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562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24199      線上人數 : 3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27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27


    題名: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Recolonization, Geopolitics and Resistance: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in Postwar Era
    作者: 顧恒湛
    Ku, Heng-Chan
    貢獻者: 詹素娟
    顧恒湛
    Ku, Heng-Chan
    關鍵詞: 臺灣原住民
    地緣政治
    再殖民
    抵抗
    原住民族運動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Geostrategic
    Resistance
    Indigenous movement
    Recolonization
    Settler state
    Ethnic relationship
    Geopolitics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2019-09-05 16:07:19 (UTC+8)
    摘要: 摘要

    本文企圖把臺灣原住民族面臨的中華民國殖民結構,重新放入地緣政治與冷戰結構變動局勢中觀察。也就是說,臺灣從日本的海外殖民地,變為中國的一個省;再從中國邊陲島嶼,轉變為中華民國最後一處根據地;而這個國民黨最後的權力據點,又在偶然下併入美國冷戰反共的東亞防線之一;後又受到冷戰結構變化的影響,逐漸走向中華民國臺灣化的過程。這些局勢變化,不但牽動了中華民國的國家走向,也影響了國家對原住民族及其居住區域的配置與政策,進而形塑出當今的原住民族樣貌。

    1950年代開始,國民黨政權逐步在臺灣形成「遷占者國家」統治型態後,臺灣山地與東部區域即被捲入了「國共內戰+冷戰結構」的歷史動力變遷之中,並以「內部殖民地」的姿態被國家所挪用。

    在國民黨政權遷臺初期,臺灣的山地被定位為敵人可能空降與滲透的軍事要塞。因此,一方面在空間上進行山地管制、情報蒐集及警備武力的配置;一方面則組織山地青年服務隊與國軍山地團,把原住民族的人力挪用為山地軍事要塞的守軍,以及反攻作戰下的山地特攻隊戰士。另外,也特別強調原住民族對國家的效忠,並透過「山胞論」的建構,使其成為中國國族的一員。

    韓戰使美國介入臺海及對中國內戰的封鎖後,臺灣山地及東部區域則成為「安置移民與資源開發的殖民地」。因此,1950年代中期起,國民黨政權發動了山地與東部的開發計畫,並配置退伍軍人的進行墾殖與移民。到了1960年代,臺灣經濟轉向出口工業,原住民也開始離鄉到都市成為底層勞工。

    上述1960-70年代因冷戰結構啟動的殖民政策,逐漸打破了臺灣長久以來形成的空間與族群隔離的特性。空間變異與人群流動,讓原住民族被捲入資本主義的貨幣經濟生活方式,進而造成土地流失、高利貸、負債、貧困化、婚姻買賣、雛妓、童工等社會問題陸續出現。因此,1970年代初期,新一代接受(中)國語教育的原住民青年開始透過媒體發聲,自我反思族群的處境,某種抵抗族群階序差異的「山地人」主體想像開始浮現。不過,在當時的戒嚴體制之下,不幸被羅織為「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的白色恐怖案件,很快被打壓了下去。

    到198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臺灣的黨外政治運動開始走向以「臺灣人」作為想像與號召的臺灣民族主義。在此風潮之下,原住民族的本土性特別受到重視,而被帶入了挑戰國民黨大中國主義的論述之中。此外,社會學、人類學也開始轉向批判的立場,從學術的角度為原住民族的處境發聲。同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也發展了「原住民認同的神學」。多股力量的匯集與刺激下,1983年首先由台大的原住民學生首先發起「民族自覺運動」,使原住民族問題逐漸成為政治議題。1984年底「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並選擇「原住民」作為泛群的自稱,終於開展了1980年代以降的反殖原住民族運動之路。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the colonial situation under the KMT regime which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faced through the lens of geostrategic and the changing dynamic of the cold war. Looking back to Taiwan history in postwar era, Taiwan was transformed from a Japanese overseas colony to a province of China in 1945, then from an island frontier to the center and the final power bastion of the exiled Nationalist Chinese state in 1949. Ultimately, Taiwan shifted again to become the forefro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d War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in 1950. In the 1970s, due to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aiwan’s status was drifting towards “Taiwanization” of the ROC. These alterations in state of affairs not only affects the country’s future, but also the policy and regulations 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 ultimately shapi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e see today.

    Since the 1950s the KMT regime gradually became the status of ‘settler state’ on Taiwan. Under such rule, the highlands and East coast of Taiwan were embroiled i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ivil war and the cold war, and were appropriated as an internal colony. In the early KMT rule, Taiwan’s highlands were speculated the possibility of enemy invasion and military site of being infiltrated. In prevention, the regions were under supervision, operated as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and positioned as military configur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youth service organization(山地青年服務隊) and Nationalist highland regiment(國軍山地團) were established to divert the labor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to highland military fort, and served as warriors for military counterattack against the Communist mainland. Further emphasis of nationalism among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was brought upon through constructivism of “mountain compatriot discourse(山胞論)”, making the shift of identity as Chinese. The Korean war enabled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with freezing the action of recovering Mainland China, Taiwan’s highlands and East coast shifted into “the colony of im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Thus, in the mid-1950s, the KMT government launched new development plans for the regions, furthermore arranged Nationalist veterans amongst the area for settlement and cultivation. When Taiwan’s economy shifted into export industry in the 1960s, indigenous peoples moved to urban cities as the proletariat.

    Foregoing the 1960-1970s, the colonial policies initiated due to the Cold War gradually broke down the long-standing policy of Taiwan’s space and ethnic separation.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have caused the indigenous people to be involved in the capitalist monetary economic lifestyle, which has led to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related to aborigines such as land loss, usury, debt, poverty, mercenary marriage, child prostitution, and child labor. Therefore, in the early 1970s, the new generation of aboriginal youths who received education of Chinese and Mandarin started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through the media, and self-reflecting the situation of self-ethnic groups. The imagination of “hill dwellers(山地人)”, based on resisting discrimination, started to emerge among young aboriginal activists. However, under the martial law system at the time, the white terror was unfortunately woven into the “Taiwan Highlands Independence Movement campaign”, all of which was suppressed.

