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9245
|
Title: | 我國勞動基準法制的形成(1927-1984) Formation of Taiwan Labor Standard Regulation, 1927-1984 |
Authors: | 張宗坤 Chang, Zackary Zong Kun |
Contributors: | 劉梅君 張宗坤 Zackary Zong Kun Chang |
Keywords: | 勞動史 法律史 法律形成 法典化 勞動基準法 |
Date: | 2022 |
Issue Date: | 2022-03-01 17:40:50 (UTC+8) |
Abstract: | 解嚴前夕的1984年,勞動基準法在立法院三讀通過。論者多據此猜測:自戰後至該法制定前,保障勞工核心勞動條件的勞動基準法制並無可觀或變化之處;一切勞動保護皆因且皆自勞基法而生。透過台灣各圖書館、檔案管有機關與機構典藏的檔案證據、新聞報導與回憶史料,同時借鑑台灣法律史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嘗試反駁此一命題的同時,也將說明勞動基準法制的形成所反映的社會、經濟、政治意涵,從而顯現勞動法律史對社會史、經濟史和政治史的可能貢獻與對話關係。 關於台灣勞動基準法制的發展脈絡,本文討論的時間範圍起自勞工法典起草的1927年,到勞動基準法制訂的1984年,並以勞動立法擬議、提出與討論的發動時機,分為五個時期討論:即1927至1937年的勞工法典起草與工廠法制定期、1958至1961年的勞工法起草期、1964至1972年的第二次勞工法起草期、1969至1974年的勞工安全衛生法立法期,以及1973至1984年的勞動基準法立法期。 透過清理與重構這段歷史,我嘗試將勞動基準法制的形成脈絡,定位在冷戰戒嚴時期中華民國台灣國內勞動官僚與經濟官僚間恆常存在卻又相對隱蔽的衝突場域。此一場域中,社會發展與經濟發展的衝突與兩難,透過各自在政府部門中的政治代理人傳遞、對話與交鋒。作為發展主義的遺產,此一場域在戒嚴後開始中介著勞資間長期受壓抑的必然衝突,儘管帶來順法鬥爭的紅利,卻也埋下法律拜物教與勞動法意識的後果。 |
Reference: | 一、檔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檔案 國史館藏 國民政府檔案 蔣中正總統文物 嚴家淦總統文物 陳誠副總統文物 總統府檔案 行政院檔案 交通部檔案 光復大陸設計委員會檔案 個人史料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藏 臺灣總督府檔案.總督府公文類纂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 台灣省級機關檔案 台灣省政府委員會議檔案 國家圖書館藏 烏拉圭中國國際圖書館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總統府公報 監察院公報 經濟部公報 司法專刊 黨史館藏 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議事錄 行政院藏 行政院檔案 立法院藏 立法院關係文書 立法院公報 勞動部藏 勞動部檔案 交通部藏 交通部檔案 二、報紙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徵信新聞報
公論報 申報 自立晚報 經濟日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聲日報
聯合報 三、中文文獻 (一)專書或專書之一章 丁幼泉。1965。《中國勞工問題》再版上冊。台北:中華書局。 于宗先、王金利。2003。《一隻看得見的手》。台北:聯經出版。 于宗先、王金利。2011。《生活的夢魘:通膨與通縮》。台北:聯經出版。 中美關係報告編輯小組編。1980。《中美關係報告——1979~1980》。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1984a。《中國勞工運動史》增訂版第二冊。台北:文化大學勞工所理事會。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1984b。《中國勞工運動史》增訂版第三冊。台北:文化大學勞工所理事會。 中國勞工運動史編纂委員會。1984c。《中國勞工運動史》增訂版第六冊。台北:文化大學勞工所理事會。 王伯琦。1985。《近代法律思潮與中國固有文化》三版。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王奇生。2010。《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型態》修訂增補本。北京:華文出版。 王泰升。2001。《台灣法律史概論》。台北:元照出版。 王德溥。1990。《政海遊蹤》下冊。台北:龍文出版。 史尚寬。1934。《勞動法原論》。上海:世界書局。 朱慧夫。1988。《中國工運之父——馬超俊傳》。台北:近代中國。 朱鴻達。1934。《現行十大工商法詳解匯編》。上海:世界書局。 立法院秘書處編。1929。《立法專刊》第一輯。上海:民智書局。 立法院秘書處編。1930。《立法專刊》。上海:民智書局。 艾琳達。1997。《激盪!台灣反對運動總批判》。台北:前衛出版。 何德明。1939。《中國勞工問題》上冊。上海:商務印書館。 吳永毅。2014。《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巫永平。2017。