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649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69/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896441      在线人数 : 1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6497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97


    题名: 預防觀點下的金融犯罪對抗策略—從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權限出發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Cri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evention—from the power of Financial Supervisory Commission R.O.C.(Taiwan).
    作者: 蔡宜峻
    Cai, Yi-Jun
    贡献者: 何賴傑
    He, Lai-Jie
    蔡宜峻
    Cai, Yi-Jun
    关键词: 金融犯罪
    金融監理
    金融檢查
    行政調查
    行政搜索
    金融警察
    金融情報中心
    法令遵循
    吹哨者保護
    法人刑事犯罪責任
    鑑識會計
    日期: 2021
    上传时间: 2021-08-04 15:42:49 (UTC+8)
    摘要: 邁入21世紀的當代,隨著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的趨勢,透過金融機構所為之犯罪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且手段複雜、隱密,犯罪結構亦非如傳統刑法上財產犯罪可以比擬,在偵查機關查緝上,除遭遇上述難題外,尚須面對跨國犯罪等棘手問題。是以,組織上屬於我國金融業行政主管機關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藉由金融監理與金融檢查作為預防不法發生之任務,即是相較於犯罪發生後的偵查工作,更值得吾人投注心力研究之領域。本文試圖分析美國、英國與德國法制下之金融監理與檢查系統,以及其與其他機關間之橫向聯繫,作為共同抗制金融犯罪之手段,提供我國未來機關調整或法規修正之可能方向。
    另外,「金融檢查」作為行政程序法下行政調查態樣之一,金融主管機關在行使該項權力時,是否具備一定強制力而能夠有效達成特定行政目的?又若在為金融檢查時,因而知有犯罪嫌疑,此時行政與刑事領域應如何界分?取得之資料該如何運用在後續之刑事程序?刑事程序之一般原理原則此時有無適用於行政領域空間,以避免行政機關假借行政調查之名行刑事偵查之實?皆屬金融犯罪查處上待決之問題。本文參考美國法制上「行政搜索」制度,建置我國行政調查法制下之「行政檢查」,作為解決部分困難之建議,並對兩領域間「使用目的轉換」、「證據能力認定」、「不自證己罪原則之適用」作探討,梳理兩者間之關係。
    因本文論述上主要集中於金融犯罪或不法行為之外部防制手段,亦即金融監理主管機關所得行使之金融檢查權限,然而「事前預防永遠勝於事後治療」,故本文最後提出架構包含「組織內部自律」、「金融主管機關外部監理」、「刑事訴追」之三層次金融不法防制手段,透過各機關間之資訊互通,共同防堵金融犯罪之擴大,並使組織內、外部機關相互協作,達到內部文化及法令遵循制度重新再建構、型塑良好企業形象,及預防金融犯罪發生之目標。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王士帆,不自證己罪原則,公益信託春風煦日學術基金發行,2007年6月,初版。
    2.王志誠,現代金融法,元照,2017年10月,3版。
    3.王儷娟,金融檢查制度與金融犯罪查處機制之新趨勢,財團法人孫運璿學術基金會,2011年8月,初版。
    4.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檢察官倫理規範釋論,元照,2013年7月,初版。
    5.台灣行政法學會,行政法爭議問題研究(上) ,五南,2000年,初版。
    6.台灣行政法學會,當事人協力義務/行政調查/國家賠償,台灣行政法學會出版,元照總經銷,2006年11月,初版。
    7.台灣行政法學會,行政調查之建制與人權保障/行政訴訟之前置救濟方法與程序,元照,2009年7月,初版。
    8.行政院法規委員會,行政調查制度之研討─行政院94年度第2次法制研討會實錄,行政院秘書處,2006年7月,初版。
    9.李惠宗,權力分立與基本權保障,韋伯文化,1999年3月,初版。
    10.李震山,行政法導論,三民,2012年,9版。
