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76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961/144987 (79%)
造訪人次 : 51984863      線上人數 : 53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653


    題名: 網路直播情境中的電視攝影工作者 : 一個配置智能觀點的研究
    How Live webcast team works?A study on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pproach
    作者: 石偉民
    貢獻者: 陳百齡
    石偉民
    關鍵詞: 網路直播
    現場新聞節目
    團隊合作
    智能配置
    Live broadcasting
    Live news show
    Team work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11-01 11:52:10 (UTC+8)
    摘要: 數位化及5G行動網路時代來臨,傳統新聞台的現場連線,已大量使用4G包進行直播,逐漸取代SNG等龐大且昂貴的設備。科技影響工具應用,而看似簡單的「直播」實際是操作複雜的工作,其中牽涉人與工具、科技、組織,甚至是人與人間的協力合作完成才能達成。且每個工作者具備的知識與能力透過新聞組織的運作,與環境中的工具、人協作中累積學習而來。
    研究應用智能配置概念觀察在直播的實務工作情境中的團隊運作,概念在於人利用周遭環境,連結心智、人造工具、符號與物理環境協力解決問題。智能配置強調智能不只存在於人、也存在於情境之中(Pea,1993)。本研究將配置智能概念延伸到直播實務工作中,觀察直播團隊如何在工作中發現並解決問題。智能配置理論原本應用於教育領域,研究者將其構連到傳播領域,提供一得以窺見直播實務工作的窗口,也將其延伸引用的領域。
    本研究方法採用民族誌中質性研究的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及深度訪談,以觀察法為主,輔以深度訪談。參與觀察法即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的環境中,與其產生面對面的互動,一段期間內以漸進、有系統的方式蒐集資料。過程中以文字、錄音、照片、手繪草圖或動態影片等紀錄,輔以深度訪談之內容。原則側重資料之顯著性、多樣性及豐富度,篩選研究對象執行之具觀察指標的企畫直播場次作為研究案例,從中蒐集資料進行分析。
    研究中發現,直播工作者面臨問題與解決問題過程中,所提出的策略除學校課程、書本或操作手冊能作為參考,實務上仍須工作者綜合運用其經驗、情境、協力人員、工具和組織等資源,尋求解題之道。值得注意的是,每場企劃直播面臨的問題各異,因此,工作者必須透過持續實作累積不同經驗以維持核心能力,且此一能力雖可透過文字或口述方式傳遞,根本仍須工作者個人在實做中積累。因此,本研究希冀嘗試著將內隱知識外顯化,提供實務工作者遇到問題時,得以運用系統架構之思維,作為有效解決問題之策略參考。
    News organizations have already experienced several generations of live broadcasting technologies. Although technologies make live shows much easier, organizing people and tools work together smoothly remains an essential task for broadcasters. This particular study focuses on how the team members of live shows find and solve problems in their daily work.
    The researcher pressumes that people use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to connect the mind, man-made tools, symbols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to solve problems. Intelligent configuration of human and tools is employed not only to server a mediating struc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o reduce constraints in live show tasks.
    Five cases were choosed to illrastrate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operation of news live show. Ethnographic study was adopted in this researc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were made. The researcher worked with his team, while collects data in the same time. During the stage of data collection process, texts, audio recordings, photos, hand-drawn sketches or dynamic videos are used to record, supplemented by the content of in-depth interviews. The princip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the data. In-depth interviews was made after the observation so that researcher might pick up unsolved pieces of jigsaw puzzles from his co-workers and stake-holders of the cases. The data were integrated after each cases was closed for analysi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although the team members of live broadcast are very much experienced, they faced unexpected problems in everyday. Unlike their formal colleagues who relied heavily on operating manuals, they found solutions locally. Many strategies were developed with the contexts. In practice, workers still need to realize their intentions, coupling with resources and equate the existing constraints. Since the contexts of each live broadcast of the project are different from another, problems solving in live news show is much more a task of improvisati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台視二十年」編輯委員會(1982)。「台視二十年」。台北市:台灣電視公司。
    「台視三十年」編輯委員會(1992)。「台視三十年」。台北市:台灣電視公司。
    于若蓉(2009)。〈社會網絡與勞動市場表現:台灣勞動資料的分析〉。《台灣社會學》第18期,頁95-137。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42(5)。
    王中民(2003)。《電視新聞守門人使用SNG的差異--以TVBSN,ETTV,中視,華視為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國華(2017)。〈105 年度超高畫質電視示範製作中心及創新應用計畫結案報告,世界各國超高畫質電視發展現況〉,第二節,頁3。台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吳筱玫(2008)。《傳播科技與文明》。台北市:智勝文化事業。
    汪益譯(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台北,商務印書館。
    周新富、王印材(2006)。〈社會資本在家庭代際人力資本傳遞作用之探討〉。《台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95年9月),頁281-306。
    林南(2004)。〈教育制度與社會資本〉。《教育研究集刊》,第五十輯第四期,2004年12月,頁1-16。
    林南、陳志柔、傅仰止(2010)。〈社會關係的類型和效應︰台灣、美國、中國大陸的三地比較〉。《台灣社會學刊》,第45期,頁117-162。
    林郁婷(2010)。《觀光、負面到混雜:台灣汽車旅館的歷史、技術與意涵轉變》。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志偉(2010)。《新聞記者尋人行為研究:以小人物消息來源採訪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家慧、陳炳全(2002)。〈從解題過程看不同媒介特性對新聞編輯人員之影響-比較 傳統媒介及網路媒體〉,《傳播與管理研究》,1(2):189-211。
    張耿郡(2015)。《建構學派與機構理論的觀點探討資訊科技介入的組織改變》。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新堂(2005)。《高級中學知識管理、教師專業成長需求、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張鏗任、張育嫻、康瀚文、張蕙蘭(2009)。《教育研究得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53-198。台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百齡(2009)。〈新聞工作者如何蒐集資訊?專家知識的初探〉。《圖書與資訊學刊》,第51期。
    陳百齡(2016)。〈追分趕秒:新聞組織的時間結構化策略–以報社圖表產製為例〉,《新聞學研究》127期,頁75-117。
    陳清河(2002)。〈從科技流變論述電視與社會的對話〉。《傳播研究簡訊》,31期,頁20-22。
    陳慶立(2018)。〈世界首播:NHK 8K衛星頻道開播〉,台北市:公共電視,岩花館。
    陳應強、陳淑萍、蔡坤哲(2003),〈媒介與訊息傳遞—麥克魯漢理論介紹〉。《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2003年3月15日,29期。
    隋安德(1998)。〈不要讓SNG變成Super No Good—電視台與媒體老闆難辭其咎〉。《目擊者雜誌》第五期,p.48-49,台北市。
    馮建三譯(1995)。《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R.〔1974〕.Television︰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UK:Fontana)
    黃元鶴(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全榮(2010)。《複雜網路中橋接式與強鍵式連結之偵測、分析與應用》。交通大學多媒體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市:遠流出版。
    黃銘章、邱秋燕、洪俊欽(2004)。〈網絡型組織形成因素探討—以焦點廠商管理作為整合之觀點〉,科技整合管理國際研討會,2004/05/22,頁639-658。
    黃毅志(2011)。〈各項「接觸的社會資本」測量對現職地位、工作類別、收入與階級認同之影響〉。《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26期,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葛樹人(2001),《衛星電視新聞台SNG作業流程及其規範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廖文宏(2020),《網路直播對新聞媒體組織與內容變革之研究》。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劉淑慧(2012)。《創業家於劣勢中應用弱連結創新擴散》。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論文。
    劉慧雯(2017)。〈建構「倫理閱聽人」︰試論社群媒體使用者的理論意涵〉,《新聞學研究》,131︰87–125。
    蔡宜純譯(2009)。《心靈幫手-Vygotsky學派之幼兒教學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念中、劉立行、陳清河(2017)。《電視節目製作》,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蔣新苗、熊任祥(2006)。〈體育比賽電視轉播權與知識產權劃界初探〉。《體育學刊》第13卷第1期,2006年1月。
    鄭明萱譯(2015)。《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市:貓頭鷹出版社。(原書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64」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 of Man)
    賴曉黎(2012)。〈資通科技的分類工具-從科技決定論談起〉。《資訊社會研究》,23期,頁1-35。
    謝如梅、劉常勇(2009)。〈創新機會辨識:創業警覺能力、先前 知識與資訊獲取之關聯性研究〉。《組織與管理》, 8月二卷二期,頁77-108。
    鍾蔚文(2005)。〈玩物之中見創意–以傳播工具為例〉。《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頁1-16。
    鍾蔚文(2005)。〈尋找數位時代的莎士比亞:使用數位工具其技藝之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期中進度報告。
    鍾蔚文、陳順孝、陳百齡(2006)。〈數位時代的技藝–提出一個分析架構〉。《中華傳播學刊》,第十期,2006,頁12。
    鍾蔚文、臧國仁(1994)。《新聞「學」與「術」的對話》。台北市: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出版。
    鍾蔚文、臧國仁、陳百齡、陳順孝、張文強(2002)。《評估新聞工作的專家與生手:尋找新判準》。國科會專家與生手研究計畫。
    羅裕儀(2000)。《數位化環境電視新聞導播角色與知能變遷研究》。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關尚仁(2000)。《教育大辭典》詞條「轉播」。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蘇蘅(2019)。《傳播研究方法新論》,台北市:雙葉書廊。
    鐘碧蘭、吳怡萱、林雯淑(2000)。《教育研究法專題研究—民族誌研究》,新北市:淡江大學。

