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12038      Online Users : 41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874


    Title: 2009年後兩岸共同打擊跨境電信網路詐欺之研究
    A Study on Cross-Strait Joint Combating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Internet Fraud After 2009
    Authors: 高維璘
    Kao, Wei-Lin
    Contributors: 邱坤玄
    高維璘
    Kao, Wei-Lin
    Keywords: 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
    刑事司法互助
    新功能主義
    跨境犯罪
    電信網路詐欺
    Cross-Strait Joint Crime-Fighting and Judicial Mutual Assistance Agreemen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neo-functionalism
    cross-border crime
    telecom and internet fraud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3:02:58 (UTC+8)
    Abstract: 本文以「新功能主義」為研究途徑,以功能取向為出發點,首先從刑事司法互助協議背後的基本理論說明,目的在打擊跨境犯罪,應以全球治理為思考框架,再以新功能主義為思考方向。我方與陸方在經貿、社會交流等爭議較小、雙方合作意願較高的領域已有合作基礎,且雙方人員及貨物流動頻繁,跨境犯罪應運而起,刑事司法互助有其必要性,「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下稱兩岸司法互助協議)自2009年迄今簽訂實施已滿11年,該協議係基於「防止不法份子在未建立兩岸制度下鑽法律漏洞」及「民眾需求」而簽訂,目的在建立制度化合作機制,共同偵辦、交換犯罪情資及人員遣返,以有效打擊犯罪及保障民眾權益,立意良好。

    而跨境電信網路詐欺犯罪是近幾年來海峽兩岸警方的共同敵人,其犯罪手法及工具多元,且歹徒擅長利用各種通訊技術、人頭帳戶及犯罪集團跨境經營等方式躲避追緝,然而拜兩岸司法互助協議實施所賜,雙方透過合作平臺,共同偵破多起重大跨境犯罪案件,甚至聯合第三地同步行動。兩岸警方皆將詐欺集團視為一「詐騙產業鏈」,針對犯罪上、中、下游各有不同偵查方式,針對電信網路面及金流面分別追蹤及遏制。

    綜上所述,針對兩岸司法互助協議簽署完畢後,兩岸的跨境電信網路詐欺犯罪如何演變,以及警方偵查模式又有因協議而有何變化及持續存在的困境為何?若涉及第三方則又會有何變數?另外,針對現行制度不足處進行研究,以作為未來參與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執法人員的參考,為本研究動機所在。
    This article applies "neo-functionalism"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and starts from functional orientation. First, it explains from the basic theories behind the criminal judicial mutual assistance agreement that the purpose is to combat cross-border crimes. Global governance is used as a framework, and then neo-functionalism is used as the direction of thinking.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a cooperation foundation in areas where there is less controversy in economics, trade and social exchanges, and both parties have a high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Besides, the flow of people and goods between the two sides is frequent, cross-border crimes are emerging, and mutual judicial assistance in criminal matters is necessary. The "Cross-Strait Joint Crime-Fighting and Judicial Mutual Assistance Agreement"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Cross-Strai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greement) has been signed and implemented for 11 years since 2009. The agreement is based on preventing criminals from exploiting legal loopholes without establishing a cross-Strait system and the demand of people, and the purpose is to establish an institutionalized cooperation mechanism to jointly investigate, exchange criminal information and repatriate criminals, so as to effectively combat crime and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Cross-border telecom and internet fraud has been the enemy of the pol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in recent years. Their criminal methods and tools are diverse, and criminals are good at using variou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bank accounts, and cross-border management of criminal groups to avoid pursuit. Thank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oss-Strai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greement, both parties have solved a number of serious cross-border cases, and even cooperated with third partie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The police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regard fraud rings as a "fraud industry chain." They have different investigation methods for the upstream, middle, and downstream of the crime, and they track and deter the telecom network and the cash flow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after the signing of cross-Strait mutual legal assistance agreement, how the cross-Strait telecom and internet fraud evolves? What are the changes in the police investigation mode due to the agreement? What are the continuing difficulties? If a third party is involved, what are the variables? Therefore, the motiva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system as a reference for law enforcement officers participating in the joint crackdown on crime across the Strait in the future.
    Reference: 中文部份
    專書
    包宗和、吳玉山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吳定,政策管理。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李永濤,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犯罪偵查與治理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8年。
    黃文志,跨國境犯罪理論與實踐。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
    黃錦鐘,影響新功能主義「溢出效果」之條件——歐洲整合(1986-2009)與兩岸關係(1987-2011)的比較分析,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3年。

