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65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618220      Online Users : 8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典藏 > College of Law > Department of Law > Theses >  Item 140.119/13165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655


    Title: 刑事程序中之媒體規制—以犯罪報導之限制為中心
    The Media Regulation in Criminal Procedure - Focusing on Limitation of the Crime News
    Authors: 陳奐均
    Chen, Huan-Jyun
    Contributors: 何賴傑
    陳奐均
    Chen, Huan-Jyun
    Keywords: 偵查不公開
    媒體規制
    犯罪報導
    國民法官法
    媒體公審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2:20:40 (UTC+8)
    Abstract: 我國近年來,讓人民參與審判的聲浪不絕於耳,於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中亦為重要議題之一,但與之相對,關於刑事程序中媒體的犯罪報導,則未引起太多討論或關注,考慮到多數人民對於司法之認識多來自媒體的報導,其影響力不容忽視,如果將來進入審判之人民事先被媒體的犯罪報導污染心證,則勢必將減損採行該制度之成效與提升人民對司法之信任目的之達成,並可能使被告受公平審判之權利受到損害,因此該議題確有其討論之價值與重要性。
    首先劃定本文之討論範圍以後,第二章則會從犯罪報導之存在基礎為一深入討論,先確立犯罪報導與新聞自由之關係,並探尋犯罪報導蘊含之價值,佐以實際案例,全面性的討論前開問題。接著討論犯罪報導可能會造成的問題,此部分將聚焦於犯罪報導與法規範(無論是實體法或程序法)產生衝突之處。最後就「限制犯罪報導之必要性」做一簡略的基礎建構,同時作為進入第三章的鋪陳。
    第三章為外國法之探討,為了提升參考價值,選擇的國家(澳、美、奧、日)皆有人民參與審判制度之運行。而本章於各節之始,會先對於該國之人民參與審判制度以及新聞自由的保障情形做一簡略之介紹,再進一步討論這四個國家對於犯罪報導規制的法規範、實務上運作的狀況與問題。
    第四章則是我國法之檢討,結束比較法之討論以後,首先討論我國在對於犯罪新聞的規制上曾有過什麼樣的歷程,而現況又是如何,是否有不足或待改善之處,接著以第三章所介紹的外國法制為骨幹,討論何種制度較為適合我國,如真要效法,又應進行何種轉化才能達到原本的目的又不會造成過鉅之衝突。
    第五章則為本文之結論,透過整理前四章之論述後作一歸納,並精簡總結出本文之看法。
    Reference: 壹、 中文文獻
    一、 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尤英夫,新聞法論,上冊,8版,世紀法商雜誌,2000年10月。
    王兆鵬、李榮耕、張明偉,刑事訴訟法(上),二版,新學林,2013年9月。
    林子儀,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元照,1993年4月。
    林鈺雄,新刑法總則,3版,元照,2011年9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上冊,七版,新學林,2013年9月。
    林鈺雄,刑事訴訟法,下冊,七版,新學林,2013年9月。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三民,1982年2月。
    李茂政,當代新聞學,初版,正中,2002年10月。
    李茂政,新聞學新論,初版,風雲論壇,2005年8月。
    李惠宗,憲法要義,六版,元照,2012年9月。
    李瞻,新聞學,11版,三民,1991年8月。
    松井茂記 著,蕭淑芬 譯,媒體法,第三版,元照,2004年11月。
    法治斌,人權保障與憲法法制,月旦出版,1993年9月。
    陳新民,憲法導論,六版,三民,2008年10月。
    陳新民,憲法學釋論,修訂八版,三民,2015年5月。
    陳春生,憲法,三民,2003年10月。
    陳慈陽,憲法學,三版,元照,2016年3月。
    鄭貞銘,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七版,三民,1992年3月。
    錢震 著、鄭貞銘、張世民、呂傑崋 增修,初版,新聞新論,五南,2003年3月。
    蘇永欽,司法改革的再改革,元照,1998年10月。
    Denis McQuail 著、陳芸芸、劉慧雯 譯,McQuail’s大眾傳播理論,韋伯文化,2011年1月。

