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48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4104/145136 (79%)
造訪人次 : 52233886      線上人數 : 2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876


    題名: 國軍形象之大數據分析–以國軍新冠肺炎染疫事件為例
    A Study of the Military Image: Case of the COVID-19 Infection Incident
    作者: 陳保佑
    Chen, Bao-You
    貢獻者: 王信實
    Wang, Shinn-Shyr
    陳保佑
    Chen, Bao-You
    關鍵詞: 大數據
    國軍形象
    社群媒體
    AIDA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021-05-03 10:33:01 (UTC+8)
    摘要: 隨著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社群媒體已與人們的生活相結合,網路行銷因此應運而生。國防部也與時俱進的透過社群媒體行銷國軍,而在訊息快速傳遞的時代,如未能即時有效處理重大危機事件,可能對組織造成極嚴重的負面影響。本研究主要以2020年國軍新冠肺炎染疫事件為例,利用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系統蒐集臺灣地區新聞、部落格、Facebook、電子布告欄(PTT)等社群平台上的文本資料與google trend搜尋熱度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本次染疫事件中,國軍網路淨聲量是國軍形象合理的替代變數,而海軍敦睦艦隊成員新冠肺炎確診數、記者會、消費者行為模式的表現期關鍵字比例,以及google trend的搜尋熱度,對國軍形象有負面影響。此外,累加確診數對國軍形象呈現非線性的影響,初期導致國軍形象快速下降,後續之影響效果則逐漸遞減。國軍在因應重大危機事件時應瞭解網民討論的關鍵議題,即時且快速地給予回應,才能降低負面事件對國軍形象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方盈潔(2009)。微網誌使用行為研究:以PLURK使用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包正豪(2017)。政黨形象與原住民投票抉擇。選舉研究,24(1),61-96。
    史順文(1996)。國軍形象之研究:一個公共關係策略初探。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朱中平(2016)。國軍形象與認知價值對從軍意願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高中職學生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企業管理系所碩士論文,屏東。
    江孟穎(2004)。首長形象建構之研究–以台北市與高雄市政府新聞稿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艾莉森·沃特斯、維多利亞·布爾(2016)。牛津中階英漢雙解詞典(五版)。大陸:商務印書館。
    吳欣純(2012)。社群網站使用者使用動機、資訊驗證態度、資訊可信度感知與資訊分享行為之研究-以FACEBOOK網站為例。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吳肇展、劉娜婷、林瑞發(2012)。企業社會責任, 企業形象與購買意願關係之研究。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9(2),59-105。
    宋志文(1998)。台灣領導企業形象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管理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李宇翔(2017)。微電影故事行銷分析—以2016年國軍形象廣告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李美枝(1983)。社會心理學(初版)。臺北:大洋出版社。
    杜厚霖(2019)。網路輿情與地方施政滿意度指標的觀測以新竹市長林智堅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沈沿毅(2008)。全民國防教育下國軍形象塑造之研究─以「2007年全民國防教育暑期戰鬥營」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初亞民(2013)。媒體之過?軍隊之疚?解析八八水災報紙新聞報導中的國軍形象。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亞太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嘉義。
    周力行(2013)。國軍運用社群網站塑造軍人形象之策略研究─以國防部發言人臉書粉絲專頁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林子倩(2019)。2018新竹縣長大數據分析:以 KEYPO 和 OPVIEW 分析為例。銘傳大學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林明德(2005)。人格特質、組織形象與職業特性認知對高中生職業軍人生涯選擇意願之影響。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林維國(2013)。新媒體與民意:理論與實證(二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施伯燁(2014)。社群媒體-使用者研究之概念、方法與方法論初探。傳播研究與實踐,4(2),207-227。