    Following the Kaohsiung Formosa Incident in the 1980s, oppositional movement initiated campaign movements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ere especially valued for their nationhood as the first masters of Taiwan and challenged against the KMT’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additio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began an academic approach of concerning the real life of indigenous peoples. Simultaneously, the Presbyterian churches in Taiwan developed theology specific to aborigines. With impetu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aboriginal students launched a campaign of ‘aboriginal self-awareness’, making the aboriginal issues become a gradual crucial political agenda. In 1984, the Alliance of Taiwan Aborigines (ATA)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anti-colonial indigenous movement was launched.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一、檔案、史料
    (一)檔案
    〈A letter from Chiang Ching-kuo to V.S. de Beausset〉,《狄寶賽文庫》,識別號:db08-05-037。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
    〈山地農牧資源開發計劃委員會簽為呈報本會工作情形,并請修正組織規程核發經費案〉(1960年9月20日),《省級機關檔案》,典藏號:00501065008。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山地管制辦法草案〉,《臺灣省政府地政處》,典藏號:004-0100-0009。臺北:國史館。
    〈山地籍兵員訓練案〉,《國防部檔案》,檔號:00044763。臺北:國防部。
    〈呂文成叛亂案〉,《國防部後備司令部檔案》,檔號:0064/1571/040。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呂文華等叛亂案〉,《國防部後備司令部檔案》,檔號:0063/1571/120。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拂塵專案附件〉,《國家安全局檔案》,檔號:0038/340.2/5520.3。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省政府委員會第638次會議資料〉(1960年6月21日),《省級機關檔案》,典藏號:0050106382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國防部山地檢閱及慰問工作報告書〉,《國防部檔案》,檔號:00052055。臺北:國防部。
    〈詹登貴、鄭榮祥、秋賢嘉等叛亂案〉,《國防部軍法局檔案》,檔號:0063/1571/250。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省漁港及山地隘口管制警戒應改進事項〉,《國防部檔案》,檔號:00043146。臺北:國防部。
    〈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第二屆第一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2-01OA-04-6-2-02-0002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省議會第二屆第五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3-02-05OA-07-6-2-01-0022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省議會第三屆第一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3-01OA-02-6-8-0-0056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省議會第三屆第二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2-03-02OA-00-6-8-0-00170。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省議會第三屆第九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3-03-09OA-17-6-2-01-00610。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省議會第三屆第十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3-03-10OA-18-6-2-01-00628。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省議會第四屆第三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3-04-03OA-04-6-8-0-00159。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警備總部工作報告(三十六年)〉,《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檔案》,檔號:0036/109.3/4010。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蔣中正致周志柔電〉(民國39年6月16日),《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106-00002-247、002-090106-00004-261。臺北:國史館。
    〈鄭榮祥受裁判事實陳述書〉,《鄭榮祥資料》,案號:87。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收藏。
    《六然居典藏史料檔案》,「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網站,識別號:LJK_10_02_0143616、LJK_10_02_0133616,下載日期:2016年9月1日,網址: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browsingLevel1.jsp?xmlId=0000272166#。
    「一、原臺灣總督府及其所屬各機關文件財產等歸本署接收仰遵照由;二、原臺灣總督府及其所屬各機關文件財產飭準備接收為由」,〈前進指揮所有關日軍投降接收文卷〉,《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檔案》,檔號:0034/013/314/1/058。新北: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花蓮縣山地設鄉村地點等表呈送案」(1946年2月19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10。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高山族地區籌設鄉村機構情形呈報案」(1946年1月19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40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高山族施政研究委員會舉行時間通知案」(1946年1月11日),〈高山族研究會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019000490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高雄縣高山族設鄉圖說呈送案」(1946年月16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23。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高雄縣高山族編組及鄉鎮代表名額呈核案」(1946年2月22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80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高雄縣增設鄉村呈請案」(1946年5月18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05。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電各縣市政府據山地建設協會呈請轉飭有關機關儘量協助一案,轉希查照」(1949年6月4日),《臺灣省政府公報》,期53,頁668-669。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中縣高山區設鄉村地點呈報案」(1946年2月13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09。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東縣山地區設立鄉村呈請案」(1946年5月16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20。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東縣高山區設村里情形呈報案」(1946年2月4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08。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東縣高山族鄉域計劃呈送案」(1946年3月7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1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山地建設協會召開成立大會呈報案」,(1948年10月22日),〈臺灣省山地建設協會組織〉,《省級機關檔案》,典藏號:004012400203200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山地建設協會圖記印模呈核案」,(1948年11月19日),〈臺灣省山地建設協會組織〉,《省級機關檔案》,典藏號:00040124002032003。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澎湖縣無高山族地區呈報案」(1946年1月30日),〈高山地區籌設鄉村機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1730007007。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請政府組織山地開發調查設計委員會開發山地資源案」,〈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八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1-01-08OA-00-5-3-0-0006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請政府儘速調查山地資源確立山地開發方案由」〈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六次定期大會〉,《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典藏號:001-01-06OA-00-5-3-0-00320。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二)史料彙編
    下山一(林光明)自述,下山操子(林香蘭)譯寫
    2011 《流轉家族─泰雅公主媽媽、日本警察爸爸和我的故事》。臺北:遠流。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
    1993 《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3 《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村勝、洪金珠著,綢仔絲萊渥口述
    1997 《山深情遙─泰雅族女性綢仔絲萊渥的一生》。臺北:時報出版社。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
    1991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改造委員會編印
    1951-1957 《臺灣黨務》。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改造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執行委員會編印
    1950 《臺灣省全省黨務會議記錄》。臺北:中國國民黨臺灣省執行委員會。
    內政部調查局編
    1971 《臺灣光復後之「臺共」活動》。臺北:內政部調查局編印。
    古瑞雲(周明)
    1990 《臺中的風雷》。臺北:人間出版社。
    夷將.拔路兒編
    2008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
    1972 《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臺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會。
    何鳳嬌編輯
    2008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湯守仁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文建會。
    吳俊瑩編
    2017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二十)》。臺北:國史館。
    呂芳上主編
    2014-2015 《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臺北:國史館。
    李娜整理編輯
    2014 《無悔:陳明忠回憶錄》。臺北:人間。
    李 敖審定
    1991 《安全局機密文件:歷年辦理匪案彙編》。臺北:李敖出版社。
    孟榮源主編
    1985 《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林元輝編註
    2009 《二二八事件本地新聞史料彙編》。臺北:二二八基金會。
    林正慧編
    2017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九)》。臺北:國史館。
    侯坤宏、許進發編
    2002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臺北:國史館。
    2002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二)》。臺北:國史館。
    2004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六):國家安全局檔案》。臺北:國史館。
    侯坤宏、楊蓮福主編
    2011 《民間私藏民國時期暨戰後臺灣資料彙編政治篇》。新北市:博揚文化。
    侯坤宏編
    2008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八)》。臺北:國史館。
    施玉蕋等受訪,鄭伊琇撰稿,陳銘城、曹欽榮等採訪
    2016 《重生與愛3: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桃園:桃園市文化局。
    秦孝儀主編
    1990 《光復臺灣之籌畫與受降接收》。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
    1989 《國父全集第二冊》。臺北市:近代中國。
    康寧祥論述,陳政農編撰
    2013 《臺灣.打拼──康寧祥回憶錄》。臺北:允晨。
    張 松
    1953 《臺灣山地行政要論》。臺北:正中書局。
    張治中
    1985 《張治中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張炎憲主編,蔡盛琦編輯
    2008 《民主崛起: 1980’s臺灣民主化運動訪談錄 1》。臺北:國史館。
    張炎憲採訪記錄
    1995 《諸羅山城二二八》。臺北市:吳三連基金會。
    張瑞成編
    1990《光復臺灣之籌劃與受降接收》。臺北:國民黨黨史會。
    莫那能口述,劉孟宜錄音整理,呂正惠編輯校訂
    2010 《一個臺灣原住民的經歷》。臺北:人間出版社。
    許雪姬主編
    2016 《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三)》。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
    2014 《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記錄》。新北市: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許進發編
    2008 《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簡吉案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文建會。
    郭漢辰、翁禎霞
    2014 《父親的手提箱─白色歲月裡的生命故事》。屏東:屏東縣政府。
    陳美惠、謝英從、傅寶玉等
    1995 《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雅美、布農、卑南族及都市原住民採訪紀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陳興唐主編,戚如高, 馬振犢編輯
    1992 《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臺北:人間出版社。
    陳興唐主編
    1992 《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臺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下)》。臺北:人間出版社。
    程兆熊、黃弼臣、朱長志合編
    1956 《臺灣省中部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臺北: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
    1957 《臺灣省宜蘭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臺北: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
    1958 《臺灣省秀林鄉山地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臺北: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
    黃 杰
    1990《中興日記》。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鈴木作太郎
    1939 《臺灣の蕃族研究》。臺北:臺灣史籍刊行會。
    臺東縣文獻委員會
    1964 《進步中的臺東》。臺東:臺東縣文獻委員會)。
    臺灣民主自治聯盟編
    1987 《歷史的見證: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事件》。地點不詳: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77 《日本據臺初期重要檔案》。臺中:臺灣省文獻會。
    1991 《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 《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 《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北宜地區都市原住民採訪專輯》。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998 《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三輯:臺灣省政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政策法令彙編(1)(2)(3)》。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民政廳第四科編
    1954 《進步中的本省山地》。臺北: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省民政廳編
    1971 《發展中的臺灣山地行政》。臺中: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省地方自治志要編輯委員會編
    1965 《臺灣省地方自治志要》。臺北:臺灣省地方自治志要編輯委員會。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1946 《臺灣民政第一輯》。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編。
    1946 《臺灣一年來之民政》。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1946 《臺灣省民意機關之建立》。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民政處。
    臺灣省東部土地開發處
    1991 《臺灣省東部土地開發處成立三十週年紀念專輯》。花蓮:臺灣省東部土地開發處。
    臺灣省東部開發委員會
    1964 《東部開發一年》。臺灣省東部開發委員會。
    臺灣省政府
    1950 《臺灣省單行法規彙編第一集》。臺北:臺灣省政府。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編印
    1975 《六十四年山地建設座談會議程》。南投:臺灣省政府民政廳。
    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1970 《臺灣山地之整理與開發文輯》。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臺灣省訓練團編
    1947 《臺灣省訓練團團刊》。臺北市:臺灣省訓練團。
    臺灣省新聞處
    1957 《臺灣省政概要及其展望》。臺北:臺灣省新聞處。
    1961 《臺灣省政與經濟發展》。南投:臺灣省新聞處。
    臺灣省諮議會
    2001 《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口述歷史訪談計畫 :章博隆先生訪談錄》。南投:臺灣省諮議會。
    2001 《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暨省議會時期口述歷史訪談計畫 :陳學益先生訪談錄》。南投:臺灣省諮議會。
    2006 《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時期口述歷史訪談計畫─華加志先生訪談錄》。臺中:臺灣省諮議會。
    臺灣省警務處編
    1953 《臺灣省山地警政要覽》。臺北:臺灣省警務處。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編
    1996 《臺糖五十年》。臺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總督府警務本署編
    1989 《理蕃志稿第一編》。東京:青史社。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陳連浚、黃幼欣、陳瑜霞譯
    2016 《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
    1939 《理蕃綱要》。臺北市: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1993 《理蕃の友復刻版》。東京:綠蔭書房。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
    1933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一篇》。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
    1995 《理蕃誌稿》。臺北:南天書局。
    輔導工作紀要編輯委員會
    1974 《輔導工作紀要》。臺北: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歐素瑛、李文玉編
    2002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一)》。臺北:國史館。
    2003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三)》。臺北:國史館。
    蔡慧玉主編
    2013 《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口述訪談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蔣中正
    1943 《中國之命運》。重慶:正中。
    盧兆麟等(口述),林世煜、胡慧玲(採訪紀錄)
    2003 《白色封印:人權奮鬥:白色恐怖1950》。臺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興南新聞社編
    1943 《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社新聞。
    薛月順
    2017 《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廿三)》。臺北:國史館。
    謝東閔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
    2004 《謝東閔先生全集第二輯》。臺北:國史館。
    鍾逸人
    2009 《辛酸六十年.上.狂風暴雨一小舟:228事件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回憶錄1921-1947》。臺北:前衛。
    魏永竹、李宜鋒主編
    1994 《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魏永竹主編
    1992 《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麗依京.尤瑪
    1999 《回歸歷史真相:臺灣原住民族百年口述歷史》。臺北:原住民族史料研究社。

