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587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95852      Online Users : 6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875


    Title: 大陸「精準扶貧」政策運作與挑戰:西南地區個案探討
    The operation and challenges of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Policy in the Mainland: A case study in Southwest China
    Authors: 柯宜家
    Ko, I-Chia
    Contributors: 陳德昇
    柯宜家
    Ko, I-Chia
    Keywords: 精準扶貧
    脫貧攻堅
    精準識別
    第三方評估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7:21:49 (UTC+8)
    Abstract: 中共在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之下,扶貧工作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013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湖南省湘西考察之後,提出「精準扶貧」的概念。本文也討論了「精準扶貧」政策與過往政策的不同,在工作實施的機制上更為強調目標的有效瞄準、資源須以更有效率的方式達成扶貧目標,如何有效的識別出貧困人口,並且精確地傳遞給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口。
    本文透過兩個個案的田野調查,分別對貧困戶識別、第三方評估考核、政府與民間合作開發進行研究。在政策運作的過程之中,政府面對與民間合作的項目,從項目的制定與規劃,缺乏「自下而上」的聲音,未必能夠滿足農民需求。在不同上級機構的對口幫扶模式之中,貧困村所需要的資源未必能和所對應的上級機構相匹配。而這種情况也導致對口幫扶也無法完全的發揮效用。但在此情況,當地的基層行政人員仍是想藉扶貧開發案,來突破當地一直以來的用地指標,帶動當地的開發,可以看出基層在面對項目時的靈活性。
    而從「建檔立卡」、「第三方評估」的工作過程中,發現在政府工作中的檢查、第三方評估,其檢查的項目、標準、工作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相似的,但一年多次的檢查對於基層政府也造成人力、財政的負擔。且檢查的項目部分流於形式主義且重複。另外評估、檢查的項目繁雜,包含各種方面,但對負責進行調查的工作人員未必能具備相對應的專業知識,尤其是在危房之類的檢查,應以土木相關背景的專業團隊進行考察。而下級政府為了應付各種檢查,也使得考察可能失去原本的立意,並造成下級政府工作負擔。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中辦印發《意見》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人民日報》(2019年06月20日01 版)。
    〈未來3年打贏脫貧攻堅戰〉,《人民日報》,2018年8月21日02版。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發展報告2007:在發展中消除貧困》,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7年9月,頁7-11。
    方勁,〈中國農村扶貧工作「內卷化」困境及其治理〉,《社會建設》,第1卷第2期,2014年11月,頁84-94。
    王小强、白南風,《富饒的貧困:中國落後地區的經濟考察》,(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王雨磊,〈精准扶貧何以「瞄不准」?扶貧政策落地的三重對焦〉,《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1):頁88-93。
    王曉毅,〈精准扶貧與駐村幫扶〉,《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6(3):頁56-62。
    仝志輝、賀雪峰,〈村莊權力結構的三層分析-兼論選舉後村級權力的合法性〉,《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02 年第1期,頁158-167。
    左停、楊雨鑫、鐘玲,〈精准扶貧:技術靶向、理論解析和現實挑戰〉,《貴州社會科學》,2015(8),頁156-162。
    任超、袁寶明,〈分類治理: 精准扶貧政策的實踐困境與重點方向—以湖北秭歸縣爲例〉,《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頁100-108。
    李小雲(等),〈中國財政扶貧資金的瞄準與偏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李小雲,〈我國農村扶貧戰略實施的治理問題〉,《貴州社會科學》,2013(7),頁101-106。
    李小雲、馬潔文、唐麗霞,〈關於中國?貧經驗國際化的討論〉,《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05期,2016年5月,頁18-29。
    李周,〈社會扶貧的經驗、問題與進路〉,《求索》,2016年11期,頁4-45。
    李祖佩,〈「新代理人」:項目進村中的村治主體研究〉,《社會》,第36卷,2016年3月,頁167-191。
    李博,〈項目制扶貧的運作邏輯與地方性實踐———以精准扶貧視角看A縣競爭性扶貧專案〉,《北京社會科學》,2016年3月,頁106-112。
    李棉管,〈技術難題、政治過程與文化結果—「瞄準偏差」的三種研究視角及其對中國「精准扶貧」的啓示〉,《社會學研究》,2017(1):頁217-241。
    李鵾、葉興建,〈農村精准扶貧:理論基礎與實踐情勢探討——兼論複合型扶貧治理體系的建構〉,《福建行政學院學報》,第150期,2015年5月,頁26-33。
    汪三貴、Albert Park,〈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的估計與猫准問題〉,《貴州社會科學》,2010,242(2):頁68-72。
    汪三貴、Albert Park等,〈中國新時期農村扶貧與村級貧困瞄準〉,《管理世界》,2007(1),頁56-64。
    汪三貴、郭子豪,〈論中國的精準扶貧〉,《貴州社會科學》,2015(5),頁147-150。
    邢成舉,〈壓力型體制下的「扶貧軍令狀」與貧困治理中的政府失靈〉,《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5期,頁65-73。
    邢成舉、李小雲,〈精英俘獲與財政扶貧項目目標偏離的研究〉,《中國行政管理》 2013年09期,頁109-113。
    胡聯、王喚明、王艶(等),〈政治關聯與扶貧項目瞄準〉,《財經研究》,2017,43(9),頁21-32。
    周飛舟,〈從汲取型政權到「懸浮型」政權——稅費改革對國家與農民關係之影響〉,《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03期,頁1-38。
    周彬彬、高鴻賓,〈對貧困的研究方法和反貧困實踐的總結〉。《經濟開發論壇》1993年01期。
    周雪光,〈基層政府間的「共謀現象」一個政府行爲的制度邏輯〉,《開放時代》,2009年12期,頁40-55。
    周雪光,〈運動型治理機制: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再思考〉,《開放時代》,2012年09期,頁105-125。
