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4581      Online Users : 64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57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579


    Title: 時間意識與抒情精神:蘇軾詩歌研究
    Sense of Time and Spirit of Lyricism: A Close Reading of Su Shi’s Poems
    Authors: 曹姮
    Cao, Heng
    Contributors: 廖棟樑
    Liao, Tung-Liang
    曹姮
    Cao, Heng
    Keywords: 蘇軾
    時間意識
    抒情精神
    時間標度
    死亡
    物質文化
    Su Shi
    Sense of time
    Spirit of lyricism
    Time scale
    Death
    Material culture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2:00:50 (UTC+8)
    Abstract: 「時間」一直是「抒情傳統」論述中不可迴避的子課題。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裡,時間不僅僅被視為客觀秩序的一部分,更被賦予了無限的個人色彩。本文以蘇軾詩歌為討論文本,從「時間意識」的角度出發,分析蘇軾在詩歌中如何表現時間,如何處理時間,如何與時間互動,以及在「時間意識」之下,「抒情精神」又以怎樣的方式滲入到了具體的文本中。
    本文的主幹邏輯發端於吳國盛有關「時間」原型經驗的總結,吳國盛將「時間」的原型經驗歸納為兩種:「標度時間經驗」和「時間之流經驗」。
    第二章從「標度時間經驗」出發,選取了蘇軾詩歌的題目作為討論的對象,分析詩題中藉由時間標度而實現的抒情效果,雖然時間標度強調的是事件在公共計時體系中的定位,但蘇軾依然藉由不同的標度方式來寄寓個人的情感。
    第三章「時間之流」經驗出發,考察蘇軾詩歌中以「自我」為尺度的時間意識。這一章首先分析了蘇軾詩歌中兩種譬喻時間的方式,歸納出蘇軾對於「時間」的兩種感知取向——一種強調時間的「有序」狀態,另一種強調時間的「無秩序」狀態,進而討論由兩種感知取向形塑出兩種藉由「時間」而實現的抒情邏輯:「推移」和「嵌套」。
    第四章從三種關照「時間」的方式出發,討論「物」與「時間」的互動中所呈現的抒情性。第一種觀時方式強調「物」作為具象存有的物性;第二種觀時方式強調「物性」中的「抽象」本源性;第三種觀時方式主要借鑒了佛教的思想,從「物」的無情性出發,以「虛空」來消解「時間」。
    簡而言之,本文可以視為「抒情傳統」論述作用於蘇軾詩歌的一次詮釋實踐,但在行文過程中,本文也試圖將「時間」與「抒情」的關聯由蘇軾詩歌的個性推廣為文學的共性。
    “Time” has always been an unavoidable sub-topic in the discussion of “lyrical tradi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time” is not only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social order but also as a kind of personal experience.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Su Shi writes about time and deal with time in his poems, in order to figure out how he expresses his emotions by means of time.
    The main logic of the thesis originated from Wu Guosheng’s conclusion of the archetypal experience of time: the experience of time scale and the experience of the flow of time.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with the first chapter a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fifth chapter as the conclusion.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titles of Su Shi’ poe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ime scal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flow of time,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wo ways of time experience: one depicts the ordered state of time and the other describes the disordered state of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bjects, the forth chapter illustrates three ways of the observation which partially alleviate the pain caused by the fleeting passage of time.
    In short, this thesis is a close reading of Su Shi’s poems, focusing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nse of time and the spirit of lyricism. Howeve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ime and lyricism is not confined to Su Shi’s poems, similar analytical methods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literary works.