    二、線上資料

    TVBS新聞網(2015/08/18)。〈主播廖芳潔自拍報導爆炸,網友:太拚了。〉網址:https://news.tvbs.com.tw/life/613068
    洪有芳(2017/10/23)。〈台積30週年 市值逾43兆科技大咖同台〉,自由時報。網址:https://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45658
    先創國際(2020/02/26)。〈全球首次5G 8K VR直播 NFL賽事幕後揭密〉。  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T4bh-TDybw
    陶番麟(2020/05)。〈觀測日食注意事項〉《台北星空》,P.30。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址:https://www-ws.gov.taipei/ 。
    雷光涵(2020/06/04)。〈6月21日日環食 鄭明典指這些地方可見〉。聯合新聞網。日環食報導https://udn.com/news/story/7326/4630677
    網路天文台(2020/06/05)。〈如何觀看日環食〉。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址:https://www.tam.museum/astronomy/forecast_detail.php?lang=tw&id=389

    三、英文文獻

    Gibson, James J.(1979).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Hillside, New Jersey: Lawra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Pea, Roy D.(1993).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designs for education. In Gavriel Salomon (ed.), Disributed cognitions:Psych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considerations (pp.47-87). New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rinber, S. (1986). Thinking in action: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intellgence. In Robert J. Sternberg & Richard K. Wagner (eds.). Practical Intellgence: Nature and origins of competence in the everyday world (pp.13-30) .New York,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4941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94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689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101.pdf2875KbAdobe PDF213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