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892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22/144841 (79%)
造訪人次 : 51838965      線上人數 : 2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922


    題名: 山上起人巢/潮:台灣駐在所、避難小屋、住宿山莊的社會學考察
    Driving Trekking Trends: A Social Study on Mountain Lodges in Taiwan
    作者: 李昕甯
    Li, Hsin-Ning
    貢獻者: 陳宗文
    Chen, Tzung-Wen
    李昕甯
    Li, Hsin-Ning
    關鍵詞: 登山旅遊
    山屋
    基礎設施
    物質政治
    mountain tourism
    mountain lodges
    infrastructure
    material politics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020-03-02 11:25:31 (UTC+8)
    摘要: 本研究探討台灣山屋作為登山旅遊的基礎設施,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以及如何形構登山活動的發展。本文透過次級資料分析、深度訪談與田野觀察,分析駐在所、避難小屋、住宿山莊三種山屋的設計及運轉,有以下發現:首先,日治時期的駐在所構成了支撐大眾登山活動興起的物質基底。除了提供住宿,駐在所也兼具收取許可證、甚至通報搜救的功能,搭起登山治理的安全網。再者,戰後隨著登山旅遊復甦而作為社會建設出現的避難小屋,從初時營造簡單避難空間,經過創新及淘汰漸漸演變出標準化配備,最後形成以設施容量設定登山許可申請名額的管理制度,展現持續修改的動態軌跡,並逐漸位移到登山治理框架的核心。最後,2010年後開展的住宿山莊改建工程,經由腳本的寫入,將安全、機能、素養等社會期待銘刻於設施中,具有形塑登山文化的潛力。仿照外國設計的工程所遭遇的種種困境,也牽涉台灣登山產業如何界定自身特色的定位課題。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evolution of three types of mountain lodges, including the residential police boxes, the refuge cabins, and the accommodation lodges, and how they become the infrastructure of mountain tourism in Taiwan. Through secondary data, in-depth interview, field observation, this thesis has three findings. First, the residential police boxe,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constituted a material base which supported mass trekking. Apart from accommodation, residential police boxes also provided gatekeeping and rescueing, which formed a safety net for trekking. Second, emerging as the social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revival of trekking after WWII, the refuge cabin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core of the mountaineering governance framework, showing the dynamic trajectory of infrastructure. Finally, the accommodation lodge reconstruction after 2010, in which the vision of safety, multi-function, and morality has been inscribed, has the potential to shape the trekking culture the positioning of mountain tourism in Taiwan.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專書與專書論文
    成大建築文教基金會(2001)。《鋼構建築概論》。台北:科技圖書。
    吳永華譯(1997),沼井鐵太郎著(1939、1941)。《台灣登山小史》。台中:晨星出版。
    李尚仁譯(2016),Edgerton, David(2007)。《老科技的全球史》。新北:左岸文化。
    林一宏(2015)。《八二粁一四五米──八通關越道路東段史話》。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玫君(2006)。《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台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台北:博揚文化。
    邱花妹(2014)。〈無效的風險溝通:以竹科焚化爐爭議為例〉。王文基、傅大為、范玫芳主編。《台灣科技爭議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頁167-178。
    許澤民譯(2004),Polanyi, Michael(1958)。《個人知識:邁向後批判哲學》。台北:商周出版。
    陳曄亭譯(2013),原口秀昭(2010)。《圖解S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骨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台北:臉譜。
    黃志弘、楊詩弘編(2012)。《千々岩助太郎台灣高砂族住家調查測繪手稿全集》。台北: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楊南郡譯(2000),鹿野忠雄(1941)。《山、雲與蕃人》。台北:玉山社。
    葉冰婷譯(2003),毛利之俊(1933)。《東台灣展望》。台東:東台灣曉聲會。