《誰創造的經濟奇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李允傑。1992。《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巨流圖書。 李來希總編輯。2011。《建國百年勞動史》。台北:勞工委員會。 李建興。1993。《治鑛五十年》。台北:龍文出版。 李清潭。2008。〈政黨輪替的春天,再訪1936年的勞動契約法--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下的勞動法學〉,收錄於劉鐵錚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新世紀宏觀法學之研究與展望:劉鐵錚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一)》。台北:元照出版,頁73-106。 李國鼎口述,劉素芬編著,陳怡如整理。2005。《李國鼎:我的台灣經驗》。台北:遠流出版。 亞洲專訊中心。1992。《台灣自主工會運動史,1987-1989》。台北:勞工教育資訊發展中心(鄭村棋、舒詩偉、何燕堂、王芳萍、高清崧譯,方孝鼎總校訂)。 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2003。《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台北:天下文化。 林再生。1999。《基隆煤礦史》。基隆:基隆市政府。 林孝庭。2021。《蔣經國的台灣時代:中華民國與冷戰下的台灣》。台北:遠足文化。 林佳和。2004。〈戰鬥的法律人——科西(Karl Korsch):法、勞動法與階級鬥爭〉。收錄於林山田教授文集編委會主編,《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頁639-681。 林佳和。2014a。〈勞動作為學術(Arbeit als Wissenschaft)──一個理論視界自我理解的開始 〉。收錄於氏著,《勞動與法論文集I: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台北:元照出版,頁3-41。 林佳和。2014b。〈我國工會制度之謎:為何產業工會變成廠場工會?──兼論工會法改革中的產業工會與強制入會問題〉。收錄於氏著,《勞動與法論文集I:勞動法基礎理論與法制發展、同盟與集體勞動法》。台北:元照出版,頁311-355。 林宗弘。2005。〈譯序:邁可・布若威與生產的政治〉。收錄於邁可・布若威,《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群學出版(林宗弘、張烽益、鄭力軒、沈倖如、王鼎傑、周文仁、魏希聖譯),頁5-69。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a。《勞工看的台灣史》第一冊。高雄:高雄市勞工局。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b。《勞工看的台灣史》第二冊。高雄:高雄市勞工局。 林聲洲、孫窮理、陳婉芳、程彩倫、蔡志杰。2000c。《勞工看的台灣史》第三冊。高雄:高雄市勞工局。 俞國華口述,王駿執筆。1999。《財經巨擘:俞國華生涯行腳》。台北:商智文化。 范 雲。2000。〈從政治人到階級人 : 台灣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工運領導〉。收錄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臺灣的社會福利運動》。台北:巨流圖書,頁177-230。 唐 海。1927。《中國勞働問題》。上海:光華書局。 孫本文。1945。《現代中國社會問題》第四冊。重慶:商務印書館。 徐立德。2010。《情義在我心:徐立德八十回顧》。台北:天下文化。 徐國淦撰稿。2011。《工運春秋:工會法制八十年》。台北:勞工委員會。 秦孝儀主編。1984。《抗戰建國史料——社會建設(六)》。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郝鳳鳴、蔡茂寅、簡玉聰、鍾秉正。2020。〈勞工保險〉。收錄於台灣社會法與社會政策學會主編,《社會法》三版。台北:元照出版,頁177-218。 馬超俊口述,郭廷以、王聿均訪問,劉鳳翰紀錄。1992。《馬超俊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90。《國父全集》第三冊。台北:近代中國。 郭婉容。1994。〈因應兩次石油危機之我國財金政策及其效果〉。收錄於梁國樹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嚴教授專集》。台北:時報文化,頁38-57。 張立祥。2021。《萬能店員:我的便利、你的過勞,超商的社會代價》。台北:游擊文化。 張晉芬。2013。《勞動社會學》增訂版。台北:政大出版。 張國興。1991。《台灣戰後勞工問題》。台北:現代學術基金會。 張景涵、張紹文、許仁真、包青天。1971。《台灣社會力的分析》三版。台北:寰宇出版。 許碧昭。1986。〈調整中的美國貿易政策與我國因應措施調整〉。美國月刊,1(3),頁67-76。 許甘霖。2000。〈放任與壓制之外——政治化薪資形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頁1-58。 張興民。2013。《從復員救濟到內戰軍運:戰後中國變局下的民航空運隊》。台北:國史館。 陳世宏、張建隆主編。2001。