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22361      Online Users : 5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885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55


    Title: 從仕進論唐代宗室政治地位變化
    Looking at the political status change of Tang`s royal clan by how they enter officialdom
    Authors: 陳詩翰
    Chen, Shih-Han
    Contributors: 王德權
    陳詩翰
    Chen, Shih-Han
    Keywords: 宗室
    宗王
    疏屬
    仕進變化
    一體化官僚結構
    Date: 2019
    Issue Date: 2020-03-02 11:12:34 (UTC+8)
    Abstract: 唐代初年大量任用宗室為官,尤多任地方都督、刺史。但至唐末,宗室地位卻嚴重下滑,屬於皇帝近親的親王階級不得任用與庶民無異。自唐初的重用而至唐末的衰弱,其中的變化顯示了宗室在唐代國制變動下面對的窘境。中間的轉折點,便發生在玄宗時。
    玄宗時,唐代宗室的範圍,由初期的多為皇帝五服親,隨著時間遞嬗至擴展超過皇帝五服親。並隨著唐代確立九廟制度,宗室的範圍不只侷限於皇帝五服親,而是包含了同屬同一祖先的各房別。不論其神主是否在九廟當中,皆屬同宗。
    唐初為控制地方於武德年間大量任用成年宗王擔任都督、刺史。至太宗時調整武德年間大量任用旁系親屬的作法,將其調回中央擔任九卿等未實際參與決策部分任官。而直系的親屬雖至地方任官,但其兵權已多受節制。進入高宗以後,隨著國制變動的影響,逐漸調整宗王所扮演的角色。宗王的角色在武后時達到低谷,雖於中、睿二朝稍有反彈,但至玄宗以後幾無外放機會。高宗以迄玄宗對宗王的調整與箝制,顯示宗王在政治作用上的功能性消失。同時,隨著李唐宗室繁衍宗室的範圍逐漸超過傳統的五服親,而產生大量宗室疏屬。宗室疏屬自玄宗以後則多以科舉入仕,不以親疏為用而以才能見用。疏屬的晉升管道基本與普通官僚無異,而在宗室內部形成宗王受限疏屬見用的情況。
    另一方面,宗室與皇帝間有家人與君臣兩種關係並存。兩者行君臣之禮時,被嵌入了唐代自上而下不分內外的一體化官僚結構當中。當其為有階級者,多以官僚身分與皇帝互動。行家人之禮時,場合多受限,以親屬間私人宴會時為主。宗室與皇帝間的互動,藉由君臣之禮與家人之禮的差異,可窺見唐代宗室在國制變動下所面臨的轉型與變動。
    Reference: (一)史料
    1.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3.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唐‧長孫無忌等撰,《唐律疏議》,台北:弘文館,1986。
    5.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6.唐‧房玄齡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7.唐‧吳競撰,《貞觀政要》,台北:黎明文化,1990。
    8.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9.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等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4。
    10.唐‧杜佑著;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11.唐‧張鷟撰;趙守儼點校,《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
    12.唐‧柳宗元,《柳河東集注》,台北:台灣商務,1986。
    13.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台北:台灣商務,1986。
    14.後晉‧劉昫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15.宋‧歐陽脩、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16.宋‧歐陽脩,《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16。
    17.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18.宋‧王若欽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册府元龜》,南京:鳳凰,2006。
    19.宋‧王讜撰;周勛初整理,《唐語林校正》,北京:中華,1987。
    20.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1955。
    21.宋‧王溥撰;牛繼清校證,《唐會要校正》,西安:三秦,2012。
    22.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標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古籍,1956。
    23.宋‧李昉等奉勑編;宋‧彭叔夏辨證;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24.宋‧陳思撰,《寶刻叢編》,台北:藝文,1967。
    25.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85。
    26.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27.清‧董誥等編;孫映逵等點校,《全唐文》,太原:山西教育出版,2002。
    28.清‧王昶編,《金石萃編》,台北:國風,1964。
    29.清‧趙鉞、勞格合撰,《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唐御史臺精舍題名考》,京都:中文,1978。
    30.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台北:藝文,1965。
