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3062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69/144892 (79%)
Visitors : 51898804      Online Users : 5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0623


    Title: 臺灣民眾對老人照顧安排偏好之影響因素
    Determinants of Preference for Elder Care Arrangement in Taiwan
    Authors: 陳兆鳴
    Chen, Chao-Ming
    Contributors: 謝美娥
    陳兆鳴
    Chen, Chao-Ming
    Keywords: 長期照顧
    非正式照顧
    正式照顧
    社區式照顧
    機構式照顧
    Long-term care
    Informal care
    Formal care
    Community-based care
    Institution-based care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7-01 13:57:07 (UTC+8)
    Abstract: 當今高齡化社會多關注老人照顧如何供給,惟家庭社會學或社會福利學既有的理論及研究成果卻不能妥適回答臺灣民眾老人照顧安排偏好究係以非正式或正式照顧何者居多。本研究沿用Andersen模型為研究架構,使用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七期第二次家庭組調查資料,擇定年齡等十個自變項,並將「年老到需要被照顧時最希望獲得的照顧方式」區分為非正式照顧、混合式照顧及正式照顧等三組為依變項,採用多元邏輯迴歸分析(Multinominal Logistic Regression)探討自變項的預測力。研究結果發現約有一成五的臺灣民眾選擇非正式照顧,約六成選擇混合式照顧,約二成五選擇正式照顧,而前置因素七個自變項(年齡、性別、配偶或伴侶、教育程度、孝道觀念、性別角色態度、福利態度)及使能因素二個自變項(個人收入、養育子女數)共九個自變項在不同老人照顧方排方式之比較選擇上均具有統計上顯著影響力,且依其影響力範圍還可再區分為五種類型,至於需求因素(健康程度)則不具統計上顯著影響力。考量臺灣民眾沒有特定的老人照顧安排偏好,當前臺灣政府推行「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或能因應老人照顧需求,惟近年臺灣社會人口有單身化趨勢,家庭作為一個生活共同體所具有社會風險共同分擔的功能,將因年輕世代多不願組成家庭不復存在,本研究建議透過社區營造或社區培力方式,建構無婚姻及血緣者相互協助的生活共同體,作為非正式照顧體系的替代品。最後,由於過往對於家庭結構的想像總忽略單身家庭及同性婚姻家庭,建議未來研究者進一步探究非傳統異性婚姻及非核心家庭的老人照顧安排偏好;另囿於次級資料限制,未能將最常被使用的正式服務「居家服務」納入依變項內涵的未竟之處,同樣建議未來研究者補充討論臺灣民眾對居家服務的偏好及比較選擇。
    People nowadays pays more attention to how elder care services are provided in aging society. But unfortunately, sociology of the family or theories of social welfare still cannot properly explain what’s the preference of Taiwanese citizens for elder care arrangement and what would they choose from informal or formal care. In this thesis, the Andersen model is applied a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en independent variables such as “age” and dependent variable “preference for elder care arrangement” which i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formal care, mixed care and formal care are selected within the data from “2016 Taiwan Social Change Survey (Round 7, Year 2): Family”. The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done by doing multinom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to realize how all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e preference. The findings are respectively about 15% Taiwanese citizens prefer informal care, and about 60% prefer mixed care, and about 25% prefer formal care. On the other hand, the 9 predisposing factors which are age, gender, having spouse or partner or not, education level, attitude to filial piety, attitude to gender norm, attitude to welfare and the 2 enabling factors which are individual income and numbers of children all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reference of elder care arrangement in 5 different ways. But the need factor which is health status does not. Considering Taiwanese citizens do not have specific preference for elder care arrangement actually, the current public policy “National Ten-year Long-term Care Plan 2.0” seemed to be capable of coping with the needs of elder care in Taiwan. However, the proportion of single household to traditional family is increasing because younger generation would not to get married. Thus Family as an informal care system which can share the risk of living will no longer exist. So constructing non-married and non-biological-related community which its members could care each other as a substitute for family was recommended. Finally, since single household and same-sex marriage family are ignored in the past discussions and studies about family structure, it is recommended to study the preference of non-heterosexual-marriage and non-nuclear families for elder care arrangement in the future. Furthermore, under constraint of limited secondary data,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is thesis excluded home care which is also a kind of formal care and most often used, it is recommend to study the preference for home care in the future as well.
