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16780      Online Users : 6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081


    Title: 反共所繫之處: 冷戰前期臺港泰國民黨報紙副刊宣傳研究
    Les Lieux of Anti-communism: A Study on Propaganda of KMT’s newspaper supplement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Thailand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Cold War
    Authors: 翁智琦
    Weng, Chih-chi
    Contributors: 崔末順
    Choi, Mal-soon
    翁智琦
    Weng, Chih-chi
    Keywords: 文化冷戰
    宣傳研究
    副刊研究
    國民黨報紙
    反共文藝
    區域研究
    Cultural cold war
    Propaganda
    Newspaper Supplements
    KMT newspapers
    Area Study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8-03 17:52:19 (UTC+8)
    Abstract: 本文作為文化冷戰史的研究,透過檢視冷戰前期(1950-1971)的國民黨報紙副刊,討論臺灣《中央日報》、香港《香港時報》以及泰國《世界日報》在這段期間反映了何種反共宣傳修辭。宣傳作為隱蔽的修辭,本文試圖探究的便是它所繫之處。
    本文題目「反共所繫之處」,參考自法國歷史學家皮耶・諾哈(Pierre Nora,1931-)的《記憶所繫之處》(Les Lieux de memorie)一書。書名原文Lieu,字義為地方、場所,它並非一個具有具體空間與地點的「地方」,它可以是地理上的地方,也能是各種意義上的「地方」。諾哈對法國史上的各種「地方」如何被述說的思考,提供本文在理解「反共」如何被生產、建構、傳承,進而影響當今社會的觀察。反共究竟如何被記憶,並且持續地再利用?反共作為冷戰記憶,它又是以何種姿態被維繫在各種「地方」?反共雖看似一種立場明顯的政治主張,然而它的內容有其複雜與曖昧不明之處,這些又該如何感受?
    本文好奇的是,戰後的國民黨政府如何接受美國的文化冷戰宣傳,並與美國介入政局的舉措產生抗拒、協商的關係,使得國民黨政府的反共政策在臺灣、香港以及泰國有著因地制宜的在地性,是本文的討論目標。
    具體而言,本文以「冷戰」以及「反共」兩個面向切入,希望跳脫傳統文化冷戰史以美、蘇為中心的研究,而是以受援助國如何回應美援為焦點。因此,本文關注報紙副刊如何透過節慶以製造愛國的修辭,而國民黨政府與美國又是如何在副刊中共構一場又一場的宣傳戰。
    This study, as a study on cultural cold war history, aims to discuss the rhetoric of anti-communist propaganda in the KMT’s newspaper supplements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cold war (1950-1971), by examining Central Daily News in Taiwan, Hong Kong Times in Hong Kong and The Universal Daily News in Thailand.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les lieux of propaganda as a kind of invisible rhetoric.
    The title of this study “Les Lieux of Anti-Communism” is a reference to French historian Pierre Nora’s edited collection Les Lieux de memorie. “Lieux” is the plural form of “lieu”. In French, “lieu” can mean a place or a site, but not necessarily a place with tangible space and location. “Lieu” can refer to a geographical place, and also a “place” in many other different senses. Nora’s reflections on how every “place” is narrated in French history help this study to explore how the concept of “anti-communism” is manufactured, constructed, inherited, and even further influences today’s society. How is this concept remembered and incessantly recycled? How is the concept, as part of the cold war memories, maintained in different forms in every “place”? Since anti-communism, which seems to be a clear-cut political position, is actually a very complicated and ambiguous concept, how can we interpret our feelings about it?
    This study is interested in how the postwar KMT government accept U.S. government’s cultural propaganda, and when U.S. tries to intervene in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how does it resist and negotiate with this outside force, and make its anti-communist policies produce different localitie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Thailand respectively.
    More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hopes to break away from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cultural cold war history centered on U.S. and Soviet governments, and instead discuss how the aided countries respond to the U.S. ai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ld war” and “anti-communism”.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 on how newspaper supplements manufactured the patriotic rhetoric through festival writings, and how KMT and U.S. governments collaborate in propaganda wars through these supplements.
    Reference: 參考文獻
    報紙
    《世界日報》(泰國)
    《中央日報》
    《香港時報》
    專書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2010)。
    Andrew N. Rubin, Archives of Authority- Empire, Culture, and the Cold War.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Augé, Marc,《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NON-LIEUX: introduction à une anthropologie de la surmodernité),(臺北:田園城市文化,2017)。
    Augé, Marc著,陳文瑤譯,《非地方:超現代性人類學導論》,(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2017),頁66。
    Benjamin, Walter著,王炳鈞、陳永國、郭軍、蔣洪生譯《作為生產者的作者》(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8月)。
    Bernards, Brian, Writing the South Seas: Imagining the Nanyang in Chinese and Southeast Asia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5.
    Blanchot, M.著;夏可君、尉光吉譯,《不可言明的共通體》(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6年4月)。
    Borges, Jorge Luis著,王永年等譯,《波赫士全集I》(臺北市:臺灣商務,2002)。
    Bourdeau, Pierre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Brogan , D.W.著,李誥譯,《美國的本質》(香港:今日世界社,1965)。
    Brooker, Peter著,王志弘、李根芳譯,《文化理論詞彙》(臺北市:巨流,2003)。
    Carrol , John M.著,林立偉譯,《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特別行政區》(香港:中華書局,2013)。
    Carth S. Jowett and Victoria O`Donnell著,陳彥希、林嘉玫、張庭譽譯,《宣傳與說服》(臺北:韋伯文化,2003)。
    Crang, Mike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3)。
    Crépon, Marc,李鳳新譯,《製造敵人的文化》(臺北:果實出版,2005)。
    Cresswell, Tim著,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2006)。
    Cull, Nicholas J. The Cold War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American Propaganda and Public Diplomacy, 1945–1989.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De Tocquerville , Alexis著,秦修明、湯新楣、李宜培譯,《民主在美國》(臺北市:貓頭鷹出版,2000)。
    Eagleton , Terry, 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臺北:南方叢書,1987)。
    Escarpit , Robert, 《文學社會學》(臺北:遠流,1990)。
    Ford, Eugene, Cold War Monks: Buddhism and America’s Secret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New York: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7.
    Foucault, Michelle等著,周憲譯,《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臺北縣:桂冠,1992)。
    Gardet, Louis等著,鄭樂平、胡建平譯,《文化與時間》(臺北市:淑馨,1992)。
    Hauser , Kaspar,《藝術社會學》(臺北:雅典出版社,1990)。
    Hobsbawm, Eric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市:貓頭鷹,2002)。
    Lefebvre, Henri著,葉齊茂、倪曉暉譯,《日常生活批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
    Levine , Robert著,馮克芸、黃芳田、陳玲瓏譯,《時間地圖》(臺北市:商務,1999)。
    Lillback, Peter著,黃劍波、高民貴譯,《自由鐘與美國精神》(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McLean, George F.著,方能御譯,《文化創新的泉源——現代與傳統的銜接》(臺北市:臺灣商務,1997)。
    Murphey, Rhoads著,林震譯,《東亞史》(北京:世界圖書,2012)。
    Nora, Pierre等著,戴麗娟譯,《記憶所繫之處》(臺北:行人,2012)。
    Nye, Joseph S.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臺北:遠流,2006)。
    Orum , Anthony M. & Dale , John G.,周維萱等譯,《政治社會學:當代世界的權力和參與》(臺北:巨流圖書,2012)。
    Rubin, Andrew N.著、言于馨譯,《帝國權威的檔案:帝國、文化與冷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Said, Edward W.著,《鄉關何處:薩依德回憶錄》(臺北縣:立緒文化,2000)。
    Said, Edward W.著,閻紀宇譯,《遮蔽的伊斯蘭》(臺北縣:立緒文化,2003)。
    Said, Edward W.著,薛絢譯,《世界・文本・批評者》(臺北縣:立緒文化,2009)。
    Saunders, F.S.著、曹大鵬譯,《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北京:國際文化,2002)。
    Shils , Edward A. Tra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1.
