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885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648/144635 (79%)
造访人次 : 51678002      在线人数 : 45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885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853


    题名: 基督教青年事工之研究:以台北市召會與貴格會合一堂為例
    A study of Christian Youth Ministry in Taiwan: The local church in Taipei and The Taiwan Harmony Friends Church
    作者: 劉遠見
    Liu, Yuan-Jian
    贡献者: 郭承天
    Kuo, Cheng-Tian
    劉遠見
    Liu, Yuan-Jian
    关键词: 青年事工
    台北市召會
    貴格會合一堂
    宗教市場理論
    宗教張力
    Youth ministry
    The Local Church in Taipei
    The Taiwan Harmony Friends Church
    Religious market theory
    Religious tension
    日期: 2019
    上传时间: 2020-03-02 11:12:08 (UTC+8)
    摘要: 此研究係以台北市召會與貴格會合一堂為案例來探討基督教青年事工。並以宗教市場理論為背景,藉由個案訪談與參與觀察,了解教會組織內部在宗教供給的層面,如何在「敬拜儀式、宣教事工、神學院、權力結構」等四方面扮演行動者的角色,製造有利的條件來滿足青年信徒的需求;青年信徒如何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同時,教會又如何因應外部社會環境對青年信徒所造成之宗教張力。
    此研究發現,這兩個教會對內增進青年工作果效的因素包括:在敬拜儀式、宣教事工、權力結構上必須能適合青年信徒的需求,並使其有更多的參與機會,教會牧者必須花費資源、花上心力去陪伴、栽培青年信徒,並鼓勵青年信徒普遍進入該教會的培訓單位接受造就,使青年信徒對教會有歸屬感,並能在教會中承擔責任。而教會必須有回應社會議題的能力。對內必須「神學正確」,即了解如何在神學教導上裝備青年信徒;而對外必須「政治正確」,即持守神聖與世俗的分野,持守公民身分的立場,並懂得合適接納不同性別傾向的人,以減低教會與社會間之宗教張力所造成的影響。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hristian youth ministry with the cases of The Local Church in Taipei and The Taiwan Harmony Friends Church. Based on the religious market theory, through case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we can understand how the church organizations play the role of actors in four aspects: worship, missions, seminary, power structure, 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young believers; how young believers play a key role in these four aspects; how does the church cope with the religious tension caused by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to the young believers.
    The study find that the two churches must be able to meet the needs of young believers in worship, missionary work, power and decision-making structures, and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their participation. The pastors must spend resources and efforts to accompany and cultivate young believers, and encourage young believers to enter the training programs of the church generally. Acceptance and cultivation can make young believers feel belonging to the church and take responsibility in the church. The church must be able to respond to social issues. “Theological correctness” is the internal need to understand how to equip young believers in theological teaching, and “political correctness” is the external need to maintain the dividing line between sacred and secular, maintain the position of citizenship, and understand the appropriate acceptance of people with different gender orienta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religious tension between church and society .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一)專書
    巴文克(John Herman Bavinck)著,宋華忠譯,《宣教學概論》,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1985。(譯自:《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issions》)
    Maxwell﹐Joseph A著,陳劍涵譯《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2001。
    尹慶春,《基督信仰在台灣:2012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調查》,台北市: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2014。
    史文森(Swanson)著,盧權珠譯,《台灣教會面面觀:1980的回顧與前瞻》,台灣教會增長促進會,1981。
    朱三才,《2017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基督教資料中心,2017。
    余達心,《基督教發展史新釋》,台北市:改革宗翻譯社,2000。
    余潔麟,《人生的奧秘》,臺北:台灣福音書房,2001。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二)帶領聖徒實行主所命定的新路》,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8。
    李常受,《主恢復中劃時代的帶領(五)召會分項事奉的建立》,臺北:台灣福音書房,2009。
    李常受,《主恢復的前景與生機事奉的建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4。