    政府出版品
    大陸委員會,第三次江陳會談成果—打擊犯罪與司法篇(臺北:大陸委員會,2009年)。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信息通信行業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白皮書(2018年),2018年5月。

    期刊論文
    「新世代打詐策略」,刑事雙月刊,第85期(2018年8月),頁1。
    王重陽,「從比較法觀點看『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6期(2009年),頁104-116。
    王靖欽,「運用第三方警政策略阻斷詐欺集團網路及電信管道」,刑事雙月刊,第95期(2020年4月),頁40-45。
    王曉偉,「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現狀、問題與對策」,社會治理,2017年第1期(總第11期),頁40-47。
    王濟,「新修正洗錢防制法下的金融面向打擊作為」,刑事雙月刊,第95期(2020年4月),頁15-19。
    吳景芳,「國際刑事司法互助之意義與沿革」,臺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2期(1994年),頁331-347。
    李修安,「兩岸跨境犯罪之治理─以電信網路詐欺為例」,犯罪學期刊,第18卷第2期(2016年),頁31-50。
    李修安,「兩岸跨境犯罪之治理—以電信詐欺為例」,犯罪學期刊,第18卷第二期(2016年),頁31-50。
    李維佳,「兩岸跨境再行動—『0928』兩岸九地打擊詐欺犯罪專案」,刑事雙月刊,第45期(2011年12月),頁28-36。
    林德華,「兩岸跨境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的挑戰與策略—伍、從兩岸警務合作落實跨第三地合作到全球治理」,刑事雙月刊,第45期(2009年12月),頁20-26。
    林宜隆,「臺灣數位犯罪及數位鑑識發展現況與未來趨勢—以『創新司法警察IEK Model智慧模型』」為例,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第20期(2017年),頁289-330。
    俞寬賜,「我國『條約締結法』之擬議」,政治科學論叢,第10期(1999年6月),頁227-244。
    范振中,「兩岸司法互助——以98年『兩岸協議』為探討」,司法新聲,第103期(2012年),頁95-107。
    張文源,「電訊詐欺:未來犯罪新趨勢」,刑事雙月刊,第40期(2011年2月),頁28-32。
    張佳勳,「《異常帳戶預警機制》擴大實施階段性成果」,刑事雙月刊,第91期(2019年8月),頁9-15。
    章光明、張淵菘,「從全球治理觀點論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欺犯罪」,展望與探索,第8卷第10期(2010年10月),頁74-93。
    莊定凱、陳瑞金,「兩岸警方首度同步打擊詐騙集團」,刑事雙月刊,第32期(2009年9~10月),頁29-31。
    許恒達,「評新修正洗錢犯罪及實物近期動向」,臺大法學論叢,第48卷特刊(2019年11月),頁1435-1502。
    郭有志,「兩岸最大詐欺犯罪成功打擊!」,刑事雙月刊,第40期(2011年2月),頁18-22。
    郭有志、吳忠哲,「兩岸八地同步大掃蕩—『1129專案』」,刑事雙月刊,第54期(2013年6月),頁36-40。
    陳逸明,「外派南非二、三事」,刑事雙月刊,第82期(2019年2月),頁48-51。
    陳詰昌,「打擊詐騙『0823專案』大行動」,刑事雙月刊,第54期(2013年6月),頁41-42。
    黃翰文、林芳如,「本局數位鑑識實驗室現況與未來展望」,刑事雙月刊,第93期(2019年12月),頁4-8。
    黃錫璋,「『整合理論之新功能主義』模式建構兩岸刑事司法合作可能性—毒品犯罪為例」,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2期(2009年2月),頁100。
    楊志強,「詐欺與洗錢罪」,刑事雙月刊,第85期(2018年8月),頁8-11。
    廖訓誠、洪漢周,「『0426』防制ATM解除分期付款詐欺犯罪之思維、策略與成效」,刑事雙月刊,第54期(2013年6月),頁29-35。
    劉仕國、張喆勛,「『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修正後組織犯罪偵查策略因應作為」,刑事雙月刊,第79期(2017年8月),頁10-15。
    鄭智隆,「警示帳戶聯防機制」,刑事雙月刊,第22期(2008年1、2月),頁27-29。
    賴耀宗,「不可能的任務『1203專案』」,刑事雙月刊,第54期(2013年6月),頁43-47。
    戴鼎翰,「跨境打詐新契機—歐洲打詐經驗分享」,刑事雙月刊,第85期(2018年8月),頁25-28。
    謝政彬,「遊戲點數詐欺案件現況分析與偵防策進作為」,刑事雙月刊,第95期(2020年4月),頁24-29。

