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481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84780      Online Users : 60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16


    Title: 醫者理也:張介賓的醫學儒學化詮釋與醫療實踐
    The Physician as the Philosopher: Zhang Jiebin`s Confucianized Medical Interpretations and Clinical Practices
    Authors: 彭醴璃
    Peng, Li-Li
    Contributors: 陳秀芬
    Chen, Hsiu-Fen
    彭醴璃
    Peng, Li-Li
    Keywords: 張介賓
    儒學化
    儒醫
    醫療實踐
    類經
    景岳全書
    質疑錄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8-07 16:24:48 (UTC+8)
    Abstract: 這是一份關於明代醫者張介賓醫學思想中醫、儒交會之處的研究。宋代以降,儒醫群體逐漸佔據醫療市場,壟斷醫學的正統性與發言權。正是儒醫群體之生成與其概念之開展,開啟醫學知識之轉變契機,醫者在提筆闡揚學理之際,不免將儒學哲理之思融入醫學主治之意,筆者謂之「醫學儒學化詮釋」,此間歷程發展之細節,既是探尋醫史全貌的重要線索,亦是本文問題意識之發端。
    惟近代學者思考儒醫群體締造之學術圖景與特色時,多自醫學活動之社會、文化條件的影響與承受等面向開展,鮮少從醫學知識內部之演變、內涵等角度著眼。前者之「外史」路徑揚聲,後者之「內史」取向未免稍嫌沈寂。是故,本文乃以晚明名醫張介賓的三本醫學著作為中心,借儒學為筦鑰,梳理其中具有儒學化特徵之詮釋後,將處理四組課題:(1)儒學具體影響張氏醫學知識體系的哪些面向?造成這些面向受到影響的原因為何?此為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的形式與抉擇問題。(2)融合儒門義理之醫學觀點,將為張氏醫學知識體系帶來哪些正向助力與負向衝擊?此為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的內涵與得失問題。(3)對於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明、清學者有何看法?此為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的反響問題。(4)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與其臨床診療之關係為何?此為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的臨床實踐問題。上述四個提問,涵蓋張氏醫學儒學化詮釋從起始、反響至實踐之系列活動,信可完整呈現張介賓自覺選擇的文化認同(儒學)和其學術志業(醫學)的互動關係。本文雖是以個別醫家思想為主,但筆者的最終目的,乃在由小見大,借張氏一人之作思考醫、儒互動所締造的學術景貌,期能深入明清以降醫學思想世界之底蘊。
    Reference: 古代典籍
    一、醫學典籍
    南朝齊・褚澄:《褚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王冰次註,北宋・林億等校正:《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10月)。
    唐・王燾撰,北宋・林億等校正:《外臺秘要方》(《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孫思邈、明・張景岳等撰:《中醫解周易》(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年8月)。
    唐・孫思邈著,李景榮等校:《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1年8月,《中醫古籍整理叢書》)。
    晉・王叔和:《脈經》(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6月,《中國醫學大成》)。
    金・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12月,《中國醫學大成續集》)。
    元・朱震亨:《格致餘論》(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中華醫書集成》)。
    明.王應遴:《答朝鮮醫問》(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年2月,《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
    明.趙獻可:《醫貫》(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中國醫學大成三編》)。
    明.樓 英:《醫學綱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嘉靖44年〔1565〕曹灼刻本)。
    明.錢雷:《人鏡經》(華盛頓:美國國會圖書館藏萬曆34年〔1608〕刻本)。
    明.錢雷著,明・張俊英補輯續錄:《臟腑證治圖說人鏡經》(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10月,《故宮珍本叢刊》)。
    明・王肯堂:《醫學窮源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王肯堂醫學全書》)。
    明・王肯堂輯:《古今醫統正脈全書・黃帝素問靈樞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清光緒刊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
    明・王綸:《明醫雜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吳有性原著,清・劉奎評釋:《溫疫論類編》(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享和3年〔1803〕江戶翻刻本)。
    明・吳昆:《素問吳注》(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吳昆醫學全書》)。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李梴:《醫學入門(上)》(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1月)。
    明・李梴:《醫學入門(下)》(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1月)。
    明・汪機:《外科理例》(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汪石山醫學全書》)。
    明・汪機:《石山醫案》(《汪石山醫學全書》)。
    明・胡慎柔:《慎柔五書》(《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順治石震刻本)。
    明・孫一奎:《赤水玄珠》(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孫一奎醫學全書》)。
    明・孫一奎:《孫氏醫案》(《孫一奎醫學全書》)。
    明・孫一奎:《醫旨緒餘》(《孫一奎醫學全書》)。
    明・馬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12月)。
    明・馬蒔:《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中醫古籍整理叢書》)。
    明・張介賓:《張氏類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5年10月)。
    明・張介賓:《張氏類經附翼》(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5年10月)。
    明・張介賓:《張氏類經圖翼》(臺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5年10月)。
    明・張介賓:《張景岳醫學全書》(北京:中醫藥出版社, 1999年8月)。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清康熙岳峙樓刻本)。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張介賓:《質疑錄》(臺北:集文書局有限公司,1980年11月,《醫林指月》本)。
    明・張介賓原著,方向紅校理:《中醫與易學》(北京:學苑出版社,1993年8月)。
    明・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上冊)》(《中醫古籍整理叢書》)。
    明・程從周:《程茂先醫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明・虞摶:《新編醫學正傳》(臺南:莊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明萬曆6年〔1579〕刻本)。