    李常受,《主恢復的道路》,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6。
    李常受,《如何帶領少年人》,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
    李常受,《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七年第三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
    李常受,《召會分項事奉的建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
    李常受,《召會的擴增與開展》,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5。
    李常受,《活力排的訓練與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8。
    李常受,《過照著神啟示之高峰的生活》,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4。
    李常受,《為着建造基督的身體那合乎聖經的聚會與事奉之路》,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7。
    李常受,《給在職聖徒的信息》,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8。
    李常受,《忠信殷勤的傳揚真理—關於文字服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3。
    李常受,《歷史與啟示》,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1。
    李常受,《結常存的果子(下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0。
    李常受,《過照著神啟示之高峰的生活》,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4。
    李常受,《新路實行的異象與具體步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6。
    李常受,《新約聖經恢復本》,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9。
    李常受,《聖經恢復本》。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10。
    李常受,《神命定之路的操練與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9。
    李常受,《倪柝聲—今時代神聖啟示的先見》,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1。
    李常受,《性格》,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5。
    李常受,《長老治會》,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63。
    李常受,《長老訓練(八)主恢復當前行動的命脈》,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4。
    李常受,《長老訓練(九)長老職分與神命定之路(一)》,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4。
    李常受,《關於活力排之急切需要的交通》,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3。
    李常受,《轉移時代的人》,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99。
    里斯托.阿霍寧(Risto A. Ahonen)著,李德裕譯,《二十一世紀的宣教》,香港:道聲出版社,2017。
    安德森(Leith Anderson)、唐考森(Don Cusins)、戴亞瑟(Arthur DeKruyter)等著,柯美玲、馬玉英合譯,《如何治理教會》,臺北:中國主日學協會,1993。(譯自:《Mastering church mangement》)
    金澤,李華偉,《宗教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貝萬斯(Stephen B. Bevans)、施羅德(Roger P. Schroeder)著;孫懷亮、柯博識、雷文柏譯,《演變中的永恆:當代的宣教神學》,香港:道風書社,2011。(譯自:《Constants in Context : A Theology of Mission for Today》)
    卓遵宏、周琇環、林秀華,《基督與召會:李常受先生行誼訪談錄》(增訂版),國史館,2010。
    華倫‧班森(Warren S. Benson),馬克‧森特(Mark H. Senter)主編,羅若蘋譯,《靑年事工全書》,臺北市:基督中國主日,1995。
    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等著,李駿康譯,《世界的非世俗化:復興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譯自: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
    彼得‧伯格(Peter L. Berger),蕭羨一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文化出版,2003。
    涂爾幹‧艾彌爾(Durkheim, Emile)著,渠東、汲喆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林國平,《當代台灣宗教信仰與政治關係》,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岡薩雷斯(González, Justo L.)著,趙城藝譯,《基督教史》,上海市 : 上海三聯書店,2006。
    鈕文英《質性硏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吳佳綺譯)。臺北:雙葉書廊,2012。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 關於初信造就聚會、初信造就上冊》,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4。
    倪柝聲,《倪柝聲文集 執事報、復刊敞開的門(卷一)》,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4。
    萊特(Christopher J. H. Wright)著,鄧元蔚、祈遇譯,《上帝子民的宣教使命:關於教會宣教使命的聖經神學》,新北市:橄欖出版社,2011。(譯自:《The mission of God`s people: a Biblical theology of the church`s mission》)
    陶恕(A. W. Tozer)著,吳啟律譯,《敬拜的真義》,香港:宣道出版社,2016。(譯自:《Whatever happened to worship?》)
    莊祖鯤,《宣教神學》,美國:基督使者協會,2004。
    柯志明,《尊貴的人、婚姻與性:同性戀風潮中基督徒絕不妥協的立場》,新北市:聖經資源中心,2012。
    郭立特(Garrett, T. S.)著,陳錫輝譯,《基督教的崇拜》,香港:道聲出版社,1967。(譯自:《Christian worship》)
    徐以驊,《中國基督教教育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徐以驊,《教會大學與神學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荷桂特(Joyce Huggett)著,章福卿譯,《性.愛.友誼》。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93。