    Skinner, G. William著,許華等譯《泰國華人社會:歷史的分析》(廈門市:廈門大學,2010)。
    Smyth, David edited, The canon in Southeast Asian literatures : literatures of Burma, Cambodia, Indonesia, Laos,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and Vietnam. Surrey: Curzon, 2000.
    Snow, Edgar著,董樂山譯,《西行漫記》(上海:三聯書店,1979年)。
    Soja, Edward W.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航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臺北縣新店市:桂冠,2004)。
    Sontag, Susan著,刁曉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市:大田,2000)。
    Stanley, Jason, How propaganda work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 edition, 2016.
    Strate, Shane著,譚天譯,《從暹羅到泰國:失落的土地與被操弄的歷史》(臺北市:聯經,2019)。
    Swartz, David著、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Szonyi , Michael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7月)。
    Szonyi, Michael著,黃煜文、陳湘陽譯,《前線島嶼:冷戰下的金門》(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7月)。
    The Hong Kong Government Office, Hong Kong: report of the year 1964. Hong Kong: Government Press,1965.
    Thompson, Ewa M.著、楊德友譯,《帝國意識:俄國文學與殖民主義》(北京:北京大學,2009)。
    Tomlison, John著,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臺北:時報文化,1994)。
    Tucker, Nancy B.著,新新聞編譯小組譯,《不確定的友情:台灣,香港與美國,1945至1992》(臺北:新新聞,1995)。
    Welsh, Frank著,王皖強、黃亞紅譯,《香港史》(北京:中央翻譯出版社,2007)。
    Williams, Raymond著,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臺北市:巨流,2003)。
    Winichakul, Thongchai著,袁劍譯,《圖繪暹羅:一部國家地緣機體的歷史》(南京:譯林出版,2018)。
    Zawaki, Benjamin著,楊芩雯譯,《泰國:美國與中國間的角力戰場,在夾縫中求存的東南亞王國》(臺北市:馬可孛羅文化,2019)。
    小 民、春 陸,《泰國華文文學初探》 (廣州:新世紀,1990)。
    中央日報,《六十年來的中央日報》(臺北:中央日報,1988年)。
    中央日報、正中書局總策劃,《輕鬆學典故(2)》(臺北縣:正中,2002)。
    中國文藝協會編印,《文協十年》(臺北:文協,1960年)。
    王平陵,《三十年文壇滄桑錄》(臺北市:臺北聯合書店,1965)。
    王平陵,《文藝家的新生活》(南京:正中書局,1934)。
    王平陵,《王平陵先生論文集》(臺北市:正中書局,1975)。
    王平陵,《自由魂》(香港:亞洲,1959)。
    王平陵,《怎樣寫作》(臺北市:聯合書局,1964)。
    王平陵,《復興中國的台灣》(臺北市:東方,1952)。
    王平陵,《寫作藝術論》(臺北市:正中,1982)。
    王平陵,《戰時文學論》(漢口:上海雜誌公司,1938)。
    王平陵、王夢鷗合著,《孤城落日》(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1944)。
    王平陵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王平陵先生紀念集》(臺北市:正中書局,1975)。
    王平陵編著,《期待》(臺北市:正中書局,1947)。
    王宏志,《本土香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
    王宏志,《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牛津大學,1997)。
    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著,《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1997)。
    王崇堯,《情境・節慶・神學》(臺南市:人光,2002)。
    王鼎鈞,《文學江湖》(臺北:爾雅,2009)。
    王德威,《一九四九:傷痕書寫與國家文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臺北:麥田,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7)。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王德威、陳思和、許子東主編,《一九四九以後》(香港:牛津大學,2010)。
    王潤華編,《東南亞華文文學》(新加坡:新加坡作家協會,1989)。
    古遠清,《從陸臺港到世界華文文學》(臺北市:秀威資訊,2012)。
    史書美,《反離散 : 華語語系研究論》(臺北市:聯經,2017)。
    史書美著,楊華慶譯,《視覺與認同:跨太平洋華語語系表述‧呈現》(臺北市:聯經,2013)。
    司馬攻,《泰華文學漫談》(曼谷:八音,1994)。
    白永瑞,《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臺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5)。
    亦 舍、筆匠等著,《破畢舍歪傳》(曼谷:環球書報社,1965)。
    吉見俊哉著,邱振瑞譯,《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臺北市:群學,2013)。
    吉見俊哉著,蘇碩斌譯,《媒介文化論——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臺北市:群學,2009)。
    年臘梅,《泰華寫作人剪影》(曼谷:八音,1990)。
    朱耀偉編,《香港關鍵詞:想像新未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9)。
    余之良編,《心鎖之論戰》(臺北:五洲出版社,1963年)。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5)。
    吳乃德,《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自由的挫敗》(臺北:衛城,2013)。
    吳耀宗編,《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臺北市:萬卷樓,2003)。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1995)。
    呂芳上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九冊)》(新北市:國史館,2015)。
    宋國誠,《閱讀左派:20世紀左翼思想》(臺北市:唐山出版,2012)。
    李 虹、陳瓊等著:《風雨耀華力》(香港:地平綫出版社,1983)。
    李 栩,《不斷的根》(自印,1991年6月)。
    李立明,《香港作家懷舊》(香港:科華圖書,2004)。
    李孝智,《澳門一二‧三事件──細說六○年代的反殖鬥爭》(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7)。
    李谷城,《香港中文報業發展史》(上海市:上海古籍,2005)。
    李淑敏著,鄺健銘譯,《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臺北:季風帶文化,2019)。
    杜維明著,彭國翔編譯,《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汪 浩,《冷戰中的兩面派:英國的臺灣政策1949-1958》(臺北:有鹿文化,2014)。
    沈克勤,《使泰二十年》(臺北市:臺灣學生,2002)。
    沈英名,《泰國華僑概況》(臺北:正中書局,1988)。
    依貝麗著,楊北辰翻譯,《四海同宗》(香港:今日世界,1952)。
    周 蕾,《寫在家國之外》(香港:牛津大學,1995)。
    周子峰,《圖解香港史:一九四九至二〇一二年》(香港:中華書局,2012)。
    周秀梅編著,《中外節日禮儀大全》(臺北市:御璽,2016,電子初版一刷)。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
    周偉民、唐玲玲著,《論東方詩化意識流小說:香港作家劉以鬯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9月)。
    周愛靈著,羅美嫻譯,《花果飄零──冷戰時期殖民地的新亞書院》(香港;商務印書館,2010)。
    易 文,《有生之年──易文年記》(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9)。
    易 文著,黃淑嫻編,《真實的謊話──易文的都市小故事》(香港:中華書局,2013)。