《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台北:國史館。 陳其田。1929。《中國經濟新潮:勞工服務一助》。上海:中華全國基督教協進會。 陳振鷺。1933。《現代勞動問題論叢》第一輯。上海:書報合作社。 陳起行。1999。〈法典化研究〉。收錄於氏著,《法形成與法典化:法與資訊研究》。台北:學林文化,頁111-173。 陳維曾。2000。《法律與經濟奇蹟的締造─戰後台灣經濟發展與經貿法律體系互動之考察》。台北:元照出版。 陳國鈞。1985a。《現代勞工問題及勞工立法》修訂初版上冊。台北:正光書局。 陳國鈞。1985b。《現代勞工問題及勞工立法》修訂初版下冊。台北:正光書局。 陳 達。1931。《我國工廠法的施行問題:上海市的初步研究》。上海:中國工商管理協會。 陶百川。1931。《中國勞動法之理論與實際》。上海:大東書局。 曾妙慈。2004。〈臺灣威權體制下之勞動權:1950年代的工會與勞工保險〉。收錄於李永熾、張炎憲、薛化元編,《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台北:國史館,頁500-530。 黃富三。1977。《女工與台灣工業化》。台北:牧童出版。 黃程貫。2011。〈勞動基準法之公法性質與私法轉化〉。收錄於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編,《勞動、社會與法》。台北:元照出版,頁3-29。 黃程貫、王能君。2014。〈台灣戰後勞動法學發展史〉。收錄於台灣法學會台灣法學史編輯委員會主編,《戰後台灣法學史》下冊。台北:元照出版,頁161-205。 黃舒芃。2020。《什麼是法釋義學?:以二次戰後德國憲法釋義學的發展為借鏡》。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黃越欽。2015。《勞動法新論》第五版。台北:翰廬出版。 黃樹仁。2002。《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台灣城鄉發展》。台北:巨流圖書。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日本對台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台北:台灣商務。 楊通軒。2013。《個別勞工法-理論與實務》第三版。台北:五南圖書。 萬賡年編。1964。《人力資源問題論叢》。台北:國際經濟資料中心。 葉惠芬編註。2009。《陳誠先生從政史料選輯: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會議紀錄(二)》。台北:國史館。 葉萬安。1999。〈一九八零年代以前的經濟發展回顧〉。收錄於施建生主編,《一九八零年代以來台灣經濟發展經驗》。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頁37-91。 董文琦口述,張玉法、沈松僑訪問。1986。《董文琦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監察院人權保障委員會編。《監察院第一屆人權保障案件選輯(1950-1971年)》第二冊。台北:編者自印。 臺灣區舊船解體工程工業同業公會編。1987。《臺灣舊船解體工業要覽》。台北:編者自印。 臺灣鑛業史編纂委員會。1983。《臺灣鑛業史》續一。台北:中華民國鑛業協進會。 劉巨壑。1934。《工廠檢查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 劉素芬、陳木在。2018。《戰後臺灣的金融改革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劉脩如口述,卓遵宏、陳進金訪問,陳進金紀錄整理。1996。《劉脩如先生訪談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劉進慶。201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修訂初版。台北:人間出版(王宏仁、林繼文、李明峻譯)。 蔣闊宇。2020。《全島總罷工:殖民地台灣工運史》。台北:前衛出版。 盧 正。1929。《勞動問題綱要》。上海:廣益書局。 蕭伊伶編。2014。《金釵記:前鎮加工出口區女性勞工的口述記憶》。高雄:高雄市文化局、麗文文化。 賴克富、劉英毓、謝嘉榮。2006。《臺灣的煤礦》。台北:遠足文化。 錢 復。2005。《錢復回憶錄・卷二:華府路崎嶇》。台北:天下文化。 駱傳華。1933。《今日中國勞工問題》。上海:青年協會書局。 謝國雄。1997。《純勞動:台灣勞動體制諸論》。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謝國雄。2008。〈從援引、運用、推新到挑戰:台灣勞動研究回顧,1973-2005〉。收錄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出版,頁243-319。 謝國雄。2013。《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謝國興。1991。《台灣戰後勞工問題》。台北:現代學術基金會。 邁可・布若威。2005。〈台灣版序:另一個三十年〉。收錄於氏著,《製造甘願:壟斷資本主義勞動過程的歷史變遷》。台北:群學出版(林宗弘、張烽益、鄭力軒、沈倖如、王鼎傑、周文仁、魏希聖譯),頁69-98。 瞿宛文。2017。《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 鎮天錫、尹建中。