    明・劉純:《醫經小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劉純醫學全書》)。
    明・盧復:《芷園臆草存案》(《醫林指月》本)。
    明・蕭京,《軒岐救正論》(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3年9月,《中醫珍本叢書》影印清初刊本)。
    明・薛己:《女科撮要》(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薛立齋醫學全書》)。
    明・薛己:《薛氏醫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尤怡:《醫學讀書記》(《中國醫學大成》)。
    清・王士雄:《重慶堂隨筆》(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王孟英醫學全書》)。
    清・王士雄:《隨息居重訂霍亂論》(《王孟英醫學全書》)。
    清・王清任:《醫林改錯》(《中華醫書集成》)。
    清・何夢瑤:《醫碥》(《中華醫書集成》)。
    清・李中梓:《內經知要》(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李中梓醫學全書》)。
    清・李中梓:《診家正眼》(《李中梓醫學全書》)。
    清・周學海:《讀醫隨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6月)。
    清・俞震:《古今醫案按》(吳江李氏重鐫烏程龐氏藏版)。
    清・俞樾:《內經辨言》(上海:三聯書店,1989年10月,《歷代中醫珍本集成》)。
    清・徐大椿:《慎疾芻言》(北京:北京中醫藥出版社,2001年8月,《徐靈胎醫學全書》)。
    清・徐大椿:《醫學源流論》(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年6月)。
    清・高斗魁:《醫家心法》(《醫林指月》本)。
    清・高秉鈞等:《景岳新方歌》(《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14年〔1809〕盡心齋刻本)。
    清・張志聰:《侶山堂類辯》(《醫林指月》本)。
    清・張志聰集注:《黃帝內經集注(下):靈樞》(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15年2月)。
    清・張璐:《張氏醫通》(《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康熙寶翰樓刻本)。
    清・曹禾:《醫學讀書附志》(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年12月)。
    清・章楠:《醫門棒喝》(《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9年〔1829〕刻本)。
    清・章楠:《醫門棒喝二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刻偁山書屋印本)。
    清・郭佩蘭:《本草匯》(日本元祿6年〔1693〕翻刻本)。
    清・陳念祖:《景岳新方砭》(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陳修園醫學全書》)。
    清・陳堯道:《傷寒辯證》(《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11年〔1806〕勞樹棠刻本)。
    清・陳夢雷等編:《醫部全錄》(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
    清・黃元御:《素靈微蘊》(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年1月,《黃元御醫學全書》)。
    清・黃庭鏡:《目經大成》(《中華醫書集成》)。
    清・葉桂:《景岳全書發揮》(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年8月,《葉天士醫學全書》)。
    清・燃犀道人:《敺蠱燃犀錄》(《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19年〔1893〕寶鏡山房刻本)。
    清・薛雪:《醫經原旨》(《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乾隆薛氏掃葉山房刻本)。
    清・魏之琇:《續名醫類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叢春雨主編:《敦煌中醫藥全書》(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日・內藤希哲:《醫經解惑論》(京都:京都大學館藏文化元年〔1804〕崇古堂刻本)。
    日・永富獨嘯庵,《漫游雜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日本明和元年〔1764〕好古堂刊本)。
    日・喜多村直寬:《傷寒論疏義》(東京:早稻田大學藏嘉永5年〔1852〕江戶學訓堂刻本)。
    日・喜多村直寬著,邊玉麟校注:《金匱玉函要略疏義》(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
    日・植村藤三郎編:《精選治痢神書》(東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享保14年〔1729〕刊本)。
    日‧村上宗占:《骨度正誤圖說》(東京:早稻田大學圖書館藏日本延享2年〔1745〕須原屋平左衛門刊本)。
    二、史傳文集
    漢・班固:《前漢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漢・司馬遷著,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唐・王勃:《王子安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年,《四部叢刊》影印明張紹和刊本)。
    金・元好問:《中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北宋・沈括:《夢溪筆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北宋・李昉等奉敕編:《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南宋・朱熹:《晦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洪邁:《夷堅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家鉉翁:《則堂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黃淵:《四如講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蔡淵:《易象意言》(《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南宋・黎靖德:《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吳城:《大元聖政國朝典章(上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
    元・胡炳文:《雲峯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元・駱天襄:《類編長安志》(《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抄本)。
    明.丘濬:《重編瓊臺會稿》(海口:雁峯書院,1879年)。
    明・丁紹軾:《丁文遠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未收書輯刊》影印明天啟刻本)。
    明・王直:《抑菴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王肯堂:《鬱岡齋筆麈》(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北京圖書館珍本叢刊》)。
    明・朱睦㮮編:《聖典》(臺北: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明萬曆41年〔1613〕刊本)。
    明・李日華:《六研齋二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山東文獻集成》影印明刻本)。
    明・徐石麒:《可經堂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四庫禁燬書叢刊》影印清順治可經堂刊本)。
    明・張邦奇:《張文定公紆玉樓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刻本)。
    明・梁潛:《泊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章潢:《圖書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陳第:《毛詩古音考》(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明・陳謨:《海桑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陳繼儒:《陳眉公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萬曆43年〔1615〕刻本)。