    11.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書局,2016年,增訂14版。
    12.吳庚、盛子龍,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三民,2020年10月,16版。
    13.林山田,刑事程序法,2004年,五南,5版。
    14.林子儀等,行政檢查業務委託民間辦理法制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1998年,初版。
    15.吳志光,行政法,新學林,2019年3月,9版。
    16.林志潔,財經正義的刑法觀點,元照,2014年8月。
    17.林志潔,白領犯罪與財經刑法:從立法、偵審到執行,元照,2017年9月,初版。
    18.法治斌等,行政檢查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6年,初版。
    19.林東茂,危險犯與經濟刑法,五南,1996年9月,初版。
    20.林孟皇,金融犯罪與刑事審判,元照,2011年9月,2版。
    21.法務部編,經濟犯罪辦案手冊,法務部出版,2010年7月,初版。
    22.林俊益,刑事訴訟法概論(上) ,新學林,2011年,12版。
    23.林鈺雄,刑事法理論與實踐,新學林,2002年6月,初版。
    24.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2020年9月,自版,10版。
    25.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2020年9月,自版,10版。
    26.孟維德,白領犯罪,五南, 2008年2月,初版。
    27.林錫堯,行政法要義,元照,2016年8月,4版。
    28.許永欽,經濟犯罪,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2008年5月,初版。
    29.陳志龍,檢、辯、審在刑事認知程序之互動關係–檢察官的任務(偵查、公訴、執行)與檢察一體,法務部出版,2001年,初版。
    30.陳志龍,財經發展與財經刑法,元照,2006年12月,初版。
    31.陳志龍,集團化公司治理與財經犯罪預防,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初版。
    32.連孟琦,德國刑事訴訟法,元照,2016年9月,初版。
    33.曾宛如,公司管理與資本市場法制專論(一),元照,2002年10月,初版。
    34.曾令寧、呂桔誠,接軌國際金融監理建構全面遵循體制,台灣金融研訓院,2020年10月,初版。
    35.張麗卿主編,全球風險社會刑法新議題,元照,2015年11月,初版。
    36.詹德恩,法令遵循理論與實務,元照,2021年4月,初版。
    37.劉宗德,行政法基本原理,學林,1998年,初版。
    38.劉傑民,金融犯罪態樣與刑罰之研究,司法院研究年報,第二十四輯,第十篇,2004年11月,初版。
    39.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2002年,五南,5版。
    40.蔡茂寅、李建良、林明鏘、周志宏,行政程序法實用,元照,2009年,4版。
    41.Mary-Jo Kranacher, Richard Riley, Joseph T. Wells著,鑑識會計委員會譯,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指南書局,2011年8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王立達,我國行政調查制度之法制化,憲政時代,第24卷4期,1999年4月,頁57-82。
    2.王正嘉、歐陽正宇,檢察事務官所為到場通知之探討,檢察新論,第9期,2011年1月,頁128-142。
    3.王兆鵬,臨檢與行政搜索,月旦法學雜誌,第85期,2002年6月,頁151-165。
    4.王皇玉,法人刑事責任之研究,輔仁法學,第46期,2013年12月,頁1-34。
    5.朱朝亮,偵查實務講座:第一講─非正規偵查之類型及其蒐證效力(上),月旦法學教室,第90期,2010年4月,頁57-73。
    6.朱朝亮,偵查實務講座:第三講,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模式及其運用(三)國際司法互助各論–引渡、狹義的司法互助,月旦法學教室,第103期,2011年5月,頁96-114。
    7.邱太三;顏大和;張明偉;張永呈;林志潔;李宏錦;李聖傑;吳陳鐶;陳子平;陳重言,提升司法追訴效能/對抗黑金貪腐,月旦裁判時報,第55期,2017年1月,頁59-80。
    8.吳秀明;沈麗玉,打擊聯合行為法制之晚近變革,月旦法學雜誌,第233期,2014年10月,頁197-233。