    二、專書
    (一)中文專書

    中國人權協會主編,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
    1987 《臺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臺北:大佳。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2006 《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臺北市:文建會,2006。
    王甫昌
    2003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嵩山主編
    2001 《阿里山鄉志》。嘉義:阿里山鄉公所。
    白先勇、廖彥博
    2014 《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臺北:時報文化。
    任育德
    2008 《向下紮根:中國國民黨與臺灣地方政治的發展(1949-1960)》。臺北:稻鄉。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胡宗澤、趙力濤譯
    1998 《民族─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何明修
    2016 《支離破碎的團結──戰後臺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新北市:左岸文化。
    吳密察監修,遠流臺灣館編著
    2000 《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
    吳叡人
    2016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
    宋龍生
    1998 《臺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文良等纂修
    2001 《臺東縣史政事篇》。臺東市:臺東縣政府。
    李亦園主持,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
    1983 《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李棟明
    1995 《臺灣地區早期家庭計畫發展誌詳》。臺中市: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李瑞宗
    2011 《天命行腳:中橫半世紀》。宜蘭:交通部公路總局第四區養工處。
    李廣均
    2004 《文化適應與象徵鬥爭─「名字/命名」的社會學分析》。臺北:學富文化。
    杜士伯、沈格夫、袁行知著,袁行知、葛錦昭譯
    1956 《臺灣之森林資源》。臺北: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
    沈宗瀚
    1972 《農復會與我國農業建設》。臺北:臺灣商務。
    周婉窈
    2002 《海行兮的年代─日治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
    季爾棠(Tom Gill)
    1952 《臺灣之林業政策及其方案》。臺北: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
    朋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著,孫智綺譯
    2002 《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
    松岡格著,周俊宇譯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林玉茹
    2011 《國策會社與殖民地邊區的改造: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在東臺灣的經營(1937-1945)》。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2007 《殖民地的邊區:東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臺北:遠流。
    林孝庭
    2017 《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臺灣的形塑》。臺北:遠足文化。
    林茂成、范燕秋、瓦歷斯.諾幹撰稿
    2005 《桃園老照片故事2: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林建二
    1977 《臺灣山地教會》。臺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山地宣道委員會。
    林濁水
    1984 《瓦解的帝國》。臺北:博觀雜誌社。
    1991 《路是這樣走出來的》。臺北:前衛。
    近藤正己
    2014 《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邱為君等編著
    1979 《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臺北:龍田。
    施添福、詹素娟編纂
    2001 《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
    施養成
    1946 《中國省行政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
    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著,魏洪鐘譯
    2012 《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公元990-199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著,胡位鈞譯
    2012《政權與鬥爭劇目》。上海:善海人民出版社。
    柯志明
    2001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麗完編
    2009 《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胡德夫
    2019 《最最遙遠的路程》。臺北:印刻文學。
    胡慧玲
    2013 《百年追求:臺灣民主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臺北:衛城。
    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編
    2009 《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臺北:稻鄉。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
    2009 《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
    2014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范燕秋(計畫主持人)、陳翠蓮(協同主持人)
    2014 《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醫生群像調查研究暨展示腳本計畫結案報告書》。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計畫。
    倪炎元
    2003 《再現的政治:臺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文化。
    孫大川
    1991 《久久酒一次》。臺北:張老師出版社。
    徐正光、宋文里合編
    1989 《臺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徐正光、黃應貴主編
    1999 《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海樹兒.犮剌拉菲
    2010 《原住民參選立法委員之研究(1972-2004)》。臺北:國史館。
    涂予尹
    2015 《多元文化主義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的法正當性基礎:以臺灣原住民學生高等教育升學優待措施為中心》。臺北市:元照。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
    1999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
    國立東華大學總撰
    2006 《秀林鄉志》。秀林鄉: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張炎憲、陳美蓉主編
    2009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會。
    張炎憲主編
    2008 《二二八事件辭典》。臺北:國史館、二二事件紀念基金會。
    張茂桂
    1989 《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張茂桂、鄭永年主編
    2003 《兩岸社會運動分析》。
    陳永興編著
    1978 《山地服務在霧臺》。臺北:百達出版。
    陳其南
    1986 《文化的軌跡(上冊)──文化結構與神話》。臺北:允晨。
    陳俊編著
    1987 《臺灣道路發展史》。臺北:交通部運輸所。
    陳勇志
    2000 《美援與臺灣之森林保育(1950-1965):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關係之個案研究》。臺北:稻鄉。
    陳純瑩
    2007 《臺灣全志.卷四,政治志,治安篇》。南投:臺灣文獻館。
    陳紹馨
    1979 《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
    陳翠蓮
    2017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臺北:衛城。
    陳鴻獻
    2015 《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臺北:國史館。
    曾德成
    1973 《臺灣省東部土地開發利用之檢討與研究》。臺中:臺灣省省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華 愛
    1983 《青青山脈》。臺北:廣東報導雜誌社。
    黃宣衛
    2005 《國家、村落領袖與社會文化變遷:日治時期宜灣阿美族的例子》。臺北:南天。
    黃玲華(Iwan Nawi)
    2005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國會路線》。臺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黃美英
    1996 《從部落到都市:臺北縣汐止鎮山光社區阿美族遷移史》。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黃應貴
    1992 《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12 《文明之路》。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黃應貴主編
    1986 《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
    楊士範
    2005 《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臺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臺北:唐山。
    楊克煌遺稿,楊翠華整理
    2005 《我的回憶》。臺北:楊翠華。
    楊祖珺
    1992 《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臺北:時報文化。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
    1984 《臺灣的社會問題》。臺北:巨流。
    楊肇嘉
    2004 《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
    葉柏強
    2014 《臺灣棒球史第一人--林桂興與他的時代》。花蓮:花蓮縣政府。
    詹素娟、康培德、李宜憲編
    2014 《山海尋跡──臺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廖英助
    1981 《山地保留地所有權之移轉對山胞經濟之影響》。南投:臺灣省政府農林廳。
    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編
    1993 《山地服務隊過去、今日、未來》。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1987 《原住民──被壓迫者的吶喊》。臺北: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趙既昌
    1985 《美援的運用》。臺北:聯經。
    趙學先等編
    2010 《中國國民黨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劉進慶、凃照彥、隅谷三喜男
    1993 《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
    蔡明哲編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都市原住民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蔡相煇編輯
    1994 《蔣中正先生在臺軍事言論集第一冊》。臺北市:國民黨黨史會。
    鄧丕雲
    1993 《八0年代臺灣學生運動史》。臺北:前衛。
    鄭全玄
    2002 《臺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臺東:東臺灣研究會。
    鄭 梓
    1994 《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
    蕭阿勤
    2008 《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市:中研院社會所。
    2012 《重構臺灣: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臺北:聯經。
    賴澤涵總主筆
    1994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臺北:時報文化。
    薛化元
    2010 《戰後臺灣歷史閱覽》。臺北:五南。
    薛化元、蘇瑞鏘、楊秀菁
    2015 《臺灣戰後人權發展史(1945-2000)》。新北市:稻鄉。
    薛化元等
    2008 《臺灣貿易史》。臺北:外貿協會。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鎮天錫、尹建中
    1983 《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臺北市:聯經。
    魏貽君
    2013 《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臺北:INK印刻文學。
    藤井志津枝
    1997 《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臺北:文英堂。
    2001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蘇瑞鏘
    2014 《白色恐怖在臺灣:戰後臺灣政治案件之處置》。新北市:稻鄉。
    龔宜君
    1998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85-1969)》。臺北:稻鄉。

