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419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014/145046 (79%)
Visitors : 52049326      Online Users : 6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191


    Title: 流亡與回歸:論李黎和洪素麗的家族書寫
    Authors: 蘇婉如
    Su, Wan-Ju
    Contributors: 陳芳明
    蘇婉如
    Su, Wan-Ju
    Keywords: 李黎
    洪素麗
    家族書寫
    女性意識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7-01 10:58:13 (UTC+8)
    Abstract: 李黎與洪素麗兩人皆為文壇大家,兩人年紀相仿,有著類似甚而部分重疊的成長歷程,各有擅長書寫領域的兩人近年不約而同地將書寫目光轉向「家族書寫」,致使兩人書寫轉向的起因在於親族的凋零和記憶的消逝。兩人透過家族書寫探索生命中的「流亡」與「回歸」,皆在追尋自我與家族認同等議題上刻劃甚深,但在這些看似相同的書寫基礎上,兩人所呈現的思維與視野會一致嗎?於是以此為研究意識,以兩人的家族書寫為研究核心,研究在同一時代環境下成長的兩人,其在家族書寫中所呈現的記憶與認同。
    論文共五章,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範圍與方法。第二章「流轉半生:學思與創作經歷」,以「戒嚴下的成長」、「海外流離」、「鄉愁近矣」、「家族書寫」四階段探討作家如何在大時代環境的沖刷下遠離故鄉展開流亡,而後又是什麼樣的經歷觸動她們「回歸」。第三章「家在何方:家族書寫中的記憶與認同」就兩人的家族書寫進行主題分析,從「童年記憶」、「人物形塑」、「政治認同」、「文化鄉愁」四面向切入,歸納、分析兩人家族記憶的同與異,並藉此找尋作家的心靈原鄉。第四章「家族書寫中的藝術表現」,以「張愛玲身影」、「女性意識」、「主題與形式」、「文字運用的差異性」剖析兩人的書寫藝術,最後第五章「回家的路:結論」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
    Reference: 一、專書
    (一)李黎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1.小說
    薛荔:《最後夜車》,台北:洪範書店,1986。
    李黎:《天堂鳥花》,台北:洪範書店,1988。
    李黎:《傾城》,台北:聯經,1989。
    李黎:《浮世》,台北:洪範書店,1991。
    李黎:《袋鼠男人》,台北:聯合文學,1992。
    李黎:《袋鼠男人:電影劇本與幕後人語》,台北:遠流,1994。
    李黎:《浮世書簡》,台北:聯合文學,1994。
    李黎:《初雪》,台北:聯合文學,1998。
    李黎:《樂園不下雨》,台北:印刻文學,2007。
    2.散文
    李黎:《別後》,台北:允晨文化,1989。
    李黎:《悲懷書簡》,台北:爾雅,1990。
    李黎:《天地一遊人》,台北:爾雅,1992。
    李黎:《世界的回聲》,台北:九歌,1996。
    李黎:《晴天筆記》,台北:聯合文學,1996。
    李黎:《尋找紅氣球》,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黎:《玫瑰蕾的名字》,台北:聯合文學,2000。
    李黎:《海枯石》,台北:印刻文學,2004。
    李黎:《威尼斯畫記》,台北:印刻文學,2005。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台北:印刻文學,2006。
    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台北:印刻文學,2010。
    李黎:《昨日之河》,台北:印刻文學,2011。
    李黎:《半生書緣》,台北:印刻文學,2013。
    李黎:《那朵花,那座橋》,台北:印刻文學,2016。
    (二)洪素麗專書(按出版年份排列)
    1.詩集
    洪素麗:《詩》,台北:田園,1969。
    洪素麗:《十年詩草》,台北:時報文化,1981。
    洪素麗:《盛夏的南台灣》,台北:前衛,1986。
    洪素麗:《流亡》,台北:自立晚報,1990。
    洪素麗:《打狗樹仔》,台北:允晨文化,2010。
    洪素麗:《台灣米》,台北:允晨文化,2014,
    2.散文集
    洪素麗:《十年散記》,台北:時報文化,1981。
    洪素麗:《浮草》,台北:洪範書店,1983。
    洪素麗:《昔人的臉》,台北:時報文化,1984。
    洪素麗:《港都夜雨》,台北:前衛,1986。
    洪素麗:《守望的魚》,台中:晨星,1986。
    洪素麗:《旅愁大地》,台北:聯經,1989。
    洪素麗:《海、風、雨》,台北:聯經,1989。
    洪素麗:《黑髮城市》,台北:自立晚報,1990。
    洪素麗:《夢與旅行》,台北:漢藝色研,1992。