    Reference: 一、古典文獻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十三經註疏》整理委員會整理:《十三經註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晉﹞郭象注:《莊子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56冊。
    ﹝晉﹞程本:《子華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48冊。
    ﹝東晉﹞陶淵明著,逯欽立校註:《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東晉﹞僧肇著,張春波校釋:《肇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唐﹞玄奘譯,韓廷傑校釋:《成唯識論校釋》卷九,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校註:《李白集校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杜甫著,﹝清﹞楊倫箋註:《杜詩鏡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箋註:《孟浩然詩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朱熹撰,﹝日﹞岡田武彥解題:《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京都:中文出版社出版,新北:廣文書局印行,1977年。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校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
    ﹝宋﹞宋祁:《景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88冊。
    ﹝宋﹞洪興祖撰:《楚辭補註》,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79冊。
    ﹝宋﹞梅堯臣:《宛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99冊。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蘇軾著,﹝宋﹞施元之注:《施註蘇詩》,清康熙38年刻本,1699年。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注,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蘇軾著,鄒同慶,王宗堂校註:《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宋﹞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校點:《欒城集》第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元﹞脫脫 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楊慎撰,王大厚箋證:《升庵詩話新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清﹞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王士禛著,張宗柟纂集,夏閎點校:《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清﹞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清﹞浦起龍:《讀杜心解》,寧我齋刻本,靜寄東軒藏版,雍正2-3年,1724-1725年。
    ﹝清﹞魏慶之撰:《詩人玉屑》,乾隆間謹厚堂刊本。
    陳秋平譯註:《金剛經•心經》,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楊伯峻譯註:《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雷一東:《墨經校解》,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黎翔鳳撰,梁連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賴永海,高永旺譯註:《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第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賴永海,楊維中譯註:《楞嚴經》,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二、今人論著
    (一)專書
    王德威:《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課》第2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8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吳國盛:《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李烈炎:《時空學說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李珺平:《中國古代抒情理論的文化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鳳亮:《中國古典文論現代觀照的海外視野》,臺北 : 秀威資訊科技,2016年。
    汪潔:《時間的形狀:相對論史話》,臺北:經濟新潮社,2017年
    林順夫著,張宏生譯:《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金哲,陳燮君:《時間學》,新北:弘智文化,1995年。
    柯慶明,蕭馳主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1994年。
    徐承:《高友工與中國抒情傳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徐承:《中國抒情傳統學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徐訏:《懷璧集》,臺北:釀出版,2016年。
    馬大康,葉世祥,孫鵬程:《文學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張衍田:《中國古代紀時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張健:《知識與抒情:宋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張鴻:《《宇宙與意象》研究及中國古代宇宙詩論》,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世驤著;張暉編:《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陳世驤古典文學論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陳國球:《文學何以成為知識?:文學批評、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3年。
    陳國球,王德威編:《抒情之現代性:「抒情傳統」論述與中國文學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
    陸敬忠主編:《海德格、高達美、大乘佛學與宋明理學:西方詮釋學與漢語哲學》,臺北: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2009年。
    曾棗莊等:《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隋樹森:《古詩十九首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7年。
    詹冬華:《中國古代詩學時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劉益州:《意識的表述:楊牧詩作中的生命時間意涵》,臺北:新銳文創,2013年。
    蔡宗齊 著,陳婧 譯:《漢魏晉五言詩的演變——四種詩歌模式與自我呈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1993年。
    蔣寅:《視角與方法:中國文學史探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1999年。
    蕭馳:《玄智與詩興》,臺北:聯經,2011年。
    錢林森編:《牧女與蠶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龔鵬程:《中國詩歌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日﹞內山精也著,朱剛,張淘,劉靜,益西拉姆譯,慈波校譯:《廟堂與江湖——宋代詩學的空間》,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日﹞吉川幸次郎著,李慶等譯:《宋元明詩概說》,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日﹞松浦友久著,孫武昌,鄭天剛譯:《中國詩歌原理》,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0年。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日﹞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象: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古羅馬﹞奧古斯丁著,周士良譯:《懺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
    ﹝古羅馬﹞奧勒利烏斯(Aurelinus, M.)著,王煥生譯:《沉思錄:古希臘文全譯本》,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
    ﹝法﹞伯格森(Bergson, H.)著,肖聿譯:《創造進化論》,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
    ﹝法﹞路易•加迪等著,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臺北:淑馨出版社,1992年。
    ﹝法﹞薩特著,陳宣良等譯:《存在與虛無》第3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詩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2006年。
    ﹝美﹞艾朗諾著,杜斐然,劉鵬,潘玉濤譯,郭勉愈校:《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德﹞恩斯特•波佩爾(Ernst Pöppel):《意識的限度:關於時間與意識的新見解》,臺北:淑馨出版社,1997年。
    ﹝德﹞康德著,鄧曉芒譯,楊祖陶校:《純粹理性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諾伯特•愛里亞斯(Norbert Elias)著,李中文譯:《論時間》,新北:群學,2013年。
    George Lakoff,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註:《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臺北:聯經,2006年。
    George Lakoff, and Mark Turner. More than cool reason: 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Julian Barbour, The end of time: The next revolution in physic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Ronald C. Egan, and Shi Su. Word, image, and deed in the life of Su Shi. Vol. 39. (Cambridge: Harvard Univ Asia Center, 1994).
