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205/145239 (79%)
Visitors : 52556308      Online Users : 64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2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23


    Title: 誰在踢足球?國家與社會交會下的臺灣足球史(1910-1970年代)
    Who Played Football? History of football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n Taiwan (1910s-1970s)
    Authors: 林欣楷
    Lin, Hsin-Kai
    Contributors: 謝仕淵
    藍適齊

    Hsieh, Shih-Yuan
    Lan, Shi-Chi

    林欣楷
    Lin, Hsin-Kai
    Keywords: 足球
    長榮中學
    體育運動史
    臺灣足球史
    Football
    Sport history
    Taiwan football
    Tainan Presbyterian Middle School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6:06:36 (UTC+8)
    Abstract: 臺灣足球在日治時期由蘇格蘭長老教會的萬榮華(Edward Band)與日本人分別傳入臺灣南部與北部,為不同的足球傳播管道,南部足球在長老教會的傳播中形成「傳教-教育-足球」的關係,日本人則與其他運動一般強調足球的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運動的文明性。隨著日本國家主義日益盛行以及「神社參拜」事件,以長榮中學為主的南部足球在日治末期被收納進日本的運動體系之中,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臺灣的足球運動也被迫暫時中斷。

    隨著戰爭結束,臺灣社會的足球風氣再度復甦,並加入由中國而來的外省族群,然而在上海記者體育訪問團以及1953年香港「南華」與「傑志」兩家球會訪臺後,臺灣被打上足球風氣不盛行的烙印,加上1950年代時國際運動組織被捲入兩個中國的爭議之中,競技成績與外交場域息息相關,使得缺乏人力物力的臺灣省體育會足球協會以及中華全國足球委員會對推動臺灣足球運動興致缺缺,選擇倚靠徵召香港球員維持往昔「亞洲足球王國」的名聲。

    與之相對,臺灣民間的足球運動並不因中華民國徵召香港球員而沉寂,而是持續倚靠民間人士熱愛運動的風氣支持,臺南地區由長榮中學的校友推動,高雄地區由軍方單位、國營企業、社會人士共同推動,使得足球運動在戰後於南部迅速扎根,在國家的視野外形成另一條脈絡。

    直到1960年代,中華全國足球委員會在香港球員可能無法代表中華民國的情況下,決定開始培養臺灣球員,並陸續舉辦教練講座、設立地區足球協會,此時中華全國足球委員會才注意到南部的足球熱,臺灣足球也因此進入公眾的視野,但為了追求競技成績將實力較佳的球員集中於培訓隊參與各項足球競賽,使運動失去相互競爭的樂趣,提高參與門檻,也使得今日的臺灣足球運動菁英化。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 football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Edward Band, the 3rd principal of Tainan Presbyterian Middle School, introduced football into Tainan. Soon after, Japanese also played football in Taiwan, and quickly hosted many football matches. After the event of 1934, Japanese government began to interfere with the academic affairs of Tainan Presbyterian Middle School, including Tainan football league which was hosted by Edward Band.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aiwan was ruled by Republic of China. Football activities that were interrupted because of the war were once again revived. However, the ROC government and the PRC government contended to be the sole legitimate government of China, so they competed with each other i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fter 1952 Helsinki Olympics. As football became a part of diplomatic weapons, ROC recruited Hong Kong footballers to represent the country. It made football disappear in Taiwan until ROC stopped recruiting Hong Kong players in 1972.

    Although Taiwan football disappeared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eople in Taiwan still played football as they do before. People hosted matches and introduced football to schoolchildren. When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mainlanders came to Taiwan, they joined football activities in Taiwan, too. It made Taiwan football community more diverse. In 1965, after national team former manager Lee Wai Tong claimed Taiwan need to develop their own football team to instead Hong Kong players, Taiwan football players first time began to jo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Reference: 一、官方檔案
    Lambto Coates, November 11, 1948, CO.129/604/5.
    Wallaceto Sidebotham, May 5, 1948, CO537/3701.
    〈中華民國駐美爾鉢領事館送外交部代電〉,1955年6月6日,《外交部檔案》,檔案號:11-29-16-00-01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外交部送駐美爾鉢領事館關於香港南華足球隊徵澳事一案代電〉,1955年6月12日,《外交部檔案》,檔案號:11-29-16-00-01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我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地位〉(1957年12月-1959年6月),《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11-18-01-01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我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籍〉(1959年5月-1959年7月),《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11-18-01-01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我籃球隊訪問東南亞等地〉,《外交部檔案》,檔案號:11-29-02-02-00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第17屆義大利羅馬奧運會(四)〉(1960年8月-1961年2月),《外交部檔案》,館藏號:11-36-08-01-009。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駐惠靈頓總領事館代電〉,1955年7月13日,《外交部檔案》,檔案號:11-29-16-00-01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總統蔣中正與足球協會理事長錢大鈞及亞運足球冠軍隊全體隊職員合影〉,《國史館檔案》,典藏號:002-050101-00022-136。臺北:國史館藏。
    「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臺灣省分會成立核准案」(1946年01月16日),〈體育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2310003004。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中華全國體育協會臺灣分會章程草案修正意見案」(1946年02月19日),〈體育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231000300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中學校ノ名稱、位置及設立團體名」(1939年06月29日),〈臺灣總督府府報第3069號〉,《臺灣總督府府(官)報》,典藏號:0071033619a0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在臺韓國同胞互助會等停止活動案」(1946年09月12日),〈韓國同胞互助會中華體育協進會臺灣分會應停止活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012000630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臺灣省體育會成立核准案」(1946年05月01日),〈體育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典藏號:00312310003001。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
    大日本蹴球協会,《大正十年度 会報 第一号》。東京:大日本蹴球協会,1922。
    唐贊袞撰,《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1958。