    林元輝編,《二二八事件臺灣本地新聞史料彙(四)》(臺北市: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新北市:稻鄉,2005)。
    林果顯,《文化、政治與時代:國家文化總會四十年》(臺北:國家文化總會,2008)。
    林語堂,《八十自述》(臺北:遠景,1993)。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臺北市:遠景,2005)。
    林語堂,《無所不談合集》(臺北市:開明書店,1974)。
    林語堂,《語堂文集(一)》(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78)。
    林語堂著,張復禮譯,《逃向自由城》(臺北:遠景,1980)。
    林靜伶,《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2000)。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
    邵銘煌、薛化元主編,《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目錄》(臺北:政大歷史系、中國國民黨黨史館,2005)。
    金 沙(魏亞屏),《渡》(自印,2006)。
    金燕君、黃思騁等著,《春風芥籽》(香港:友聯書報,1965)
    南大歷史學會編,《泰國文化考察團報告書》(自印,1974)。
    施建偉,《幽默大師——林語堂傳》(臺北市:業強出版社,1994)。
    柄谷行人,《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15)。
    洪 林,《泰國華文文學史探》(汕頭:汕頭大學,2008)。
    洪林編著,《泰華文化人物辭典》(曼谷:泰中學會,2000)。
    紀大偉,《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臺北:聯經,2017)。
    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臺北:聯經,2015年7月)。
    范銘如,《眾裡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2002)。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1979)。
    夏志清,《談文藝‧憶師友:夏志清自選集》(臺北:印刻,2007)。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9)。
    孫如陵,《副刊論:中央副刊實錄》(臺北:文史哲,2008)。
    孫如陵,《報學研究》(臺北:西窗,1952)。
    徐 賁,《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吉林市:吉林出版集團,2008)。
    殷寶寧,《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出版,2019)。
    祝 勇,《反閱讀》(臺北市:聯合文學,2008)。
    馬之驌,《新聞界三老兵──曾虛白、成舍我、馬星野奮鬥歷程》(臺北:經世,1986)。
    馬松柏,《香港報壇回憶錄》(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馬家輝,《在廢墟里看見羅馬》(香港:天地圖書,2006)。
    高永久,《四海之內:民族的形成與變遷》(香港:中華書局,2018)。
    高全之,《張愛玲學》(臺北:麥田,2011)。
    高馬可(John M. Carrol)著,林立偉譯,《香港簡史──從殖民地至特別行政區》(香港:中華書局,2013)。
    高應篤,《訪問泰國報告》(臺北:內政部,1972)。
    區家麟,《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香港新聞審查日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7)。
    張 意,《文化與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張其昀主編,《國父全書》(臺北市:國防研究院,1970)。
    張俐璇,《建構與流變:「寫實主義」與台灣小說生產》(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16)。
    張美君,朱耀偉編,《香港文學@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學,2002)。
    張家偉,《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2)。
    張國培,《20世紀泰國華文文學史》(汕頭:汕頭大學,2007)。
    張淑雅,《韓戰救臺灣?:解讀美國對臺政策》(新北市:衛城,2011)。
    張詠梅,《邊緣與中心:香港左翼小說中的「香港」(1950-67)》(香港:天地圖書,2003)。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臺北市:聯合文學,2001)。
    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臺北:聯經,2015)。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臺北:麥田,2003)。
    梁秉鈞(也斯)著,黃淑嫻、宋子江、沈海燕、鄭政恆編,《也斯的五○年代──香港文學與文化論集》(香港:中華書局,2013)。
    梁秉鈞、陳智德、鄭政恆編,《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匯智,2011)。
    梁秉鈞、黃淑嫻編,《痛苦中也有歡樂的時代──五○年代香港文化》(香港:中華書局,2013)。
    梁秉鈞、譚國根等編,《劉以鬯與香港現代主義》(香港:香港公開大學,2010年7月)
    梁秉鈞策劃,《書寫香港‧文學故事》(香港:嶺南大學人文學科研究中心,2008)。
    梁黎劍虹,《梁寒操與我》(臺北:黎明文化,1980)。
    梅 子、易明善編,《劉以鬯研究專集》(成都市:四川大學,1987)。
    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祭孔禮樂之改進》(臺北:祭孔禮樂工作委員會出版,1969)。
    符兆祥主編,《卓爾不群的王平陵:平陵先生紀念選集》(臺北市:世界華文作家出版發行,1999)。
    許子東,《香港短篇小說初探》(香港:天地圖書,2005)。
    陳大為,《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臺北:萬卷樓,2004)。
    陳正茂,《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1)。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出版社,2006)。
    陳芳明,《現代主義及其不滿》(臺北市:聯經,2013)。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市:聯經,2011)。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等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建忠編,《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台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市:清華大學臺文所,2011)。
    陳哲維,《殖民與移民:史密斯、金文泰總督與新加坡華人社團》(新加坡:南洋學會,2015)。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陳清僑,《情感的實踐——香港流行歌詞研究》(香港:牛津大學,1997)。
    陳學然,《五四在香港:殖民情境、民族主義及本土意識》(香港:中華書局,2014)。
    陳遼編,《我與世界華文文學》(香港:香港昆侖製作公司,2002年3月)。
    陳鴻瑜,《泰國史》(臺北市:臺灣商務,2015)。
    陳麗芬,《華語文學與文化政治》(香港:天地圖書,2016)。
    陳蘊茜,《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等研究。
    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份子》(上海:上海三聯,1999)。
    陶晉生編,《陶希聖日記:1947-1956》(臺北:聯經,2014)。
    麥志坤著,林立偉譯,《冷戰與香港——英美關係1949-1957》(香港:中華書局,2018),頁130。
    單德興,《翻譯與脈絡》(臺北:書林出版,2009)。
    彭偉步,《少數族群傳媒的文化記憶與族性書寫:《星洲日報》文藝副刊不同時期對華人的身份建構》(廣州市:暨南大學,2012)。
    彭偉步,《東南亞華文報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曾 心,《給泰華文學把脈》(廈門:廈門大學,2005)。
    曾建屏,《泰國華僑史話》(臺北市:海外文庫,1958)。
    曾健民,《1945破曉時刻的台灣:八月十五日後激動的一百天》(臺北:聯經,2005年8月)。
    曾虛白,《曾虛白自傳(中集)》(臺北:聯經,1990)。
    舒 云,《文化使者——林語堂》(香港:中華書局,1999)。
    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彰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臺北:稻鄉出版社,2012)。
    須文蔚,《臺灣文學傳播論》(臺北:二魚文化,2009)。
    須文蔚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01:林語堂》(臺南市:臺灣文學館,2018年12月)。
