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48789      Online Users : 3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9223


    Title: 我國職業災害勞工協助措施與方案之研究-以高雄市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為例
    A Study on Measures and Programs for Occupational Accident Labor:the case of Family Assistance Program for Labor of Occupational Accident in Kaohsiung
    Authors: 王珮珊
    Wang, Pei-Shan
    Contributors: 成之約
    王珮珊
    Wang, Pei-Shan
    Keywords: 職災勞工
    職業災害
    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
    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
    Date: 2013
    Issue Date: 2020-04-06 14:46:24 (UTC+8)
    Abstract: 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統計,民國100年全國領取勞工保險職業災害現金給付共有1,501,464件,其中領取失能給付共有4,047人次;領取職業疾病現金給付共893人次,其中領取失能給付共有184人次。職業災害發生所造成不僅是勞工個人醫療復建、雇主補賠償、勞資爭議、職能復健、社會重建、職業重建等漫長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影響雇主生產活動的進行,造成經濟之損失。
    現行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係由勞動基準法、勞工保險條例、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等法令共同構成。民國91年4月28日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施行後,擴大將未投勞保之勞工列入保障對象,同時將過去偏重消極的經濟補償,轉而更積極的協助職災勞工進行職業重建,協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乃為主要目標。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為使勞工於發生職業災害的第一時間內獲得協助,於全國各縣市政府設置「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窗口,以個案管理專業服務模式,結合勞政、社政、醫療、法律等相關資源,提供職災勞工醫療復健、法律協助、心理支持、勞資爭議、社會福利等完整的權益資訊,協助職災勞工及家屬渡過職災所造成的衝擊與困境,並且幫助職災勞工早日重返職場。
    本研究動機為主要探討我國職業災害勞工協助措施與相關方案,並檢視現行保護制度是否完善。並以「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劃」採個案管理模式服務的運作狀況,從第一線服務職災勞工的角度,研究我國職災保護制度執行面所面臨的問題及困難,並對現行法令不足與缺失之處提出建議。
    Reference: 一、中文書目
    1.黃程貫,2009年,勞動法,二版,台北:新學林。
    2.衛民、許繼峰,2009,勞資關係-平衡效率與公平,二,台北:前程。
    3.成之約、辛炳隆、、張玉燕、潘世偉、王方,2005年,勞動政策與勞工立法,二版,台北:空中大學。
    4.焦興鎧、、劉志鵬、王松柏等人,2005年,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
    5.楊通軒,1998年,我國職業災害補償制度實務研討會會議實錄。
    6.沈以軒,2011年,100年職業災害勞工個案主動服務計畫教育訓練研習手冊。
    7.郭明政,2002年,社會安全制度與社會法。

    二、中文期刊
    1.林依瑩、鄭雅文、王榮德,2009年,職災補償制度之國際比較及台灣制度之改革方向,台灣衛誌,Vol.28,No.6。
    2.張彧,2009年,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修法建議,台灣勞工季刊。
    3.王惠玲,2005年,由過勞死到過勞自殺─相當因果關係之迷思,
    臺灣本土法學第77期,頁301。
    4.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頁122-125。
    5.王嘉琪、鄭雅文、王榮德、郭育良,2009年,職災補償制度的發展與台灣制度現況,台灣衛誌,Vol.28,No.1。
    6.張彧、徐雅媛,2009年,探討職場復健計畫,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Vol.17,No.4。
    7.楊玫瑩,2010年,職業災害重建協助勞工看見新希望,台灣勞工季刊。
    8.王惠玲,2001年,台灣職業災害保險之現況與展望,政大勞動學報第10期,頁9。
    9.張彧、徐雅媛,2007年,我國職業災害勞工重建政策之探討,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頁3。
    10.張彧、林洺秀,2010年,推動職場復建計畫之成效研究,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頁2-8。
    11.Rolf Brik,2008,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國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頁2-3。
    12.許繼鋒,2009,讓職災保險規劃更完善:德、日、韓三國制度比較,頁105。
    13.張彧、曾美惠等人,2007,各國推動職災勞工重返職場成效與檢討,行政院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頁265-270。
    14.Masahiro Kuwahara,2008年,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國際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頁2-28。
    15.莊正中,2010,日本勞工職災補償制度之初探,東亞論壇季刊,頁5。
    16.林佳和,2008年,德國部份工時勞工社會保險初探,台灣勞工季刊第51期,頁23。

    三、研究計畫
    1.張其恆,2009年,主要國家職業災害認定與補償制度之比較研究期末報告。
    2.王德榮,2008年,國際間職業傷病診斷、鑑定及補償制度發展趨勢與我國改進方向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研究所委託研究報告,頁15-16。
    3.劉立文、許繼峰,2008,各國職災保險制度中預防與重建作法之比較研究,頁8-53。
    4.莊正中、詹火生, 2008年,職業災害保險單獨立法制度及法案之研究,頁175-177。
    5.張家春、彭火明,2008年,建置職災勞工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補助作業標準,頁34-36。

    四、碩博士論文
    1.張謝庭,2010年,重返勞動市場之路-我國職業災害勞工職業重建制度之探討,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2.童興華,2003年,勞基法第59條之研究-自勞工及其家屬生存權保障以觀,東海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3.羅忠政,1997年,職業災害雇主補償責任之研究,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政府出版品
    1.勞工保險局,2011年,業務專輯。
    2.勞工保險局,2010年,勞工保險60年。
    3.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2008年,勞工衛生與職業病預防概論。

    六、外文資料
    1.ILO,About the ILO,
    http://www.ilo.org/global/about-the-ilo/lang--en/index.htm.
    2.ILO,AboutOrigins and history
    http://www.ilo.org/global/about-the-ilo/history/lang--en/index.htm.
    3.ILO,Employment security
    http://www.ilo.org/global/topics/employment-security/lang--en/index.htm.
    4.Geneva,(2001),Code of pracite on managing disability in the workplace,ILO。
    5.Rieve,J.A(1999),Industrial health case management outcomes Case Manager,10(4)。

    七、網站資料
    1.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網站
    http://www.cla.gov.tw/cgi-bin/siteMaker/SM_theme?page=41d35566
    2.高雄市政府主計處網站
    http://dbaskmg.kcg.gov.tw/Statistics0.php
    3.勞工保險局
    http://www.bli.gov.tw/default.aspx
    4.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http://www.iosh.gov.tw/default.aspx
    5.職業傷病管理服務中心
    http://www.tmsc.tw/index.php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勞工研究所
    9526201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6201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379
    Appears in Collections:[勞工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