    31.清‧趙翼,王樹民校正,《廿二史劄記校正》,北京:中華書局,2013。
    32.清‧郝懿行,管謹訒點校,《鄭氏禮記箋》,,山東:齊魯書社,1999。
    33.郁賢皓、胡可先著,《唐九卿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4.胡戟、榮新江主编,《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墓誌》,北京:北京大學,2012。
    35.周振鶴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
    36.趙君平編,《邙洛碑誌三百種》,北京:中華書局,2004。
    37.仁井田陞,《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
    38.郁賢皓編,《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2000。
    39.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1992。
    40.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上海:上海古籍,2001。
    41.吴鋼主編;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編,《全唐文補遺》1-9,西安:三秦,1994~2007。
    42.西安市長安博物館編,《長安新出墓誌》,北京:文物,2011。
    43.李獻奇、郭引強編著,《洛陽新獲墓誌》,北京:文物,1996。
    44.西安碑林博物館編、趙力光主編,《西安碑林博物館新藏墓誌彙编》,北京:綫裝書局,2007。
    45.趙文成、趙君平編,《新出唐墓誌百種》,杭州:西泠印社,2010。
    46.趙君平、趙文成編,《河洛墓刻拾零》,北京:北京圖書館,2007。
    47.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北京:中華,1992。
    48.王仁波主編,《隋唐五代墓誌匯編:洛陽卷》,天津:天津古籍,1991。
    49.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石刻史料新編》,台北:新文豐,1986。
    (二)近人專著
    1.F.普洛格、D.G.貝茨著;吳愛明、鄧勇譯,《文化演進與人類行為》,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
    2.王德權,《為士之道:中唐士人的自省風氣》,台北:政大,2012。
    3.池田溫,《中国古代籍帳研究:概観・録文》,東京: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1979。
    4.吳宗國,《唐代舉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5.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
    6.李卿,《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家族、宗族關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6。
    7.沈剛,《漢代國家統治方式研究:列卿、宗室、信仰與基層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7。
    8.谷川道雄,《戦後日本の中国史論争》,東京:河合出版,2001。
    9.妹尾達彥,《長安の都市計画》,東京:講談社,2001。
    10.松本保宣,《唐王朝の宮城と御前会議:唐代聴政制度の展開》,京都:晃洋書房,2006。
    11.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途徑》,香港:龍門書局,1978。
    12.徐揚杰,《中國家族制度史》,北京:人民,1992。
    13.徐鳳霞,《唐代長孫家族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4。
    14.高明士,《戰後日本的中國史研究》,台北:東昇,1982。
    15.高明士編,《天聖令譯註》,台北:元照,2017。
    16.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
    17.張國剛,《唐代家庭與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14。
    18.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19.張興成,《兩晉宗室制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2013。
    20.章群,《唐代祠祭論稿》,台北:學海,1996。
    21.陳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台北:台灣商務,1998。
    22.滋賀秀三,《中国家族法の原理》,東京:創文社,1967。
    23.楊光輝,《漢唐封爵制度》,北京:學苑,2002。
    24.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2006。
    25.賈志揚著;趙冬梅譯,《天皇貴冑:宋代宗室史》,南京:江蘇人民,2010。
    26.雷艷紅,《唐代君權與皇族地位之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4。
    27.寧欣,《唐代選官研究》,台北:文津,1995。
    28.漥添慶文著,趙立新等譯,《魏晉南北朝官僚制研究》,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
    29.劉后濱,《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型態、證物運行與制度變遷》,濟南:齊魯書社,2004。
