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720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56/144643 (79%)
造訪人次 : 51731640      線上人數 : 60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傳播博士班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7201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201


    題名: 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電視節目符號研究 —以1983-2018 年央視春晚小品為例
    A Semiotic Analysis of Chinese TV Program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aking the Sketch of CCTV’s Spring Festival Gala 1983 - 2018 as Examples
    作者: 周瑄
    Zhou, Xuan
    貢獻者: 孫秀蕙
    周瑄
    Zhou, Xuan
    關鍵詞: 改革開放
    央視春晚
    喜劇小品
    符號學
    意識形態
    Reform and opening-up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Comedy sketches
    Semiotics
    Ideology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09-02 18:25:08 (UTC+8)
    摘要: 中國自1978年開始推行「改革開放」政策,至2018年已經有四十年之久。這一政策對改革開放後出生的,以80後為主的世代產生了重要影響,而在這個過程中,電視媒體發揮了重要作用,它既是改革開放政策的宣傳者和記錄者,自身又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不斷推進改革。在這四十年間,中國電視媒體建構了怎樣的宣傳話語體系,成為本研究的核心關注。
    本研究以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社會變遷為背景,聚焦於中國電視節目的符號特點,以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1983-2018年)的喜劇小品節目為研究對象,剖析央視春晚小品的符號運作原則、話語體系,及其背後的情境脈絡和意識形態運作,並探尋其在三十六年間所發生的變化。
    本研究借鏡傳播政治經濟學的相關理論,考量國家與市場的雙重因素,找出影響媒體改革的重要政策、事件和節點,將這一過程劃分為「新舊並存的改革滯後期(1978-1989年)」、「產業化、集團化探索期(1990-2000年)」、「全球化背景下的擴張期(2001-2010年)」、「『做大做強』的文化軟實力輸出期(2011-2018年)」四個階段。這一劃分以「媒體」為中心展開,緊扣本研究的關注點,亦為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媒體改革過程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歷史脈絡。
    其後,本研究聚焦於大眾文化實踐的文本,考察在政治制度、文化政策等特殊條件下,文本意義的生產,以及不同社會群體間的權力關係與意識形態。央視春晚所演出的182個「喜劇小品」,反映了中國文化中「族群」、「階層」和「性別」之間的關係。其中涉及「族群」關係的小品,主要反映團結統一的意識和身份認同,數量較少。反映「階層」關係的小品,以貼近日常生活的「小人物」形象為主,表現了不同階層群體間、或同一階層群體內部的互動和矛盾,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社會階層也發生了流動和更新。反映「性別」關係的小品,絕大多數均呈現了夫妻/男女之間如何化解矛盾、和諧相處。
    通過對十個代表性小品文本的符號分析,本研究發現,央視春晚在「角色特質」方面,參與演出的演員早期多來自公營事業單位的藝文團體,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出現越來越多簽約私營企業的演員和團體;而「語言」、「服裝」等一方面塑造角色形象,一方面用以錨定角色身份和權力關係。在「情節」敘事方面,每個小品都具有相似的結構,符合戲劇結構特點,但較為簡單;每個階段的小品也體現了當時的流行文化元素;「二元對立」是小品中重要的符號運作方式。在「場景」層面,舞台佈景的不斷進步,充分體現了改革開放後在資金、技術、審美、人員專業性等方面的快速發展。本研究分析的十個春晚小品都蘊含著當下政治、政策的影子,具體的意識形態宣傳方式有以下四種:隱含在主題和背景中;隱含在人物身份中;隱含在敘事情節中;隱藏在對話和語言中。
    央視春晚的屬性決定了它是「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綜合體的本質,但中國的社會背景、文化和權力關係,與西方具有顯著差異,這也造就了其獨特的媒體話語和文本意義的產生,因此不能與西方論述一概而論,必須回到中國的社會脈絡中進行討論。本研究的結果亦表明,央視春晚中的意識形態宣傳,一直與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的政治政策密不可分。媒體作為主要的意識形態宣傳場域,並未迴避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矛盾與衝突,而是致力於給予這些問題一個正向的、符合眾所期待的解決,凸顯國家在處理改革開放過程中各種社會問題的掌控能力,以增強閱聽人信心,獲得支持。
    China has implement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since 1978. For the past forty years this policy cast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generations born after the 1980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televi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does not only serve as a propagandistic organ but also echo the cultural phenomena brought by the reforms in China.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narrative structures of stories produced by Chinese TV programs. The author is interested in finding the semiotic rules and features of these narratives by taking the context of social changes into consideration. By selecting samples from the comedy sections of CCTV’s Spring Festival Gala (1983-2018), the study conducts semiotic analysis and explores ide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se stories.
