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658
|
Title: | 國家面前無愛豆?臺港藝人認同爭議事件中的中國網路國族主義 When it comes to nation, is there still any idol? Chinese online nationalism in the Taiwanese and Hongkongnese entertainers’ identity issues |
Authors: | 楊鎵民 Yang, Jia-Min |
Contributors: | 劉昌德 Liu, Chang-De 楊鎵民 Yang, Jia-Min |
Keywords: | 中國網路國族主義 臺港藝人 認同爭議 官方媒體 微博 Chinese online nationalism Taiwanese and Hongkongnese entertainers identity issues official media Weibo |
Date: | 2019 |
Issue Date: | 2020-02-05 18:34:34 (UTC+8) |
Abstract: | 「國家面前無愛豆(偶像)」意指當涉及國家政治問題時,即使是自己喜愛的偶像也得往後退一步。這句近年出現於中國社會的流行語,彰顯了國家利益至上的愛國激情。因此本研究以此現象為研究核心,以臺港藝人認同爭議事件為例,分析中國官方新聞、官方微博帳號與藝人微博帳號的網友評論,進一步歸納出中國網路國族主義的特徵。除此之外,本研究引介文化迴圈理論,從再現、認同、生產、消費、規範五個面向,深入探討臺港中影視產業如何受到國族認同議題的影響,演變為今日的樣貌。研究問題包括中國官方新聞報導、官方微博帳號與藝人微博帳號網友評論再現的「臺獨」與「港獨」想像為何?是否具有差異?總體而言呈現如何的中國網路國族主義特徵?再者,本研究也試圖拆解受到政治認同影響的兩岸三地影視產業發展的文化迴圈樣貌。 本研究結合量化的語料庫分析與質化的論述分析,主要研究發現:第一、中國官方媒體報導強調臺獨不提港獨,彰顯臺港各自與中國在政治、經濟關係的差異,官方試圖建構臺灣與中國的想像共同體,拉攏臺灣民眾;相反的則對於香港藝人認同爭議縮限於雨傘運動是否違法的討論,並區別香港社會為他者。第二、官方微博帳號的貼文影響網友的國族仇恨對象建構,從抵制藝人轉移到其經濟來源(導演、經紀公司、廣告主),封殺藝人在中國發展的可能性,合流於官方意志,彰顯了「官辦激進民族主義」的特徵,然而線上愛國運動也一定程度凸顯出不可控性。第三、在討論網路國族主義,本研究認為以網際網路為主的數位科技,在建構國族認同上具有三種特性,包括溝通模式的多樣性、國族建構與想像過程的多義性,以及跨國/跨境論述對話的可能性。 “When it comes to nation, there is no idol”. This sentence originates from China, meaning that the countr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 idol in regards to political disputes, and shows national interests come first for Chinese citizens’ patriotic fervor. This study thus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nationalism by analyzing Taiwanese and Hongkongnese entertainers’ identity issues through China’s official online news media, official intuitions’ and the entertainers’ Weibo comments. In addition, we explore how national identities influence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ies of China, Hong Kong, and Taiwan via the circuit of culture (signification, identity, consumption, production, and regulation). Several research questions arise. How do the comments from China’s official online news media, official Weibo pages, and entertainers’ Weibo pages present the images of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Hong Kong independence? Are there any differences?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online nationalism toward entertainers’ identity issues? This study combines corpus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o present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China’s official government media repeatedly mentions “Taiwan independence”, but does not allude to “Hong Kong independence” - a phenomenon show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ir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with China. Official media typically constructs an imagined community through their reporting in attempts to try and win Taiwan citizens over. By contrast, they regard Hong Kong residents as national “others”. Second, official Weibo posts effectively influence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enemies through boycotting movements. Their targets of such national enemies move from the entertainers to their investors (e.g., directors, management firms, endorsements, etc.) with the goal of cutting off the entertainers’ economic sources. This phenomenon is called “government-operated radical nationalism”. However, entertainers’ identity issues also denote the uncontrollability of any radical nationalism movement over the Internet. Third,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ationalism in the digital era, this study concludes with three distinct features: the diversity of communication modes, the polysemy of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imagin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ross-border discourse. |