    9.李建良,從公共工程弊端談公平交易委員會之行政調查權,月旦法學雜誌,第18期,1996年11月,頁13-21。
    10.余若凡,公司犯罪與公司之犯罪能力-美國處理公司犯罪政策之介紹及評析,檢察新論,第4期,2008年7月,頁212-227。
    11.李傑清,簡評「經濟犯罪之事實認定與證據取捨─兼論財務報表虛偽隱匿之處罰」,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2012年3月15日,頁84-87。
    12.李逸川,淺析金融檢查之理論與實務,法令月刊,第50卷8期,1998年8月,頁35-39。
    13.李智仁,金融監理組織法制之現況與展望(上),萬通銀行季刊,第46期,2003年6月,頁14-19。
    14.邱智宏,金融犯罪偵查實務研析─以博達案為例,法官協會雜誌,第7卷2期, 2005年12月,頁51-59。
    15.李開遠,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製作之『股票交易意見分析書』作為追訴處罰股價操縱行為-「不法炒作」證券犯罪在刑事訴訟法是否具證據能力之探討,銘傳大學法學論叢,第20期,2013年12月,頁127-167。
    16.李聖傑,吹哨者保護的法制建構,月旦法學雜誌,第272期,2018年1月,頁155-164。
    17.李聖傑,「新」揭弊者保護法之簡介–公私部門合併,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16期,2019年4月,頁24-30。
    18.李儀坤,英國金融監理體制之沿革、內涵與具體措施,存款保險季刊,第27卷第1期,2014年3月,頁105-137。
    19.邱筱雯、林志潔,鑑定和專家證人制度之比較與對鑑識會計制度建構之建議,會計師季刊,第262期,2015年3月,頁17-33。
    20.邱筱雯,鑑識會計實務中無資力被告專家證人訴訟支援權之研究,交大法學評論,第3期,2018年9月,頁159-198。
    21.周士榆,臺灣地區經濟金融犯罪的偵審概況,日新司法年刊,第10期,2014年1月,頁60-70。
    22.林仁光,由兆豐銀案談銀行監理–由銀行治理及銀行保密法之遵循出發,月旦法學雜誌,第259期,2016年12月,頁19-33。
    23.吳天雲,引渡與刑事司法互助的基本原則與程序–兼述亞太地區各國的概況,檢察新論,第7期,2010年1月,頁296-319。
    24.林志潔,公司犯罪與刑事責任–美國刑法之觀察與評析,律師雜誌,第333期,2007年6月,頁43-54。
    25.林志潔,防制洗錢之新思維─論金融洗錢防制、金融監理與偵查權限,檢察新論,第3期,2008年1月,頁265-276。
    26.林志潔,面對財經犯罪(上)─檢察權行使之回顧、比較與展望,檢察新論,第20期,2016年7月,頁74-100。
    27.林志潔,面對財經犯罪(下)─檢察權行使之回顧、比較與展望,檢察新論,第21期,2017年1月,頁138-157。
    28.林志潔、楊善淳、劉千瑜、林哲辰,私部門之金融揭弊者保護–我國草案與美國法之對照,交大法學評論,第7期,2020年9月,頁99-154。
    29.吳巡龍,鑑定與專家證人,台灣法學雜誌,第153期,2010年6月1日,頁136-140。
    30.吳協展,美國私部門吹哨者保護法制之研究,法學叢刊,第249期,2018年1月,頁113-133。
    31.林明鏘,警察行使職權與身分查證問題,警察法學,第9期,2010年11月,頁23-41。
    32.吳俊毅,金融犯罪的調查權,刑事法雜誌,第60卷6期,2016年12月,頁61-83。
    33.林國全,自日本1992年設置證券交易等監視委員會論證券主管機關之調查檢查權限,政大法學評論,第54期,1995年12月,頁271-326。
    34.林國全,證券主管機關之行政調查權,月旦法學雜誌,第39期,1998年8月,頁29-38。
    35.林盛煌,審理金融犯罪之應有思維,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101期特刊,2007年12月,頁24-36。
    36.林鈺雄,改革偵查程序之新視野─從歐洲趨勢看我國法走向,月旦法學雜誌,第157期,2008年6月,頁202-223。
    37.林鈺雄,不自證己罪於非刑事程序之前置效力—評九十六年度台上字第七二三九號判決及相關裁判,月旦法學雜誌,第161期,2008年10月,頁266-284。
    38.法務部財政部共同成立金融犯罪查緝小組,法務通訊,第2059期,2002年8月,頁1。
    39.洪大植,行政調查有無不自證己罪原則之適用─以公平交易法之規定為例,刑事法雜誌,第55卷第3期,2011年6月,頁161-189。
    40.洪大植,新修正公平交易法有關調查規範之建議(上),全國律師,第20卷第6期,2016年6月,頁68-86。
    41.洪大植,新修正公平交易法有關調查規範之建議(下),全國律師,第20卷第7期,2016年7月,頁76-89。
