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33252      Online Users : 53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075


    Title: 網絡合作經驗探究—以優勢觀點工作者為例
    A Preliminary Study of using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network collaboration
    Authors: 李孟婷
    Lee, Meng-Ting
    Contributors: 宋麗玉
    Song, Li-Yu
    李孟婷
    Lee, Meng-Ting
    Keywords: 網絡合作
    跨專業關係
    優勢觀點
    Network collaboration
    Inter-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Strengths Perspective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09-02 17:49:26 (UTC+8)
    Abstract: 網絡合作能使各專業工作者發揮所長,呼應多面向且複雜的社會狀況及個案需求,然而,合作的實際運作狀況涉及不同層級的人、事、物交互影響;本研究始於研究者在網絡合作中的不自信,「如何促進與其他專業的正向合作?」成為本研究最初的問題意識,揉和實習經驗與課堂所學,本研究以優勢觀點相關元素為切入,其主要目的包括:(1)了解優勢觀點工作者網絡合作經驗;(2)了解優勢觀點工作者面對網絡合作時,所採取的態度、理念及因應方式;(3)嘗試建立網絡合作的相關技巧。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質性研究,透過立意抽樣八位應用優勢觀點超過兩年的社工人員,並以半結構式訪談大綱進行深度訪談。
    本研究最終歸納出網絡合作的五大核心範疇,分別為:「網絡合作原因」、「多層次網絡合作影響因素」、「網絡合作策略」、「機構內部支持程度」與「網絡合作結果」五大面向,並進一步將五大核心範疇按照其關聯性、以實際網絡合作案例整合成「求同存異」網絡合作模型。研究結果顯示,網絡合作應同時注重「相同性」和「獨特性」,使工作者在合作中既能尋找彼此的共同需求,又能發揮專業優勢服務;而優勢觀點中的「雙向復元」概念能使工作者在合作中提升自我效能、並藉由往返互動感染網絡夥伴,創造正向共好的合作氛圍;此外,研究者建議透過以機構為單位的合作方式增加與互動機會,使工作者個人在合作互動中體驗信任,也建議學校或訓練單位提供認識不同專業背景及實際演練互動的機會,增強合作相關技巧及經驗;最後,研究者也針對本研究的相關限制進行探討,並提供網絡合作的未來研究方向。
    Network collaboration can reach professional workers’ full potentials, responding to multiple complex social situations and clients’ needs. However, the actual circumstances of collaboration involve different levels of surroundings. ‘‘How to promote positive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s? ’’ became the initial problematic of this research. This study blending the experience during internship and courses, intending to take strengths perspective as a key point of discovering the following goals: (1) Understanding network collaboration experiences of the workers who using strengths perspective ; (2) Understanding the attitudes, philosophy, and strategie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adopted by the workers using strengths perspective ; ( 3) Try to establish skill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this research adopted qualitative research, using purposive sampling to select 8 supervisors social workers who had used the strengths model for at least two years,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by using a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outlin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8 social workers, this research ultimately summarizes 5 core categories of the network collaboration, including "the origin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 " multi-influencing factor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 " strategie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 "the degree of agency inner support " and " the outcome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 besides, the study based on the actual network collaboration cases, integrated 5 core categories into "the balance of commonalities and uniqueness " network collaboration model.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network collaboration should focus on both and " commonalities " and " uniqueness ", facilitating workers not only find common needs but also giving full play to their professional advantages in cooperation. Moreover, the concept of " mutual-recovery " can make workers enhance their self-efficacy during collaboration, create a positive environment, and mutually benefit.
    Furthermore, this study suggests ‘agency-based pattern to increase the opportunities of collaboration and make individual workers experience trust between the interaction of collaboration. This study also suggest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unit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learning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nd practical situations to enhance collaboration skills and experience; Last but not least, the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and provid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network collaboration.
