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414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79158      在线人数 : 6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4141


    题名: 銀幕中的台灣:《雞排英雄》、《陣頭》、《總鋪師》的地方想像
    Taiwan on the Screen:The Local Image of ";Night Market Hero";, ";Din Tao:Leader of the Parade";and ";Zone Pro Site"
    作者: 吳宗賢
    Wu, Chung-Hsien
    贡献者: 苗延威
    吳宗賢
    Wu, Chung-Hsien
    关键词: 台灣電影
    後海角電影
    認同政治
    文化記憶
    地方想像
    Taiwanese Films
    Post‐Cape No.7 Films
    Identity Politics
    Cultural Memory
    Local Image
    日期: 2021
    上传时间: 2021-03-02 14:45:50 (UTC+8)
    摘要: 2008年電影《海角七號》的奇蹟創造台灣電影史新的里程碑。《海角七號》鬆動和翻轉了長期對台灣電影「無趣」的印象,使國片市場重新被關注且具一定的票房競爭力,並引起主流媒體持續關注,形成一股「國片熱」的現象,看國片也成為一種愛台灣的直接表現。在由《海角七號》開啟的時期中,重新詮釋台灣在地和傳統風貌、以及回顧台灣鄉土與歷史的題材內容成為重要的電影特色。
    本研究由此提問出發:在這些「後海角電影」中,台灣當代的主體認同如何並再現了哪些想像?而為了更好地回答該提問,本研究特別對《雞排英雄》、《陣頭》、《總舖師》三部電影進行主題式的個案研究、針對電影中「地方的想像」部分進行論述,並提出提問:在《雞排英雄》、《陣頭》、《總舖師》當中,電影如何透過在地/全球、傳統/現代的辯證關係,呈現並塑造台灣的地方性?論文結合電影的外部和文本兩個部分的論述,進行對電影的「創作者」、「中介者」和「消費者」三者的外部分析,以及對電影敘事結構、電影精神、以及認同場域中「場景」、「角色」、和「象徵物」的主題研究。最終論述出「創發地方」的概念,並細分出「封閉地方」、「懷舊地方」和「開放地方」三種地方的想像,敘述三部電影以這些想像對個人還有台灣當代社會進行召喚和塑造的過程。
    本研究最終期望,透過對台灣電影史中地方再現脈絡的爬梳,以及對《雞排英雄》、《陣頭》和《總舖師》進行的集體認同和集體記憶研究,補述台灣電影研究和文化研究中尚未完全說明的部分。並透過對三部電影以及論文的認同政治分析,建構台灣當代的認同意象和對地方的想像,為台灣的認同問題提供一種參考模式和論述基點。
    The miracle of the 2008 movie "Cape No.7" created a new milestone in Taiwanese film history. "Cape No.7" loosened and reversed the long-term impression of the "boring" of Taiwanese films, regained the attention of the Taiwanese film market and having a certain box office competitiveness, and attracted a new wave of attention of mainstream media. It formed a phenomenon of "Taiwanese film upsurge", and watching Taiwanese films has become a direct expression of love for Taiwan. Since then, it has become significant to interpret symbols of Taiwan`s culture and tradition on the screen.
