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138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56/144643 (79%)
造访人次 : 51714414      在线人数 : 6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傳播博士班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31388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388


    题名: 國中電影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以戀戀風塵為例
    Film Education Cours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Using Dust in the Wind as a Case Study.
    作者: 宋咏玲
    Song, Yong-Ling
    贡献者: 陳儒修
    馮朝霖

    Chen, Robert Ru-shou
    Fong, Tsao-Lin

    宋咏玲
    Song, Yong-Ling
    关键词: 電影教育
    視聽語言
    電影教育教材教法
    美感教育
    戀戀風塵
    Dust In The Wind
    Film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audio-visua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 pedagogy of film education
    日期: 2020
    上传时间: 2020-08-03 18:49:36 (UTC+8)
    摘要: 在瞬息萬變的影像時代中生活的青少年需要一種面向未來的學習途徑,而電影教育可以提供一種結合資訊科技、美感體驗、符號理解、創意實踐、合作溝通、解決問題等複合功能的教育模式,能為十二年國教之素養導向精神、及全人教育的教改理想,提供有效的實踐路徑。
    本研究將電影教育與其相關之教育理論對話:視覺素養、藝術教育、美感教育、媒體素養、資訊素養、新素養、全人教育等,統整出「電影教育意義關聯圖」,作為電影教育在台灣教育語境下的教學願景與實施藍圖。
    經由英法日韓等國及台灣本身電影教育現況之探討,釐清台灣電影教育先天之限制及後繼發展之可能。並以法國教材為格局、英國教法為根基,以國中電影教育課程為例,將電影《戀戀風塵》開發為電影教育的主題式及融入式課程,而兩者互相搭配,可建構為學校本位的特色課程。藉以展示電影教育兼容並蓄的超領域特質,能有效統整各學科領域、克服知識破碎化的弊病。
    研究採取藝游誌(A/R/Tography)取向,來執行電影教育的課程行動研究,並以敘說形式探討研究結果。透過為期兩年的實徵研究,從量化和質化資料分析得知,身為「數位原生代」的青少年對影像的學習具有自覺之熱忱與動機,而青少年的電影教育既可從美感賞析切入,也可從實拍創作開始,兩者互為表裡、相互衍生,創作和美感賞析彼此能產生正向之良性循環。但無論是哪一種教學實踐方式,電影視聽語言和風格系統等基本功皆不能偏廢,它是學生日後自學的關鍵能力。而藝術電影的使用,只要取材得宜、引導適當、配套周延,國中生是可以接受並消化的,有益於在商業主流的影像環境中,擴充學生之美感經驗、藝術能見度及自主判斷的能力。研究認為電影教育向下扎根的實行,確實有其必要。
    Young people, living in an era characterized by rapid change in the technology and use of moving images, need a channel of learning that prepares them for the fu-ture. Film education can provide an education mode that combin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esthetic experience, symbolic understanding, creative practic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nd problem-solving. It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goals set in the Twelve-year Curriculum for Basic Education, which focus on the core competencies and education reform aimed at the whole person.

    This research project presents an open dialogue between film education and oth-er related educational theories, namely, visual art literacy, art education, aesthetic education, media literacy, information literacy, new literacy, and holistic education. The result of the dialogue is a unified “Relationship Diagram of Film Education Significance” that could serve as an educational vision and a blueprint for implemen-tation of film education within the Taiwan educational context.

    Through research into the current status of film education in England, France, Japan, and Korea, we have clarified the inherent limitations and subsequent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film education in Taiwan. Taking a French textbook as the pattern and the British teaching method as the foundation, a film education curriculum was designed for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wan. The film, “Dust in the Wind”, was used to develop and implement a combined, thematic, infusion, and school-based curricu-lum. This project demonstrated that film education, with its interdisciplinary fea-tures, can be highly effective in integrating various subject fields, thereby overcom-ing the problems of knowledge fragmentation.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dopted to implement this film education study is the practice-based A/r/tography, and the research outcomes are presented in narrative exploratory format. Over a period of two years, from empirical research involv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we have learned that the young people who are the “digital natives“ have a conscious enthusiasm for and motivation to engage in image learning. Film education for young people can either begin from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r from practice in creating real films. One approach complements and supports the other. Creation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can generate positive, mutual reinforcement. Regardl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sel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audio-visual language and establishing a solid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system for cinematic techniques works must not be neglected because these are keys enabling students to further self-directed learning in the futur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open to and can assimilate the use of art films, as long as the materials selected are guided and appropriate, and all complementary measures are fully extended. The benefits from exposure to art films are expanded aesthetic experience, artistic visibil-ity, and developed ability to make independent judgments in the main stream, com-mercial, video environment.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position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lm education is necessary to prepare young people for the future.
    參考文獻: 英文文獻

