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699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30244      線上人數 : 6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91


    題名: 董事失格制度之研究-以英國董事失格制度為核心
    A Study of Director Disqualification – Focusing on Company Director Disqualification of United Kingdom
    作者: 黃子庭
    Huang, Tze-Ting
    貢獻者: 劉連煜
    Liu, Len-Yu
    黃子庭
    Huang, Tze-Ting
    關鍵詞: 公司治理
    董事淘汰制度
    解任
    失格
    失格承諾
    英國董事失格制度
    Corporate governance
    disqualification of company directors
    removal
    disqualification
    Disqualification Undertaking
    CDDA 1986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09-02 17:06:28 (UTC+8)
    摘要: 本文旨於探討「我國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董事淘汰制度是否能藉由公權力的介入而提升效率」之問題。除了整理我國公司法中決議解任、裁判解任與當然解任目前遇到的問題外,並從新修正投保法第10-1條之解任訴訟、金融業董事淘汰制度,到英國董事失格制度,針對公權力介入的機制,透過了解法規架構與實務運作的方式,嘗試找到提升現行公司董事制度效率的方法。

    經過本文各章的探尋,除了驗證司法審判漫長的程序確實是董事淘汰制度的不效率的原因之一外,亦發現由於我國現行制度中董事解任之法律效果缺乏彈性,雙方當事人沒有協調空間,使得既有的和解及調解制度無法發揮作用。

    因此,本文嘗試針對「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董事淘汰制度」提出修法建議,在解決司法審理過於耗時的部分,除了將既有的當然解任改成主管機關「羈束處分」之事項外,亦增加主管機關做成「裁量處分」予以解任之途徑;在協調空間部分,本文主張增加「失格期間與範圍」之法律效果,既可以使之符合比例原則,亦可增加法律效果適用之彈性,擴大協調空間,使和解與調解制度有機會得以發揮作用。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is trying to find out that whether the intervention of Executive Yuan could fix the problem of disqualification and removal of company directors of an exchange-listed, OTC-listed, or emerging stock company in Taiwan recently. To build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roblem, the author scan the reality of present norm of disqualification and removal of company directors, such as the article 199, 200 in Companies Act, the article 10-1 in Securities Investor and Futures Trader Protection Act which amended and effected since August, 2020. The conclusion, as most researchers agreed, is that the lack of efficiency, which means long duration of the process and great difficulty of removal, is the main pain point of this norm in operation.

    Since the efficiency is what the executive power good at, the author refered to the existing supervicing norm by the government, including the financial supervisory rules in Taiwan and Disqualificaiton of Company Directors (CDDA) of UK, as the role model for optimizing the present norm. Regarding to the financial supervicing in Taiwan,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has the right to expel the unaccurate directors from the company by administrative sanctions, the author not only analyse the latest amendment of these regulation, but also collect the director removal cases and show the statistics. In the part of CDDA of UK, in which the government has the right to make an application to the court of disqualification order against the unaccurated person and so on, rether than discussing about what kinds of fact satisfied the condition of disqualification as most of resent research in Taiwan does, the author is focusing on the processing matters and the way of making disqualification effects, such as process condition and Disqualification Undertaking.

    After exploring above fact and regulations, the author found that, as the result, the intervention of government could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removal and disqualification of company directors indeed, but its legitimacy based on Publich Interests. Meanwhile, consider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legal system between Taiwan and UK,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two direction for modifying the present norm:
    First, allowing the government to expel the unaccurated person from the position of company director, owing to accelerating the procees. Secondly, introducing the term and range of disqualification from the CDDA in UK, in order to urge counterparties to reconciliate while the process and closed the case quicker.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
    (一) 專書論著(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 Mummer Smith 原著,姚梅鎮譯,歐陸法律發達史,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二版
    2. 王文宇,公司法論,元照出版社,六版,2018
    3. 王澤鑑,民法總則,自版,2016年1月,新版五刷
    4. 王澤鑑、林利芝,英美法導論,元照出版社,2010年初版
    5. 吳志光,行政法,新學林出版社,修訂六版,2014年9月
    6. 吳庚,行政法理論與實用,自版十三版,2015年2月
    7. 吳庚、陳淳文,憲法理論與政府體制,自版三版,2015年9月
    8. 李建良,基本權利與國家保護義務,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二輯,2000年9月
    9. 陳自強,代理權與經理權之間-民商合一與民商分立,元照出版社,2006年5月初版
    10. 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元照出版社,2012年9月
    11. 楊楨,英美契約法論,楊張鐵梅發行,修訂四版,2006年
    12. 劉連煜,現代公司法,新學林出版社,2020年9月十五版