    This research starts from this question: How have these "Post‐Cape No.7 films" imagined "Taiwan" and "Taiwanese"? We order to better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specifically conduct thematic case studies on three films: "Night Market Hero",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 and "Zone Pro Site". We discuss the "local image"in them, and explore how these three films presented and shaped "Taiwan" through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modern. Firstly, this research combines the external and textual parts of the films to analyze the "creators", "gate keepers", and "consumers". And the we study their narrative structure, their spirit of the film, and "scene" / "role" / "symbols" in the field of identity. Finally, we discuss the concept of "invented local" and find that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image of "closed local ", "nostalgic local " and "open local ". Together, they contributed to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haping and reshaping collective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By studying the context of local representation in Taiwanese film history and by analyzing the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ollective memory research on these three films, we hope to supplement the parts that have not been fully explained in Taiwan`s film research and cultural research.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丁鵬,2017,〈論后海角時代臺灣電影的創作轉向及特征〉。《新聞傳播》。(23): 15-17。
    小野、陽光衛視著,2011,《翻滾吧,台灣電影:看台灣電影人如何十年翻身,翻出台灣人特有的熱血奮鬥精神》。台北市:麥田出版。
    王清華,2010,〈2008-2009 年中外影片市場總覽〉。《2010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76-89
    王俐容,1995,〈台灣電影中國族論述的轉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王玉燕報導、林文淇、王玉燕主編,2010,〈義氣至上的生猛青春《艋舺》導演鈕承澤〉。《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pp. 177-189。
    王雁,2011,〈論臺灣電影的國族認同觀之變遷〉。上海:上海大學電影學博士論文。
    王國安,2014,〈用台菜記憶台灣—《總鋪師》〉。《人文社會科學研究》。8(3): 1-16。
    王玉柱、陳子軒,2016,〈高爾夫、國族主義與性別:曾雅妮的媒體再現分析〉。《臺灣體育學術研究》。(60): 73-96。
    王萬睿,2018,〈港腔台調:鍾孟宏劇情片的香港明星、華語語系雜音與亞際互文性〉。《中國現代文學》。(33): 195-214。
    白敏澤,2014,〈民俗文化與地方性生產-論台灣「後-新電影」中的鄉土性(2008-2012)〉。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朱俞,2012,〈從文化認同檢視年輕族群對國片的消費行為〉。台北市: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李永熾,1992,〈感覺與理性〉。《歷史.文學與臺灣》。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pp.100-103。
    李道明,2001,〈驀然回首-台灣電影一百年〉。《歷史月刊》。(158): 41-51。
    李紫琳,2005,〈從蔡明亮電影中的都市空間觀察台彎的後殖民狀況〉。《中東華中國文學研究》。(3): 203-227。
    李衣雲,2008a,〈民族傳統的製造與出版文化的箝制—1945~1971年出版相關法規之初探〉。《台灣史學雜誌》。(4): 73-96。
    ――,2008b,〈1990年代台灣哈日風的基礎—日本大眾文化的積累作用〉。《台灣風物》。58(2): 135-162。
    ――,2011a,〈視覺效果的起步―日治時期商業美術展覽會〉。《台灣學通訊》。(54): 6‐7。
    ――,2011b,〈日治時期的身體規訓〉。《台灣學通訊》。(55): 2‐3。
    ――,2012,《變形、象徵與符號化的系譜--漫畫的文化研究》。新北市:稻鄉。
    ――,2018,〈臺灣大眾文化中呈現的歷史認識:以漫畫為中心(1945-1990)〉。《思與言》。56(3): 7‐73。
    李立偉,2010,〈台灣民族認同的日常形構:以中國商品的治理與反消費為例〉。新竹市: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蘇偉,2013,〈論后海角時代臺灣電影中的身份迷失與國族重建〉。《新疆藝術學院學報》11(4): 78‐81。
    李芷嫺,2015,〈以電影《KANO》為例探討台灣電影歷史再現之塑造與居民地方認同感之關係〉。臺南: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學位論文。
    李柏翰,2017,〈閱聽眾對臺語的社會觀感:從當代臺灣電影來看〉。嘉義縣: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邱貴芬,2003a,〈後殖民之外:尋找台灣文學的「台灣性」〉。《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pp.111-145。
