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611346      Online Users : 8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939


    Title: 中共對臺政治宣傳與國軍因應(2012年迄今)
    The CCP’s political propaganda toward Taiwan and R.O.C. armed forces response(2012 until now)
    Authors: 温家葆
    Wen, Chia-Pao
    Contributors: 高永光
    Kao, Yuang-Kuang
    温家葆
    Wen, Chia-Pao
    Keywords: 政治宣傳
    銳實力
    輿論引導
    國軍文宣心戰
    Political propaganda
    Sharp power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Cultural publicity and psycological warfare of armed forces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1-02-01 14:21:52 (UTC+8)
    Abstract: 中共為營造大國形象,藉由政治宣傳以鞏固政權,而對臺政治宣傳策略日趨細膩,文攻武嚇不僅包含帶有政治因素的軍事恫嚇,更遂行非戰爭軍事行動,如例行性的訓練演習或遠航長航訓練為實際手段,及操作銳實力執行「輿論引導」,進而經營「認知空間作戰」模式,在各媒介媒播發酵營造威懾心理,營造有利於己的輿論環境,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效果之政治目的與意涵。
    研究發現中共政治宣傳舉措在臺美關係升溫、屆逢國內選舉等內部重大議題及政治事件時,襲擾頻次便會加劇,具有威嚇層面或軍事較勁的目的,惟當前國軍對於中共政治宣傳的現行作法及因應作為,尚缺設內控機制,本研究藉以提請居安思危之效,提升文宣心戰專業能量整合,供我國軍因應之道。
    本文採行文獻分析法與歷史研究法,研究流程與內文安排,前兩章係介紹研究背景、動機、目的方法等,並回顧中、西方學術界對本論文相關議題的研究進行綜合析論與對話。第三章檢視中共對臺政治宣傳的策略與發展脈絡,並探討綜理自2012年習近平主政以來,中共現行對於政治宣傳措施與目的,並分析其政治意涵。第五章結論則闡述研究發現與建議並撰擬未來研究方向。
    To Create the image of magnificent power. Political propaganda ha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ns to maintain political authority by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which strategie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delicate in recent years. CCP carries out media campaign and arms deterrent includes military intimidation including political factors.
    To achieve cognitive warfare model. CCP uses political propaganda methods through “Military Operations Other Than War” as military exercises and long-distance training over the sea. Furthermore, executing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and “Sharp power” to manipulate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create a favorabl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Political purpose and implication such as subduing the enemy without fighting.
    Two major research tool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history research, are employed into the study of this project. The thesis indicates that the more often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aiwan and U.S., the more political propaganda works are carried out by CCP; like-wise, to coincide with specific political event as elections in Taiwan.
    Current response to CCP’s propaganda work of armed forces(R.O.C.) are discussed in hope to settle up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o take the precaution so that promote cutrural publicity and psycological warfare professional capability.
    Reference: 中文文獻
    一、專書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
    王玉東(2002)。現代戰爭心戰宣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
    王朋進、王紀平、潘忠勇(2006)。如何贏得媒體宣傳。廣州:西方日報出版社。
    丘昌泰(2013)。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城圖書。
    杜聖聰(2008)。兩岸真相密碼:中共對臺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杜聖聰、劉念夏(2015)。社群媒體之影響力與國軍對網路負面、不實訊息之應處作為。臺北:國防部。
    李一鳴(1997)。宣傳工作手冊。北京:紅旗出版社。
    吳定(201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圖書。
    吳定(2017)。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
    吳介民(2017)。吊燈裡的巨蟒:中國因素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新北市:左岸文化。
    祝基瀅(1995)。政治傳播學。臺北:三民書局。
    陳力丹(2008)。新聞理論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凌(2004)。說服傳播:過程和實踐。臺北:五南圖書有限公司。
    陳穎萱(2018)。2018中共政軍發展評估報告。臺北: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
    高永光、鄧中堅、黃奎博(2003)。政治溝通與談判技巧。新北:國立空中大學。
    馬振坤(2008)。中國戰略安全與軍事發展。臺北:華立圖書。
    國防部(編)(2017)。中華民國106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國防部(編)(2019)。中華民國108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
    彭懷恩(2002)。政治傳播與溝通。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彭懷恩(2007)。政治傳播:理論與實踐。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張昆(2005),國家形象傳播。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蜀誠、吳建德、王瑋琦(2014)。四個寄希望:解構中共對臺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
    曾千庭(2010)。心理學的詭計:拆穿神聖假面背後投機取巧的真相。臺北:達觀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馮健主編(1996)。中國新聞實用大辭典。北京:新華出版社。
    鄭自隆(1992)。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臺北:遠流出版社。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3卷。臺北:地球出版社。
    薛啓亮、周振國、劉桂芳(1994)。宣傳工作概論。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中國統一戰線(2002),五年來統一戰線宣傳工作取得新進展,中國統一戰線,8,4。
    方鵬程(2010),總體戰爭時期與冷戰時期的宣傳戰,復興崗學報,98,51-78。
    王握文(2004),輿論戰:資訊化戰爭的「第二戰場」,國防科技(北京),10,26-27。
    阮明傑(2020),中共空軍長航訓練戰術作為趨勢觀察,國防安全雙週報,6,3。
    吳清山、林天佑(2005),教育名詞︰策略管理,教育資料與研究,29,27。
    宋筱元(2016),習近平時期中共的網絡輿論管理,展望與探索,3(14),46。
    沈明室(2018),共軍機艦編隊繞臺意圖、影響及臺灣因應作為,展望與探索,16(7),24。
    高永龍(2004),充分認識新時期統一戰線宣傳工作的強化趨勢,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4,30-32。
    章旦龍(2011),中共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探討,展望與探索,5(9),83。
    曾華峰、石海明(2013),論國家認知空間安全戰略,軍隊政工理論研究,14(5),132。
    張蜀誠(2018),中國大陸「銳實力」案例分析與反制策略建議,空軍學術雙月刊,665,72。
    賈勇(2010),全媒體時代:中國軍隊形象塑造的機遇與挑戰,軍事記者(北京),11,7-9。
    趙際爭(2012),兩岸關係新形勢下的對臺宣傳,中國廣播,6,23-25。
    趙春生(2007),現實主義與建構主義視野中的文化與意識型態軟實力,重慶交通大學學報,7(4),99-100。
    單連春(2016),論馬克思的宣傳工作思想及其啟示,江海學刊,6,62。
    陳德育(2020),從非戰爭軍事行動論中國大陸對臺文化統戰,空軍學術雙月刊,674,72。
    潘進章(2005),共軍新世紀政治工作發展之探究,展望與探索,5(9),70。
    劉起軍(2004),毛澤東宣傳工作理論探析,湖南社會科學,4,36-38。
    顧立仁(1998),歷史法及其圖書館學研究上的應用,書府,20,48-62。

