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030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4012/145044 (79%)
造访人次 : 52076241      在线人数 : 5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307


    题名: 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南海爭端研究 —以美濟礁及黃岩島事件為例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Mischief Reef and Scarborough Shoal
    作者: 蕭雲彥
    Hsiao, Yun-Yen
    贡献者: 邱坤玄
    Chiu, Kun-Shuan
    蕭雲彥
    Hsiao, Yun-Yen
    关键词: 南海紛爭
    美濟礁
    民主礁(黃岩島)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Mischief reef
    Scarborough shoal
    日期: 2018
    上传时间: 2018-10-01 12:18:51 (UTC+8)
    摘要: 南海情勢為近年區域及國際重要安全熱點問題,既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面向,也有外交、國際法層面的論戰,突顯出南海問題的複雜本質。然而回顧歷史,2012年爆發之民主礁(黃岩島)事件並非中國大陸與菲律賓首次南海糾紛,1990年代之美濟礁衝突方為雙方首次在南海正式較勁,無疑地,中國大陸國力在2010年代更具優勢,但比較兩次事件演變的異同,仍相當具有啟發性。
    1995年的美濟礁衝突,隨著新史料的發現,顯示該場衝突並非是原先外界以為之中國大陸地方或軍方部門的暴衝舉動,而是一場計畫性的絕密任務,而因秘密行動的本質,造成第一線外交部門反應不及,致使外界有所誤解,然而也因為中國大陸彼時海洋實力有限、經濟仍處改革開放後的轉型階段,主動佔領、興築工事的舉動具有侵略性意涵,因此使中國大陸選擇以談判方式解決爭端;相對地,菲律賓受到冷戰後美軍撤出菲國、菲律賓國防實力真空,外交上也沒有獲得大國強烈支持,長期的經濟倒退影響,也沒有與中共一較高下之本錢,因此菲律賓也同意與中國大陸藉由談判緩解紛爭。
    但在2012年爆發之民主礁衝突及之後的國際法、中國大陸軍事擴張等系列南海爭端中,直接導致事件爆發之主因反而是雙方無意間的擦槍走火之舉,但在中國大陸國力急遽增長、海洋維權能力大增,經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無意甚至避免示弱,選擇以強勢手段順勢事實上控制爭議海域,對於引發之南海仲裁案,也採取不接受、不參與、不執行之立場,甚至積極在佔領之島礁上大舉填海造陸,擴大在南海之軍事存在,也首次對菲律賓以經濟手段予以制裁施壓;菲律賓此時與中共之綜合實力落差相形更大,然而受到美國幕前幕後強力支持,菲律賓經濟狀況改善情況下,縱然無法以軍事手段反擊,仍然選擇以外交、國際法途徑與中共進行纏鬥。
    The situ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hotspot issu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not only conventional and non-conventional security aspect but also diplomatic and international disputes, highlighting the complex natur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However, the 2012 Scarborough Shoal incident is not the first clash, but the 1990s Mischief reef incid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among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 No doubt, China national strength has more advantages in the 2010s, but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events, is still very enlightening.

    With newly discovered text, 1995 Mischief Reef incident was not a rogue mission by the provincial level unit or PLA which many scholars argued in the 1990s. Instead, it was a highly secret joint mission authorised by the top leadership. But the nature of secrecy made the first line diplomat unable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from the outside world promptly, hence created many misinterpretations. China then lacked maritime strength, its economy was still in the transition stage, more importantly, the aggressive occupation of Mischief Reef led China to the negotiation table without many feasible alternatives. However, on the Philippines side, suffering from the withdrawal of U.S. forces created a vacuum of the Philippines` defence capability. Moreover, the long-term economic recession and no strong diplomatic support of major powers made the Philippines having very less leverage against China.

    For the 2012 Scarborough Shoal conflict, the triggering origin, contrasting to the above incident, was an accidental maritime entanglement. But under the context of China`s rapidly growing comprehensive power, naval strength and world second large economy status, China has no intention to show any weakness, even chose to cease the opportunity to control the disputed water. China also clearly held the position not to accept, participate in the arbitration case, instead, China carried a massive scale of reclamation on its seven occupied reefs in the Spratly islands to expand its military presence in the region, and for the first time imposing economic sanctions against the Philippines. With the widening gap of strength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yet the Philippines has strong suppor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nd a better robust economy. Although the Philippines` defense capability is too insignificant, it wisely chose to fight against China through diplomatic way and using international law to undermining China`s sovereignty claims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中文專書
    中國大陸國家海洋局海洋發展戰略研究所編,中國海洋發展報告2010。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
    中國科學院南沙綜合科學考察隊,南沙群島歷史地理研究專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海上通道安全課題組,海上通道安全與國際合作。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王冠雄,南海諸島爭端與漁業共同合作。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
    王曙光,海洋開發戰略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年。
    安應民等。南海安全戰略與強化海洋行政管理。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年。
    吳士存,南沙爭端的起源與發展。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年。
    吳士存,聚焦南海:地緣政治·資源‧航道。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9年。
    宋吉峰,南海衝突下的臺灣海軍戰略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12年。
    宋燕輝,美國介入南海法律戰-臺灣如何因應。臺北:臺北論壇,2014年。
    宋燕輝等,我國應有的南海戰略。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宋燕輝等,南海情勢與我國因應之道。高雄:行政院海岸巡防署,2011年。
    李金明,南海波濤:東南亞國家與南海問題。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5年。
    沈克勤,南海諸島主權爭議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季國興,中國的海洋安全和海域管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林正義、宋燕輝,南海情勢與我國應有的外交國防戰略。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96年。
    俞寬賜,南海諸島領土爭端之經緯與法理:兼論東海釣魚臺列嶼之主權問題。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南海區域問題研究編委會編,南海區域問題研究第一輯。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2年。
    張維一,南海資源開發與主權維護。臺北:潘氏圖書公司,1994年。
    張潔等,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曹雲華、鞠海龍,南海地區形勢報告2011-2012。北京:時事出版社,2012年。
    符駿,南海四沙群島。臺北:世紀書局,1981年。
    郭淵,地緣政治與南海爭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陳烈甫,菲律賓的歷史與中菲關係的過去與現在。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
    陳鴻瑜,南海諸島主權與國際衝突。臺北:幼獅文化,1987年。
    陳鎮東,南海海洋學。臺北:渤海堂,2001年。
    傅崐成,南(中國)海法律地位之研究。臺北:一二三資訊,1995年。
    傅崐成、水秉和編,中國大陸與南中國海問題。臺北:問津堂書局,2007年。
    劉復國、吳士存,2012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12年。
    劉復國、吳士存,2014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臺北: 台灣安全研究中心,2015年
    潘彥豪,中國大陸海洋武力的發展與影響(1992-2010)-海權理論的觀點。臺北:粵儒文化出版,2012年。
    閻學通等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五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鞠海龍,2013年南海地區形勢評估報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安全研究中心,2015年。
    韓振華等編,我國南海諸島史料彙編。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年。
    蘇冠群,中國的南海戰略。臺北:新銳文創,2013年。