    42.洪文玲,論美國行政調查制度,中央警察大學學報,第43期,2006年7月,頁145-166。
    43.洪思竹,英國金融監理制度對臺灣之啟發,台灣國際法季刊,第12卷2期,2015年6月,頁123-131。
    44.施茂林,我國金融犯罪之具象與刑事司法析論,朝陽商管評論,第10卷特刊期,2012年5月,頁1-33。
    45.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之證據及調查方法─以行政程序法相關規定為中心,東海大學法學研究,第35期,2011年12月,頁1-52。
    46.洪家殷,行政調查與刑事偵查之界限,東吳法律學報,第25卷1期,2013年7月,頁1-47。
    47.洪家殷,論行政調查中之行政強制行為,法學叢刊,第60卷第1期,2015年1月,頁29-58。
    48.洪家殷,行政調查行為之救濟,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68期,2020年7月,頁55-105。
    49.施啟揚,經濟犯與經濟刑法–簡述西德經濟刑法,軍法專刊,第4期,1974年4月,頁21-27。
    50.胡博硯,金融監理與行政調查─證券交易法之當事人協力義務,台灣法學雜誌,第168期,2011年1月15日,頁66-84。
    51.范曉玲,公司治理及財務審計之新紀元–二○○二年美國證券交易Sarbanes-Oxley法案簡介,月旦法學雜誌,第89期,2002年10月,頁267-274。
    52.馬秀如,鑑識會計,日新司法年刊,第8期,2008年7月,頁225-239。
    53.高鳳仙,論我國鑑定制度與美國專家證人制度在醫療事件之角色扮演(下),萬國法律,第129期,頁85-95。
    54.陳敏,租稅稽徵程序之協力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37期,1988年6月,頁37-78。
    55.郭大維,沉默未必是金,台灣法學雜誌,第216期,2013年1月,頁46-60。
    56.郭大維、呂靈芝,金融機構洗錢防制之國際比較及對我國之啟示,軍法專刊,第57卷第5期,2011年10月,頁68-92。
    57.陳文貴,行政檢查與令狀原則之界限探討,中原財經法學,第39期,2017年12月,頁129-186。
    58.陳文貴,行政調查與行政檢查及行政搜索之法律關係,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頁67-87。
    59.陳文貴,行政調查與行政檢查及行政搜索之法律關係,法令月刊,第60卷第3期,2009年3月,頁67-8。
    60.郭介恒,行政檢查與基本權保障,法學叢刊,第59卷第2期,2014年4月,頁43-76。
    61.莊正,金管會如何協助偵辦金融犯罪及現今金融犯罪偵查的重要課題,日新司法年刊,第8期,2008年7月,頁247-254。
    62.許永明、蕭景元,英國保險監理制度之革新,保險專刊,第30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447-467。
    63.陳正根,論警察職權行使之重要措施─以典型措施與資訊作用為例,月旦法學雜誌,第211卷,2012年12月,頁41-70。
    64.許宏吉,行政調查應有之內涵與趨向,法令月刊,第57卷第8期,2006年8月,頁17-29。
    65.陳祐治,專家證言與鑑定,檢察新論,第6期,2009年7月,頁138-154。
    66.陳莉貞,我國鑑識會計制度可行性之初探,集保結算所月刊,第148期,2006年3月,頁29-40。
    67.陳運財,違法證據排除法則之回顧與展望,月旦法學雜誌,第113期,2004年10月,頁27-50。
    68.陳運財,從警職法之制定探討行政警察與司法警察作用之區別,警察法學,第5卷,2006年10月,頁35-65。
    69.許順雄;陳麗秀;馬秀如,關係人交易:永豐金1788案,會計研究月刊,第381期,2017年8月,頁88-94。
    70.黃銘傑,吹哨者與法令遵循,全國律師,第21卷第9期,2017年9月,頁28-38。
    71.陳曉玫,英國新金融監理機制變革,存款保險季刊,第27卷第2期,2014年6月,頁51-89。
    72.陳麗秀,鑑識會計能提供的服務,有哪些?,月旦會計財稅網,第10期,2019年10月,頁1-3。
    73.陳麗秀,「鑑識會計」知多少,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2期,2018年2月,頁113-119。
    74.陳麗秀,財務報表舞弊實務探討─法律與會計的交錯(重要性原則),月旦會計財稅網,第4期,2018年4月,頁1-3。
    75.張天一,「公益揭露人保護法草案」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33期,2014年10月,頁275-281。