    Reference: 內政部(2008)。社會工作倫理守則。台北市。
    方昱(2002)。社會工作不應該只是「專業」。「生活重建中心的過去,重建工作與社工專業的未來—921震災災後生活重建中心實務研討會」,重建區社工行動小組主辦,台中: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王志傑(2009)。『有關係、沒關係? 』華人企業組織間長期持續性合作意願之探索。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國際管理碩士論文,高雄市。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7, 29-50。
    王行(2005)。擾人的傅柯與社工的擾人:閱讀Chambon, Irving & Epstein的《傳柯與社會工作》。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315-322。
    王行(2013)。我們如何製造了專業化的趨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2,225-243。
    王明鳳(2006)。行銷在非營利組織的運用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5,p.131-140。
    王佳煌、潘中道、蘇文賢、江吟梓(譯)(2014)。當代社會研究法 :質化與量化途徑(二版)。(原著:Neuman,. W)。台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2)
    王孟愉(2007)。高風險家庭因應壓力之適應歷程—以優勢觀點為取向。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1-201。
    王珮玲(2010)。警察、檢察官、法官對社工認知之探討:以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案件處理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1),1-53。
    王智弘、葉怡伶(2017)。各級學校網路成癮學生個案輔導作業流程及輔導資源手冊,教育部。Weick, A.,
    王增勇等(譯)(2006)。傅柯與社會工作(原作者:Chambon, A, S., Irving, A., Epstein, Larua.,)台北市,心理。
    王麗斐、杜淑芬、 羅明華、 楊國如、 卓瑛和 謝曜任 (2013)。生態合作取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模式介紹。輔導季刊, 49(2),4-11。
    田浩(2005)。文化心理學論要。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2(6),125-128。
    丘羽先(譯)(2008)。變的美學 :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原作者:Bradford Keeney)。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出版。
    江守峻、彭韋銜、洪兆祥、陳婉真(2019)。國中輔導教師與心理師的獨立分工、專業認可對工作壓力之關係:專業衝突的中介角色。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5(1),31-55。
    江季璇(2004)。社工人員對兒童保護保密倫理的價值與抉擇-捍衛孩子隱私說與不說間的擺盪。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何金針、陳秉華(2007)。臺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化之研究。稻江學報,第二卷第二期。
    吳淑美(2019)。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網絡合作與資源運用,社區發展季刊,165,236-242。
    吳清山、賴協志(2009)。知識領導:理論與研究。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市。
    吳富娟、陳志賢、溫雅惠(2012)。心理師與社工師跨專業合作經驗之研究。現代桃花源學刊,1,33-52。
    呂季芳(2017)。兒少保督導功能與新進社工員專業知能養成之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7(1),69-112。
    宋文里(譯)(2016)。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原作者:Gergen, K.)。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宋鴻燕(2008)。支持自閉症幼兒家庭的關係網絡。應用心理研究,(38),173-207。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2),123-194。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宋麗玉、施教裕(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臺灣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2-34。
    宋麗玉、施教裕、顏玉如、張錦麗(2006)。優點個案管理模式之介紹與運用於受暴婦女之評估結果。社區發展季刊,113,143-161。
    李芳齡(譯)(2020)。腦力全開:打破局限信念,加速學習,開啟無限人生新境界(原作者:Jim Kwik)。臺北市,星出版。
    李佩珊(2019)。Bronfenbrenner生態系統理論的近期發展與應用。輔導季刊,55(3),14-24。
    李明政(2018)(胡善慧彙整)。「以「家庭社區為基石」的強化社會安全網,真能強化社會安全嗎?」(新聞),財團法人基督教芥菜種會,參考網址:https://ms-community.azurewebsites.net/socialsafety_20180514/
    李聲吼(2007)。多元文化能力在社會工作實務上的應用。社區發展季刊。
    李耀全、丁學勤(2018)。感恩與互惠規範知覺促進利他行為之研究。教育行政論壇,10(1),75-98。
    杜瑛秋(2004)。婚暴社工員陪同出庭過程的專業角色與功能之探討。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汪淑媛(2013)。藝術與社會工作實務。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8),1-46。