    二、報章雜誌
    《大公報》(香港)
    《大華新聞》
    《工商日報》(香港)
    《中央日報》
    《公論報》
    《天聲日報》
    《民生報》
    《民報》
    《申報》
    《自立晚報》
    《偉華體育旬刊》
    《商工日報》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民聲日報》
    《徵信新聞》
    《聯合報》
    佚名,〈體育消息:上海華人足球聯合會成立〉, 《教育與人生》,2: 57(1924年),頁15。
    吳興強,〈足球運動在臺灣〉,《中外雜誌》72: 2(2002年8月),頁21-28。
    宋永祥,〈漫談國內足運二十年〉,《體育世界文摘》49(1972年8月),頁68-71。
    汪清澄,〈文武雙全前無古人:球王李惠堂的故事(一)〉,《中外雜誌》73: 3(2003年3月),頁119-122。
    明鏡,〈夏維蘭會長明確表示:我合法會籍不容排除〉,《足球季刊》2(1974年12月),頁12、41。
    胡帝,〈李惠堂評傳〉,《足球世界(上海1935)》,第1期(1935年),無頁碼。
    郝更生,〈第二屆亞運的辛酸苦辣〉,《傳記文學》11: 1(1967年7月),頁29-34。
    劉明,〈大同遠征戰績不佳 影響我國足壇聲譽〉,《足球季刊》3(1975年4月),頁43-44。

    三、專書
    Tony Schirato著、何哲欣譯,《運動的文化分析》。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
    大衛‧哥德布拉特著,韓絮光、陳复嘉、劉冠宏譯,《足球是圓的:一部關於足球狂熱與帝國強權的全球文化史》。臺北:城邦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8。
    中華臺北足球協會編,《中華足球年鑑》。臺北:橙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
    皮耶‧森加拉維路、朱利安‧索海著,羅潯德譯,《運動帝國:文化全球化的史記》。臺北:河中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12。
    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吳俊賢,《近代臺灣足球運動的繼起與沒落(1945-1970)》。屏東:錦繡中華企業社,2006。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李峻嶸,《足球王國:戰後初期的香港足球》。香港:三聯書店,2015。
    李嘉嵩,《100年來:臺灣長老教會李嘉嵩牧師回憶錄》。臺南:人光出版社,1979。
    林丁國,《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1895-1937)》。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09。
    張厚基主編,《長榮中學百年史》。臺南: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1991。
    莊廷禎,《1970年社會變遷後臺灣足球運動的發展》。新北:大揚出版社,2013。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
    郭少棠,《建民百年:南華體育會100周年會慶》。香港:南華體育會,2010。
    陳俊宏,《重新發現馬偕傳》。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
    黃嗇名,《球國春秋》。香港:大公書局,1951。
    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一二0週年校慶特刊編輯委員會編,《發現長榮:120週年校慶特刊》。臺南: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2006。
    蔡忠雄總策劃,《長榮中學創校120周年:董事會紀念特輯》。臺南:私立長榮中學,2006。
    駒込武著,蘇碩斌、許佩賢、林詩庭譯,《臺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臺灣殖民統治》。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9。
    謝仕淵,《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2。
    謝仕淵,《臺灣棒球一百年》。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