    洪素麗:《綠色本命山》,南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1992。
    洪素麗:《尋找一隻鳥的名字》,台中:晨星,1994。
    洪素麗:《台灣百合》,台中:晨星,1998。
    洪素麗:《含笑》,台北:麥田,2003。
    洪素麗:《金合歡》,台北:聯合文學,2006。
    洪素麗:《銀合歡》,台北:聯合文學,2006。
    洪素麗:《台灣平安》,台北:三民書局,2008。
    洪素麗:《哈瑪星》,高雄:春暉,2009。
    洪素麗:《霧の黑島》,台北:允晨文化,2011。
    洪素麗:《台灣好女》,台北:聯合文學,2016。
    (三)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1995。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199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曉波:《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帕米爾,1976。
    王曉波:《尚未完成的歷史:保釣二十五年》,台北:海峽學術,1996。
    任一鳴:《中國女性文學的現代衍進》,香港:青文書屋,1997。
    宋如珊:《從傷痕文學到尋根文學》,台北:秀威資訊,2001。
    吳明益:《台灣自然寫作選》,台北:二魚文化,2003。
    吳明益:《台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台北:夏日,2011。
    林文月:《臺靜農先生紀念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1。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1998。
    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2014。
    姚嘉為:《在寫作中還鄉》,台北:允晨文化,2011。
    姚嘉為:《越界後‧眾聲喧嘩:北美文學新視界》,台北:爾雅,2014。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綜論》,台北:麥田,2002。
    范銘如:《像一盒巧克力──當代文學文化評論》,台北,印刻文學,2005。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一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二卷, 台北:人間,2006。
    釣統運文獻編委會編:《春雷之後──保釣運動三十五周年文獻選輯》第三卷,台北:人間,2006。
    陳子善:《回憶臺靜農》,上海:上海教育,1995。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秀威資訊,2010 。
    陳芳明:《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1998。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2002。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2004。
    陳芳明:《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台北:麥田,2006。
    陳芳明:《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2007。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8。
    陳芳明:《楓香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09。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下》,台北:聯經,2011。
    陳芳明:《星遲夜讀》,台北:聯合文學,2013。
    陳芳明:《很慢的果子:閱讀與文學批評》,台北:麥田,2015。
    陳芳明:《晚秋夜讀》,台北:印刻文學,2017。
    陳芳明:《我的家國閱讀:當代台灣人文精神》,台北:麥田,2017。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2002。
    張瑞芬:《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評論篇》,台北:麥田,2006。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2007。
    張瑞芬:《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台灣當代文學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
