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79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203729      Online Users : 7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799


    Title: 你的生命停在這裡,我仍要往前走!青少年領域社會工作者面對個案死亡的心路歷程
    “I am going forward, while you have stopped here!” Grieving process of youth social workers in the face of the death of a client
    Authors: 吳依蒨
    Wu, Yi-Chien
    Contributors: 楊佩榮
    吳依蒨
    Wu, Yi-Chien
    Keywords: 青少年社工
    個案死亡
    死亡因應
    Youth social workers
    Death of a client
    Causes of death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2:48:46 (UTC+8)
    Abstract: 在社會工作的實務中,討論死亡議題的工作場域多為醫療院所和老人機構,但死亡隨時都在發生,而死亡發生在青少年階段多為意外事件,所以青少年社工會因著個案死亡原因及所處的社會文化、家庭文化形塑出來的死亡概念,而產生巨大強烈的情緒,這些情緒或多或少影響著社工的日常工作和私人生活。故本研究欲了解青少年社工在遇到個案死亡時的態度和其因應方式,其中包含青少年社工面對個案死亡的歷程。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透過半結構的深度訪談,共訪談4位曾任/現任青少年社工,了解其面對個案死亡的心路歷程及死亡態度,研究者依據研究發現歸納出下列摘要:
    一、 青少年社工的死亡態度特性有三:死亡態度是一個進行式的過程、死亡所造成的影響和關係程度有關、死亡態度具個別化的特性。
    二、 青少年社工面對個案死亡時的情緒是複雜的,情緒並非線性單一的出現,有時候會有反覆和跳動的情緒,社工在反覆跳動的情緒及諸多生活事件之下,能夠接納自己的情緒、看見自己的狀態,才是梳理自己的開始。
    三、 透過面對、整理、釐清的過程,讓青少年社工放下心中對個案早逝的不捨、愧疚,和對個案的自責感,因此,面對、整理、釐清是社工重新開始生活或恢復生活狀態很重要的過程。
    四、 青少年社工在整理自己面對個案死亡之內在情緒的過程中,「覺察和表達」佔了很大部分的比例,透過說出來的方式可以幫助自己整理混亂的情緒,然後會進行自我內在的調適;「轉移注意力」、「聽他人分享」也是幫助自己不沉溺在個案死亡的方式。
    Issues related to death are more often discussed in the practice of medical or geriatric social work. Deaths, however, commonly occur at any period in life. During adolescence, deaths are often caused by accidents. Youth social workers, when faced with the sudden death of a client, might inevitably react with strong emotions, the extent of which was shaped by the reason or cause of the client’s death, and the social workers’ perception of death formed by prior experiences and the social and family culture in which they live. All this might inevitably affect social workers’ daily work and private life too. This study wanted to illustrate the bereavement process when youth social workers faced an unexpected death of a client, hoping to understand their perception of and their coping response to the event.
    This study use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a total of 4 youth social workers were interviewed. The findings were summarized below:
    1. Three dimensions were found about the perception towards death: Perception was 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relationship. Every death experience was specific to the individual. Perception towards death was not fixed; rather, it built upon every death-related experience.
    2. Emotional reaction and processing in the face of death were complex. The emotions did not emerge linearly or singularly. They came in repetitive or sometimes volatile motions. Not until social workers faced and accepted their emotional states, they might not yet be ready to process the effect of the sudden death of their clients.
    3. Through the process of confronting, organizing and clarifying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the sudden death of their clients, social workers worked through their guilt and self-blame. Through this, they were likely to restart and restore their personal routines.
    4. "Awareness of self” and “expression of feelings" were two important part during the process when social workers reorganized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bout the incidents. While expressing feelings, social workers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ognitively reorganize those emotions that were chaotic, and through which, they were likely to be in touch with their inner self and made adjustment when needed. Other adjustments used by the social workers were "diverting attention" and "listening to similar experiences from others".
