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896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205/145239 (79%)
造访人次 : 52921683      在线人数 : 9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963


    题名: 中共對朝鮮半島的安全政策–地緣政治與戰略文化的研究途徑
    China`s Security Policy Towards the Korean Peninsula– Geopolitics and Strategic Culture Perspectives
    作者: 葉勁宏
    Yeh, Chin-Hung
    贡献者: 邱坤玄
    葉勁宏
    Yeh, Chin-Hung
    关键词: 中共
    朝鮮半島
    權力平衡
    地緣政治
    戰略文化
    海權
    日期: 2019
    上传时间: 2020-03-02 11:32:37 (UTC+8)
    摘要: 中共建政未久朝鮮半島便爆發重大衝突,北京於是半被迫的捲入韓戰,這場被遺忘的戰爭所劃定的軍事分界線(Military Demarcation Line , 簡稱MDL),不是兩韓的地理界線,而是陸權與海權國家的邊界。冷戰結束多年後的今日,朝鮮半島似乎仍未脫離冷戰的陰影,而隨著中美對抗之勢成形,新的煙硝似乎又冉冉升起,本文從地緣政治及戰略文化著手,探討中共對朝鮮半島的安全掌控模式,並說明海權興起對此區域帶來的重大影響。
    本文概分三大部分,首先是對現有文獻及理論的梳理,聚焦在權力平衡、地緣政治及戰略文化等理論的探索,並概述論文引用的相關觀念;其次是從已知文獻分析中共的行為模式,相關研究顯示北京對朝政策雖有明顯的強權政治特色,但不乏權變原則的調和運用,而此種政策趨勢事實上是中國傳統政策的延續;最後,在今日的美中競合體制下,本文發現情勢已起變化,中共海權的發展將對半島局勢產生重大影響,中共雖然是陸權大國,但面臨的總體地緣局勢促使其走向海洋,且其戰略文化並未對海權發展造成明顯制約,配合地緣政治格局,將使海權成為影響該地區的決定性力量。
    綜合上述討論,可以認為半島和平與否取決於中美兩國的競合行為,周邊其他國家在朝鮮問題上,囿於各自利益格局,其實皆非主要決策者,兩韓則相對權力過於弱小,且缺乏主動求戰的動機,當海權與陸權國家交錯緊逼時,朝鮮半島可以是雙方的緩衝區,也可能是翹動東北亞權力平衡的槓桿,半島困局的解決之道,最終必須訴諸中美兩國領導者的政治智慧。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專書:
    丁力,地緣大戰略:中國的地緣政治環境及其戰略選擇(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俊評,和諧世界與亞太權力平衡:中國崛起的世界觀、戰略文化,與地緣戰略(臺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4年)。
    包宗和、倪世雄著,當代國際關係理論(臺北:五南書局,2010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出版社,1999年)。
    宋成有等著,中韓關系史:現代卷(第2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沈志華著,中蘇關系史綱:1917-1991年中蘇關系若干問題再探討(第3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
    沈志華著,毛澤東、斯大林與朝鮮戰爭(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沈志華著,最後的「天朝」:毛澤東、金日成與中朝關係(1945-1976)(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17年)。
    李義虎,地緣政治學:二分論及其超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吳晗,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年)。
    胡波,中國海權策:外交海洋經濟及海上力量(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年)。
    宮玉振,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甲午戰爭與戊戌變法(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張文木,論中國海權(第3版)(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年)。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戚其章,甲午戰爭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彭光謙、姚有志,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5年)。
    鈕先鍾,中國古代戰略思想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鈕先鍾,西方戰略思想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葉自成,陸權發展與大國興衰(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
    楊奎松,楊奎松著作集 革命2 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楊昭全、孫艷姝,當代中朝中韓關係史 下卷(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年)。
    蔣非非等著,中韓關系史:古代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劉從德,地緣政治學:歷史、方法與世界格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鞠海龍,中國海權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10年)。