    楊鳳岡主編,《田野歸來(下)—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道德與社會》,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6。
    翟海源,〈人格,刻板印象與教會的復振過程〉,收錄於《台灣宗教變遷的社會分析》,桂冠圖書有限公司,1997。
    孫尚揚、韓琪,〈北京市大學生基督徒的教會選擇與宗教委身〉,收錄於《田野歸來(中):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傳播與流動》,新北市: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5。
    華倫(Warren S. Benson)、馬克(Mark H. Senter)主編,羅若蘋譯,《青年事工全書》,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1996。(譯自:《The Complete Book of Youth Ministry》)
    劉忠明、盧龍光著,《像樣的教會管理:教牧信徒合作無間之道》,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10。
    斯達克(Stark, Rodney),本布里琪 (Bainbridge, William Sims) 著;高師寧,張曉梅,劉殿利譯《宗教的未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薛天棟,《教會治理學》,台北市:校園出房出版社,2004。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在台北教會蒙恩的述要〉,收錄於《話語職事》第1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4。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在台灣省各地教會一覽表〉,收錄於《話語職事》第2期,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4。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詩歌—主後一九六八年整編本》,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0。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詩歌(補充本)》,臺北:臺灣福音書房,1980。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晨興聖言—民數記結晶讀經(四)》。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19。
    臺灣福音書房編輯部,《健康話語的規範(四) 新路的實行》,臺北:臺灣福音書房,2002。
      (二)論文(期刊、研討會、學位)
    李銘倫,〈臺灣「地方召會」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林慈信,〈教會歷代敬拜禮儀文獻選輯〉,《教會 雙月刊》,第24期,2010。
    吳志正,〈權力決策模式與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公民營企業之實證〉,《中華管理學報》,第2卷第2期,2001年。
    胡聖民,〈青少年參與臺北市召會活動之休閒效益與幸福感〉。臺北市立體育學院休閒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2013。
    張證豪,〈臺灣眾召會的變遷(1984~2015):神學與教會組織之因素〉。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之碩士論文,2015。
    陳宜樺,〈現代化宗教與青年:佛教團體青年組織發展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之碩士論文,2016。
    劉芳,〈宗教市場理論與中國鄉村天主教〉,《田野歸來(上)—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理論與實際》,新北市: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6。
    劉正峰,〈論亞當.斯密的宗教市場理論—兼論宗教管制的經濟基礎〉,收錄於《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5期。
    趙星光、藍吉富、李玉柱、陳永武、房志榮、劉錦昌、俞繼斌,〈宗教組織發展動力 二十世紀末臺灣基督教會增長現象之研究〉,收錄於《生生不息的信仰—宗教對話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竹市:信義神學院,2010。
    雷若莉,陳曉玫,林京芬,劉雪娥,許淑蓮,〈Y世代護生實習壓力源、學習幫助與因應行為〉,收錄於《長庚護理》,11:4,桃園:長庚大學長庚護理雜誌社,2000。
    潘怡富,〈教會崇拜的涵義與編排〉,《教會 雙月刊》,第24期,2010。
    華樺,〈大學生信仰基督教的原因與路徑分析〉,收錄於《中國青年研究》,2010:11,北京市:中國青年研究雜誌社,2010。
    梁家麟,〈建道神學院的教育改革〉,收錄於《塑造新一代傳道人的神學教育—2016神學教育諮詢會議論文集》,香港:建道神學院,2016。
    彭迦葉,〈大學生基督教團契的調查與思考〉,收錄於《世界宗教研究》,2012:4,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12。
    譚策方,〈基督教教會增長與領導及組織運作模式之研究:以北台灣基督教教會為例〉,台灣神學院神學研究所教牧博士論文,2011。
    (三)網站
    大專院校校務資訊公開,〈統計資訊一覽〉,2019年10月3日下載。http://udb.moe.edu.tw/StatCardList/University/000012CE61A0/0004/%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5%B8%AB%E7%AF%84%E5%A4%A7%E5%AD%B8。
    中央選舉委員會,〈中選會發布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7案至第16案投票結果公告〉, https://web.cec.gov.tw/central/cms/107news/29588,2019年1月15日下載。
    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2012年基督信仰與臺灣社會研究調查報告〉http://thinktank21.org/2012年基督信仰與臺灣社會研究調查報告,2019年1月11日下載。
    水深之處福音網,〈首頁〉,http://www.luke54.org/,2019年10月11日下載。
    林宗興,〈多面成全,成為柱子〉,https://www.churchintaipei.org/report/wenshan1/hall-13.html,2019年8月12日下載。
    財團法人台灣民意基金會,〈2016年11月全國性民意摘要調查報告〉,https://www.tpof.org/2%E6%9C%88%E8%A8%98%E8%80%85%E6%9C%83%E6%9B%B8%E9%9D%A2%E8%B3%87%E6%96%99v3-2/#1481613276271-2b1ca6da-aea8,2019年12月5日下載。
    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訓練沿革〉,http://www.fttt.org.tw/,2019年8月5日下載。
    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訓練目的與目標〉,http://www.fttt.org.tw/,2019年8月5日下載。