    馮志翔,《蕭同茲傳》(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工會,1974)。
    黃俊傑,《思想史視野中的東亞》(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黃海珠等著,《泰國華文紙媒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市:麥田,2006)。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臺北市:遠流,1998)。
    黃繼持、盧瑋鑾、鄭樹森,《追蹤香港文學》(香港:牛津,1998)。
    楊建成,《中國國民黨海外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楊氏臺灣現代史資料出版屋,2001)。
    楊建成,《中國國民黨海外工作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楊氏臺灣現代史資料出版屋,2001)。
    楊振昆、胡德盛、查大林主編,《世界華文文學的多元審視》(昆明:雲南大學,1996)。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市:聯經出版,2015年9月)。
    瘂 弦、陳義芝主編《世界中文報副刊學綜論》(臺北:聯經,1997)
    葉洪生、林保淳著,《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臺灣:遠流,2005)。
    雷 震,《雷震日記》(臺北:桂冠圖書,1989)。
    雷 震,《雷震全集》(臺北:桂冠,1989-1990年)。
    雷 震,《雷震回憶錄之新黨運動黑皮書》(臺北:巨流,2003)。
    雷嘯岑,《憂患餘生之自述》(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
    廖偉棠,《浮城述夢人:香港作家訪談錄》(香港:三聯,2012)。
    趙 怡,《美國新聞界對中國戡亂戰爭報導之研究》(臺北:黎明文化,1985)。
    趙平、陳松等著,《泰國華文文學與中泰比較文學研究碩士論文摘要專輯》(曼谷:留中總會,2010)。
    趙永佳、呂大樂、容世誠合編,《胸懷祖國:香港「愛國左派」運動》(香港:牛津大學,2014)。
    趙雨樂,《近代南來文人的香港印象與國族意識》(香港:三聯,2017)。
    酷兒新聲編委會主編,《酷兒新聲》(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2009年12月)。
    劉 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2005)。
    劉志偉,《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臺北市:啟動文化,2012)。
    劉維開編,《中國國民黨黨務發展史料:黨務工作報告》(臺北:近代中國,1997),頁131。
    慕容羽軍,《為文學作證:親歷的香港文學史》(香港:普文社,2005年7月)。
    摩 南,《解開了的結》(曼谷:南美有限公司,1954)。
    樊善標、危令敦、黃念欣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2008)。
    潘翎主編,《海外華人百科全書》(香港:三聯書店,1998)。
    蔡造珉,《南宮搏著作研究》(台北:萬卷樓,2014)。
    蔣中正講;陽明山會談籌備處編,《蔣總統有關教育文化思想講詞專集》(臺北市:陽明山會談籌備處,1961)。
    蔣中正講;陽明山會談籌備處編,《蔣總統有關教育文化思想講詞專集》(臺北市:陽明山會談籌備處,1961)。
    鄭彥棻,《往事憶述》(臺北市:傳記文學,1970),頁 132。
    鄭樹森,《從諾貝爾到張愛玲》(臺北:印刻,2007)。
    鄭樹森,《結緣兩地:臺港文壇瑣憶》(臺北市:洪範書店,2013)。
    黎佩兒著,黃燦然譯,《香港傳媒——新聞自由與政治轉變》(香港:天地圖書,2012)。
    盧瑋鑾、熊志琴編著,《香港文化眾聲道1》(香港:三聯書店,2014)。
    盧瑋鑾《香港文縱——內地作家南來及其文化活動》(香港:藝美圖書,1987)。
    賴伯疆,《海外華文文學概觀》(廣州市:花城,1991)。
    應鳳凰,《五○年代台灣文學論集:戰後第一個十年的台灣文學生態》(高雄:春暉,2004)。
    戴寶村,《臺灣政治史》(臺北市:五南圖書,2006),頁354-355。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1996)。
    謝猶榮,《泰華報業小史》(曼谷市:譯報社,1964)。
    鍾 紫主編,《香港報業春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1991)。
    藍 明《繁花不落》(臺北市:釀出版,2013)。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制術》(香港:天窗出版,2015)。
    鄺健銘,《港英時代:英國殖民管治術》(香港:天窗出版社,2015)。
    顏亮一,《記憶與地景》(臺北縣: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羅 孚,《南斗文星高:香港作家剪影》(香港:天地圖書,1993)。
    羅永生,《勾結共謀的殖民權力》(香港:牛津大學,2015)。
    羅永生,《殖民家國外》(香港:牛津大學,2014)。
    羅永生,《殖民無間道》(香港:牛津大學,2007)。
    羅永生,《誰的城市?戰後香港的公民文化與政治論述》(香港:牛津大學,1998)。
    饒芃子,《世界華文文學的新視野》(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顧長永,《東南亞政治學》(臺北:巨流,2005)。
    專書論文
    Bhabha, Homi, “Anxious Nation, Nervous States”, in John Copjec ed., Supposing the Subject, London: Verso, 1994.
    Burger, Peter著,周憲譯,〈文學體制與現代化〉,收錄於《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頁70-84。
    Smyth, David, ‘Towards the canonizing of the Thai novel’, The Canon in Southeast Asia Literatures: Literatures if Burma, Cambodia, Indonesia, Laos, Malaysia,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and Vietnam. Edited by David Smyth. Richmond, Surrey: Curzon Pr., 2000.
    三澤真美惠,〈美國新聞總署和台灣「自由」電影陣營的形成〉,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章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2012),頁85-107。
    土屋由香,〈美國新聞總署公關宣傳活動的「民營化」〉,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章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2012),頁25-44。
    小林聰明,〈韓戰期間聯合國軍的俘虜教育計畫〉,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章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2012),頁183-205。
    皮國立,〈「育」與「規訓」的政治化身體——以50年代蔣中正的言論為中心之研究〉,黃克武主編,《同舟共濟:蔣中正與1950年代的臺灣》(臺北市:中正紀念堂,2014年6月)。
    吳翎君,〈冷戰初期落課菲勒基金會對台灣的援助〉,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章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2012),頁109-131。
    李立明,〈名編輯陳錫楨〉,《香港作家懷舊(第二集)》(香港:科華圖書,2004)。
    汪時宇、曹育愷、盧靖,〈論王平陵與民國文學〉,,收錄於李怡、張堂錡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二輯》(臺北市:秀威經典,2016),頁332-354。
    汪時宇、曹育愷、盧靖,〈論王平陵與民國文學〉,李怡、張堂錡主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二輯》(臺北:秀威經典,2016年6月)。
    林鴻亦,〈美援下的台灣廣播產業與國民黨政府的對外宣傳〉,收錄於貴志俊彥、土屋由香、林鴻亦編,李啟章等譯,《美國在亞洲的文化冷戰》(台北:稻鄉,2012),頁135-157。
    姜 飛,〈任卓宣與左翼文學思潮〉,收錄於李怡、張堂錡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三輯》(臺北市:秀威經典,2016),頁40-54。
    封德屏,〈國民黨來台後軍中文藝的推展〉,收錄於李怡、張堂錡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三輯》(臺北市:秀威經典,2016),頁55-79。
    崔末順,〈反共文學的古典詮釋──50年代台灣文藝雜誌所反映的民族主義文藝論〉,收錄於李怡、張堂錡編《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第三輯》(臺北市:秀威經典,2016),頁138-167。
    崔末順,〈錦繡中華——反共脈絡下的中國山河再現〉,《臺灣文學學報》35(2019年12月),頁65-98。