Reference: | 〈2019年10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2019年10月8日)。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706148.shtml 〈2019年10月11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2019年10月11日)。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jzhsl_673025/t1707146.shtml 〈S.H.E否認說「不是中國人」〉(2005年4月22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daily/20050422/1727205/ 〈七成香港人認為:10年來生活素質毫無改善〉(2007年1月3日)。《明報》,取自http://www.hkfront.org/ 〈又起風波!《還願》代理商遭吊銷營業執…原因被酸爆〉(2019年7月2日),《網路溫度計》。取自https://dailyview.tw/Popular/Detail/5440 〈大陸網友抵制名模家深綠〉(2005年8月10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daily/20050810/1965900/ 〈大陸明年開始封殺金馬獎?國台辦:赤裸裸的假新聞〉(2018年11月28日)。《人民網》,取自http://tw.people.com.cn/n1/2018/1128/c14657-30430284.html 〈中方拒參加金馬獎 國台辦:台獨勢力難辭其咎〉(2019年9月11日)。《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9110098.aspx 〈中國政治施壓換角 戴立忍首發聲:我從來不是台獨份子〉(2016年7月15日a)。《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realtime/20160715/908984 〈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2017年12月總榜發布〉(2018年1月30日)。《人民網》,取自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130/c14677-29794356.html 〈中國封殺藝人又一例!演員柯宇綸被扣「台獨」帽子,只因曾參與太陽花〉(2018年3月28日)。《中央社》,取自https://buzzorange.com/2018/03/28/ko-yu-luen-taiwan-independence-issue/ 〈王晶談反「佔中」:現在比港英時期不知好到哪裡〉(2014年10月24日)。《人民日報》,取自http://ent.china.com.cn/2014-10/24/content_33862571.htm 〈台港撐民主歌手相繼被中共封殺 禁在內地演唱參加音樂節〉(2015年11月27日)。《博聞社》,取自https://bowenpress.com/news/bowen_43298.html 〈台藝人轉發「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網友怒嗆〉(2016年7月15日b)。《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60715/908424/ 〈打擊樂天懲罰韓國,中國別無選擇〉(2017年2月27日)。《環球時報》,取自https://opinion.huanqiu.com/article/9CaKrnK0QDD 〈共青團官網批趙薇起用「台獨演員」〉(2016年7月9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20160709/904605 〈「杜汶澤」們,休想吃我們的飯,還砸我們的鍋〉(2014年10月22日)。《新華網》,取自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022/c1003-25888835.html 〈杜汶澤等遭內地封殺一年?衛視回應:有口頭傳達〉(2014年10月23日)。《揚子晚報》,取自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4/1023/c22219-25890316.html 〈「休想吃我們的飯」 新華網點名批杜汶澤等人挺「佔中」〉(2014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20141023/493232 〈走,到大陸去!台灣藝人西進尋找新天地〉(2015年12月15日)。《NOWnews》,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51215/1919984 (N/A) 〈『沒有別的愛』遭網友抵制 趙薇終於宣布撤換戴立忍〉(2016年7月17日)。《羊城晚報》,取自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6/0717/c40606-28559887.html 〈宋芸樺喊「中國是我的祖國」 百萬粉絲一夜暴跌剩9字頭〉(2018年8月3日)。《TVBS新聞網》,取自https://news.tvbs.com.tw/entertainment/966932 〈周子瑜受災擴大 代言中國華為手機取消〉(2016年1月14日)。《中央社》,取自《聯合新聞網》轉載http://goo.gl/K1aM8H 〈林心如新戲遭舉報台獨而下架 文化部:了解中〉(2018年1月7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life/realtime/20180107/1273918 〈金馬效應中國藝人急撤!胡哥提早離台「很遺憾」〉(2018年11月18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1118/1468542/ 〈金馬55/中國影人「集體取消」慶功 主席李安好尷尬〉(2018年11月18日)。《NOWnews》,取自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81118/3075172/ 〈帝吧出征FB遭指責 丟臉丟到國外?網友有話說〉(2016年1月21日)。《觀察者》,取自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1_21_348771.shtml 〈美資助「佔中」鐵證被曝光 提前好幾年計畫〉(2014年11月8日)。