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036
|
Title: | 科技如何改變母親的角色: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及〈方舟天使〉為例 How does Technology Change the Role of Mother: Take “On Children” and “Arkangel” as Examples |
Authors: | 李家愷 Li, Chia-Kai |
Contributors: | 陳儒修 Chen, Ru-Shou 李家愷 Li, Chia-Kai |
Keywords: | 母職 親子關係 科技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黑鏡:方舟天使 Motherh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Technology On Children Black Mirror: Arkangel |
Date: | 2020 |
Issue Date: | 2021-07-01 21:59:41 (UTC+8) |
Abstract: | 「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然而,當母親成為職業,以愛為名的「控制」對孩子而言還是母愛嗎?在親子關係中,母親與孩子是擁有自我的獨立個體嗎?孩子的表現只是為了贏得有條件的母愛嗎?本研究從台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挑選出三個故事,與英國影集《黑鏡》之〈方舟天使〉作為研究文本,從四個文本的科幻題材,深入挖掘科技介入親子關係後所產生之後果與問題。 本文從文本呈現之母親與孩子的親子關係,討論科技介入後的影響。循著女性主義的觀點檢視母親形象如何被建構,並透過麥克魯漢的「媒介四大律」挖掘科技對家庭的影響,最後參考親子關係之研究論述以梳理各文本呈現之不同型態的親子關係。從上述不同層面的分析,反思文本建構的親子關係與科技使用,對科技介入親子關係的問題進行詮釋與討論。 “My mother is like the moon, illuminating our home.” However, if “being a mother” becomes an occupation, could “control in the name of love” be the maternal love to children?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do mothers and children have their own individuality? Do children behave themselves well with the purpose of winning conditional maternal love? The study selects three episodes of Taiwanese TV series “On Children” and “Arkangel” from English TV series “Black Mirror” as case studies. Based on these four sci-fi stories, this study aims to dig deep into the consequences and problems arising from the involvement of technology i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ccording to the mother-child relationships represented in the text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s from technology intervention. By following the feminist perspective, the study examines how the images of mothers are constructed. Additionally, it explore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es to families through McLuhan`s tetrad of media effects. In the end, the study refers to the related research to classify different type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presented in these texts. |
Reference: | 一、參考書目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Pt.2), 1–103. doi:10.1037/h0030372 Boren, A. (2015).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Black Mirror: Entertaining Reflections of Digital Technology’s Darker Effect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Journal at UCCS, 8(1), 15-24. Chatman, S. B.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lark, L. S. (2011). Parental Mediation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 Communication theory, 21(4), 323–343. doi:10.1111/j.1468-2885.2011.01391.x Cooley, C. H. (1909). Social Organization : 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 Charles Scribner`s Sons . https://doi.org/10.1037/14788-000 Eberhard, W. (1972). The Chinese Silver Screen: Hong Kong and Taiwan Motion Pictures in the 1960s. Vol. 23. Taipei: Orient Cultural Service. Giarrusso, R., Silverstein, M., Gans, D., and Bengtson, V. L. (2005). Ageing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New Perspectives o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M. L. Johnson, V. L. Bengtson, P. G. Coleman and T. B. L. Kirkwood, (Eds.), Cambridge Handbook of Age and Ageing (pp. 413-421).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stavo S. M. (2006). Family Relations and the Internet: Exploring a Family Boundaries Approach. The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6:2, 119-138, DOI: 10.1207/s15327698jfc0602_2 Hall, S. (Ed.).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Culture, media and identities. Sage Publications, Inc;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away, D. (1985). A Cyborg Manifesto: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Feminism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117–158. Hartmann, H. I. (1979).