    沈慶鴻(2009)。弱勢社工服務弱勢案主?!婚暴防治社會工作者實務困境之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3(2),87-142。
    周海娟(1999)。社會工作倫理的兩難:保密問題的考量,社區發展季刊,86,38-46。
    夏林清(譯)(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原作者:Donald A. Schon)。台北市,遠流出版
    林力敏(譯)(2016)。穀倉效應 : 為什麼分工反而造成個人失去競爭力、企業崩壞、政府無能、經濟失控? (原作者:Gillian Tett)。台北市,三采文化。
    林文婷(2007)。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之貧窮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怡君(2006)。突圍-從權力觀點看社工員的工作困境與因應。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東龍、陳武宗、李家和、曾良鵬、高郁勛、周映君(2018)。團隊合作的社會基礎:多元專業團隊協助男性口腔癌存活者重返工作之實踐經驗。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8),51-98。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彥宏(2009)。民間社工員之增強權能感、自我效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1。
    林萬億(2002)。當代社會工作。台北:五南出版社。
    林萬億、沈詩涵(2008)。邁向專精之路:臺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刊,121,199-233。
    社區發展季刊(2006)。社會福利資源網絡與行銷。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115,1-7。
    施教裕(2018)。CH2:雙向復元的真諦—過來人經歷、社工員體驗和學人修證的三部曲。優勢觀點與社會工作實務—邁向復元之路。洪葉,台北市,15-49。
    洪莉竹(2008)。〈中學輔導人員專業倫理困境與因應策略研究〉。教育心理學報(臺灣),39卷,3期,451-472。
    胡中宜(2013)。學校社工員在生態系統中工作的目標與策略:衝突解決系統取向之初探。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7),93-13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徐曉茜(2016)。運用優勢觀點為基礎之團體於青少年家暴相對人之適用性與成效:親子關係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祝健芳(2002)。婚姻暴力防治網絡中地方政府社工人員角色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後碩士論文,南投縣。
    翁慧圓(2006)。兒童福利專業資源網絡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5,173-185。
    張如杏(2007)。台北縣特殊教育相關專業合作模式及運作方式之探討,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9,93-108。
    張秀玉(2013)。從生態系統觀點探究影響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協同合作之因素。身心障礙研究季刊,11(4),262-275。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張瑜芳(1999)。合作動機與合作夥伴選擇的決定性因素----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之個案研究。逢甲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張曉佩(2016)。心理衛生專業工作者的合作共治。輔導季刊,52(1),67-76。
    張曉佩(2020)。探討多元專業工作者於兒少保護家庭暴力案件之合作共治模式。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7),17-49。
    張瓊懿(譯)(2019)。心流: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繁體中文唯一全譯本)(原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台北市,行路。
    教育部(2014)。學生輔導法。臺北:教育部。
    梁鶯贏(2014)。社工人員與警察人員於原住民兒童保護網絡中的協同合作經驗與期待:以南投縣原鄉部落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許可依(2016)。家暴社工,我們為什麼要「演戲」? ──家暴安全網的建制民族誌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許世明(2004)。台北市動物園策略性行銷之研究(1987~2005)。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許育光(2013)。國小輔導教師實務內涵初探:從困境與期待分析進行對話。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8),57-89。
    高珮熏(2011)。學校社會工作者角色期望、角色關係與團隊合作相關之研究-以中輟服務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郭彩榕(2005)。婚姻暴力防治工作人員之網絡整合態度與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依翔(2018)。「優勢觀點團體」對軍校新生增強權能成效之研究。復興崗學報,112,191-220。
    陳怡如(2017)。家庭暴力安全防護網介紹(簡報),衛生福利部。
    陳奕銘、翁慧圓、王綉蘭(2017)。在軟弱不全的體制下,只能勇敢。社會工作倫理案例彙編,91-110。
    陳姿樺(2009)。家暴庇護中心社工員工作韌性研究—以五個故事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
    陳淑娟(2016)。兒童保護on call英雄的圖像。社區發展季刊,156,81-102。
    陳議濃(2011)。開放的思考:台灣幼兒教育的後現代觀點,台東大學教育學報,22(2),29-48。
    曾仁杰(2013)。增強權能之助人關係的形成歷程與策略:以優勢觀點為基礎的處遇模式。嘉南學報(人文類),(39),185-201。