《人民網》,取自http://hm.people.com.cn/n/2014/1108/c42272-25995487.html 〈特區政府歡迎中央相關部委進一步便利香港電影業進入內地市場〉。(2019年4月16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取自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904/16/P2019041600258.htm 〈國台辦新聞發布會〉(2016年10月26日)。《人民網》,取自http://live01.people.com.cn/zhibo/Myapp/Html/Member/html/201610/7_2575_580efc9206890_quan.html 〈國台辦發言人就臺灣選舉及周子瑜事件答記者問〉(2016年1月16日)。《中國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tw/2016/01-16/7719093.shtml 〈國台辦:「兩國論」謬論遭到兩岸和國際社會共同唾棄〉(2016年10月26日)。《人民網》,取自http://tw.people.com.cn/n1/2016/1026/c14657-28809412.html 〈國台辦發佈會聚焦國共領導人會面、兩岸船員獲救等話題〉(2016年10月26日)。《中國新聞網》,取自http://www.chinanews.com/tw/2016/10-26/8044358.shtml 〈國台辦評價林心如電視劇被暫時下架:相信有關方面會妥善處理〉(2018年1月17日)。《人民網》,取自http://tw.people.com.cn/n1/2018/0117/c14657-29770455.html 〈國台辦新聞發布會〉(2018年3月28日)。《人民網》,取自live01.people.com.cn/zhibo/Myapp/Html/Member/html/201803/15_2575_5ab9f94fc8779_quan.html 〈國台辦發言人表示:打「臺灣牌」注定是徒勞的〉(2018年3月29日)。《人民網》,取自http://tw.people.com.cn/n1/2018/0329/c14657-29895479.html 〈陳艾琳「愛台論」起底後遭中國驅逐 大陸劇組宣布「永不錄用」〉(2016年10月24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realtime/20161024/974249 〈陳艾琳遭中國網友抵制 導演認用人失誤〉(2016年10月23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entertainment.appledaily.com/realtime/20161023/973627 〈習近平首提五原則 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2019年1月2日)。《經濟日報》,取自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3569712 〈梁振英批「香港民族論」鼓吹港獨 港大學苑:侵害學術言論自由〉(2015年1月14日)。《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527 〈對王晶「一挺到底」〉(2014年10月25日)。《新華網》,取自http://news.china.com.cn/2014-10/25/content_33872009.htm 〈《學苑》書刊被批港獨反爆紅 全港缺貨或加印 三聯商務拒賣《香港民族論》〉(2015年1月14日)。《明報新聞網》,取自https://goo.gl/uex7v6 〈環球社評:九把刀新片慘敗是「反中」的悲哀〉(2014年10月21日)。《環球時報》,取自《人民網》轉載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021/c1003-25876022.html 〈環球社評:何時清場,恐怕香港主流社會說了算〉(2014年10月27日)。《人民網》,取自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027/c1003-25913327.html 〈韓媒:子瑜拿台灣國旗 遭中國人黃安批判〉(2016年1月14日)。《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realtime/20160114/774595/applesearch/%E3%80%90%E6%9C%89%E7%89%87%E3%80%E2%80%A6 丁舟洋(2017年8月23日)。〈香港電影為什麼會衰落?一位老電影人終於說清楚了〉,《香港新浪》。取自https://goo.gl/GHG29x 三三(2016年7月25日)。〈權力漩渦中,小粉紅的過火與荒誕〉,《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725-opinion-sansan-little-pink/ 王勇(2016)。〈我國新聞網站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基於對「中國新聞網站傳播力榜的分析」〉,《學術百家》,10: 31-33。 王玉燕(2000年5月25日)。〈封殺阿妹、伍佰 中共文化部下的令〉,《聯合報》,第13版。 王俊杰(2015)。〈本土意識是港人抗爭的唯一出路〉,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編,《香港民族論》,頁33-49。香港:香港大學學生會。 王飛凌(2001)。〈中華悲劇~海峽兩岸即將來臨的民族主義大衝突〉,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409-432。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 內地向香港開放服務貿易的具體承諾的補充和修正二(2005)。取自http://tga.mofcom.gov.cn/article/zt_cepanew/subjectcc/200612/20061204080644.s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2013)。 中環街市(2017年5月4日)。〈中國藝人收入榜 范冰冰排第一〉,《雅虎香港》。取自https://goo.gl/iEpSIQ 白信(2016年8月4日)。〈互聯網、青年創業與共青團改革〉,《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804-opinion-baixin-ccyl/ 甘陽(2014)。《通三統》。北京:三聯書店。 甘欣庭(2017)。〈港式民族主義〉,《文化研究@嶺南》,57。取自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57/iss1/12/ 田又安、禚洪濤總編輯(2013)。《2011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及電影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古晏豪(2015)。〈習近平主政後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國防雜誌》,30(5): 49-76。 立場新聞(2015年3月23日)。〈梁振英當選四年 真‧港獨之父〉[臉書]。