    Drawing on the theories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he present study points out that the dual factors, the state and the market, are the driving forces behind the process of media reform. The author proposes four important stages of media reform: "The lagging period during which the old and the new coexist (1978-1989)," "The exploration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collectivization (1990-2000)", "The expansion period in globalization era (2001-2010)" and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utput period of becoming ‘bigger and stronger’ (2011-2018)." For all chronological stages "broadcasting media" are the center of the research with a detailed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the media reform since 1978.
    The study then regards media content as popular cultural practices and examines its meanings, which are ramifications of the power relations and ideologies among different social groups under the special conditions of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policy.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comedy sketches of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stories about the "ethnic groups", stories about different "classes" and stories about "gender relations." The stories involving "ethnic groups" mainly reflect the consciousness of unity and identity of Chinese, but the number of such stories is relatively low. The sketches about "class difference" are mainly the portrayal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in Chinese daily life. Stories of this kind stresses that lives of “the ordinary people” have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Most of the stories about "gender relations” describe how couples resolve domestic conflicts in their everyday life with a happy en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en texts selected from the stories, this study finds that most of the actors/actresses in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were once from public institutions, but because of the reform of the culture sectors, more and more actors/actresses and groups sign contracts with private companies. In semiotic terms, "language" and "clothing" are two main clues helping the audience to understand roles actors/actresses intend to play, including characters’ identities and possible power relations behind these roles’ interactions. In terms of narratives of plots, these sketches share a similar structure with the stage play mostly but relatively simple. In addition, the sketches in each stage also echo popular culture at that time; "Binary opposition" is an important semiotic feature in the sketc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tage arrangement reflects a rapid advancement of capital, technology, aesthetics and professionalism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present study concludes that ten sketch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nalyzed are manifestations of national policies at that time. There are four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propaganda in these stories: implicit in the theme and background; implicit in the character`s identity; implicit in the narrative plot and implicit in dialogue and language.
    The nature of the CCTV Spring Festival Gala implies a role that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programs are inevitably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 However, China’s social background, culture and power rel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West, which also creates its unique media discourse and meaning accordingly. Therefore, one must explain the cultural impact of television variety shows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society. Playing a role of propagandistic organ, CCTV nevertheless does not avoid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as a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Most of the content analyzed in the present study offer governmental solutions to problems revealed in the drama, often bringing positive outcomes in the end of stories in order to garner support from the audience.
    參考文獻: 中文:
    《人民日報》(1993年11月17日)。《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1993年11月14日通過)》,第1-2版。
    人民網(2012年09月18日)。《央視春晚瞄准全國選秀節目 央視<我要上春晚>再PK》。http://culture.people.com.cn/BIG5/n/2012/0918/c22219-19039952.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4日。
    人民網(2017年08月25日)。《央視2018狗年春晚悄然建組 楊東升有望連任總導演》。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825/c40606-29493511.html,引用時間:2018年10月20日。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年08月19日)。《習近平十八大以來關於「媒體」論述摘編》,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164113-25494767.html,引用時間:2019年04月16日。
    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5年08月14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之十七: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習近平: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814/c385474-27461341.html,引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卜衛(2008)。〈單身漢(光棍)問題還是女童人權問題?——高出生性別比報道的社會性別分析〉,《浙江學刊》,2008(2),206-211。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7)。《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15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2010)。〈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1958年〉,《中國共產黨歷史大事記 1919.5-2009.9》,193-200。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國一帶一路網(2019年10月02日)。《「一帶一路」六周年大事記》,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105276.htm,引用時間:2021年04月29日。