    蔡青雯譯(2012),原口秀昭(2008)。《圖解RC造建築入門:一次精通鋼筋混凝土造建築的基本知識、設計、施工和應用》。台北:臉譜。
    鄭安睎、陳永龍(2013)。《台灣登山史:總論》。台北:內政部營建署。

    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
    何函育、王志弘(2017)。〈殘缺的衛生現代性或適當的綠色基礎設施?新北市污水淨化型人工濕地的生產與治理〉。《城市學學刊》8(1): 83-132。
    何俊頤(2017)。〈基礎建設:需索無度的環境(評Beyond the Big Ditch: Political Ec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Panama Canal.)〉。《科技、醫療與社會》25: 233-243。
    吳夏雄(2005)。〈國家步道之住宿設施──以能高天池山莊新建工程為例〉。《國家步道研討會論文集》,頁255-270。
    吳嘉苓(2015)。〈永久屋前搭涼棚:災後家屋重建的建築設計與社會改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0: 9-74。
    李宜澤(2012)。漂浮的技術地景:台灣生質能源計畫的技術選擇與規模的三重邊界。《科技、醫療與社會》15: 187-252。
    周永暉、歐陽忻憶、陳冠竹(2018)。〈台灣觀光 2020 永續發展策略〉。《台灣當代觀光》,1(1): 1-20。
    林一宏、王惠君(2007)。〈從隘勇線到駐在所:日治時期李崠山地區理蕃設施之變遷〉。《台灣史研究》14(1): 71-138。
    林文和、郭蘭生(2010)。〈東亞地區神山、富士山及玉山登山遊憩服務管理之比較〉。《林業研究季刊》32(4): 71-80。
    林思玲、傅朝卿(2007)。〈氣候環境調適的推手─日本殖民台灣熱帶建築知識體系〉。《建築學報》59: 1-24。
    林崇熙(2003)。〈異時空的地方知識辯證:從潭南協力造屋談起〉。王玉豐主編,《技術、文化與家:潭南協力造屋之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頁106-121。
    林靖修(2017)。〈基礎設施、水利社會與行動者的交織:陳有蘭溪流域 Kalibuan社區共同灌溉系統建造與營運〉。《台灣人類學刊》15(2): 97-146。
    范燕秋(2005)。〈熱帶風土馴化、日本帝國醫學與殖民地人種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 87-138。
    徐銘謙、林宗弘(2011)。〈山不轉路轉:公民社會與台灣步道工程技術的轉型〉。《科技、醫療與社會》13: 119-169。
    秦先玉(2013)。〈衍生物、舊東西與變種:台灣間熱式電鍋炊煮系統〉。《科技、醫療與社會》17: 127-186,
    張志湧(2015)。〈從山岳旅遊探討國內山屋發展策略〉。《2015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張國暉(2011)。〈追尋主體性的工程設計:威權政治轉型下的台灣高鐵土木設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 157-200。
    張國暉(2016)。〈捷運木柵線:移入的大型科技系統與在地交通建設網絡的共造〉。《科技、醫療與社會》22: 159-223。
    郭育任、王正平、徐宜歆(2007)。〈台灣步道使用困難度分級之研究〉。《2007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陳永龍(2007)。〈台灣山區整合性登山管理制度之研究:朝向入出山登記報備制的再思考〉。《2007全國登山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陳志梧、鄧宗德(1991)。〈東埔社布農族生活空間的變遷(1945-1990)──一個政治經濟學的考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51-94。
    陳其澎(2010)。〈台灣高山型國家公園登山運動的空間想像〉。《國際運動社會學期刊》1: 149-186。
    陳信行(2003)。〈從適當科技運動角度看921震後協力造屋運動〉。王玉豐主編,《技術、文化與家:潭南協力造屋之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頁106-121。
    黃令名(2016)。〈通往「現代」的曲折軌道:台北捷運的詮釋彈性與科技生活形式〉。《科技、醫療與社會》22: 9-62。
    黃衍明、王明蘅、張瓅勻(2009)。〈構造之圖式研究:以雲林山線民居屋架構造爲例〉。《建築學報》70: 59-76。
    楊弘任(2010)。〈專家系統下的地方知識:嘉邑行善團的造橋實作〉。《科技、醫療與社會》10: 129-190。
    楊弘任(2012)。〈行動中的川流發電:小水力綠能技術創新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台灣社會學》23: 51-99。
    楊弘任(2017)。〈「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農漁民〉。《台灣人類學刊》15(2): 45-96。
    鄭安睎(2015)。〈原住民古道舊社與活的文化保存〉。《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 289-303。
    關華山(2004)。〈阿里山鄒族的傅統家屋舆其變遷〉。《台灣史研究》11(1): 119-166。
    蘇瑞陽(2010)。〈國府反共堡壘觀的台灣體育(1945 - 1971)〉。《身體文化學報》10: 65-107。
    蘇碩斌(2006)。〈觀光/被觀光:日治台灣旅遊活動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36: 167-209。

    檔案與政府公報
    台灣省政府秘書處(1949)。〈台灣省平地人民進入山地管制辦法〉。《台灣省政府公報》冬36:499-502。
    司法院行政部令(1959)。〈台灣省戒嚴期間山地管制辦法〉。《司法專刊》97: 4130-4136。
    立法院公報(2010)。〈第99卷第77期院會紀錄〉。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2016a)。〈第105卷第59期院會紀錄〉。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2016b)。〈第9屆第1會期第21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2016c)。〈第9屆第2會期第5次會議議事日程〉。立法院。