    (二)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 王文宇,公司法適用民法原則之探討,法令月刊,54卷2期,2003年2月
    2. 王文宇,公司經營權爭奪與假處分制度,台灣法學雜誌,第58期,2004年5月
    3. 王文宇,董事之全體改選與視為提前解任,台灣法學雜誌,174卷,2011年4月
    4. 王文宇,從商法特色論民商合一制度,月旦法學雜誌,2016年3月
    5. 王志誠,有限公司股東之代表訴訟權,台灣法學雜誌,231卷,2013年9月
    6. 王志誠,董事之解任:決議解任vs.當然解任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二二六一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4卷,2010年8月
    7. 王服清,「裁罰性」與「管制性」不利處分之爭議-以大陸地區投資者之行政管制為例,台灣法學雜誌,第396期,2020年7月
    8. 吳盈德,論訴請法院裁判解任公司董事之職務/最高院 105 台上 429 判決,台灣法學雜誌,309卷,2016年12月
    9. 李建良,論憲法上保護義務與保護請求權之關係:以「不足禁止原則的論證構造為中心」,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程-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 I憲法篇,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編委會,新學林出版,2008年10月
    10. 李禮仲,論證券投資人及期貨投資人保護法第 10-1 條第 1 項第 2 款-兼評論最高法院 106 年台上第 177 號判決,萬國法律,214期,2017年8月
    11. 周振鋒,論裁判解任董事之規範- 以實務見解為討論中心,華岡法粹,57卷,2014年12月
    12. 周振鋒,論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第十條之一-以股東代表訴訟為中心,法學新論,27期,2010年12月
    13. 林仁光,公司治理之理論與實踐-經營者支配或股東支配之衝突與調整,台大法學論叢,33卷3期,2005年10月
    14. 林郁馨,投資人的諾亞方舟-投資人保護中心與證券團體訴訟之實證研究,月旦法學雜誌,229期,2014年3月
    15. 林郁馨,從美國證券集體訴訟談證券詐欺訴訟的填補損害及嚇阻功能,月旦財經法雜誌,14期,2008年9月
    16. 林喆睿,由股東行動主義探討公司法第一七三條之一的「股東會召集權」,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66期,2020年1月
    17. 邵慶平,2016 年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發展回顧,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6卷特刊期,2017年11月
    18. 邵慶平,2018 年公司法與證券交易法發展回顧,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8卷特刊期,2019年11月
    19. 邵慶平,投保中心代表訴訟的公益性:檢視、強化與反省,,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44卷1期,2015年3月
    20. 邵慶平,實務法學:公司法與投保法,月旦裁判時報,82期,2019年4月
    21. 邵慶平,論股東會與董事會之權限分配-近年來公司法修正之反思,東吳法律學報,第17卷3期,2006年3月
    22. 邵慶平,證券團體訴訟中因果關係構成要件的比較研究-兼論投保中心制度的改革方向,99期,2016年9月
    23. 姜悌文,不確定法律概念之禁止適用於當然解任規定之探討,軍法專刊,第56卷第6期,2010年12月