    曾仁杰(2014)。邁向復元之路—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關係之內涵與歷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南投縣。
    曾華源(1978)(譯)。社會工作者作為多重角色的通才實務工作者(原作者:Baker, R.)。社區發展季刊,34,97-116。(原著出版年:1976)
    曾麗娟、莫藜藜、顧美俐、許臨高、黃韻如、張宏哲、徐錦鋒(2003)。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游以安、姜兆眉(2017)。助人專業合作的鏡映與省思:從社工師觀點看諮商心理師於學校輔導場域的專業實踐。輔導與諮商學報,38(2),53-73。
    游淑華、姜兆眉(2011)。諮商心理與社會工作在「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的跨專業合作經驗-從社工觀點反思諮商心理專業。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0),24-53。
    黃光國(2005)。華人社會中的臉面觀。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2005)。華人本土心理學(p.365-405)。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股份公司。
    黃秀雲(2009)。從工作分析談社會工作者在老人長期照顧機構的角色,社區發展季刊,128,281-296。
    黃美群(2018)。CH13以優勢觀點為本之社工學生督導,於宋麗玉(主編),優勢觀點與社會工作實務—邁向復元之路,309-325。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培潔(2014)。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過程研究:權力結構的歷史分析。國立暨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南投縣。
    黃惠雯等(譯)(2003)。最新質性方法與研究。(原著:Crabtree, B., & Miller, W)。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原著出版年:1999)
    黃源協、蕭文高(201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雙葉書廊,台北市。
    黃韻如(2011)。學校社工進入校園應有的專業能力、態度與預備。社區發展季刊,135,133-142。
    楊明磊(1991)「專業枯竭(burnout)」之成因與處理方法。測驗與輔導,101期,2031-2033。
    楊蓓(1989)。台灣地區醫療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中華衛誌,9(1),14-28。
    廖碧蓮(2008)。社工人員的工作壓力與睡眠狀況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121,234-251。
    趙文滔、陳德茂(2017)。中小學輔導教師在跨專業系統合作中的挑戰:可能遭遇的困境、阻礙合作的因素以及如何克服。應用心理研究,(67),119-179。
    董靜芬(2007)。我國家庭暴力防治網絡之研究-以被害人保護網絡為例。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新北市。
    詹火生(2011)。一甲子以來台灣社會福利政策的演變:從理念政策到制度實踐,財團法人中華文化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
    詹采芸(2014)。生態系統合作之個案研究:以情緒障礙拒學中學生為例。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劉文英(2009)。社工員執行智能障礙者性侵害防治工作所面臨的困境與需求。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9),41-85。
    劉宜君、陳敦源、林昭吟、賴怡樺(2018)。專業職能分歧作為另類的跨域治理議題:以衛生福利部為例之初探研究。文官制度季刊,10-2,21-5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宛余(2015)工作角色認同與協同合作知能之研究:以早療社工與兒保社工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蔡杰伶(2009)。優勢觀點為基礎之探索教育團體對感化教育少年增強權能的成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南投縣。
    蔡慈涵(2011)。家庭暴力事件服務處社工員與網絡成員間合作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衛生福利部(2018)。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核定本),台北市。
    賴俐均、宋麗玉(2016)。社工員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及促進復元之因素。社區發展季刊,156,301-315。
    錢春綺(譯)(2014)。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原作者:Nietzsche,. F,. Wilhelm)。臺北市:大家出版。(原著出版年:1885)
    謝秀芬(2005)。社會工作理論的發展與本土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2),49-74。
    簡春安、鄒平儀(2016)。社會工作研究法(2016修訂版)。台北市,巨流。
    魏書娥、林姿妙(2006)。心理師與社工師在安寧緩和療護團隊中的角色關係-以某醫學中心安寧團隊的歷史經驗為例。生死學研究,(4),37-83。
    蘇洺賢(2000)。我國非營利組織之跨組織合作關係類型及管理機制探討。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市。

    英文文獻
    Adams, R., Dominelli, L., Payne, M(2017). Towards a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work,social work:themes, issues and critical debates,Houndmills, Basingstoke: Macmillan.