    張瑞芬:《狩獵月光──當代文學及散文論評》,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鳶尾盛開──文學評論與作家印象》,台北:聯合文學,2007。
    張瑞芬:《春風夢田──台灣當代文學評論集》,台北:爾雅,2011。
    張瑞芬:《荷塘雨聲:當代文學評論》,台北:爾雅,2013。
    張愛玲:《華麗緣散文集一.一九四0年代》,台北:皇冠,2010。
    張愛玲:《對照記散文集三.一九九0年代》,台北:皇冠,201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2007。
    黃雅歆:《自我、家族(國)與散文書寫策略:台灣當代女性散文論著》,台北:文津,2013。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花木蘭,2013。
    焦桐:《台灣味道》,台北:二魚,2004。
    焦桐:《味道福爾摩莎》,台北:二魚,2017。
    廖玉蕙:《打開作家的瓶中稿:再訪捕蝶人》,台北:九歌,2004。
    廖炳惠:《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2004。
    齊邦媛、王德威:《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2004。
    鄭明娳:《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
    鄭明娳:《現代散文》,台北:三民書局,1999。
    應鳳凰:《漫遊與獨舞──九0年代台灣女性散文論集》,台北:秀威資訊,2007。
    鍾怡雯:《亞洲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台北:萬卷樓,2001。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
    鍾怡雯:《經典的誤讀與定位:華文文學研究專題》,台北:萬卷樓,2009。
    韓良露:《台北回味》,台北:有鹿文化,2014。
    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台北:聯合文學,2002。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台北:時報文化,1990。
    (四)譯著(按作者姓氏字母排列)
    Alfred Adler(阿弗雷德‧阿德勒)著,黃光國譯:《自卑與超越》,台北:志文,2004。
    Clare Cooper Marcus(克蕾兒.馬可斯)著,徐詩思譯:《家屋,自我的一面鏡子》,台北:張老師文化,2000。
    Diane Ackerman(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台北:時報文化,2004。
    Elizabeth Loftus、Katherine Ketcham著,洪蘭譯:《記憶vs.創憶:尋找迷失的真相》,台北:遠流,1998。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文化,2004。
    Gunther Hirschfelder(顧恩特‧希旭菲爾德)著,張志成譯:《歐洲飲食文化:吃吃喝喝五千年》,台北:左岸文化,2004。
    Maurice Halbwachs(莫里斯•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2002。
    Tim Cresswell 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
    橫地剛著,陸平舟譯:《南天之虹──把二二八事件刻在版畫上的人》,台北:商務印書館,2016。
    二、單篇論文與評論(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丁鳳珍:〈論洪素麗的台灣自然生態文學創作〉,《台灣自然生態文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津,2001。
    王永中:〈留美學界的保釣運動〉,《人與社會》,第6卷第3期,1978年8月。
    王德威:〈張愛玲成了祖師奶奶〉,《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2001。
    王德威:〈國家不幸書家幸──臺靜農的書法與文學〉,《台大中文學報》,第31期,2009年12月。
    白先勇:〈不信青春喚不回──寫在《現文因緣》出版之前〉,《現文因緣》,台北:聯經,2016。
    李京珮:〈臺靜農與魯迅的文學因緣及其意義〉,《明道通識論叢》,第3期, 2007年9月。
    李黎:〈作家臉譜──七0年代的知青李黎〉,《聯合文學》,第12卷第12期,1996年10月。
    杜正宇:〈論二戰時期的台灣大空襲(1938—1945)〉,《國史館館刊》,第51期,2017年3月。
    何寄澎:〈當代散文的蛻變〉,《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
    宋澤萊:〈論洪素麗的「黑髮城市」──八0年代台灣女性作家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新文學》,第8期,1997年8月。