    30.劉后濱,《唐代選官政務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31.劉琴麗,《唐代武官選任制度初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32.錢杭,《宗族的世系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2011。
    33.閻步克,《服周之冕》,北京:中華書局,2006。
    34.閻愛民,《漢晉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5。
    35.謝元魯,《唐代中央政權決策研究》,台北:文津,1992。
    36.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2003。
    (三)期刊、專書論文
    1.小島浩之,〈唐代エリート官人の昇進経路の形成とその展開〉,《東洋文化研究》10(東京:2008),頁203-228。
    2.山口正晃,〈将軍から都督へ―都督制に対する誤解〉,《東洋史研究》76-1(京都:2017),頁1-36。
    3.介永強,〈唐代宗室管理制度論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3:1(西安:2003),頁78。
    4.毛漢光,〈緒論――中古核心區核心集團之轉移〉,收入氏著《中國中古政治史論》,台北:聯經,1990,頁1-28。
    5.毛漢光,〈論唐代之封駁〉,《國立中正大學學報》3:1(嘉義:1992),頁1~50。
    6.王詩倫,〈唐代告身中的官人自稱形式〉,《大陸雜誌》87:2(台北:1993),頁32-48。
    7.王鳳翔,〈唐五代賜姓研究〉,《渭南師範學院學報》18:6(陝西:2003年),頁22-26。
    8.王德權,〈「臣某」與唐代君臣關係――學說史的檢討〉,《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52(台北:2014),頁1-44。
    9.王德權,〈「核心集團與核心區」理論的檢討――關於古代中國國家權力形成的一點思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5(台北:2006),頁147-176。
    10.王德權,〈古代中國體系的搏成――關於許倬雲先生「中國體系網絡分析」的討論〉,《新史學》14:1(台北:2003),頁143~201。
    11.王德權,〈東京與京都之外〉收入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從日中比較史的視角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173-222。
    12.王德權,〈從官人章服制看唐代君臣關係〉,收入《唐宋時期的名份秩序》,台北:政大出版社,2015,頁19~60。
    13.王德權,〈唐代律令中的「散官」與「散位」――從官人的待遇談起〉,《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21(台北:1989),頁33-90。
    14.王德權,〈從「本品」到「職位」〉,未刊稿。
    15.甘懷真,〈中國中古時期「國家」的型態〉,受入自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頁。
    16.石磊,〈儀禮喪服篇所表現的親屬結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3(台北:1983年),頁1-43。
    17.任士英,〈長安宮城佈局的變化與玄宗朝中樞政局〉,《唐研究》9(北京:2003),頁169~184。
    18.池田溫,〈中国律令と官人機構〉,收入《前近代アジアの法と社会――仁井田陞博士追悼論文集》1,東京:勁草書房,1967,頁159~169。
    19.牟潤孫,〈漢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試譯〉,收入氏著《注史齋從稿》,台北:台灣商務,1990,頁50-79。
    20.李樹桐,〈唐代帝位繼承之研究〉,收入氏著《唐史研究》,台北:中華書局,2015,頁1-61。
    21.杜正勝,〈傳統家族試論〉,收入黃寬重、劉增貴編,《家族與社會》,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05,頁1-87。
    22.邢義田,〈中國皇帝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收入氏著《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1987,頁43-84。
    23.周鼎,〈從國朝舊制到開元新制――唐代宗室群體政治面貌的重塑〉收入《中華文史論叢》112(上海:2013),頁319-397。
    24.妹尾達彥,〈唐長安城の官人居住地〉,《東洋史研究》55:2(京都:1996),頁35~74。
    25.林偉洲,〈天下兵馬元帥與中唐地位繼承〉,收入氏著《中唐政治史研究論集》,台北:翰蘆,2017,頁99-135。
    26.芮逸夫,〈九族制與爾雅釋親〉收入氏著《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台北:台大人類學系,1989,頁723-745。
    27.阿部幸信,〈漢代における朝位とに綬制ついて〉,《東洋學報》82:3(京都:2011),頁1~24。
    28.柳元迪,〈唐前半期都督府與州的統屬關係〉,《東洋史學研究》22,(韓國:1985),頁1-33。
    29.胡可先,〈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補正〉,《徐州師範大學學報》1998:3(江蘇:1998),頁99-103。
    30.胡如雷,〈唐代租傭調制的作用及意義〉,收入《隋唐五代社會經濟史論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頁93~117。
    31.唐長孺,〈西晉分封與宗王出鎮〉,收入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11,頁124-141。
    32.孫正軍,〈官還是民:唐代三衛補吏稱”釋褐”小考〉,《復旦學報》2013:4(上海:2013),頁35~43。