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Towards a more Progressive Union. Capital & Class, 3(2), 1–33. Hays, S. (1996).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Motherhood.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ffman, J. (2014, August 15). The Giver – first look review: Utopia isn`t all it`s cracked up to be, again. The Gaurdian. Retrieved November 5, 2020,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film/2014/aug/15/the-giver-first-look-review Jaggar, A. (1983). Feminist Politics and Human Nature.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Kanter, M., Afifi, T., & Robbins, S. (2012). The Impact of Parents “Friending” Their Young Adult Child on Facebook on Perceptions of Parental Privacy Invasion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Qual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62(5), 900–917. Lauretis, T. D. (1987). Technologies of Gender.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Lee, A. (2017, December 29). Black Mirror Arkangel: Are we already living in a dystopia of parental surveillance? Alphr. Retrieved October 11, 2020, from https://www.alphr.com/life-culture/1008058/black-mirror-arkangel-parental-surveillance-helicopter-parenting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McLuhan, M. and E. McLuhan. (1988). Laws of Media: The New Scienc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6–18 Parsons, T. (1959).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he family. In Anshen, R. N. (ed.) The Family, Its Functions and Destiny. Harper, NY, 241-274. Rich, A. (197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Norton. Russell, A., Mize, J., & Bissaker, K. (2002).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P. K. Smith & C. H. Hart (Eds.), The Blackwell handbook of childhood social development (pp. 205-222). Malden, MA: Blackwell. Schaefer, B.P. & K.F. Steinmetz. (2014). Watching the Watchers and McLuhan’s Tetrad: The Limits of Cop-Watching in the Internet Age. Surveillance & Society, 12(4): 502-515. Silverstone, R. & Haddon, L. (1996) Design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In: Mansell, R. and Silverstone, R., (eds.)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The Politic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UK, pp. 44-74. ISBN 9780198289418 Silverstone, R., Morley, D., Dahlberg, A., & Livingstone, S. (1989). Families, technologies and consumption: the household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RICT discussion paper, Centre for Research into Innovation, Culture & Technology, Uxbridge, UK. Takševa, T. (2016). Mother Love, Maternal Ambivalen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Empowered Mothering. Hypatia, 32(1), 152–168. Talbot, J., & McHale, J. (2004). Individual parental adjustment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ital and coparenting quality. Journal of Adult Development, 11(3), 191-205. Weiss, J. (2019, June 7). Here Are The Sci-Fi Films `I Am Mother` Was Influenced By. Forbes. Retrieved October 25, 2020, from https://www.forbes.com/sites/joshweiss/2019/06/07/here-are-the-sci-fi-films-i-am-mother-was-influenced-by/#3900f3e02ed5 丁美惠(2019)。〈3C 時代親子關係的營造之道〉,《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 150-154。 楊士堤譯(2015)。《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原作者:上野千鶴子),台北:聯合文學。 中央社(2018年8月6日)。〈為何《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在日本零宣傳卻爆紅?原著作者道出令人心碎的「關鍵因素」〉,《風傳媒》。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2日,取自: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72590 木斯(2019年12月23日)。〈共搶智慧家庭大餅!蘋果、Google、亞馬遜罕見聯手,為何最大受益者卻可能是別人?〉,《商業周刊》。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0日,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01355 王以仁(2014)。《親職教育:有效的親子互動與溝通》,台北,心理。 王啟璋(2003)。《行動電話使用對人際關係影響之關聯性研究──行動電話之社會性使用、即時可得性、情境不明性》。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意中(2016)。