受事還是施事時,但在具體語境中觀察,主語只能是受事。第三章分為三節,為《世說新語》被動句句法成分分析,主要是對謂詞性成分、受事主語、施事賓語構成的分析。第四章分兩節,為《世說新語》被動句的語義與語用分析;語義分析下又討論了被動句各部分的語義特徵,各部分之間的語義關係,其他部分的語義指向,以及被動句的語義色彩;語用分析下又主要討論了被動句的語用功能。第五章也分兩節,為《世說新語》被動句的歷時與共時比較;通過與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和近代一些典籍中的被動句式進行比較,從中探尋被動句發展演變的大致軌跡;通過和同時期的作品進行對比,瞭解中古漢語被動句的大致狀況,管窺中古漢語被動句的特點,初步考察一些被動句的來源和產生過程。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前文討論的《世說新語》被動句問題,說明研究成果與價值。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漢)許慎撰,(宋)徐鉉校:《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11月,影印陳昌治刻本。
    (南朝宋)劉義慶編,(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第1版。
    (南朝宋)劉義慶編,(南朝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1版。
    (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注:《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南朝宋)劉義慶,(南朝梁)劉孝標注,朱碧蓮詳解,《世說新語詳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6月。

    (二)、近人論著
    1、專書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力:《王力全集第一卷·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8月。
    王力:《漢語語法史》,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10月。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王寧:《古代漢語》,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5月。
    石毓智:《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向熹:《簡明漢語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朴美齡:《世說新語中所反映的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
    何樂士:《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吳金華:《世說新語考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余嘉錫:《四庫提要辯證》,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李臨定:《現代漢語句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漢語發展的歷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屈哨兵:《現代漢語被動標記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柳士鎮:《漢語歷史語法散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頁。
    柳士鎮:《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年。
    范子燁:《世說新語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馬建忠:《馬氏文通》,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12月。
    唐鈺明:《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唐鈺明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陸儉明:《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孫錫信:《漢語歷史語法要略》,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2年。
    張文國、張能甫:《古漢語語法學》,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張永言:《世說新語辭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延俊:《漢語被動式歷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張叔寧:《世說新語整體研究》,北京:南京出版社,1994年。
    張振德、宋子然主編:《世說新語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5月。
    張萬起、劉尚慈:《世說新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張萬起:《世說新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年。
    許世瑛:《許世瑛先生論文集》,臺北市:弘道文化,1974年。
    黃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增訂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第5版。
    程湘清:《兩漢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程湘清:《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 年。
    馮春田:《近代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年。
    楊伯峻:《中國文法語文通解》,北京:商務印書館,1936年。
    詹秀惠:《世說新語語法探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3年。
    管燮初:《西周金文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潘允中:《漢語語法史概要》,鄭州:中州書畫社,1982年。
    蔣紹愚:《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譚其驤主编,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三國·西晉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2、專書篇章
    王力:〈漢語被動式的發展〉,《語言學論叢》第1輯,北京: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
    李行建:〈世說新語中副詞「都」和「了」用法的比較〉,《語言學論叢》第2輯,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8年。
    周一良:〈《世說新語》札記〉,載《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3、期刊論文
    方一新:〈從中古詞彙的特點看漢語史的分期〉,《漢語史學報》第四輯,2014年1月,第178~184頁。
    方光熹:〈關於古漢語被動句基本形式的幾個疑問〉,《中國語文》,1961年第10期,第18~25頁。
    王佩諍:〈漢魏南北朝群書校釋錄要——世說新語校釋掇瑣〉,《華東師大學報》1957年第4期。
    王鴻雁:〈《世說新語》中的有標誌被動句研究〉,《現代語文》,2014年5月,第92~94頁。
    王燦龍:〈無標記被動句和動詞的類〉,《漢語學習》,1998年第5期,第15~19頁。
    王寶珠:〈古漢語被動式研究綜述——兼談《宋書》(81~90卷)被動式〉,《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11月(第20卷第11期),第35~38頁。
    左梁:〈《世說新語》個體量詞的語法化〉,《安徽文學》,2009年第8期,第306~307頁。
    朱長瑤:〈古漢語意念被動句芻議〉,《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4期,第45~49頁、第62頁。
    朱冠明:〈中古佛典與漢語受事主語句的發展——兼談佛經翻譯影響漢語語法的模式〉,《中國語文》,2011年第2期,第169~178頁、第192頁。
    何亞南:《《三國志》和裴注句法專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出版社,2004年,第190頁。
    何樂士:〈專書語法研究的幾點體會〉,《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1期,第4~15頁。
    呂景先:〈古漢語的被動式〉,《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82年第2期,第81~84頁。
    呂景先:〈唐明之間漢語的被動式〉,《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80年第2期,第80~88頁、第32頁。
    李雲芬:〈漢語被動句式在上古時期的發展概況〉,《青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第86~89頁。
    沈錫倫:〈晚唐宋元被字句考察〉,《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8年第3期,第101~106頁。
    肖麗蓉:〈《世說新語》被動句研究〉,《赤峰學院學報》,2011年第9期,第133~135頁。
    范中華:〈論遭受類動詞及遭受句〉,《社會科學戰線》,1991年第2期,第311~317頁、第339頁。