    (二)外文專書
    松岡格
    2012 《臺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マイノリティの20世紀》。東京:研文出版。
    酒井充子
    2010 《臺湾人生》。東京:文藝春秋。
    Anderson, Benedict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Comaroff, John & Jean
    1992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Hobsbawm, Eric J.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ckwood, Victoria S.
    1993 Tahitian Transformation: gender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a rural societ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Inc..
    Mann, Michael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Teng, Emma Jinhua
    2004 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1683-1895).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三、期刊論文
    大陸雜誌
    1950 〈人口與生產的平衡──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九次座談會紀要〉,《大陸雜誌》,1(9):26-33。
    中國論壇
    1981 〈專題報導:徘徊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變遷中的山地社會面貌 編者的話〉,《中國論壇》12(7):8。
    方乃寬
    1952 〈黨在山地壯大起來─記桃園縣山地小組講習會〉,《臺灣黨務》25:45-46。
    王水水
    1984 〈為山地而歌!山地歌謠演唱會記實〉,《前進每週一書》66:40-42。
    王杏慶等
    1979 〈我們的呼籲〉,收入丘為君等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下)》,頁843-746。臺北:龍田。
    王甫昌
    1996 〈臺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一九七九至一九八九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臺灣政治學刊》1:129-209。
    1999 〈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臺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頁213-236。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2008 〈族群政治議題在臺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5(2):89-140。
    王泰升
    2007 〈臺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王復蘇
    1979 〈臺大社會服務團成立始末〉,收入丘為君等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下)》,頁847-851。臺北:龍田。
    瓦歷斯・尤幹
    1993 〈溫柔的箭──主辦山服座談的緣起〉,收入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編,《山地服務隊過去、今日、未來》,頁82-85。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石丸雅邦
    2011 〈統合主義在蕃社─以日本時代頭目會和青年團為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辦《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石湘恆
    2008 〈我們就要出發!(原權會籌備紀事)〉,收入《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等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頁97-98。臺北:國史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伊 林
    2000 〈正視殘酷的事實──記玉神的一次座談會〉,《原住民族》6:46-47。
    伊萬‧納威(Iwan Nawi)
    2014 〈原住民族口述歷史的特殊性〉,收入許雪姬主編,《臺灣口述歷史的理論實務與案例》,頁194-95。臺北:臺灣口述歷史學會。
    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
    1991 〈臺灣共和的催生者〉,收入林濁水,《路是這樣走出來的》,頁13-14。臺北:前衛。
    2008 〈原住民族運動的興起〉,夷將.拔路兒(Icyang.Parod)等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頁1-25。臺北:國史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8 〈原運一貫的目標:正名與自治〉,收入《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上)》,頁205-217。臺北:國史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朱雲漢
    1989 〈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收入臺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頁139-160。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余光弘
    1979 〈東賽德克泰雅人的兩性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8:31-53。
    1978 〈梨山泰雅人的經濟危機〉,《中國論壇》7(4):13-15。
    吳介民
    1989 〈反對運動與社會抗議的互動──一個初步的觀察架構〉,《中國論壇》28(11):29-40。
    吳克泰
    1987 〈回憶臺灣「二.二八起義四十週年」〉,收入臺灣民主自治聯盟編,《歷史的見證: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四十週年》,頁37-45。地點不詳: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吳啓訥
    2009 〈民族自治與中央集權──1950年代北京藉由行政區劃將民族區域自治導向國家整合的過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5:81-137。
    2013 〈蔣介石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收錄於周惠民主編,《中國民族觀的摶成》,頁239-287。臺北市:政大出版社。
    吳叡人
    2006 〈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新史學》17(2):127-218。
    2006 〈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思想》3:93-103。
    2007 〈「臺灣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之政治史的初步重建〉,收於《二二八事件60周年紀念文集》,頁325-363。臺北:臺北市文化局。
    2009 〈臺灣原住民自治主義的意識形態根源〉,收入洪麗完主編,《國家與臺灣原住民》,頁193-22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李亦園
    1975 〈臺灣高山族研究回顧與前瞻座談會導言〉,《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3。
    1978 〈山胞在城裡〉,《綜合月刊》116:136-144。
    1978 〈不可忽視山地青少年問題〉,《中國論壇》6(7):32-34。
    1993 〈民族誌學與社會人類學──台灣人類學研究與發展的若干趨勢〉,《清華學報》新23(4):341-360。
    李亦園等
    1975 〈高山族研究回顧與前瞻座談會綜合討論紀錄〉,《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07-118。
    汪明輝
    2003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頁95-135。臺北:新自然主義。
    沈素素
    1985 〈不!不應該是這樣!──訪「山地的第一把番刀」伊凡.尤幹〉,《前進時代》3:60-64。
    周介仁
    1979 〈從「烏來山地服務隊」到「社會服務」〉(臺大代聯會訊六十二年三月五日),收入丘為君等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下)》,頁852-853。臺北:龍田。
    松岡格
    2009 〈戰後原住民行政制度確立過程之檢討:相關文獻資料的解讀〉,收入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薛化元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頁283-320。臺北:稻鄉。
    林文正
    1981 〈我們需要真正的平等和尊重〉,《中國論壇》12(7):19-22。
    1982 〈現代山地青年的歷史使命──一位山地大學生的呼籲〉,《中國論壇》14(9):61-64。
