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文獻 1. 方俊閔(2003),「價格知覺於再購意願整合模型中之效果─以信用卡為例」,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念萍(2003),「探討信用卡市場區隔與顧客價值分析」,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 王瑞鴻(2008),「探討消費者對信用卡客製化意願與偏好」,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 李正琦(2007),「信用卡持卡人對於回饋機制重視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5. 李信宏(1993),「臺灣地區信用卡之消費者行為研究」,東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 吳佳珞(2012),「影響顧客持續使用信用卡因素的分析」,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7. 吳豐志(1994),「信用卡市場區隔與定位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 林詩晃(2003),「紅利積點活動設計與積點贈品偏好之關係-探討顧客忠誠度之干擾效果」,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 9. 林隆儀(2015),「促銷管理經論:行銷關鍵的最後一哩路」,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0. 邵筱珊(2014),「臺灣信用卡市場行銷活動與競爭策略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洪靜怡 (2009),「信用卡顧客行為意向模式之關聯性研究—以台灣北、中、南部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 施伊倩(2018),「促銷策略、知覺價值、使用意圖與顧客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信用卡使用為例」,南臺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 13. 施素華(2013),「信用卡行銷策略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以個案銀行為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14. 高秀娟(2004),「臺灣銀行業信用卡市占率及其競爭策略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經營管理組碩士論文。 15. 高素惠(2019),「行動支付發展對銀行業信用卡業務之影響」,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6. 殷加寶(2015),「消費者持有信用卡動機之探討」,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7. 黃冠雯(2018),「認知有用、認知價值與服務品質對信用卡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滿意度為中介變數」,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18. 張鈺得(2017),「以聯合分析法探討消費者對信用卡產品屬性偏好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9. 張仁哲(1982),「我國信用卡現代化問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0. 陳才道(2011),「信用卡分期付款消費行為分析」,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碩士論文。 21. 清水一彥編著,嚴漢明譯(1993),「現代信用卡業務」,財政部金融局出版。 22. 葉子嘉(1998),「銀行信用卡行銷策略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3. 葉玉梅(1993),「金融機構信用卡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24. 楊正義 (2008) ,「後卡債時期信用卡行銷策略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碩士班碩士論文。 25. 楊淑娟(2012),「以計畫行為理論探討信用卡回饋方案對刷卡意願之影響」,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6. 趙奕傑(2014),「信用卡使用意願的影響因素之研究:資訊系統品質、使用者動機與知覺風險」,醒吾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所碩士論文。 27. 劉彥均(2014),「產品種類多樣化對消費者知覺利益之探討-以信用卡為例」,東吳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28. 劉清吉(2006),「國際信用卡發卡銀行品牌形象與服務品質對顧客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國內銀行信用卡業務為例」,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29. 賴信澤(1989),「信用卡之市場區隔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0. 蕭潮聲(1979),「消費者對銀行信用卡態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英文文獻 1. Beargen, W.O., Ingram, t.n., & LaForge, R. W. (2004). Marketing: Principles and perspectives, 4E. Boston, MA: McGraw Hill Irwin. 2. Blattberg RC and Neslin SA. (1990). Sales Promotions: Concepts, Methods and Strategi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3. Cattin, P., & Wittink, D. R. (1982). Commercial use of conjoint analysis: A survey. Journal of Marketing, 46(3), 44-53. 4. Green, Paul E. and Vithala R. Rao (1971), "Conjoint Measurement for Quantifying Judgmental Data,"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8,355-63. 5. Green, Paul E. and V. Srinivasan (1978), "Conjoi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Issues and Outlook,"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5,103-23. 6. Haugh, Louis J., Defining & Redefining, Advertising Age, Febuary 14, 1983. 7. Kotler, Phillip & Kevin Lane Keller (2012). Marketing Management, Global Edition, 14E.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England. 8. Luce, R. Duncan and John W. Tukey (1964), "Simultaneous Conjoint Measurement: A New Type of Fundamental Measurement,"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1,1-27. 9. Zeneldin, M. (1996), “Banking Strategic Position and Some Determinants of Bank Sele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 Vol.14, No.6, P.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