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644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22/144841 (79%)
Visitors : 51788943      Online Users : 28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45


    Title: 韓愈文儒地位的確立及其典範形成
    The Establishment of Han Yu`s Literary Confucianist Status and Its Model Formation
    Authors: 徐偉軒
    Hsu, Wei-Hsuan
    Contributors: 車行健
    耿湘沅

    徐偉軒
    Hsu, Wei-Hsuan
    Keywords: 韓愈
    典範
    文儒
    古文家
    原道
    循吏
    孔廟從祀
    韓愈信仰
    Han Yu
    Literary Confucianist
    Ancient prose writers
    Confucian orthodoxy
    Confucian Temple
    The belief of Han Yu
    Date: 2021
    Issue Date: 2021-08-04 15:30:41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同時關注文學、思想、神祀等各個面向,旨在彰顯「韓愈典範」的多元、深刻意義。首先證成韓愈作為「文儒」理想類型的完成者,使「文儒」成為宋代之後士人的主要類型,進而重新理解古文家、道學家的概念與分化。其次則聚焦韓愈〈原道〉與「原體」的典律化,彰顯其對「古文」與「古文家」地位確立的貢獻。再次則分別說明韓愈如何汲取經學與史學資源以創作古文,使「文」「儒」之間得到有機結合,指出韓愈作為「文儒」的具體實踐意義。最後則通過孔廟從祀與地方信仰的視角切入,標舉大、小傳統互動下形成的韓愈典範。
    本論文認為:韓愈兼備了「文宗」、「聖徒」與「循吏」三種身分。他傳承了自漢代以來的文儒論述,自許為聖人之徒,具備高度的經學、史學與文學素養,以「筆」代「文」,以文見道,達成了「文」「儒」的有機結合。後世雖因道學興起而使其窄化為「古文家」,但又因其堅守聖道,依然成為聖人之徒的代表,於道統論述與儒學復興上具有開闢之功。整體而言,還是同時擁有了「文統」與「道統」地位。此外,韓愈作為賢臣良吏,又因治潮功績,表現「賢守」的形象,承繼了漢代以來的「循吏」傳統。並通過韓愈信仰,逐漸形成了一個以韓愈為軸心的神聖空間與祀典傳統,與孔廟之從祀並觀,可以說韓愈也占據了「神統」的地位,而與「文統」、「道統」並峙,共構了韓愈典範多元且豐富的意義。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literature, pholosophy, elevation to the Confucian temple, and consecrating god of Han Yu. Aims to demonstrate the diverse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Han Yu Model". First, prove that Han Yu is a completer of the ideal type of "Wen-Ru" (literary Confucianist), and make it the main type of scholars after the Song Dynasty. Then re-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ancient prose writers and Neo-Confucianism pholosophers. Second, it focuses on the canonization of Han Yu`s "Yuan Dao"(〈原道〉) and one specific type of writing named "Yuan", demonstrating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atus of "ancient prose" and "ancient prose writers". Third, it explained how Han Yu absorbed the resourc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istoriography to create ancient prose, so that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was achieved, and it pointed out the specific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an Yu as a " literary Confucianist". Finally, I cut through the Confucian Te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ship and local beliefs, marking the example of Han Yu form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traditions.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Han Yu has three identities: "Wenzong"(文宗), "Shengtu"(聖徒) and "Xunli"(循吏). He has inherited the discourse of literary Confucianism since the Han Dynasty. He possesses a high degree of Confucianism, historiography and literature. He used the "Bi"(筆) to replace the "Wen"(文), and learned the "Dao"(道) of Confucism through writing and achieved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literature" and "Confucianism" Although later generations narrowed it into "ancient prose writers" due to the rise of Neo-Confucianism, but because of his adherence to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they still becam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aints, and had pioneering powers in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On the whole, he still possesses the status of "Literature orthodoxy" and "Confucian orthodoxy" at the same time. In addition, as a virtuous official and a good official, Han Yu also showed the image of "good prefect " because of his achievements in governing Chaozhou, and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Xunli" since the Han Dynasty. And through the belief of Han Yu, a sacred space and ritual tradition with Han Yu was gradually formed, and the Confucian Temple’s obedience to the rituals was observed. It can be said that Han Yu also occupied the position of "divinity orthodoxy",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Literature orthodoxy", The "Confucian orthodoxy" stand side by side, together constructing the diverse and rich meaning of Han Yu`s model.