取自https://www.facebook.com/standnewshk/photos/a.720050934747196/949796411772646/?type=3&theater 朱蘊兒(2018)。〈命名的政治:從大陸配偶新聞反思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傳播與社會學刊》,45: 171-214。 辛聞(2018年3月28日)。〈國台辦: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臺獨』分裂圖謀〉,《中國網》。取自http://news.china.com.cn/2018-03/28/content_50761126.htm 吳介民(2014)。〈港台的抵抗運動為何呈現趨同性?〉,《文化研究》,18: 170-177。 吳明剛(1999)。〈港澳與新中國50年〉,《福建黨史月刊》,8: 28-31。 吳品儀、李秀珠(2011)。〈檢視臺灣電視產業模仿同形現象─以綜藝談話性節目為例〉,《廣播與電視》,33: 63-88。 吳柏羲(2011)。《與中國市場緊密結合下的香港電影:產業、文本與文化的變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叡人(2001)。〈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 1919-1931〉,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43-110。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 吳叡人譯(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原書 Anderson, Benedict. (2006).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Edition. New York: Norton.) 吳叡人(2015[2014])。〈The Lilliputain Dream:關於香港民族主義的思考筆記〉,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編,《香港民族論》,頁77-98。香港:香港大學學生會。 吳叡人(2016)。〈黑潮論〉,林秀幸、吳叡人主編,《照破:太陽花運動的振福、縱深與視域》,頁23-48。新北市:左岸文化。 李安如(2009)。〈地鐵作為「文化親密」的空間:以臺北市大眾捷運系統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0: 79-108。 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臺北市:聯經。(原書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李佳穎、張家豪(2018)。〈兩岸合拍片還有台灣味嗎?〉,《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413975 李政亮(2018年3月13日)。〈惠台措施對影視產業更開放?──兩岸大銀幕裡的政治經濟學〉,《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55/3027916 李政亮(2018年4月18日)。〈香港電影是中國電影嗎?從審查制與合拍片談起〉,《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55/3093092 李美賢、闕河嘉(2018)。〈台灣「東南亞新二代」的形象建構〉,《傳播、文化與政治》,7: 133-174。 李連權總編輯(2009)。《2009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電影及流行音樂》。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李傑輝(2017)。〈看現今香港保健食品的文化迴路〉,《文化研究@嶺南》,57。取自http://commons.ln.edu.hk/mcsln/vol57/iss1/2/ 汪宏倫(2016)。〈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架構〉,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頁371-43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 1-77。 我是香港人連線(2004年12月2日)。〈港獨ABC介紹我們的理念給你知〉。取自http://www.hkfront.org/ 我是香港人連線(2005年7月1日)。〈特首選舉不合法不民主〉。取自ttp://www.hkfront.org/ 我是香港人連線(2005年9月15日)。〈中國遊客影衰晒香港同埋迪士尼樂園〉。取自http://www.hkfront.org/ 呂振亞(2005年2月6日)。〈「港獨」暗流湧動網際 與各路分裂勢力關係密切〉,《中國新聞網》。取自www.chinanews.com/news/2005/2005-02-06/26/538140.shtml 何道寬譯(2005)。〈公眾與群眾〉,《傳播與社會影響》,頁213-228。(原書 Tarde, Gabriel. [1969]. The Public and the Crowd. Gabriel Tarde o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Influence (T. N. Clark, Trans.), 277-294.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1) 林夕(2018)。〈沒有香港電影,只有中國電影〉,《蘋果日報》。取自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80526/1361163/ 林果顯(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新北市:稻鄉。 林果顯(2007)。〈日常生活中的反共知識建構─《廣播雜誌》為中心(1952-1956)〉,《國史館學術集刊》,14: 181-213。 林泉忠(2004年11月23日)。〈港獨由虛變實?〉,《明報》。取自http://www.hkfront.org/ 林楠森(2013)。〈台灣歌手張懸年底北京演唱會取消〉,《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3/11/131114_zhangxuanconcertcancel 林詩芸(2018)。《從文本詞彙分析探究教科書中的學習內容與學習表現─以台灣與日本中學生物單元為例》。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肇豐(2015)。《台灣、香港本土論的發展與比較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 周建明(2001)。〈中國民族主義與臺灣問題〉,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389-408。臺北市: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 周家豪(2019年10月15日)。〈騰訊復播NBA 耿爽:體育交流增進中美友好〉,《新頭殼》。