    法規會(2016)。〈國家安全法第5條、第7條修正草案〉。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15)。〈雪霸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登山路線分級入園申請規定〉。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19)。〈雪霸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登山路線分級入園申請規定(廢止)〉。
    總統府(1993)。〈人民入出台灣地區山地管制作業規定〉。《總統府公報》5714: 5-25。

    刊物與研究報告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3)。《玉山國家公園排雲山莊及周邊設施供電評估案》。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尹鍾瑜(1980)。〈從避難山屋的建立談對登山活動的期盼〉。《中華山岳》9(2): 2128-2129。
    王惠君(2004)。《日治時期日本住宅建築構造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朱瑞墉(2013)。〈舊東西輸電線的歷史沿革與生態保育〉。《源雜誌》100: 24-3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13)。〈穿越時空的步道-能高越嶺道〉。《農政與農情月刊》24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2011)。〈農機具性能測定報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吳夏雄(2016)。〈避風港的模樣〉。《台灣山岳》125: 10-11。
    吳夏雄建築師事務所(2012)。《中央山脈登山路線避難山屋興設之評估委託專業服務期末報告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吳夏雄建築師事務所(2015)。《辦理排雲山莊市電供電可行性評估暨改善服務需求案》。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林一宏(2009)。〈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駐在所」建築之初步研究〉。國立台灣博物館。
    林乙華(2007)。〈台灣山屋真的不能更舒適嗎?〉。《台灣山岳》73: 14-15。
    林晏州(2002)。〈玉山國家公園高山步道遊憩承載量調查研究〉。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郭麗娟(2004)。〈築夢在雲端──興建山屋的無名英雄〉。《光華雜誌》。
    黃福森(2018)。〈登山找路技巧大公開〉。《台灣山岳》139: 20。
    劉克襄(2016)。〈日本山屋魅力〉。《台灣山岳》127: 12。
    歐陽台生(1993)。〈台灣登山活動與美國登山運動之我見〉。《中華山岳》22(5)。
    蔡樂禮(1980)。〈喜馬拉雅山脈勘查登山的經過與收穫〉。《中華山岳》9(6)。
    聯成聯合建築師事務所(2009),〈排雲山莊整體改建工程期初簡報〉。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聯成聯合建築師事務所(2010),〈排雲山莊整建工程期末報告書〉。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簡正德(1978)。〈中華兒女當立志征服世界最高峰〉。《中華山岳》7(2)。
    龔夏權(1982)。〈台灣省高山區域現有山莊、山屋、工寮、獵寮資料〉。《中華山岳》11(5)。

    學位論文
    王志弘(2018)。《多重基礎設施化的物質政治:台北市道路治理的部署與轉譯》。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采穎(2016)。《日常生活中的科技實踐:以台北市YouBike系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玫君(2003)。《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登山活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
    林郁婷(2011)。《觀光、負面到混雜:台灣汽車旅館的歷史、技術與意涵轉變》。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紫寧(2010)《疏離的現代建築腳本下:台灣附加物的生成與演變》。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睿(2013)。《台灣高山型避難山屋建築節能減碳設計之研究》。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碩士論文。
    程詩馨(2007)。《從山屋反思台灣的登山體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令名(2011)。《通往「現代」的曲折軌道:台北捷運誕生史與捷運科技生活形式》。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昱翔(2016)。《維護之重要:綠建築的社會與技術特性》。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鄭安睎(2011)。《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蘇隆昌(2006)。《玉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避難山屋永續設計準則之探討》。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報刊
    中央通訊社(2019a)。〈登山自治條例促保障 盼山友行前多準備〉。1月29日。
    中央通訊社(2019b)。〈違規登山遭罰求償 花蓮首例南投最高額〉。1月29日。
    自由時報(2012)。〈排雲山莊改建爆財務糾紛 重啟日難估〉。4月5日。
    自由時報(2019)。〈比基尼登山客「爬黑山」墜谷搶救中〉。1月21日。
    呂紹煒(2015)。〈排雲供電破壞荒野精神「背叛了山」〉。《風傳媒》:9月2日。
