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5346
|
Title: | 戲劇作為情緒教育中介:從幼兒觀點出發的共創 Drama as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of emotion: Co-creation departing from children`s perspectives |
Authors: | 呂蒞 |
Contributors: | 李淑菁 呂蒞 |
Keywords: | 情緒教育 教育戲劇 共創 教師角色 Emotional education Drama in education Co-creation Teachers’ role |
Date: | 2021 |
Issue Date: | 2021-06-01 15:00:14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透過教育戲劇的歷程,了解幼兒情緒表現樣態、教師角色以及園所中的權力關係對幼兒情緒的影響,進一步探討教育戲劇對幼兒情緒素養的影響。教育戲劇是一種可以靈活運用的教學方法。不受制於形式,也無人數的限制。教育戲劇可以將學習的內容加入其中,透過教師的引導,循序漸進,就某一議題進行互動發展性的學習。這種模式的學習主體為學生。在研究方法上,此研究針對5位年齡介於2至3歲的幼兒,以及4位教師,透過深度訪談、焦點團體以及田野觀察的方法。 研究歷程以劇本1.0至3.0的方式呈現──研究者創作劇本1.0,結合教師的教學經驗以及操作建議使之變得更加切合教育現場的教學實踐,產生劇本2.0,接著結合幼兒言說、互動反應、教師的延伸教學,使之變得更具生命力,最終產生劇本3.0。從1.0至3.0的歷程中,發現成人會對幼兒的表現存在既定的想像,但有時幼兒的表現和這種想像卻存在著一定的落差。幼兒所表現出來的並不一定是大人所建構起來的純真景象,而可能是非常生活化的務實派,幼兒在成人建構的純真童年中仍然存在一個真實童年的樣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教師這一角色的技術與觀念很重要,影響著如何引導教學並激發幼兒的積極性。 The research aim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hildren’s performance, teachers’ role and power relations in kindergarten on children’s emotion through drama in education, and further discuss its effect on children’s emotion.Drama in education is a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not limited by the form and number of people.Drama in education can add the content of learning into it.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teachers, the interactive and developmental learning on a certain topic can be carried out step by step. The learning subject of this mode is students.It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s, this study focuses on 5 children aged 2 to 3 and 4 teachers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focus groups and field observation. The research process wa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script 1.0 to 3.0—the researcher created script 1.0, combined with tea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operation suggestions to make it more practical, and produced script 2.0, and then combined with children`s speech, interactive response and teachers` extended pedagogy to make it more vitality, and finally produces script 3.0.From the process of 1.0 to 3.0, The research found adults will have a fixed imagination of children`s performance, but sometimes there is a deviation between children`s view of "authentic childhood" and adult`s presupposition. Children`s performance is not necessarily the innocent as adults think, but may be very life-oriented. Children still have real behaviors in the innocent childhood constructed by adults.Teachers play a key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and their skills and ideas are very important, which affect how to guide teaching and mobilize children`s enthusiasm. |
Reference: | 王友輝(2004)。臺灣兒童戲劇發展歷程。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6期,頁7-13。 王友輝(2014)。臺灣戲劇教育及兒童劇場發展歷程。廈門臺灣研究院。 甘季碧(2007)。「教育戲劇」(D-I-E)應用於幼稚園教學之行動探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tp3722 沈佩誼(2011)。應用一人一故事劇場於幼兒情緒表達能力之行動研究。國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東縣。 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ffdjh5 呂珮鈺(2016)。教育戲劇「故事戲劇」教學模組融入生命教育議題之研究-以「法華七喻」在新北市某國中表演藝術課程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hkg325 李淑菁(2021)。野力:翻轉慣行教育!培養獨立性 x 思辨力 x 創造力。臺北:三民。 吳璧純、詹志禹(2018)。從能力本位到素養導向教育的演進,發展及反思。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2),35-64。 吳麗珍、黃惠滿、李浩銑(2014)。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61(3),105-111。 林文寶(2004)。臺灣兒童戲劇的劇本(.上)。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會訊,20卷,6,2-6。 范信賢、尤淑慧(2013)。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的願景與理念。教育研究月刊,231,34-48。 袁汝儀(1998)。論文化與教育。文化視窗,18,頁20-27。 孫義雄(2007)。深度訪談法與犯罪成因之探索。警學叢刊。 徐椿樑(2001)。鷹架學習理論在專業技術教學的成效分析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z345nf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純子(2010)。