    中國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201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中央檔案館編(1995)。《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史料1 1949年》。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6年02月20日)。《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220/c64094-28136289.html,引用時間:2018年04月19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1980)。《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彙編(上卷,1921-1949)》。 北京:新華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2016)。《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新聞網(2018年02月16日)。《2018年央視春晚成功播出 海內外收看觀眾總規模達11.31億》。http://www.chinanews.com/yl/2018/02-16/8449948.s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3日。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文藝工作委員會(2011)。《春晚·建言》。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版權局(2018年02月13日)。《關於禁止未經授權通過網絡傳播中央電視台2018年春節聯歡晚會相關節目的通知》。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ontents/483/359031.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3日。
    文安立(挪)(2014)。《全球冷戰 美蘇對第三世界的干涉與當代世界的形成》。北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
    毛銀秀、王京山(2018)。〈我國資本跨境並購媒體的路徑和策略——以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為例〉,《傳媒》,(1),74-76。
    毛澤東(1972)。《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商務印書舘。
    王玉軍(2005)。〈試談央視春晚節目結構模式與意義〉,《東方藝術》,(20),10-12。
    王秀雲(2007年07月16日)。《央視國際網絡「春晚」外宣的實踐與思考》,人民網——對外大傳播。http://media.people.com.cn/BIG5/22114/41180/88738/5992487.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4日。
    王東明(1992)。〈戲劇小品芻議〉,《電視與戲劇》,3,45-49。
    王高飛(2014)。〈試論中國主流媒體在國際傳播中如何掌握國際話語權〉,《新聞研究導刊》,(16),33-34。
    王毓莉(1997)。《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台北:未出版博士學位論文,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王潤斌(2010)。〈體育,民族主義:議題與爭議〉。《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5(4),1-5。
    王薇、黃升民(2017)。〈中國傳媒產業15年〉,《傳媒》,(12),16-18。
    冬君(2014年11月14日)。《「習式反腐」亮出從嚴治黨「起手式」》,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BIG5/n/2014/1114/c241220-26025629.html,引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北京日報《紀事》采寫組(2016)。〈鏡頭9:1983年春節聯歡晚會誕生始末〉,《共和國震撼鏡頭:看得見的歷史》,頁153。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史安斌主譯(2005)。《電視、受眾與文化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原著: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央視網(2013年06月08日)。《劉奇葆強調 開門辦春晚 全民大聯歡》。http://news.cntv.cn/2013/06/08/VIDE1370700960260224.shtml,引用時間:2018年10月20日。
    田星(2007)。《羅曼·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理論研究》。南京:未出版博士論文,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
    伍裝(2005)。《中國經濟轉型分析導論》。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朱力凡(2012)。〈基於制度分析框架下的計劃生育政策與女性就業〉,《東北財經大學學報》,(5),94-96。
    朱光磊(2007)。《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 2007年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朱振東(2010)。《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探析》。蘇州:未出版碩士論文,蘇州大學。
    朱麗(2010)。〈中國主流媒體中的女性形像分析——以《半邊天》為例〉,《新聞界》,(5),72-73。
    江飛(2016)。〈流動的「文學性」——雅各布森「主導」詩學思想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38(3),84-98。
    江澤民(2006)。〈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1992年10月12日)〉,《江澤民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澤民(2006)。〈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2002年11月08日)〉,《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何川(1994)。《中共新聞制度剖析》。臺北:正中書局。
    何清漣(2006)。《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信訓,金冠軍主編(2004)。《中國傳媒經濟研究 1949-200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吳學夫、黃升民(2011)。〈大國圖騰:承載六十年國家理想的公共圖像〉,《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8),1-8。
    呂建華(1990)。〈小品創作漫談〉,《戲文》,6,35-38。
    呂新雨(2006)。〈儀式、電視與意識形態〉,《讀書》,(8),121-130。
    呂新雨(2015)。〈儀式, 電視與意識形態(一)——解讀央視2002年春節聯歡晚會〉,《學術、傳媒與公共性》,頁113-126。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呂新雨(2015)。〈儀式、電視與國家意識形態(一)——解讀央視2002年「春節聯歡晚會」〉,《學術、傳媒與公共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艷(2009)。〈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兩為主」政策——全面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後的分析〉。《教育理論與實踐》,(9),37-40。
    李良榮、戴蘇蘇(2008)。〈新聞改革30年:三次學術討論引發三次思想解放〉,《新聞大學》,(4),1-5。
    李國強(2013)。〈政績競爭與地方政府的跟風——以「大躍進」時期《人民日報》為切入點〉,《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0),212-228。
    李繼東、胡正榮(2013)。〈中國政治意識形態與傳媒改革:關系與影響〉,《新聞大學》,(04),15-24、54。
    杜章智譯(1990)。〈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列寧和哲學》,151-206。臺北市:遠流。(原著: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Mapping Ideology (4), 300-304.)
    汪彤(2007)。〈中國體制轉軌中的政府權力悖論——認識中國轉軌進程的一個獨特視角〉,《江蘇社會科學》,(1),70-75。
    汪暉(2006)。〈改制與中國工人階級的歷史命運——江蘇通裕集團公司改制的調查報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371-415。
    肖葉飛(2014)。〈我國傳媒產業並購重組之現狀〉,《新聞戰線》,(11),78-80。
    周安華(1996)。〈論喜劇與喜劇美的形態〉,《江蘇社會科學》,6,139-143。
    周俊山、尹銀(2011)。〈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對居民儲蓄率的影響——基於省級面板數據的研究〉,《金融研究》,(10),61-73。
    周稀銀(2011年02月02日)。《支持省級衛視不轉播央視春晚》,東方網-東方評論。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10202/u1a5705411.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3日。
    周楊(2018)。〈網絡輿情對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影響分析〉,《中國青年研究》,000(004),102-107,19。
    周瑄(2017年6月)。〈媒介內外:「少數民族」的「現身」與「隱身」——2009-2016年中國央視春晚中的「少數民族」符號分析〉,「201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
    周瑄(2019年6月)。〈央視春晚小品中的「台灣形象」〉,「201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北。
    周瑞敏(2008)。〈論詩學等價原則的等價範疇和實踐意義〉,《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05),38-43。
    房寧(2009)。〈青年愛國主義的新特點與青年工作——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對當代青年思想觀念變化的考察〉,《中國青年研究》,(1),4-10。
    東北網(2012年11月28日)。《趙本山為何拒絕春晚語言節目一審?》,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2/1128/c22219-19720561-1.html,引用時間:2021年07月06日。
    東北網娛樂頻道(2009年01月16日)。《央視不止PK「山寨」春晚 東方衛視春晚也在除夕播》。https://entertainment.dbw.cn/system/2009/01/16/051715026.s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3日。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
    林麗雲(2003)。〈無盟的實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50),145-169。
    邵春霞、彭勃(2007)。〈近年來中國「國家與媒體」關系研究評析〉,《學習與探索》,(3),70-73。
    邵培仁、李梁(2001)。〈媒介即意識形態——論法蘭克福學派的媒介控制思想〉,《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1),102。
    金冠軍、馮光華(2005)。〈中國傳媒產業的現實困境與發展路徑——中國傳媒產業的政策解讀與未來轉型〉,《視聽界》,(4),4-9。
    金觀濤(2008)。〈八十年代的一個宏大思想運動〉,《時代教育(先鋒國家歷史)》,(10),7。
    侯曉娜(2020)。〈論雅各布森「詩性功能」理論的應用——以《紅樓夢》為例〉,《海外英語》,(11),2。
    姚一葦(1966)。《詩學箋註》。台北:中華書局。
    姚桂榮(2012)。〈「大躍進」期間的新聞傳播及其對從眾行為的影響〉,《史學月刊》,(11),130-134.