    希聖文(1971)。〈悼奇萊罹難的同學 致愛山的朋友〉。《聯合報》:8月18日,12版。
    郭瓊瑩(2019)。〈2020定為脊梁山脈旅遊年 台灣高山旅遊卻「太落伍」〉。《聯合報》:1月18日,A14版。
    聯合報(1953a)。〈本年暑期舉辦 青年戰鬥訓練 救國團昨正式決定 將有萬人獲得參加〉。3月29日。
    聯合報(1953b)。〈暑期青年戰鬥訓練計劃綱要〉。6月11日。
    聯合報(1971a)。〈七名大學生登山遇險 兩人遭凍斃三人失蹤〉。7月27日,3版。
    聯合報(1971b)。〈紀念登山遇難同學 清華大學師生 籌建奇萊山莊〉。8月15日,3版。
    聯合報(1972)。〈結伴登臨奇萊峰 人在虛無縹渺中〉。9月11日,3版。
    聯合報(1976)。〈陸軍官校學生 八人登山遇險〉。8月13日,3版。
    聯合報(1981)。〈登山避難屋 廿六棟完成〉。2月5日,2版。
    聯合報(1990a)。〈觀光局會商登山整建計劃 九九山莊拔得頭籌〉。2月14日,31版。
    聯合報(1990b)。〈南湖大山空降貨櫃〉。4月24,31版。
    聯合報(1990c)。〈太陽能山屋將啟用 南湖大山避難〉。11月24日,30版。
    聯合報(1993)。〈新聞追擊 避難小屋該不該拆?〉。3月16日,28版
    聯合報(1994a)。〈站在高山上 太陽能登山小屋全新啟用〉。2月2日,30版。
    聯合報(1994b)。〈第一高山屋 圓峰山屋 海拔3597公尺 攀登玉山 有了新落腳處〉。7月8日,4版。
    聯合報(1998a)。〈民代痛批:排雲山莊如難民營〉。10月15日,8版。
    聯合報(1998b)。〈玉管處下月起限制承載量〉。12月3日,40版。
    聯合報(2003a)。〈為山友打造安全庇護所 La New徵求山屋設計圖〉。10月20日,E8版。
    聯合報(2003b)。〈深度專訪 劉保佑〉。12月16,23版。
    聯合報(2003c)。〈中原大學 山屋設計特優〉。12月24日,B2版。
    聯合報(2005)。〈碧山巖避難山屋 可抗17級風〉。3月7日,C2版。

    網路資料
    台北地方法院(2015)。〈101年重國字第30號民事裁定〉。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PDV,101%2c%e9%87%8d%e5%9c%8b%2c30%2c20150527%2c4(檢索日期:2019年7月6日)。
    台灣高等法院(2017)。〈104年上國字第14號民事判決〉。法學資料檢索系統,https://law.judicial.gov.tw/FJUD/data.aspx?ty=JD&id=TPHV,104%2c%e4%b8%8a%e5%9c%8b%2c14%2c20171227%2c1(檢索日期:2019年7月6日)。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2004)。〈加強服務山友,林務局積極整建天池山莊〉。https://chiayi.forest.gov.tw/all-news/0041171(檢索日期:2018年10月13日)。
    張家綸(2015)。〈樟腦王國的黃金年代:日本時代台灣的山林與貿易〉。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he-golden-era-of-camphor-kingdom/(檢索日期:2019年4月26日)。
    劉怡馨(2017)。〈看到木構造就打槍? 日本木構建築表現亮眼,台灣建築師:社會成見突圍困難〉。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03737/(檢索日期:2019年5月12日)。
    營建署(2019)。〈登山更便利,內政部整合多項改善配套措施〉。https://npm.cpami.gov.tw/news_1main.aspx?ID=3187(檢索日期:2019年7月14日)。

    二、英文部分
    專書與專書論文
    Akrich, Madeleine (1992). The De-Scription of Technical Objects. In Shaping Technology / Build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edited by Bijker, Wiebe E. and John Law.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p. 205-224.
    Akrich, Madeleine and Bruno Latour (1992). A Summary of a Convenient Vocabulary for the Semiotic of Human and Nonhuman Assemblies. In Shaping Technology / Buildng Society: Studies in Sociotechnical Change, edited by Bijker, Wiebe E. and John Law.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p. 259–264.
    Carse, Ashley (2014). Beyond the Big Ditch: Politics, Ecology, and Infrastructure at the Panama Canal.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Carse, Ashley (2017). Keyword: Infrastructure - How a Humble French Engineering Term Shaped the Modern World. In Infrastructures and Social Complexity: A Companion, edited by Penny Harvey, Casper Brunn Jensen and Atsuro Morita.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pp. 27-39.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74). Flow: Studies of Enjoymen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sikszentmihalyi, Mihaly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Experiencing Flow in Work and Play. Jossey-Bass.