    ――,2003b,〈尋找「台灣性」:全球化時代鄉土想像的基進政治意義〉。《中外文學》。32(4): 45-65。
    邱培珊採訪、賈俊國總編,2011,《雞排英雄 Night Market Hero 正港影像全紀錄》。台北市:布克文化。
    何瑞珠,2009,〈2009年台灣電影總覽〉。《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100-108。
    杜胤廣,2012,〈從《海角七號》到《艋舺》的媒體論述:分析台灣電影生產文化的轉變〉。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呂宜璟,2014,〈台灣通俗音樂中的國族與族群認同〉。台南: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余冠龍,2015,〈從建構論觀點剖析傳統節日:以中秋節為例〉。新北市: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邵棟,2016,〈感時憂「台」:魏德聖電影中的抵抗姿態與殖民書寫〉。《中外文學》45(3): 159‐194。
    何撒娜,2017,〈韓食世界化:韓國飲食與國家品牌的塑造與想像〉。《中國飲食文化》。13(1): 165-203。
    沈超群,2018,〈文化工業與集體記憶的建構:以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為例〉。《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7): 45-67。
    林文淇,1998,〈九○年代台灣都市電影中的歷史、空間與家/國〉。《中外文學》。27(5): 99‐119。
    林育如、鄭德慶,2004,《郭南宏的電影世界》。高雄:高雄電影圖書館。
    林妏霜,2008,〈異質文化與記憶:解嚴後台灣電影中的歌曲〉。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長慶,2009,〈展望台灣電影產業的後“海角七號”時代〉。《經濟前瞻》。(124): 12 ‐16。
    林譽如、林文淇報導、林文淇、王玉燕主編,2010,〈台灣―香港的電影路〉。《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pp. 266-275。
    林怡萱,2014,〈探討國片票房破億之成功因素 ─以 2008 年至 2013 年國片為例〉。台北: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育萱,2014,〈韓國電影中的認同問題研究〉。台中: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學位論文。
    紀一新,2006,〈大陸電影中的台灣〉。《中外文學》34(11): 53-70。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 147-201。
    紀文德,2013,〈後海角時代票房破億國片之發行模式分析-以「賀歲電影」為例〉。台北市: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穎、陳子軒,2014,〈「林來瘋」的媒體再現和國族焦慮〉。《新聞學研究》。(118): 171-207。
    侯磊,2018,〈化妝作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展演 ——以當代中國城市青年女性為例〉。新北市:輔仁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國鈞著、何曉芙譯,2018,《國族音影:書寫台灣.電影史》。新北市:聯經。
    陳蓓芝,1991,〈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新北市: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仲俊,2009,〈國技的重量-一九六○年代末期少棒熱相關報紙新聞論述中的國族主義話語初探〉。《通識研究集刊》。(15):199-216。
    孫松榮,2010,〈輕歷史的心靈感應:論台灣「後―新電影」的流體影像〉。《電影欣賞學刊》。(142): 137‐156。
    陳筱筠,2010,〈台灣新電影的餘續與後新電影的過渡:從張作驥電影中的敘事美學、地方意義與多樣現代性談起〉。《電影欣賞學刊》。(142): 157‐169。
    陳怡君,2011,〈宗教經驗的召喚與祖先記憶的重塑:屏東萬金天主教徒的記憶、儀式與認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人類學系博士論文。
    袁萍、李建平,2010,〈賀歲片的后現代特征探析〉。《江西社會科學》(6):229-232。
    郭瑋璇,2011,〈小人物的大夢想——淺析電影《雞排英雄》中的閩南文化元素〉。《海峽科學》(12):18-20。
    唐士哲、魏玓,2014,《國際傳播:全球視野與地方策略》。台北:三民。
    徐樂眉,2015,《百年台灣電影史》。新北:楊智。
    陳嵩壽編,2013,《總舖師 呷霸尚贏電影書》。台北市:水靈文創。
    陳景峯,2016,〈戰後台灣電影教育的推展〉。《全人教育集刊》(3): 35‐54。
    張茂桂著、游盈隆主編,1997,〈談「身份認同政治」的幾個問題〉。《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界的挑戰》。台北:月旦。pp.91-116。
    張惠淑,2014,〈臺灣「後新電影」中的「本土」義蘊 — 以《海角七号》、《陣頭》、《總舖師》等三部電影為觀察對象〉。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盈,2015,〈本土熱血:近年台灣電影中鄉土與青少年的矛盾尋索〉。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學位論文。
    梁良,2001,〈九十年代台灣電影的政策〉。《電影藝術》。(4): 103-106。
    ――著、黃仁編,2013,〈「後海角時代」年輕導演創作的新台灣電影〉。《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pp. 9-31。
    許俊雅,2006,〈記憶與認同-台灣小說的二戰經驗書寫〉。《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 59-93。
    曹開明、黃鈴媚,2008,〈日常談話中的認同抗拒策略:以“無名小站”網誌之“台客”認同論述爲例〉。《中華傳播學刊》(14): 31‐75。
    崔露什,2009,〈從拉康的鏡像理論看電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鏡子功能〉。《社會科學論壇》2009(2B): 136-139。