    二、 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凱政,偵查不公開原則之研究—偵查秘密與新聞自由間之衡平,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7年1月。
    林永翰,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之衝突—以犯罪新聞報導之媒體公審現象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3月。
    林忠霆,正義世界信念:一般人與犯罪人對被害人的態度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2008年。
    邱忠義,妨害司法公正罪之再建構,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6月。
    陳雅慧,想像的新聞自由—從台灣媒體之現實檢討第四權理論,國立台灣大學科際整合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8月。
    張永宏,我國引進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研究—以日本裁判員制度為借鏡,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1月。
    蔡蕙如,爆料新聞學在臺灣的初探—邱毅爆料風潮的爭議,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三、 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正嘉,進行中刑事案件之新聞報導的應然與界限,台大法學論叢第47卷,第3期,頁1221-1281,2018年9月。
    朱朝亮,偵查中案件資訊公開及揭露之界限,法學叢刊,第237期,頁109-129,2015年1月。
    林素鳳,日本的政府資訊公開法制,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頁57-69 ,2000年7月。
    林明鏘,公務機密與行政資訊公開,臺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1期,頁51-86 ,1993年12月。
    何賴傑,正當法律程序原則 刑事訴訟法上一個新的法律原則?,憲政時代,第25:4期,頁33-53,2000年4月。
    沈宜生,歐洲委員會各國之人民參與刑事審判(上),司法周刊,第1854期,頁2-3,2017年。
    沈宜生,歐洲委員會各國之人民參與刑事審判(下),司法周刊,第1855期,頁2-3,2017年。
    張明偉,以偵查不公開規範傳播自由之探討,法學叢刊,第237期,頁91-108,2015年1月。
    張明偉,淺談偵查不公開作業辦法之修正,台灣法學雜誌,第369期,頁33-40,2019年6月。
    張明偉,初探美國陪審制,月旦刑事法評論2期,頁30-43 ,2016年9月。
    張海靜,自由與挑戰 〈出版法〉廢除後的觀察與思考,文訊雜誌,頁12-15,1999年1月。
    黃東熊,論出版法第33條—審判獨立與言論自由之關係,輔仁法學第6期,頁37-80,1987年1月。
    黃國昌,美國陪審制度之規範與實證,月旦法學雜誌第194期,頁68-89,2011年7月。
    楊雲驊,刑事訴訟法偵查不公開與刑法洩漏國防以外機密罪之關係--以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一○二年度矚易字第一號刑事判決為例,月旦裁判時報,第27期,頁35-46, 2014年6月。
    楊崇森,美國大陪審制度之功能與運作,軍法專刊第56卷第3期,頁227-234,2010年6月。
    楊崇森,澳洲法律制度運作概觀,法令月刊,第67卷第8期,頁26-66,2016年8月。
    瑪莉娜.史特格-希特布朗 著、許政賢 譯,奧地利參審及陪審制度(上),司法周刊,第1473期,頁2-3,2009年。
    劉邦繡,媒體過度報導犯罪新聞對刑事司法的影響──以「Ma案」臺灣臺北地方法院一○一年度矚訴字第一號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一○一年度上字第二○八號上訴書來探討,月旦裁判時報,第29期,頁78-102,2014年10月。
    陳新民,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一個比較法制上的觀察與分析,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29卷第3期,頁89-134,2000年4月。
    陳愛娥,政府資訊公開法制的憲法基礎,月旦法學雜誌第62期,頁24-35,2000年7月。
    蔣念祖,看美日韓經驗「觀審制」根本玩假的!,司改雜誌第103期,頁32-35,2015年1月。
    蔡秀卿,日本情報公開法制訂之意義與課題,立法院院聞,第28卷第8期,頁31-47,2001年12月。
    薛智仁,罰金刑體系之改革芻議,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第47卷第2期,頁761-838,2018年6月。

    四、 專書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王應機,犯罪新聞報導及其法律責任,載:新聞法律問題,臺灣學生書局,頁225-257,1975年。
    廖福特,無罪推定之權利——三角法律論證,載:《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九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頁513-582,2017年4月。