    林孝庭
    2013 〈戰爭、領導人物、與近代中國民族政治的型塑:抗戰時期的蔣介石與中國邊疆〉,收錄於呂芳上主編,《蔣中正與民國政治II》,頁43-90。臺北市:中正紀念堂。
    林佳龍
    1989 〈威權侍從體制下的臺灣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3。
    林金田訪談
    2009 〈山大王─山胞行政局長郭秀岩〉,《臺灣省政人物口述訪談(一)》,頁107-168。南投:臺灣文獻館。
    林瑞昌
    1951 〈本省山地行政的檢討〉,《旁觀雜誌》2:11-13。
    近藤正己
    1988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30:40-54。
    金陽鎬
    1961 〈臺灣山地之農牧資源之開發〉,《臺灣銀行季刊》12(4):162-170。
    阿庫瑪
    1984 〈寧為山地人──伊凡.尤幹訪問記〉,《八十年代叢書》2:68-71。
    阿勒.路索拉滿(胡德夫)
    1987 〈我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後一個〉,收入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原住民──被壓迫者的吶喊》,頁43-49。臺北: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
    侯坤宏
    2014 〈高白蘭、邱致明夫婦訪問紀錄:受難者高澤照、邱致明家屬暨受難者當事人〉,收入許雪姬等訪問,林建廷等紀錄,《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記錄》上,頁53-74。臺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前進世界雜誌社
    1984 〈「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六個委員會開始運作〉,《前進世界》4:37。
    前進廣場
    1983 〈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九月九日成立〉,《前進廣場》5:16。
    南兵和
    1982 〈被遺忘的臺灣血統〉,《深耕》24:48-53。
    姚嘉文
    1975 〈186:1的差異──高普考還要論省籍嗎?〉,《臺灣政論》2:14-21。
    施添福
    2017 〈日本殖民主義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臺灣風物》,67(3):55-109。
    柯志明
    2005 〈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臺灣社會學》10:149-170。
    洪廣冀
    2004 〈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臺灣史研究》11(2):77-144。
    胡效群
    1978 〈山胞適應現代生活的幾個問題〉,《中國論壇》7(4):8-10。
    胡斌武
    1972 〈臺灣最高的農場〉,收入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編,《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頁225-235。臺北:退輔會。
    胡慧玲、林世煜採訪
    2003 〈張金爵——省工委風雲之女〉,收入盧兆麟等(口述),林世煜、胡慧玲(採訪紀錄),《白色封印:人權奮鬥:白色恐怖1950》,頁105-162。臺北: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
    范燕秋
    1997 〈倡議自治‧族群導師──吾雍雅達烏猶卡那〉,《島國顯影》第三輯,頁302-309。臺北:創意力。
    2009 〈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等叛亂案〉,收入張炎憲、陳美蓉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頁221-252。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2008 〈樂信‧瓦旦與二二八事件中泰雅族的動態──探尋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菁英的政治實踐〉,收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頁365-391。臺北:臺北市文化局。
    2015 〈二二八、族群菁英與戰後臺灣原住民社會的歷史轉折〉,發表於「『二二八與臺灣戰後發展』學術研討會」(2015年8月10-11日),頁1-17。主辦單位:臺北市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
    2017 〈原住民族的二二八與事件後族群菁英身邊的情治人員:以黃朝君為例〉,收入《七十年後回顧: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學術論文集》,頁297-33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基金會。
    夏潮編輯部
    1978 〈看!我們新生的一代─訪一群熱烈參與社會服務的朋友〉,《夏潮》5(3):21-24。
    馬玉華
    2008 〈論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及邊疆民族的治理〉,《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三期。
    馬兆梁
    1955 〈山地文化工作隊工作回顧〉,《臺灣黨務》108:36-38。
    馬有成
    2009 〈戰後初期國府接管臺灣之籌畫〉,臺灣風物59(4):9-62。
    高山青編者
    1983 〈我們必須要說!臺灣高山族正面臨著種族滅亡的重大危機〉,《高山青》1:6。
    高正儀
    1981 〈當前山地知識份子的困境與趨向〉,《中國論壇》12(7):13-15。
    高伊哥
    1984 〈平埔族社會──四百年前的臺灣〉,《臺灣年代》1:61-63。
    1988(1984) 〈臺灣歷史意識問題〉,收於施敏輝編,《臺灣意識論戰選集》,頁163-171。臺北:前衛。
    高德義
    1981 〈談山胞的政治參與〉,《中國論壇》12(7):15-18。
    啟斌
    1975 〈從山地服務談起〉,《大學雜誌》85:21-23。
    崑崙
    1978 〈為美好的社會而奮鬪──一個山地服務工作者的報告〉,《夏潮》5(3):28-30。
    康寧祥
    1975 〈如何促進臺灣的進步與和諧〉,《臺灣政論》1:4-6;
    張光直
    1986 〈人類學的社會使命〉,陳其南,《文化的軌跡(上冊)──文化結構與神話》,頁1-4。臺北:允晨。
    張富忠
    1984 〈編聯會不要急!黨外不要急!〉,《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會訊》1:2。
    張 華
    2003 〈蟄伏於象牙塔的愛國心──社會服務運動〉,收入丘為君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頁117-125。臺北:稻鄉
    張憲秋
    1961 〈臺灣山地之農業〉,《臺灣銀行季刊》12(4):171-184。
    張曉春
    1972 〈臺北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適應之研究〉,《臺大社會學刊》,8:63-99。
    張燕秋
    1978 〈高山族文化何去何從〉,《中國論壇》7(4):11-12。
    張耀宗
    2007 〈教育菁英vs.傳統菁英:日治時期教育影響下原住民領導機制的轉變〉,《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1-27。
    原住民族電視臺
    2011 〈風起雲湧的時代〉,《原運》紀錄片第一集。臺北:原住民族電視臺。
    梁鉅榮
    1972 〈橫貫公路計畫利用地區土地調查概況〉,《臺灣省東西橫貫公路開發紀念集》,頁119-125。臺北市: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莊英章
    1981 〈臺灣鄉村社區研究的回顧〉,《思與言》19(2):16-30。
    許木柱
    1978 〈山地文化村與文化建設運動〉,《中國論壇》7(4):19-20。
    1989 〈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收入徐正光、宋文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臺北:巨流。
    許瑞浩
    2002 〈《臺灣政論》的初步分析──以「自由化」、「民主化」和「本土化」為中心〉,《國史館學術集刊》2:255-308。
    許鑫通
    1977 〈上山顛下海隅的學生運動──大學生社會服務工作面面觀〉(《仙人掌雜誌》一卷五號,1977年7月1日),收入丘為君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下)》,頁860-864。臺北:龍田書局。
    郭秀岩
    1975〈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97-106。
    都鳴巴珊(陳道明)
    1995 〈斯土已非斯民有 爭氣之外爭土地─談臺灣原住民土地淪陷史〉,《黑白新聞週刊》,79:60-62。
    陳中禹
    2008 〈戰後初期「山地行政」的建立與推動〉,收入黃翔瑜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頁289-332。臺北:國史館。
    2013 〈二二八事件中原住民族群動態與形象轉變〉,發表於「新史料與二二八研究學術研討會」(2013年11月29-30日),頁1-29。主辦單位: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
    2015 〈從檔案看原住民政治受難個案:以「湯守仁叛亂檔案」為中心〉,《檔案季刊》14(1):48-52。