    姜付秀、余暉(2007)。〈我國行政性壟斷的危害——市場勢力效應和收入分配效應的實證研究〉,《中國工業經濟》,(10),71-78。
    洪佩郁、藺月峰譯(1990)。《啟蒙辯證法:哲學片斷》。重慶:重慶出版社。(原著:Horkheimer, M., & Adorno, T. W. [1969]. 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e. 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
    看法新聞(2018年08月30日)。《2019年央視春晚正式建組籌備 劉真將任總導演》。http://www.kanfanews.com/web/news/index/1195609/1,引用時間:2018年10月20日。
    胡清暉(2018)。《阿里巴巴發展媒體系統的個案分析:從電商說起》。台北:未發表碩士學位論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
    胡湛、彭希哲(2012)。〈家庭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家庭政策〉,《人口研究》,36(2),3-10。
    胡錦濤(2010年07月24日)。〈在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0年07月23日)〉,《人民日報》。
    苟凱東(2015)。〈早期電視新聞生產研究——意識形態下的影像記錄(1958-1976年)〉,《新聞界》,(12),32-36。
    郎昆(1994)。〈我對春節聯歡晚會的一些粗淺的認識〉,《中國電視》,(11),45-49。
    韋建樺(2009)。《馬克思恩格斯文集1》。北京:人民出版社。
    唐世鼎(2016)。〈打造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品牌——《中國春晚》的海外傳播與啟示〉,《對外傳播》,000(002),69-71。
    夏冰、李浩(2005)。〈媒體與政府, 市場, 媒體人:三重關系視角下的中國傳媒改革〉,《新聞界》,(8),61-65。
    奚靜之(1990)。《俄羅斯蘇聯美術史》。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台北:中正書局。
    孫祖平(2015)。《戲劇小品劇作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宮承波、張君昌、王甫主編(2012)。《春晚三十年》。濟南:泰山出版社。
    師力斌(2014)。《逐鹿春晚: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和領導權問題》。北京:中國言實出版社。
    徐林林(2007年02月16日)。《為東方衛視叫板央視春晚喝彩》。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7/02/id/236253.s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3日。
    徐亮、陸興華譯(2003)《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Hall, Stuart.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 Open University.)
