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817853      Online Users : 5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056


    Title: 藝居共生:寶藏巖之共生性探析
    Artist-Resident-Symbiosis:Exploration of Treasure Hill’s symbiosis
    Authors: 張鈺驊
    Chang, Yu-Hua
    Contributors: 陳宗文
    Chen, Tzung-Wen
    張鈺驊
    Chang, Yu-Hua
    Keywords: 寶藏巖
    藝術村
    藝居共生
    共生性
    共食文化
    Treasure Hill
    Artist village
    Artist-resident-symbiosis
    Symbiosis
    Meal-sharing culture
    Date: 2014
    Issue Date: 2021-09-02 17:39:20 (UTC+8)
    Abstract: 隨著文化城市、創意城市等口號陸續地被提出與關注,文化亦成為全球城市競爭的評比指標範疇之際,除透過既有的文化資源並輔以相關的文化政策,進而轉化成為城市的文化資本外,發掘並培育城市的文化氛圍亦是提升城市文化資源的育成基礎。
    本研究之對象—寶藏巖,一個位於公館商圈南側觀音山旁,因以寶藏巖寺為中心延伸形成的聚落,二○○四年五月台北市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正式登錄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型態之「歷史建築」,在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的「貧窮藝術村」想像願景,開啟了寶藏巖與藝術媒合扣連的契機;在引注藝術元素以活化聚落的策略下喊出「藝居共生」的口號,成為了首座留屋留人並成功轉型的自營聚落。
    透過檢視寶藏巖藝居行動者在真實生活場域實踐「藝居共生」之過程與發展現況,並探討「藝」「居」各個行動者在共生形塑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定位、各面向實踐作為及對於相關營運看法,進而做為評斷「藝居共生」在寶藏巖運行適切性與相關建議提供之依據。
    共生性檢視方面,本研究以能體現了寶藏巖在地共活精神的「一家一菜活動」做為本研究的案例分析,進而擴及日常生活場域,引述共生理論,分析寶藏巖「藝」「居」不同面向在面臨轉型為國際藝術村之際,雙方對於「藝居共生」關係在實踐過程與認知形塑上的共識與差異,進而剖析藝術創作者與藝文元素的引入,分別於「空間性共生」、「社會性共生」、「文化性共生」及「心理性共生」四大共生性面向進行分析,期能自寶藏巖的「藝居共生」經驗發展出有助於相關案例實踐參考之研究貢獻。
    As slogans such as cultural cities and creative citi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and paid attention to, culture has also become a category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global city competition. In addition to existing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upplemented by related cultural policies, it also transformed into urban culture capital. In addition to capital,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the cultural atmosphere of the city is also the basis for enhancing the cultivation of urban cultural resource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Treasure Hill, a settlement located next to Guanyin Mountain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Gongguan Commercial District, was formed due to the extension of the Treasure Hill Temple as the center. In May 2004, the Taipei City Monuments and Historic Buildings Review Committee approved it and officially registered as the first settlement-type "historical building" in Taipei City. The imaginative vision of the "Poverty Art Village" by the Taipei City Director of Culture, Lung Yingtai, opened the opportunity for Treasure Hill to be linked with art; in introducing art with the strategy of revitalizing the settlements, Element called out the slogan of " artist-resident-symbiosis", and became the first self-build settlement to successfully transformation.
    The study examines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 and resident symbiosis” practiced by the actors of “Art” and “Resident” in the Treasure Hill for the real-life field, and explores the role’s function positioning of each actor in the symbiosis shaping process, various practical actions ,and the views on related operations. Then used as a basis for the appropriate judging and relevant suggestions of the "artist-resident-symbiosis" in the operation of Treasure Hill.
    In terms of symbiosis inspection, the research uses the "Potluck party" that can embody the spirit of artist-resident-living together in Treasure Hill as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n expands to the field of daily life, citing symbiosis theory, and analyzing the consensus and differences of two sides of “Art” and “Resident” in the practical process and cognitive shaping of "art-resident symbiosis" when Treasure Hill transform into an international art village. Furthermore, it analyzes the four symbiosis aspects of "spatial symbiosis", "societal symbiosis", "cultural symbiosis" and "psychological symbiosis", and hope the research of "Art and Resident Symbiosis" in Treasure Hill experience can become the contributions that are helpful for practical reference of relevant cases.
