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709
|
Title: | 新移民子女認同形構探究:生命歷程觀點 The Formulating Identities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 Life Course perspectives |
Authors: | 盧姿云 Lu, Zih-Yun |
Contributors: | 李淑菁 盧姿云 Lu, Zih-Yun |
Keywords: | 新移民子女 自我認同 身分認同 生命歷程 New immigrant children Self-identity Ethnic identity Life course |
Date: | 2021 |
Issue Date: | 2021-11-01 12:11:18 (UTC+8) |
Abstract: | 新移民子女認同形構探究:生命歷程觀點 摘要 從1990年代到現在,新移民的議題一直是學術界、教育界、政府及部分非營利團體關注的對象之一;許多與新移民子女相關的研究以國小到高中的新移民子女為研究參與者,研究議題有學業、適應、自尊等…但卻鮮少有人談論到成年後的新移民子女對自己的想法,意即「我是誰?」的認同議題。本研究從新移民女性來台的歷史脈絡探討新移民家庭在台灣的生活情況及台灣社會對新移民的態度,發現台灣對於新移民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未受污名期」、「污名化高峰期」及「新移民肯認期」,並以質性研究的半結構式訪談法,深度訪談8位不同時期出生,現已成年的新移民子女從兒時到現在的生命歷程。在他/她們的生命歷程當中,她/他們的認同如何與當時所處的台灣社會對新移民的態度、同儕相處、生活經驗與年齡等因素,形構並交織出他/她們的認同樣態。本研究發現:新移民子女的身分認同是多重且複數的,隨著她/他生活在不同時期的脈絡底下不斷變動,並且與年齡及所處時期有關。 The Formulating Identities of New Immigrants` Children : Life Course perspectives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the issues of new immigrants have always been one of the objects that academia, education, government and some non-profit groups are concerned about. Many researches take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from elementary to high school, as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topics include academics, adaptation, self-esteem, etc, but rarely focus on the identity issues of the new immigrants adult children. Therefor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new immigrant families in Taiwan and the attitude of Taiwan society towards new immigrants from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new immigrant women in Taiwan, and found that Taiwan’s attitudes towards new immigrant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 "non-stigmatized period", "highly stigmatized period" and "new immigrant recognition period". The research data was collect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8 new immigrant adult children who were born in different periods, understood their life courses since childhood, and how Taiwanese society’s attitude towards new immigrants, peer relationships, life experiences, ages and other factors formed and interweaved their identities.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identity of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is multiple and plural; Second, the identity of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is constantly changing under the context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rd, the age and stage, which the new immigrant children are at, are constantly shaping their self-identities and ethnic identities. |
Reference: | 參考書目 中文文獻 Goodman, N. (1995)。婚姻與家庭(陽琪、陽琬譯)。桂冠。(原著出版於1993)。 Goffman, E. (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曾凡慈譯)。群學。(原著出版於1986) Fanon, F. (2007)。黑皮膚,白面具(陳瑞樺譯)。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52)。 Trenholm, S. & Jensen, A. (1996)。人際溝通(李燕、李浦群譯)。揚智。(原著出版於1988)。 王明珂(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頁)。麗文。 王宏仁(2001)。社會階層化下的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工市場:以越南新娘為例。台灣社會研究,41,99-127。 王世英、溫明麗、謝雅惠、黃乃熒、黃嘉莉、陳玉娟、陳烘玉、曾尹彥、廖翊君(2006)。我國新移民子女學習成就現況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68,137-170。 王雅惠(2006)。高雄市新移民女性國小高年級子女家庭環境與其自我概念、學校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學師範大學,高雄市。 孔伯淳(2013)。新移民、身分認同與國家安全:台灣四大報2011年新移民新聞報導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方新舟、張正、廖雲章(2011)。外婆橋計畫。 內政部移民署(2012)。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 內政部移民署(2016)。105年新住民二代培力計畫:國外生活學習體驗。 內政部移民署、三立電視台(2018)。我們一家人【電視節目】。台北市:三立。 內政部移民署(2020)。外籍配偶與大陸(含港澳)配偶人數。重要性別統計資料庫。 行政院(2016年8月16日)。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揚智。 江亮、陳燕禎、黃稚淳(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105,66-70。 那昇華(2007)。〈新移民子女的學業成就〉,載於張芳全(主編),新移民子女的教育(47-70頁)。心理。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臺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105,101-109。 李佩瑾(2005)新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學生輔導季刊,97,2-3。 