    Foucault, Michel (2007).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1977‐78. Edited by Michel Senellart. Translated by Graham Burchell.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Graham, Stephen (2010). When Infrastructures Fail. In Disrupted Cities: When Infrastructure Fails, edited by Stephen Graham. New York: Routledge, pp. 1-26.
    Hansen, Peter H. (1991). British Mountaineering, 1850-1914. Harvard University.
    Hecht, Gabrielle (2009). The Radiance of France: Nuclear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 after World War II.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Jasanoff, Sheila (2012). Science and Public Reas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Kaika, Maria (2005). City of Flows: Modernity, Nature, and the City. New York: Routledge.
    Law, John (1987). Technology and Heterogeneous Engineering: The Case of Portuguese Expansion.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edited by Wiebe E. Bijker, Thomas P. Hughes and Trevor Pinch.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p. 111-134.
    Mitchell, Richard G. (1983). Mountain Experience: Th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of Adven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udshoorn, Nelly and Trevor Pinch (2003). Introduction: How Users and Non-Users Matter. In How User Matter: The Co-Construction of Users and Technologies, edited by Nelly Oudshoorn and Trevor Pinch.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p. 1-25.
    Oudshoorn, Nelly and Trevor Pinch (2008). User-Technology Relationships: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edited by E. Hackett, O. Amsterdamska, M. Lynch and J. Wajcma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pp.541-565.
    Staudenmaier, John M. (1985). Emerging Technology and the Mystery of Creativity. In Technology’s Storytellers: Reweaving the Human Fabric.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p. 35-82.

    期刊論文
    Amin, Ash (2014). Lively Infrastructure.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1(7-8): 137-161.
    Baker, Edward, Margaret Potter, Deborah Jones, Shawna Mercer, Joan Cioffi, Lawrence Green, Paul Halverson, Maureen Lichtveld and David Fleming (2005). The Public Health Infrastructure and Our Nation`s Health. Annu. Rev. Public Health, 26: 303-318.
    Bijker, Wiebe E. and Karin Bijsterveld (2000). Women Walking through Plans: Technology, Democracy and Gender Identity. Technology and Culture, 41: 485-515.
    Carse, Ashley (2012). Nature as infrastructure: Making and managing the Panama canal watershed.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42(4): 539-563.
    Dangar, D. F. O. and T. S. Blakeney (1957). The Rise of Modern Mountaineer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Alpine Club. Alpine Journal, 62(26): 16-38.
    Gieryn, Thomas F. (2002). What Buildings Do. Theory and Society, 31(1): 35-74.
    Hansen, Peter H. (1995). Albert Smith, the Alpine Club, and the Invention of Mountaineering in Mid-VictorianBritain. Journal of British Studies, 24(3): 300-324.
    Larkin, Brian (2013).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Infrastructure.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42: 327-343.
    Lea, Tess and Paul Pholeros (2010). This is Not a Pipe: The Treacheries of Indigenous Housing. Public Culture, 22(1): 187-209.
    Prior, Lindsay (1988).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ospital: a Study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Medical Knowledg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39(1): 86-113.
    Star, Susan Leigh and Karen Ruhleder (1996). Steps Toward an Ecology of Infrastructure: Design and Access for Large Information Space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7(1): 111-134.
    Twigg, Carol (1994). The Need for a National Learning Infrastructure. Educom Review, 29(5): 16.