    Abbs, P. (1987). (Ed). Living Power: The art in education. London: Falmer.
    Avgerinou, Maria D.Rune Pettersson Tullinge. (2011). Toward a cohesivetheory of visual literacy. Journal of Visual Literacy, 30, (2) 1-19.
    BFI.(2008). Moving Literacy On: Evaluation of the BFI Lead Practitioner Scheme for moving image media literacy.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3a). Moving Images in the Classroom.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3b). Look Again! A teaching guide to using film and television with three- to eleven-year-olds.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3c). Reframing Literacy.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3d). The Future Film Festival Project.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5). A Framework for Film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5). Screening Languages summary report.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6). Cultural Campus summary report.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BFI.(2019). Basic Teaching Techniques. Retrieved from BFI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j72k1Z
    Cannon, Michelle. (2015). Launch of a Framework for Film Education in Europe in Paris 19th June 2015. Retrieved from: https://reurl.cc/9EQKlj
    Cardoso, Luís Miguel. (2018). Education, Pedagogy and Literacies: Challenges and Horizons of Film Literacy.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September-December 2018 Volume 1, Issue 3, 18-24.
    Carr, David. (2006). Moral education at the movies: on the cinematic treatment of morally significant story and narrativ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35(3), 319-333.
    Catterall, Lisa G. (2017). A Brief History of STEM and STEAM from an Inadvertent Insider. The STEAM Journal: Vol. 3: Iss. 1, Article 5.
    Clarembeaux, Michel. (2010). Film Education: Memory and Heritage. Comunicar, n. 35, v. XVIII, Scientific 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uropean Commission. (2013). Screening literacy: Country profiles. London: BFI.
    European Commission. (2015). Showing Films and other Audio Visual Content in European Schools: Final Report. London: European Union.
    Hobbs, Renee and Amy Jensen. (2009).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s Journal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1 (2009) 1-11.
    Jackson, P. (1992). Conceptions of curriculum and curriculum specialists. In P.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3-40. New for learning 7-12.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York: Macmillan.
    Kabadayi, Lale. (2012). The role of short film in education.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47 (2012) 316–320.
    Kandel, E. R., Schwartz, J. H., & Jessell, T. M. (2013). 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 New York, N.Y: McGraw-Hill Medical.
    Lardoux, Xavier. (2014). For a European Film Education Policy - A Report by Xavier Lardoux. Retrieved from CNC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g732v7
    Liao, Christine. (2016). From Interdisciplinary to Transdisciplinary: An ArtsIntegrated Approach to STEAM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69:6, 44-49.
    Mishra1, Samina. (2018). The World in the Classroom: Using Film as a Pedagogical Tool. Contemporary Education Dialogue 15(1) 111-116.
    Moura, Anabela, Almeida, Carlos, and Pacheco, Raquel. (2019). Film Education Project with Youth. In: Education Quarterly Reviews, Vol.2, No.2, 321-329.
    Nugrahani, Farida. (2017). The development of film-based literary materials which support character education, Cakrawala Pendidikan, Oktober 2017, Th. XXXVI, No. 3.
    Reia-Baptista, Burn, Reid, & Cannon. (2014). Screening literacy: reflecting on models of film education in Europe. Revista Latina de Comunicación Social, 69, 354-367.
    Reia-Baptista, V.A Burn, M Reid, M Cannon. (2014). Screening Literacy: Reflecting on Models of Film Education in Europe. Revista Latina de Comunicación Social, 69, pp. 354-365.
    Rosengren, Joan. Forsdale., Louis Forsdale. (1966). Film literacy. Journal of the University Film Producers Association, 18(3), 9-27.
    Rosengren, Joan. Forsdale. (1970). Film literacy. AV communication Review 18(3) 263-276.
    The ACRL Board of Directors. (2011). ACRL Visual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ACRL Official website: https://reurl.cc/lV2oLE