    76.張永宏,論證券交易所監視報告之證據能力,軍法專刊,第65卷第5期,2019年10月,頁124-144。
    77.張明偉,英國刑事司法制度,軍法專刊,第55卷4期,2006年4月,頁162-183。
    78.傅美惠,論偵查作為主體──兼論如何重塑平行互助協力的優質檢警關係,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4期,2007年8月,頁32-77。
    79.張祐齊,建構行政機關完整的行政調查權─以強制處分權為中心,真理財經法學,第10期,2013年3月,頁45-74。
    80.曾淑瑜,經濟犯罪之事實認定與證據取捨─兼論財務報表虛偽隱匿之處罰,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2012年3月15日,頁62-83。
    81.張瑋心,行政「檢查」與「搜索」之界線,檢察新論,第18期,2015年7月,頁201-218。
    82.張瑋心,論「藉故行政搜索」,軍法專刊,第61卷6期,2015年12月,頁210-232。
    83.葉銀華,健全金融機構治理,永豐金控事件的啟示,會計研究月刊,第381期,2017年8月,頁23-28。
    84.楊文慶,金融檢查權之研究,軍法專刊,第60卷第5期,2014年10月,頁117-131。
    85.楊君仁,我國與德國金融監理法制之比較研究─以機關獨立性為中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90期,2014年6月,頁1-43。
    86.董保城,德國行政檢查法制─以工商業為例並兼論我國工商業檢查,政大法學評論,第53期,1995年6月,頁91-110。
    87.溫祖德,法人刑事責任之歸責法制–以美國模式為核心,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2期,2019年10月,頁73-93。
    88.溫祖德,法人犯罪量刑與法令遵循–美國組織體量刑指導準則之思維,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研究專刊,第24期,2020年4月,頁115-154。
    89.楊偉文,金融監理機關功能性組織調整之研究,臺北大學法學論叢,第70期,2009年6月,頁157-255。
    90.詹德恩,簡介美國金融犯罪稽查局–兼論我國金融帳戶開戶查詢系統,軍法專刊,第47卷第8期,2001年8月,頁21-28。
    91.詹德恩,我國金融犯罪特性與抗制難題,中正財經法學,第7期,2013年7月,頁159-220。
    92.詹德恩,失能的犯罪防制機制–檢視洗錢防制法第8條,法令月刊,第67卷第9期,2016年9月,頁98-124。
    93.詹德恩,金融機構執行檢舉人保護制度之困境,月旦會計實務研究,第11期,2018年11月,頁104-113。
    94.劉芳伶,事故調查之供述義務與不自證己罪特權─以系統性觀點分析視角,月旦法學雜誌,第290期,2019年7月,頁189-209。
    95.廖義男,夏蟲語冰錄(八十八):2015年新修正公布之公平交易法評析(一),法令月刊,第66卷第5期,2015年5月,頁94-106。
    96.蔡昌憲,從經濟觀點論企業風險管理與董事監督義務,中研院法學期刊,第12期,2013年3月,頁79-152。
    97.慶啟人,從洗錢之查緝成效評我國查扣犯罪所得之法制,檢察新論,第7期,2010年1月,頁234-259。
    98.蕭文生,金融監理機關財政獨立之法制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101期,2008年2月,頁1-60。
    99.蕭文生,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修正草案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77期,2011年6月1日,頁1-14。
    100.賴恆盈,行政調查之研究─以消費者保護行政為例,政治思潮與國家法學,第35卷第2期,2010年1月,頁719-754。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王富美,金融檢查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2.沈怡伶,警察路檢行為之研究,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3.宋美侖,論銀行業公司治理-以吹哨者制度為中心,東吳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4.李逸川,民間機構參與金融檢查之研究,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5.林淑芬,法人刑事利得沒收之預防–以法令遵循制度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21年1月。