    Reference: 內政部戶政司(2020)。人口婚姻狀況統計,2020年3月29日,取自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https://www1.stat.gov.tw/ct.asp?xItem=15408&CtNode=4692&mp=3。
    王潔媛(2013)。居家式照顧。載於邱珉科(總校閱),長期照顧概論-社會政策與福利服務取向(初版)。臺北市:洪葉文化。
    王蘊潔(譯)(2018)。超單身社會(初版)(荒川和久原著)。臺北市:平安。
    伊慶春、章英華(2008)。父系家庭的持續與變遷:台灣的家庭社會學研究,1960-2000。載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初版)。臺北市:群學。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2)。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總報告統計結果提要分析,2020年2月22日,取自https://www.dgbas.gov.tw/ct.asp?xItem=31969&ctNode=3272&mp=1。
    吳淑瓊、林惠生(1999)。台灣功能障礙老人家庭照護者的全國概況剖析。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8(1)。44-53。
    吳玉琴(2011)。臺灣老人福利百年軌跡-老人福利政策及措施之省思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33,139-159。
    呂玉瑕(2011)。臺灣民眾性別角色態度的變遷:1991-2001。臺灣社會學刊,48,51-94。
    呂寶靜(1995)。民意與社會福利。載於中華民國現代福利協會(編),臺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初版)。臺北市:五南。
    呂寶靜(2001)。老人照顧:老人、家庭、正式服務(初版)。臺北市:五南。
    呂寶靜(2005)。老人非正式支持網絡與長期照護服務使用之初探:兼論老人支持網絡類型之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19年6月21日,取自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55。
    呂寶靜(2007)。誰來照顧老人?台灣民眾對照顧老人責任看法之初探。家庭價值、行為與態度: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九次研討會,臺北市。
    呂寶靜(2012)。老人福利服務(初版)。臺北市:五南。
    李怡娟(1997)。城鄕社區老人使用居家護理服務情形及其預測因子之探討護理研究。護理研究,5(2),127-136。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260-299。
    李孟芬(2013)。社區式照顧。載於邱珉科(總校閱),長期照顧概論-社會政策與福利服務取向(初版)。臺北市:洪葉文化。
    沈開喜(譯)(2014)。單身社會(第1版)(Eric Klinenberg 原著)。上海:上海文藝。
    沈蘇燕、萬洋波(2016)。失能老人家庭照顧者的照顧壓力、社區服務與購買照顧意願──以南京市為例。勞動保障世界,2016(6),17-18、20。
    肖雲、吕倩、漆敏(2012)。高齡老人入住養老機構意願的影響因素研究──以重慶市主城九區為例。西北人口,2012(2),27-30、35。
    林君黛、邱盈綺、徐宙玫、黃昱瞳(2013)。影響家庭照顧者使用機構喘息服務因素之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9(3),7-14。
    林志鴻、呂建德(2001)。全球化與社會福利。載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初版)。臺北市:巨流。
    林怡婷、陳依萍、羅椀齡(譯)(2019)。單身年代:一個人的生活可以簡單,卻不會孤單(Elyakim Kislev 原著)(初版)。臺北市:商周。
    林萬億(1997)。影響台灣民眾社會福利態度的因素。臺大社會學刊,25,1-46。
    林萬億(2010)。社會福利(初版)。臺北市:五南。
    林萬億(2012)。臺灣的社會福利:歷史與制度的分析(二版)。臺北市:五南。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初版)。臺北市五南。
    金卉、祝建華(2014)。東亞福利體制背景下的居民福利供給主體偏好。南京社會科學,10,51-56。
    柯瓊芳(2003)。誰來照顧老人?歐盟各國奉養態度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24,1-32。
    姜貞吟(2010)。國家與性別:臺灣照顧政策性別化探析。國家發展研究,10(1),1-34。
    施姵宇、古鯉榕、白明奇、劉立凡(2017)。失智症家庭使用長期照顧服務的情形與不使用的原因。台灣公共衛生雜誌,36(4),375-385。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中華民國人口推估(2018至2065年),2019年7月26日,取自https://pop-proj.ndc.gov.tw/download.aspx?uid=70&pid=7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9)。我國家戶結構變遷趨勢下之超高齡社會調適策略與規劃(業務參考委託研究報告),2020年2月26日,取自https://www.ndc.gov.tw/News_Content.aspx?n=E4F9C91CF6EA4EC4&sms=4506D295372B40FB&s=388AA6226E688583&upn=0E442370ED3F73C5。