    徐海龍(2016)。〈從「農民小品」到「公民小品」——央視春晚觀眾對趙本山小品的接受差異和揚棄〉,《新聞知識》,(4),42-45。
    徐理明、徐頌陶主編(1996)。《神聖的天職——中國現代人事管理》。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
    殷琦(2012)。〈從「國家一元論」到多元治理框架的構建:中國傳媒治理結構改革的路徑、邏輯及其轉型取向分析〉,《新聞與傳播研究》,(4),46-52。
    殷琦(2017)。〈1978 年以來中國傳媒體制改革觀念演進的過程與機制——以 「市場化」為中心的考察〉,《新聞與傳播研究》,(2),104-117。
    袁侃、周怡(2005)。〈西方公共廣播電視體制變遷研究——以BBC為例〉, 《青年記者》,(11),78-81。
    馬嵐(2012)。〈歡娛的臣服——春晚展演中的民族國家形像建構〉,《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17-122。
    馬麗敏(2011)。〈熱播電視劇中「剩女」媒介形像建構探析〉,《東南傳播》,(9),103-104。
    高雲才、段應碧、宋洪遠(2018年12月16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觀察)〉,《人民日報》,第9版。
    高銛、文涓、高戈、汐汐譯(2005)。《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南京:譯林出版社。(原著:John Thompson [1990]. Ideology and Modem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國家統計局(2009)。《歷年離婚辦理情況(2009)》,http://www.stats.gov.cn/ztjc/ztsj/hstjnj/sh2009/201209/t20120904_72954.html,引用時間:2021年03月21日。
    國家統計局(2013年01月14日)。《三次產業劃分規定》,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301/t20130114_8675.html,引用時間:2019年04月14日。
    國務院(2006年01月31日)。《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5號)》。http://www.gov.cn/zhuanti/2015-06/13/content_2878968.htm,引用時間:2021年03月15日。
    屠忠俊(1996)。〈論報社經營管理體制發展趨勢〉,《新聞大學》,(02), 18-20。
    崔屹平、李宇(2012)。〈二十年來中國電視對外傳播理念嬗變初探——以中央電視台為例〉,《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34(8),65-68。
    常江(2014)。〈初創期中國電視文藝節目形態探析〉,《中國出版》,(20),34-37。
    張月珍(2003)。〈英語帝國的解構與再建構:網際網路全球化時代的語言文化政治〉,《文山評論》,5,105-126。
    張沐陽(2019)。〈人類學視野下的食物與身份認同〉,《華東理工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5,1-8。
    張昆(2005)。《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恩迅(2019)。〈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族群研究〉,《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4。
    張海濤(2009)。〈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新啟蒙運動及其中斷的文學後果〉,《社會科學家》,(5),30-33。
    張鳳鑄、胡妙德、關玲(2004)。《中國當代廣播電視文藝學》,第一版。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張慧芝、張露璐譯(2010)。《意識形態起源和影響》。北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原著:Leon P. Baradat. [2008]. Political ideologies :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10th Edition) .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張曉明、齊勇鋒(2007)。〈中國文化事業單位改革研究〉,李景源、陳威編《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報告:200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形態與女性——理論與實例》。台北:正中。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 遠流出版公司。(原著:Fiske, J.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Taipei: Yuanliu Publishing Co., Ltd.)
    曹普(2007)。〈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當代中國史研究》,014(005),99-107。
    盛鎧(1998)。〈阿圖塞論藝術與意識形態〉,《議藝份子》,(1),151-157。
    習近平(2014年01月14日)。《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1/c397563-27338649.html,引用時間:2021年04月15日。
    習近平(2014年03月01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02月28日)〉,《人民日報》。
    郭西安譯(2014)。〈語言的兩個面向與兩種失語症〉,載於《比較詩學讀本(西方卷)》,15-30。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Jakobson, Roman. [1956]. Two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wo Types of Aphasic Disturbances. 2.)
    郭俊偉(2012)。〈人際交往中的禮物象徵意義:華人新年春節與西方聖誕節〉,《文化越界》,1(7),147-173。
    郭鎮之(1991)。《中國電視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杜。
    郭鎮之(1997)。《中國電視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郭鎮之(2012)。〈從服務人民到召喚大眾——透視春晚30年〉,《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34(10),7-12。
    陳力丹(2014)。〈張聞天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貢獻〉,《新聞界》,(21),51-52。
    陳少峰、康小明、向勇主編(2005)。《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05)》。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陳如音、劉家凱(2007)。〈中共黨對媒體的領導從國家領導人的新聞思想與政策內容出發〉,《展望與探索》,5(2),79-101。
    陳思琦(2011)。《農民工子女受教育權探析》。鄭州:未出版碩士論文,鄭州大學。
    陳秋心、胡泳(2016)。〈宣傳邏輯與市場邏輯——新媒體時代中國新聞倫理的「兩難困局」〉,《二十一世紀》,153(02),4-17。
    陳荒煤(1995)。《周恩來與電影》。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陳寅(2014)。〈央視春晚導演選聘機制的變遷和影響〉,《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3),20-26。