1983。《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台北:聯經出版。 鎮天錫、余煥模、張丕繼。1983。《人力政策的形成與實施》。台北:聯經出版。 譚仰光。2002。《台灣經驗另一章:職業訓練技能競賽野史秘辛》。台北:宇河文化。 (二)單篇論文 中國勞工編輯部。1968。〈盼勞工法早日完成立法程序〉。中國勞工,415,頁2。 木 杉。1975。〈勞動基準法的制定及其爭議〉。法律世界,6,頁103-104。 王芬蘭。1987。〈聽「我國勞工問題與中美貿易關係」講演之引思〉。勞工研究,88,頁94-99。 王振寰、方孝鼎。1992。〈國家機器、勞工政策與勞工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頁1-29。 王泰升。2007。〈台灣的法律繼受經驗及其啟示〉。中研院法學期刊,1,頁111-135。 王泰升。2009。〈國民黨在中國的「黨治」經驗——民主憲政的助力或阻力?〉。中央研究院法學期刊,5,頁69-228。 王 瑩。1932。〈各地修改工廠法意見〉。勞工月刊,1(1),頁25-45。 王曉丹。2010。〈初探台灣法律與社會研究──議題與觀點〉。政大法學評論,117,頁63-108。 史尚寬。1970。〈二十年來之勞工立法〉。法令月刊,21(10),頁178-183。 田炯錦。1959。〈勞工政策的趨向〉。勞工之友,103,頁2-3。 朱家讓。1986。〈我國在國際勞工組織五十二年的回顧〉。傳記文學,49(5),頁70-76。 何春蓀。1959。〈臺灣之煤礦資源〉。臺灣省地質調查所彙刊,10,頁3-4。 吳育仁。2009。〈影響勞工政策形成的邏輯:以我國集體協商政策為例(一九二零至一九九零年代)〉。行政暨政策學報,49,頁79-118。 吳越。1960。〈改善投資環境與勞工解僱問題〉。勞工之友,116,頁4-7。 吳聰敏。2006。〈臺灣戰後的惡性物價膨脹(1945-1950)〉。國史館學術集刊,10,頁129-159。 扶 生。1958。〈勞工法的構想〉。中國勞工,194,頁3-7。 李文元。1973。〈台灣的工礦檢查〉。勞工研究,33,頁46-69。 林更盛。2002。〈論勞動契約之特徵「從屬性」——評最高法院吧一年度台上字第三四七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36,頁75-90。 林更盛。2005。〈法學方法在勞動法上的可能運用─一個初步的反思〉。東海大學法學研究,23,頁1-32。 林宜平。2011。〈死了幾位電子廠女工之後:有機溶劑的健康風險爭議〉。科技、醫療與社會,12,頁61-112。 林倩如。2019。〈從歷史制度主義分析台灣集體勞動體制的再生產與變遷:以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及雇主支配介入事件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12,頁1-48。 林 端。1993。〈德國歷史法學派─兼論其與法律信實論、法律史和法律社會學的關係〉。台大法學論叢,22(2),頁39-71。 河 漢。1965。〈勞工法草案的完成與修訂〉。中國勞工,343,頁7-10。 俞行健。1984。〈基本工資暨「基本工資暫行辦法」的研訂與實施〉。勞工研究,75,頁71-85。 美麗島雜誌社。1979。〈勞工座談會:如何促進當前工會功能〉。美麗島,4,頁52-69。 胡天榮。1977。〈修正後的我國工廠法〉。國際勞工評論,1(3),頁40-51。 胡福森。1958。〈「中華民國勞工法令彙編」編訂始末〉。中國勞工,187,頁10。 桂崇基。1976。〈立法院長時期之胡漢民先生〉。傳記文學,28(6),頁20-22。 馬長林。2002。〈上海租界內工廠檢查權的爭奪——20世紀30年代一場曠日持久的交涉〉。學術月刊,2002(5),頁64-70。 張 力。1999。《國際合作在中國:國際聯盟角色的考察,1919-1946》。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天開。1976。〈當前幾個重要勞工問題〉。勞工研究,43,頁1-16。 張志超。1957。〈論勞工法規的修訂〉。中國勞工,165,頁3-5。 張宗坤。2021。〈戰後臺灣「青年」論述的發展與流變〉。文化研究Router,32,頁308-341。 張冠雄。1959。〈關於修改勞工法規的問題〉。中國勞工,215,頁12-14+43。 張晉芬。2016。〈勞動法律的身分限制及改革:一個人權觀點的檢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2,頁75-113。 張嘉尹。2012。〈台灣法學典範的反思-從德國當代法科學理論的興起談起〉。世新法學,6(1),頁1-38。 許梅川、黃稱奇、彭煥章、蘇鴻麟、張錦肇、游添祿、吳俊重、黃文賢。1958。〈臺灣省煤礦礦工鈎蟲症之調查研究 第一報:煤礦員工鈎蟲罹患狀況之調查成績〉。臺灣醫誌,57(1),頁7-23。 陳信行。2006。〈打造第一個全球裝配線:台灣通用器材公司與城鄉移民,1964~1990〉。政大勞動學報,20,頁1-48。 陳政亮。2010。〈社會保險的失敗:從勞基法到勞工退休金條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9,頁5-50。 陳柏謙。2019。〈舊臺共與省工委在戰後組織工人運動中的承繼與開展初探(1945~1950)〉。人間思想,29,頁109-153。 陳國鈞。1976。〈論勞動基準法〉。勞工研究,42,頁18-35。 陳國鈞。1980。〈我國現行勞工法令修訂問題研究〉。