    徐玉榮(2009)。不同性別運動員代言人對消費者可信度、廣告效果及購買意圖影響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所碩士論文,嘉義。
    徐靜儀(2002)。廣告訴求對廣告效果影響之研究-以網頁廣告為例。東吳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臺北。
    財團法人台北市公民教育基金會(2020)。2020台灣網路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委託之研究報告。臺北: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張庭(2017)。大數據用於涉軍輿情分析模型建構初探。復興崗學報,110,1-24。
    張瑞庭(2019)。大數據視角下的中共對臺輿論戰-以M503航線事件我國網路輿情趨勢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張嘉珉(2017)。洪仲丘、勞乃成事件下的國軍形象:問卷調查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3(2),51-73。
    梁成明(1997)。高中學生對於軍人職業選擇傾向之實證研究─社會資訊處理模式之應用。國防管理學院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許華孚、吳吉裕(2015)。大數據發展趨勢以及在犯罪防治領域之應用。犯罪防治研究專刊,(4),2-19。
    許藝靜(2001)。國軍形象之研究-以九二一地震國軍協助救災為例。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陳竹梅(2016)。大數據時代的國軍數位行銷:社群媒體應用之研究。第十屆軍事新聞研討會。臺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陳建勳(譯)(2008)。PYTHON學習手册(三版)(原作者:MARK LUTZ)。臺北:歐萊禮(原著出版年:2007)。
    陳彥龍(2016)。大數據與隱私權:大數據的治理與監理。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傅統先(譯)(1969)。心理學(初版)(原作者:E. G. BORING, H. S. LANGFELD, H. P. WELD)。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曾碧美(2014)。從虛實整合觀點探討關係行銷及科技接受模式對顧客忠誠度之研究。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新北。
    黃順忠(2006)。國軍形象、廣告訴求與代言人類型對志願役士兵報考決策影響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楊立偉、邵功新(2016)。社群大數據:網路口碑及輿情分析(初版)。臺北:前程文化出版社。
    楊清(1985)。簡明心理學辭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葉難(2015)。PYTHON程式設計入門:適用於2.X與3.X版(初版)。新北:博碩文化。
    詹志宏(1980)。在台外籍人士對中華民國的映像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及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趙滿鈴(2014)。網路行銷特訓教材(二版)。臺北:碁峰資訊。.
    劉嘉薇(2017)。網路統獨的聲量研究:大數據的分析。政治科學論叢,71,113-166。
    鄧尚智(1987)。「光華雜誌」塑造我國國家形象的研究。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鄧國維、梁家和(2020)。海軍陸戰隊留營因素之研究。海軍軍官季刊,38(1),26-41。
    鄭伊純(2013)。社群廣告對廣告效果、消費者購買意願與態度之影響—以7-ELEVEN FACEBOOK粉絲專頁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鄭宇君(2014)。災難傳播中的群體力量:社交媒體促成新型態的公民參與。傳播與社會學刊,(27),179-205。
    蕭富峰、張佩娟、卓峰志(2010)。廣告學(初版)。臺北:智勝。
    聶晶(2018)。PYTHON 在大數據挖掘和分析中的應用優勢。廣西民族大學學報,(1),15。
    魏任威(2016)。數位行銷與國軍形象: 以國防部發言人FACEBOOK粉絲專頁內容與互動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桃園。
    羅巾雅(2014)。媒體創造的國軍形象對國民參與募兵制之影響。玄奘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羅治傑、王皜宇、陳昱璟、唐學明(2018)。正面與負面網路訊息影響國軍形象的大數據分析。復興崗學報,(113),143-179。
    辭源修訂組編(1989)。辭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顧以謙、劉邦揚(2018)。檢察機關網路聲量與情緒分析- 大數據分析。刑事政策與犯罪防治專刊,19,22-36。

    英文文獻
    Belch, G. E., & Belch, M. A. (2007).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 : an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perspective (7th Eds.). Boston, Mass: McGraw-Hill Irwin.