    明・焦竑:《焦氏澹園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影印明萬曆34年〔1606〕刻本)。
    明・賀復徵:《文章辨體彙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楊慎:《升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潘希曾:《竹澗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明・謝肇浙:《五雜組》(《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萬曆44年〔1616〕潘膺祉如韋館刻本)。
    明・聶豹:《聶豹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
    明・顧清:《東江家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張岱:《石匱書》(《續修四庫全書》影印南京圖書館藏稿本補配清鈔本)。
    清・王懋宏:《朱子年譜》(《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平步青:《霞外攈屑》(民國6年刻《香雪崦叢書》本)。
    清・江永:《河洛精蘊》(《四庫未收書輯刊》影印清乾隆刻本)。
    清・沈叔埏:《頤綵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23年〔1818〕沈維鐈武昌刻本)。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國學基本叢書》)。
    清・和瑛:《易簡齋詩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2月,《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道光刻本)。
    清・杭世駿:《道古堂全集》(《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光緖14年〔1888〕汪曾唯修本)。
    清・胡渭:《易圖明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百部叢書集成》)。
    清・凌廷堪:《校禮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18年〔1813〕張其錦刻本)。
    清・凌廷堪:《禮經釋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叢書集成初編》)。
    清・孫治:《孫宇台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影印清康熙23年〔1684〕孫孝楨刻本)。
    清・袁枚:《隨園詩話》(《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乾隆14年〔1749〕刻本)。
    清・戚學標:《鶴泉文鈔續選》(《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嘉慶18年〔1813〕刻本)。
    清・曹禾:《醫學讀書志》(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5年12月)。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粵雅堂叢書》影印清咸豐3年〔1853〕刻本)。
    清・陳作霖:《可園詩存》(《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宣統元年〔1909〕年刻本)。
    清・陳昌圖:《南屏山房集》(《四庫未收書輯刊》影印清乾隆56年〔1791〕仁和陳氏刻本)。
    清・湯用中:《翼駉稗編》(臺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81年5月,《筆記小說大觀(三十二編)》)。
    清・焦循:《雕菰集》(《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清道光嶺南節署刻本)。
    清・馮桂芬:《蘇州府志(同治)》(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中國方志叢書》影印清光緒9年〔1883〕刊本)。
    清・黃以周:《群經說》(《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20年〔1894〕南菁講舍刻儆季雜著本)。
    清・黃宗羲:《明儒學案》(《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四部叢刊》本)。
    清・黃宗羲輯,清・全祖望訂補:《宋元學案》(《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道光刻本)。
    清・萬斯同:《明史》(《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鈔本)。
    清・董沛:《正誼堂文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清光緒刻本)。
    清・雷豐:《時病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緒甲申〔1884〕雷慎修堂刻本)。
    清・蔣學鏞:《樗菴存藳》(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四明叢書》)。
    清・錢儀吉:《衎石齋記事槀》(《清代詩文集彙編》影印清道光刻咸豐增修光緖錢彝甫印本)。
    清・繆荃孫:《藝風堂文續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清・顧景星:《白茅堂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清康熙刻本)。
    清・紀昀等奉敕撰:《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 年 )。
    近人著作
    一、專書著作
    元培科學技術學院國文組主編:《生命的書寫:第二屆主題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方東美:《新儒家哲學十八講》(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4月)。
    方滿錦:《黃帝內經中和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社,2016年7月)。
    王洪圖主編:《黃帝內經研究大成》(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8月)。
    王慎軒編:《中醫新論彙編》(上海:上海書店,1991年,《民國叢書》影印蘇州國醫書社1932年版)。
    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主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5年6月)。
    任廷革主編:《任應秋講《黃帝內經》(素問)下冊》(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年7月)。
    任應秋:《中醫各家學說》(臺北:知音出版社,2002年9月)。
    全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編:《全國中醫圖書聯合目錄》(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1年1月)。
    何少初:《古代名醫解周易》(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1年10月)。
    余瀛鰲、傅景華:《中醫古籍珍本提要》(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吳汝淪:《桐城吳先生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12月)。
    李玉芳:《張景岳〈醫易義〉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年)。
    李建民:《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7月)。
    李建民:《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源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0年7月)。
    李建民:《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
    李建民:《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3月)