    崔貴強,〈泰國華人的同化問題〉,收錄於南大歷史學會編,《泰國文化考察團報告書》(自印,1974),頁12-18。
    張國培,〈情繫泰華文學〉,收錄於陳遼編《我與世界華文文學》(香港:香港昆侖製作公司,2002年3月),頁69-76。
    張錦忠,〈小文學,複系統:東南亞華文文學的(語言問題與)意義〉。吳耀宗編,《當代文學與人文生態》(台北:萬卷樓,2003),頁313-327。
    曹寶弟、許美芬、吳淑吟,〈泰華文報業今昔〉,收錄於南大歷史學會編,《泰國文化考察團報告書》(自印,1974),頁72-75。
    許子東,〈香港的純文學與流行文學〉,《香港短篇小說初探》(香港:天地圖書,2005)。
    郭 士,〈「自由出版社」滄桑史〉,收錄於陳正茂,《五○年代香港第三勢力運動史料蒐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頁73-100。
    陳大為,〈曼谷的縮影──當代泰華文學的湄南圖像〉,《亞洲閱讀:都市文學與文化(1950-2004)》(台北:萬卷樓,2004),頁151-170。
    陳建忠,〈1950年代臺港南來作家的流亡書寫:以趙滋蕃與柏楊為中心〉,收錄於陳建忠著,吳桂枝、楊傑銘主編,《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頁115-150。
    陳建忠,〈冷戰與戒嚴體制下的美學品味:論吳魯芹散文及其典律化問題〉,收錄於陳建忠著,吳桂枝、楊傑銘主編,《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頁153-180。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臺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臺、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收錄於陳建忠著,吳桂枝、楊傑銘主編,《島嶼風聲:冷戰氛圍下的臺灣文學及其外》(新北市: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2018),頁27-76。
    單德興,〈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收錄於單德興著,《翻譯與脈絡》(台北:書林,2009),頁117-157。
    黃淑嫻,〈易文的五○年代都市小說:言情、心理與形式〉,《真實的謊話:易文的都市小故事》(香港:中華書局,2013),頁2-23。
    黃淑嫻,〈重塑五○年代南來文人的形象:易文的文學與電影初探〉,收錄於黃淑嫻,《香港影像書寫:作家、電影與改編》(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9)。
    劉以鬯,〈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文學〉,收錄於陳炳良編《香港文學探賞》(台北:書林,1994),頁1-14。
    樊善標,〈閱讀香港《新生晚報‧新趣》一九五一年的短篇故事──管窺「香港意識」的生產和傳播〉。收錄自李歐梵、王德威、陳平原等著,樊善標、危令敦、黃念欣編,《墨痕深處──文學.歷史.記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2008),頁505-539。
    潘碧華,〈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對馬華文學傳播的影響(1949-1975)〉,收錄於黃維樑主編,《活潑紛繁的香港文學: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0),頁747-762。
    鄭樹森,〈遺忘的歷史‧歷史的遺忘──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學〉,收錄於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頁1-9。
    盧瑋鑾,〈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收錄於黃繼持、鄭樹森、盧瑋鑾編,《追跡香港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8),頁57-75。
    期刊與會議論文
    Bernards, Brian,〈雙向的混雜性:論冷戰時期泰華小說中的「泰化」」〉,《中山人文學報》第35期(2013年11月),頁127-144。
    Emmerson, Donald K. “’Southeast Asia’: What’s in a Nam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15(1984): 1-21.
    Winnie L. M. Yee, “The Poetics of Diasporas/ Recenceptualizing Home and Identity in Two Hong Kong Poets”, Tamkang Review 40.2 (June 2010), p.41-77.
    力 匡,〈五十年代的香港「副刊文學」〉,《香港文學》第25期(1987年1月5日)。
    小山三郎著,許菁娟譯,〈《自由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與文學──關於他們的批判性文學精神〉,《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年6月),頁171-194。
    巴 爾,〈泰華文學小史〉,《香港文學》第70-72期(1990年10月-12月)。
    巴 爾,〈泰華文學的起步與曲折的歷程〉,《香港文學》第45期(1988年9月)。
    巴 爾,〈泰華文學的發展與中國文學的關係〉,《香港文學》第28期(1987年4月)。
    方光輯錄,凌亦清整理,〈香港作家筆名別號錄(一~八)〉,《文學研究》2006年創刊號-2007年第8期(2006年3月-2007年12月)。
    王允昌,〈一生奉獻文藝:懷念父親王平陵先生〉,《文訊》第339期(2014年1月),頁65-68。
    王平陵,〈中國現代小說的演變〉,《教育與文化》17:4 (1957年8月),頁10-13。
    王平陵,〈回憶「五四」初期的朋友們〉,《幼獅文藝》14:5(1961年5月),頁15。
    王平陵,〈我和文學〉,《幼獅文藝》10:1(1959年1月),頁21-22。
    王平陵,〈建立純正的批評〉,《幼獅文藝》5:4(1956年11月),頁2-3。
    王平陵,〈莫輕視通俗文學〉,《中國語文》12:5(1963年5月),頁11-13。
    王平陵,〈短篇小說的人物描寫〉,《幼獅文藝》10:5(1959年5月),頁30-31。
    王平陵,〈短篇小說寫作方法-下-〉,《中國一周》717-718(1964年1月20日-27日),頁27-29;20-24。
    王平陵,〈新詩的新生命〉,《幼獅文藝》16:6(1962年6月),頁4-5。
    王平陵,〈寫作的基本訓練〉,《中國文選》17 (1968年9月),頁62-66。
    王光明,〈冷戰年代與香港文學-二十世紀五○年代香港現代詩〉,《現代中文文學學報》 8卷2期&9卷1期(2008年1月),頁171-180。
    王晉民,〈論有香港特色的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兼談「綠背」文化〉,《香港文學》第162期(1998年6月1日)。
    王書川,〈文藝鬥士--懷念王平陵先生〉,《文訊》219(2004年1月)頁127-128。
    王崇名,〈托克維爾(Tocqueville)之《論美國的民主》作為大學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意義〉,《通識教育季刊》6:3(1999),頁74。
    王梅香,〈不為人知的張愛玲: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下的《秧歌》與《赤地之戀》〉,《歐美研究》第45卷第1期(2015年3月),頁73-137。
    王梅香,〈文學、權力與冷戰時期美國在臺港的文學宣傳(1950-1962)〉,《臺灣社會學刊》第57期(2015年9月),頁1-51。
    王梅香,〈冷戰時代的臺灣文學外譯──美國新聞處譯書計畫的運作(1952-1962)〉,《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9期(2014年10月),頁223-254。
    王梅香,〈冷戰時期非政府組織的中介與介入:自由亞洲協會、亞洲基金會的東南亞文化宣傳(1951-1959)〉,《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2:1期(2020年3月),頁123-158。
    王梅香,〈美援文藝體制下的《文學雜誌》與《現代文學》〉,《台灣文學學報》第25期(2014年12月),頁69-100。
    王鈺婷,〈「政治駕馭」與「市場主導」下女性抒情散文之生產機制──以《中央日報‧婦女與家庭週刊》的書信體專欄與徵文活動為例〉,《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9卷2期(2009年7月),頁139-153。
    王鈺婷,〈冷戰局勢下的台港文學交流──以1955年「十萬青年最喜閱讀文藝作品測驗」的典律化過程為例〉,《中國現代文學》 19期(2011年6月),頁83-114。
    王鈺婷,〈美援文化下文學流通與文化生產──以五○、六○年代童真於香港創作發表為討論核心〉,《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1期(2015年10月),頁。107-129
    王鈺婷,〈想像台灣的方法:林海音主編《國語日報‧周末周刊》時期之民俗書寫及其現象研究(1949-1954)〉,《成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155-182。
    王德威,〈文學地理與國族想像:臺灣的魯迅,南洋的張愛玲〉,《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頁11-38。
    古遠清,〈香港中生代本土詩人的創作〉,《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7卷第4期(2009年8月),頁22-26。