    周崇謙:〈《世說新語》被動句的歷史地位〉,《張家口技術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第28~33頁。
    侯蘭笙:〈《世說新語》中表示肯定的副詞連用式〉,《西北師範學院學報》,1983 年第 1 期。
    柳士鎮:〈《百喻經》中的被動句式〉,《南京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段業輝:〈《世說新語》疑問句分析〉,《南京師大學報》,1998 年第3期,第128~134頁。
    洪誠:〈論古代漢語的被動式〉,《南京大學學報》,1958年第1期。
    孫明:〈近十年對古漢語被動句式的研究〉,《語文學刊》,2007年11月,第121~124頁。
    徐震堮:〈「世說」裡的晉宋口語釋義〉,《華東師大學報》,1957年第3期。
    耿晓鋆:〈《世說新語》學術價值及文本源流研究〉,《北方文學》,第80、94頁。
    袁賓:〈《祖堂集》被字句研究:兼論南北朝到宋元之間被字句的歷史發展和地域差異〉,《中國語文》,1989年第1期,第53~63頁。
    袁賓:〈「蒙」字句〉,《語言科學》,2005年第6期,第3~17頁。
    翁義明:〈基於動詞語義特徵分析的現代漢語動賓施受關係探究〉,《漢語學報》,2017年第4期,第76~88頁。
    梁東漢:〈現代漢語的被動式〉,《內蒙古大學學報》,1960年第2期,第63~78頁。
    崔雪梅:〈《世說新語》的數量詞語與主觀量〉,《成都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第41~44頁。
    張滌修:〈談《世說新語》的被動句式〉,《牡丹江師院學報》,1984年第4期。
    張錦笙:〈中古《世說新語》「A(R)見 V」句式析〉,《古漢語研究》,1994年第4期,第59~60頁。
    曹小雲:〈《論衡》被動句式研究〉,《古漢語研究》,1999年第2期,第79~84頁。
    梁光華:〈論「世說新語」的「是」字判斷句〉,《中國語文通訊》,1998年6月,第41~45頁。
    郭錫良:〈也談語法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第51~54頁。
    郭錫良:〈介詞「於」的起源和發展〉,《中國語文》,1997年第2期,第131~138頁。
    陸儉明:〈有關被動句的幾個問題〉,《漢語學報》,2004年第2期,第9~15頁。
    陸儉明:〈80年代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理論上的建樹〉,《世界漢語教學》,1991年第4期,第193~203頁。
    楊宗兵:〈被動結構不等於被動句〉,《古漢語研究》,1996年第3期,第42~44頁。
    董志翹、王東:〈中古漢語語法研究概述〉,《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6月(第2期),第148~162頁。
    董志翹:〈中世漢語「被」字句的發展和衍變〉,《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第47~53頁。
    董德志:〈《世說新語》中的判斷句研究〉,《許昌師專學報》,1994年第1期,第67~72頁。
    董蓮池:〈甲骨文中的於字被動式探索〉,《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第4~5頁。
    趙小東、黃宜鳳:〈《世說新語》存在動詞「有」引導的兼語句研究〉,《西昌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第33~36頁。
    趙丕傑:〈論「可」並非但表被動更非表被動的助動詞〉,《天津師大學報》,1991年第3期,第70~74頁。
    鄭宏:〈「與」字句表示被動的時代〉,《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月,第90~92頁。
    劉世儒:〈論漢語「被動式」的傳統用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63年第1期,第79~84頁。
    劉海波:〈現代漢語被動句中施事者隱現的歷史原因探析——兼談使役和被動兼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15年11月(第13卷第6期),第62~67頁。
    劉強、郭永輝:〈當代《世說新語》語言學研究述論〉,《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8月(第17卷第4期),第68~74頁。
    劉強:〈近六十年臺灣地區《世說》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1月(第44卷第1期),第86~93頁。
    龍國富:〈試論漢語「為」字被動式的構式語法化〉,《古漢語研究》,2014年第3期,第9~15頁。
    謝奇懿:〈「世說新語」有無句的否定表現〉,《東方人文學誌》,2003年3月,第53~64頁。

    4、學位論文
    丁建川:《《世說新語》名詞、動詞、形容詞研究》,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年。
    方淑美:《魏晉時期時地介詞之考察——以《三國志》、《世說新語》及《搜神記》三書為中心》,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王玉紅:《《世說新語》被動句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王雲:《漢語被動句的語用探究》,雲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史在宏:《《金瓶梅》被動句式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史慧超:《《世說新語》中的疑問句分析》,北京語言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朱潔:《《世說新語》人稱代詞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李淑婷:《世說新語》聯綿詞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0年。
    吳慧平:《現代漢語被動句式中的動詞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肖麗容:《中古史書被動句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周思佳:《現代漢語受事主語句的語義語用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21年。
    胡玉華:《《世說新語》助動詞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馬予超:《《世說新語》形容詞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馬森:《《世說新語》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59年。
    張明:《《世說新語》副詞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曹鳳霞:《古代漢語標記被動式研究》,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12年。
    許秋華:《《世說新語》介詞及介詞結構》,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郭依蕙:《《世說新語》特殊詞彙研究》,臺灣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曾丹:《《水滸全傳》被動句研究》,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華建光:《世說新語述賓結構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賀菊玲:《《世說新語》語氣副詞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黃莉涵:《《世說新語》時間詞研究》,政治大學碩士論文,2020年。
    解植崗:《《三國志》及裴注被動句式研究》,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趙小東:《《世說新語》兼語句研究》,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 年。
    劉玉屏:《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南北朝漢語語法的流變》,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劉英:《《西遊記》漢語被動式研究》,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劉暢:《《史記》被動句研究》,沈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年5月。
    滕鳳英:《《後漢書》被動式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6年。
    蔡言勝:《《世說新語》方位詞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戴麗琴:《《世說新語》與佛教》,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薑廣振:《《世說新語》與佛教》,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5.網路資料
    中國哲學電子書計畫:https://ctext.org/shi-shuo-xin-yu/z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815102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151023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200816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301.pdf1964KbAdobe PDF29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