    Bronstein, L. R. (2003). A model for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Social work,48(3), 297-306.
    Brun, C. & Rapp, C. C. (2001). Strengths-Based Case Management: Individuals’Perspectives on Strengths and the Case Manager Relationship.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Social work. 46. 278-88. 10.1093/sw/46.3.278.
    Crawford, K. (2012).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Cropper, S., Ebers, M., Huxham, C., & Ring, P. S. (Eds.). (2008).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Handbooks.
    Dunlap, M. (1996). Functional theory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Turner, F. J.(ed). Social work treatment: Interlocking theoretical approaches. N. Y.: The Free Press. P. 319-340.
    Farmakopoulou, N. (2002). What Lies Underneath? An Inter-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2(8), 1051–1066.
    Firn, P. (2017). Ward social workers’ views of what facilitates or hinders collaboration with specialist palliative care team social workers: A grounded theory. BMC Palliative Care, 17(1), 7–7.
    Graff, G & Birkenstein, C. (2015). They say, I sa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Gutierrez, L., & Gant, L. (2018). Community Practice in Social Work: Reflections on Its First Century and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 Social Service Review, 92, 617-646.
    Horwath, J., Morrison, T.(2007).Collaboration, integration and change in children’s services: Critical issues and key ingredients. Child Abuse & Neglect, 31, 55-69.
    Kisthardt, W. (2012). Integrating the core competencies in strengths-based, person-centered practice : Clarifying purpose and reflecting principles. In D. Saleebey (Ed.),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rson Education Inc.
    Oades, L., Robinson, P., Green, S., & Spence, G. (2011) Towards a positive university,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6(6), 432-439.
    Maartje G.H, Niezen, Jolanda J.P, Mathijssen.(2014).Reframing professional boundaries in health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facilitators and barriers to task reallocation from the domain of medicine to the nursing domain. Health Policy.
    Maki & Tomkowiak, J. (2011). Interprofessional collaboration: three best practice models of interprofessional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Online, 16:1, 6035.
    Miller, S., Tice, C.J. & Hall, D. (2008).Generalist Model: Where do the micro and macro converge. Advances in Social Work, 9(2), 79-90.
    Monette, D., Sullivan, T., & DeJong, C. (2013).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 (9th ed.).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NASW. (2012). Networking:Finding opportunities for career development. Leadership Ladders : Steps To A Great Career In Social Work. Washington.
    Payne, M. (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Chap 1: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Work Theory. Chicago: Lyceum Books.
    Riseman, J. (2018). “Chap2 Gender as a Social Structure.” Handbook of Sociology of Gender (pp19-43). New York : Springer Press.
    Saleebey, D. (2012). Chap 15.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possibilities and problems,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6th Edition), Pearson, London.
    Smith, C. (2001). Trust and Confidence: Possibilities for Social Work in “High Modernit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Work, 31(2), 287–305.
    Vangen, S., & Huxham, C. (2003). Nurturing collaborative relations: Building trust in interorganizational collabor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39(1), 5-31.
    Weick, A., Rapp, C., Sullivan, W., & Kisthardt, W. (1989).A strengths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Social Work, 34(4), 350–354.
    Weinstein, J. & Whittington, C. & Leiba, T. (2003). Collaboration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Hepworth, D. H., Rooney, R. H., Larsen, J. A. (2013). Direct social work practice : theory and skills, Chap. 4: Operationalizing the cardinal social work values, pp. 57-86. Brooks/Cole, Cengage Learnin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7264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26401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525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1201.pdf4162KbAdobe PDF233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