    五、 研討會紀錄
    「偵查中案件資訊公開或揭露之界限—以公共利益為中心」論壇會議紀錄,法學叢刊第237期,頁67-84,2015年1月。
    媒體與司法(偵查不公開之再省思),月旦裁判時報第53期,頁134-149,2016年11月。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決議『落實偵查不公開、避免媒體審判與隱私保護』等議題」公聽會,何賴傑教授書面意見書,2018年1月。

    六、 政府出版品
    葉俊榮,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之研究,1996年5月。
    法務部司法官學院 編印,司法倫理(外國篇),四版,2016年。
    行政院新聞局 編輯,出版法相關法條、行政裁判、行政解釋、判例解釋彙編,頁131,1988年。

    七、 新聞報導
    綜合報導,觀審制「只讓你看,不讓你判」 柯建銘籲建立陪審制,自由時報電子報,2015年5月18日。
    綜合報導,「小心合法詐騙!法院認證的「支付命令」恐讓你家破人亡」,SETN三立新聞網,2015年5月17日。
    綜合報導,「《毆運將案》友寄隆輝來頭不小 為日本知名夜店社長」,自由時報,2012年2月5日。
    綜合報導,捲小模命案!重獲清白仍處處碰壁 梁思惠嘆:影響我一生…,三立新聞網,2018年7月10日。
    綜合報導,北捷喋血》精神科醫師:鄭捷父母愛己勝過愛小孩,自由時報,2014年5月28日。
    李育材,【閨密誘殺小模】涉設局性侵殺人 梁女臉書被網友灌爆,鏡周刊,2017年3月3日。
    吳亮儀、陳韋宗、王定傳、劉力仁,北捷血案頭七 鄭捷父母 下跪道歉,自由時報,2014年5月28日。
    吳仁捷,北捷喋血》鄭捷偏差 警方認為父母脫不了責任,自由時報,2014年5月28日。
    吳佳蓉,「盜領發票下場慘 獎金追回被告還遭檢調調查」,經濟日報,2019年10月26日。
    吳銘峯,「用「身分證產生器」避免個資外洩 檢察官:犯偽造文書」,ETtoday新聞雲,2018年6月6日。
    宋志民,「Makiyo喝茫快閃 慣性上演英雄救美」,中時電子報,2012年2月8日。
    林佩均,「影/Gay酒吧起衝突互毆 咬人男指控台中警吃案」,聯合新聞網,2019年11月19日。
    侯柏青,「不該成愚蠢酷吏」 檢方傾向不上訴,自由時報,2012年4月27日。
    姚岳宏,虐殺過程小模醒來 蛇蠍女拿手電筒砸頭,自由時報,2017年3月6日。
    邱俊福,「黑幫設毒品分裝場 新型毒果凍、軟糖、咖啡包統統有」,自由時報,2018年12月13日。
    陳聖璋,「假冒衛生局 醫檢所詐騙民眾遭法辦」,今日新聞NowNews,2019年10月29日。
    陳薏云,「大咖不用酒測? 所長被爆料要求員警包庇」,自由時報,2018年5月15日。
    陳薏云、吳仁捷,自由時報,打燈看男友性侵 冷血閨密還PO文裝傻,2017年3月4日。
    陳慧貞、吳志偉、易慧慈,「李濤邱毅炒過頭 網友批瘋了-名嘴辦案邊演戲 煽動反日」,自由時報,2012年2月10日。
    劉婉君,「射傷2警嫌犯 左手僅剩拇指 此人凶殘 查緝專刊籲大家小心」,自由時報,2018年12月16日。
    鍾采蓉,「捷運板南線預告殺人 刑大科偵隊介入偵辦」,聯合新聞網,2019年7月23日。

    貳、 外文文獻
    一、 西文專書(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Schultz,Julianne(1998),Reviving the fourth estat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 西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字母排序)
    Kent Cooper, The Right to Know, 10 Free World 53,(1945).
    Giorgio Resta, Trying Cases in the Media: A Comparative Overview, 71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31(2008).
    Potter Stewart, Or of the Press, 26 Hastings L.J. 631,(1975).
    Greg Taylor,Jury Trial in Austria, 14 (2)New Criminal Law Review 281 (2011).