    林文月:〈身經喪亂──臺靜農教授傳略〉,《聯合文學》,第270期 ,2007年4月。
    林文月:〈序言〉,《澄輝集》,台北:洪範書店,1983。
    林芳儀:〈守望生命:論洪素麗家族書寫中的自然與療癒關係〉,《華文文學與文化》,第2期,2012年12月。
    林俊穎:〈信美的吾土──評洪素麗《台灣平安》〉,《文訊雜誌》,第270期,2008年4月。
    林韻文:〈浮世逆旅:李黎旅行書寫的主題建構與風景鏡像〉,《嘉大中文學報》,第3期,2010年3月。
    林燿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林燿德佚文選I—批評卷‧文學評論新世代星空》,台北:華文網,2001。
    周婉窈:〈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末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第6卷2期,1995年6月。
    周婉窈:〈日治五十年:殖民統治、近代化,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島嶼的愛和向望》,台北:玉山社,2017。
    胡衍南:〈「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
    柯品文:〈屬於那些重生的家族記憶〉,《文訊雜誌》,第188期,2001年6月。
    馬馨:〈李黎──走過滅絕,更惜今生〉,《家庭月刊》,第213期,1994年6月。
    奚密:〈自我衝突與救贖意識:李黎小說研究〉,《中外文學》,第18卷第5期,1989年10月。
    范銘如:〈林海音〈燭芯〉導讀〉,《文學台灣》,第37期,2001年12月。
    紀大偉:〈歷史的天使〉,《影子情人》,台北:二魚,2003。
    郭晉銓:〈臺靜農在高壓政局下的心境與處世之道〉,《文與哲》,第18期,2011年6月。
    陳玉玲:〈女性童年的烏托邦〉,《中外文學》,第25卷4期,1996年9月。
    陳必芩:〈尋找烏托邦──李黎《西江月》中的集體救贖 〉,《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9期,2011年12月。
    陳必芩:〈情慾與救贖──李黎小說〈浮世〉、《浮世書簡》、《樂園不下雨》初探 〉,《台灣文學評論》,第12期第2卷,2012年4月。
    陳泳曆:〈試論洪素麗詩集《流亡》中的自然與原鄉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9期,2011年6月。
    陳俊榮:〈新歷史主義的台灣文學史觀〉,《中外文學》,第32卷第8期,2004年1月。
    陳瑤玲:〈台美人旅行書寫中的國族想像: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v.s胡民祥《夏娃伊意紀遊》〉,《台灣文學評論》,第11期第1卷,2011年1月。
    陳翠蓮:〈台灣戰後初期的「歷史清算」(1945—1947)〉,《台大歷史學報》,第58期,2016年12月。
    陳燁:〈永恆的鄉愁──評李黎《天堂鳥花》〉,《聯合文學》,第51期,1989年1月。
    許俊雅:〈小說中的「二二八」〉,《無語的春天──二二八小說選》,台北:玉山社,2003。
    許劍橋:〈寫家書的人──李黎的創作心路〉,《文訊雜誌》,第290期,2009年12月。
    張皖春:〈尋根者的困境──略論台灣留學生文學〉,《世界華文文學論壇》,第2期,1994年。
    張瑞芬:〈國族.家族.女性──陳玉慧、施叔青、鍾文音近期文本中的國族/家族寓意〉,《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0期,2005年6月。
    張瑞芬:〈合歡交響──讀洪素麗《金合歡》、《銀合歡》〉,《文訊雜誌》,第250期,2006年8月。
    張瑞芬:〈台灣,麗日平安──洪素麗的詩、畫與文學〉,《文訊雜誌》,第269期,2008年3月。
    張瑞芬:〈關於青春,以及青春不再──2011年散文回顧〉,《聯合文學》,第326期,2011年12月。
    張瑞芬:〈張愛玲的散文系譜〉,《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
    張寧:〈尋根一族與原鄉主題的變形──莫言、韓少功、劉恆的小說〉,《中外文學》,第212期,1990年1月。
    張靜茹:〈從愛一株腳邊的植物開始──洪素麗的自然寫作〉,《台灣光華雜誌》,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
    鹿憶鹿:〈作家的情痴──讀李黎《世界的回聲》〉,《文訊雜誌》,第130期,1996年8月。
    鹿憶鹿:〈情癡與理悟──讀李黎的《悲懷書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2期,1996年6月。
    鹿憶鹿:〈一個母親的癡心,讀李黎《晴天筆記》〉,《文訊雜誌》,第136期,1997年。
    童慶炳:〈作家的童年經驗及其對創作的影響〉,《文學評論》,第4期,1993年。