    中文文獻
    王秉鈞、劉曉(譯)(2016)。Walter Benjamin著。評歌德的親和力Goethes Wahlverwandtschaften。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10)。質的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彰化師大教育學報。第17輯。29-50頁
    王帆(2010)。論全球媒介素養教育的發展進程。教育評論。第1期。162-165。
    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期。頁39-75。
    危芷芬(2017)。教育研究的研究倫理:師生關係對知情同意和保密性的影響。載於方志華、張芬芬主編,教育學門的研究倫理(頁235-242)。臺北:五南。
    成虹飛(2000)。行動研究的書寫與閱讀-困境與可能性(阿美與阿花的對話錄)。教育資料與研究,35,1-7。
    成虹飛(2014)。行動/敘說探究與相遇的知識。課程與教學季刊。17(4)。頁1-24。
    余肇傑(2014)。淺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5),122-125。
    吳翠珍(2004)。台灣媒體教育的實驗與反思。台灣教育,629:28-39。
    吳翠珍(2004)。媒體素養教育教什麼?。師友月刊,436:17-20。
    吳翠珍、陳世敏。(2007)。媒體素養教育。臺北:巨流。
    宋咏玲(2017)。電影作為一種素養:在中小學實施之理論對話。東華大學第四屆教育美學研討會論文集,未出版。
    宋咏玲(2018)。環境教育議題融入電影教育:以「狼的孩子雨和雪」為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新視野研討會論文集,未出版。
    宋咏玲(2019)。電影教育教材研究-以戀戀風塵為例。東華大學第六屆教育美學研討會論文集,未出版。
    李秀美(2005)。漫畫媒體-數位時帶孩子不可不知的事。臺北: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李偉文(2010)。電影裡的生命教育。臺北:親子天下。
    李偉文(2010)。電影裡的生命教育2:夢想起飛的時刻。臺北市:親子天下。
    李偉文(2016)。電影裡的追夢人生:62部電影,滋養孩子的熱情、冒險與勇氣。臺北市:親子天下。
    李偉文(2016)。電影裡的愛情學分:51部電影,陪孩子談情說愛。臺北:親子天下。
    李崗(2016)。透過戲劇欣賞實施美育教學:賴聲川觀點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2016,19(3),頁139-164。
    李隆盛,楊叔蓉(2015)。善用主動學習轉化課堂教學。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7),頁 50-54。
    林子斌(2005)。英國媒體教育之發展及其在國定課程中的角色。當代教育研究,13(3),115-148。
    林子斌(2016)。數位影像時代的教育:電影教育於十二年國民教育階段實施之可能性與策略。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林子斌(2017a)。國內電影教育實施現況前導研究。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林子斌(2017b)。「認識電影」輔助教材使用現況調查。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林子斌(譯)(2006)。David Buckingham著。媒體教育:素養、學習與現代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有慶(2007)。韓國電影產業的資本變動與電影產製的變化。新聞學研究91,1-34。
    林沛(2017)。青少年電影教育的英國經驗與中國路徑研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林秀雲(譯)(2013)。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雙葉書廊。
    林俊宏(譯)(2018)。Yuval Noah Harari著。21世紀的21堂課。臺北:天下文化。
    洪蘭(譯)(2009)。Marco Iacoboni著。天生愛學樣:發現鏡像神經元。臺北:遠流。
    夏林清(譯)(1997)。H.Altrichter,P.Posch,&B.Somekh著。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Teacher Investigate Their; Work)。臺北:遠流。
    姜如珮、陳奕宏(2008)。媒體教育的第一堂課。臺北:正中書局。
    姜淑慧(2012)。國外媒介素養教育案例解析及方法啟示研究。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詠善(2013)。藝術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洪詠善(2014)。藝術教師的學習共同體:美學社群之建構與實踐。中等教育。65卷。第1期。41-57。
    胡功澤(2009)。班雅明〈譯者天職〉中文譯文比較研究。編譯論叢。2.1,189-247。
    孫梨梨(2018)。韓國電影教育發展研究。安徽文學第425期。141-152。
    孫晴(2018)。韓國電影學院的教學經驗與啟示。教學研究第142期,170-176。

