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031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873/144892 (79%)
造访人次 : 51911352      在线人数 : 5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16


    题名: 《擬像》創作論述
    The creation and discussion of “Simulation”
    作者: 史佳欣
    Shih, Chia-Hsin
    贡献者: 陶亞倫
    廖峻鋒

    Tao, Ya-Lun
    Liao, Chun-Feng

    史佳欣
    Shih, Chia-Hsin
    关键词: 擬像
    臉孔
    錄像藝術
    日期: 2018
    上传时间: 2018-10-01 12:20:32 (UTC+8)
    摘要: 當代人類的科技使用情境中,臉孔不再僅是生理、心理的表徵,更是一種數據化之操作介面。在渾然不覺的情況下,使用者的數據被科技不斷地複製、轉譯、分析後,成為建構科技擬像的基礎。現今科技社會中的擬像,相較於過去大眾媒體領域有更高的能動性,甚至有可能進化、轉變為具有自我意識的新主體。本創作研究藉由具象化虛擬與真實之擬仿間必然的落差,並在觀者不知情的狀況下,記錄其臉部表情,並針對複製的產物進行其他操作,期能藉由觀展體驗,顛覆觀者對科技擬像的認知、喚醒大眾察覺自身與現今之科技擬像的關係,進而思索身而為人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參考文獻: 楊凱麟(譯)(2001)。消失的美學(原作者:保羅.維希留)。台北市:揚智。
    Arthur Asa Berger、董素蘭等著譯(2003)。大眾傳播導論。台北市:學富出版社。
    周典芳、陳國明(編)(2008)。媒介素養概論。台北市:五南文化。
    華沙(2017)。臉的秘密:「看」人的科學。新北市:遠足文化。
    李信漢、杜綺文(2007)。Web 2.0,麥克魯漢知多少?。新聞學研究,第九十二期,頁    
    183-192。
    ¬¬谷玲玲(2012)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資訊社會研究,頁1-26。
    呂琪昌(2016)從實務導向研究的角度探討視覺藝術類創作論文的撰寫。藝術教育研究,
    31期,111 – 145。
    林伯賢(2009)超越感知的盲點:數位藝術中的真實幻象。美學藝術學,第四期,頁
    167-179。
    曾鈺涓(201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學位論文,頁1-252。
    劉豐榮(2010)精神性取向全人藝術創作教學之理由與內容層面 : 後現代以後之學院  
     藝術教育。視覺藝術論壇,5,頁3-20。
    情緒ABC理論。智庫百科。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
    http://wiki.mbalib.com/zh-tw/%E6%83%85%E7%BB%AAABC%E7%90%86%E8%AE%
    BA
    林珮淳(2017)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創作思想論述。林珮淳。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www.linpeychwen.org/art-statement-of-eve-clone-series/?lang=tw
    李明軒(2018)吳炫三:藝術是時代性 不是進步。人間通訊社。2018年7月12日,取
    自www.lnanews.com/news/吳炫三:藝術是時代性%20不是進步.html
    Knvul Sheikh(2017)解開人臉神經編碼。科學人雜誌。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newscan&id=3700

    諾拉(2017)《經濟學人》:人臉識別意義重大,可能改變社會。新浪科技。2018 年7 月
    12 日,取自https://www.ithome.com/html/it/331913.htm
    恆毓(1999)論主客關係,世界弘明哲學季刊。1999年6月號。2018 年7 月12 日,
     取自http://www.hkshp.org/hengyu/004.htm
    王柏偉(2018)。人工智能時代的藝術作品。2018 年7 月12 日, 取自
     http://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09593735488007/Chi
    郭世恒(2017)。列維納斯: 他人的面孔。2018 年7 月12 日, 取自
     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概念/80022/列維納斯:他人的面孔
    情緒表達(2016)。腦造影實驗室。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
    http://bml.ym.edu.tw/bmlab/24773322103492024773.html
    Edgar Alvarez(2018)With `Siren,` Unreal Engine blurs the line between CGI and reality. Engadge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engadget.com/2018/03/22/siren-epic-games-unreal-engine-vicon/
    Elizabeth Stinson(2017)Apple`s Animoji Will Teach You To Love Face Tracking, For Better
    or Worse. Wired.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ired.com/story/apple-animoji-face-tracking/
    Sam Levin(2017)Face-reading AI will be able to detect your politics and IQ, professor says. The Guardia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7/sep/12/artificial-intelligence-face-recognition-michal-kosinski
    THE EMOTIONAL TRAILER(2015). McCann Australia & New Zealand. Retrieved from
    http://mccann.com.au/project/the-emotional-trailer/
    台新藝術獎(2017)。《人類派對》2017松菸Lab新主藝/進港浪製作 洪唯堯 藝術家
    訪談。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16award.taishinart.org.tw/zh-tw/award/02
    臺灣數位藝術網digiarts(2018)。體驗的迴返 - 觀眾參與式作品到底在幹嘛?。2018 年7 月12 日,取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qwspcg3Ph0
    TED India(2009). Art of Substance and absenc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ed.com/talks/alwar_balasubramaniam_sculpture_of_substance_and_absence#t-689733
    ACM SIGCHI(2018). IdleBot: Exploring Non-Engaging Interaction Design in Personal Spac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_I4WlOzNQw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105462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54620111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DCT.012.2018.B02
    显示于类别:[數位內容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11101.pdf3225KbAdobe PDF2162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