    任育德,〈中國國民黨宣傳決策核心與媒體的互動(1951-1961)〉,《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2期(2009年11月),頁221-262。
    朱文斌、李瑩,〈2013年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概況〉。華文文學編輯部編,《世界華文文學研究年鑒2013》(汕頭:汕頭大學,2014年10月)。
    朱啟智、楊君順,〈清明節的傳統習俗〉,《電影評介》2009年24期。
    余敏芳,〈狂歡視野下的宋代元宵詞〉,《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3(2008年8月),頁34-37。
    吳羊璧,〈副刊編輯雜憶〉,《文學研究》2006冬之卷2006年12月。
    吳佳怡,〈泰國華文報刊圖書出版近況〉,《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1年6月號。
    吳智棠,〈黃花崗起義與愛國主義精神〉,《嶺南學刊》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
    吳鄭重、王伯仁,〈節慶之島的現代奇觀:臺灣新興節慶活動的現象淺描與理論初探〉,《地理研究》54期(2011年5月)。
    宋美玉,〈理性的迷失——「文革」中红衛兵「造反有理」的心理分析〉,《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1:9(2009年9月),頁112。
    李 龍,〈現代性、文化與身份的認同〉,《古代文明》2008年第3期,頁70-71、112。
    李道緝,〈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1期(2007年7月),頁181-208。
    李福鐘,〈威權體制下的國民黨黨營企業〉,《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8期(2008年12月),頁189-220。
    沈忠邦,〈紀念行憲——維護憲政體制 體認國軍應有的職責〉,《國防雜誌》23(2008),頁3。
    周俊宇,〈光輝雙十的歷史——中華民國國慶日近百年的歷史變貌(1912-2008)〉,《國史館館刊》30(2011年12月),頁29。
    周俊宇,〈光輝雙十的歷史——中華民國國慶日近百年的歷史變貌(1912-2008)〉,《國史館館刊》30(2011年12月)。
    周琇環,〈接運韓戰反共義士來臺之研究(1950-1954)〉,《國史館館刊》28(2011年6月)。
    周琇環,〈接運韓戰反共義士來臺之研究(1950-1954)〉,《國史館館刊》28(2011年6月)。
    周琇環編,《戰後外交史料彙編——韓戰與反共義士篇(一)》(臺北:國史館,2005年5月)。
    周新心,〈泰華作家小傳〉,《華文文學》1989年第2期,頁88-92。
    周新心,〈泰華寫作人小傳(續)〉,《華文文學》1990年第1期,頁76-78。
    周新心,〈泰華寫作人小傳(續)〉,《華文文學》1990年第2期,頁63-64。
    周新心,〈泰華寫作人小傳〉,《華文文學》1989年第2期-1990年第2期。
    周新心,〈泰華寫作人小傳〉,《華文文學》1989年第3期,頁78-80。
    孟豔霞,〈中秋節:一個文化的符號〉,《絲綢之路》2011年19期(2011年7月)。
    易 通、易 文,〈文學是什麼?〉,《學生叢書》第16期(1969年1月),頁42。
    林果顯,〈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以《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4期(2007年12月),頁181-213。
    林果顯,〈來臺後曾虛白的宣傳工作與理念(1949-1994)〉,《國史館館刊》第39期(2014年3月),頁117-157。
    邱勝安,〈王平陵的新聞藝文生涯〉,《新聞鏡周刊》555(1999年6月28日-7月4日),頁32-33。
    邵 父,〈我的摯友王平陵〉,《江蘇文獻》4(1977年11月),頁44-48。
    南 郭,〈香港的難民文學〉,《文訊》第20期(1985),頁32-37。
    洪子惠,〈混血(語)化脈絡中的華語語系研究〉,《中山人文學報》第35期(2013年11月),頁47-68。
    洪泉湖、鍾文博,〈華僑為革命之母:華僑民族主義的發展與轉變〉,《南洋華僑與孫中山革命》2010年11月,頁121。
    胡學丞,〈自會黨盟誓到就職宣誓:近代華人立誓文化的一個側面〉,《民俗曲藝》195(2017年3月),頁207-246。
    范銘如,〈劃界與定位:戰後小說再現的中華民國〉,《臺灣文學學報》第21期(2012年12月),頁37-64。
    韋政通,〈中國孝道思想的演變及其問題〉,《現代學苑》6(1969)。
    孫淑芹、王啟東,〈方塊字澆鑄的心影──泰國華文文學特色淺論〉,《東疆學刊》2005年第3期(2005年7月),頁87-89。
    秦孝儀主編,《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卷29 演講》(臺北市 : 中央委員會黨史會;中央文物經銷)。
    翁智琦,〈做自己的先驅:專訪前《聯合報》總編輯、泰國《世界日報》社長趙玉明〉,《文訊》第355期(2015年5月),頁36-45。
    郝晶瑾,〈八二三戰役:美國對中華民國的角色〉,《歷史月刊》2002年8月號,頁67-74。
    高致華,〈鄭成功信仰在臺灣——異文化之各自表述〉,《東吳外語學報》22(2006)。
    高郁雅,〈戰後國民黨新聞機構的企業化嘗試(1945-1949)〉,《輔仁歷史學報》第16期(2005年7月),頁211-238。
    崔末順,〈「重建台灣、建設新中國」之路:戰後初期刊物中「文化」和「交流」的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1(2015年10月),頁47。
    張 放,〈一顆亮星在天際--[符兆祥編]《卓爾不群的王平陵》讀後〉,《文訊》166(1999年8月),頁26-28。
    張淑雅,〈臺海危機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36(2001年12月),頁287。
    張詠梅,〈訪問江河先生〉,《香港文學》第293期(2009年5月),頁88-91。
    張詠梅,〈論香港〈文匯報.文藝〉副刊所載小說中的「香港」〉,《中外文學》第28卷10期(2000年3月),頁142-161。
    張詠梅、何杏楓訪問,〈訪問崑南先生〉,《文學世紀》第4卷1期(2004年1月)。
    張詠梅、何杏楓訪問,〈訪問劉以鬯先生〉,《文學世紀》第4卷1期(2004年1月)。
    張詠梅、何杏楓訪問,〈訪問盧因先生〉,《文學世紀》第4卷1期(2004年1月)。
    張雅粱,〈以泰國潮劇發展論華泰的族群邊界之改變〉,《藝術研究學報》第5卷1期(2012年),頁59-75。
    犁 青,〈泰華文學的歷史文化背景〉,《文學世界》第12-13期(1991年5月)。
    莊景雅,〈1950年代的「僑生」──以中央日報為中心討論〉,《政大史粹》第19期(2010年12月),頁45-88。
    陳 芳,〈文史學養與書生本色——敬讀梁羽生先生文史小品兼談香港報章副刊〉,《香港文學》第292期(2009年4月)。
    陳 華,〈“行憲”與“戡亂” ——陶希聖日記(1947-1953)的觀察與討論〉,《國史館學術集刊》8(2006),頁165-188。
    陳志昌,〈「自由中國」的建構──以《中央日報》為主的分析(1949.3-1951.1)〉,《暨南史學》第12號(2009年7月),頁201-234。
    陳志昌,〈再起爐灶──《中央日報》的遷臺與在臺發展優勢〉,《暨南史學》第18號(2015年7月)。
    陳明成,〈反共與反攻:關鍵年代的關鍵年份—台灣文壇「一九五六」的再考察〉,《文學與社會學術研討會:2004青年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12)。
    陳建忠,〈「流亡」在香港: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3期(2011),頁275-311。
    陳建忠,〈「流亡」在香港──重讀張愛玲的《秧歌》與《赤地之戀》〉,《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2011年10月),頁275-311。
    陳建忠,〈「美新處」(USIS)與台灣文學史重寫:以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雜誌出版為考察中心〉,《國文學報》第52期(2012),頁211-242。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本2分(2004年6月)。
    陳靜瑜,〈美國華文報業的發展及對華社的影響──以《世界日報》為例〉,《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學報》第2期(2013年11月),頁75-104。
    單德興,〈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中外文學》36:4(2007年12月),頁317-326。
    彭小妍,〈文學史的編撰與香港文學在華文文學中的定位〉,《現代中文文學學報》 8卷2期&9卷1期(2008年1月),頁40-50。
    彭恆禮,〈狂歡的元宵——宋代元宵節的文化研究〉,《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1:3(2006年9月),頁93-97。
    斯 民,〈泰華文學新歷程〉,《香港文學》第182期(2000年2月)。
    曾 天,〈泰國華文報紙的文藝副刊〉,《香港文學》第90期(1992年6月)。
    曾世榮,〈臺灣日記、美國因素與國際冷戰下的系列戰爭:心態史上的韓戰、臺海戰役與越戰〉,發表於「從帝國到冷戰的文化越境與生成」工作坊論文集,2018年11月23日,未出版,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
