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696494      Online Users : 49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049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499


    Title: 意識型態.媒介與權力 : 《自由中國》與五○年代台灣政治變遷之硏究
    Authors: 林淇瀁
    Contributors: 林元輝
    林淇瀁
    Date: 2003
    Issue Date: 2018-10-11 11:41:50 (UTC+8)
    Abstract: 1949年11月20日,《自由中國》半月刊在台北創刊,從此開展近11年的政治傳播與論述歷程,直到1960年9月因雷震被控叛亂下獄而停刊止,總計出刊 260號。其誕生,源於擁蔣反共,其死滅則來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論述及雷震參與中國民主黨籌組運動,動搖強人威權體制所致。
    作為媒介,《自由中國》在戰後台灣報業史樹立了「異議報業」的典範:通過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的論述傳播,扮演對抗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角色;也通過與本土政治精英籌組新黨的實踐,發揮制衡強人威權體制及其權力的政治運動功能。兩者都對其後的台灣民主與媒介發展產生啟迪與激化的影響。考察《自由中國》與台灣政治變遷之關聯,探究強人威權統治下的傳播媒介與國家機器之間的互動,乃本研究關心的課題。
    本研究以《自由中國》半月刊的論述為研究範域,以批判理論為基礎,採「並用方法學」〔methodological bracketing〕與新史學的歷史分析,聚焦於傳播、政治與歷史三個層次:傳播層次分析自由主義與威權主義的意識形態鬥爭,政治層次探討在野的政治精英與強人威權體制的權力衝突,歷史層次則歸結《自由中國》在台灣報業史/政治史上的歷史意義,顯徵研究主題「意識形態、媒介與權力」三者的互動關係,並企圖藉此克服傳播史研究必須洞見歷史情境,給出意義的困難,建構出具有台灣本土特色的傳播研究取徑。
    研究結果發現:
    一、就傳播層次言:作為五○年代的異議媒介,《自由中國》以自由主義核心概念批判政府,採取「漸進改革/和平理性」的論述策略,獲得知識份子和本土政治精英認同,從而能在國民黨黨國威權主義的五○年代中以「小媒介」發揮政治傳播的大效果,展現「自由報業」理念,對五○年代社會產生啟蒙功能,也對七○年代之後的知識份子具有啟發作用。
    二、就政治層次言:《自由中國》扮演權力分享與抗衡角色,儘管功虧一簣,卻成就以自由主義對抗威權主義的典模,而其由論述到實踐的過程,更提供給其後出發的黨外運動借鏡,從《台灣政論》、《八○年代》以至於《美麗島》等政治論述媒介之出現,都源自《自由中國》名為媒介、實為權力制衡機器的示範。
    三、就歷史層次言:《自由中國》結合戰後台灣外省籍知識精英與本土政治精英,在追求言論自由與民主政治路途上,不僅展現台灣報業史上少見的本/外省籍報業合作的模式,也在籌組新黨過程中,為戰後台灣政治史提供了揚棄省籍、族群意識的運動模式,深刻影響其後黨外運動的「公共領域」特色。
    本研究也發現,相對於強人威權體制,《自由中國》終究還是遭到黨國權力機器及其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撲殺,顯現出威權體制下權力核心掌控意識形態與媒介的不等邊、不等距、不等重之傾斜現象,本研究因而據此修正三者平衡互動的假設,初步建構出「威權體制下權力、意識形態與媒介關係模式」,藉供後續研究者參酌。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自由中國半月刊合訂本》。1-22集〔第1卷第1期到第23卷第5期〕。台北:自由中國社。
    《自立晚報縮印本》。1-16冊。台北:自立晚報社。
    《胡適作品集》。1-37冊。台北:遠流。
    八十年代編〔1979〕。《自由中國選集》〔共四冊:《地方自治與選舉》、《司法獨立》、《言論自由》、《反對黨問題》〕。台北:八十年代。
    于衡〔1971〕。《聯合報二十年》。台北:聯合報。
    中國時報四十年編輯委員會〔1990〕。《中國時報四十年》。台北:中國時報。
    戈公振〔1982〕。《中國報學史》。台北:學生書店。
    文德編〔1981〕。〈殷海光教授年譜簡編〉,本社編輯部〔編〕。《中國自由主義的領港人》,頁243-263。台北:四季。
    文馨瑩〔1989〕。〈美援與台灣的依賴發展〉。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孝謙〔1999〕。〈什麼是再現?跨學門觀點初探〉。《新聞學研究》,60:115-148。
    尤英夫〔1991〕〈從憲法出版自由探討我國現行出版法制〉。《新聞學研究》,44 : 13-22。
    王天濱〔2002〕。《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
    王石番〔1995〕。《民意理論與實務》。台北:黎明文化。
    王惕吾〔1981〕。《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合報。
    王麗美〔1994〕。《報人王惕吾――聯合報的故事》。台北:天下文化。
    司法院法學資料全文檢索。上網日期:2003年4月15日,取自http://wjirs.judicial.gov.tw/jirs/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美國加州:蓬島文化。
    史景遷〔Spence, J. D.〕〔2001〕。《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溫洽溢譯〕。台北:時報出版。
    台灣年鑑編委會〔1954〕。《民國四十一年台灣年鑑》。台北:公論報社。
    田弘茂〔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
    任育德〔1996〕。〈雷震研究:以戰後民主憲政思想的發展為中心〉。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任育德〔1999〕。《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等著。《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江金太〔1977〕。〈歷史相對主義之研究〉,《政治大學學報》,36: 117-148。
    自立晚報報史編纂小組〔1987〕。《自立晚報40年》。台北:自立晚報。