    專書譯著:
    Brzezinski, Zbigniew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The Grand Chessboard)(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第三版,2016年)。
    Cohen, Saul B.著,嚴春松譯,地緣政治學:國際關係的地理學(The Geograph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
    Department of Defense, USA著,李永悌譯,2014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報告(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2014)(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14年)。
    Frank, Rüdiger著,王瑜君等譯,北韓,下一步?!——國際經濟學家所觀察的北韓現況與未來(Nordkorea: Innenansichten eines totalen Staates)(台北:商周出版社,2018年)。
    Gilpin, Robert著,宋新寧等譯,世界政治中的戰爭與變革(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Gompert, David C.著,高一中譯,西太平洋海權之爭(Sea Power and American Interests in the Western Pacific)(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15年)。
    Holmes, James R.、Toshi Yoshihara著,閆峰譯,21世紀中國海軍戰略(Chinese naval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5年)。
    Johnston, Alastair I.著,朱中博、郭樹勇譯,文化現實主義:中國歷史上的戰略文化與大戰略(Cultural Realism:Strategic Culture and Grand Strategy in Chinese History)(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Kaplan, Robert D.著,林添貴譯,地理的復仇:一觸即發的區域衝突、劃疆為界的地緣戰爭,剖析地理與全球布局終極關鍵(The Revenge of Geography : What the Map Tells Us About Coming Conflicts and the Battle Against Fate)(上海:麥田出版社,2017年)。
    Lindberg, Michael、Todd, Daniel著,高一中譯,近岸、近海及遠洋艦隊:自1861年迄今地理環境對海軍作戰之影響(Brown-,Green-,and Blue- Water Fleets)(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5年)。
    Lovell, Julia著,潘勛譯,鴉片戰爭:毒品,夢想與中國建構(The Opium War: Drug, Dreams and the Making of China)(新北市:八旗文化,2016年)。
    Mackinder, Halford J.著,林爾蔚、陳江譯,歷史的地理樞紐(The geographical hub of history)(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Mahan, Alfred T.著,冬初陽譯,海權論: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1660-1783)(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2014年)。
    Mahan, Alfred T.著,楊鎮甲譯,海軍戰略論(Naval Strategy: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Military Operations on Land)(臺北:軍事譯粹社,1979年)。
    Marshall, Tim著,陳琇玲等譯,用十張地圖看懂全球政經局勢(Prisoners of geography)(台北:商周出版社,2015年)。
    Mearsheimer, John著,王義桅譯,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年)。
    Morgenthau, Hans J.著,徐昕、郝望、李保平譯,國家間政治:權力鬥爭與和平(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Nathan, Andrew J.、Scobell, Andrew著,何大明譯,尋求安全感的中國: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中國人的對外關係(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Needham, Joseph著,孫燕明等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一卷:導論(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1 Introductory Orientations)(上海:科學出版社,1990年)。
    Piketty, Thomas著,巴曙松等譯,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rist Century)(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年)。
    Pillsbury, Michael著,高一中譯,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China debates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01年)。
    Ross, Robert S.、Tunsjo, Oystein著,張沱生譯,中美歐關係:構建新的世界秩序(US-China-EU Relations: Managing the New World Order)(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
    Saunders, Phillp C.等著,李永悌譯,中共海軍:能力擴大.角色演進(.The Chinese Navy:Expanding Capabilities, Evolving Roles)(臺北:中華民國國防部,2013年)。
    Schell, Orville、Delury, John著,潘勛譯,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Wealth and Power: China’s Long Marc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新北市:八旗文化,2014年)。
    Waltz, Kenneth N.著,信強譯,國際政治理論(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全海宗著,全善姬譯,中韓關係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濱下武志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期刊論文:
    牛軍,「“告別冷戰” :中國實現中蘇關係正常化的歷史含義」,歷史研究,第1期(2008年),頁137。
    王俊評,「制海權與中國海軍戰略」,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1期(2010年),頁131。
    王俊評,「東亞地緣政治結構對中國歷代大戰略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54卷第3期(2011年),頁97~98。
    李明,「歐巴馬政府的朝鮮半島政策(2009-2012年)」,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2期(2013年),頁3~20。
    李明正,「傳統中國戰略文化之分析」,空軍學術雙月刊,第625期(2011年),頁103。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頁1~10。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頁91~104。
    邱坤玄,「後冷戰時期東北亞國際政治結構」,政治學報,第20期(1992年),頁32~46。
    胡逢瑛,「俄羅斯當前對朝鮮半島的政策特點」,韓國學報,第34期(2018年),頁44~45。
    張亞中,「中共的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20卷第3期(2019年),頁16。
    傅瑩,「朝核問題的歷史演進與前景展望」,理論參考,第6期(2017年),頁6~8。
    荷姆斯(Holmes, James R.),「中共海權發展」,國防譯粹,第45卷第10期(2018年),頁75~79。
    楊仕樂,「中國文化與中國對外行為:『興滅繼絕』理念與朝鮮『壬辰倭亂』」,政治科學論叢,第70期(2016年),頁169~188。
    楊仕樂,「東亞朝貢體系的實證檢驗:朝鮮的案例研究1618-1637」,問題與研究,第56卷第1期(2017年),頁11~21。
    劉沖,「美國醞釀在韓部署薩德系統問題辨析」,現代國際關係,第5期(2015年),頁16。
    劉德海,「朝鮮半島的國際政治學:由地緣政治轉變到地緣經濟」,WTO研究,第25期(2014年),頁95。
    劉德海,「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朝鮮半島政策」,韓國學報,第34期(2018年),頁131~134。
    閻亢宗,「朝核問題衝擊下北韓對俄日的戰略選擇及東北亞面臨的安全困境」,遠景基金會季刊,第20卷第1期(2019年),頁125~137。