    四、期刊論文
    Gerald Chan, “The "Two-Chinas" Problem and the Olympic Formula,” Pacific Affairs, Vol. 58, No. 3 (Autumn, 1985), pp.473-490.
    王惠玲,〈臺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0)〉。臺東: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李道緝,〈建構新「祖國」:鄭彥棻時期(民國39-47年)的僑務工作〉,《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1 (2007年7月),頁181-208。
    林智煒,〈戰後初期臺灣體育運動發展之歷史考察(1945-1949):以「中國化」為中心〉。臺北: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
    林賢杰,〈臺南縣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9-2007)〉。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
    金湘斌,〈運動慶典的形成:日治初期臺灣公學校運動會(1895-1911)〉,《運動文化研究》9(2009年6月),頁109-150。
    紀旭峰,〈戦前期早稲田大学の台湾人留学生〉,《早稲田大学史紀要》,44(2013年2月),頁147-183。
    張啟雄,〈「法理論述」vs.「事實論述」:中華民國與國際奧委會的會籍認定交涉,1960-1964〉,《臺灣史研究》17: 2(2010年6月),頁85-129。
    張啟雄,〈1960年前後中華民國對國際奧委會的會籍之爭〉,《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4(2004年6月),頁103-153。
    張凱渾,〈亞洲足球球王李惠堂之研究(1905-1979)〉。臺東: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暑期體育碩士班碩士論文,2016。
    張詞訓,〈臺北市學校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67-2012)〉。臺東: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5。
    陳月萍,〈美援僑生教育與反共活動(1950-1965)〉。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4。
    陳若文,〈戰後臺灣籃球運動之普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7。
    黃文祥,〈臺灣地區足球運動現況之研究〉,《中華體育》14: 1(2000年6月),頁43-49。
    黃安邦、徐耀輝,〈足球、文化、體育人〉,《身體文化學報》3(2006年12月),頁91-113。
    黃柏勳,〈黨國資本主義下的臺灣足球轉播史〉。桃園:國立體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5。
    黃獻香,〈高雄市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9-2010)〉。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12。
    楊佳霖,〈從祛疾避疫到狂歡暴動的「蒙昧惡俗」:論臺灣端午節的石戰習俗〉,《臺灣文獻》62: 2(2011年6月),頁245-274。
    劉明道,〈臺南市足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945-2008)〉。臺南:國立臺南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2008。
    暴麗霞,〈近代中國民間足球組織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008: 2(2008年2月),126-128。
    蔣湘青,〈中國近代足球運動史話(上)〉,《文史精華》1998第3期(1998年3月),頁51-58。
    鄭宏泰、黃紹倫,〈香港華人的身分認同:九七前後的轉變〉,《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002年10月號,頁71-80。
    鄭夏英、吳俊賢、王宏義,〈香港南華足球會對臺灣足球發展之影響:以1949-1970 年為中心〉,《人文與社會》1: 9(2006年12月),頁237-265。
    駒込武著、李明芳譯,〈臺南長老教中學神社參拜問題:「踏繪」式的權力型態〉,《中外文學》31: 10(2003年3月),頁43-80。
    戴寶村採訪、撰文,〈曹永和院士的二中憶往〉,收於黃馨瑩主編,《成功九十濟濟國士:臺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九十週年校慶特刊》,頁128-133。臺北:臺北市立成功高中,2012。
    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 網頁資料
    〈足球起源地在中國?! 國際專家抗議FIFA〉(2014年6月8日),「自由時報」網站,下載日期:2018年2月1日,網址: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1026406。
    許建榮,〈Taiwan In Numbers:俄羅斯世足開踢 臺灣足球元年又來了〉(2018年6月16日),《上報》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1月16日,網址: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42635。
    中央通訊社,〈1954、1958年足球代表隊:港腳撐起王朝〉(2018年8月17日),《中央通訊社》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1月16日,網址:https://www.cna.com.tw/project/20180817-asiad/article-1.html。
    芋論,〈臺灣的世足熱潮之後〉(2018年7月18日),《芋傳媒》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1月16日,網址:https://taronews.tw/2018/07/18/68655/。
    〈參選足協理事長 邱義仁提5大政見〉,2018年10月2日,「中央通訊社」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3月17日,網址:https://www.cna.com.tw/news/aspt/201810020210.aspx。
    王俊雄,〈雄中足球隊的歷史〉,「知音樂園」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3月18日,網址:http://scl-chiche.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29.html。
    〈香港老國腳獲發中華民國護照〉(2015年9月9日),「臺灣英文新聞」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4月12日,網址: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2801721。
    〈組隊起源〉,「小小貝克漢」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4月24日,網址: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5/r2222/frame2.htm。
    〈業餘運動精神〉,「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詞書資訊網」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7月25日,網址:http://terms.naer.edu.tw/。
    「總督府職員錄系統」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7月25日,網址:http://who.ith.sinica.edu.tw/。
    〈History〉,「Football Association of Malaysia」網站,下載日期:2019年7月27日,網址:https://fam.org.my。

    六、其他
    Football Association, The Rules of Assiciation Football, 1863 (Oxford: Bodleian Library, 2006)
    臺灣省第一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編,《臺灣省第一屆全省運動大會手冊》。臺北:臺灣省第一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1946。
    臺灣省第二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編,《臺灣省第二屆全省運動會秩序冊》。臺中:臺灣省第二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1947。
    臺灣省第三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編,《臺灣省第三屆全省運動會秩序冊》。臺北:臺灣省第三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1948。
    臺灣省第四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編,《臺灣省第四屆全省運動會秩序冊》。臺南:臺灣省第四屆全省運動大會宣傳組,194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515300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51530073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779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7301.pdf2696KbAdobe PDF2137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