    Reference: 壹、 中文部份
    內政部戶政司(2017)。死亡數及粗死亡率(按登記及發生)。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索引日期:2018年04月05日。
    王昭惠(2010)。助人者看不見的傷口:心理助人者替代性創傷形成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新竹市。
    王啟銘(2014)。消防人員之人格特質、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傾向與職場疲勞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高雄市。
    王慧芬(1999)。「我也會死嗎?」和兒童談死亡與哀傷。國教輔導,39(1),51-59。
    余易儒(2016)。新進醫務社工經歷個案死亡之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新北市。
    余德慧(2010)。觀山觀雲觀生死。臺北:張老師文化。
    吳宛育(2011)。醫務社工協助癌症末期病童及家庭準備死亡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南投縣。
    吳宜芬(2010)。請容許悲傷的孩子悲傷-關懷八八水災災後創傷兒童。台灣教育,66(1),48-49。
    吳怡欣、張景媛(2000)。青少年與重要他人的情感關係和其自尊織相關研究暨訪談內容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2(1),15-40。
    吳風鈴、陳慶餘、謝博生(2011)。社區善終照護準備計劃。台灣醫學,15(1),22-31。
    吳庶深(2000)。“敢愛敢不恨”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教學:面對愛情死亡的臨終關懷。安寧療護雜誌,14(1),1-12。
    吳淑娟(2010)。加護病房護士之死亡觀點轉化歷程與死亡教育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嘉義縣。
    李永平譯(2004)。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原作者:Elisabeth Kubler-Ross M.D.)。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李宛宸(2005)。生死教育教學對國中學生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傷頁教育學系研究所,彰化。
    李政賢譯(2018)。質性研究的五種取徑(原作者:John W.Creswell,Cheryl N.Poth)。臺北:五南。
    李柏融(2014)。當秘密崩解—成年期女性面對母親罹癌死亡之經驗與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臺北市。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2004)。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原作者:J. William Worden)。臺北:心理。(原著出版年:2001)
    李浩昀(2016)。觸法少年成年後重回社會之正向主觀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李淑芬(2012)。嘉義縣消防人員面臨死亡事件的衝擊與學習需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嘉義縣。
    李琇婷(2009)。諮商師的悲傷剝奪經驗研究─以協助企圖自殺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新北市。
    李維庭(2000)。經歷九二一:災民安置所的心理重建經驗。應用心理研究,6,213-250。
    汪淑媛(2008)。論臺灣社工作教育對社會工作職業風險之忽視。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7,1-42。
    周愫嫺(2004)。少年犯罪。臺北:五南。
    林冠妤(2015)。緊急救護志工之生死觀 :以南投縣鳳凰志工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嘉義縣。
    林哲立、邱曉君、顏菲麗譯(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原作者:Jose B.Ashford,Craig W.LeCroy,Kathy L.Lortie)。臺北:湯姆生出版:雙葉書廊發行。(原著出版年:2007)
    林素珍(2015)。國小階段「死亡教育」課程反思。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4),193-197。
    林綺雲(2003)。死亡教育與輔導–批判的觀點。生死學研究,2,77-92。
    林綺雲(2005)。社會文化與悲傷反應。生死學研究,2,107-127。
    林綺雲、張菀珍、邱鈺雯、蔡佩真、劉清虔、陳武宗、王春雅、許禮安、釋慧開、李惠伃、王別玄(2018)。臨終與生死關懷。臺北市:華都文化。
    林耀盛(2003)。書寫創傷:探究“九二一震災”受創者的心理社會療癒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3-64。
    邱吉志(2012)。消防人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及因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研究所,臺中市。
    阿爾芬思、早川一光、寺本松野、季羽倭文子(2003)。生命的終結:死亡的準備與希望(林雪婷譯)。臺北:東大。(原著出版年:1997)
    柯明君(2009)。老年安養及長期照顧機構之社會工作者面對院民死亡之適應狀況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臺中市。
    洪志良(2017)。國軍部隊助人工作者專業耗竭與自我照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研究所,桃園市。
    洪美欣(2017)。驟然喪親遺族治喪歷程的喪慟經驗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曉玲、蔡慈儀、王凱微(2014)。新進護理人員面對死亡之照護經驗。榮總護理,31(2),196-207。
    范聖孟(2010)。日本自衛隊參與災害防救法制介紹與我國修法建議。第十八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780-792。臺北,2010年。
    徐瑛霞、傅家芸(2019)。一位肺癌末期個案面臨死亡之加護經驗。高雄護理雜誌,36(2),98-108。
    袁方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