    三、專書論文
    沈伯洋(2019),中國政府如何利用假訊息影響臺灣選舉。載於失敗者聯盟(編),亡國感的逆襲(199-232頁)。臺北:春山出版社。

    四、研討會論文
    劉文斌(2019年10月)。大陸對臺假訊息作為蠡測與防制。前瞻2020年中國大陸與臺海情勢學術研討會,臺北。

    五、學位論文
    司昕山(2014)。習近平主政以來的中國政治宣傳:網路時代的思想工作、意識型態與中國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安陽(2017)。網絡空間中我軍非戰爭軍事行動輿論引導研究。遼寧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瀋陽。
    林政澧(2015)。習近平的「中國夢」與中共的國家宣傳策略。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學位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心怡(2018)。以戲劇五因分析法解析習近平政治語藝動機:論中共機關報政治宣傳效能。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
    陶瑞華(2009)。中共對臺工作機制研究:政府過程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華志豪(2013)。非戰爭軍事行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戰略與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六、譯著
    陳芸芸、劉慧雯(譯)(2010)。McQuail`s大眾傳播理論(McQuail Denis原著)。臺北:韋伯文化。
    劉燕玉、李明譯(譯)(2016)。島嶼無戰事:不願面對的和平假象(J. Michael Cole 原著)。臺北:商周出版社。
    謝棟梁(譯)(2000)。政策研究方法論(Ann Majchrzak原著)。臺北:弘智出版社。