    三、 西文官方出版品
    The Law Commission, Contempt Of Court: Scandalising the Court,LAW COM No 335 (2012).
    Victorian Law Reform Commission, Contempt of Court: Consultation Paper MAY (2019).
    New South Wales Law Reform Commission,Discussion Paper43 CONTEMPT BY PUBLICATION(2000).

    四、 判決
    (一) 澳洲
    John Fairfax & Sons Ltd v Police Tribunal (NSW) 5 NSWLR 465.
    R v PERISH; R v LAWTON; R v PERISH [2011] NSWSC 1102.
    R v DEBS [2011] NSWSC 1248
    Fairfax Digital Australia & New Zealand Pty Ltd v Ibrahim [2012] NSWCCA 125
    R v AB (No 1) [2018] NSWCCA 113
    R v NK (No 2) [2015] NSWSC 1282
    R v NK (No 3) [2015] NSWSC 1257
    R v NK [2015] NSWSC 1281
    R v Qaumi & Ors (No 3) (Severance and separate trial) [2016] NSWSC 15
    R v Qaumi & Ors (No 12) [2016] NSWSC 294.
    R v Qaumi & Ors (No 15) (Non-publication order) [2016] NSWSC 318
    R v Qaumi & Ors (No 16) (Internet “take down” orders) [2016] NSWSC 319
    R v Qaumi & Ors (No 67) [2016] NSWSC 1601
    R v Qaumi & Qaumi [2016] NSWSC 1473
    Nationwide News Pty Limited v Qaumi [2016] NSWCCA 97

    (二) 美國
    Bridges v. State of California, 314 U.S. 252 (1941)
    Pennekamp v. Florida, 328 U.S. 331 (1946)
    Craig v. Harney, 331 U.S. 367 (1947)
    Nebraska Press Association v. Stuart,427 U.S. 539(1976)
    United States v. McKenzie, 697 F.2d 1225 (5th Cir. 1983)
    Columbia Broadcasting Systems, Inc. v. U.S. Dist. Court for Cent. Dist. of California,729 F.2d. 1174(9th Cir. 1984)

    (三) 歐洲人權法院
    ECHR, Worm v. Austria , Judgement of 29/08/1997, Application no. 22714/93.

    五、 日文專書(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土屋美明,裁判員制度と報道―公正な裁判と報道の自由,2009年5月。
    渕野貴生,適正な刑事手続の保障とマスメディア,2007年2月。

    六、 日文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田中輝和,刑事事件報道の実態と刑事訴訟法東北の三大再審無罪事件の場合,東北学院大学論集 法律学,27号,頁2-3,1985年10月。
    飯室勝彦,取材・報道と「無罪推定の原則」,自由と正義,45巻8号,1994年8月。
    田中輝和,刑事「事件報道」と刑訴法との関係,東北学院大学論集 法律学,1998年3月。
    細田啓介,オーストラリアにおける刑事陪審公判と報道の関係を中心する手続の公正と公表の関係について(上),判例タイムズ,No.1127,2003。

    參、 網路資料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官方網站,https://justice.president.gov.tw/
    NSW Legislation(澳洲新南威爾斯州政府法規資料庫),https://legislation.nsw.gov.au
    司法院 國民參與審判網站,https://social.judicial.gov.tw/LayJudge/
    裁判員制度‧刑事檢討会第13回配布資料1:「裁判員制度について」の説明,https://www.kantei.go.jp/jp/singi/sihou/kentoukai/saibanin/dai13/13siryou_list.html
    Freedom House,https://freedomhouse.org/
    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 Website,https://rsf.org/en
    日本新聞協会,https://www.pressnet.or.jp/
    日本民間放送連盟公式WEBサイト,https://j-ba.or.jp/
    BPO放送倫理・番組向上機構,https://www.bpo.gr.j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565105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65105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663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aw]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5201.pdf5249KbAdobe PDF224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