    宗志罡主編:《明代思想與中國文化》(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
    林殷:《儒家文化與中醫學》(福州: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年11月)。
    林富士主編:《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12月)。
    林慶彰:《中國經學研究的新視野》(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12月)。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金仕起:《中國古代的醫學、醫史與政治——以醫史文本為中心的一個分析》(臺北:政大出版社,2010年9月)。
    洪漢鼎主編:《中國詮釋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范家偉:《大醫精誠:唐代國家、信仰與醫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范家偉:《北宋校正醫書局新探:以國家與醫學為中心》(香港:中華書局(香港),2014年9月)。
    徐衡之、姚若琴編:《張景岳醫案》(上海:上海三民圖書公司,1934年)。
    桑兵主編:《近代中國學術思想》(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6月)。
    祖述憲:《哲人評中醫:中國近現代學者論中醫》(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9月)。
    馬光亞:《台北臨床三十年(正續集合訂本)》(臺北:知音出版社,2011年6月)。
    馬伯英:《中國醫學文化史(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頁329-330。
    張其成:《近代醫易學派》(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年9月)。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1月)。
    張舜徽:《愛晚廬隨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張錫純著,劉觀濤點校:《中醫論說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年3月)。
    梁其姿:《面對疾病:傳統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7月)。
    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8月)。
    郭教禮主編:《類經評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8月)。
    郭教禮主編:《類經圖翼・類經附翼評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8月)。
    陳元朋:《兩宋「尚醫士人」與「儒醫」——兼論其在金元的流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4月)。
    陳天祥等編:《景岳學說研究(第一集)》(紹興:浙江省紹興市中醫學會,1983年9月)。
    陳榮捷:《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
    陸士諤:《士諤醫話》(上海:上海校經山房書局,1936年)。
    傅斯年:《史學方法導論及講義文集》(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4月)。
    惲鐵樵:《群經見智錄》(《歷代中醫珍本集成》)。
    程雅君:《金元四大家與道家道教》(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2月)。
    黃克劍等編:《熊十力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12月)。
    黃俊傑、杜維運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年12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0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的新視野》(臺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年12月)。
    黃俊傑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6月)。
    黃龍祥:《中國針灸學術大綱》(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4月)。
    楊熙齡:《著園醫話》(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年1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3月)。
    廖育群:《岐黃醫道》(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4月)。
    廖育群:《遠眺皇漢醫學——認識日本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
    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
    廖育群等:《中國科學技術史:醫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洪氏出版社,1978年10月)。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年3月)。
    熊秉真:《幼醫與幼蒙:近世中國社會的綿延之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8年10月)。
    劉士永、王文基編:《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7月)。
    劉芝慶:《經世與安身——中國近世思想史論衡》(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2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
    樂愛國:《宋代的儒學與科學》(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6月)。
    蔡壁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的身體觀》(臺北:臺大文學院出版社,1997年4月)。
    蔣秋華主編:《乾嘉學者的治經方法(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
    錢新祖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5月)。
    錢穆:《中國學術通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3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錢賓四先生全集》)。
    薛公忱主編:《論醫中儒道佛》(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
    謝利恆:《中國醫學源流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7年7月)。
    龔鵬程:《道教新論二集》(嘉義:紅螞蟻圖書有限公司,1998年7月)。
    日・山田慶兒:《山田慶兒論文集: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日・山田慶兒著,廖育群譯:《古代東亞哲學與科技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等譯:《王陽明與明代儒學》(重慶:重慶出版社,2016年12月)。
    美・孔恩著,程樹德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社,2017年6月)。
    美・謝爾登・沃茨著,張煒譯:《世界歷史上的疾病與醫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1月)。
    英・克爾・瓦丁頓(Keir Waddington)著,李尚仁譯:《歐洲醫療五百年(卷二):醫療與分化》(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4年8月)。
    Benjamin A. Elman, eds., Antiquarianism, Language, and Medical Philology: From Early Modern to Modern Sino-Japanese Medical Discourses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 2015).