    吳圳義〔1995〕。〈吳三連與自立報系的經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2 : 241-265。
    吳圳義〔1996〕。〈吳三連與 1970 年代中期以前的自立晚報〉。《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2:209-231。
    吳聰敏〔1998〕。〈美援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 (1) : 145-158。
    吳豐山〔1991〕。《吳三連回憶錄》〔吳三連口述〕。台北:自立晚報。
    呂亞力〔1979〕。《政治發展與民主》。台北:五南。
    呂東熹〔2002〕。〈台灣戰後民營報業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以自立晚報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康等譯〔2002〕。《社會的構成》,台北:左岸文化。〔原書Giddens ,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London: Polity Press.〕
    李敖編〔1988〕。《雷震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
    李筱峰〔1985〕。〈台灣光復初期的民意代表〔一九四六――一九五一〕〉。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
    李筱峰〔1989〕。〈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中國論壇編委會(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221-285。台北:聯經。
    李瞻〔1979〕。《中國新聞史》。台北:學生出版社。
    沈雲龍〔1979〕。《耘農七十文存》。台北:汲古書屋。
    汪琪與臧國仁〔1992〕。〈台灣地區傳播研究初探〉,朱立與陳韜文(編)。《傳播與社會發展》,頁397-411。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
    汪琪與臧國仁〔1996〕。〈成長與發展中的傳播研究:一九九五學門人力資源調查報告〉。《新聞學研究》,53: 61-84。
    狄縱橫〔1980〕。〈駐台美軍三十年〉,《亞洲人》1 : 80-88。
    周琇環等編〔2000〕。《組黨運動》〔戰後台灣史料彙編二〕。新店:國史館。
    林子儀〔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台北:月旦。
    林元輝〔1998〕。〈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 1-56 。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 : 117-143。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台原。
    林紀東〔1984〕。《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三民書局。
    林美玲〔1988〕。〈台灣發展的新模式:穩定與成長一1951-1965年美國對台灣的援助〉。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添貴譯〔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出版。〔原書陶涵,Taylor,J. [2000]. 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 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
    林淇瀁〔1995〕。〈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新聞學研究》,51:143-172。
    林漢瀁〔2001〕。〈暗夜˙黑潮˙《美麗島》:台灣「黨外」報業政治傳播路徑的歷史分析〉,張炎憲等(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頁213-233。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林福岳〔1996〕。〈閱聽人地理學:以「民族誌法」進行閱聽人研究之緣起與發展〉。《新聞學研究》,52集,頁167-186。
    林麗雲〔2000a〕。〈卻顧新聞所來徑,一片滄桑橫脆危:台灣新聞史研究之回顧與前瞻〉。《傳播文化》,8期,頁177-211。
    林麗雲〔2000b〕。〈分析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 1999〉,張笠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頁89-148。台北:遠流。
    施焜松〔1968〕。〈台灣晚報發展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桂己〔1958〕。《台灣報業史的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洪鐮德〔1996〕。《跨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台北:月旦。
    胡佛〔1998〕。《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台北:三民。
    胡虛一〔1988〕。〈讀「愛荷華憶雷震」書後〉,李敖(編)。《雷震研究》,頁87-252。台北:李敖出版社。
    胡頌平編〔1984〕。《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共十冊。台北:聯經。
    若林正丈〔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洪金珠等(譯)。台北:月旦。
    倪炎元〔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比較台灣與南韓的民主化歷程》。台北:月旦。
    唐維敏譯〔1996〕。《大眾傳播研究方法:質化取向》。台北:五南。〔原書Jensen, K. B. & Jankowski, N. W. [1995]. A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London: Routledge.〕