    33.孫英剛,〈隋唐長安的王府與王宅〉,收入榮新江主編,《唐研究》9(北京:2003),頁185-214。
    34.孫國棟,〈唐代中央重要文官遷轉時間與任期的探討〉,收入氏著,《唐宋史論叢》,台北:商務,2000,頁357~383。
    35.張國剛,〈唐代階官與職事官的階官化〉收於氏著《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論集》,台北:文津,1994,頁207-232。
    36.張琛、苟利軍,〈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校補〉,《北方文物》2012:2(哈爾濱:2012),頁70-72。
    37.許倬雲,〈漢代中國的體系網絡〉,收入《勞貞一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頁1-28。
    38.郭聲波,〈唐代前期都督府為州一級行政機構嗎?――對「唐代前期都督府探討的商榷」〉,《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6:4(西安:2006),頁78-84。
    39.陳于全,〈新唐書宗室世系表蔡王房補考〉,《中國典籍與文化》75(北京:2010),頁132-135。
    40.陳其南,〈房與傳統中國家族制度〉,《漢學研究》3:1(台北:1985),頁127~184。
    41.陳登武,〈唐文宗朝真假國舅案的政治與法律課題〉,《興大歷史學報》,18(台中:2007),頁85-114。
    42.渡邊孝,〈中晩唐期における官人の幕職官入仕とその背景〉,收入松本肇、川合康三編,《中唐文學の視角》,東京:創文社,1998,頁。
    43.渡邊孝,〈唐後半期の藩鎭辟召制についての再檢討:淮南‧浙西藩鎭における幕職官の人的構成などを手がかりに〉,《東洋史研究》60:1(京都:2001),頁30-68。
    44.渡邊信一郎,〈唐代後半期の中央財政――戶部財政を中心に――〉,《京都府立大學學術報告「人文」》40號(京都:1988),頁一~三O。
    45.渡邊信一郎著;周長山譯,〈元會的建構―中國古代帝國的朝政與禮儀〉,收入溝口雄三、小島毅主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頁363-409。
    46.菊池英夫著;韓昇譯,〈唐代折衝府分布研究問題研究〉,《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四,北京:中華書局,1992,頁514-557。
    47.黃正建,〈唐代的”起家”與釋褐〉,《中國史研究》2015年第一期(北京:2015),頁198~200。
    48.劉后濱,〈從三省體制到中書門下體制――隋唐五代〉,收入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頁133~221。
    49.劉思怡,〈唐朝宗室入仕情況〉,收入杜文玉編,《唐史論叢》16,西安:三秦出版,2013,頁174-183。
    50.劉思怡,〈新唐書宗室世系表新補〉,《唐史論叢》21,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頁186-195。
    51.劉思怡,《唐宗正寺長官考》,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11,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年,頁78-90。
    52.劉海峰,〈唐後期銓選制度的演進〉,《廈門大學學報》1991年第一期(廈門:1991),頁84~89。
    53.潘明福,〈新唐書宗室世系表匡補〉,《貴州大學學報》2005:1(貴州:2005年),頁95-102。
    54.謝元魯,〈唐代諸王和公主出閣制度考辨〉收入杜文玉編,《唐史論叢》12,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頁。
    55.嚴耕望,〈括地誌序略都督府管州考――附唐初府州圖〉,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頁155~192。
    56.嚴耕望,〈唐代行政制度論略〉,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1,頁509~520。
    57.嚴耕望,〈論唐代尚書省之職權與地位〉,收入氏著《嚴耕望史學論文集》,台北:聯經,1991,頁431-507。
    58.蘇朗基,〈唐代前期的都督制度及其淵源〉,收入其氏著《唐宋法制史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頁39~96。
    (四)碩博士論文
    1.方東明,《唐代外戚研究――以后妃親族為中心》,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吳承翰,〈五到八世紀財政物流的形成――以軍糧調度為線索〉,國立政治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3.周鼎,《唐代宗室的政治生態及其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4.馬思卿,《花落誰家─唐代宗室女及其婚配》,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5.張麗娜,《唐代宗室封爵及其政治變遷》,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6。
    6.劉思怡,《唐代宗室管理制度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7.劉智超,《論唐代前期宗室參政》,上海:上海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415300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3006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218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601.pdf4851KbAdobe PDF256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