    Reference: 一、中文
    (一)書籍
    大塚久雄(1970/1999)。共同体の基礎理論。于嘉雲(譯)。共同體的基礎理論。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OURs(2006)。寶藏巖共生聚落營運管理計畫(委託試辦)案總結報告書。臺北市: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李文權、何延光(1994)。實用生物學辭典。台北:眾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瑞欽、劉邦富、黃秀瑄(2000)。社區居民現代性與社區意識之關係研究。載於林瑞欽(主編),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頁236-259)。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松(總編輯)(2007)。新竹市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業務執行手冊。新竹:新竹市文化局。
    林毓瓊(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載於吳瑪悧(主編)藝術創作與社區主體性─寶藏巖聚落藝術實驗行動經驗分析(頁146-169)。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胡振洲(1977)。聚落地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胡守鈞(2006)。社會共生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徐震(1980)。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正中書局。
    徐震(1996)。論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載於王衍芬(主編)文化傳承叢書第二輯─社區文化建設(頁9-37)。臺北:財團法人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芳惠(1988)。村落地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富順(1994)。加強社區意識,建立祥和社會的途徑。載於林瑞欽(主編)新台灣社會發展學術叢書─社區篇(頁46-47)。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肇立(1998)。傳統聚落空間研究方法。載於郭肇立(主編)聚落與社會(頁7-24)。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莊慶信(2002)。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陶蕃瀛(1994)。社區組織與社區發展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曾旭正(2007)。台灣的社區營造。臺北縣新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翁誌聰(主編)(2011)。走過寶藏巖─口述歷史。臺北市:臺北市文獻會。
    馮滬祥(1991)。環境倫理學─中西環保哲學比較研究。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葉肅科(1993)。芝加哥學派。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葉正洋(2011)。聚落潛力點保存與活化方案評估─以新埤頭及茄苳腳聚落潛力點串連共同營造為例。載於易毅成(主編)2010文化創意產業永續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19-50)。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費孝通(1994)。鄉土重建與鄉鎮發展。香港:牛津大學。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Anthony Giddens (1986/1995). Sociology: A brief but critical introduction.廖仁義(譯)。批判的社會學導論。臺北市:唐山出版社。
    Catherine Grout(?/2002). Pour de l`art dans notre quotidien des oeuvres en milieu urbain.姚孟吟(譯)。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裏的藝術創作。臺北市:遠流。
    Charles Landry(2000/2008).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楊幼蘭(譯)。創意城市。臺北市 : 馬可孛羅文化出版社。
    Irwin T.Sanders(1975/1982).The community.徐震(譯)。社區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Sylvia S. Mader (2003/2004). Original: Inquiry into Life.鍾楊聰、徐邦達、崔文慧、林良恭、林俊銘、劉世華、李松泰、楊程堯(譯)。生物學:探索生命。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二)論文
    史宓(2000)。違建社區與財富積累--以台北市寶藏巖社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念謙(1997)。都市居民社區意識與景觀管理維護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為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盈潔(1999)。重新看見寶藏巖-開發中國家都市非正式地景的營造過程與形式。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穎慧(2002)。四生環境共生都市評估體系與綜合指標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錦賜(2000,9月)。論四生環境共生城市之國家永續發展觀。論文發表於中國大連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處辦公室主辦之「海峽兩岸城市建設發展(大連)研討會」,中國大連。
    郭柏秀(2007)。依附或割裂的地方經驗? 台北市寶藏巖聚落的地方認同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俊豪(2009)。在農村看見藝術- 台南土溝農村「社區藝術」之經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張立本(2005)。一九九0年代以降臺北市空間生產與都市社會運動:寶藏巖聚落反拆遷運動的文化策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韻奇(2008)。臺灣藝術村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文產業設計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玲玲(2009)。都市社區環境規劃之共生參與模式。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興建(2004)。由日本環境共生理念探討台灣住宅社區之外部空間規劃-以台北市基河三期國宅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三)期刊