《你被孩子 3C 勒索了嗎?》。臺北市:寶瓶。 王曉玟(2006年8月2日)。〈當侯文詠遇上易智言〉,《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20年10月28日,取自:http://new.cwk.com.tw/catalog_view.php?db=cw&id=352 成令方、吳嘉苓(2003)。〈科技的性別政治理論和研究的回顧〉,《科技醫療與社會》,3: 51-112。 成令方等譯(2008)。《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台北:群學。(原書:Johnson, A. G. [2005]. 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朱宥勳(2014)。〈你究竟可以多善良: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秘密讀者》,16: 113-132。 朱家賢(2015)。《指尖上的家庭——現代性視角下行動裝置對於家庭關係的維繫》。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燁(2016)。《父母難為:臺灣青少年教養的社會學分析》,台北:五南。 吳欣璇、金瑞芝(2011)。〈華人家庭文化脈絡下新住民母親的親子關係—以一柬埔寨出生與越南長大的新住民母親為例〉,《應用心理研究》,52: 111-148。 吳珮慈譯(1996)。《當代電影分析方法論》。台北:遠流。(原書:Aunont, J. & Marie, M. (1988). L’Analyse des Films. Nathan Université, France.) 吳詩汝(2012)。《探討阿莫多瓦的《高跟鞋》、《我的母親》、《玩美女人》中之母親形象》。國立政治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程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吳曉樂(2014)。《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被考試綁架的家庭故事——一位家教老師的見證》,台北:網路與書。 吳麗娟、蔡淑玲(2004)。〈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1): 59-78。 李宜芳(2012)。《母職經驗中的女性自我:一位全職媽媽的敘說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碩士班學位論文。 李瑾、馮涵棣(2014)。〈由親子對談窺探學習信念的文化詮釋框架:臺灣與美國學童之比較〉。載於劉斐玟、朱瑞鈴(主編),《同理心、情感與互為主體:人類學與心理學的對話》(261-298頁),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杜玉蓉譯(2017)。《情緒勒索〔全球暢銷20年經典〕:遇到利用恐懼、責任與罪惡感控制你的人,該怎麼辦?》,台北:究竟。(原書:Forward, S. & Frazier, D. [1997]. Emotional Blackmail: When the People in Your Life Use Fear, Obligation and Guilt to Manipulate You. HarperColins Publishers, USA.) 周玉慧(2013)〈青少年至成年初期親子關係的變化及其影響〉。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第五次學術研討會》(11月28-29日)舉辦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第二會議室。 周慕姿(2017)。《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台北:寶瓶。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宴夙(2009)。《電影〈高跟鞋〉、〈安東尼雅之家〉及〈鋼琴教師〉中母親形象及母女關係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學位論文。 林惠雅、蕭英玲(2017)。〈青少年時期親子關係滿意度的變化:生態脈絡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49(1): 95-111。 邱苡涵(2017)。《國中生親職化與孝道信念與生涯決定困難關聯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邱敏芝(2009)。《母職家/枷/佳鎖?高學歷職業婦女的母職圖像》。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 侯文詠(2003)。《危險心靈》,台北:皇冠。 俞彥娟(2005)。〈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20: 1-40。 施舜翔(2015)。《惡女力:後女性主義的流行電影解剖學》,台北:八旗。 施舜翔(2018)。《性、高跟鞋與吳爾芙:一部女性主義論戰史》,新北:台灣商務。 娛樂重擊(2018年7月5日)。〈專訪/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監製於蓓華X製作人巫知諭:以擲地有聲的在地議題,產出國際水準的台劇〉。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1日,取自:https://punchline.asia/archives/50928 時序東(1994)。《美國通俗科幻電影劇情之研究-結構主義神話分析之應用》。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1993)。《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時報文化。 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台北:群學。(原書: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張建成、陳珊華(2006)。〈生涯管教與行為管教的階級差異:兼論家庭與學校文化的連續性〉,《教育研究集刊》,52(1): 129-161。 張暐欣(2014)。《探索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意象: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 張碧如、蔡嫦娟(2003)。〈托育關係對家庭保母及其家庭影響之探討〉,《幼兒教育年刊》,16: 43-60。 張德齡(2011年4月11日)。〈全世界都誤解我,我的書絕不是育兒手冊——獨家專訪《虎媽的戰歌》作者蔡美兒〉,《遠見雜誌》。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2日,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15215?si=3mirhsivad3cmr0otdnim06alc 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Fiske, J. [1995].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y. United States : Routledge.) 梁莉芳(2013年5月13日)。〈我媽生下我之後呢?「做媽媽」的社會學觀察〉,《巷仔口社會學》。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0日,取自: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3/05/13/lianglifang/ 許以勤(2008)。《科技的異化,科幻的真實:從科學怪人到商品化複製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躍儒(2018年2月21日)。〈【投書】親職的破碎──關愛孩子,就別讓他在「專業職務代理人」手中流轉〉,《獨立評論》。上網日期:2020年10月20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627 陳佳雯(2008)。《「話」出咱們的厝:電話媒介如何改變了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12)。