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94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401/145431 (79%)
造訪人次 : 53142216      線上人數 : 40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期刊論文 >  Item 140.119/13949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49


    題名: 契約之解除與回復原狀不能
    作者: 陳洸岳
    日期: 2001-04
    上傳時間: 2008-12-12 14:12:11 (UTC+8)
    摘要: "依民法第 262 條,契約經解除前,解除權人喪失解除權,從而無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契約經解除後,則享有此請求權,顯是評價矛盾。準此。似應廢除民法第262 條,德國民法舊法第351 條類同民法第262 條,為排除上開評價矛盾,已被廢除。
    解除權行使之效果非契約自始無效,仍可維持契約解除前已發生之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責任或瑕疵擔保責任。本於形成權理論、權利行使自由原則,從而再寬容債務人一履行債務機會之思維,契約經解除者,發生改造及免除效果。
    民法第 260 條所指損害賠償請求,非屬侵權行為損害賠償、信賴利益損害賠償請求權規範性質。無論在何種債務不履行類型,也無論關於契約解除效果如何之問題採何理論,民法第 260 條要非為避免各該債務不履行
    損害賠償制度之意旨落空,而令使解除權行使不妨礙各該損害賠償之請求,便為宣示契約解除(本)不妨礙之。德國現行民法條 325 條文義上完全同我國民法第 260 條,該條規定修正理由說明也明白表示,契約解除不應妨礙損害賠償之請求。壹、問題提出與背景
    貳、回復原狀義務
    一、以解除契約作為成立要件
    二、以廣義債務不履行或契約為正當性基礎
    三、原物返還、價額與費用償還
    (一)原物返還
    (二)價額償還
    (三)費用償還
    參、回復原狀義務是不當得利返還義務?
    一、義務的正當性基礎不同
    二、義務內容相同不必然導出性質相同
    三、欠缺無法律上原因的要件事實
    (一)自始無效欠缺法律依據
    (二)自始無效為返還或償還義務的發生要件?
    (三)自始無效為免除效果的發生要件?
    (四)結論與延伸
    四、解除契約效果的根據
    五、結論
    肆、原物返還不能的危險
    一、以解除債務人為承擔主體
    二、以解除權人為承擔主體
    (一)規範的歷史與正當性
    (二)規範具正當性基礎?
    (三)結論
    伍、解除契約不妨礙損害賠償請求
    一、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二、信賴利益損害賠償請求權?
    三、履行利益損害賠償請求權
    (一)直接或折衷理論對各類型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之影響
    (二)解除契約無法完全取代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
    陸、結論
    關聯: 台灣本土法學雜誌,No.21
    資料類型: article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期刊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74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