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10-15/311571 周毓翔(2019年8月28日)。〈陸客不來 衝擊逾200萬個家庭!減少100萬人次 重創觀光業生計〉,《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828000557-260114?chdtv 邱筠文(2016年12月30日)。〈中國55人封殺名單 吳念真、徐若瑄入列〉,《新頭殼》。取自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6-12-30/80570 洪千惠(2011)。〈從語料庫統計的觀點分析美國之音新聞被動句中文譯文〉,《編譯論叢》,4(2): 25-53。 洪郁如、陳培豐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原書若林正丈(2008)。《台湾の政治──中華民国台湾化の戦後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洪肇君、陳君碩(2019年8月8日)。〈大陸宣布暫停參加金馬獎 兩岸文化交流奄奄一息〉,《中國時報》。取自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90808000498-260108?chdtv 1/ 姚中秋(2012)。《華夏治理秩序史》,第一卷,上冊。海口:海南出版社。 施伯燁(2007)。〈媒體即使用者,使用者即訊息〉,《新聞學研究》,93: 193-202。 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無年代)。〈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取自https://www.hkupop.hku.hk/chinese/popexpress/ethnic/eidentity/halfyr/datatables.html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3)。《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2》。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2_Preview.pdf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4)。《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3》。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3_Preview.pdf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5)。《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4》。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4_Preview.pdf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6)。《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5》。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5_Preview.pdf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7)。《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6》。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6_Preview.pdf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8)。《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7》。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7_Preview.pdf 香港影業協會編輯(2019)。《香港電影業資料彙編2018》。取自https://www.fdc.gov.hk/doc/tc/HK_Film_Industry_Info2018_Preview.pdf 胡詩然、張志安(2019)。〈中國黨媒借助社交媒體的政黨認同話語建構──以《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48: 57-91。 南嘉生(2016年1月20日)。〈論「華獨與台獨」(一)〉,《南方快報》。取自www.southnews.com.tw/specil_coul/nan/01/00256.htm 胡嘉洋、陳子軒(2018)。〈臺灣籃球人才遷移中國的媒體再現與國族意涵〉,《新聞學研究》,135: 93-138。 倪炎元(2005)。〈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新北市:韋伯文化。 容邵武(2013)。〈文化親密性與社區營造:在地公共性的民族誌研究〉,《臺灣社會學刊》,53: 55-102。 徐承恩(2015)。〈城邦敘事:香港本土意識簡史〉,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編,《香港民族論》,頁127-163。香港:香港大學學生會。 高明秀總編輯(2018)。《2017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陳雲(2011)。《香港城邦論》。香港:天窗出版社。 陳百齡、鄭宇君(2014)。〈從流通到聚合:重大災難期間浮現的資訊頻道〉,《新聞學研究》,121: 89-125。 陳佳宏(2006)。《台灣獨立運動史》。臺北市:玉山社。 陳冠中(2012)。《中國天朝主義與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陳建鈞(2019年10月14日)。〈NBA、《要塞英雄》開方商挺港惹中國不開心,騰訊成背後最大苦主〉,《數位時代》。取自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5086/tencent-nba-epic-games 陳培豐(2006)。《「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 陳蒿堯(2017)。〈中韓針對薩德部署爭議分析〉,《國防雜誌》,32(3): 53-76。 陳澔琳(2018年7月23日)。〈合拍片當道 導演陳詠燊:港味漸漸消失〉,《香港01》。取自https://reurl.cc/yYrnl 陳耀宗(2016年10月13日)。〈許宗力:兩岸關係是「特殊國與國關係」 中華民國主權不及於對岸〉,《風傳媒》。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77029 張媛、文霄(2018)。〈微信中的民族意識呈現與認同構建:基於一個彝族微信群的考察〉,《國際新聞界》,6: 122-137。 張育君(2018)。〈以「庫博中文語料庫」分析工具初探「解放軍報」改版後現況〉,《復興崗學報》,113: 51-80。 張春貴(2014年6月17日)。〈微博和微信的功能互補與差別使用──基於12位用戶的深度訪談〉。