    Shuen-fu Lin, and Stephen Owen, eds. 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二)學位論文
    何維剛:《六朝哀挽詩文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王次澄先生指導,2013年。
    李天祥:《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柯慶明先生指導,2010年。
    李佳鴻:《歐陽修古文的時間意識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何寄澎先生指導,2015年。
    周劍之:《宋詩敘事性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張鳴先生指導,2011年。
    明雅妮:《蘇軾的時間意識與其文學創作的美學聯繫》,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碩士論文,顏翔林先生指導,2008年。
    林勝韋:《李賀詩的「無理」之美——「文學時間」與「通感藝術」的觀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蕭麗華先生指導,2014年。
    留純純:《「老」的參構詞語及其文化闡釋》,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論文,朱玲先生指導,2016年。
    楊子萱:《《東坡易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曾春海先生指導,2006年。
    劉麗雲:《少女思想的房間——李賀歌詩的內在風景及書寫特質探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蔡英俊先生指導,2011年。
    鄧淑華:《論湯顯祖《玉茗堂四夢》之時間意識與其文本設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曲學系碩士論文,彭鏡禧先生、王璦玲先生指導,2004年。
    鄭昱琪:《蘇軾詩作的時空分佈及其內涵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楊果霖先生指導,2018年。
    蕭艾伶:《歐陽脩的時間意識與其古文書寫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王基倫先生指導,2011年。
    韓庭彥:《論蘇軾詞的時間意識》,合肥:安徽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李睿先生指導,2014年。
    (三)單篇論文
    王友勝,侯娟娟:〈蘇軾對宋麗關係的基本態度及其原因分析〉,《華夏文化論壇》2015年第2期(2015年12月),頁75-83。
    王水照:〈蘇軾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文學遺產》1989年第5期(1989年10月),頁87-96。
    王怡波:〈論蘇軾對《莊子》「物化」視角的繼承和發展〉,《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第8期(2007年8月),頁4-7。
    王啟瑋:〈詩意空間的塑造:論蘇軾外任遊宦期間的差旅書寫〉,《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2017年11月),頁140-149。
    王博施:〈淺析蘇軾輓詩中的悲劇意識〉,《中國蘇軾研究》2017年第2期(2017年6月),頁95-102。
    王朝露:〈論胡塞爾內時間意識理論的原初生活內涵〉,《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3期(2019年5月),頁62-68。
    吉川幸次郎 著,鄭清茂 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6卷4期(1977年9月),頁24-54。
    吉川幸次郎 著,鄭清茂 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6卷5期(1977年10月),頁113-131。
    朱良志:〈論蘇軾的「無還」之道〉,《文藝研究》2017年第11期(2017年11月),頁5-21。
    朱剛:〈「詩史」觀念與蘇軾的詩題〉,《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2020年1月),頁159-168。
    朱瑞熙:〈宋代的節日〉,《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3期(1987年10月),頁74-80。
    冷成金:〈從《東坡易傳》看蘇軾的情本論思想〉,《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2期(2004年2月),頁73-78。
    吳承學:〈論古詩製題製序史〉,《文學遺產》1996年第5期(1996年9月),頁10-20。
    吳淑鈿:〈元雜劇中的夢醒抒懷情節〉,《文學遺產》2014年第3期(2014年5月),頁39-43。
    吳增輝:〈「吾生如寄」與「此生安歸」——蘇軾晚年的精神困境與自我救贖〉,《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2013年6月),頁8-11。
    呂肖奐:〈高麗文化在宋朝的認知度與接受度——地域與階層在認知與接受域外文化上的差異〉,《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2011年4月),頁49-55。
    李自雄:〈抒情傳統論的「本質主義」理論範式反思〉,《社會科學》2017年第9期(2017年9月),頁178-183。
    李自雄:〈抒情傳統論的「漢學主義」理論範式反思〉,《天府新論》2018年第5期(2018年9月),頁89-96。
    李貞慧:〈重讀蘇軾〈方山子傳〉:以敘事觀點為中心的討論〉,《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年6月),頁123-165。
    李貞慧:〈論蘇軾「夢」與「覺」的書寫與意義——以黃州以後的作品為論述中心〉,王水照,朱剛主編:《新宋學》第3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頁127-142。
    李靜:〈跨語境的「抒情」——「抒情傳統」理論建構的生長點芻議〉,《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第8期(2017年9月),頁37-40。