    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五南。〔原書Tuner , G. [1996]. British cultural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Routledge.〕
    孫家麒〔1961〕。《蔣經國竊國內幕》。香港:自力出版社。
    殷海光〔1971〕。《殷海光選集:第1卷˙社會政治言論》。香港:友聯。
    秦孝儀編〔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修訂二版。台北:三民。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翁秀琪〔1999〕。〈多元典範衝擊下傳播研究方法的省思:從口述歷史在傳播研究中的應用談起〉。「中華傳播學會1999年會主題討論會」論文。新竹,關西。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 : 117-149。
    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台北:自立晚報。
    高立夫〔Clough,R.〕〔1987〕。(台灣的探索:海島中國)〔Island China,艾思明譯〕。台北:洞察。
    高明輝〔1995〕。《情治檔案:一個老調查員的自述》。台北:商周文化。
    高湘澤等譯〔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國史館〔2002a〕。《雷震案史料彙編:雷震獄中手稿》。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2002b〕。《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台北:國史館。
    張玉法〔1977〕。《中國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
    張忠棟〔1985〕。《政治批評與知識份子》。台北:自立晚報。
    張忠棟〔1990a〕。《胡適˙雷震˙殷海光》。台北:自立晚報。
    張忠棟〔1990b〕。《胡適五論》。台北:允晨。
    張忠棟〔1990c〕。〈離開權力核心的雷震〉。《當代》,40期,1990年3月。
    張炎憲〔1996〕。〈台灣史研究與台灣主體性〉,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張淑雅〔1989〕。〈杜魯門與台灣〉,《歷史月刊》,23期,1989年12月。
    許福明〔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52〕》。台北:正中書局。
    陳世宏〔2002〕。〈導論〉,《雷震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新店:國史館。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政治變遷》。台北:月旦。
    陳國祥、祝萍〔1987〕。《台灣報業演進 40年》。台北:自立晚報。
    陳國祥〔1979〕。〈新青年雜誌對中國文化與政治發展問題的言論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研究: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順孝〔1998〕。〈媒介組織內的新聞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
    陳瑞崇〔1994〕。《《自由中國》半月刊之憲政論述的形成》:台灣戰後政治論述史自由論述典範的誕生》。台北:陳瑞崇。
    陳墇津譯〔1994〕。《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北:遠流。〔原書Therborn, G. 〔1980〕.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ideology. Verso: New Left Books.〕
    陶百川等編〔1988〕。《最新綜合六法全書》。台北:三民。
    傅大為〔1988〕。〈科學實證論述歷史的辯證:從近代西方啟蒙到台灣的殷海光〉。《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 (4) : 11-56。
    傅正〔1989〕。《傅正文選(3):為中國民主黨˙民主進步黨戰鬥》。台北:傅正。
    彭明輝〔2001〕。《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台北:稻鄉。
    彭懷恩〔1997〕。《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
    曾枝盛〔1990〕。《阿爾杜塞》。台北:遠流。
    曾虛白編〔1966〕。《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
    程之行譯〔1992〕。《大眾傳播的責任》,台北:遠流。〔原書Schramm, W. [1957]. Responsibility of mass communication.〕
    程文熙〔1980〕。〈張君勱先生與中國憲政〉,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時報出版。
    程宗明〔1997a〕。〈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1961〕:抑制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
    程宗明〔1997b〕。〈對台灣戰後初期報業的原料控制〔1945-1967〕︰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供應〉。中華傳播學會 1997 年學術研討會。台北。
    費正清等編〔1990〕。《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Fairbank, J. K. & MacFarquhar, R. [1987].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4, The People’s Republic, Pt. 1: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1949-1965.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費正清等編〔1992〕。《劍橋中華民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Fairbank, J. K. & MacFarquhar, R. [1986].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3, 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t. 2.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馮建三〔1992〕。《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