    Bertolucci, J. (2013, December 31). Re: Big data analytics: Descriptive vs. predictive vs. prescriptive. [Information Week].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formationweek.com/big-data/big-data-analytics/big-data-analytics-descriptive-vs-predictive-vs-prescriptive/d/d-id/1113279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 Knowledge in life and society.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Boyd, D., & Crawford, K. (2012). Critical questions for big data: Provocations for a cultural, technological, and scholarly phenomen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15(5), 662-679. doi:10.1080/1369118X.2012.678878
    Cambria, E., Rajagopal, D., Olsher, D., & Das, D. (2013). Big social data analysis. Big data computing, 13, 401-414. doi:10.1201/b16014-19
    Crooks, A., Croitoru, A., Stefanidis, A., & Radzikowski, J. (2013). #Earthquake: Twitter as a distributed sensor system. Transactions in GIS, 17(1), 124-147. doi:10.1111/j.1467-9671.2012.01359.x
    Dichter, E. (1985). What`s In An Imag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2(1), 75-81. doi:10.1108/eb038824
    Dowling, G. R. (1986). Managing your corporate images.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5(2), 109-115. doi:10.1016/0019-8501(86)90051-9
    Fotaki, G., Spruit, M., Brinkkemper, S., & Meijer, D. (2014). Exploring big data opportunities for Online Customer Segment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Intelligence Research (IJBIR), 5(3), 58-75. doi:10.4018/ijbir.2014070105
    Jin, X., Wah, B. W., Cheng, X., & Wang, Y. (2015). Significance and challenges of big data research. Big Data Research, 2(2), 59-64. doi:10.1016/j.bdr.2015.01.006
    Katz, E., & Lazarsfild, P. F. (1955). Personal influence :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Kono, S. (2009). Television goes digital. In D. Gerbarg (Series Ed.), ECOINFORM Series: Vol. 1. From the marketers` perspective: The interactive media situation in Japan (pp. 57-59). doi:10.1007/978-0-387-79978-0_5
    Kunczik, M. (1997). Images of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Mahwah, N.J.: Erlbaum.
    Lassen, N. B., Madsen, R., & Vatrapu, R. (2014). Predicting iphone sales from iphone twee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14 IEEE 18th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Distributed Object Computing Conference. doi:10.1109 / EDOC.2014.20
    Lavidge, R. J., & Steiner, G. A. (1961). A model for predictive measurements of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marketing, 25(6), 59-62. doi:10.2307/1248516
    Lee, N., Kim, E., & Kwon, O. (2018). Combining TF-IDF and LDA to generate flexible communication for recommendation services by a humanoid robot.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77(4), 5043-5058. doi:10.1007/s11042-017-5113-z
    Lippmann, W. (1956).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n.
    Manovich, L. (2011). Trending: The promises and the challenges of big social data. Debates in the digital humanities, 2(1), 460-475.
    Martineau, P. (1960). The corporate personality. In L. H. Bristol (Ed.), Developing the corporate image (pp. 3-15).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Mayer-Schonberger, V., & Cukier, K. (2013). Big data : 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 work, and think.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Company.
    Merrill, J. C. (1965). How Time stereotyped three US presidents. Journalism Quarterly, 42(4), 563-570. doi:10.1177/107769906504200406
    Nimmo, D. D., & Savage, R. L.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s. Santa Monica: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Scott, W. A. (1965).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 international images. In H. C. Kelman (Ed.), International behavior: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alysis (pp. 71-103).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Sereno, K. K., & Mortensen, C. D. (1970).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Shah, C. (2011). Politics 2.0 with Facebook–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Public Comments on Facebook for Studying Political Discours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olitics annual confer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scholarworks.umass.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00&context=jitpc2011
    Van Dijck, J. (2012). Facebook as a tool for producing sociality and connectivity. Television & New Media, 13(2), 160-176. doi:10.1177/1527476411415291
    Van Dijck, J. (2013). 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892132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21322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418
    顯示於類別:[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32201.pdf4295KbAdobe PDF2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