    陳梁(2010)。《電視新聞流變——上海1958-2008》。上海:未出版博士學位論文,復旦大學。
    陳懷林(1999)。〈九十年代中國傳媒的制度演變〉,《二十一世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6),4-14。
    陸揚、王毅(2006)。《文化研究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麻爭旗譯(2000)。《歷史的現場直播——媒介事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原著:Dayan, D., & Katz, E. [1992]. Media Events: The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彭樹傑(2010)。〈文明轉型下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中國記者》,(8),4-8。
    曾樂(2013年02月01日)。《趙本山宣布退出小品界「封山」緣由首揭秘》,新快報,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0201/c22219-20397353.html,引用時間:2021年07月06日。
    游龍波、徐彬(2007)。〈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階層結構變遷的若干特征〉,《東南學術》,(06),118-125。
    程千、劉力(2010)。〈主流媒體對農民工的表征及其變遷——以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中小品節目為例〉,《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2),25-34。
    童兵(1993)。〈市場經濟:中國新聞界的新課題——兼議新聞改革的價值取向及其糾正〉,《新聞知識》,(3),6-9。
    舒聖祥(2011年02月01日)。《地方衛視不轉播 讓春晚走下神壇》,《西安晚報》03版。http://epaper.xiancn.com/xawb/html/2011-02/01/content_6.htm,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3日。
    華夏經緯網(2010年12月29日)。《春晚往事:台灣主持人因上春晚父母被抓》。http://www.huaxia.com/thpl/jwgc/2010/12/2235935.html,引用時間:2018年10月20日。
    馮建三(1992)。《文化·賄賂·脫衣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馮建三(1994)。〈開放電視頻道的政治經濟學〉,《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6),79-118。
    馮建三譯(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原著: Picard,R.G. [1989]. Media economics. Sage Publication, Inc)。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出版。(原著: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馮媛(2013)。〈去權和賦權——對李陽家暴報道和媒體呈現性別暴力的辨析和思考〉,《婦女研究論叢》,(3),49-55。
    馮應謙(2005年9月)。〈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傳媒政策的演變〉,「第四屆世界華文傳媒與華夏文明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馮巍(2018)。〈回到雅各布森:關於「文學性」範疇的語言學溯源〉,《文藝理論研究》,v.38,218(03),90-99。
    黃升民、丁俊傑主編(2001)。《中國廣電媒介集團化研究》。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
    黃升民、周艷主編(2003)。《中國傳媒市場大變局》。北京:中信出版社。
    黃河、劉琳琳(2016)。〈如何推進海外媒體並購——從阿里巴巴並購《南華早報》談起〉,《對外傳播》,(3),46-48。
    黃勇(2009)。〈論新中國六十年廣播電視的發展道路〉,《現代傳播》,(6),1-4。
    黃建翰(2006)。〈中國大陸電視產業政策之發展趨向與外資進入模式〉,《資訊社會研究》,10,265-303。
    黃曉芳(1999)。〈關於西方媒介市場化的逆向思考〉,《國際新聞界》,(06),23-25。
    黃麗玲譯(1994)。〈意識形態的再發現——媒體研究中被壓抑者的重返〉,輯於《文化,社會與媒體:批判性觀點》。台北:遠流。(原著:Hall, S. [1982].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 61-95). Routledge.)
    新浪娛樂(2014年02月01日)。《北京青年報:當央視春晚成為「國家項目」》。http://ent.sina.com.cn/r/m/2014-02-01/16004091479.s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4日。
    新華社(1998年09月28日)。《江澤民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https://www.xuexi.cn/84c3e04e7b28c62f0207ba77d50e29bd/e43e220633a65f9b6d8b53712cba9caa.html,引用時間:2021年05月10日。
    新華社(2016年12月3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31/c_1120227034.htm,引用時間:2021年04月28日。
    新華社(2017年05月31日)。《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委員王勇出席肯尼亞蒙內鐵路通車儀式》,http://www.gov.cn/guowuyuan/2017-05/31/content_5198554.htm,引用時間:2021年04月29日。
    新華網(2015年02月03日)。《央視舉辦春晚海外推介會 導演哈文公布主持人陣容》。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ah.xinhuanet.com/2015-02/03/c_1114227042.htm,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4日。
    新華網(2018年03月21日)。《中共中央印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21/c_1122570517.htm,引用時間:2018年04月19日。
    楊汝福(2006)。〈從態度系統看喜劇小品的評價意義〉,《外語教學》,27(6),10-13。
    楊勁松(2002年01月10日)。<10萬人民幣但求露個臉——春節晚會「入場券」價值不菲>,《京華時報》。http://ent.sina.com.cn/v/2002-01-10/69356.html,引用時間:2020年06月04日。
    楊偉光口述、劉世英編著(2017).《我在央視當台長——楊偉光口述實錄》。北京:新星出版社。
    楊曉民、陳亦文主編(1998)。《難忘今宵:中央電視台歷屆春節聯歡晚會大寫真》。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楊瓊(2019年12月20日)。《肯尼亞標軌鐵路項目發布最新社會責任報告 蒙內鐵路上座率達96%》,中央廣電總台國際在線,http://news.cri.cn/20191220/545a3184-de0d-9e44-fd17-de784cbdcd96.html,引用時間:2021年04月29日。
    賈士蘅譯(1996)。《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出版社。(原著:Keith Jenkins. [2003]. Re-Thinking History. Routledge.)
