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598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22/144841 (79%)
造訪人次 : 51814690      線上人數 : 3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5985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5985


    題名: 論處分目的不達之詐欺刑責
    作者: 施宛吟
    貢獻者: 許恒達
    施宛吟
    關鍵詞: 詐欺
    交易目的
    處分目的
    目的不達
    財產法益
    功能的財產概念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07-01 20:14:43 (UTC+8)
    摘要: 本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針對被害人「本不欲取得對價」與「已經取得相當對價」之案例中,是否有財產上損害?是否有成立詐欺罪之可能?要討論這樣的問題,需要對於現在詐欺罪的各個要件如何判斷有先一步的掌握,才能在變化的案例類型裡找到共通的適用基準,即由於詐欺罪之各要件是環環相扣,故雖然上開案例中,看似有關財產上損害之判斷方式,但仍應先由詐欺罪構成要件中,最前端的施用詐術要件開始,漸次向後判斷,方能導出最妥適之結論。因此,本文將針對相關案例中,被害人之手段是否具備財產損害之風險性?被害人陷入錯誤是否影響其處分財產之評價?被害人自我處分法益之評價?財產上損害之認定方式?等問題,一一做出釐清。而目前學說上有關上開案例並非沒有討論,但各家學說討論的要件並不相同,鮮少看到學者對於上開案例完整針對每一個要件有所連貫性討論,故更讓筆者想要提供一個關於詐欺罪各要件之間完整、跨要件的解釋方式。並在筆者發現有些見解間的討論方式不同,但所注重面向或結論卻是相同的時,更想找出一個上位的共通點,適用在各要件之間。
    本文針對上開問題,將先從財產法益之鳥瞰出發,確認詐欺罪於刑法典中與財產法益犯罪中的定位。再者,對於詐欺罪先給出最基本的構成要件型態開始,建立對該罪理解之雛形,接下來方正式提出本文所欲探討與解決的數起實務或教科書案例態樣,並且點出多數見解對於詐欺罪在特殊案例適用上,所生的扞格與疑問之處,為本文討論聚焦在相關要件上。
    為此,本文將選擇與研究主題相關的重要文獻,將各文獻予以分類、比較,並且對此給予統整及評析。除了我國文獻外,由於日本對於詐欺罪之構成要件與其在刑法典之位置基本上與我國設計相同,因此,在構成要件解釋上所遇到的困難與案件爭點也大致相同,並且日本對相關問題有更詳細的討論,故本文在相關案例與要件討論時,除我國實務與學說外,將加入日本相關之實務案例與學說評析共同討論,將我國與日本各學說間互為融合、對照,期望得到一個妥適的上位想法,針對特殊案例中,施用詐術、財產處分、財產上損害等要件之適用,做出更詳細的分析。
    參考文獻: 一、 專書
    (一) 中文
    王皇玉,刑法總則,新學林,2017年,3版。
    古承宗,刑法分則 財產法益篇,2018年3月。
    甘添貴,刑法各論(上), 2010年11月,2版。
    林山田,刑法通論(上),元照,2008年,10版。
    許澤天,刑法分則(上)財產法益篇,新學林,2019年9月。
    陳子平,刑法各論(上), 2015年9月,2版。
    陳志龍,法益與刑事立法,臺灣大學法學院,1997年,3版。
    陳煥生、劉秉鈞,刑法分則實用,一品,2016年3月,5版。
    黃榮堅,基礎刑法學(上),元照,2012年,4版。
    褚劍鴻,刑法分則釋論,台灣商務,2006年4月。
    謝瑞智,憲法新論,正中書局,2000年。
    李聖傑、潘怡宏 編譯,德國刑法典,2017年6月。