    Charlotte Furth, Judith T. Zeitlin, and Ping-chen Hsiung, eds., Thinking with Cases: Specialist Knowledge in Chinese Cultural Histor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2007).
    Elisabeth Hsu, eds., Innov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John W. Dardess, Confucianism and Autocracy: Professional Elites in the Founding of the Ming Dynast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3).
    Joseph Needham, Clerks and Craftsmen in China and the West: Lectures and Addresses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Martin Curd, eds., Philosophy of Science: The Central Issues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998).
    Paul Jakov Smith and Richard von Glahn, eds., The Song-Yuan-Ming Tran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3).
    Paul U. Unschuld, Dictionary of the Ben Cao Gang Mu, Volume Three: Persons and Literary Sources (Oaklan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8).
    Paul U. Unschuld, Huang Di Nei Jing Su Wen: Nature, Knowledge, Imagery in an Ancient Chinese Medical Tex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Paul U. Unschuld, Medicine in China: A History of Idea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eter Singer, Galen: Selected Work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Ronald F. Thiemann, Revelation and Theology: The Gospel as Narrated Promise (Eugen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2005).
    Y. C. Kong, Huangdi Neijing: A Synopsis with Commentarie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0).
    Yüan-ling Chao, Medicine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 Study of Physicians in Suzhou,1600-1850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9).
    二、學位論文
    矢建國:《易道醫義:研究易理、中醫與道醫的一點心得》(臺北: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2017年7月)。
    呂文智:《唐宗海《醫易通說》思想研究》(臺北:知音出版社,2005年10月)。
    李玉芳:《張介賓《類經附翼・醫易義》易理醫用研究》(臺中: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
    肖巍:《張景岳醫學思想的哲學探源》(長沙:湖南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碩士論文,2007年4月)。
    林世賢:《召喚潛意識:易學與思潮轉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6月)。
    徐俊成:《張景岳治腎學說的醫哲研究》(北京: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專業博士論文,2003年5月)。
    張學謙:《元明儒醫思想與實踐的社會史——以朱震亨及「丹溪學派」為中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8月)。
    董尚僕:《金元醫家《內經》散論輯與學術價值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醫史文獻博士論文,2006年6月)。
    裘正:《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劉明瑜:《張景岳新方八陣研究》(臺中:中國醫藥大學中國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蕭品秀:《李時珍《本草綱目》象數易學思想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薛松:《張景岳醫易思想研究》(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華醫史文獻博士論文,2008年5月)。
    謝安:《「醫者意也」與「即方用藥」——唐宋時期的士人尚醫與醫病關係》(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7月)。
    謝柏暉:《明清醫學知識的爭議與建構:以太素脈和《王叔和脈訣》為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Lin Fu-shih,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Chiang-nan Area during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3rd-6th Century A.D.),”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4).