    三、日文部分
    專書
    千千岩助太郎(1988)。《台灣高砂族の住家》。台北:南天。
    山崎安治(1986)。《新稿日本登山史》。東京:白水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本署(1989)。《理蕃誌稿》。東京:青史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3)。《蕃地事情》。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林えいだい(1995)。《台灣植民地統治史》。福岡:梓書院。
    藤島亥治郎(1990)。《台灣の建築》。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
    丸岡祐一、梅干野成央、土本俊和(2014)。〈涸沢ヒュッテにおける雪氷対策の方向性〉。《日本建築学会技術報告集》20(45): 767-772。
    中村正幸(2002)。〈北アルプスの山小屋からの高画質映像伝送による登山者への遠隔医療支援〉。《第22回医療情報学連合大会論文集》,頁176-177。
    中根和之、愛甲哲也、浅川昭一郎(2001)。〈北海道における山岳会による山岳地管理の現状と課題〉。《ランドスケープ研究》65(5): 653-658。
    台灣山林會(1926)。〈山岳會の設立を提唱す〉。《台灣山林會報》20:無頁碼。
    伊藤太一(2008)。〈富士山における休泊施設の展開〉。第119回日本森林学会大会。
    西村美里、大和昌一、高橋正宏(2002)。〈山小屋のマイクロ水力発電〉。《ターボ機械》30(3): 155-160。
    岡本卓也、藤原武弘(2015)。〈登山行動に関す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登山動機の構造とその変遷〉。《関西学院大学社会学部紀要》120: 167-180。
    河井和美(2008)。〈南アルプス南部における山小屋配置が登山者のルート選択に及ぼす影響〉。《筑波大学農林技術センタ─演習林報告》24: 55-107。
    前田宜包、樫本温、平山雄一、山本信二、伊藤誠司、今野述(2010)。〈高所(海抜3,000メートル超)登山中の心肺停止でありながらAEDにより救命し得た1例〉。《日本救急医学会雑誌》21(4): 198-204。
    浜田崇(2009)。〈山岳地における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発電電力量推定にむけた日射量とモジュール温度の測定〉。《長野県環境保全研究所研究報告》5: 49-54。
    梅干野成央、土本俊和、小森裕介(2011)。〈近代登山の普及における山小屋の建設過程〉。《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76(659): 211-220。
    奥矢恵、大場修(2017)。〈富士山の吉田口登山道における山小屋建築の成立過程とその形態〉。《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82(739): 2383-2392。
    森武昭、木村茂雄、鳥居亮(1990)。〈山小屋における自然エネルギ──利用の実用化に関して〉。《神奈川工科大学研究報告》Vol. B(14): 101-108。
    猪股泰広(2015)。〈北アルプス槍ヶ岳をめぐる登山観光地域の変容〉。《日本地理学会発表要旨集》2015: 100175。
    菅澤雄大、伊東真佑(2014)。〈平成25年台風第26号によって生じた鳳凰三山薬師ヶ岳の登山道荒廃と小屋人の整備活動〉。《日本地理学会発表要旨集》2014: 100080。
    報刊
    台灣日日新報(1899)。〈新高山探險談〉。1月11日,2版,第206號。
    台灣日日新報(1905)。〈モリソン山、玉山、新高山〉。1月1日,14版,第2001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2)。〈台灣の誇り一萬三千尺の秀峯新高山の登山〉。4月24日,5版,第7867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5)。〈高校將登新高山〉。7月1日,4版,第9031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6a)。〈建宿泊所爲登山者利便〉。6月11日,夕刊4版,第9376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6b)。〈籌設台灣山岳會議推長官為會長〉。7月27日,夕刊4版,第9422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6c)。〈山の讚仰 台灣山岳會組織下相談會 二十七日總督府で開會十月初同創立總會〉。8月28日,5版,第9454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6d)。〈陣容成つて 會員募集に著手した 台灣山嶽會〉。11月13日,5版,第9531號。
    台灣日日新報(1926e)。〈台灣山嶽會發會式 豫定來月五日竝于 觀音山為初登山〉。11月26日,夕刊4版,第9544號。
    台灣日日新報(1934a)。〈トンボの山莊出來し登山客を待つ 總檜造りて壯麗〉。5月9日,3版,第12247號。
    台灣日日新報(1934b)。〈完成した『鹿林山莊』新高登山者の福音〉。8月16日,3版,第12346號。
    台灣日日新報(1936)。〈新高山八通關將建小屋〉。9月26日,夕刊4版,第13112號。
    台灣日日新報(1939)。〈蕃地登山者へ注意 入蕃許可證は必ず通過駐在所に提出のこと〉。8月1日,夕刊4版,第14144號。
    台灣日日新報(1940)。〈新高山は安全 登山隊は完全に避難〉。7月9日,5版,第14484號。
    兩角少將(1917)。〈新春の希望 健全なる發達〉。《台灣日日新報》:1月1日,49版,第5928號。
    青木繁(1939)。〈登山と敎育(一)〉。《台灣日日新報》:8月25日,夕刊4版,第14168號。
    齊藤讓(1900a),〈新高山(上)〉。《台灣日日新報》:3月8日,2版,第553號。
    齊藤讓(1900b),〈新高山(下)〉。《台灣日日新報》:3月10日,2版,第555號。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104254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54004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363
    顯示於類別:[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0401.pdf5036KbAdobe PDF2102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