    鄒昌林(1995)。〈「茶話會」與中國古代祭祀〉,《世界宗教文化》,(1),41-43。
    熊慧、陳露緣(2012)。〈從理性到反理性:意識形態視域下的大眾媒體與傳媒研究〉,《東南傳播》,(12),20-22。
    趙月枝(1998)。〈公眾利益、民主與歐美廣播電視的市場化〉,《新聞與傳播研究》,005(002),25-44。
    趙月枝(2007)。〈國家,市場與社會:從全球視野和批判角度審視中國傳播與權力的關系〉,《傳播與社會學刊》,(2),23-50。
    趙月枝、郭鎮之(2011)。〈中國電視:歷史、政治經濟與話語〉,輯於《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181-190;〈從商業化到集團化:中國報業在1980-1990年代的轉型〉,輯於《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167-180。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劉力永(2016)。〈隱蔽的統治:阿爾都塞意識形態理論再考察〉,《江蘇社會科學》,(1),57-62。
    劉幼琍(2004)。《大陸廣播電視事業 兼談大陸廣電集團化與數位化的發展與策略》。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劉利群、王琴(2015)。〈媒介話語傳播與內容監管——從春晚小品看男女平等價值觀的傳播〉,《婦女研究論叢》,(3),58-60。
    劉虎譯(1998)。〈拉伯雷小說中民間節日的形式與形象〉,《巴赫金全集6》,頁225-32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原書:Bakhtin, M. M. , & Robel, A. [1985]. L`oeuvre de françois rabelais et la culture populaire au moyen age et sous la renaissance. Revue Belge De Philologie Et D`histoire.)
    劉傑譯(2015)。《演員自我修養》。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原著:Станиславский, К. С. (1951). Работа актера над собой. Собр. соч, 2, 3.)
    劉琳娟譯(2014)。〈閉幕陳詞:語言學與詩學〉,載於《比較詩學讀本(西方卷)》,31-56。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Jakobson, R. [1960]. Clos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T. A. Sebeok (Ed.), Style in language (pp.350-377). Cambridge, MA: MIT Press.)
    劉麗超(2010)。〈被曲解的「剩女」——都市類晚報下的「剩女」形像建構〉,《東南傳播》,2010(9),66-69。
    劉繼譯(2014).《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第11版)》。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原著:Marcuse, H. [1968]. One-dimensional man: Studies in the ideology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ociety. Routledge.)
    歐陽雪寧(2019)。《央視春晚節目表演者特征結構的變遷:1983-2018年——一個場域的分析視角》。長沙:未出版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
    潘忠黨(1997)。〈大陸新聞改革過程中象徵資源之替換型態〉,《新聞學研究》,(54),111-139。
    潘忠黨、陳力丹、李良榮、趙月枝、孫旭培、吳飛、魏永征、單波、黃旦、徐賁、李霞、陳衛星(2008)。〈反思與展望:中國傳媒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筆談〉,《傳播與社會學刊》,(6),17-48。
    潘知常(2006)。〈新意識形態與中國傳媒——新世紀新聞傳播研究的一個前沿課題〉,《江蘇行政學院學報》,(4),28-34。
    潘知常(2014)。〈最後的晚餐——春節聯歡晚會與國族想像〉,取自http://www.aisixiang.com/data/79860.html,引用時間:2017年02月18日。
    蔡之國、王文瑾(2018)。〈「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改革開放四十年廣電事業發展回眸與展望〉,《聲屏世界》,433(06),18-21。
    蔣玉紅(2019)。《央視春晚節目主題結構的變遷:1983-2018年——一個制度分析的視角》。長沙:未出版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社會學系。
    鄧小平(1993)。〈改革的步子要加快(1987年06月12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在軍(2003)。《屏前幕後:我的導演生涯》。重慶:重慶出版社。
    鄭保衛(2004)。《中國共產黨新聞思想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鄭瑞城(1993)。《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
    激動網(2010)。〈從春晚直播看視頻網站的「電視台化」〉,《廣告主》,(3),117-117。
    賴祥蔚(2002)。《中國廣電集團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未出版博士論文,政治大學政治所。
    賴祥蔚(2007)。〈中央電視臺集團化的政治經濟分析〉,《遠景基金會季刊》, 8(4),97-130。
    錢程軍(2009)。《建國前中國共產黨報刊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戴瑜慧(2013)。〈中共「文化走出去」政策的新推手:中國私營資本家與海外媒體收購〉,《中華傳播學刊》,(24),3-41。
    戴錦華(2018).《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鑫譯(2008)。《傳媒的四種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原著:Siebert, F. S., Peterson, T. & Schramm, W. [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The authoritarian, libertar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 and do.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謝耘耕(2006)。〈中國傳媒資本運營若干問題研究〉,《新聞界》,(3),4-9。
    韓莉譯(2014)。《文化的解釋》。南京:譯林出版社。(原著:Clifford Geertz.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簡妙如、管仲祥、林婉蓉、張貝雯、林智惟譯(2002)。《大眾傳播媒體新論(2002年重譯本)》。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原著:Lisa Taylor, & Andrew Willis.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魏彩霞(2004)。〈中國電視傳媒產業資本營運問題的提出〉,李曉楓編,《中國電視傳媒資本營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羅平漢、何蓬、鄭謙(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956-1965》。北京:人民出版社。
    羅姣姣(2017)。《中國電視綜藝發展史》。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
    羅鋼、劉象愚主編(2000)。《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蘇越(2016)。《央視體育頻道世界杯轉播報道研究》。鄭州:未出版碩士論文,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顧良譯(2006)。《保衛馬克思》。北京:商務印書館。(原著:Althusser, Louis. [1996]. Pour Marx : avant-propos de Étienne Balibar. La Découverte.)