    三、期刊論文
    王三虎:〈軍事生涯對張景岳醫學思想的影響〉,《中華醫史雜誌》1999年2期,頁73-76。
    王文景:〈明代的儒醫〉,《通識教育年刊》第4期(2002年11月),頁35-57。
    朱漢民、肖巍:〈張景岳醫學思想的理學淵源〉,《現代哲學》2007年第6期,頁117-122。
    吳以義:〈溪河溯源:醫學知識在劉完素、朱震亨門人間的傳遞〉,《新史學》3卷4期(1992年12月),頁57-94。
    吳宜鴻:〈試探張景岳對咳嗽的論治〉,《明通醫藥》第113期(1986年5月),頁38-39。
     李玉芳:〈淺論張景岳〈醫易義〉之易理醫用〉,《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35期(2016年9月),頁43-76。
    李建民:〈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炙其泰陰泰陽」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第1分(1999年3月),頁49-118。
    李經緯、張志斌:〈開拓中醫學思想史研究領域〉,《中華醫史雜誌》第31卷第1期(2001年1月),頁3-6。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兩漢醫學的影響(上)〉,《大陸雜誌》第30卷第1期(1965年1月),頁6-11。
    李漢三:〈陰陽五行對兩漢醫學的影響(下)〉,《大陸雜誌》第30卷第2期(1965年1月),頁21-26。
    杜正勝:〈作為社會史的醫療史——並介紹「疾病、醫療與文化研討小組」的成果〉,《新史學》6卷1期(1995年3月),頁113-153。
    杜保瑞:〈朱熹形上思想的創造意義與當代爭議的解消〉,《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3期(2007年3月),頁15-89。
    肖巍:〈張景岳醫學思想與宋明理學關係之淺探〉,《文史博覽》2007年第1期,頁36-37。
    尚力:〈理學對張介賓「陰陽一體」思想的影響〉,《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第23卷第5期(2011年9月),頁17-18。
    尚力等:〈理學「形而上」特徵對張介賓學術理論的影響〉,《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第25卷第5期(2011年9月),頁22-26。
    林慶彰:〈舉辦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的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2卷第3期(2002年9月),頁1-5。
    范家偉:〈醫者葛應雷與元代醫學發展——以葛應雷墓誌銘為中心〉,《新史學》28卷4期(2017年12月),頁103-153。
    孫基然:〈《靈樞》九宮八風名及相關問題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1分(2014年3月),頁1-60。
    徐復觀:〈陰陽五行觀念之演變及若干有關文獻的成立時代與解釋問題〉,《民主評論》(1961年11月),頁1-52
    徐儀明:〈張景岳醫易學思想新論〉,《周易研究》2009年第1期,頁91-95。
    祝平一:〈宋、明之際的醫史與「儒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7本第3分(2006年9月),頁401-449。
    祝平一:〈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明、清的醫療市場、醫學知識與醫病關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期(2000年6月),頁1-50。
    張學謙:〈從朱震亨到丹溪學派——元明儒醫和醫學學派的社會史考察〉,《中央研究案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6本第4分(2015年12月),頁777-809。
    章次公:〈張景岳傷寒醫案選按(一則)——仲景以後一大進步〉,《國醫新聲》創刊號(1939年),頁94。
    章原:〈章楠醫《易》思想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17年9月),頁155-160。
    陳秀芬:〈當病人見到鬼:試論明清醫者對於「邪祟」的態度〉,《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30期(2008年12月),頁43-86。
    陳貞如等:〈景岳全書婦人規經痛治病思想及處方用藥特點〉,《中西整合醫學雜誌》第16卷第3期(2014年9月),頁11-16。
    陳銘斌等:〈試由景岳全書中左右歸丸飲探討中醫腎陽的轉化理念與女性內分泌生殖週期的關係〉,《明通醫藥》第192期(1992年12月),頁31-35。
    彭承中:〈張景岳標本中氣圖書後〉,《醫界春秋》第 104 期(1935 年),頁 10。
    曾錦坤:〈氣化理論與中國醫學(上)〉,《鵝湖月刊》第19卷第1期(1993年7月),頁26-31。
    馮玉榮:〈儒道醫風:明清醫者畫像中的理想形象〉,《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5卷第3期(2016年5月),頁138-150。
    馮玉榮:〈醫學的正典化與大眾化:明清之際的儒醫與「醫宗」〉,《學術月刊》第47卷(2015年4月),頁141-153。
    黃沛榮:〈《易經》形式結構中所蘊涵之義理〉,《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22。
    黃崇修:〈由「欲」至「鬱」的內在結構:儒醫朱丹溪《格致餘論》之言說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2013年7月),頁101-153。
    黃崇修:〈朱丹溪鬱說的天人實學精神研究——太極圖中欲與鬱的展開〉,《宗教哲學》42期(2007年12月),頁157-171。
    黃崇修:〈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工夫新詮釋——以朱丹溪神鬱思維結構為視點〉,《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5期(2016年1月),頁37-80。
    黃崇修:〈周敦頤《太極圖說》定靜功夫新詮釋——以朱丹溪三重鬱說思維結構為視點(第一部分:定之功夫)〉,《揭諦》第27期(2014年7月),頁85-134。
    楊東方、李柳驥:〈勞樹棠與《四庫全書總目・醫家類》〉,《北京中醫大學學報》2011年3月,頁164-166。