    網際網路:
    「1978年5月10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人民網,2003年8月1日,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510/6267.html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網,2018年12月22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21.html
    「國語」,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19年6月23日,https://ctext.org/guo-yu/zhou-yu-shang/zh
    「中國的和平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1年9月6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1-09/06/content_2615782.htm
    「孫子兵法」,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19年6月23日,https://ctext.org/art-of-war/maneuvering/zh
    「孫子兵法」,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2019年6月23日,https://ctext.org/art-of-war/attack-by-fire/zh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7年10月27日,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新華網,2019年8月11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04/content_2543544_7.htm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015年5月19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9/content_9784.htm
    「沈志華談當代史研究中的檔案獲取與使用」,澎湃,2017年11月10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58344
    「報告:朝鮮2018年貿易總額腰斬」,韓聯社,2019年7月19日, https://cn.yna.co.kr/view/ACK20190719000400881
    「朝鮮宣佈廢除與韓國互不侵犯協議」,BBC中文版,2013年3月8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3/03/130308_koreas_tension.shtml
    「金正恩自豪完成國家核力量大業」,中時電子報,2017年11月30日,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1130000735-260301?chdtv
    「金正恩:有意派團參加平昌冬奧 已完成核武建設大業」,環球網,2018年1月1日,https://read01.com/DGxdgna.html#.WwqlMShuZEY
    「破天荒!「板門店川金會」登場,川普成為第一位踏上北韓的美國總統」,風傳媒,2019年6月30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1437001
    「日本觀點:北韓20 年來飛彈5 度飛越日本」,中央社,2017年8月30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708300126.aspx
    「日韓貿易戰再升級,青瓦臺拋震撼彈終止日韓軍事同盟協定」,TheNewsLens,2019年8月22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845
    「金正恩承諾 半島問題不繞過北京」,中國時報,2018年7月4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704000622-260119?chdtv
    「彭斯中國演講:美中「不會脫鉤」」,BBC中文版,2019年10月24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0176209
    「對抗北韓採取軍事選項?五角大廈、白宮不同調」,ETtoday,2018年2月3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203/1106623.htm
    「一張圖表讓美國網民驚呼:原來中共艦隊如此龐大」,中時電子報,2019年2月12日,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0212004595-260417?chdtv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9年7月24日,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9-07/24/content_4846424_4.htm
    「印太國家如何看待美印太戰略的經濟策略?」,VOA,2019年5月1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antonese-lyl-us-indo-pacific-20190501-ry/4899012.html
    「維基解密:太平洋能大到容下中美嗎?」,BBC中文版,2016年10月13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6/10/161013_wikileak_hilary_south_china_sea
    「陸掀棄朝論 學者籲做好迎戰準備」,旺報,2017年9月26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926000752-260309?chdtv
    「中國再度封殺“金三胖”背後的政治深意」,多維新聞,2018年7月3日,http://news.dwnews.com/global/news/2018-07-03/60068430.html
    「詳訊:金正恩在七大三中全會上宣佈停止核試與射彈」,韓聯社,2018年4月21日,https://cn.yna.co.kr/view/ACK20180421000400881
    「韓媒:朝鮮半島以外美軍費用 美要求南韓分擔」,CNA,2019年11月7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911070091.aspx

    英文部分
    專書:
    Brook, Timothy J., 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Grygiel, Jakub J., Great Powers and Geopolitical .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6.
    Hoffman, Stanley, The State of War; Essay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Praeger, 1965.
    Thompson, Kenneth, Masters of International Thought .Louisiana: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

    期刊論文:
    Ross, Robert S., “China`s Naval Nationalism Sources, Prospects, and the U. S. Response,”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34, No. 2(Fall, 2009), p46.

    網際網路:
    「U.S.-CHINA SECURITY DIALOGUE WORKING LUNCH」,The telegraph,2011年2月2日,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wikileaks-files/china-wikileaks/8299322/U.S.-CHINA-SECURITY-DIALOGUE-WORKING-LUNCH-STRATEGIC-SECURITY-MISSILE-DEFENSE-SPACE-NONPRO-IRAN.html
    「KOREA, NORTH」,The World Factbook,2019年7月7日,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resources/the-world-factbook/geos/kn.html
    「President Delivers 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The White House,2019年7月19日,https://georgewbush-whitehouse.archives.gov/news/releases/2002/01/print/20020129-11.html
    「Meeting of the Valdai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 Club」,President of Russia,2017年10月19日,http://en.kremlin.ru/events/president/news/55882
    「2019 Pentagon 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ese Military Development」,U.S. Naval Institute,2019年5月3日,https://news.usni.org/2019/05/03/2019-pentagon-report-to-congress-on-chinese-military-development
    「Kim Jong Un Made a Surprise China Visit, Sources Say」,Bloomberg,2018年3月26日,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8-03-26/north-korean-leader-kim-jong-un-is-said-to-be-visiting-china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698100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81008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161
    显示于类别:[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0801.pdf1618KbAdobe PDF218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