    欽 鴻,〈我與東南亞華文文學〉。收錄陳遼編,《我與世界華文文學》(香港:香港昆侖製作公司,2002年3月),279-283。
    須文蔚,〈在黑暗裡傳中文教育薪火〉,高中國文教學國際研討會(2016年10月15-16日,北一女主辦)。
    須文蔚,〈馬朗五○、六○年代的雙城記──以臺港現代主義文學跨區域傳播為焦點〉,發表於「香港: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主辦,2010年5月。
    須文蔚,〈意識流理論在台港跨區域文學傳播現象探討〉,收入《跨國的殖民記憶與冷戰經驗:臺灣文學的比較文學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頁435-454。
    須文蔚、翁智琦、顏訥,〈1940-60 年代上海與香港都市傳奇 小說跨區域傳播現象論——以易金的小說創作與企畫編輯為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6期(2014年8月),頁33-60。
    黃 靜,〈流行文化王國之崛起──環球出版社創辦人羅斌的傳奇故事〉,《七彩都會新潮:五、六十年代流行文化與香港電影》(2002)。
    黃仲鳴,〈香港報紙副刊的三及第文學〉,《作家》第19期(2003年1月),頁19-35。
    黃南翔,〈記三位已故的文藝界前輩:朱旭華、易文、潘柳黛〉,《香江文壇》第9期(2002年9月),頁59-63。
    黃海鳴,〈節慶化之臺灣當代藝術〉,《典藏・今藝術&投資》132期(2003年9月),頁140-141。
    黃淑嫻,〈重繪五十年代南來文人的塑像:易文的文學與電影初探〉,《香港文學》第295期(2009年7月),頁86-91。
    黃萬華,〈二戰後至1950年代的香港文學:在傳統中展開的文學轉型〉,《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5期(2009年7月),頁131-139。
    黃萬華,〈跨越1949:在「常識」中展開的香港體驗和想像〉,《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2期(2011年7月),頁40-46。
    黃燕萍,〈「南來豈為錢」──從五十年代初香港難民潮談到南來文人在香港文壇的生存形態〉,《文學世紀》37期(2004年4月)。
    楊健思,〈武俠大師梁羽生訪問記〉,《文學研究》2006冬之卷(2006年12月),頁114-120。
    楊儒賓,〈1949的民主建國論〉,《中國現代文學》33(2018年6月),頁14。
    楊儒賓,〈明鄭亡後無中國〉,《中正漢學研究》31(2018年6月),頁2。
    熊海英,〈中秋節及其節俗內涵在唐宋時期的興起與流變〉,《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2005)。
    趙彥寧,〈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1999),頁 37-84。
    趙稀方,〈五十年代的美元文化與香港小說〉,《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98期(2006),頁87-96。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一九五一至一九七○)〉,《歐美研究》第31期(2001),頁79-127。
    趙綺娜,〈觀察美國──台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台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1),頁97-163。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34):施肇基、王平陵、藍文徵、姜琦、覃振、謝持、劉大鈞、盛文、王子壯、柳亞子、吳南如〉,《傳記文學》28:4(1976年4月),頁113-118。
    劉維開,〈《蔣中正總裁批簽檔案目錄》編輯經過〉,「新史料、新視野:總裁批簽與戰後中華民國史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中正紀念堂,2013年11月),頁3-6。
    劉維開,〈臺灣地區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典藏與研究〉,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8年12月),頁1-22。
    慕容羽軍,〈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學概述〉,《文學研究》2007年第8期(2007年12月30日),頁167-179。
    慕容羽軍,〈香港報紙副刊專欄的變遷〉,《香港文學》第100期(1993年4月)。
    潘冬珂、韓愛平,〈報紙──新派武俠小說誕生的搖籃──兼論新派武俠小說鼻祖梁羽生的報刊生涯〉,《焦作大學學報》第一期(2010年1月),頁60-62。
    編輯部,〈六、七十年代的「讀書人」〉,《讀書人》2月號第24期(1997年2月)。
    蔡 綺,〈納粹德國(1933-1945)宣傳海報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學報》12期(第九卷第二期)(2008年7月)。
    蔡明賢,〈鄭成功意象與臺灣的再中國化(1945-1963)〉,《人文研究學報》51:1(2017),頁86。
    蔣雅君,〈修澤蘭與中華文化復興〉,《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86(2017年4月),頁8-14。
    蔣曉麗,〈副刊:不獨立的文學大眾傳播方式──論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文學傳播方式的嬗變〉,《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5期(2003年)。
    鄭樹森、盧瑋鑾、黃繼持座談,何慧姚、張詠梅紀錄,〈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現象三人談——導讀《香港新文學年表(1950-1960年)》〉,《中外文學》28:10(2000年3月)。
    閭小波、許敏,〈孫中山與民國宣誓制度之建立〉,《江蘇社會科學》2003:3 (2003年5月),頁160-164。
    盧燕儀,〈六七暴動的相認不相認〉,《文化研究@嶺南》27期(2012),頁8。
    錢 鋼,〈從「解放軍報」(1956-1969)看「階級鬥爭」一詞的傳播〉,《二十一世紀》77(2003),頁50-60。
    應鳳凰,〈香港文學傳播臺灣三種模式:以冷戰年代為中心〉,《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第174期(2013年6月),頁4-10。
    應鳳凰,〈解讀1962年臺灣文壇禁書事件──從《心鎖》探討文學史敘事模式〉,《文史台灣學報》 2期(2010年12月) ,頁 45-63。
    鍾怡雯,〈想像更完整的泰華文學版圖〉,《香港文學》第225期(2003年9月),頁85-86。
    韓依婷、王志弘,〈臺北市立動物園的遊憩化觀視與自然化地景:動物倫理觀點的分析〉,《休閒與社會研究》8(2013年12月),頁40。
    顏厥安,〈和平與強權政治:由歷史哲學反省東亞的民主與和平前景〉,《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5(2005年12月),頁58。
    懷 文,〈另類小小說──解讀報紙副刊〉,《讀書人》4月號26期(1997年4月)。
    羅永生 ,〈香港的殖民主義(去)政治與文化冷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67期(2007年9月),頁259-277。
    羅永生,〈六、七○年代香港的回歸論述〉,《人間思想》 1期 (2012年7月),頁191-209。
    蘇恒安,〈特產節慶的神聖空間與觀光地方〉,《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3期(2012年6月)。
    蘇偉貞,〈一九五○,六○年代:台港電影交流的分與合〉,《文學評論》第21期(2012年8月15日),頁55-63。
    蘇偉貞,〈不安、厭世與自我退隱:南來文人的香港書寫──以一九五○年代為考察現場〉,《中國現代文學》第19期(2011年6月),頁25-54。
    蘇偉貞,〈夜總會裡的感官人生:香港南來文人易文電影探討〉,《成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10年10月),頁173-204。
    鐘怡雯,〈想像更完整的泰華文學版圖 〉,《香港文學》第225期(2003年9月)。
    學位論文
    王政皓,〈祭孔釋奠禮器研究——以臺灣官修孔廟為例〉(臺南市;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藝術史評與古物研究碩士論文,2020年1月)。
    王凌霄,〈中國國民黨新聞政策之研究 (1928-1945)〉(臺北: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2)。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王梅香,〈隱蔽權力:美援文藝體制下的台港文學(1950-1962)〉(新竹市: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論文,2015)。
    何祖誠,〈台南孔廟釋奠儀節之研究〉(宜蘭市:佛光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吳佳怡,〈二十世紀泰國華文文學的發展〉(臺中市: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
    吳佳馨,〈1950年代台港現代文學系統關係之研究:以林以亮、夏濟安、葉維廉為例〉(新竹:清華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