    楊雪梅:〈通醫易之理,辨臟腑之疾——張景岳醫哲學思想初辨〉,《天津中醫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1-3。
    楊儒賓:〈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201-245。
    裘端常:〈景岳《新方八陣》成書探疑〉,《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1999年第 2 期,頁38-39。
    趙含森、郭玲:〈《類經》版本初考〉,《中華醫史雜誌》32卷1期(2002年),頁26-28。
    劉月明:〈王綸學術思想初探〉,《天津中醫學報》1985年第3期,頁43-45。
    劉永明:〈《素問》遺篇與道教醫學〉,《甘肅社會科學》2008年第2期,頁111-114。
    潘光哲:〈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新史學》16卷3期(2005年9月),頁137-170。
    薛公忱:〈張介賓的太極命門論〉,《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7卷第2期(2006年6月),頁63-67。
    薛松、張其成:〈論《太極圖說》對張景岳醫學思想的影響〉,《吉林中醫藥》第27卷第12期(2007年12月),頁1-2。
    謝柏暉:〈從《王叔和脈訣》的爭議看明清醫學知識的建構〉,《科技、醫療與社會》第15期(2012年10月),頁65-116。
    魏月萍:〈三教交涉的詮釋法則難題——評徐聖心著《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東吳哲學學報》第25期(2012年2月),頁111-122。
    蘇穎:〈張介賓運用易理研究中醫學的方法及特點〉,《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第15卷第2期(2009年),頁81-82。
    日・栗山茂久:〈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和中國醫學的目光〉,《古今論衡》第3期(1999年12月),頁147-154。
    日・藤井倫明:〈朱子學的諸相(上)——以「理」之解釋為考察中心〉,《鵝湖學刊》第33卷第11期(2008年5月),頁28-34。
    日・藤井倫明:〈朱子學的諸相(下)——以「理」之解釋為考察中心〉,《鵝湖學刊》第33卷第12期(2008年6月),頁20-28。
    Benjamin A. Elman, “Classical Reaso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Civil Examination Essays,” Journal of Humanities East/West 20:21(2000), pp361-420.
    Charlotte Furth, “The Physician as Philosopher of the Way: Zhu Zhenheng (1282-1358),”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66:2 (2006), pp. 423-459.
    Dennis Chi-Hsiung Cheng, “Interpretations of Yang in the Yijing Commentarial Tradition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5:2(2008), pp. 220-231.
    Donald Harper, “Physicians and Diviners: The Relation of Divination to the Medicine of the Huangdi neijing(Inner canon of the Yellow Thearch),” Extrême-Orient, Extrême- Occident 21(1999), pp. 91-110.
    Florence Bretelle-Estable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dical Writer’s Authority and Legitimac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through Authorial and Allographic Prefaces,” NTM Zeitschrift für Geschichte der Wissenschaften, Technik und Medizin 19:4(2011), pp. 349-390.
    Gérard Genette, “Introduction to the Paratext,” New Literary History 22:2(1991), pp. 261-272.
    He Bian, “An Ever-Expanding Pharmacy: Zhao Xuemin and the Conditions for New Knowledge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77:2(2017), pp. 287-319.
    Leslie De Vries, “The Authentic Person as Ideal for the Late Ming Dynasty Physician: Daoist Inner Alchemy in Zhang Jiebin’s Commentary on the Huangdi neijing,” Synyhesis philosophica 29:1(2014), pp. 63-82.
    Leslie de Vries, “The Dangers of ‘Warming and Replenishing’(wenbu) during the Ming to Qing Epistemic Transition,” Asian Med(Leiden) 10:1(2015), pp. 90-120.
    Robert P. Hymes, “Not Quite a Gentlemen: Doctors in Sung and Yuan,” Chinese Science 1987:8, pp. 9-7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05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4151005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184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5101.pdf7867KbAdobe PDF219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