    孫衛國、祝智庭(2006)。媒體素養教育:現代教育新理念—國內外媒體素養教育概覽。電化教育研究。第154 期。18-23。
    馬鵬程、王春橋(2018)。法國電影教育:全民電影人。發明與創新第10期。17-18。
    高平叔(主編)(1980)。蔡元培教育文選(原作者蔡元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徐恒醇(譯)(1987)。席勒(Schiller)著。美育書簡。台北市:丹青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794)
    崔禎仁、範小青(譯)(2015)。數字時代的電影教育—韓國電影教育的經驗與思考。現代傳播第224期。139-143。
    康照祥(2005)。媒體識讀。臺北:揚智。
    張舒予(2010)。視覺素養、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教育。中國教師。第120期。33-34。
    張靚蓓(2013)。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臺北:中信出版社。
    梁福鎮(2000)。審美教育學內涵初探。收於崔光宙、林逢祺主編。教育美學。台北:五南。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33-84。臺北:三民。
    曾偉禎(譯)(2013)。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著。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
    許綺玲(譯)(1997)。Walter Benjamin著。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台灣攝影。
    莊明貞、阮凱利、吳臻幸、柴成瑋、蕭又齊、賴玫美、何怡君、陳靜宜、江慧娟、廖窕吟(2010)。敘事探究:課程與教學的應用。臺北:心理。
    陳沛妤(2018)。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用拍攝電影來實踐。迴映誌:影像年代下的教育現場,124-127。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陳建榮(2012)。五「心」級親子電影院:這些電影要告訴孩子的事。臺北:新手父母。
    陳景峯(2016)。戰後台灣電影教育的推展。全人教育集刊,3,35-54。
    陳儒修(2004)。電影研究在台灣。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543-555。臺北:巨流。
    富邦文教基金會(2018)。迴映誌:影像年代下的教育現場。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彭心遠(2018)。放任主義的兒童電影教室。迴映誌:影像年代下的教育現場。136-139。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游惠貞(譯)(1994)。David Bordwell著。電影意義的追尋。臺北:遠流。
    馮朝霖(2019a)。緒論:千江有水千江月。馮朝霖、許宏儒主編。千江有水千江月:坎伯神話理論的教育蘊意。3-19。臺北:五南。
    馮朝霖(2019b)。英雄的旅程:坎伯的神話智慧對全人教育的啟示。馮朝霖、許宏儒主編。千江有水千江月:坎伯神話理論的教育蘊意。203-223。臺北:五南。
    馮朝霖(2013)。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臺北:道禾書院。
    黃素菲(2018)。敘事治療的精神與實踐。臺北:心靈工坊。
    黃素菲(譯)(2016)。Jim Duvall, Laura Béres著。敘事治療三幕劇:結合實務、訓練與研究。臺北:心靈工坊。
    黃郁倫(譯)(2013)。學習共同體:構想與實踐(原著:佐藤學)。臺北:親子天下。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佐藤學著。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教育改革。臺北市:親子天下。(原著出版於2006年)
    黃葳威(2012)。數位時代資訊素養。臺北:威仕曼文化。
    黃士元(2009)。純粹語言的經驗與認知:談班雅明對語言的思考。中外文學。38.2,140-168。
    黃永和(2001)。後現代課程理論之研究:一種有機典範的課程觀。臺北:師大書苑。
    楊爾寧(2018)。打破升學主義與暗青色文化的壟斷。載於迴映誌:影像年代下的教育現場(頁144-147)。臺北:富邦文教基金會。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趙惠玲(2004)。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劉軍(2013)。英國電影教育戰略。當代電影第1期。15-18。
    劉祐彰(2009)。中小學教師進行課程行動研究的困境與省思。中等教育58卷。第6期。22-35。
    劉唯玉等人(譯)(2019)。Wilfred Carr, Stephen Kemmis著。邁向批判性典範:教育、知識與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劉慧雯(2015)。從媒體素養到新素養:試論教學策略與認識論的轉變,中華傳播學刊,27,67-98。
    樊明德(2004)。以電影開啟生命智慧。e化電影式生命教育之理論與實踐。臺北:學富文化。
    歐用生(2008)。當教師與藝術相遇藝術為基礎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習資訊。26:5,25-34。
    蔡清田(2013)。教育行動研究新論。臺北:五南。
    蔡清田(2017a)。核心素養的課程發展。臺北:五南。
    蔡清田(2017b)。教育行動研究的研究倫理實例與評析。載於方志華、張芬芬主編,教育學門的研究倫理(頁147-155)。臺北:五南。
    蔡清田主(譯)(2004)。James Mckernan著。課程行動研究。臺北:麗文文化。
    賴柏宗、李伊珊、胡趙俊彥(2016)。電影影像教育融入國小教育現場之研究。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薛雅慈(2014)。國中教師以學習共同體啟動新學習型態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9(1),101-140
    謝攸青(2006)。後現代藝術教育-理論建構與實例設計。嘉義:淘石文化。
    簡靜雯(2017)。電影是如何拍成的:中小學生電影素養的第一本書。臺北:五南。
    嚴安若(譯)(2018)。Nick Sousanis著。非平面Unflattening。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嚴麗娟(譯)(2017)。Kevin Kelly著。必然:掌握形塑未來30年的12科技大趨力。臺北:貓頭鷹。
    蘇雅慧(2008)。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美育–美感教育與藝術教育的相對。美育思維165期,頁58-69。
    鐘啟泉(譯)(2010)。佐藤學著。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6年)
    龔藝,黃家榮(2018)。視覺素養研究綜述。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33卷第8期。8-14。