    郭力昕,2009,〈「海角熱」退燒之後──台灣電影的格局與未來〉。《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 53-57。
    莊佳穎,2014,〈尋找失落的戀人-臺灣電影中的日本印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51): 87-128。
    野島剛著、張雅婷譯,2015。《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焦雄屏編著,1988。《臺灣新電影》。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著,2002。《台灣電影90新新浪潮》。台北市:麥田出版。
    傅鏗,1992,〈譯序:傳統、克里斯瑪和理性化〉。《論傳統》。台北:桂冠。pp.i-viii。
    黃仁,2002,〈台灣電影奠基的十年(一九五○~一九五九)〉。《歷史月刊》(172): 100 ‐107。
    ――、王唯編,2004a,《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上)》。台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
    ――、王唯編,2004b,《台灣電影百年史話(下)》。台北市:中華影評人協會。
    ――編,2013,《新台灣電影――台語電影文化的演變與創新》。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詩凱,2003,〈九○年代台灣電影映演市場分析:産業集中度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2(2): 157‐174。
    黃儀冠,2004,〈男性凝視,影像戲仿―台灣“文學電影”的神女敘事與性別符碼(1980S)〉。《臺灣文學學報》。(5): 153‐186。
    ――,2005,〈台灣鄉土敘事與“文學電影”之再現(1970s-1980s)-以身份認同、國族想像為主〉。《臺灣文學學報》(6):159-192。
    黃怡玫、曾芷筠報導、林文淇、王玉燕主編,2010,〈不曾遺落的夢《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pp. 93-104。
    黃婉玲,2012,《總舖師辦桌:再現老台菜的美味記憶》。台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文胤,2015,〈殖民歷史記憶與「台灣」想像:以魏德聖《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KANO》為例〉。臺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黃宏文,2015,〈「後殖民」理論關照下的《KANO》研究〉。《中原體育學報》。(7): 1‐14。
    黃俊捷,2016,〈台灣「後─新電影」中的在地性生產─ 以《父後七日》、《陣頭》、《總舖師》為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項貽斐,2009,〈《海角七號》效應造成的媒體現象觀察〉。《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58-61。
    彭小妍,2010,〈《海角七號》:意外的成功?回顧台灣新電影》〉。《電影欣賞學刊》。(142): 124‐135。
    曾芷芸報導、林文淇、王玉燕主編,2010,〈揭開「後新電影」的層層面紗 電影學者 洪國鈞〉。《台灣電影的聲音:放映週報VS台灣影人》。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pp. 276-283。
    曾于珊,2014,〈電影與歷史:電影《賽德克•巴萊》探究〉。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學位論文。
    詹宏志,1988,〈台灣新電影的來路與去路――一個報導與三個評論〉。《臺灣新電影》。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pp. 25-39。
    楊瑞松,2007,〈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 1-44。
    楊雯,2011,〈1970年代以來臺灣電影中的國族認同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電影學碩士學位論文。
    塗翔文,2008,〈2007年銀幕新人:台片回春的指標之一〉。《2008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pp.76-79。
    葉蓁著、黃宛瑜譯,2011,《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與國家》。台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楊力州,2016。《我們的那時此刻》。台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聞天祥,2008,〈2007台灣電影 高山與暗湧,鉅資與小品〉。《2010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pp.18-27。
    ――,2009,〈2008年台灣電影:屬於新銳的一年〉。《2009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16-26。
    ――,2012,〈臺灣電影2011:浴火重生及其灰燼〉。《2012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10-31。
    廖瑩芝,2009,〈重繪台灣現代性:楊德昌電影中的現代性認同危機〉。《明道通識論叢》6: 201-214。
    葛大維,2011,〈《艋舺》的成功經驗──專訪製片李烈〉。《2011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78-87。
    鄭秉泓,2010。《台灣電影愛與死》。台北市: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4,〈2012 年台灣電影 「後巴萊年代」的試煉與考驗〉。《2013年台灣電影年鑑》。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pp.18-33。
    鄭亭瀚,2014,〈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社會情感轉變─以五月天為例〉。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學位論文。