    周雪光,《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一個組織學的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17年)。
    林秀雲(譯)、Earl Babbie(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Rocial Research,13e),(臺北:雙葉出版社,2016)
    姜德華、張耀光、侯紹范、楊柳,《中國的貧困地區類型及開發》,(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洪名勇,〈開發扶貧瞄準機制的調整與完善〉,《農業經濟問題》,2009,30(5):頁68-71。
    孫睿昕 葉敬忠,〈由斯皮瓦克命題到福柯命題——中國參與式發展話語的國家化〉,《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27卷第6期,頁44-50。
    殷浩棟、汪三貴、郭子豪〈精准扶貧與基層治理理性———對於A省D縣扶貧項目庫建設的解構〉,《社會學研究》,2017年6期,頁70-93。
    袁朱、蘭傳海,〈我國扶貧開發專項資金分配研究〉,《發展研究》,2013年第6期,頁672。
    袁明寶,〈扶貧吸納治理:精准扶貧政策執行中的懸浮與基層治理困境〉,《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18年03期,頁57-64。
    財政部、扶貧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民委、農業部、林業局,〈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財農〔2017〕8號,2017年3月13日。
    馬良燦、哈洪穎,〈專案扶貧的基層遭遇:結構化困境與治理圖景〉,《中國農村觀察》,2017(1):頁2-13。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關於用好用活增減掛鈎政策積極支持扶貧開發及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通知》,國土資規〔2016〕2號,2016年2月17日。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運用增減掛鈎政策支持脫貧攻堅的通知》,國土資發〔2017〕41號,2017年4月10日。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辦印發「關於完善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國開辦發〔2018〕10號,2018年3月8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區農業建設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82〕8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1983年01期
    張翼,〈當前中國精准扶貧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措施〉,《國際經濟評論》,2016(6):頁77-85。
    許源源、蘇中英,〈和諧理念的缺失:農村扶貧瞄準偏離的重要原因〉,《貴州社會科學》,2007(5):頁41-45。
    許漢澤,〈扶貧瞄準困境與鄉村治理轉型〉,《農村經濟》,2015(9):頁80-84。
    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林業局、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印發《生態扶貧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農經〔2018〕124號,2018年1月18日。
    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林業局、財政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印發《生態扶貧工作方案》的通知〉,發改農經〔2018〕124號,2018年1月18日。
    馮仕政,〈中國國家運動的形成與變异:基於政體的整體性解釋〉,《開放時代》,2011年1卷,頁73-97。
    馮志峰,〈中國運動式治理的定義及其特徵〉,《中共銀川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2期,頁46-49。
    黃宗智,《經驗與理論:中國社會、經濟與法律的實踐歷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414-438。
    楊雪冬,〈壓力型體制:一個簡明的概念史〉,《社會科學》,2011年12期,頁5。
    萬江紅、孫梟雄,〈權威缺失:精準扶貧實踐困境的一個社會學解釋—基於中國中部地區花村的調查〉,《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8期,2017年02月,頁15-22。
    葉初升、鄒欣,〈扶貧瞄準的績效評估與機制設計〉,《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頁63-69。
    葛志軍、邢成舉〈精准扶貧: 內涵、實踐困境及其原因闡釋一基於寧夏銀川兩個村莊的調查〉,《貴州社會科學》,2015(5):頁157-163。
    鄒歡 李盼,精准扶貧視野下湘西十八洞村鄉村旅遊發展研究,體育大視野,2018年(第8卷)第26期,頁247-248。
    榮敬本、崔之元等,《從壓力型體制向民主合作體制的轉變──縣鄉兩級政治體制改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劉天曌、劉沛林、石韻秋, 彭惠軍, 黃翅勤, 劉曉燕,2019,〈精准扶貧視域下傳統村落的保護與旅遊開發——以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為例〉,《可持續發展》,9(3),頁321-332。
    歐陽靜,〈維控型政權:多重結構中的鄉鎮政權特性〉,《社會》,2011年3期,頁42-67。
    歐陽靜,〈論基層運動型治理——兼與周雪光等商榷〉,《開放時代》,2014年6期,頁180-190。
    歐陽靜,〈論被招商引資束縛的鄉鎮政權-兼論壓力型體制下鄉鎮角色困境〉,《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2005年第3期,頁47-50。
    蔡昉、陳凡、張車偉,〈政府開發式扶貧資金政策與投資效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1,20(2):頁60-66。
    鄧維杰,〈精准扶貧的難點、對策與路徑選擇〉,《農村經濟》,2014(6):頁78-81。
    韓偉,〈中國的參與式扶貧:回顧與展望〉,《中國西部减貧與可持續發展》(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頁115-140。
    饒靜、葉敬忠,〈稅費改革背景下鄉鎮政權的「政權依附者」角色和行爲分析〉,《中國農村觀察》,2007年04期,頁38-45。



    二、英文文獻
    Benney, Jonathan, 2016, “Weiwen at the Grassroots: China’s Stability Maintenance Apparatus as a Mean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5 (99), 389–405.