取自http://yjy.people.com.cn/BIG5/n/2014/0617/c245082-25158966.html 張維為(2014)。《中國超越: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文平(2015)。〈字彙實踐及媒介再現:語料庫分析方法在總體經濟新聞文本分析運用研究〉,125: 95-142。 強世功(2010)。《中國香港:政治與文化視野》。北京:三聯書店。 梁治平(2018)。〈想像「天下」:當代中國的意識形態建構〉,《思想》,36: 71-177。 許秋煌總編輯(2012)。《2010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視及電影產業》。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許淑萍總編輯(2018)。《2016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許淑萍、禚洪濤總編輯(2016)。《2014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許淑萍、禚洪濤總編輯(2017)。《2015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梅衍儂(2016年1月13日)。〈黃安射「獨」箭 周子瑜大陸活動全被砍〉,《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goo.gl/TfFKil 曹曉諾(2015)。〈香港人的背後是整個文化體系〉,香港大學學生會學苑編,《香港民族論》,頁51-61。香港:香港大學學生會。 傑伊(2016年8月1日)。〈把果凍釘在牆上?他們真的這樣管住了互聯網〉,《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0801-mainland-fiftycents/ 黃煜、李金銓(2003)。〈90年代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0: 49-79。 黃玲愷(2019年10月21日)。〈豆瓣十日閹割紀:愛國的火燒到阿中哥哥的輿論陣地〉,《端傳媒》。取自https://reurl.cc/xDVll4 黃順星(2018)。〈恐怖的陰謀:1950年代初期匪諜新聞的詮釋〉,《新聞學研究》,136: 91-134。 湯志傑(2007)。〈勢不可免的衝突:從結構/過程的辯證看美麗島事件之發生〉,《台灣社會學》,13: 71-128。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馮建三(2003)。〈評介《全球的好萊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 231-235。 馮建三譯(2003)。《全球好萊塢》。臺北市:巨流。(原書Miller, T., Govil, N., Mcmurria, J., & Maxwell, R. [2001]. Global Hollywood. London: British Film Institute.) 傅雲欽(2015年8月17日)。〈「華獨」有三派,有好有壞〉,《民報》。取自https://www.peoplenews.tw/news/3860d92b-cc9c-4beb-bb3d-ff09c167b469 楊山(2017年3月2日)。〈抵制樂天,網絡時代下民族主義的進化〉,《端傳媒》。取自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302-opinion-yangshang-korealotte/ 楊昇儒(2019年9月20日)。〈中國抵制金馬影展原因 國台辦:台灣政治問題〉。《中央社》。取自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1908070107.aspx 楊鎵民(2016年12月)。〈民族認同建構過程的媒介意涵:理論爬梳與新媒體時代的民族主義研究〉。中國新聞史學會公共關係分會2016學術年會暨第九屆公關與廣告國際學術論壇。香港:浸會大學。 楊鎵民(2019)。〈數位時代的國族認同建構研究:以學術期刊National Identities、Nations and Nationalism為例〉。《傳播、文化與政治》,9: 63-68。 葛兆光(2015)。〈對「天下」的想像:一個烏托邦想像背後的政治、思想與學術〉,《思想》,29: 1-56。 葉君遠(2015年8月26日)。〈金鐘獎入圍名單 狠刮綜藝圈一巴掌〉,《聯合影音網》。取自https://video.udn.com/news/362113 微博小秘書(2016年8月28日)。〈微博新版評論使用指南〉。取自微博https://www.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3509787699389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19年9月24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執行情形〉。取自http://www.ecfa.org.tw/ShowNews.aspx?nid=2&id=2197&year=all 鄒麗泳(2019年10月13日)。〈蔡丁貴:李蔡都是華獨、國民黨是華統〉,《中國評論通訊社》。取自hk.crntt.com/doc/1041/3/5/9/104135952_2.html?coluid=93&kindid=2931&docid=104135952&mdate=0227011145 趙汀陽(2005)。《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趙汀陽(2011)。《天下體系:世界制度哲學導論》,再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趙汀陽(2015)。《天下的當代性:世界秩序的實踐與想像》。北京:中信出版社。 劉亭(2019年10月12日)。〈NBA上海賽爆滿!耿爽回應轉低調…陸網友心疼:幫跪族籃還擦屁股〉,《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1012/1555306.htm 劉子維(2016年7月18日)。〈台灣網民發起「向中國道歉大賽」〉,《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7/160718_ana_taiwan_apology_china 劉怡馨(2016年1月18日)。〈有圖有真相!黃安辯「沒因揮國旗舉報周子瑜」微博發文打臉自己〉,《風傳媒》。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78967 劉海龍(2019年8月19日)。〈像愛護愛豆一樣愛國:新媒體與「粉絲民族主義」的誕生〉,《國際新聞界》。取自https://mp.weixin.qq.com/s/c1aju9x2RWxOYHpp1LlNvQ (原載於《現代傳播》2017年第四期) 鄭永年(2001)。〈中國新一波民族主義~根源、過程和前景〉,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頁21-40。臺北:新自然主義公司出版。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原文出自McLuhan, M.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鄭思捷(2015年10月29日)。