    劉現成,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
    劉昌德,2008,〈帝國搖旗,國族呐喊:棒球勞動國際分工與運動國族論述之轉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0): 33-77。
    劉云舟,2003,〈電影與社會的雙向互動——電影社會學研究〉。《福建藝術》。(5): 5-6。
    劉亮雅,2016,〈並非簡單的文明與野蠻之對立:《賽德克.巴萊》裡的歷史再現與認同政治〉。《中外文學》45(3): 15‐48。
    劉建志,2017,〈從翻唱到改編:解嚴後當代流行歌曲的記憶與認同〉。《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32): 153-191。
    蔡篤堅,1999,〈兩極徘徊中的台灣人影像與身分認同-來自新電影的反省與質疑〉。《中外文學》27(8): 16-42。
    ――,2001,《媒體再現與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台北市:唐山。
    蔡家榛,2014,〈非關性別:90後臺灣同性戀電影研究〉。臺北: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美術史組學位論文。
    蔡沅叡,2016,〈台灣電影的飲食與庶民文化研究〉。台中: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蔡舜寧、林天祥,2017,〈古早味與古早心-從飲食電影《總鋪師》探究角色中之傳統人情〉。《人文與社會學報》。3 (6): 163 -182。
    潘素慧,2007,〈解構八0年代校園學生電影:類型、性別、國族認同〉。新北市: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博士班學位論文。
    潘惠華,2013,〈台、新兩地閩南語電影的語言使用現象探討:以《陣頭》、《小孩不笨》為例〉。《台灣學誌》。(8): 59 - 107。
    潘宗億,2016a,〈再見列寧:消費東德與新德國國族認同危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6(11): 51‐213。
    ――,2016b,〈瑪德萊娜時刻:以戰後臺灣飲食書寫中的食物記憶爲例〉。《中國飲食文化》。12(1): 91-176。
    盧非易,1997。《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蕭阿勤,1999,〈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 77-138。
    ――,2010,《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台北:聯經。
    賴英泰,2012,〈二十一世紀初期台灣電影裡的論述與認同—以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與《賽德克巴萊》為例〉。台南: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班。
    謝作偉,2009,〈活化的精神德利洛《地下世界》中的廢棄影像與身份認同〉。《英美文學評論》(15): 67-92。
    韓佳政、劉焱,2018,〈類型堅守與藝術匯流——新世紀前臺灣兒童電影創作歷史與美學嬗變〉。《電影文學》。(16): 20‐23。
    ――、張岳,2019,〈鄉愁表達與還鄉癥候:臺灣兒童電影創作史略〉。《電影評介》。(16): 21‐26。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 65‐92。
    ――著、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編,2009,〈資本興衰,國家進退:台灣電影產業的歷史分析〉。《台灣傳媒再解構》。台北:巨流。pp.221-238。
    龐昊,2013,〈臺灣電影中的“在地”想象與探詢(2008-2012)〉。南京:南京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蘇慧珊,2013,〈賀歲國片中的本土文化再現之探討─以2011年-2013年為例〉。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新聞暨傳播學院新聞學系碩士論文。
    蘇筠婷,2014,〈21世紀初台灣青少年校園成長電影研究(2001-2010)〉。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學位論文。
    蘇致亨,2015,〈重寫臺語電影史:黑白底片、彩色技術轉型和黨國文化治理〉。台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曉鳴,1991,〈社會政治涵義:電影本體的組成要素——一個電影社會學的重要課題〉。《社會科學》(2): 45-49、58。
    Alexander, Victoria D.著、張正霖、陳巨擘譯,2006,《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台北:巨流。pp.1-61。
    Allen, Robert C. and Gomery, Douglas著、李迅譯,1997,《電影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Althusser, Louis著、李迅譯,1987,〈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當代中國》。(3): 100-112。
    ――著、李迅譯,1987,〈意識形態和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續)〉。《當代中國》。(4): 33-45。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
    Appadurai, Arjun著,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
    Barker, Chris著、羅世宏主譯,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Barthes, Roland著、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azin, André著、崔君衍譯,1995,《電影是什麼?》。台北:遠流。
    Berger, John著、吳莉君譯,2007,《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第一章,pp.10-43。
    Coser, Lewia A.文、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 20-39。