    Reference: 引用書目
    壹、古籍
    一、經部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毛詩鄭箋》,重刊相臺岳氏本,臺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三國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韓愈、李翱:《論語筆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皮錫瑞撰,周予同注:《經學歷史》,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二、史部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正義》,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北齊﹞魏收,﹝清﹞謝啟昆撰:《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臺北市: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撰:《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唐﹞令狐德棻等撰:《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吳兢:《貞觀政要》,臺北:宏業書局,1988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五代﹞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宋﹞宋祁、歐陽脩撰:《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宋﹞鄭樵:《通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陳鳴鶴:《東越文苑》,清同治十二年刻本,北京愛如生數字化技術硏究中心:《中國基本古籍庫》,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9月。
    ﹝清﹞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
    ﹝清﹞周碩勛纂修:《潮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第46輯,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清康熙水天閣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資源,書號16812,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清﹞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北:文建會,2007年。
    三、子部
    ﹝戰國﹞韓非撰,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公司,1983年。
    ﹝漢﹞揚雄著,汪榮寶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晉﹞葛洪撰,楊明照校箋:《抱朴子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8年。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隋﹞王通,張沛校注:《中說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宋﹞沈括著,胡道靜等譯注:《夢溪筆談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翌:《猗覺寮雜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余允文:《尊孟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孫奕:《示兒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熹撰,﹝清﹞李光地、熊賜履編:《御纂朱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呂祖謙編,﹝宋﹞葉采集解:《近思錄集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葉適:《習學記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王楙:《野客叢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魏天應撰,﹝宋﹞林子長箋釋:《論學繩尺》,《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薛瑄:《讀書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王鏊:《震澤長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李日華:《六研齋筆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何焯:《義門讀書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四、集部
    ﹝三國魏﹞曹植撰,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重刻宋淳熙本,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
    ﹝南朝梁﹞蕭繹:《金樓子》,《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南朝梁﹞劉勰撰,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唐﹞王勃著,﹝清﹞蔣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楊炯:《楊炯集》、﹝唐﹞盧照鄰:《盧照鄰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王維著,﹝清﹞趙殿成箋注:《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李白著,詹瑛主編:《李白全集校注彙釋集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
    ﹝唐﹞韓愈撰,﹝唐﹞趙德編,劉真倫輯校:《昌黎文錄輯校》,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韓愈撰,﹝清﹞方世舉箋注,郝潤華、丁俊麗整理:《韓昌黎詩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世界書局,2006年。
    ﹝唐﹞韓愈撰,﹝清﹞馬通伯(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
    ﹝唐﹞韓愈撰,葉百豐編:《韓昌黎文彙評》,臺北:正中書局,1990年。
    ﹝唐﹞韓愈撰,劉真倫、岳珍校注:《韓愈文集彙校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韓愈撰,錢仲聯繫年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唐﹞韓愈撰,羅聯添編:《韓愈古文校注彙輯》,臺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唐﹞柳宗元:《柳河東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
    ﹝唐﹞李翱:《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影印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藏明成化乙未刊本,1979年。
    ﹝唐﹞張籍:《張籍集繫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日﹞遍照金剛:《文鏡秘府論》,臺北:學海出版社,1974年。
    ﹝唐﹞李商隱撰,﹝清﹞朱鶴齡注:《李義山詩集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孫復:《孫明復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唐﹞杜牧:《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皮日休:《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全宋筆記》,第1編,第1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