幼教工作者專業認同歷程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嘉義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y446cf 張曉華(2005)。建構戲劇戲劇教學策略70式。臺北:成長文教基金會。 張曉華(2007)。創作性戲劇教學原理與實作¬—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統整教學的方法。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張曉華(2014)。教育戲劇跨領域統整教學課程設計與實務。臺北:心理。 胡鬱珮(2009)。視覺藝術教師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為課程核心與創造性教學策略之個案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取自http://ntcuir.ntcu.edu.tw/bitstream/987654321/5870/1/098NTCTC096023-001.pdf 黃凱(2011)。兒童劇與幼兒認知發展。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12期,頁48。 黃惠英(2009)。教育戲劇策略融入國小三年級學生品格教育之研究~從「尊重」與「關懷」出發。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ggs8jb 黃騰 (2005)。從「角色」到「自我」--論教師改變的歷史困境與可能。教育研究集刊,51(4),89-116。 黃微靜(2011)假裝遊戲促進幼兒情緒理解的發展。杭州師範大學。 邱禮濤(2006)我所知《被壓迫者劇場》的二、三事。 取自http://www.ctotw.tw/2010/11/blog-post.html 莊雅惠(2011)。台灣兒童戲劇發展之研究(1945-2000)。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csxb8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 陳仁富(2007)。教育戲劇課程設計初探。教育研究月刊,161,76-88。 陳春鳳(2011)。幼兒情緒與繪畫表現之探究:情緒繪本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市。 取自 https://hdl.handle.net/11296/v94948 賴淑媛(2003)。維高斯基符號中介與心智社會建構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陳韻文、張燈尹譯(2008)。開始玩戲劇4-11歲:兒童戲劇課程教師手冊。臺北:心理。 陳韻文(2015)。推本溯源探究竟—創造性戲劇、教育戲劇與過程戲劇。臺灣藝術教育60年論文集 曾祥榕、李臺元(2017)。戲劇課程的跨案例分析:山峰華德福實驗小學與種籽實驗小學。國家教育研究院。 鄧宗聖(2012)。論藝術本位的文化創意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105,65-90。鄧宗聖(2020)。師生共創科學概念探究的童話表演:以幼兒戲劇《灰姑娘》為例。課程與教學,23(4),197-232。 蔡明富(2008)。「情」「行」有Go棒-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輔導實戰手冊。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 蔡清田(2011)。課程綱要的核心素養。研習資訊,28(4),5-1。 謝琇妃(2010)。教育戲劇融入幼兒園主題教學之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2eh26w 簡如秀(2009)。教育戲劇應用在幼兒友誼互動之行動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取自https://hdl.handle.net/11296/9ej7gj 鄧賜平,桑標,繆小春(2002)。幼兒的情緒認知發展及其與社會行為發展的關係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6一10。 藍佩嘉(2019)。拚教養 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春山出版。 顧慧雯(2020)。教育戲劇在幼兒集體活動中的教學運用。戲劇之家(32),52-53 Ann Miles Gordon&Kathryn Williams Browne(2008)。幼兒教育概論[段慧瑩譯]。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6) Barbara Salisbury Wills(2010)。創作性兒童戲劇進階—教室中的表演藝術課程[林玫君、林珮如譯]。臺北:心理。 Brad Haseman&John Toole(2005)。戲劇實驗室一學與教的實踐[黃婉萍,陳玉蘭譯]。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Daniel Goleman(1996)。EQ[張美惠譯]。時報文化。 David Wood&Janet Grant(2009)。兒童戲劇¬—寫作、改編、導演及表演手冊[陳晞如譯]。臺北:華騰文化。 David Davis(2014)。蓋文伯頓:教育戲劇精選文集[黃婉萍、舒志義譯]。臺北:心理。 E.H. Gombrich(1950)。藝術的故事[雨雲譯]。聯經出版 Howard Gardner(2008)。智能的結構[沈致隆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John Toole&Julie Dunn(2005)。假戲真做,做中學----以戲劇作為教學工具,幫助學生有效進入主題學習[劉純芬譯]。臺北:財團法人成長文教基金會。 Judith Ackroyd&JoBoulton(2006)。兒童愛演戲[陳書悉譯]。臺北:遠流。 K.A. Renninger, & I.E. Sigel(2009)。兒童心理學手冊第4卷:應用兒童心理學[林崇德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Marilou Hyson(2006)。幼兒情緒發展[魏惠貞譯]。臺北市:華騰。 Robert J.Landy(1998)。戲劇治療: 概念、理論與實務[洪光遠等譯]。臺北: 心理。 Salisbury, Barbara T.(1994)。創作性兒童戲劇入門[林玫君譯]。臺北:心理。 Sue Jennings(2013)。創作性戲劇在團體工作的應用[張曉華、丁兆齡、葉獻仁、魏汎儀譯]。臺北:心理。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7-22/3203680.shtml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官網。取自 https://crc.sfaa.gov.tw/crc_front/index.php?action=content&uuid=1456c484-b781-4dad-8c84-af3186f0ee73 教育部(2003)。創造力教育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網站。取自https://www.k12ea.gov.tw/Tw/ 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16/ 伊維薩·西米克採訪鏈接。取自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7-22/3203680.shtml Judy Ho採訪鏈接。取自https://kknews.cc/zh-tw/pet/oamxa8m.html Paula Vogel採訪鏈接。取自:https://www.sohu.com/a/203920477_99916904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研究所 10715701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7017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100463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Description |
Size | Format | |
701701.pdf | | 1476Kb | Adobe PDF2 | 117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