    Cresswell, Tim著,徐苔玲、王志宏譯,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
    Cwiertka, Katarzyna J.著,陳玉箴譯,2009,《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台北:韋伯。
    Durkheim, Emile著、芮傳明、趙學元譯,200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新北市:桂冠。
    Ferro, Marc著、張淑娃譯,1998,《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
    Gellner, Ernest著、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
    Giannetti, Louis著、焦雄屏等譯,2004,《認識電影》。台北:遠流。
    Giddens, Anthony著、趙旭東、方文譯,2002,《現代性與自我認同:晚期現代的自我與社會》。新北市:左岸。
    ――、周素鳳譯,2003,《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
    Goffman, Erving著、黃愛華、馮鋼譯,1989,《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現》。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Halbwachs, Maurice著、畢然、郭金華譯,2002,《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Harvey, David著,胡大平譯,2005,《希望的空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著,胡大平譯,2010,〈從空間看地方,再回看〉。《正義、自然和差異地理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p.334-376。
    Hobsbawm, Eric著,陳思仁(文)等譯,2002,〈導論:創造傳統〉,《被發明的傳統》,導言。台北:貓頭鷹出版社。pp.11-26。
    Jenkins, Richard著,王志弘、許妍飛合譯,2006,《社會認同》。台北:巨流。pp.28-126。
    McLuhan, Marshall著、何道寬譯,2018,《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南京:譯林出版社。
    Mirzoeff, Nicholas著,林薇譯,2016,《給眼球世代的觀看指南》。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
    Nora, Pierre編、戴麗娟譯,2012,《記憶所繫之處》。台北:行人。
    Rose, Gillian著、王國強譯,2011,《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
    Rosenstone, Robert A.著、張四德譯,1992,〈歷史事實與歷史電影:論『誰殺了甘迺迪?』〉。《當代》74(6): 40-47。
    Shils, Edward著、傅鏗、呂樂譯,1992,《論傳統》。台北:桂冠。
    Sontag, Susa著、陳耀成譯,2004,《旁觀他人之痛苦》。台北:麥田。
    Sturken, Marita、Cartwright, Lisa著、陳品秀、吳莉君譯,2013,〈觀看者製造意義〉。《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pp.61-104。
    Turner, Graeme著、高紅岩譯,2010,《電影作為社會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White, Hayden著、周樑楷譯,1993,〈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8): 10-17。
    Woodward, Kathryn編,林文琪譯,2006,《認同與差異》。台北:韋伯。pp.13-209。
    Young, Iris Marion著,何定照譯,2006,《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台北:商周。

    日文文獻

    テッサ・モーリス‐スズキ(Morris-Suzuki, Tessa),2014,《過去は死なない-メディア・記憶・歴史》。東京:岩波。

    英文文獻

    Abrams, Philip, 1982,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Individuals: Identity and the Problem of Generation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istorical Sociology. pp.227-266.
    Assmann, Aleida., 2006, “Memory,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ontextual Political Analysis. Eds. Robert E. Goodin und Charles Tilly. Oxford: Oxford UP. pp.210-224.
    Assmann, Jan, 1992, Das kulturelle Gedächtnis: Schrift, Erinnerung und politische Identität in frühen Hochkulturen. Vol. 1307. Munich:CH Beck.
    ――、Czaplicka, John translate, 1995, “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New German Critique, No. 65, Cultural History/Cultural Studies. (Spring - Summer,), pp.125-133.
    ――、Astrid Erll, Ansgar Nünning edit; in collaboration with Sara B. Young, 2008, “Communicative and Cultural Memory.” Cultural Memor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Handbook. Berlin; New York : Walter de Gruyter. pp.109-118.