勞工研究,60,頁68-84。 陳國鈞。1982。〈我國勞動基準立法的探討(中)〉。勞工研究,66,頁21-37。 勞為民。1972。〈飛歌女工的怪病〉。大學,59,頁62-66。 彭雪玉。2006。〈國民黨政府勞動控制體制之探討:1949-1987年間歷史與結構的因素〉。思與言,44(3),頁179-230。 斯 民。1975。〈工廠法的修正及其他〉。中國勞工,599,頁26-33。 曾妙慈。2005。〈台灣“蔗農保險”之研究:1956-1986年〉。政大歷史學報,23,頁211-249。 湯蘭瑞。1974。〈勞工安全衛生法制訂經過紀要(上)〉。中國勞工,574,頁12-17。 湯蘭瑞。1987。〈美國貿易保護對於我國勞工權益批評之檢討〉。勞工之友,441,頁5-8。 湯蘭瑞。1995。〈對於締造本會發展本會先賢的追思~紀念汪曉滄與劉昆祥先生〉。工業安全衛生月刊,72,頁11-15。 湯蘭瑞。1999a。〈勞工行政舊事(一):我國推展職業訓練緣起及機構之變革〉。中國勞工,992,頁26-29。 湯蘭瑞。1999b。〈勞工行政舊事(二):制訂「勞工法」草案明珠蒙塵,胎死腹中〉。中國勞工,993,頁24-29。 湯蘭瑞。1999c。〈勞工行政舊事(三):礦場安全事權內、經兩部之爭議進退失當〉。中國勞工,994,頁28-32。 湯蘭瑞。1999d。〈勞工行政舊事(四):工廠法「工人」定義各說各話困擾多年勞工權益受損深重〉。中國勞工,995,頁30-33。 湯蘭瑞。1999e。〈勞工行政舊事(六):「勞動基準法」立法、執法均極艱辛評價難期(1)〉。中國勞工,997,頁20-23。 湯蘭瑞。2000a。〈勞工行政舊事(十三):職場災害血淚交織雖力謀對策至今效果未如理想(1)〉。中國勞工,1004,頁30-33。 湯蘭瑞。2000b。〈勞工行政舊事(十五):職場災害血淚交織雖力謀對策至今效果未如理想(3)〉。中國勞工,1006,頁22-25。 湯蘭瑞。2000c。〈勞工行政舊事(十六):職場災害血淚交織雖力謀對策至今效果未如理想(4)〉。中國勞工,1007,頁22-25。 焦興鎧。1989。〈美國幾項重要貿易及投資法律中有關勞工權利條款之研究〉。美國研究,19(3),頁51-116。 黃同圳。1984。〈「勞動基準法」草案評議〉。勞工研究,75,86-106。 黃智家。2013。〈我國發生「停滯性物價膨脹」可能性之探討〉。經濟研究,13,頁207-243。 黃程貫。1992。〈強制入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3,頁31-62。 黃瑞明。2013。〈神秘告別式之後的奇異重生:評勞資爭議處理法關於「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不得罷工」的修正〉。台大法學論叢,42(1),頁49-116。 楊思標。1952。〈塵肺症——在台灣最初的六例臨床報告〉。臺灣醫誌,51,頁325-331。 葉俊榮。2010。〈思索台灣的法學典範〉。台灣法學雜誌,148,頁49-51。 趙 剛。1996。〈工運與民主-對遠化工會組織過程的反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頁1-39。 劉志鵬。1996。〈論勞動基準法上之“勞工”(以經理人為檢討重點)-評釋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三年度勞訴字第四號判決〉。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4,頁79-108。 劉昆祥。1986。〈先總統 蔣公對勞工問題的指示與實踐成果之研究——紀念 蔣公百年誕辰〉。勞工研究,85,頁15-29。 劉明憲。2015。〈抗戰時期重慶地區工廠工人的流動〉。萬能學報,37,頁273-291。 劉晏齊。2019。〈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勞工:青少年勞動的法律史考察〉。中研院法學期刊,2019特刊1,頁497-550。 劉華真。2010。〈台灣一九七零年代的勞動抗爭初探〉。台灣民主季刊,7(1),頁31-63。 劉維開。2005。〈訓政前期的黨政關係(1928-1937)——以中央政治會議為中心的探討〉。政大歷史學報,24,頁85-130。 劉翠溶。2010。〈塵肺在臺灣和中國大陸發生的情況及其意涵〉。台灣史研究,17(4),頁113-163。 蔡昌言。2006。〈全球化、民主化與勞工權益:以台灣為例(1949-2003)〉。全球政治評論,13,頁71-102。 鄭力軒、王御風。2011。〈重探發展型國家的國家與市場:以臺灣大型造船業為例,1974-2001〉。台灣社會學刊,47,頁1-43。 鄭志鵬。2020。〈依賴發展型技能形成體制:重訪台灣工業職業教育制度的歷史發展與轉變(1949-1986)〉。台灣社會學,40,頁1-46。 鄭為元。1985。〈台灣的勞資爭議與勞動基準法立法過程的研究〉。台灣社會學刊,9,頁25-46。 鄭勝龍。1984。〈勞動基準法及原有相關勞工法令之分析比較〉。勞工研究,77,頁79-90。 黎博文。2015。〈職業安全衛生法適用範圍之回顧與展望〉。台灣衛誌,34(4),頁362-378。 賴建寰。2011。〈1989年遠化五月罷工文宣中的論述策略〉。台灣風物,61(4),頁117-150。 (三)學位論文 白友桂。1997。〈社會政策制定過程中國家角色行為的研究——以勞動基準法的制定及修正為例〉。嘉義: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吳坤海。1986。〈台灣區舊船解體業勞工安全衛生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吳治富。