    (二) 日文
    大谷實,『刑法講義各論』,成文堂,(2010年3月)。
    大塚仁、福田平,『セミナー法学全集 16 刑法II各論』,日本評論社,(1975年10月)。
    山口厚,『問題探究 刑法各論』,有斐閣,(1999年12月)。
    山口厚,『刑法各論』,有斐閣,(2005年)。
    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理論刑法学の最前線』,岩波書店,(2006年5月)。
    山口厚、高山佳奈子、橋爪隆、小林憲太郎、島田聡一郎、今井猛嘉,『ケース&プロブレム刑法各論』,弘文堂,(2006年)。
    山中敬一,『刑法各論I』,成文堂,(2004年)。
    川崎一夫,『刑法各論』,青林書院(2000年)。
    川端博,『刑法理論の現状と課題』,成文堂,(2005年)。
    川端博,『刑法各論講義』,成文堂,(2010年3月)。
    內藤謙,『刑法講義総論(中)』,有斐閣,(1991年1月)。
    団藤重光、平川宗信,『刑法各論(新版)』,有斐閣,(1980年)。
    団藤重光,『刑法綱要各論(増補)』,創文社,(1984年3月)。
    西田典之,『刑法総論』,弘文堂,(2006年)。
    佐久間修、橋本正博、上嶌一高,『刑法基本講義 総論・各論』,有斐閣,(2010年)。
    松原芳博,『刑法総論』,日本評論社,(2013年)。
    松宮孝明,『刑法各論講義(二版)』,成文堂,(2008年3月)。
    牧野英一,『刑法各論 下卷(第九版)』,有斐閣,(1969年)。
    曾根威彥,『刑法の重要問題(総論)』,成文堂,(2003年)。
    須之內克彥,『刑法における被害者の同意』,成文堂,(2004年)。

    二、 期刊論文
    (一) 中文
    王梅英、林鈺雄,從被害者學談刑法詐欺罪,法學新論,第35期,頁96-103,1998年4月。
    古承宗,捐助詐欺與施用詐術,月旦法學教室,147期,頁24-26,2015年1月。
    吳耀宗,被害人受騙之承諾,月旦法學教室,第126期,頁27-29,2013年。
    吳耀宗,詐欺罪與竊盜罪之區別,月旦法學教室,149期,頁24-26,2015年3月。
    車浩,自我決定權與刑法家長主義,中國法學,第1期,頁89-105,2012年。
    張天一,愛情的騙子──感情因素下之財產處分與詐欺罪,月旦法學教室,205期,頁16-19,2019年11月。
    許恒達,公職詐欺與財產損害--以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矚上易字第二號刑事判決為討論中心,月旦法學雜誌,217期,頁27-31,2013年6月。
    許恒達,刑法法益概念的茁生與流變,載:法益保護與行為刑法,頁1-26,2016年5月。
    彭美英,我把遊戲變真了─被害人之同意與犯罪構成要件結構與解釋,月旦法學雜誌,第167期,頁228-241,2009年4月。
    惲純良,詐欺罪中財產損害之判斷--「財產危險」概念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大學法學論叢,103期,頁119-192,2015年1月。
    黃士軒,詐欺罪的財產損害與被害人之錯誤,中研院法學期刊,26期,頁85-165,2020年3月。
    黃榮堅,六合彩開獎那一天,月旦法學教室,第30期,頁14-15,1997年10月。
    蔡聖偉,財產犯罪:第一講 概說:所有權犯罪與侵害整體財產之犯罪(下),月旦法學教室,第70期,頁48-59,2008年8月。
    薛智仁,巧取公職之詐欺罪責-評臺北地方法院九十八年度金重易字第九號及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矚上易字第二號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212期,頁200-224,2012年12月5日。