    研討會論文
    丘紹箕、梁彥文,「以智慧警務促進跨境警務合作」,收錄於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南京: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8年12月)。
    包涵,「海峽兩岸共同打擊司法互助的成效檢視及改良」,發表於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 (臺北:中央警察大學、社團法人刑事偵防協會主辦,2015年10月)。
    朱敏賢,「論恐怖活動資訊之蒐集及交換法制—自兩岸協議談起」,第五屆「恐怖主義與國家安全」學術暨實務研討會,2009年,頁61-86。
    宋月嬌,「跨境電信詐騙犯罪打防對策」,收錄於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南京: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8年12月)。
    林德華,「防制電信網路跨境詐欺犯罪新策略」,發表於第五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蘇州: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0年10月)。
    林德華,「從『0310』專案談兩岸跨境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的挑戰與策略」,發表於第六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香港:中國警察協會主辦、香港警務處承辦,2011年10月)。
    張淑平、郭亦農,「大數據與電信網絡詐騙之跨境治理」,發表於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澳門:中國警察協會主辦、澳門警察總局承辦,2017年12月)。
    曾文勇、黃慧娟,「兩岸電信詐欺犯罪之研究」,收錄於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優化智慧警務效能與跨境警務合作(瀋陽: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9年10月)。
    黃翠紋、蘇信雄,「查緝跨境電信網路詐欺犯罪績效影響因素之研究」,收錄於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優化智慧警務效能與跨境警務合作(瀋陽: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9年10月)。
    詹志文、吳柏寬,「大數據分析在治安治理的運用經驗與發展」,發表於第十二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澳門:中國警察協會主辦、澳門警察總局承辦,2017年12月)。
    劉嘉發,「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之回顧與前瞻」,發表於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 警學研討會(臺北:中央警察大學、社團法人刑事偵防協會主辦,2015年10月)。
    黎偉挺,「有組織犯罪打防對策及跨境警務合作淺析」,收錄於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優化智慧警務效能與跨境警務合作(瀋陽: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9年10月)。
    賴偉文,「粵臺共同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犯罪的現實考量」,發表於第十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臺北:中央警察大學、社團法人刑事偵防協會主辦,2015年10月)。
    羅國良、張文欣,「打擊和預防跨境電信詐騙犯罪—以電商外洩個資為例」,收錄於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警學研討會(南京:中國警察協會主辦,2018年12月)。

    學位論文
    孔懷瑞,「臺海兩岸毒品犯罪問題分析—兼論兩岸合作打擊毒品犯罪」,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吳洪帥,「海峽兩岸跨境電信詐騙犯罪法律對策研究」,北京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7年。
    李中宇,「兩岸共同打擊犯罪之模式研究—以跨境查緝『詐欺電信機房』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年。
    林成翰,「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問題之研究(2008~2016)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6年。
    陳宇桓,「兩岸共同打擊電信詐欺犯罪之研究—以兩岸共同打擊犯罪機制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
    黃昭能,「金門在臺海兩岸關係中角色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黃柏森,「兩岸共同打擊跨境犯罪之研究—2008年後大陸地區人民非法來臺案件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
    鄭宇智,「兩岸毒品犯罪與我國國家安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家安全與大陸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