1987。〈台灣區爆竹煙火工廠安全問題之研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宋昱嫺。2013。〈台灣環境運動與勞工運動的司法化:法律策略的使用〉。高雄: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沈宗瑞。1994。〈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1950~1992)——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學位論文)。 林果顯。2009。〈一九五零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未出版之博士論文)。 林柏儀。2007。〈求學作為勞動:一個學校教育的馬克思主義分析〉。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林宜平。2004。〈煤礦工塵肺症的地方知識、科學研究與健康照護:公共衛生的視角〉。台北:陽明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博士學位論文)。 高若想。2017。〈同舟共濟或同床異夢─研究生兼任助理運動中若有似無的路線辯論〉。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梁雅慧。2001。〈戰後台灣勞工運動研究(1945-2000)。台北: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郭柱延。2011。〈石油危機時期之物價與相關經濟政策分析〉。嘉義:中正大學經濟學系(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張嘉淳。2019。〈日本法上之順法鬥爭法理-以集體拒絕加班和集體休特休為中心〉。台北:臺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陳昆良。1985。〈我國勞動基準法立法精神及有關問題之剖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陳志鴻。2010。〈中央銀行對於歷次石油危機的政策實施分析〉。新竹: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鄢武誠。1985。〈從政策觀點看我國勞動基準法的制訂〉。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賴建寰。2011。〈台灣1980年代政治反對運動與勞工運動:以勞支會為中心(1982-1989)〉。台北: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 (四)政府資料與技術報告 內政部。1951。《勞工福利攷查報告》。台北:編者自印。 內政部。1967。《勞工法草案(修正案)及其說明》。台北:編者自印。 內政部部史編撰小組編撰。1993。《內政部部史》。台北:編者自印。 台灣省工礦檢查委員會編。1964。《台灣省煤礦安全檢查總報告》。台中:編者自印。 台灣省工礦檢查委員會編。1973。《台灣省電子工廠普查報告》。台中:編者自印。 台灣省新聞處編。1950。《勞工保險》。台北:編者自印。 臺灣省政府勞工處志編纂委員會編。1999。《台灣省政府勞工處志》。台中:編者自印。 司丹福研究所。1962。《教育與發展:中華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教育計劃之任務》。台北: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譯)。 行政院生產設備及人力調查委員會。1954。《臺灣漁鑛工業及水電煤氣交通事業設備及人力統計報告(第一冊綜合統計)》。台北:編者自印。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編。1966。《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年報》。台北:編者自印。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人力資源小組編。1966a。《人力資源發展分組研究報告》下冊。台北:編者自印。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人力資源小組編。1966b。《台灣人力資源專題報告》。台北:編者自印。 行政院國際經濟合作發展委員會人力資源小組編。1966c。《人力資源發展計劃簡介》。台北:編者自印。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編。2010。《甲子記事-勞工保險60年》。台北:編者自印。 美援運用委員會法律修編籌劃組編。1962。《簡化財經法律—法典化—研究報告》。台北:編者自印。 國際勞工局編。1962。《中華民國勞工教育報告書》。台北:內政部(內政部譯)。 國際勞工局中國分局編。1948。《國際勞工組織與中國》。上海:編者自印。 實業部中央工廠檢查處。1934。《中國工廠檢查年報》。北京:編者自印。 實業部中央工廠檢查處。1936。《中國工廠檢查年報》。北京:編者自印。 薛化元。2004。〈戰後台灣勞動基本權歷史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2-2411-H004-020),未出版。 (五)研討會論文 邱淑芬。1995。〈解析勞基法制定與修正之政治過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小型專題研討會系列之十四「普羅化、勞動法、與勞動體制-台灣的勞動研究之二」發表之論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邱毓斌。2004。〈威權統治遺產下的台灣工運:1988年到2004年〉。2004年台灣社會學會「走過台灣-世代、歷史、與社會」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徐正光。1987。〈統合政策下的台灣勞工〉。「第一屆勞資關係研討會」發表之論文。 (六)網路相關資源 吳聰敏。2020。〈比較利益與戰後台灣電子工業的發展〉。台大經濟系(url=https://homepage.ntu.edu.tw/~ntut019/ltes/Taiwan-Growth-2.pdf),檢閱日期:2021年9月30日。 四、英文文獻 (一)專書或專書之一章 Curran, D. J. 1993. Dead Laws for Dead: Men The Politics of Federal Coal Mine Health and Safety Legislation. P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Deyo, F. C. 1993. Beneath the Miracle: Labor Subordination in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 M. 2014. Working Class Formation in Taiwan: Fractured Solidarity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1945–2012.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Knights, D. & Willmott, H. 1990. Labor Process Theory.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Koo, H. 2001. Korean Workers: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lass Formation.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orth, D. 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Burawoy, M. 1998. The Extended Case Method. Sociological Theory, 16(1), 4-33. Hall, S. 1986. The Problem of Ideology- Marxism without Guarantee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 10(2), 28-44. Lemaitre, J. 2008. Legal Fetishism: Law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Colombia. Revista Jurídica, 77(1), 331-344. O’Doherty, D. and Willmott, H. 2009. The Decline of Labour Process Analysis and the Future Sociology of Work. Sociology, 43(5), 931-951. Skocpol, T., Finegold, K. and Goldfield, M. 1990. Explaining New Deal Labor Poli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4(4), 1297-1315. Thompson, P. 2010. The Capitalist Labour Process: Concepts and Connections. Capital & Class, 34(1), 7-14. Waddell, B. 2012. When the Past is Not Prologue: The Wagner Act Debates and the Limits of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New Political Science, 34(3), 338-357.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106262008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262008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20017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200801.pdf | | 4851Kb | Adobe PDF2 | 375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