    高淑清(2001)。在美華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世界:詮釋與反思。本土心理學研究,16,225-285。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5)。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資源整合平臺(九年一貫課程綱要)。https://cirn.moe.edu.tw/Facet/classindex/index.aspx?HtmlName=ClassIndex,索引日期:2019年10月21日。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108課綱資訊網)。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php,索引日期:2020年5月11日。
    張芬芬譯(2005)。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原作者:Matthew B. Miles.,& A.Michael Huberman.)。臺北:雙葉。(原著出版年:2005)
    張美惠譯(2006)。當綠葉緩緩落下(原作者:Elisabeth Kubler-Ross & David Kessler)。臺北:張老師。(原著出版年:2004)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益鈞(2017年03月19日)。感情糾紛談判少年助陣被砍死。華視新聞。2017年03月19日,取自:https://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703/201703191858497.html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
    張淑美(2001)。國中生的生命教育–從死亡概念與態度論國中階段生死教育的實施。國立教育資料館:26輯,355-375。
    張靄珠(2002)。綻放在生命與記憶斷層的花朵:「九二一地震」心靈重建戲 劇工作坊。中外文學,30(8),132-157。
    許芳瑜(2002)。彰化縣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功能之研究—社會工作員之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佩君(2008)。高雄市幼稚園教師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南。
    陳芝嘉、余清祥、蔡偉德(2015)。921震災對中老年人死亡風險的影響中。人口學刊,50,61-99。
    陳亭儒、胡文郁(2011)善終之概念分析。長庚護理,22(1),45-52。
    陳啟明(2018年11月28日)。W飯店毒趴翻版?15歲少女參加女網友聚會後暴斃身亡。三立新聞。2018年11月28日,取自: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463145
    陳啟榮(2008)。臺灣青少年次文化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59(2),38-51。
    陳莛翊、林文保(2014)。幼兒園的死亡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10),69-72。
    陳雪娥(2004)。「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突發對醫療工作人員的影響---以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構面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高雄市。
    陳惠茹(2015)。喪葬儀式中禮儀師對家屬的悲傷輔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陳智惠、齊美婷、黃惠滿、孫凡軻(2012)。遭逢莫拉克颱風之災民創傷一年後反應之經驗。護理雜誌,59(3),29-39。
    陳新綠譯(1994)。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原作者:Arthur Kleinman)。苗栗:桂冠圖書。(原著出版年:1988)
    陳增穎(2016)。悲傷諮商助人工作者的專業倫理實踐之初探性研究。輔導季刊,52(3),26-35。
    陳慶餘、邱泰源、釋宗惇(2003)。921震災前後民眾死亡概念與態度之改變。安寧療護雜誌,8(4),353-363。
    陳錫琦(2010)。成人接觸死亡經驗之研究。第二屆生死學與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7。臺北:天主教輔仁大學、中華生死學會。
    陳錫琦(2013)。十二年國教生命教育課程概觀與反思。國民教育,53(3),1-6。
    陳豐德、林煒傑(2019年01年22日)。毒鴛鴦隔1天「接連跳樓」17歲女骨折、男友傷重身亡。ETtoday新聞雲。2019年01年22日,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22/1362663.htm
    陸巧嵐(2010)。921•我•921~地震之創傷與失落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新北市。
    陸運鋒、黃子騰(2011年10月31日)。少年偷飆車翻滾爆頭亡。蘋果日報。2011年10月31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11031/33780098/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
    彭康哲(2014)。探討醫務社工經歷案主死亡之正向主觀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臺北市。
    曾文秀(2003)。死亡教育課程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兒童死亡知識、死亡態度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臺北市。
    游碧真(2012)。癌末病人善終指標與安寧照會評估之相關性分析-以某區域教學醫院安寧病房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雲林縣。
    程可心(2018)。華人面對自己或重要他人死亡威脅之後續因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黃文翰、鄭逸如、楊于婷、張琦郁、黃士哲(2017)。如何面對臨終的死亡焦慮-誰該為自身的死亡負責?。安寧療護雜誌,22(2),202-212。
    黃禎貞(2001)。生命魔法師---國中生死亡教育課程設計與評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楊茵淇(2018)。醫療從業人員對親人善終照顧的實踐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楊智強、李雪莉(2017年11月01日)。【江湖篇】幫會裡的少年兄。報導者。2017年11月01日,取自:https://www.twreporter.org/a/high-risk-youth-join-gangster