    ﹝宋﹞柳開撰,李可風點校:《柳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宋﹞趙湘:《南陽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姚鉉:《唐文粹》,《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范仲淹:《范文正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尹洙:《河南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石介:《徂徠石先生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歐陽脩:《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釋契嵩:《鐔津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宋﹞蘇軾撰,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宋﹞晁補之:《雞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陳師道:《後山詩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宋﹞范浚:《香溪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全宋筆記》,第4編,第6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16年。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影印上海圖書館藏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宋﹞楊萬里:《誠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洪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宋﹞呂祖謙:《古文關鍵》,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10月。
    ﹝宋﹞呂祖謙:《宋文鑒》,《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陸九淵:《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宋﹞陳傅良:《止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何汶:《竹莊詩話》,《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樓昉:《崇古文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劉克莊著,辛更儒校注:《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王柏:《魯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謝枋得:《文章軌範》,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宋﹞不著編者:《蘇門六君子文粹》,《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不著編者:《宋文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許衡:《魯齋遺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郝經:《陵川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陳基:《夷白齋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宋濂:《宋學士文集》,四部叢刊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宋濂:《宋濂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
    ﹝明﹞王禕:《王忠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方孝孺:《遜志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吳訥,﹝明﹞徐師曾,﹝明﹞陳懋仁:《文體序說三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7月。
    ﹝明﹞吳寬:《家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程敏政:《明文衡》,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
    ﹝明﹞王廷相著:《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明﹞何景明:《大復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歸有光:《文章指南》,臺北:廣文書局,1985年。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茅坤:《茅鹿門先生文集》,白華樓藏稿,明萬曆年間三十六卷刻本。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黃宗羲:《明文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黃宗羲:《金石要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顧炎武:《顧炎武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清﹞蔡世遠:《古文雅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乾隆:《御選唐宋文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董誥:《欽定全唐文》,臺北:啟文出版社,1961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光緒二年傳忠書局刊本,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清﹞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林紓:《韓柳文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清﹞吳曾祺:《涵芬樓文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清﹞吳闓生著,王基倫等點校:《古文範》,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9年。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貳、近人著作
    一、專書
    ﹝日﹞小野四平:《韓愈と柳宗元》,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
    ﹝日﹞川合康三:《終南山的變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日﹞市川勘:《韓愈研究新論──思想與文章創作》,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日﹞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桂林:灕江出版社,2013年。
    ﹝日﹞松本肇著,孫險峰譯:《韓柳文學論》,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日﹞副島一郎:《氣與士風──唐宋古文的進程與背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美﹞米爾洽‧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2000年。
    ﹝美﹞宇文所安著,陳引馳等譯:《中國「中世紀」的終結──中唐文學文化論集》,臺北:聯經,2007年。
    ﹝美﹞韓森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上海:中西書局,2016年。
    方介:《韓柳新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王忠林等編撰:《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3年。
    王國瓔:《中國文學史新講》,臺北:聯經,2014年。
    王基倫:《宋代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2016年。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王基倫:《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田恩銘:《元稹和中唐士人心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
    田恩銘:《唐宋變革視域下的中唐文學家傳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皮慶生:《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朱守亮著,徐偉軒編:《亦圃齋經學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8年。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何沛雄:《韓文擷論》,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6年。