    24. 洪令家,打不倒的王權-再論投保法第十條之一,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9期,2018年6月
    25. 洪令家,從美國法規範看我國證券集團訴訟和解制度之不足,290期,2016年2月
    26. 洪令家,打不倒的王權?!再論投保法第十條之一,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9期,2018年6月
    27. 胡博硯,主管機關命令證券商解除經理人職務之行為是否為行政罰?/最高行 101 判 165 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211期,2012年11月
    28. 胡博硯,國家介入企業經營的界限,台灣法學雜誌,第262期,2014年12月
    29. 張心悌,董事之提前解任/最高院 98 臺上 2159,台灣法學雜誌,171卷,2011年3月
    30. 張心悌,對卸任董事提起代表訴訟之限制-評臺灣高等法院 106 年度金上字第 5 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66卷,2017年12月
    31. 紹慶平,再論公司法第二十七條-公司治理強化下的另一種思考,財產法暨經濟法,第2期,2005年6月
    32. 郭大維,對卸任董事提起代表訴訟與跨任期裁判解任董事,月旦法學教室,214期,2020年8月
    33. 郭大維,論我國公司法下董事失格制度之建構,輔仁法學,56卷,2018年12月
    34. 郭大維,論銀行負責人適格性之規範,存款保險資訊季刊,30卷3期,2017年9月
    35. 陳彥良,民法中強行禁止規定之效力於商法領域之討論-以公司法中公司貸與資金限制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論叢,81期,2000年12月
    36. 陳肇鴻,投資人保護中心團體訴訟之公益性-最高法院 105 年台上字第 1380 號判決評釋,月旦裁判時報,59期,2017年5月
    37. 陳聰富,社會問題與契約管制的界限,月旦法學雜誌,第134期,2006年6月
    38. 陳聰富,契約自由與定型化契約的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
    39. 曾宛如,有限責任與債權人之保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35卷5期,2006年9月
    40. 程明修,契約自由與國家之保護義務,憲政時代,第30卷第2期,2004年10月
    41. 楊宏暉,市場經濟秩序下的契約失靈調整模式,法學新論,25期,2010年8月
    42. 詹森林,私法自治原則之理論與實務,台大法學論叢,第22卷第二期,1993年9月
    43. 詹鎮榮,行政罰定義與種類之立法政策上檢討-以裁罰性不利處分與沒入為中心,法學叢刊,第61卷第4期,2016年10月
    44. 鄒景雯、邵之雋、廖福特,主管機關對金融機構人員解職處分-以開發金控購併金鼎證券案為例,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50期,2016年12月
    45. 劉連煜,投保中心提起解任董監事及代表訴訟之新規範,月旦法學教室,84期,2009年1月
    46. 劉連煜,投保中心對董監事提起解任之訴的性質-東森國際案最高法院 100 年度台上字第 1303 號民事裁定及其歷審判決之評釋,法令月刊,63卷4期,2012年4期
    47. 劉連煜,股東代表訴訟可否對已卸任之董監事提起?-最高法院 106 年度台上字第 2420 號民事判決評析,月旦裁判時報,79期,2019年1月
    48. 劉連煜,論董、監事之裁判解任--以投保法第10條之1為中心,台灣法學雜誌,337期,2018年2月
    49. 戴銘昇,裁判解任董事得否跨越任期?/高院高雄分院 105 金上 1 判決,台灣法學雜誌,325期,2017年5月
    50. 謝哲勝,契約自治與管制,月旦法學雜誌,第125期,2005年9月
    51. 蘇永欽,私法自治與公平法的管制 ─ 公平法第二十四條的功用與濫用,月旦法學雜誌,第70期,2001年3月