    游喚:〈素麗搖筆而散珠──評洪素麗散文《十年散記》〉,收入《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3。
    彭珮貞:〈無父無家者的精神祭典──論陳玉慧《海神家族》中的憂傷書寫〉,《中正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第15期,2015年9月。
    黃子平:〈故鄉的食物:現代文人散文中的味覺記憶〉,《中外文學》,第31卷第3期,2002年8月。
    黃文鉅記錄:〈從文學看見台灣的豐富──陳芳明╳紀大偉對談《台灣新文學史》〉,《聯合文學》,第325期,2011年11月。
    黃宗潔:〈試論當代台灣家族書寫中的感官記憶〉,《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 2005年9月。
    黃筱威、尹蓓芳記錄整理:〈文學途上,離家與歸鄉──駱以軍對談李黎〉,《刻印文學生活誌》,第三卷第五期,2007年1月。
    黃雅歆:〈《天涯海角》與《母系銀河》的「父系」「母系」追索──兼論散文的「歷史/家族」書寫〉,《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22期,2011年6月。
    黃碧端:〈感性的迴聲──評李黎《世界的回聲》〉,《聯合文學》,第143期,1996年9月。
    楊牧:〈兩片瓊瓦〉,《葉珊散文集》,台北:洪範書店,1994。
    楊佳嫻:〈在歷史裂隙中──駱以軍《月球姓氏》的記憶書寫〉,《中外文學》,第32卷第1期,2003年。
    楊照:〈守望敗壞中的天空──評洪素麗散文集《找一隻鳥的名字》〉,《台灣光華雜誌》,第20卷第5期,1995年5月。
    楊翠:〈三個五年級女生的自傳書寫──以鍾文音、郝譽翔、利格拉樂‧阿烏為討論對象〉,《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楊翠:〈導讀洪素麗〈悲歌島鄉〉〉,《二十世紀台灣文學金典:散文卷(第二部)》,台北:聯合文學,2006。
    廖玉蕙:〈說給故鄉的人聽──李黎女士訪談錄〉,《文訊雜誌》,第209期,2003年3月。
    廖炳惠:〈旅行、記憶與認同〉,《當代》,第175期,2002年3月。
    廖炳惠:〈新歷史主義與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0卷第12期,1992年5月。
    廖祿基:〈論簡媜《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的記憶與認同〉,《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3期,2008年1月。
    齊邦媛:〈二度漂流的文學〉,《霧起霧散之際》,台北:天下文化,2017。
    鄭明娳:〈評「昔人的臉」〉,《文訊雜誌》,第18期,1985年6月。
    潘雅鈴:〈台灣自主性母職書寫的多面向──以李黎、龍應台、簡媜為例 〉,《南台學報》,第37卷第4期,2012年12月。
    蔡逸君記錄整理:〈凝脂溫泉VS.尋找紅氣球──平路、李黎對談錄〉,《聯合文學》,第190期,2000年8月。
    蔡雅薰:〈台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與近況〉,《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劉思坊:〈記憶的肢解和重塑──論張大春家族書寫策略的轉移〉,《思辨集》,第11期,2008年3月。
    劉思坊:〈從男人邦到女人國──論陳玉慧《海神家族》與黃碧雲《烈女圖》的女性家族書寫〉,《思辨集》,第12期,2009年3月。
    賴香吟:〈童女之戰〉,《母系銀河》,台北:印刻文學,2005。
    薛人望:〈李黎與《袋鼠男人》〉,《聯合文學》,第8卷第5期,1992年3月。
    薛化元:〈保釣運動的回顧與反思〉,《台灣歷史的鏡與窗》,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6。
    韓良露:〈台北美食記憶地圖〉,《台北學》,台北:馬可孛羅,2011。
    謝潤蓮:〈總結最初・終結起始──李黎老師專訪〉,《生活在城市:二0一四年城市文學創作獎作品集.徵文集》,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2014。
    叢甦:〈沙灘的腳印──留學生文學與流放意識〉,《文訊雜誌》,第172期,2000年2月。
    三、報紙(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開平:〈在知性高塔堆化石積木──訪作家張讓〉,《聯合報,讀書人》,1998年3月16日,46版。
    王開平:〈一個旅人,時間中找記憶──訪作家李黎〉,《聯合報》,2007年7月10日,41版。
    李黎:〈我帶爸爸回家〉,《中國時報》,2012年1月13日,人間副刊。
    李黎:〈那夏日的潮水──懷念前「夏潮」雜誌總編輯蘇慶黎〉,《中國時報》,2005年10月27日。
    周芬伶:〈誰識芬芳──洪素麗《含笑》〉,《聯合報》,2003年11月23日,B5版。
    周芬伶:〈如果張愛玲多兩歲──評《浮花飛絮張愛玲》〉,《聯合報》,2006年12月24日,E5版。