    張世雄(2018)。高齡社會中的社區照顧與社區政策:社區要怎樣照顧?。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8(3),1-34。
    張宏哲(2010)。長期照護正式和非正式體系之間關係的模式—研究和實務議題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32,264-277。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重訂一版)。臺北市:臺灣東華。
    張紹勳、林秀娟(2018)。邏輯斯迴歸分析及離散選擇模型:應用SPSS(初版)。臺北市:五南。
    張慈佳(2017)。性別角色態度對臺灣老人居住安排的影響。人口學刊,54,81-122。
    張棟(2017)。北京市老年人機構養老意願及影響因素研究。調研世界,2017(10),23-29。
    陳正芬、吳淑瓊(2006)。家庭照顧者對長期照護服務使用意願之探討。人口學刊,32,83-121。
    陳正芬(2009)。從居住安排與社會支持體系檢視失能老人之ADL與IADL的未滿足需求。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1),67-100。
    陳正芬、王彥雯(2010)。從生命週期觀點檢視台灣老人居住安排的模式與轉變。台灣社會福利學刊,8(2),67-116。
    陳正芬(2011)。我國長期照顧政策之規劃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3,197-208。
    陳正芬、王增勇(2017)。正式與非正式照顧的協作:探討家庭外籍看護工進入護理之家的現象。臺大社工學刊,35,137-182。
    陳怡如(2018)。影響台灣民眾支持社會福利的因素──明確二分集合的分析。臺灣民主季刊,15(2),101-45。
    陳燕禎(2009)。老人服務與社區照顧:多元服務的觀點(初版)。臺北縣:威仕曼文化。
    陳燕禎(2011)。臺灣民間百年老人福利組織的轉變與市場化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133,160-173。
    喻維欣(2014)。家庭。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臺灣社會(四版)。臺北市:巨流。
    傅仰止(2017)。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2016第七期第二次:家庭組(C00321_1)【原始數據】,取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彭懷真(2014)。老年社會學(初版)。新北市:揚智文化。
    彭駕騂、彭懷真(2012)。老年學概論(初版)。新北市:威仕曼文化。
    彭希哲、宋靚珺、黃劍焜(2017)。中國失能老人長期照護服務使用的影響因素分析。人口研究,41(4),46-59。
    曾淑芬、張志娟、陳厚凱(2008)。南部地區民眾對長期照護服務的認知與使用意願。嘉南學報(人文類),34,698-712。
    曾煥裕、石泱(2010)。獨居老人使用社會福利服務因素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長期照護雜誌,14(2),177-197。
    曾薔霓(2013)。家庭照顧者與非正式照顧體系。載於邱珉科(總校閱),長期照顧概論-社會政策與福利服務取向(初版)。臺北市:洪葉文化。
    曾瀝儀、張金鶚、陳淑美(2006)。老人居住安排選擇—代間關係之探討。住宅學報,15(2),45-64。
    黃源協(2005)。正式照顧對非正式網絡互動關係之影響:以原住民部落老人居家/送餐服務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1),163-198。
    黃葉清、余慧、韓樹蓉(2014)。政府應承擔何種福利責任──公民福利態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公共行政評論,2014(6),88-106。
    葉光輝(2009a)。台灣民眾的代間交換行為:孝道觀點的探討。本土心理學研究,31,97-141。
    葉光輝(2009b)。華人孝道雙元模型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本土心理學研究,32,101-148。
    葉男(2012)。農民“養兒防老”觀念實證研究。西北人口,33(5),24-28。
    葉崇揚、蔡明璋、呂建德(2017)。台灣民眾對社會福利的態度—體制評價、道德經濟、階級與世代的影響。臺灣民主季刊,14(2),1-48。
    臧其勝(2015)。政府福利責任的邊界:基於華人社區公眾福利態度的比較研究。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110-117。
    臧其勝(2016)。政策的肌膚:福利態度研究的國際前沿及其本土意義。公共行政評論,2016(4),171-190。
    劉正、齊力(2019)。臺灣高齡者的居住狀況與機構照顧的需求趨勢。國土及公共治理季刊,7(1),70-81。
    劉曉婷、侯雨薇(2016)。子女經濟支持與失能老年人的非正式照料研究──基於CLHLS的分析。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網絡版),2016(4),144-157。