    Frykman, Jonas, 1993, “Becoming the Prefect Swede: Modernity, Body Politics, and National Processes in Twentieth-Century Sweden,” Ethnos58:3/4. pp.259-274.
    Giesen, Bernhard and Junge, Kay, “Historical Memory,” in Gerard Delanty and Engin F. Isin, eds. Handbook of History Sociology. London: Sage. pp.326-336.
    Hall, Stuart,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 Rutherford(ed.)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al, Difference.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Howard, Judith A., 2000 ,“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i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6(1):367-393.
    Jones, Paul, 2003, “Architecturing Modern Nations: Architecture and the State,” in Gerard Delanty and Engin F. Isin, eds. Handbook of History Sociology. London: Sage. pp.301-311.
    Massey, Doreen, 1994, “A Global Sense of Place,” Space, Place, and Gend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p.146-156.
    Olick, Jeffrey K. and Robbins , Joyce, 1998, “Social Memory Studies:From ‘Collective Memory’ to the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Mnemonic Practi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105-140.
    Pred, Allan, 1984, “Place as Historically Contingent Process: Structuration and the Time‐Geography of Becoming Places.”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y 74(2):279-297.
    Toohey, Peter, 2003 ,“The Cultural Logic of Historical Periodization,” in Gerard Delanty and Engin F. Isin, eds . Handbook of History Sociology. London: Sage . pp. 209-219.

    官方資料

    文化部影視產業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09、2010、2013、2014、2015、2017,《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報告―電影產業》。台北:文化部。https://www.bamid.gov.tw/informationlist_243_1.htm、https://www.bamid.gov.tw/informationlist_243_2.html。取用日期:2019年10月12日。
    文化部,2019,《電影市場動態(年報)》。台北:文化部。https://www.bamid.gov.tw/information_243_98944.html。取用日期:2020年12月3日。
    ――,2020,《電影市場動態(1月至9月)》。台北:文化部。https://www.bamid.gov.tw/information_243_114221.html。取用日期:2020年12月3日。

    網路資料

    台灣電影網,2018,〈國產電影片及非國產電影片認定基準修正規定〉。http://www.taiwancinema.com/ct_74051_324,取用日期 2018年5月7號。
    李盈穎,2010,〈李烈把國片帶入行銷新紀元:《艋舺》票房5 步驟致勝術〉。《商業周刊》第1162期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chive/Article/Index?StrId=39372。取用日期2020年12月7日。
    陣頭 Din Tao,2011,〈【陣頭】:導演的話〉。痞客邦部落格――陣頭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https://dintaomovie.pixnet.net/blog/post/3648572。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2011,〈電影陣頭的誕生〉。痞客邦部落格――陣頭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https://dintaomovie.pixnet.net/blog/post/3646982。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2011,〈陣頭故事大綱〉。痞客邦部落格――陣頭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https://dintaomovie.pixnet.net/blog/post/3646520。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陣頭 Din Tao: Leader of the Parade。https://www.facebook.com/DinTao。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台灣電影數位典藏中心〈電影大記事:1900-2010〉。http://www.ctfa.org.tw/history/index.php。取用日期2018年11月17-20日。
    開演電影網,《陣頭 Din Tao:Leader of the Parade》。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dch27845251/。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總舖師 Zone Pro Site》。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ctw37241519/。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星聞花絮――話題特寫,〈《導演專訪》【陣頭】導演馮凱〉。世界電影雜誌 World SCREEN。https://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1310。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凃盈如,2011,〈一炮而紅‧絕非偶然──訪《雞排英雄》導演葉天倫〉。台北市電影委員會 TAIPEI FILM COMMISSION。https://www.filmcommission.taipei/tw/MessageNotice/NewsDet/1078。取用日期2020年3月8日。