    翟文棋(2003)。生死教育團體方案對高中生的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高雄市。
    趙可式(2007)。醫師與生死。臺北:寶瓶文化。
    趙佑純(2013)。青少年加入家將與物質使用歷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劉欣懿(2003)。「生命的彩虹」高中生死取向生命教育課程介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劉樹華(2017)。0至2歲嬰幼兒的生命教育:以新北市新店青潭公共托育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研究所,新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蔡松芬(2005)。自殺遺族復原歷程探討–以一個經歷多重親人自殺個案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臺中市。
    蔡昌雄、蔡淑玲、劉鎮嘉(2006)。死亡焦慮下的自我照顧-以安寧護理人員為例。生死學研究,3,133-164。
    衛生福利部(2017)。106年死因結果摘要表。https://dep.mohw.gov.tw/DOS/lp-3960-113.html,索引日期:2018年05月10日。
    鄭存琪(2005)。青少年自殺。慈濟醫學雜誌,17(2),39-44。
    盧佳佩、陳協宏(2016)。從電影《父後七日》看喪葬禮俗中的哀傷。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12),156-159 。
    盧碧珍、張靜安、白玉珠、蔡欣玲(2008)。臨床護理人員面對死亡事件的心理反應與處理方式之探討。榮總護理,25(3),268-275。
    賴弘斌(2015)。大型災害後消防人員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之分析-以高雄八一氣爆事件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防災科技研究所,高雄市。
    賴玉亭(2011)。生死接觸:探討安寧社會工作者面對案主死亡之情緒轉換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桃園市。
    賴瑩黛(2006)。「矯正之?協助之?」感化教育少年自殺企圖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臺北市。
    龍紀萱(2003)。死亡過程中的生存期待–從期待理論探討白血病兒童面對死亡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班。臺中市。
    戴正德(2005)。生死學:超越生死。新北市:全威圖書。
    謝子凡(2019)。我和我追逐的垃圾車。臺北:九歌。
    瞿海源等編(2015)。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臺北:臺灣東華。
    顏心庭(2019)。認識生命的本質-從淺談『死亡教育』開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135-139。
    顏鳳如(2009)。生死教育之批判性思考教學對國中生自我概念及生命意義感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鐘美芳(2009)。敘事治療團體對高職學生人際失落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嘉義縣。
    顧艷秋(2001)。護理人員的死亡態度。安寧療護雜誌,6(2),32-41。
    顧艷秋、顏芳慧、王翠彬、錢端蘭(2010)。八八水災災民創傷後反應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57(3),32-42。

    貳、 英文部分
    Braun, V., & Clarke, V. (2006).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3(2), 77-101.
    Caplan,G.(1974).Suppot systems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ew York, NY: Behavioral Publications.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 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51-558.
    Malhotra.N.K.(1993). Marketung Research.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
    Pearlman, L. A., & Saakvitne, K. W. (1995). Trauma and the therapist: countertransference and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in psychotherapy with incest survivors. New York, NY: W.W. Norton & Company.
    Rubin, H. J., and. Rubin, I. S. (2005):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Hearing Data(2nd). New York, NY: Sage Publications.
    Steinberg, L. (2014). Age of opportunity: Lesson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adolescence. New York, N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Publishing.
    Weiss, R. (1994). Learning From Strangers; The Art and Method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ies.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3264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4006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448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Work]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0601.pdf3903KbAdobe PDF258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