    龔雯(2001年11月11日)。〈讓歷史銘記這十五年——中國入世談判備忘錄〉,《人民日報》,第二版。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222/6755/6757/20011111/602478.html,引用時間:2019年04月02日。

    英文:
    Andrews, D.L. (2001) ‘Sport’, in R. Maxwell (eds) Culture Work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ulture (Cultural Politics) pp. 131–62.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ng, I. & Morley, D. (1989). Mayonnaise culture and other European follies. Cultural Studies, 3(2), 133-144 .
    Barthes, R. (1977). Image-music-text. New York, NY: Hill and Wang.
    Bennett, T. (1998). 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 London: Sage.
    Bradford, R. (2005). Roman Jakobson: Life, Language and Art. Routledge.
    Brecht, B. (1964). Brecht on Theatre: The Development of an Aesthetic, ed. and trans. John Willett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64).
    Brooks, H. (1990). Unrecognized Consequences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 Lundstedt, S. B., Telecommunications, Values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Norwood: Ablex Publishiing, (133-146)17-35.
    Carragee, K. M. (1990). Interpretive media study and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7(2), 81-96.
    Charlotte Brunsdon, & David G. Morley. (1978). Everyday Television: Nationwide.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Chen, F., & Gong, T. (1997). Party versus market in post‐Mao China: The erosion of the Leninist organization from below. The 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 13(3), 148-166.
    Chen, H., & Chan, J. M. (1998). Bird-caged press freedom in China. China in the post-Deng era, 645-667.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o, Y. (2009). Unfolding sporting nationalism in South Korean media representations of the 1968, 1984 and 2000 Olympic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1(3), 347-364.
    Chu, L. (1997).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89-110. Cresskill, N. J: Hampton Press.
    Clifford Geertz.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Cody, E. (2007). In a changing China, news show thrives with timeworn ways. Washington Post, 23. Retrieved from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wp-dyn/content/article/2007/03/22/AR2007032202301.html.
    Dreitzel, H. P. (1970). Introduction: Patterns of communicative behavior. Recent sociology, (2).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Fowler, R. (2013).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Routledge.
    Halloran, James D. (1974). Understanding television. Education & Culture, 15-20.
    Hao, X., Huang, Y., & Zhang, K. (1998). Free market vs. political control in China: Convenience or contradiction? Media Development, 45, 35-38.
    Hong, J. (1998).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elevision in China: The evolution of ideology, society, and media since the reform. Westport, CT, United States: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Jakobson, R. (1960). Closing statement: Linguistics and poetics. In T. A. Sebeok (Ed.), Style in language (pp.350-377). Cambridge, MA: MIT Press.
    Madsen, R. (2000). Epilogue: The second liberation. In D. S. Davis (Ed.),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pp. 312–319).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cNally, C. A. (2008). Capitalism in the dragon’s lair. In C. A. McNally (Ed.), China’s emergent political economy: Capitalism in the dragon’s lair (pp. 228-244). New York: Routledge.
    McQuail, D., De Mateo, R., & Tapper, H. (1992).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of Media Change in Europe in the 1990s. In Siune, K., & Truetzschler, W., Dynamics of media politics: Broadcast and electronic media in Western Europ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 8-25.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Rybacki, K., & Rybacki, D. (1991). Communication criticism: Approaches and genres. Belmont, CL: Wadsworth.
    Rydholm, L. (2005).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s Spring Festival Gala: entertainment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 Asia Insights, (3), 8.
    Saussure, F. (196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C. Balley and A. Sechehaye (Eds.) Wade Baskin, Tran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Schell, O. (1995). Maoism vs media in the marketplace. Media Studies Journal, 9(3), 33-42.
    Schell, O. (1999).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dia Studies Journal, special issue: Covering China, 13(1), 25–39.
    Spigel, L. (2001). Media homes: Then and n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4(4), 385-411.
    Suls, J., 1972, “A two-stage model for the appreciation of jokes and cartoons: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alysis”, In J. N. Goldstein & P. E. McGhee (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 Vol. 1, Springer Verlag , New York, pp. 39~58.
    van Leeuwen Theo (1996). ‘The representation of social actors,’ edited by Carmen R. Caldas-Coulthard & M. Coulthard, Text and Pratices: 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32-70.
    Yu, H. (2009). Media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Routledge.
    Zhao, B. (1998). Popular Family Television and Party Ideology: The Spring Festival Eve Happy Gathering.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0 (1), 43-58.
    Zhu, Y. (2012). Two billion eyes: The story of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New York, NY: The New Press.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1034635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463504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521
    顯示於類別:[傳播博士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50401.pdf5838KbAdobe PDF2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