    2015 〈從國軍檔案一窺中央政府遷臺初期的臺灣原住民社會概況〉,《檔案季刊》14(2):39-44。
    陳 元
    1983 〈試解「中國結」與「臺灣結」〉,《前進週刊》15:19。
    陳正祥
    1961 〈臺灣山地之地理〉,《臺灣銀行季刊》12(4):109-136。
    陳永興
    1977 〈山地經濟面面觀〉,《夏潮》3(4):12-14。
    1977 〈山地醫藥衛生概況〉,《夏潮》3(5):12-13。
    陳光興、林麗雲主訪
    2018 〈從排灣部落到臺北街頭:馬列雅弗斯.莫那能訪談〉,《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10:125-152。
    陳其南
    1981 〈臺灣山地居民及其文化處境〉,《中國論壇》12(7):9-12。
    1986 〈光復後高山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收入黃應貴主編,《臺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89-110。臺北:聯經。
    陳炳基
    1987 〈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四十週年」,收入臺灣民主自治聯盟編,《歷史的見證: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事件》,頁18-25。地點不詳:臺灣民主自治同盟。
    陳素貞
    1994 〈高山哲人其萎─原住民在白色恐怖時代的一幕悲劇〉、〈魂魄永遠守著山川家園─歌聲迴響人已遠〉、〈高一生對肅殺的五○年代做的宣示─捨身相許杜鵑山〉、〈高一生的背景資料〉、〈高一生與鄒族人參與二二八事件始末〉、〈移民之歌〉、〈獄中書信點點滴滴訴真情〉、〈力博宿命的高一生─高一生的原住民自治區論犯了叛亂罪〉、〈杜鵑山變奏曲〉、〈冤情告白〉,收於《臺灣文藝》新生版2:6-51。
    陳翠蓮
    2009 〈臺灣戒嚴時期的特務統治與白色恐怖氛圍〉,收入張炎憲、陳美蓉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頁43-70。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2014 〈「祖國」的政治試煉:陳逸松、劉明與軍統局〉,《臺灣史研究》21(3):137-180。
    陳慧先
    2017 〈山防隊事件始末:1970年代的原住民政治案件〉,《桃園文獻》4:105-116。
    陳鴻碁、傅緝明
    1956 〈臺東糖廠鳳梨業務(上)〉,《臺糖通訊》,19(4):頁2-7。
    陳鴻獻
    2015 〈美國與1950年代的國軍整編〉,收入呂芳上主編《國軍與現代中國》頁347-379。臺北:中正紀念堂。
    傅仰止
    1985 〈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與言》23(2):65-81。
    傅琪貽
    2008 〈論近代日本的「國家認同」:以臺灣「高砂族」的認同為例〉,收入黃自進主編,《東亞世界中的日本政治社會特徵》,頁71-10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硏究專題中心。
    黃國超
    2011 〈從第一國家到第二國家:原住民歌舞的符碼轉換與政治歌唱(1945─1960)〉,《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壇》10:37-66。
    黃應貴
    1981 〈東埔社土地制度之演變─一個臺灣中部布農族聚落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2:115-149。
    1983 〈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5:105-146。
    1999 〈戰後臺灣人類學對於臺灣南島民族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臺灣的發展:回顧與展望篇》,頁59-90。臺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燦庭
    1983 〈臺灣史的黎明與土著族〉《八十年代》5(6):72-76。
    楊士範
    2014 〈都市原住民〉,收入詹素娟、康培德、李宜憲編,《山海尋跡──臺灣原住民族文獻選介》,頁385-449。臺北:原住民族委員會。
    2017 〈戰後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族人口消長、空間分布與族群組合之社會歷史考察〉,《臺北文獻》直字200:73。
    楊仁煌
    1978 〈從外婆家回到爸爸家──一個阿美族人在社會變遷中的自述〉,《中國論壇》7(4):16-18。
    楊允昌
    1954 〈省山地文化工作隊在臺東〉,《臺灣黨務》94:51-52。
    楊鈴慧採訪整理
    1997 〈李慶臺先生訪談錄〉,《宜蘭文獻》29:103-148。
    詹心瑩
    1954 〈山地工作隊在角板〉,《臺灣黨務》90:45-46。
    詹素娟
    2011 〈空間分化、雙軌行政與原住民身分認定與族群意識變遷(1985-1950)〉,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之「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11年9月23-24日)。
    2012 〈從「山胞」到「民族」──臺灣原住民的身分認定與族群變遷〉,收於余敏玲主編,《兩岸分治:學術建制、圖像宣傳與族群政治(1945-2000)》,頁253-280。臺北,中研院近史所。
    詹素娟主持,顧恒湛紀錄、整理
    2017 〈「臺北都會原住民的創業生活、結社經驗與社區生活」口述歷史座談會紀錄〉,《臺北文獻》直字200:5-64。
    路索拉門.阿勒
    2000 〈「大武山美麗的媽媽」與「原權會」〉,《原住民族》3:9-22。
    廖英助
    1990 〈給家人的信〉,《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3:73-162。
    臺大代聯會訊社論
    1979 〈一百萬小時的奉獻〉(臺大代聯會會訊62年3月19日),收入丘為君等編著,《臺灣學生運動1949-1979(下)》,頁875-876。臺北:龍田書局。
    臺糖通訊
    1961 〈珍惜臺東鳳梨的成果〉,《臺糖通訊》29(6):1。
    臺灣原住民教授協會
    2017 〈會議手冊〉,於臺灣原住民教授協會主辦之「民族認同的時代格局與挑戰──謝世忠教授《認同的污名》專書出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2017年11月11日。
    臺灣展望
    1985 〈「臺灣平埔人反省會」積極籌劃中〉,《臺灣展望》5:26。
    臺灣黨務
    1951 〈發展山地黨務 本會舉行座談會〉,《臺灣黨務》11:36。
    趙抗生
    1981 〈臺灣農林邊際土地整理與利用〉,收入蕭錚主編,《臺灣土地及農業問題資料》,頁1-45。臺北:成文出版社。
    劉一德
    1984 〈山地人的「自求解放宣言」〉、〈伊凡.尤幹的故事〉,《新潮流》2:24-29。
    劉文雄(夷將.拔路兒)
    1994 〈臺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收錄於行政院文建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275-296。臺北:文建會。
    劉志成
    1978 〈參與與瞭解──一個山地服務團員的話〉,《夏潮》5(3):25-27。
    德厚
    1951 〈論山地黨務的改造和發展〉,《臺灣黨務》14:15-19。
    歐素瑛
    2003 〈戰後初期在臺日人之遣返〉,《國史館學術集刊》3:201-228。
    蔣慧仙
    1994 〈一曲杜鵑山,傾訴鄒族受難史─前吳鳳鄉長高一生的一生出土〉,《黑白新聞週刊》27:76-77。
    曉珊蒂
    1972 〈從質押童工談起(一)〉、〈板橋黃色電影猖獗 警察局裝聾作啞〉,《先鋒論壇》,3:36-38。
    蕭新煌
    1971 〈山胞現代化的若干問題〉,《思與言》9(3):24-36。
    1970 〈從城市到鄉鎮.從鄉鎮到山地〉,《大學雜誌》35:13-16。
    1983 〈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收於李亦園等,《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頁103-155。臺北: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
    賴惠珍
    1981 〈大哥的話〉,《中國論壇》12(7):22-23。
    靜 溪
    1951 〈山地工作的檢討〉,《臺灣黨務》14:24-26。
    戴伯芬、張見維
    1998 〈卑南普悠瑪的前世今生〉,《山海文化雙月刊》18:30-39。
    薛宏甫採訪
    2008 〈余安慶口述訪談〉(打字未刊稿)。
    謝世忠
    1993 〈「山地服務」──一個不可避免的都會行動〉,收入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編,《山地服務隊過去、今日、未來》,頁17-24。臺中:臺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
    謝世忠
    1992 〈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5(10):52-60。
    謝世忠,
    1997 〈族內異觀與類種族主義的族群論述:三種界定臺灣漢人主體族群的論述〉,《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頁205-234。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顏明福
    1973 〈為何山地人紛紛前往都市謀職〉,《互談》33:1-2。
    顧恒湛
    2016 〈被扼殺的原運:1970年代「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始末〉,《跨域青年學者臺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頁127-170。臺北:稻鄉。