    七、網路等電子化資料
    中國網(2011)。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主要職能,2011年4月15日。取自: http://www.china.com.cn/cpc/2011-04/15/content_22369321.htm(瀏覽日期:2019年5月29日)。
    中央社(2019)。路透:中國付費5台媒作紅色宣傳 收買台灣人心,2019年8月9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8090213.aspx(瀏覽日期:2019年8月12日)。
    中央社(2019)。凱道反親中媒體遊行 大批民眾冒雨相挺,2019年6月23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6235002.aspx(瀏覽日期:2019年8月10日)。
    中共空軍微博(2018)。人民空軍繞飛祖國寶島紀念封在福建發布,2018年4月28日。取自:http://tw.weibo. com/5707057078/4233771919606166(瀏覽日期:2019年6月19日)。
    王宏仁(2019)。當前中國「銳實力」問題探究,2019年4月12日。取自:https://www.taipeofourm.org.tw/view526.php(瀏覽日期2019年5月31日)。
    江禹嬋(2020)。欲左右輿論 中共對臺開展「認知戰」,2020年6月17日。取自:https://reurl.cc/v11NQj(瀏覽日期:2020年6月20日)。
    朱維群(2006)。當前統一戰線宣傳的幾項重要工作,2006年10月20日。取自:
    http://fdyjd.ahnu.edu.cn/Article.asp?articleid=50602 (瀏覽日期:2019年5月28日)。
    呂禮詩(2018)。臺海第五代戰爭的交鋒,2018年4月30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180430/4YTFS3I4X223QAGHGE7J4VQK4U/(瀏覽日期:2019年7月7日)。
    呂昭隆(2019)。3月23日臺北港國防知性之旅 幻象戰機衝場,2019年3月14日。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314004543-260417?chdtv(瀏覽日期:2019年6月20日)。
    李怡欣(2019)。中共資訊攻台目的 專家:讓台灣亂,2019年6月23日。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tw/n284846/中共資訊攻台目的-專家-讓台灣亂.html(瀏覽日期:2020年5月23日)。
    金雨森(2018)。中共從「軟實力」到「銳實力」,2018年2月。取自: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8/23547(瀏覽日期:2019年5月20日)。
    何清漣(2019)。透過「大外宣」計畫,中國正在悄悄掌控全球媒體,2019年8月27日。取自: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sobooks/red-propaganda-in-taiwan(瀏覽日期:2019年10月25日)。
    沈伯洋(2020)。中國網軍4種模式 學者:裡應外合最難防,2020年4月6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4060103.aspx(瀏覽日期:2020年4月6日)。
    吳峰(2013)。突發事件中的輿論博弈機制,2013年2月25日。取自:https://www.71.cn/2013/0225/704449.html (瀏覽日期:2019年7月10日)。
    徐京躍、華春雨(2013)。習近平: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2013年8月20日。取自: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瀏覽日期:2019年8月4日)。
    黃國彥(2000)。教育大辭書,2000年12月16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606/(瀏覽日期2019年7月12日)。
    涂俊緯(2017)。106年QDR公布揭示軍事戰略「防衛固守重層嚇阻」,2017年3月17日。取自:https://www.ydn.com.tw/News/227074(瀏覽日期:2019年6月19日)。
    涂鉅旻、蘇永耀、蔡宗憲(2020)。共機越台海中線 我飛彈全程監控,2020年8月11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paper/1392310(瀏覽日期:2020年8月11日)。
    徐薇婷(2020)。中共外宣工具 孔子學院美國中心遭列外國代表機構,2020年8月14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8140006.aspx (瀏覽日期:2020年8月15日)。
    洪哲政(2018)。三軍微電影之王,他漢光演習實兵操演後晉升少將,2018年6月3日。取自:https://video.udn.com/news/887474(瀏覽日期:2019年6月10日)。
    陳壽(2006)。三國志・蜀書・彭傳,2006年。取自:http://www.guoxue123.com/shibu/0101/00sgzf/039.htm(瀏覽日期2019年6月12日)。
    陳又瑞(2020)。嗆美國對臺軍售!中共官媒:解放軍有能力幾小時內攻下臺灣,2020年7月10日。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77564(瀏覽日期:2020年7月13日)。
    陳言喬、林汪靜、洪哲政(2020)。共軍挑明對台軍演 台海緊張再現,2020年8月14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10930/4780627(瀏覽日期:2020年8月15日)。
    陳華昇(2009)。對胡六點的評估與回應建議,2009年2月26日。取自:https://www.npf.org.tw/1/5487(瀏覽日期:2019年4月30日)。
    國防部(2016)。莒光園地簡介,2016年5月31日。取自:https://gpwd.mnd.gov.tw/Publish.aspx?cnid=40 (瀏覽日期:2020年5月24日)。
    斯洋(2018)。中國孔子學院是銳實力利器,2018年1月27日。取自:https://www.voachinese.com/a/joseph-nye-china-sharp-power-20180126/4227100.html(瀏覽日期2019年5月30日)。
    黃梅茹(2019)。一張圖破解中共對臺資訊站,2019年12月4日。取自:https://buzzorange.com/2019/12/04/how-china-attack-tw-by-information-warfare/(瀏覽日期:2020年11月14日)。
    張旭成(2018)。突破中國銳實力 學者:善用人道救援,2018年1月28日。取自:https://www.epochtimes.com.tw/n239426/ (瀏覽日期2019年8月14日)。
    張國威(2017)。大陸強軍計畫、對臺三步走,2017年11月12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12000307-260108(瀏覽日期:2019年8月14日)。
    游凱翔(2019)。陸打網路心理戰 前艦長:共軍機艦資訊應公開,2019年4月22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804220107.aspx(瀏覽日期2019年8月15日)。
    游凱翔(2019)。嚴德發:將儘速完成修法 對抗軍事假訊息,2019年4月15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4150160.aspx(瀏覽日期2019年8月15日)。
    錢鋼(2013)。輿論戰爭是一個危險信號,2013年9月26日。取自:https://www.zaobao.com.sg/special/zbo/story20130926-257586(瀏覽日期2019年7月14日)。
    鄒文豐(2019)。全民國防-我對中共銳實力的因應與反制,2019年1月16日。取自:https://www.ydn.com.tw/News/320819(瀏覽日期2019年5月31日)。
    鍾辰芳(2018)。卜睿哲稱中國誇大軍演為加大施壓蔡英文,2018年4月24日。取自: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hina-taiwan-20180424/4363953.html (瀏覽日期:2019年6月20日)。
    戴侖(2019)。中國學者:只講好話不說問題才是銳實力的癥結,2018年2月9日。取自:https://preview-www.dwnews.com/中国/60039947 (瀏覽日期2019年8月14日)。
    繆宗翰(2020)。中國發動對臺美假訊息攻勢,配合推特大外宣,2020年4月6日。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004060102.aspx(瀏覽日期:2020年4月6日)。
    羅立邦(2020)。共機1個月10度擾台 前國防部長籲蔡英文站出來嚴正抗議,2020年6月20日。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2806386 (瀏覽日期2020年6月30日)。