〈台獨 vs. 華獨〉,《台灣e新聞》。取自https://www.taiwanenews.com/doc/jeng20151029.php 鄭欽仁(2018年10月17日)。〈「中國」之意義──古、今意義不同,進入「近代」,始作為國〉,《民報》。取自https://www.peoplenews.tw/news/5b7ac21f-c84c-407d-9ca4-720b46a6850a 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新北市:群學。(原文Appadurai, Arjun.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禚洪濤、許淑萍總編輯(2012)。《2012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禚洪濤、許淑萍總編輯(2013)。《2013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電影、電視及廣播產業》。臺北市: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蔡篤堅(1996)。〈對1980年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文化分析〉,收錄於張憲炎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頁303-330。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蔡曉穎(2015年12月25日)。〈香港著名填詞人林夕「被舉報」內地活動取消〉,《BBC中文網》。取自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5/12/151225_hongkong_lin_xi_cancellation 盧安邦(2018)。《「網絡(networked)公共領域」的意見擴大與深化──探討當代「弱公共領域」的運作邏輯》。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博士班博士學位論文。 盧安邦、鄭宇君(2017)。〈用方法說故事:探析電腦輔助文本分析工具在框架研究之應用〉,《傳播研究與實踐》,7: 145-178。 蕭阿勤(2012)。《重構台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市:聯經。 賴錦宏(2013年11月6日)。〈張懸英國開唱 亮國旗被陸生嗆〉,《聯合報》,第13版。 戴麗娟譯(2012)。〈記憶與歷史之間:如何書寫法國史〉,《記憶所繫之處》(第一冊),頁15-36。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原書 Nora, P. (1984-1992). Entre mémoire et histoire, comment écrire I`histoire de France? In P. Nora (Eds.), Les Lieux De Memoire, vol 1 (pp.17-42). Paris: Gallimard.) 闕河嘉、陳光華(2016)。〈庫博中文獨立語料庫分析工具之開發與應用〉,項潔編,《數位人文研究與技藝》(第六輯),頁285-313。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譚有勝(2019年5月24日)。〈新浪微博Q1財報失色 開盤跌逾10%〉,《工商時報》。取自https://ctee.com.tw/news/china/96676.html 羅永生(2014)。〈被動回歸與公民社會的危機〉,《文化研究》。18: 210-216。 羅世宏譯(2018)。《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五南。(原書Barker, C. (2016).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 SAGE.) 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辦法(2013)。 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018)。 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019)。 顧杭、龐冠群譯(2004)。〈大規模生產傳統:1870-1914年的歐洲〉,《傳統的發明》,頁338-395。南京市:譯林。(原書Hobsbawm, Eric. (1983). Mass-Producing Traditions: Europe, 1870-1914. In Eric Hobsbawm & Terence Ranger,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pp.263-308).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irlik, A.、馮奕達譯(2018)。《殖民之後?:臺灣困境、「中國」霸權與全球化》。新北市:衛城。 fengshangyue(2016年1月20日)。〈親自參加兩岸Facebook「表情包大戰」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取自http://www.pingwest.com/fighting-with-fun/ (N/A) Huang, A. (2019年8月7日)。〈中國今年暫停參加金馬獎,國台辦:和民進黨當然有關〉,《關鍵評論網》。取自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23158 i黑馬(2014年8月7日)。〈台灣綜藝節目爛到中國記者跑來採訪「台灣電視產業出了什麼問題?」〉,《科技橘報》。取自https://buzzorange.com/2014/08/07/kangxi-coming/ Anderson, B. ([1991]2007). Imagined communities: Nationalism’s cultural root. In S. During (ed.),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3rd edition (pp.253-263). London & NY: Routledge. Anderson, B. (2005). Under three flags: Anarchism and the anti-colonial imagin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Chen, H. T., Chan, M., & Lee, F. L. F. (2016). Social media use and democratic engage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Hong Kong, Taiwan, and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4), pp. 348-366. Cormack, M. (2000). Minority languages, nationalism and broadcasting: The British and Irish examples.