    潘淑滿、楊榮宗、陳正宗(1998)。The Predictors of Long-Term Care Service Utilization Among Older Americans。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4(4),226-233。
    蔣傳和(2007)。當前中國老年家庭類型新探及問題指向。安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6),70-73、127。
    衛生福利部(2014)。中華民國94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20年2月22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7-113.html。
    衛生福利部(2016)。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106年~115年)(核定本),2019年7月27日,取自https://1966.gov.tw/LTC/cp-4001-42414-201.html。
    衛生福利部(2018)。中華民國106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2020年1月26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1767-113.html。
    鄭宗琳、吳宇真(譯)(2002)。社會統計學(初版)(Alan Agresti and Barbara Finlay原著)。臺北市:五南。
    薛承泰(2016)。臺灣人口大震盪(第一版)。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蕭文龍(2018)。統計分析入門與應用:SPSS中文版+SmartPLS3(PLS-SEM)(二版)。臺北市:碁峰資訊。
    謝美娥(2002)。失能老人與成年子女照顧者對失能老人遷居的歷程與解釋:從家庭到機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2),7-63。
    謝美娥(2004)。失能老人的資源、居住安排、居住決定的掌控力與生活品質:一個量化的初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1-49。
    謝美娥(2005)。失智症日間照顧服務使用狀況與其評估──以嘉義聖馬爾定與三鶯地區健順失智症日間照顧中心為例。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3),39-69。
    藍佩嘉(2008)。性別社會學在台灣:研究與理論的回顧。載於謝國雄(主編),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初版)。臺北市:群學。
    Charles E. Hurst (2007). Social inequality: form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6th Ed.). Boston, Mass. : Pearson/Allyn and Bacon
    Pei-Shan Yang (2013). Surviving social support: Care challenges facing Taiwanese centenari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Welfare, 22 (4), 396-405.
    Ronald M. Andersen and John F. Newman (1973). Societal and Individual Determinants of Medical Care Uti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Health and Society, 51 (1), 95-124.
    Ronald M. Andersen (1995). Revisiting the Behavioral Model and Access to Medical Care: Does it Matter?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6 (1), 1-10.
    Tor Georg Jakobsen (2011). Welfare Attitudes and Social Expenditure: Do Regimes Shape Public Opin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101 (3), 323-34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6921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2101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583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for Eminent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201.pdf4350KbAdobe PDF212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