    Deng, Yanhua, Kevin J. O’Brien, and Jiajian Chen, 2018, “Enthusiast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and Its Aftermath: The Sudden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China’s Microfinance for Women Programme,” The China Quarterly, 234, 506–526.
    Fewsmith, Joseph and Andrew J. Nathan, 2019,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Revisited: Joseph Fewsmith with Response from Andrew J. Nath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8 (116), 167–179.
    Hupe, P. & M. Hill (2007).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And Public Accountabi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85(2):279-299.
    ISett, K. R., J . P. Morrissey & S. Topping (2006). Systems Ideologies and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Policy Change and Perceptions of Quality in a Behavioral Health Care System.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2): 217-227.
    L. Ch. Schenk-Sandbergen, “Some Aspects of Political Mobilization in China.”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7, no. 4 (1973), pp. 677-689.
    Lin, Justin Yifu, rural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 The America Economic Review,1992, vol82, pp. 34-51.
    Lipsky, M. (1980).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Maynard-Moody & Leland, Stories from the front lines of public management: Street-level workers as responsible actor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0.
    Riccuccin, N (2005) How Management Matters: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and Welfare Reform,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8.
    Scott, P.G. (1997) Assessing determinants of bureaucratic discretion: an experiment in street-level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997(7)
    Sebastian 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mbracing Uncertainty: Guerrilla Policy Style and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 in Sebastian Heilmann and Elizabeth J. Perry eds., Mao’s Invisible Hand: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s of Adaptive Governance i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Vinzant,J.C&Denhardt,J. V&Crothers. L, Street-level Leadership: Discretion and Legitimacy in Front-line Public Service,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1998.
    Yeh, Emily T., Kevin J. O’Brien, and Ye Jingzhong. 2013. “Rural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40 (6):915–28.

    三、網路資料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15日發布)〉,《新華網》,2018年8月19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8-08/19/content_5314959.htm>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2018年6月15日發布)〉,《新華網》,2018年8月19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8-08/19/content_5314959.htm>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新華網》,2018年8月19日,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19/c_1123292992.htm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新華網》,2018年8月19日,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8/19/c_1123292992.htm
    中國政府網,解讀《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網址:http://www.gov.cn/jrzg/2011-12/01/content_2008683.htm
    中國政府網,解讀《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網址:http://www.gov.cn/jrzg/2011-12/01/content_2008683.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8/03/01查詢,網址: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7%B2%AE%E9%A3%9F%E4%BA%A7%E9%87%8F
    中國國家統計局,2018/03/01查詢,網址: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7%B2%AE%E9%A3%9F%E4%BA%A7%E9%87%8F
    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務院扶貧辦關於進一步做好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建設的通知〉,2019年5月13日,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網址:http://www.cpad.gov.cn/art/2019/5/27/art_46_98447.html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成立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的通知(國辦發〔1986〕39號). 中國政府網. 2012-07-24.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2-07/24/content_7392.htm
    陳諾,〈全國駐村幫扶工作隊基本實現對貧困村的全覆蓋〉,新華網,2015年10月21日,網址: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21/c_1116897176.htm
    Poverty and Shared Prosperity 2018: Piecing Together the Poverty Puzzle, pp2.,網址:https://openknowledge.worldbank.org/bitstream/handle/10986/30418/211330ov.pdf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1042600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26001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845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East Asia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101.pdf7901KbAdobe PDF2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