    英文文獻
    一、專書
    Adeno Addis(1988). International Propaganda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Op. cit.
    Brain McNair (2003) .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Press.
    Jennifer Lees-Marshment(2014). Political Market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 J. Holsti(1992).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Jersey: The Prentice-Hall, Inc.
    Paul M. Hirsch(1978). Strategie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SAGE Publi-cations.
    Perloff, R. M. (1998) .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Politics, Press and Public in America.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erence H. Qualter(1985). Opinion Control in the Democracie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Werner J. Severin and James W. Tankard Jr.(1977). 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 New York: Longman Publisher.

    二、期刊論文
    David M. Reid(1988). Marketing the Political Product.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2(9), 34-47.
    Phillip B. Niffenegger(1989). Strategies for Success from the Political Marketer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6(1), 45-51.
    Philip Kotler and Sindey J. Levy(1969). 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Journal of Marketing, 33(1), 10-15.
    Quentin Beresford(1998). Selling Democracy Short: Elections in the Age of the Market. Current Affairs Bulletin, 74(5), 24-32.
    U.S. Joint Chief of Staff(1995). Joint Doctrine for Military Operation Other Than War. Joint Pub, 1(7), 1-2.

    三、專書論文
    Verso McNair B. (1996).Performance in Politics and the Politics Performance. In Jacquie L’Etang and Magda Pieczka (Eds.), Critical Perspectives in Public Relations (pp. 35-5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四、網路等電子化資料
    Christopher Walker and Jessica Ludwig (2017). Sharp power rising authoritarian influenc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Retrieved June 15, 2019, from https://www.ned.org/wpcontent/uploads/2017/12/Sharp- Pow-er-Rising-Authoritarian-Influence-Full-Report.pdf.
    Christopher Walker and Jessica Ludwig(2017). The Meaning of Sharp Power. Foreign Affairs. Retrieved May 22, 2019, from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17-11-16/meaning-sharp-power.
    DIA 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2017). Statement for the Record: 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 Retrieved July 5, 2019, from https://www.dia.mil/News/Speeches-and-Testimonies/Article-View/Article/1189500/statement-for-the-record-worldwide-threat-assessment/
    Joe Alvaro(2018). Better to be loved or feared? As soft power fails, China turns to sharper measures. Hong Kong Free Press, Retrieved August 15, 2019, from https://hongkongfp.com/2018/03/03/better-loved-feared-soft-power-fails-china-turns-sharper-measures/
    Joseph S. Nye Jr.(2018). How Sharp Power Threatens Soft Power. Foreign Affairs. Re-trieved May 31, 2019, from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18-01-24/how-sharp-power-threatens-soft-power
    Joseph S. Nye Jr.(2018). China’s Soft and Sharp Power. Project syndicate. Retrived Au-gust 15, 2019, from https://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china-soft-and-sharp-power-by-joseph-s--nye-2018-01?barrier=accesspaylog
    Li Fangfang(2018). CPPCC Spokesman Responds to So-Called Sharp Power. Beijing Review. Retrieved May 30, 2019, from http://www.bjreview.com/Nation/201803/t20180303_800119339.html
    Michael Williams(2018). Sharp Power, Not Too Hard, Not Too Soft, Just Right.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 Retrieved May 30, 2019, from https://information-professionals.org/sharp-power-not-too-hard-not-too-soft-just-right/
    Tom Stafford (2016). How liars create the illusion of truth. Retrieved January 13, 2016, from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61026-how-liars-create-the-illusion-of-truth.
    Ying Yu Lin(2018). China’s Hybrid Warfare and Taiwan. The Diplomat. Retrived April 6, 2018, from https://thediplomat.com/2018/01/chinas-hybrid-warfare-and-taiwan/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792102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102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100029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101.pdf5480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