《林正盛電影中女性形象研究:以「美麗在唱歌」、「月光下我記得」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陳柔瑜(2017年9月6日)。〈父母畢業醫大 跳樓北一女學生不想長大〉,《鏡週刊》。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2日,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906soc006/ 陳韋瑄(2014)。《馬克思的女性主義與女性的馬克思主義》。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陳婷玉(2012)。〈愛就是陪他們[看電視]!-成年子女的電視消費與新孝道實踐〉,《廣播與電視》,34: 25-53。 陳惠娟、郭丁熒(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1: 73-101。 陳紫吟(2019年10月28日)。〈柯文哲「失言」有何負面影響?從異化觀點談女性受壓迫〉,《鳴人堂》。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日,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6685/4130329 陳逸平(2005)。《科幻電影的未來學意涵》。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未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逸平(2005)。《探索科幻電影中的未來意象:科幻影迷的未來想像》。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慧婷(2019)。《論張作驥電影的女性圖像——以〈當愛來的時候〉、〈醉・生夢死〉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原書: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曾玉芳(2011)。《再現家庭共生關係-析論張作驥電影〈當愛來的時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曾多聞(2019年2月20日)。〈青少年家長為何焦慮?美國心理醫師說:「因為你知道的太多了」〉,《親子天下》。上網日期:2020年11月2日,取自: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78856-青少年家長為何焦慮?美國心理醫師說:「因為你知道的太多了」/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程晏鈴、何綺(2018年7月30日)。〈《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父母與孩子,都一樣無助〉,《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20年10月29日,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template=fashion&id=5091340 黃煜嵐(2020年5月14日)。〈太催淚「媽媽教會我每一種離開她的方式」徐佳瑩動人唱出所有為人母親的愛與不捨〉,《媽媽寶寶》。上網日期:2020年11月15日,取自: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17258 楊佳羚譯(2004)。〈家庭中的工業革命——20世紀的家戶科技與社會變遷〉,《科技渴望性別》,台北:群學,99-130。(原書:Cowan, R. [1976].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Home: Household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 in the 20th Centur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17(1), 1-23.) 楊芳宜(2012)。《假性單親子女的家庭適應-以外派人員在台家庭為例》。佛光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瘋曇談什麼(2017年8月22日),〈【酷投稿】重返二十二與爆炸前夕:聊聊《他們在畢業前一天爆炸I》〉,《Cheers雜誌》。上網日期:2020年10月21日,取自:https://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2879&page=1 劉立行(2014)。《當代電影理論與批評》,台北:五南。 劉容襄、黃迺毓(2015)。〈數位時代下父母參與式學習之親職教育研究〉,《家庭教育與諮詢學刊》,19: 61-82。 潘淑滿(2005)。〈台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20: 41-91。 蔡素琴(2009)。〈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為例〉,《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20: 71-111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9年6月21日)。〈107年死因統計結果分析〉。上網日期:2020年10月22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cp-4472-48034-113.html 錢基蓮譯(2011)。《虎媽的戰歌》,台北:天下文化。(原書:Chu, A. [2011].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Penguin Group USA.) 戴柔秀(1999)。《虛擬未來-科幻電影之敘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藍佩嘉(2014)。〈做父母、做階級:親職敘事、教養實作與階級不平等〉,《台灣社會學》,27: 97-140。 藍佩嘉(2019)。《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台北:春山。 魏玓譯(2003)。《科幻電影奇航—遊走虛擬螢幕空間》,台北:書林。(原書:King, G. and Kryzywinska, T. [2000]. Science Fiction Cinema–From Outerspace to Cyberspace. UK.) 饒志堅、賴秀玲、蔡惠華、王玉珍(2003):〈我國性別統計及婦女生活地位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內政部主計處。
二、影片 Brooker, C. (Producer), & Foster, J. (Director). (2017). Arkangle, Black Mirror [Made-for-TV Film]. United Kingdom: House of Tomorrow. 巫知諭(製作人)、陳慧翎(導演)(2018)。媽媽的遙控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電影】。台灣:移動小姐文字光影創作室。 巫知諭(製作人)、陳慧翎(導演)(2018)。茉莉的最後一天,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電影】。台灣:移動小姐文字光影創作室。 巫知諭(製作人)、陳慧翎(導演)(2018)。必須過動,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電視電影】。台灣:移動小姐文字光影創作室。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100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1006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100495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100601.pdf | 21652Kb | Adobe PDF2 | 218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