李瑞娟(2007)。外籍配偶子女國小一年級國語文學習成就之研究─以新竹縣竹北市、竹東鎮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華大學,新竹市。 李國基(2007)。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維純(2007)。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其青少年子女自我概念發展與轉換之探討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李淑菁(2016)。〈原住民族教育〉,載於劉美惠、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四版,116-144頁)。高等教育。 吳乃德 (1993) 。〈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初探〉,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27-51頁)。業強。 吳清基(2003,9月8日)。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學習適應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新聞稿,台北市。 吳美菁(2003)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的生活適應與人際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吳碧娥(2005)。新移民子女依附關係、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縣樹林市星光國小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宜錞(2005)。外籍配偶子女之家庭學習環境對其國語文能力發展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瓊洳、蔡明昌(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就讀國中階段之心移民子女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3,459-487。 吳瓊洳(2009)。新移民子女文化認同之研究─以雲林縣國中生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87-204。 吳根明、李文欽(2014)。代間學習與文化傳承之研究:以屏東縣一所國小客家獅隊為例,國立屏東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會議論文,243-268。 吳瓊洳、蔡明昌(2017)。新住民雙文化認同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嘉大教育研究學刊,39,1-32。 吳豐維(2019)。自由主義觀點下的肯認政治。哲學論集,50,1-20。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維彬(2007)。基隆市新移民與本國籍子女的家長教養信念、教育期望與成就動機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信言(2008)。臺北市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以國民小學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林彩岫、鍾才元與林惠蘭(2012)。〈新移民子女之雙族裔族群身分認同〉,載於林彩岫(主編),新移民的原生文化與在地適應,頁93-110。五南。 周曉虹(2008)。認同理論: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分析路徑」。社會科學,4,46-53。 周玉慧(2004)。〈代間傳遞與夫妻間互動〉。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完整型報告。 邱琡雯(1999)。在地國際化?外籍新娘在地化:就讀嘉義地區國小補校的外籍新娘之社會生活。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所社會研究所會議論文。南港:中央研究院。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巨流。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楊智。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法〉,載於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81-126頁)。心理。 柯華葳(1991)。〈青年期的人格發展與適應〉,載於蘇建文著,發展心理學(483-508頁)。心理。 柯乃文(2006)。台東縣外籍與大陸配偶子女之學習適應及其相關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席榮維(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學習問題與學校因應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39,213-223。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前衛。 施奈良(2005)。藝文化交融的危機?基隆市外籍配偶婚生子女國民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慈濟大學,花蓮市。 馬藹萱(2005)。跨國婚姻子女族群認同之初探。2005年台灣社會學年會論文。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主編)(2005)。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左岸文化。 徐雅玲(2005)。從多元文化教育的觀點探討影響外籍新娘教育子女的因素及因應之道。北縣教育季刊,51,45-48。 徐意淳(2005)。外籍配偶識字教育政策執行評估─以台北市小補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世新大學,台北市。 黃琬玲(2004)。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的家庭環境與學習適應情形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黃正治(2004)。台北縣國民小學辦理外籍配偶識字教育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芳誼(2016)。從生命歷程觀點評析健康研究。新社會政策,45,54-64。 莫藜藜、賴珮玲(2004)。台灣社會「少子化」與外籍配偶子女的問題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05,55-65。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5,5月14日)。國立臺灣大學希望入學招生規定。教育部臺教高(四)字第1040064071號函。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羣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127-156頁)。巨流。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 張維琴(2004)。外籍配偶識字教學方案發展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張淑猜(2005)。外籍配偶子女學習本國國語文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張碧珊(2006)。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注音符號能力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樹閔(2007)。〈新移民子女的生活適應與同儕關係〉,載於張芳全(主編),新移民子女的教育(243-266頁)。心理。 張翰璧(2007)。東南亞女性移民與台灣客家社會。台北: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 張友漁(2009)。