    Bourdieu, Pierre
    1989,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7(1): 14-25.
    Cheng, 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 World Poliiics61(4): 471-99.
    Smith, Anthony D.
    1993, “Reimaging the Nation”, In Marjorie Ringrose & Adam J. Lerner eds., The Nation: Invented, Imagined, Reconstructed?. pp.9-28.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四、學位論文
    王雅萍
    1994 〈姓名與認同:以臺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左富蓮
    2012 〈山地服務現象的反思與現形──以耕莘青年山地學習工作團為例〉。臺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丸雅邦
    2003 〈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艾美英(Bakan.Nubuq)
    2013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牧者的社會運動參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何信安
    2012 〈原住民部落政治參與研究──以泰武鄉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介民
    1990 〈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臺灣1980年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文良
    2001 〈帝國的山林──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
    李紀平
    1998 〈「寓兵於農」的東部退伍老兵──一個屯墾的歷史現場地〉。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碩士論文。
    汪淑娟
    1996 〈大專生山地服務隊的發展階段與族群關係的變遷──以輔大港安山地友團為例〉。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佳陵
    1996 〈論關於臺灣原住民土地之統治政策與法令〉。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果顯
    2009 〈一九五○年代反攻大陸宣傳體制的形成〉。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素珍
    2003 〈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爭策(1930~194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彩雪
    1973 〈一個紡織廠女工調適的研究〉。臺北:臺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嘉祥
    2015 〈戰後山地選制的建立與政治菁英(1946-195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聖文
    2012 〈劃界的政治: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1895-2005〉。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夢軒
    2017 〈綏撫、監控到自治──日治到戰後前期山地交易的制度形成與變遷〉。臺北: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般
    1985 〈臺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臺灣山地社會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
    1988 〈國民黨政權在臺灣的轉化(1945-88)〉。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祐慈
    2008 〈臺東平原的農業民族:馬蘭社阿美族社會經濟變遷-1974~1970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陳宗韓
    1994 〈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文
    2003 〈亞太政治經濟結構下的臺日鳳罐貿易(1950-197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陳明通
    1990 〈威權政體下臺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及省議員流動的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茂泰
    1973 〈泰雅族經濟變遷與調適的研究:平靜與望洋的例子〉。臺北:臺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茂順
    1998 〈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原住民的身分區分去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慧先
    2017 〈「原漢分治」下的人群隔離與跨界(1930-1960s)〉。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穎立
    2007 〈從「安置」到「觀光」─清境農場的拓墾與轉型〉。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黃世民
    2004 〈魯凱族隘寮群頭目文化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柏松
    2007 〈退輔會榮民安置與梨山地區農業發展(1956-1987)〉。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超
    2009 〈製造「原」聲:臺灣山地歌曲的政治、經濟與美學再現(1930-1979)〉。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應貴
    1973 〈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臺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經濟人類學研究〉。臺北:臺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浩邦
    1996 〈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文生
    1985 〈臺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陽聖恩
    1985 〈無黨籍人士所辦政論雜誌在我國政治環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慶軒
    2008 〈國家建制與白色恐怖:五〇年代初期臺灣政治案件形成之原因〉。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Wu, Nai-The (吳乃德)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Thesis, D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五、報紙
    《山光周刊》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中華日報》
    《民生報》
    《民族晚報》
    《民報》
    《自由時報》
    《自立晚報》
    《國峰快訊》
    《臺灣民聲日報》
    《臺灣省政府公報》
    《臺灣教會公報》
    《臺灣新生報》。
    《徵信新聞》
    《總統府公報》
    《聯合報》