    網路資料
    女性與電影/法國中學與電影教育。上網日期:2016年1月15日。取自https://reurl.cc/V6qdk5
    文化部、國家電影中心。(2016)。『認識電影』。上網日期:2019年8月15日。取自https://edumovie.culture.tw/
    王怡棻。(2015年8月)。把教室變電影院,讓學生看見人生樣貌(遠見雜誌網)。2019年9月日,取自https://reurl.cc/0oyr5l
    司徒嘉恒。(2015年9月)。電影產業的日不落國:英國政府堅持推動電影文化。上網日期:2020年2月7日。取自https://yowureport.com/22864/
    李開復。(2017年6月)。李開復台大畢業演說:AI時代,文科更有意思了。上網日期:2020年2月16日。取自https://reurl.cc/9EQKej
    沈祖芸(2020)。沈祖芸全球教育報告第七講-評價更迭、目標落地。上網日期:2020年2月16日。取自https://www.shudanxia.com/2020/05/12/20-19.html
    林怡秀(2017年6月)。在影像流動中學習:全像性的電影學校。上網日期:2020年2月7日。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0098
    林曉雲(2015年6月)。富邦文教推動「電影學校計畫」鼓勵學生「去看」電影。取自 https://reurl.cc/vD8ZlL
    法國電影筆記給電影的十二個建議。上網日期:2016年1月15日。取自 https://reurl.cc/z87dxN
    胡忻儀(2017年12月)。法國人這樣「教電影」!從國小到高中的全方位影像教育。上網日期:2020年2月6日。取自https://reurl.cc/1xp5yW
    借鏡法國電影中心成功電影教育--高中職巡迴電影學校將入校園開課。取自https://reurl.cc/oLqanM
    徐宗林、王連生(2000年12月)。全人教育All-Around Education。上網日期:2020年2月22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4391/
    高松景。教師的挑戰-「學習共同體」的課堂革命。上網日期:2020年2月29日。取自http://cte.tku.edu.tw/files/archive/249_5a8ec7c3.pdf
    莊士弘(2010)。Rhizome 塊莖。上網日期:2020年7月5日。取自http://english.fj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229
    國片暨紀錄片影像教育紮根計畫官網。http://ourfilms.tfi.org.tw/about.asp
    教育部(2002年10月24日)。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上網日期:2016年1月15日。取自https://reurl.cc/O1eyZ3
    教育部(2014年11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上網日期:2020年2月22日。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03年至107年)。上網日期:2019年8月20,取自https://reurl.cc/ZOz6KA
    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第二期五年計畫(108-112年)。上網日期:2019年8月20。取自https://reurl.cc/5lEAjM
    博佳佳(2019年6月)。為什麼法國高中畢業生都要考哲學論說文呢?。上網日期:2020年2月7日。取自https://philomedium.com/blog/80758
    富邦文教基金會(2019年6月)。他山之石:簡介各國影像教育當「文化政策」遇上「文化遊擊」(上)。上網日期:2020年2月7日。取自https://reurl.cc/QdOvMq
    廖雲章(2015年6月)。巴黎高中老師:看自己「看不懂」的電影是為了培養美感。(天下雜誌)。上網日期:2019年8月15日。取自https://reurl.cc/5lEA6V
    趙衛民。文學創作與欣賞~意象與修辭(下)。上網日期:2020年5月20日。取自https://reurl.cc/b5yO0v
    鄭世仁。教育大辭書:課程Curriculum。上網日期:2020年4月5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4029/?index=10
    親子天下(2017年5月)。5大精神,培養STEAM新素養。上網日期:2020年2月16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393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10446350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463503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976
    显示于类别:[傳播博士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50301.pdf9423KbAdobe PDF21974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