    吳明玉,〈紅衛兵運動及思想之研究〉(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李王瀚,〈生命‧政治‧神話─戰後台灣義人塑像〉(臺南: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李知灝,〈戰後臺灣古典詩書寫場域之變遷及其創作研究〉(嘉義縣: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頁168。
    沈幸儀,〈一萬四千個證人:韓戰時期 「反共義士」之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林果顯,〈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台北: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9)。
    林純秀,〈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碩士論文,2008)。
    林肇豊,〈台灣、香港本土論的發展與比較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臺文所博士論文,2015)。
    胡芳琪,〈一九五〇年代臺灣反共文藝論述研究〉(新竹市: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7)。
    袁公瑜,《國民黨文工會職能轉變之研究:1951年至2002年》(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碩士論文,2003)。

    陳月萍,〈美援僑生教育與反共(1950-1965)〉(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彭佩琪,〈國民黨政府在美僑社的僑務工作(1949-1960)〉(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黃怡菁,〈《文藝創作》(1950-1956)與自由中國文藝體制的形構與實踐〉(新竹: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論文,2005)。
    葉川睿,〈中國國民黨海外黨務發展(1950-1962)〉(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1)。
    詹閔旭,〈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台文所博士論文,2013),頁21-22。
    鄒芷茵,〈1950年代香港文學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課程哲學博士論文,2014年9月)。
    蔡其昌,〈戰後(1945-1959)台灣文學發展與國家角色〉(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
    蔡明諺,〈一九五○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淵源與發展〉(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
    鄭 蕾,〈香港現代主義文學與思潮——以「香港現代文學美術協會」為視點〉(香港:嶺南大學哲學博士,2012)。
    蕭敏亨,〈美國冷戰時期的文化外交與美國形象的塑造:美國新聞總署及《今日世界》的發行〉(台南:成功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
    謝其偉,〈一九五四年至五五年臺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鍾瀚樞,〈一九五○年代台灣的美援教育計畫〉(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
    簡弘毅,〈陳紀瀅文學與五○年代反共文藝體制〉(台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
    顏 訥,〈台灣香港存在主義文學傳播現象──以五○至七○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報刊書籍為對象〉(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11)。
    羅森棟,〈傳播媒介塑造映象之實例研究──「今日世界」塑造中國人對美國人良好映象之方法〉(台北: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1970)。
    電子資源與資料庫
    1. 香港作家作品:http://www.hkauthors.com.hk/authors.php
    2. 香港文學資料庫:http://hklitpub.lib.cuhk.edu.hk/
    3.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海外華人特藏:http://coc.lib.cuhk.edu.hk/ulcat /thailand.htm
    4. 世界華文文學研究網站:http://www.fgu.edu.tw/~wclrc/default.htm
    5. 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http://www.ncku.edu.tw/~cseas/
    6. 泰國華文作家協會編著: http://www.thaisinoliterature.com
    7. 世界華文文學資料庫 : http://ocl.shu.edu.tw/
    8. 海外華人研究(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圖書館藏):http://www.lib.nus.edu.sg/chz/chineseoverseas/
    9.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10.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http://dbs.lib.ntu.edu.tw/cgi-bin/fs/auth.cgi?o=13401
    11.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cnki50.csis.com.tw.autorpa.lib.nccu.edu.tw/kns50/single_index.aspx
    12.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cademic: http://academic.eb.com/
    13. David A. Smyth, “Thai Literature”: http://global.britannica.com/art/Thai-literature
    14.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http://archives.sinica.edu.tw/
    15. 中研院近史所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系統:http://mhdb.mh.sinica.edu.tw/mhpeople/index.php
    1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數位資料庫:http://mhdb.mh.sinica.edu.tw/
    17.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18. 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
    19. 國防部軍務局應用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20.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http://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index
    21. 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系網站:https://www.uscpublicdiplomacy.org/
    22. 泰國華僑崇聖大學網站:https://www.hcu.ac.th/ch/about
    23. 北美兒童文學研究中心資料庫網站「THE DE GRUMMOND CHILDREN`S LITERATURE COLLECTION」: http://www.lib.usm.edu/legacy/degrum/public_html/html/research/findaids/eberle.htm#bio
    24. 百家諸子: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https://ctext.org/analects/yan-yuan/zh
    25. 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http://www3.nmtl.gov.tw/Writer2/
    26. 泰國潮州會館網站:http://www.tiochewth.org/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01595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950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146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文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50101.pdf5175KbAdobe PDF2131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