    六、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index.jsp
    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館藏檔案目錄檢索系統:http://archives.kmt.org.tw/gs32/kmt/declare.htm
    中華民國政府官職資料庫:http://gpost.ssic.nccu.edu.tw/index.php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
    狄寶賽文庫:http://dtrap.lib.ntu.edu.tw/DTRAP/index.htm
    亞太/文化研究室:http://apcsleftmgz.blogspot.com/2017/05/blog-post.html
    國史館「國家歷史資料庫」:http://nhd.drnh.gov.tw/AHDPortal。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藏史料查詢系統:http://ds3.th.gov.tw/ds3/index.php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https://ahonline.drnh.gov.tw/index.php?act=Archive
    國防部國軍史政檔案影像調閱系統:https://newarchive.mnd.gov.tw/login.aspx
    國家檔案資訊網:https://aa.archives.gov.tw/
    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臺灣社運史料資料庫:http://chilin.lib.ntu.edu.tw/RetrieveDocs.php
    臺灣人物誌:http://tbmc.ncl.edu.tw:8080/whos2app/start.htm
    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http://ndap.th.gov.tw/drtpa_now/
    戰後政治案件及受難者電子資料庫:http://www.twgiga.com/web/orang/org01.asp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11585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85021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1032
    顯示於類別:[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02101.pdf16206KbAdobe PDF21898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