    (三) 政府資訊、研究報告、研討會論文(依筆畫順序排列)
    1. 中華民國108年年報,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2019
    2.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代表訴訟進行中案件彙總表11002
    3.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解任訴訟進行中案件彙總表11002
    4.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求償案件彙總表11002

    (四)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 王仁毅,公司法責人失格與解任制度研究:比較美國與本國法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1月
    2. 江怡君,公司不適任董監事之解任-以投保法第10條之1為中心,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7月
    3. 孫沅孝,董事解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4. 許雅綺,金融機構負責人誠信條款之研究,私立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1月
    5. 陳雅菡,定暫時狀態假處分於公司紛爭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年6月
    6. 普若琦,企業弊端預防機制之探討:企業弊端預防機制之探討——以揭弊者保護與不適任企業經營者失格制度為核心,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科技整合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1月
    7. 曾偉哲,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法對於金融監理之助益—以投資人保護中心主導之證券團體訴訟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
    8. 黃亭嘉,股東訴訟權之研究-以代位訴訟與少數股東不公平侵害救濟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12月
    9. 楊素貞,臺灣金融機構負責人命令解職之實證研究-兼論英國法之比較,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科技法律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1月
    10. 葉育欣,董事失格與解任,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1月

    (五) 報章雜誌(依筆畫順序排列)
    1. 中央社,友訊更改股東會日期 證交所罰30萬元,2020年5月25日,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005250306.aspx
    2. ETtoday東森新聞,經濟部直指大同林郭文艷濫權違法 六大理由核准市場派召開股東會,2020年8月12日,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1783241

    (六) 網路資源(依筆畫順序排列)
    1. 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glawkm
    2.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官網https://www.fsc.gov.tw/ch/index.jsp
    3. 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官網https://www.sfipc.org.tw/MainWeb/Index.aspx?L=1
    4.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頁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VWrQWY&o=e0&sec=sec1&op=sno=%2211621%22.&v=-1&
    5. 櫃台買賣中心官網https://www.tpex.org.tw/web/
    6. 證券交易所官網https://www.twse.com.tw/zh/

    二、 英文文獻
    (一) 專書論著(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 Adrian Walters and Davis-White Q.C., Directors’ Disqualification & Insolvency Restrictions, Thomson Reuters, 2010, 3rd ed
    2. Janet O`Sullivan, Jonathan Hilliard., The law of contract, Oxford, U.K.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6th ed.
    3. Jean Jacques du Plessis and Jeanne Nel de Koker, Disqualification of Company Direc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aw in the UK, Australia, South Africa, the US and Germany, Routledge, 2017
    4. Richard Williams, Disqualification Undertakings: Law, Policy and Practice, Jordans, 2011, 1st ed

    (二)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1. Christopher Buckley, Re Noble Vintners Ltd - compensation orders following disqualification: why, what and where next?, Insolv. Int. 2020
    2. Igho L. Dabor, The directors` disqualification compensation order regime: the panacea for preventing corporate abuse?, Comp. Law. 2018
    3. Madhavan Peter v. Public Prosecutor, Ong Chow Hong (alias Ong Chaw Ping) v. Public Prosecutor, Pearlie Koh, Punishment and Protection-the Disqualification Of Directors In Singapore, Singapor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013
    4. Norman Mugarura, Are the new proposals for reform of directors’ disqualification requirements in the UK sufficient or cosmetic, Vol. 58 No. 4,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Management, 2016
    5. Richard Williams, Disqualifying Directors: A Remedy Worse than the Disease?, 7:2, Journal of Corporate Law Studies, 2007
    6. Stephen Griffin, Confusion surrou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identification and liability of a shadow director, 24(3), Insolv. Int., 2011
    7. Stephen Griffin,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Unfit Directors and the Protection of the Public Interest, 53 N. IR. LEGAL Q. 207, 2002.

    (三) 政府資訊、研究報告、研討論論文(依筆畫順序排列)
    1. Companies Hou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2019/20
    2. Companies House, Register of Disqualifications
    3. Competition & Market Authority ,Guidance on Competition Disqualification Orders, May 2019
    4.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 Skill,“Transparency & Trust: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of UK Company Ownership and Increasing Trust in UK Business, Discussion Paper”(July 2013)
    5. Department for Business Innovation & Skill,“Transparency & Trust: Enhancing the Transparency of UK Company Ownership and Increasing Trust in UK Business, Government Response”(April 2014)
    6. Explanatory Notes: Small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Employment 2015
    7. House of Commons - Trade and Industry - Second Report
    8. the Insolvency Service Enforcement Outcomes, 2019/20
    9. the Insolvency Service, Insolvent Company Investigations:What we do, 5 March 2020
    10. the Insolvency Services, Annual Report and Accounts 2019-20
    11. the Insolvency Services, Director disqualification outcomes: summary of result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106652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652013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1550
    顯示於類別:[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201301.pdf6262KbAdobe PDF2284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