    何寄澎:《北宋的古文運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何寄澎:《典範的遞承──中國古典詩文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8年3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6月。
    吳文治編:《韓愈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8月。
    吳雁南等:《中國經學史》,臺北:五南書局,2005年。
    吳闓生評點,高步瀛集解:《孟子文法讀本》,臺北:中華書局,2019年。
    李丹:《唐代前古文運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李季平:《唐代奴婢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李長之:《韓愈傳》,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建崑:《韓孟詩論叢》,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05年。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二冊)》,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汪文學:《揚雄與六朝之學》,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
    肖占鵬:《韓孟詩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
    車行健:《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周靜:《韓愈經學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林庚:《中國文學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47年。
    柯萬成:《屏東內埔昌黎祠沿革誌》,屏東:內埔昌黎祠管委會,2002年。
    柯萬成:《韓愈古文新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12年。
    柯萬成:《韓愈事蹟與詩文編年》,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2年。
    柯萬成:《韓愈與唐代文化論叢》,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
    胡楚生:《古文正聲─韓柳文論》,臺北:黎明文化,1991年。
    胡楚生:《韓柳文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胡楚生:《韓柳文新探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圖書公司,2004年。
    孫昌武:《唐代古文運動通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
    孫昌武:《韓愈散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6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書局,2003年。
    馬起華:《韓文公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張清華:《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瑞麟:《理解宋學:從韓愈開始》,新竹:元華文創公司,2019年。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陳必祥:《古代散文文體概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陳克明:《韓愈年譜及詩文繫年》,成都:巴蜀書社,1999 年。
    陳弱水:《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陳新璋:《韓愈傳》,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陳榮捷:《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臺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
    傅斯年:《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曾彩金總編纂:《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教育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年。
    曾楚楠:《韓愈在潮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
    游國恩等:《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黃俊傑:《歷史思維、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臺北:時報出版社,2006年。
    黃進興:《儒教的聖域》,香港:三聯書店,2016年。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國安:《宋代韓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葛兆光:《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9年。
    劉正一:《六堆天后宮沿革誌》,屏東:內埔鄉六堆天后宮,2012年。
    劉咸炘:《劉咸炘學術論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劉真倫:《韓愈集宋元傳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蔡長林:《文章自可觀風色:文人說經與清代學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年。
    鄧小軍:《唐代文學的文化精神》,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鄧國光:《韓愈文統探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盧寧:《韓柳文學綜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賴瑞和:《唐代高層文官》,臺北:聯經,2016年。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錢基博:《韓愈志》,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5年。
    錢穆:《中國史學發微》,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3年。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
    閻琦、周敏著:《韓昌黎文學傳論》,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謝無量:《中國大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1973年。
    韓廷一:《韓昌黎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瞿林東:《唐代史學論稿(增訂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聶石樵:《唐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羅立剛:《史統‧道統‧文統──論唐宋時期文學觀念的轉變》上海:東方出版社2005年。
    羅克典:《論韓愈》,臺北:國家出版社,1982年。
    羅根澤:《隋唐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根澤:《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羅聯添:《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
    羅聯添:《韓愈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8年。
    羅聯添:《韓愈傳》,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年。
    龔鵬程:《中國文人階層史論》,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年。
    龔鵬程:《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2008年。