    網際網路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2019年9月2日,https://cpc.ey.gov.tw/Page/6C059838CA9744A8/01b4ba0f-df24-4321-9580-4522a6b293bc。
    「『口罩2.0系統不會用簡訊通知民眾『包裹已派發』」,內政部警政署165全民防騙網,2020年3月29日,https://165.npa.gov.tw/#/article/news/193。
    「中國人大投票通過憲法修正案,國家主席可無限期連任」,BBC NEWS中文,2018年3月11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361817。
    「中國搶輸了!到黑山國騙6億元 中檢起訴92名騙徒」,自由時報,2020年6月3日,https://news.ltn.com.tw/。
    「公安部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查控中心在京揭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6年9月21日,http://www.gov.cn/xinwen/2016-09/21/content_5110233.htm。
    「日黑幫來臺學詐騙 網友諷:臺灣之光技術輸出」,自由時報,2018年5月4日,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415444。
    「外交部條約協定查詢系統查詢結果」,中華民國條約協定資料庫, http://no06.mofa.gov.tw/mofatreatys/Result.aspx?tysubject_c=%u5f15%u6e21&tysubject_e=%u5f15%u6e21&tysubject_o=%u5f15%u6e21&tycountry_c=&tycountry_e=&tyeffectivedate=&tyeffectivedateE=&tysigneddate=&tysigneddateE=&start=Y&tykeyword=&Order=Signing。
    「打擊跨境電信詐欺」,行政院全球資訊網,https://www.ey.gov.tw/Goals/3DA0DB3BAB293BB8。
    「全國民意調查—民眾對日常生活迭常抱怨事項的看法」,國家發展委員會,2009年11月25日,https://www.ndc.gov.tw/News.aspx?n=1D4A4EBE0DB43BDC&page=4&PageSize=20。
    「刑事局與歐洲及東南亞國家跨境斬手行動新聞資料」,刑事警察局,2019年1月28日,https://www.cib.gov.tw/News/Detail/37356。
    「『告臺灣同胞書』四十週年:蔡英文強硬回應習近平『兩制』臺灣方案提議」,BBC NEWS中文,2019年1月2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6733507。
    「見證遣返」,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網站,http://www.redcross.org.tw/home.jsp?pageno=201205070043。
    「『兩學一做』系列輔導之三:增強『四個意識』」,人民網,2016年4月12日,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0412/c117092-28269435.html。
    「桃花劫的『剝皮酒店』詐騙術《涉剝皮酒店詐騙 前撞球女選手丈夫被訴》」,臺灣高等檢察署,2019年7月26日,https://www.tph.moj.gov.tw/4421/4475/632364/680310/post。
    「異動條文及理由(中華民國刑法)」,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0467CD850F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FFFFFD00^04536103053000^00035001001。
    「異動條文及理由(洗錢防制法)」,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3B58B19B0E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FFFFFD00^01835105120900^00075001001。
    「異動條文及理由(組織犯罪條例)」,立法院法律系統,https://lis.ly.gov.tw/lglawc/lawsingle?003F1AB7E9540000000000000000014000000004000000^04574106121500^00077001001。
    「習近平強調,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8日,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18/content_5232659.htm。
    「『菲』常離譜,遣送臺嫌犯到大陸受審」,TVBS新聞網,2011年2月3日,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45246。
    「詐騙手法分析:ATM解除分期付款」,桃園市政府警察局桃園分局,2020年1月26日,https://www.typd.gov.tw/taoyuan/index.php?catid=490&cid=0&id=64&action=view&pg=0。
    「詐騙集團鎖定長者 3年騙走7億」,公視新聞網,2014年9月26日,https://news.pts.org.tw/article/280126?NEENO=280126。
    「『詐騙新目標!犯罪集團也搶搭虛擬貨幣熱潮』偵破『虛擬貨幣』網拍詐欺案」,刑事警察局,2019年5月2日,https://www.cib.gov.tw/News/Detail/39410。
    「愛情詐騙花招多 刑事局公布交友APP詐騙前10名」,鏡週刊,2020年2月15日,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215soc002/。
    「歷次會談總覽」,財團法人海峽兩岸交流基金會網站,http://www.sef.org.tw/lp.asp?CtNode=4306&CtUnit=2541&BaseDSD=21&mp=1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107922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92200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308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501.pdf2950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