    李懿:〈宋代節日詩的遊戲精神與諧趣書寫〉,《文藝評論》2015年第4期(2015年4月),頁66-70。
    周旻:〈重探「抒情傳統」的定義〉,《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第8期(2017年9月),頁41-44。
    孟憲浦:〈蘇軾詩學思想中「物」質審美化的生存論探源〉,《天府新論》2010年第3期(2010年6月),頁137-143。
    季劍青:〈「抒情傳統」、主體性建構與現代主義〉,《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第8期(2017年9月),頁33-36。
    尚愛雪,王俊方:〈蘇軾詩歌比喻藝術研究〉,《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2011年3月),頁49-53。
    林淑貞:〈東坡詞「今昔對照」敘寫基模及其豁顯之境遇感與時間意識〉,《興大人文學報》第34期(2004年6月),頁181-221。
    林增文:〈概念譬喻理論的詩歌詮釋——以蘇軾〈定風波〉詞為例〉,《有鳳初鳴年刊》第6期(2010年10月),頁219-237。
    姚華:〈蘇軾詩歌的「仇池石」意象探析〉,《文學遺產》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頁155-165。
    姜雙雙:〈論蘇軾詩題的敘記性〉,《中國韻文學刊》2018年第1期(2018年1月),頁46-53。
    施仲貞:〈回憶與想象:論〈離騷〉的時間意識〉,《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6期(2010年12月),頁56-63。
    胡傳志:〈日課一詩論〉,《文學遺產》2015年第1期(2015年1月),頁82-89。
    范立舟:〈《東坡易傳》與蘇軾的哲學思想〉,《社會科學輯刊》2009年第5期(2009年9月),頁4-8。
    唐玲玲:〈寄我無窮境——蘇軾貶儋期間的生命體驗〉,《文學遺產》1996年第4期(1996年7月),頁49-56。
    孫英剛:〈無年號與改正朔:安史之亂中肅宗重塑正統的努力——兼論曆法與中古政治之關係〉,《人文雜誌》2013年第2期(2013年2月),頁65-76。
    徐宇春,姚明今:〈蘇軾作品中的時間意識〉,《社會科學家》2006年第3期(2006年5月),頁172-175。
    馬東瑤:〈論宋代的日記體詩〉,《文學遺產》2018年第3期(2018年5月),頁58-68。
    高友工作,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上)〉,《中外文學》18卷第2期(1989年7月),頁4-34
    高友工作,劉翔飛譯:〈律詩的美典(下)〉,《中外文學》18卷第3期(1989年8月),頁32-46
    高申春,董雪:〈時間、自我與意識——現象學視域下人類意識的獨特性〉,《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2期(2015年3月),頁84-88。
    高桂惠:〈「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69-94。
    高蹈:〈淺論蘇軾詩文中運用比喻的特色〉,《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6年第3期(1986年10月),頁81-51。
    商拓:〈試論蘇軾詩歌的比喻藝術〉《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2016年11月),頁1-8。
    張沙海,侯本塔:〈《壇經》「三十六對」與蘇軾詩歌創作之關係〉,《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2019年12月),頁168-174。
    張連舉:〈論蘇軾詞中的時空描寫〉,《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8期(2004年8月),頁210-213。
    張鵬宇:〈宋詩中的長題對其詩歌接受的影響研究——以蘇軾詩歌為中心〉,《江西社會科學》2018年第11期(2018年11月),頁108-113。
    莫紹揆:〈從《五星占》看我國的干支紀年的演變〉,《自然科學史研究》1998年第1期(1998年1月),頁31-37。
    郭守運,陳文麗:〈魏晉南北朝詩歌文本中的「朝露」意象探索〉,《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2008年4月),頁111-115。
    陳世驤著,陳國球,楊彥妮譯:〈論中國抒情傳統——1971年在美國亞洲研究學會比較文學討論組的致辭〉,《現代中文學刊》2014年第2期(2014年4月),頁53-57。
    陳紅兵:〈《管子》中的「宙合」是本體概念〉,《管子學刊》1995年第2期(1995年6月),頁21-22+87。
    陳國球:〈從律詩美典到中國文化史的抒情傳統——高友工「抒情美典論」初探〉,《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53-89。
    陳國球:〈「抒情」的傳統-一個文學觀念的流轉〉,《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173-197。
    陳惠琴:〈《紅樓夢》的時間意識研究——以第一回的時間名詞和時間副詞分析為中心〉,《紅樓夢學刊》2010年第4期(2010年7月),頁144-156。
    喻世華:〈蘇軾途徑潤州次數及在潤州之交遊考——兼論《三蘇年譜》有關記載存在的問題〉,《中國蘇軾研究》2016年第1期(2016年3月),頁238-263。
    曾棗莊:〈論蘇學———紀念蘇軾逝世900週年〉,《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103-113。
    賀桂梅:〈「抒情傳統」論述的文化政治及其啓示〉,《漢語言文學研究》2017年第8期(2017年9月),頁27-33。
    黃小珠:〈論詩歌長題和題序在唐宋間的變化——以杜甫、白居易、蘇軾為中心〉,《江海學刊》2014年第6期(2014年11月),頁192-199。
    楊理論,駱曉倩:〈宋代士大夫的自我意識與身份認同:從蘇軾詩歌說開去〉,《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2018年5月),頁132-144+191-192。
    楊勝寬:〈眉山二蘇與臨江三孔的交誼考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2016年3月),頁7-15。
    楊榮祥,李少華:〈再論時間副詞的分類〉,《世界漢語教學》2014年第4期(2014年10月),頁473-485。