    馮建三〔1994〕。〈「開放」電視頻道的政治經濟學〉,《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頁33-65。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馮建三譯〔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台北:遠流。〔原書Swingewood, A. [1977]. The myth of mass culture.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黃年〔1990〕。《聯合報四十年》。台北:聯經。
    楊秀菁〔2002〕。〈台灣戒嚴時期的新聞管制政策〉。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楊秀菁等編〔2002a〕。《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七)新聞自由(1945-1960)》。新店:國史館。
    楊秀菁等編〔2002b〕。《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八)新聞自由(1961-1987》。新店:國史館。
    楊錦麟〔1993〕。《李萬居評傳》。台北:人間出版社。
    葉榮鐘〔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台中:晨星。
    賈士蘅譯〔1996〕。《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原書Jenkins, K. [1991]. Re-thinking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雷震〔..〕。《新黨黑皮書》〔影本,雷震手迹〕。未出版。
    雷震〔1978〕。《雷震回憶錄:我的母親續篇》。香港。七十年代。
    雷震〔1989 ; 1990〕。傅正〔編〕,《雷震全集》,共47冊。台北:桂冠。
    趙既昌〔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
    劉世安譯〔1999〕。《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台北:麥田。〔原書White, H. [1973].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劉駿州〔1994〕。〈實證、批判、詮釋:三大方法典範之初探〉。《新聞學研究》,48 : 153 -167。
    澄社〔1990〕。《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台北:自立晚報。
    蔣勻田〔1976〕。《中國近代史轉捩點》。香港:友聯。
    鄭明娳〔1994〕。〈當代台灣文藝政策的發展、影響與檢討〉,鄭明娳〔編〕。《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
    鄭瑞城(1988)。《透視傳播媒體》。台北:天下。
    黎中光〔1992〕。〈國民政府與台灣終戰初期的政治經濟〔1945 - 1952〕〉。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漢基〔2000〕。《殷海光思想研究:由五四到戰後台灣,一九一九―一九六九》。台北:正中。
    盧建榮〔1996〕。〈後現代歷史學指南〉,賈士蘅(譯)〔1996〕。《歷史的再思考》,頁 7-36。台北:麥田。
    蕭錚〔1980〕。《土地改革五十年:蕭錚回憶錄》。台北:中國地政研究所。
    賴光臨〔1978〕。《中國新聞傳播史》。台北:三民。
    賴澤涵等〔1993〕。《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台北:時報出版。
    錢永祥〔1988〕。〈自由主義與政治秩序:對《自由中國》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 (4) : 57-99。
    薛化元〔1996〕。《《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稻鄉。
    薛化元〔2000〕。《《自由中國》全 23卷總目錄暨索引》。台北:遠流。
    薛化元編〔1990〕。《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薛月順等編〔2000〕。《從戒嚴到解嚴》〔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新店:國史館。
    謝漢儒〔2002〕。《早期台灣民主運動與雷震紀事:為歷史留見證》。台北:桂冠。
    瞿宛文〔2001〕。〈台灣產業政策成效之初步評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 : 67-118。
    聶振雄等譯〔1994〕。《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時報出版。〔原書Huntington, S. P. [1969].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顏淑芳〔1989〕。〈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1995〕。〈台灣傳播研究的回顧〔1951 - 1995〕〉,《分析社會的方法》頁.D1-D40。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蘇瑞鏘〔1995〕。〈「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龔宜君〔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
    二、英文部分
    Althusser, L. (1970). Reading capital. London: New Left Books.