    洪素麗:〈我的童年:耀眼陽光正午時〉,《中華日報》,1987年7月2日,11版。
    南方朔:〈中國旅行記號學〉,《中國時報》,1993年,1月2日,人間副刊。
    胡錦媛:〈歐蘭朵遊記〉,《中國時報》,1995年8月2日,人間副刊。
    張娟芬:〈李黎走過「悲懷」,現身台北〉,《中國時報》,1992年9月4日,31版。
    曾意芳:〈李黎新書談最愛〉,《中央日報》,2000年7月14日,第14版。
    楊錦郁:〈文學之春系列專訪19:李黎/記取生命時光的變貌〉,《聯合報》,1999年6月,37版。
    廖玉蕙:〈追尋與發現的歷程〉,《中央日報》,2000年8月7日,12版。
    劉健生:〈名家暢談城市與文學〉,《明報》,2014年6 月21日,D5。
    劉健生:〈烏托邦與現實的沉思──作家李黎訪問(上)〉,《明報》,2014年6月21日,D8。
    劉健生:〈烏托邦與現實的沉思──作家李黎訪問(下)〉,《明報》,2014年6月28日,D8。
    顏擇雅:〈台灣女性的家族史觀〉,《民生報》,2005年1月23日,A7版。
    四、學位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博士論文
    吳明益:《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黃宗潔:《當代台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5。
    蔡雅薰:《台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0。
    (二)碩士論文
    王喬德:《洪素麗散文研究》,台北: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李麗芬:《在浮生中尋找──李黎散文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6。
    李曉惠:《當代台灣女性散文的家族書寫──以鍾文音《昨日重現》、簡媜《天涯海角》為分析對象》,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吳品誼:《台灣五年級女性小說家身世書寫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芳儀:《當代台灣女性書寫者的生態意識:以洪素麗、黃美秀、朱天心為主要探討對象》,花蓮: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侯俐雅:《李黎小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0。
    陳必芩:《李黎小說中的救贖書寫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楊心怡:《九○年代以降台灣女性小說的家族書寫研究》,台北:國立台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
    潘純菁:《李黎旅行散文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論文,2010。
    謝曉瑩:《洪素麗及其散文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論文,2011。
    簡義明:《台灣「自然寫作」研究──以1981-1997為範圍》,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五、網路資源
    李黎:〈昨日功課〉,《聯合副刊電子報》,2016年10月30日,網址: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7048/2055988。
    李黎書房:https://sites.google.com/site/lhsueh/home。
    夏潮的歷史與歷史的夏潮:http://chinatide.net/xiachao/content_13.htm。
    葉芸芸:〈蘇慶黎及我們共同的時代〉,《觀察》,2016年7月,第35期,網址:http://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1191。
    鍾秀梅:〈蘇姐〉,《夏潮聯合會》,2004年11月19日,網址:
    chinatide.net/xiachao/page_656.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10091201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0912016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049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Teaching]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6201.pdf3969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