    馬來魔,2011,〈【雞排英雄】:樂天知足的夜市人生〉。PChome個人新聞台――光影隨想。http://mypaper.pchome.com.tw/wyp2221/post/1321869442。取用日期2020年3月8日。
    ――,2013,〈【總舖師】:美味與趣味的傳承〉。PChome個人新聞台――光影隨想。http://mypaper.pchome.com.tw/wyp2221/post/1325139867。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普蘭可,2013,〈[影評] 總舖師〉。痞客邦部落格――明騎西行記。https://plamc.pixnet.net/blog/post/30758485%5b%E5%BD%B1%E8%A9%95%5d-%E7%B8%BD%E8%88%96%E5%B8%AB。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傳播弟的消費理論,2012,〈看到一半就噴淚-【陣頭】台得有夠讚〉。痞客邦部落格――傳播弟的消費理論。https://georgegray.pixnet.net/blog/post/86438156-%E7%9C%8B%E5%88%B0%E4%B8%80%E5%8D%8A%E5%B0%B1%E5%99%B4%E6%B7%9A-%E3%80%90%E9%99%A3%E9%A0%AD%E3%80%91%E5%8F%B0%E5%BE%97%E6%9C%89%E5%A4%A0%E8%AE%9A。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義御伊凡,2012,〈[文藝/劇情] 【觀後感】陣頭:趣味、真情味、鄉土味〉。Citytalk城市通――電影心得情報版。http://www.citytalk.tw/bbs/thread-68059-%e3%80%90%e8%a7%80%e5%be%8c%e6%84%9f%e3%80%91%e9%99%a3%e9%a0%ad%ef%bc%9a%e8%b6%a3%e5%91%b3%e3%80%81%e7%9c%9f%e6%83%85%e5%91%b3%e3%80%81%e9%84%89%e5%9c%9f%e5%91%b3.html。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2013,〈義筆【影評】《總舖師》--堆積情感數年的辦桌菜〉。痞客邦部落格――yaya電影誌。https://darrenyiwen.pixnet.net/blog/post/155340617-%E4%BC%8A%E5%87%A1%E5%BD%B1%E8%A9%95%E3%80%90%E7%B8%BD%E8%88%96%E5%B8%AB%E3%80%91zone-pro-site。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游千慧,2013,〈鄉土、武俠、青春、魔幻、寫實劇:《總舖師》──專訪導演陳玉勳〉,放映週報――放映頭條420期,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73。取用日期2020年3月7日。
    鄭少凡,2013,〈台灣電影票房破億啟示錄〉。《看》雜誌 第138期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9276?page=show。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總舖師官方FB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ZoneProSite。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Patrick, pm185,2013,〈影評-【總舖師】〉。痞客邦部落格――185電影人。https://pm185.pixnet.net/blog/post/38172469-%E5%BD%B1%E8%A9%95%EF%BC%8D%E3%80%90%E7%B8%BD%E8%88%96%E5%B8%AB%E3%80%91。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Yahoo奇摩電影,《雞排英雄 Night Market Hero》。https://movies.tw.campaign.yahoo.net/movieinfo_main.html/id=3707。取用日期2020年3月8日。
    ――,《陣頭 Din Tao:Leader of the Parade》。https://movies.tw.campaign.yahoo.net/movieinfo_main.html/id=3707。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總舖師 Zone Pro Site》https://movies.yahoo.com.tw/movieinfo_main.html/id=4767。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11月20日。

    影片

    《雞排英雄》。導演:葉天倫。演出:豬哥亮(特別演出)、藍正龍、柯佳嬿、王彩樺、趙正平、翠娥、呂雪鳳、樊光耀、劉品言、應蔚民、蔡昌憲。二十世紀福斯,2011。
    《陣頭》。導演:馮凱。演出:黃鴻升、柯有綸、林雨宣、廖峻、陳博正 等人。二十世紀福斯,2012。
    《總舖師》。導演:陳玉勳。演出:夏于喬、楊祐寧、林美秀。華納兄弟,2013。
    《雞排英雄電影預告片》,201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p3NwHHWGGA。取用日期2020年3月8日。
    《【陣頭】前導預告》,201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_NqkOaiMP8。取用日期2020年3月9日。
    《電影《總舖師》官方正式預告HD》,201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n6HgAQXaSQ。取用日期2020年3月10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10525401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254013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326
    显示于类别:[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401301.pdf9595KbAdobe PDF254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