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6(3), 383-398. du Gay, P., Hall, S., Janes, L., Madsen, A. K., Mackay, H., & Negus, K. (2013). Doing cultural studies: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Milton Keynes, UK: Open University. Eriksen, H. T. (2007). Nationalism and the Internet.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13(1), 1-17. Flew, T. (2018).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al labor, global media studies, and the cultural rise of China. In M. Keane, B. Yecies, & T. Flew, Willing collaborators: Foreign partners in Chinese media (pp. 21-34). US, Boulder: Rowman & Littlefield. Hall, S., Evans, J., & Nixon, S. (2013). Representation. (2th edition). Milton Keynes, UK: The Open University.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1-17. UK: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Herzfeld, M. (1997). Cultural intimacy: Social poetics in the nation-state. New York, NY: Routledge. Huijsmans, R., & Lan, T. T. H. (2015). Enacting nationalism through youthful mobilities? Youth, mobile phones and digital capitalism in a Lao-Vietnamese borderland.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21(2), 209-229. Han, E. L. (2016). Micro-blogging memories: Weibo and collective remembering in contemporary China. UK, Palgrave Macmillan. Qiu, J. L. C. (2006). The changing web of Chinese nationalism. 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2(1), 125-128. Jiang, Y. (2012). Cyber-nationalism in China: Challenging western media portrayals of internet censorship in China. Adelaid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Press. Kania-Lundholm, M. & Lindgren, S. (2017). Beyond the nation-state Polish nation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intimacy online. National Identities, 19(3), 293-309. Koukoutsaki-Monnier, A. (2012). Deterritorialising the nation? Internet and the politics of the Greek-American diaspora.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18(4), 663-683. McLuhan, M.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Miller, T., Rowe, D., McKay, J., & Lawrence, G. (2003). The overproduction of us sports and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cultural labor.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38(4): 427-440. Phillips, C. (2012). Team Arab: al-Jazeera and the flagging of everyday Arabism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18(3), 504-526. Scannell, P. (1996). Radio, television and modern life: A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 Oxford: Blackwell. Schneider, F. (2019). China’s digital nationalism.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kop, E., & Adams, P. C. (2009). Creating and inhabiting virtual places: Indian immigrants in cyberspace. National Identities, 11(2), 127-147. Thompson, J. B. (1995). The Media and Modernity: A Social Theory of the Media.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u, X. (2007). Chinese cyber nationalism: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UK: Lanham, Lexington Books.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博士班 104463501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4635011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NCCU202000061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傳播學院博士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501101.pdf | 2208Kb | Adobe PDF2 | 138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