    6.林盛煌,論金融控股公司法上之金融犯罪,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1月。
    7.施峰達,台灣「金融檢查」與「財務隱私權」法制關連性之探討—以銀行業之監理為中心,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梅兆平,「建構吹哨者保護法制之芻議」,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9.陳信伍,行政調查之研究:以其與刑事偵查程序之轉換為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0.黃淑雯,我國洗錢防制機制及法令遵循之研究–以金融產業為中心,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
    11.蔡秉璋,鑑識會計於我國財經犯罪之刑事程序上應用可能性,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12.錢緒鳴,財務舞弊與鑑識會計制度,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13.謝建國,洗錢犯罪防制對策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警察政策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6月。
    14.謝國樑,引渡困境之檢討,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1月。
    15.鍾鳳玲,從檢察制度的歷史與比較論我國檢察官之定位與保障,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貳、外文文獻
    一、德文專書(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1.Achenbach/ Ransiek/ Rönnau(Hrsg.), Handbuch Wirtschaftsstrafrecht, 5. Aufl., 2019.
    2.Assmann/Schütze, Handbuch des Kapitalanlagerechts, 3. Aufl., 2007.
    3.Boos/Fischer/Schulte-Mattler/Lindemann, KWG, 5.Aufl., 2016.
    4.Claussen, Bank und Börsenrecht, 4. Aufl., 2008.
    5.Hans-Otto Hagemeister, Die neue Bundesanstalt für Finanzdienstleistungsaufsicht, WM , 2002.
    6.Hans Lisken & Erhard Denninger(Hrsg.), Handbuch des Polizeirechts, 4 Aufl., 2007.
    7.Kümpel/Wittig, Bank- und Kapitalmarktrecht, 4. Aufl., 2011.
    8.Kleinknecht/Meyer-Goßner, StPO, 50. Aufl., 2007.
    9.Martinek/Semler/Habermeier/Flohr, Handbuch des Vertriebsrechts, 3. Aufl., 2010.
    10.Park, Kapitalmarktstrafrecht, 2. Aufl., 2008.
    11.Reinfrid Fischer/ Thomas Klanten, Bankrecht- Grundlage der Rechtspraxis, 3. Wesentlich erweiterte Aufl., 2000.
    12.Rainer Pitschas, Integrierte Finanzdienstleistungsaufsicht: Bankensystem und Bankenaufsicht vor den Herausforderungen der Europäischen Wirtschafts- und Währungsunion , 2001.
    13.Schwark/Zimmer/Zetzsche/Lehmann, WpHG, 5. Aufl., 2020.

    二、德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1.Deutsche Bundesbank, Die Mitwirkung der Deutsche Bundesbank an der Bankenaufsicht, in: Deutsche Bundesbank Monatsbericht September 2000.