    內政部(1995)。從社區發展的觀點,看社區、社區意識和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1-4。
    李增祿(1995)。論社區意識、社會建設與國家發展。社會發展,69,21-23。
    宋祖慈(2006)。從違建村到藝術聚落:寶藏巖的變身故事。臺北畫刊,461,64-69。
    呂玫鍰(2008)。社群建構與浮動的邊界:以白沙屯媽祖進香為例。台灣人類學刊,6(1),31-76。
    李俊豪(2010)。台灣居民之社區意識─系統模式之分析。都市與計劃,37(2),209-231。
    林瑞欽(1994)。社區意識的概念─測量與提振策略。社區發展研究學刊,31,1-21。
    林振春(1995)。凝聚社區意識,建構社區文化。社區發展季刊,69,25-33。
    洪黎民(1996)。共生概念發展的歷史、現狀及展望。中國微生態學雜誌,4,50-54。9
    侯錦雄、宋念謙(1998)。台中市黎明住宅社區居民社區意識之研究。建築學報,24,51-65。
    陳錦賜(2001)。論台灣國土環境開發之四生環境共生觀。看守台灣,3(1),7-9。
    游崴(2007)。寶藏巖改建爭議未息,部分藝術家持續抗爭中。典藏金藝術,172,86-87。
    張立本(2005)。都市治理與社會運動的文化策略:台北市寶藏巖違建運動。中外文學,33(9),109-142。
    蔡祈賢(1996)。社區意識與社區發展。社會福利,124,21-26。
    蔡放波(2007)。論城市社區治理中的公民自治。Journal of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4(4),1-7。


    二、英文
    (一)書籍
    Robert E. Park(1952). Human Communities, New York: Free Press.
    Sarason, S. B.(1974). 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Prospects for Community Psychology,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二)期刊
    Baum, A. & Singer, J. E. (1981). Stress and th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37, 4-35.
    Bcckner, J. C.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Neighborhood Cohesion.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6(6), 771-791.
    Brehm, J. M., Eisenhauer, B. W., and Krannich, R. S. (2004). Dimensions of community attachm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well-being in the amenity-rich rural west. Rural Sociology, 69(3), 405-429.
    Chavis, D. M., Hogge, J. H., McMillan D. W., & Wandersman A.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through Brunswik’s Lens: A First Look.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 24-44.
    Glynn T. J. (1981).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 Human Relation, 34(7), 789-818.
    Mcmillan, D. W. (1996).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4), 315-325.
    Mcmillan, D. W., & Chavis, D. M. (1986).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4(1), 6-23.
    Puddifoot, J. E. (1996). Some Initial Consideration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Identit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4(4), 327-336.


    三、網路
    組織簡介。OURs都市改革組織官方網站。2012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ours.org.tw/about
    展演活動。國際藝術村官方網站(舊版)。2012年7月24日,取自:http://2012.artistvillage.org/Activity/CategoryYear?year=2011
    內政部(1991年5月1日,1999年12月14日修正)。社區發展工作綱要。臺北市:內政部社會司。2012年7月24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06/law/10.htm。
    陳為廷(2007)。報導文學─寶藏巖(下)。建中青年,126。2012年7月24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a102579/article?mid=4082&next=4079&l=f&fid=1
    成功大學新聞中心(2008年10月9日)。環境倫理大師羅斯頓 成大開講 他說:人類是地球之子,必須懷抱著敬意、公義與憐憫。成功大學校園焦點。2012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2.ncku.edu.tw/ann/spotlight/index.php?sn=121
    袁年興(2011)。共生理論︰民族關系研究的新視角。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2012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xjass.com/mzwh/content/2011-05/05/content_194525.htm
    共生 (2012)。大英百科全書。 2012年7月24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daying.wordpedia.com.ezproxy2.lib.nccu.edu.tw/content.aspx?id=07271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825400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54004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283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0401.pdf5993KbAdobe PDF21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