    (二) 日文
    大塚裕史,「詐欺罪と財産上の損害(1)」,刑法判例百選II 各論 ジッリスト增刊,第6版第190号,94-95頁,(2014年11月)。
    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詐欺罪の理論的構造」,載:『理論刑法学の最前線』,岩波書店,95-147頁,(2006年5月)。
    山口厚,「詐欺罪における財産的損害」,法学教室213号,74-81頁,(1998年6月)。
    井田良,「詐欺罪における財産的損害について」,法曹時報第66卷第11号, 2989-3016頁,(2014年11月)。
    內田浩,「詐欺罪における財産的損害」,法学教室359号,34-37頁,(2010年)。
    木村光江,「詐欺罪における損害概念と処罰範囲の変化」,法曹時報第60卷4号,1-30頁,(2008年)。
    田山聡美,「足立友子『詐欺罪の保護法益論』(弘文堂、2018)を読んで」,載:『刑事法の理論と実務1』,183-206頁,(2019年07月)。
    伊藤涉,「詐欺罪における財産的損害―その要否と限界―」,刑法雑誌,第42卷,第2号,143-153頁,(2002年)。
    佐竹宏章,「詐欺罪における構成要件的結果の意義及び判断方法について(4)―詐欺罪の法制史的検討を踏まえて」,立命館法学,第379号,81-130頁,(2018年)。
    佐伯仁志,「被害者の錯誤について」,神戶法学年報,51-123頁,(1985年)。
    佐藤陽子,「被害者の承諾における三元說の意義について」,載:『理論刑法学の探究4』,101-133頁,(2011年)。
    足立友子,「詐欺罪における欺罔行為について―詐欺罪の保護法益と欺罔概念の再構成」載:『詐欺罪の保護法益論』,1-160頁,(2018年3月)。
    足立友子,「詐欺罪における「欺罔」と「財産的損害」をめぐる考察」,載:『詐欺罪の保護法益論』,161-217頁,(2018年3月)。
    足立友子,「詐欺罪の保護法益論・再考―田山教授の批評に応えて―」,載:『刑事法の理論と実務1』,207-216頁,(2019年07月)。
    京藤哲久,「経済刑法におけて詐欺罪」,刑法雑誌,第32卷,第2号,323-335頁,(1995年)。。
    長井圓,「消費者取引と詐欺罪の法益保護機能」,刑法雑誌,第32卷,第2号,293-322頁,(1995年)。
    長井圓,「詐欺罪における形式的個別財産説の理論的構造」,中央ロー・ジャーナル第121号,359-395頁,(2015年3月)。
    設楽裕文、淵脇千寿保,「詐欺罪における法益侵害と財産的損害」,Law&Practice No.08,159-183頁,(2014)。
    森永真綱,「欺罔により得られた法益主体の同意」,載:理論刑法学の探究4,135-166頁,(2011年)。
    渡辺靖明,「詐欺罪における実質的個別財產說の錯綜」,横浜国際経済法学第20卷第3号,121-174頁,(2012年3月)。
    菊池京子,「詐欺罪における財産上の損害についての一考察(完)」,東海法学第23号,85-116頁,(2000年)。

    三、 學位論文
    (一) 中文
    林昆翰,不實廣告在刑法上之評價──兼論詐欺罪之界線,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7月。
    林道,推測承諾法理解析與建構,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洪維駿,論犯罪被害者學於刑法釋義學的運用與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2月。
    黃郁珊,被害人許可對於犯罪成立之影響─以承諾與同意他人的危害為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劉文賓,詐欺罪構成要件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蔡承諭,重新建構詐欺罪——從財產支配關係的觀點出發,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
    魏志修,基於欺罔、錯誤的被害人承諾──以日本的議論為中心,國立臺北大學法律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二) 日文
    佐竹宏章,「詐欺罪における構成要件的結果の意義及び判断方法」,立命館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法学専攻博士課程後期課程博士論文(2019年)。

    四、 其他資料
    張曼蘋,沒錢坐車借50元!北車「借錢哥」挑落單女 警:他很聰明,ETtoday新聞雲,2017年9月19日,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19/1014235.html,最後閱覽日期為2021年2月28日。
    新宅あゆみ,『もうあかん』の靴店が破産 大阪で垂れ幕掲げて営業,朝日新聞デジタル,2017年5月19日,取自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K5M5G9NK5MPLFA00J.html,最後閱覽日期為2021年1月1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765101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65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575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01901.pdf3299KbAdobe PDF2478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