    2.Martin Weber, Die Entwicklung des Kapitalmarktrechts im Jahre 2003, NJW 2004.
    3.Rainer Miletzki, Organisation der Finanzaufsicht in Deutschland- Überlegungen zu einer effizienten Aufsicht über Unternehman des Finanzsektors, Zeitschrift für das gesamte Kreditwesen 2000.
    4.Ralph Hirdina,Verfassungsrechtliche Aspekte zur Funktion einer reformierten Bundesbank bei der Allfinanzaufsicht, BKR 2001,135.

    三、西文專書(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1.Biegelman, Martin T./ Biegelman, Daniel R., Building a World-Class Compliance Program: Best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for Success (2008).
    2.Charles Goodhart, Financial Regulation: Why, How and Where Now? (1998).
    3.Helmkamp, J.Ball, R. & Townsend, K. (eds.), 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ic Workshop, Definitional Dilemma, “Can and Should There Be a Universal Definition of White Collar Crime?”(1996).
    4.Andrew Large,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ion: Making the Two-tier System Work (1993).
    5.Erik Luna & Marianne Wade, The Prosecutor in Trans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2).
    6.Rosoff, S. M., Pontell, H. N. & Tillman, R. Profit Without Honor: White Collar Crime and the Looting of America.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2004).
    7.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Report to the Chairman, Committee on Banking, Housing, and Urban Affairs, U.S. Senate, Financial Regulation: Industry Changes Prompt Need to Reconsider U.S. Regulatory Structure (October 2004).
    8.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The Department of the Treasury blueprint for a modernized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 (March 2008).

    四、西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1.Richard K. Abrams ; Michael W Taylor, Issues in the Unific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 (2000).
    2.H. Lowell Brown, Vicarious Criminal Liability of Corporations for the Acts of Their Employees and Agents, 41 Loy. L. Rev. (1995).
    3.Clive Briault, Revisiting the Rationale for a Single 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Regulator (2002).
    4.Miriam H. Baer, Governing Corporate Compliance, 50 B.C. L. Rev. 949 (2009).
    5.Martin Cihak ; Richard Podpiera, Is One Watchdog Better Than Thre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with Integrated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 (2006 ).
    6.Melanie Fein, Functional Regulation: A Concept for Glass-Stegall Reform? 2 Stanford Journal of Law, Business & Finance (1995).
    7.Kevin B. Huff, Note: The Role of Corporate Compliance Programs in Determining Corporate Criminal Liability: A Suggested Approach, 96 Colum. L. Rev. (1996).
    8.Howell E. Jackson, Regulation in a Multisectore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An Exploratory Essay, 77 Wash. U. L. Q. 319 (1999).
    9.Christos Jadjemmanui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 Trend towards Mega regulators, Financial Regulation: A Guide to Structural Reform (2003).
    10.Peter A. Joy & Kevin C. McMunigal, Prosecutorial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Excessive Use of Force by Police, Criminal Justice (2015).
    11.Khanna, Vikramaditya S., Corporate Criminal Liability: What Purpose Does it Serve?, Harvard Law Review, Vol. 109, No. 7, (1996).
    12.Rosa M. Lastra,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for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in Europe, 10 Columbia Journal of European Law (2003).
    13.William S. Laufer & Alan Strudler, Corporate Crime and Making Amends, 44 AM. CRIM. L. REV. (2007).
    14.Sutherland, E.H, Whit-Collar Criminali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12(1940).
    15.Robert C. 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4 Financial Management (1995).
    16.Jose Martinez & Thomas Rose,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Integrated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 (2003).
    17.Hene H. Nagel & Winthrop M. Swenson, The Federal Sentencing Guidelines for Corporations: Their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Some Thought about Their Future, 71 WASH. U.L.Q. (1993).
    18.Gianni De Nicolo ; Mary G Zephirin ; Philip F. Bartholomew ; Jahanara Zaman, Bank Consolida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Conglomeration : Trends and Implications for Financial Risk (2003).