    Althusser, L.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i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ron, R. (1964). Match, power, puissance, I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 27-33.
    Bachrach, P. & Baratz, M. (1970). Power and povert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ennett, T. (1986). Theories of the media, theories of society, In M.Gurevitch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30-55). London: Methuen.
    Boyce, G. et al. (1978). Newspaper history. London: Constable.
    Brooker, P. (1999). A concise glossary of cultural theory. London: Arnold.
    Connor, S. (1989). Postmodernist culture. London: Blackwell.
    Curran, J. (1986). Communication, power and social order, In M.Gurevitch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202-235). London: Methuen.
    Darnton, R. (1990). The kiss of mamourette. New York: W. W. Norton.
    Eastman, L (1984). Seeds of destruction: Nationalist China in war and revolution, 1937-1949.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aston, D, (1960).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Alfrea A. Knopt.
    Fetterman, M. (1989).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London: Sage.
    Focault, M. (1988). In L. D. Kritzman (Ed.), Michel Fo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oucault, M. (1980). Power/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C. Gordon (Eds.). Brighton: Harvester Press.
    Foucault, M. (1981). Questions of method, Ideology and Consciousness, 8.
    Garfinkel, H.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amsic, A. (1971). Critical notes on an Attempt at popular sociology. In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 Books (pp.419-472). London: Lawrence & Wishart Press.
    Habermas, J. (197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 Boston: Bacon Press.
    Habermas, J. (1974a). The public sphere, New German Crituque, 3, 49-55.
    Habermas, J. (1974b). On social identity. Telos, 19,91-103.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B. Thomas, Tra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abermas, J. (1994).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in the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tate. In A. Gutmann (Ed.), Multiculturalism: 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pp.107-148).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80). Coding and en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 In S. Hall et al.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pp.197-208).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1986).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Gurevitch et al. (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pp.56-90). London: Methuen.
    Jacoby, N. H. (1966). U. S. aid to Taiwan. New York: Frederick A. Prasger.
    Jenkins, K. (1991).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Lasswell, H. (1958).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and how. New York:Meridian Books.
    Lee, Chin-Chuan (1993). Sparking a Fire: The press and the ferment of democratic change in Taiwan. Journalism Monographs, 138, 1-39.
    Lichter, S. R. & Rothman S. (1986). The media elite: America’s new power brokers, MD: Adler and Adler.
    Littlejohn, S. (1989). Theories of human communication. CA: Wadsworth.
    Mannen, J., Dabbs, M., & Faulkner, R. (Eds.). (1982). Varietie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Beverly Hills: Sage.
    Meltzer, N. et al. (1975). Symbolic interaction, genesis, varieties and criticism. London: Routledge.
    Murdock, G. (1977). Political deviance: The press presentation of militant mass demonstration. In S. Cohen & J. Young (Eds.), The manufacture of news: A reader (pp.156-175). Beverly Hills: Sage.
    Murdock, G., & Golding, P. (1977). Capitalism, communication and class relations, In J, Curran et al.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pp.12-43). London: Edward Anold.
    Neumann, F. (1957). The democratic and the authoritarian. Ill: The Free Press.
    Nimmo, D. (1978).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in America. New York: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Riesman, D. (1950). The Lonely crow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bins, Bruce (1993). Introduction: The public as phantom. In Robins, B. (Ed.), The phantom of public sphere (pp. vii-xxv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aussure, F. de (1966).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Schultz, J. (1998). Reviving the fourth estat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ebert, F. S., Peterson, T. B., & Schramm, W. (1956).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Smith, A.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urber, J. P. (1998). Culture and critiqu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ritical discourses of cultural studie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Therborn, G. (1980).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the power of ideology. London: New Left.
    Turner, J. (1990).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 IL: Dorsey.
    Vološinov, V. N. (1973). 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New York: Seminar.
    Weber, M. (1964).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Wester, P. (1987). Strategis for qualitative. Muiderberg: Coutinho.
    White, H. (1973).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hite, H. (1978). Tropics of discourse.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u, Nai-The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V8452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4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