西貢小子。親子天下。 張琬涓(2013)。新台灣之子雙文化認同的心理歷程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庭芸(2002)。澎湖地區國際婚姻調適之探究:以印尼與越南媳婦為例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湘淇(2004)。國小一年級外籍配偶子女在智力、語文能力及學業成就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陳氏碧雲(2013)。〈愛的苦味〉,載於陳信宏(主編),離/我們的買賣,她們的一生(32-35頁)。時報文化。 陳信聰(製作人)(2015)。進口外籍新娘?柯P又失言!─人變商品?買賣婚姻?歧視新移民?台灣不友善?【電視節目】。有話好說。台北市:公共電視。 莊立信(2005)。台灣民族建構中的原住民─原住民認同的初探(未出版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莊家欣(2006)外籍配偶之子女族群認同及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台南市。 教育部(2018)。107學年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人數分布概況統計。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48(4),75-101。 楊若杰(2014)。新住民家庭青少年台灣族群認同、母親原生國族群認同與自尊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馮涵棣、梁綺涵(2008)。越南媽媽‧臺灣囡仔:臺越跨國婚姻家庭幼兒社會化之初探。臺灣人類學刊,6(2),47-88。 游惠茹(2006)。苗栗縣四所國小學外籍配偶識字班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游美惠(2016)。〈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論基礎〉,載於劉美惠、游美惠、李淑菁(編),多元文化教育(四版,39-60頁)。高等教育。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 葉宜亨(2005)。新移民女性子女親子關係、家庭氣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葉玉鈴(2006)。新移民女性子女家庭閱讀環境與學業成就、學習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葉人華(2017)。新移民二代文化認同之相關分析─以桃園市觀音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葛倫佩(2007)。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學習風格之關係探討─以桃園縣國小高年級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熊淑君(2003)。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台北市。 廖元豪(2005),〈「我們的」法律,「她們的」命運─台灣法律如何歧視外籍與大陸配偶〉,載於夏曉鵑(主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146-169頁)。左岸。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心理。 蔡春蘭(2005)。都市原住民後代的族群認同─十二位都市原住民後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蔡翠玲(2006)。台中市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學童在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蔡明原(2015)。污名與歧視: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98,9-13。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靜宜(2010)。新臺灣之子的學習與認同形塑─以高雄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劉樹雯(2013)。故鄉?他鄉?新臺灣之子對東南亞籍母親原鄉文化認同(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劉美惠、游美惠、李淑菁(2016)。多元文化教育(四版)。高等教育。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台中市。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玉山社。 謝慶皇(2003)。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蕭蘋、李佳燕(2002)母職的社會建構與解構。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10-12。 蕭彩琴(2005)。台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鍾重發(2004)。台灣男性擇娶外籍配偶之生活經驗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顏錦珠(2001)。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藍孝威(2006,4月4日)。越南新娘有毒?婦團要求台聯嚴懲廖本煙!中廣新聞。取自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ncdata_id=2725 譚光鼎、湯仁燕 (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臺灣書店。 蘇玉慧(2006)。新移民女性子女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英文文獻 Anderson, M. (1999). Children in-between: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the bi-cultural family.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5(1), 13-26. Berry, J. W. (2001). A 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7(3), 615-631. Berry, J. W., Trimble, J. E., & Olmedo, E. L. (1986).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Field method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8, 291-324. Berry, J. W. (1997).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Applied Psychology, 46, 5-34. Bronfenbrenner, U. (1979).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 .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Clarendon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1992).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25-74.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研究所 105157004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7004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101609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700401.pdf | | 5116Kb | Adobe PDF2 | 992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