    二、單篇論文
    方介:〈有鬼有物──韓愈〈原鬼〉及相關詩文探析〉,《臺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0年6月。
    方介:〈棄俗尚而從於寂寞之道──談韓愈對揚雄的認同與超越〉,收入《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11月。
    方介:〈韓愈〈子產不毀鄉校頌〉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期,2007年11月。
    方介:〈韓愈〈獲麟解〉析論:由「形」與「德」看韓愈之所以為韓愈〉,《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9期,2003年11月。
    方介:〈韓愈五原作於何時?──兼論韓愈道統說之發展時程〉,《臺大中文學報》,第33期,2010年12月。
    王永波:〈五十年韓愈研究著作述評〉,《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3期,2004年5月。
    王基倫:〈「《春秋》筆法」的詮釋與接受〉,《國文學報》,第39期,2006年6月。
    王基倫:〈論韓柳對揚雄辭賦的因革〉,《中國文學史暨文學批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1996年。
    王基倫:〈韓愈記體文章的抒情性書寫〉,《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11月。
    兵界勇:〈臺灣地區五十年韓愈研究概況,1949~2000)〉,《周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8卷第1期,2001年1月。
    兵界勇:〈論韓愈「載道」之師法取向及其書寫形式〉,明道大學中文系編:《重構與新銓:唐宋學術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3年9月。
    吳智雄:〈從輯本論何休《穀梁廢疾》與鄭玄起《廢疾》的論辯主張與方法:隱公、桓公〉,《興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5年6月。
    李長遠:〈皮日休、陸龜蒙與道家──晚唐儒家復興的一個側面〉,《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9期,2018年5月。
    姜龍翔:〈韓愈〈毛穎傳〉新詮〉,《成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
    姜龍翔:〈韓愈祭文文體變革新探〉,《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8期,2014年10月。
    柯慶明:〈從韓柳文論唐代古文運動的美學意義〉,《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中華民國唐代研究學會,1989年2月。
    夏長樸:〈《尊孟辨》及其學術意義〉,收入《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孫慧琦:〈基於儒學道統觀的「文以明道」──試論韓愈的文道觀〉,《輔大中研所學刊》,2015年6月。
    徐偉軒:〈朱熹廟議探論〉,《興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9年12月。
    徐興無:〈《春秋繁露》的文本與話語──「三統」「文質」諸說新論〉,《中國典籍與文化》,2018年第3期。
    康韻梅:〈唐代古文與小說的交涉──以韓愈、柳宗元的作品為考察中心〉,收入《羅聯添教授八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11月。
    張麗珠:〈紀昀反宋學的思想意義—─以《四庫提要》與《閱微草堂筆記》為觀察線索〉,《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7月。
    陳寅恪:〈論韓愈〉,《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三人行出版社,1974年。
    葉國良:〈中晚唐古文家對「小人物」的表章及其影響〉,收入氏著:《古典文學的諸面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9年9月。
    葉國良:〈韓愈塚墓碑誌文與前人之異同及其對後世之影響〉,收入氏著《古典文學的諸面向》,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9年9月。
    葛曉音:〈盛唐「文儒」的形成和復古思潮的濫觴〉,《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
    熊湘:〈文儒之間:韓愈的身分自塑及其典型意義〉,《北京社會科學》,2019年第2期。
    臧清:〈唐代文儒的文學與歷史承擔──從張說到孫逖〉,《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4期,2004年7月。
    劉成國:〈文以明道:韓愈〈原道〉的經典化歷程〉,《文史哲》,2019年第3期。
    蔣寅:〈韓愈詩風變革的美學意義〉,《政大中文學報》,第18期,2012年12月。
    鄭柏彥:〈中國古代文學史源流論述中的「文統」與「道統」〉,《興大人文學報》,第45期,2010年12月。
    鄭毓瑜:〈文學典律與文化論述—─中古文論中的兩種「原道」觀〉,《漢學研究》第18卷第2期,2000年12月。
    錢穆:〈雜論唐代古文運動〉,收入氏著:《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四)》,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0月。
    簡宗梧:〈漢賦瑋字源流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6期,1977年12月。
    羅聯添:〈宋儒對韓愈〈原道〉篇批評及其迴響〉,收入氏著:《唐代四家詩文論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12月
    饒宗頤:〈宋代蒞潮官師與蜀學及閩學──韓公在潮州受高度崇敬之原因〉,《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14冊,臺北:新文豐,2003年。
    饒宗頤:〈論元.祥邁注〈韓文公別傳〉〉,《第三屆潮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8月。

    三、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凡已出版者,以其出版之書名改列於專書之目,此處不再迻錄。)
    方介:《韓柳比較研究──思想、文學主張與古文風格之析論》,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0年。
    白文君:《韓愈與嶺南文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專門史專業碩士論文,2013年。
    兵界勇:《唐代散文演變關鍵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李建崑:《韓愈詩探析》,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
    李珠海:《唐代古文家的文體革新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咸曉婷:《中唐儒學變革與古文運動嬗遞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11年。
    姜雲鵬:《韓愈古文評點整理與研究》,上海:復旦大學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論文,2013年。
    柯萬成:《韓愈文體、類之研究》,香港:新亞研究所中國文學組博士論文,1987年。
    徐莉嵐:《張耒議論散文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9年7月。
    高光敏:《北宋時期對韓愈接受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張蜀蕙:《書寫與文類─以韓愈詮釋為中心探究北宋書寫觀》,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莫瓊:《明代韓愈古文接受研究──以明代古文選本為視角》,西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19年。
    謝妙青:《韓愈辭賦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年。
    謝敏玲:《韓愈之古文變體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50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503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951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50301.pdf4961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