    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訓練八方面〉,http://www.fttt.org.tw/,2019年8月6日下載。
    主恢復資訊入口,〈兩千年教會歷史巡禮〉,https://lrip.org/churchhistory/index.htm,2019年8月19日下載。
    香港恩群福音堂,〈G12異象〉,https://bchk.org/g12/,2019年10月3日下載。
    得榮基金會,〈關於我們〉,http://www.glory.org.tw/%e9%97%9c%e6%96%bc%e6%88%91%e5%80%91/,2019年10月3日下載。
    台中市召會,〈跟隨那跟隨的榜樣〉,《台中市召會週訊第1479-1485期》, http://www.citc.org.tw/weekly/weekly_news/%E6%AD%B7%E5%B9%B4%E9%80%B1%E8%A8%8A%E6%AD%A3%E5%89%AF%E5%88%8A(2012).html,2019年9月12日下載。
    基督教今日報,〈為何會有許多人離開教會?是否連基督徒也對「聚會」產生迷思?〉,http://www.cdn.org.tw/m/New_Info.aspx?C1ID=01&C2ID=0112&ID=11031,2019年8月15日下載。
    基督教論壇報,〈2017台灣基督教會教勢報告〉,https://www.ct.org.tw/1329334#ixzz5goN4DVDv,2019年2月28日下載。
    國立台灣大學,〈有關台大〉,2019年10月3日下載。https://www.ntu.edu.tw/about/aboutNTU.html。
    貴格會合一堂,〈青年福音神學院〉,http://www.yes-lord.org/about_yes.html,2019年8月6日下載。
    蔡佳穎,〈Y世代很難相處?29項資訊帶你重新認識他們〉,《台灣英文新聞網》,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961457,2019年8月15日下載。
    董家驊,〈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https://daviddoong.wordpress.com/tag/%E9%9D%92%E5%B9%B4%E4%BA%8B%E5%B7%A5/,2019年10月12日下載。
    二、外文文獻
    Alice Hunt.“Waiting for a Divine Bailout:Theological Education for Today and Tomorrow”, Theological Educati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Schools. 46:2,2011.
    Berger, Peter L. The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1969.(中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的要素》台北:商周,2003)
    Berger, Peter L. 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 : 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 Washington, D.C. :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1999.(中譯:《世界的非世俗化:復興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Boswell, John. Christianity, Social Tolerance, and Homosexuality: Gay People in Western Europ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Christian Era to the Fourteenth Century.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David J. Bosch. Transforming mission : paradigm shifts in theology of missions. Maryknoll, N.Y.: Orbis Books, 1992.
    Donald Ratcliff and James A Davies, Handbook of Youth Ministry. Birmingham, Ala.: Religious Education Press,1991.
    Finke, Roger and Rodney Stark. The Churching of America, 1776-2005 : Winners and Losers in Our Religious Economy. New Brunswick, N.J. :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1992.
    Finke, Roger and Rodney Stark. Acts of Faith: Explaining the Human Side of Religion.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中譯:《信仰的法則:解釋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Gagnon, Robert A. J. The Bible and Homosexual Practice: Texts and Hermeneutics. Nashville, TN: Abingdon Press, 2001.
    Gerth H. H.and C. Wright Mills, From Max Weber : essays in sociology. London : Routledge,1991.
    Glenn T. Miller.“Does A Secular Age Need the Seminary? Considerations on Alternative Forms of Ministerial Preparation” , Theological Educati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ological Schools. 46:2,2011.
    Hamm Thomas D , The Quakers in America. Columbia Contemporary American Religion Seri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3.
    Justo L. Gonzalez. The history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Nashville:Abingdon Press,2015.
    Kendall, Peggy, Rewired : youth ministry in an age of IM and MySpace. Valley Forge, Pa. : Judson Press, 2007.
    Locke, L., Spirduso, W.W. & Siverman, S, J.Proposals that work(3rd ed.)Newbury Park, CA:Sage.199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615600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6004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0105
    显示于类别:[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600401.pdf3416KbAdobe PDF2103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