    19.Heidi Mandanis Schooner, Regulation Risk not Function, 66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Law Review (1998).
    20.Heidi Mandanis Schooner & Michael Taylor, United Kingdom and United States Responses to the Regulatory Challenges of Modern Financial Markets, Texas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2003).
    21.Dean J. Schaner, Employment Law Post-Enron, 66 TEX. B.J. (2003).
    22.Kami Chavis Simmons, Increasing Police Accountability: Restoring Trust and Legitimacy Through the Appointment of Independent Prosecutors, 49 Wash. U. J. L. & Pol’y 137 (2015).
    23.Wright, Ronald F, How Prosecutor Elections Fail Us, Ohio Stat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February 9, 2009).


    參、網路資料
    1.BaFin—Aufsichtsrichtlinie,https://www.bafin.de/SharedDocs/Veroeffentlichungen/DE/Aufsichtsrecht/Richtlinie/rl_130521_aufsichtsrichtlinie.html
    2.Ulrike Schödel, Mildes Urteil im BaFin-Prozess, https://www.rundschau-online.de/mildes-urteil-im-bafin-prozess-11247836?cb=1607829422759
    3.Lesley Curwen, The corporate conscience:Sherron Watkins, Enron whistleblower, THE GUARDIAN(June 21, 2003), https://www.theguardian.com/business/2003/jun/21/corporatefraud.enron
    4.SEC Division of Enforcement, Enforcement Manual (2017).
    5.FCA Handbook, https://www.handbook.fca.org.uk/handbook/EG/
    6.ACFE, 2018 Global Study on Occupational Fraud and Abuse, https://s3-us-west-2.amazonaws.com/acfepublic/2018-report-to-the-nations.pdf
    7.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s://www.fsc.gov.tw/ch/index.jsp
    8.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網站,https://www.feb.gov.tw/ch/index.jsp
    9.法務部調查局網站,https://www.mjib.gov.tw/
    10.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網站,https://www.sec.gov/
    11.紐約證券交易所網站,https://www.nyse.com/index
    12.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署網站,https://www.fca.org.uk/
    13.「三寶」違法超貸案獲利3億!永豐創辦人何壽川涉掏空,一審重判8年6月,聯合新聞網,2020年11月20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030787?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14.永豐金吹哨人張晉源:我活在楚門的世界,天下雜誌第626期,2017年7月4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5083494
    15.艾格蒙聯盟—金融情報部門,https://egmontgroup.org/en/content/financial-intelligence-units-fius
    16.杜易寰,關於巴拿馬文件:一位親身經歷者的故事和真相,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6年4月8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7044。
    17.廖秋雯,政院:檢討兆豐董事會功能、積極取得所有疑似洗錢交易資料,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16年8月31日。https://www.ey.gov.tw/Page/9277F759E41CCD91/a74d78d0-bdff-4632-abd8-587d2a65316b
    18.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兆豐銀行疑似洗錢案件新聞稿,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2017年5月22日。https://www.tpc.moj.gov.tw/media/86031/752210299425.pdf?mediaDL=true
    19.曾韵、劉曉軒,運用自動化與人工智慧提升法令遵循風險管理效率,勤業眾信通訊,2018年10月。 https://www2.deloitte.com/tw/tc/pages/risk/articles/regulatory-compliance-risk-management-efficiency.html
    20.WorldCom虛報盈利38億 美歷史上最嚴重財務欺詐案曝光,大紀元,2002年6月28日。https://www.epochtimes.com/b5/2/6/28/n199101.htm
    21.法務部廉政署,揭弊者保護法草案立法研討會會議記錄,https://www.aac.moj.gov.tw/media/237397/1070528%E6%9C%83%E8%AD%B0%E7%B4%80%E9%8C%84-%E7%B6%9C%E6%95%B4-%E5%88%8A%E7%99%BB%E7%89%88.pdf?mediaDL=tru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765105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651057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729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5701.pdf5747KbAdobe PDF237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