    萬偉成:〈我飲不盡器,半酣尤味長——蘇軾詩酒人生的哲學詮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2005年11月),頁43-47。
    萬燚:〈美國漢學界論蘇軾詩歌中的「自我」向度〉,《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19年第6期(2019年12月),頁80-84。
    董乃斌:〈「唯一」傳統還是兩大傳統貫穿?——從「抒情」與「敘事」論中國文學史〉,《南國學術》第6卷第2期(2016年4月),頁237-247。
    董乃斌:〈故事十九首與中國文學的抒敘傳統〉,《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2014年9月),頁53-60。
    董乃斌:〈現代小說觀念與中國古典小說〉,《文學遺產》1994年第2期(1994年3月),頁100-107。
    賈文龍:〈宋代社會時間管理制度與晝夜秩序的變遷〉,《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2015年3月),頁146-152。
    賈喜鵬:〈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論蘇軾的時間詮釋〉,《長治學院學報》 2005年第1期(2005年2月),頁42-45。
    路傳頌:〈〈物不遷論〉的時間觀念及其雙重困境〉,《哲學研究》2019年第5期(2019年5月),頁76-82+127。
    熊海英:〈題、序、注、詩四位一體——論集會背景下宋詩形製的變化〉,《漢江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第4期(2008年8月),頁63-67。
    劉芝慶:〈觀物之極,遊物之表——蘇軾的格物之學〉,《宋代文化研究》第24輯(2017年12月),頁16-29。
    劉南平,張鵬:〈人生如寄:中國文學『生死』主題的新變及價值取向〉,《河北北方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2006年10月),頁11-15。
    劉洋:〈論蘇軾詩詞文比喻手法的特色〉,《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3期(2016年9月),頁54-57。
    劉紅芹:〈蘇軾詩詞的比喻之美〉,《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2016年4月),頁99-103。
    劉馳:〈《赤壁賦》思想考辨新得——兼論中國古代文學文本解讀的科學方法〉,《文學評論》2019年第4期(2019年7月),頁33-43。
    劉毅青:〈古典追憶詩學的審美超越品格——宇文所安對中國詩學的重構〉,《中國文學研究》2019年第1期(2019年1月),頁174-180。
    潘筱蒨:〈輓歌美學特色與馬來西亞古體輓詩美學變革〉,《宜春學院學報》2018年第7期(2018年7月),頁97-102。
    鄭園:〈東坡詞中的時間與夢〉,《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6期(2004年11月),頁107-116。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第41卷第1期(2011年3月),頁3-37。
    蕭馳:〈中國古代詩人的時間意識及其它〉,《文學遺產》1986年第6期(1986年12月),頁16-23。
    錢念孫:〈論日記和日記體文學〉,《合肥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2002年2月),頁37-44。
    應磊:〈「劫」遭逢現代計時器:《紅樓夢》的時間意識與焦慮內核〉,《漢語言文學研究》2014年第1期(2014年3月),頁13-24。
    謝琰:〈「中國抒情傳統」思潮的鏡與燈——評蕭馳《詩與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長》〉,《文藝研究》2018年第9期(2018年9月),頁150-157。
    謝衛平:〈論蘇軾的歎「老」情節及其原因〉,《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2007年6月),頁92-94。
    鮮于煌:〈杜甫日記體詩歌和日本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比較研究〉,《貴州文史叢刊》1999年第1期(1999年2月),頁36-41+47。
    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1-47。
    魏際蘭:〈蘇軾詩詞中的常州形象〉,《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17年第2期(2017年4月),頁4-9。
    譚裘麒:〈唯有時間(綿延)真實——伯格森自我意識本體論初探〉,《哲學研究》1998年第5期(1998年5月),頁65-71。
    龐明啟:〈宋代白鬚白髮主題詩歌論析〉,《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第2期(2020年4月),頁120-129。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39-51。
    Edward Anderson, “Problem of time in quantum gravity.” Annalen der Physik 524.12 (2012): 757-786.
    Julian Barbour, “The emergence of time and its arrow from timelessness.” in: Physical Origins of Time Asymmetry, eds. J. Halliwell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405-1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03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030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265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3001.pdf3099KbAdobe PDF23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