    (二)期刊論文
    吳士存,「南海問題面臨的挑戰與應對思考」。法制資訊,第8期(2012年8月),頁36-44。
    吳東林,「菲律賓國防轉型與區域安全」。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2期(2016年冬季號),頁81-111。
    宋燕輝,「2011年南海情勢發展研析」。戰略安全研析,第73期(100年5月),頁5-6。
    宋燕輝,「南沙島嶼主權爭議與南海國際航行問題」。國家政策雙週刊,第116期(1995年7月),頁10-24。
    宋燕輝,「南海地區安全戰略情勢之發展與現況」。亞太研究論壇,第19期(2003年3月),頁12-30。
    宋燕輝,「南海地區安全戰略情勢之發展與現況」。海巡雙月刊,第58期(2012年8月),頁39-49。
    宋燕輝,「南海國際法律戰之現況與可能發展」。臺北觀點,2013年1月,頁32-40。
    宋鎮照,「南海爭端風雲詭譎:中美區域平衡博奕的傑作」。海峽評論,第261期(2012年9月),頁22-39。
    宋鎮照,「南海風雲」。海峽評論,第248期(2011年8月),頁2-5。
    李金明,「南洋局勢與應對海洋法的新發展」。南洋問題研究,第4期(2009年),頁51-58。
    李金明,「南海主權爭端的現狀」。南洋問題研究,第1期(2002年1月),頁56-57。
    李金明,「南海再掀風波:菲律賓向聯合國提出抗議」。世界知識,2011年10月,頁31-35。
    李金明,「美濟礁事件的前前後後」。南洋問題研究,2012年1月,頁66-68。
    李金明,「從東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東南亞,第3期(2004年),頁32-36。
    李家智,「南沙群島主權考」。渝西學院學報,第3卷第4 期 (2004 年),頁107-112。
    林正義,「臺灣於南沙太平島修建跑道的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第34期(2008年2月),頁10-28。
    林正義,「菲律賓處理黃岩島衝突的策略」。戰略安全研析,第85期(2012年5月),頁12-19。
    林紅,「論兩岸在南海爭端中的戰略合作問題」。臺灣研究集刊,第107期(2010年1月),頁70-98。
    林若雩,「東協與中國達成《南海行動宣言》的意涵與臺灣的因應之道」。新世紀智庫論壇,第55期(2011年9月),頁75-86。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10月),頁14-16。
    姜雪來,「論我國南海島礁爭端解決的國際法策略一從黃岩島對峙事件切入」。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第 14卷,第6期(2012年11月),頁36。
    胡念祖,「對菲律賓海域主張演變之評析」。戰略安全評析,第34期(2009年12月),頁1-7。
    孫大川,「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我國南海島礁主權之影響」。國防雜誌,第21卷第2期(2006年4月),頁52-60。
    孫國祥,「近期南海爭瑞中權力與權利之衝撞」。全球政治評論,第32期(2010年),頁13-14。
    高少凡、李文堂,「黃岩島爭執與中國南海政策之轉變」。亞太研究通訊,第11期 (2013年7月),頁30-46。
    高世明,「南(中國)海爭端潛在替代方案之分析」。中國海洋法學評論,第1期 (2013年),頁245¬-265。
    陳貞如,「近期南海主權爭議」。月旦法學雜誌,第231期(2014年8月),頁11。
    陳慶鴻,「菲律賓南海政策的調整及其原因」。國際資料信息,39卷10期(2011年10月),頁15-19。
    陳鴻瑜,「南海爭端的政治與法律面分析」。全球政治評論,第32期(2010年10月),頁16-23。
    陳鴻瑜,「美國、中國和東協三方在南海之角力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2卷第1期(2011年1月),頁43-48。
    傅崐成,「我國南海歷史性水域與其中島礁之法律地位」。社會科學論叢,第42期(1995年9月),頁154-156。
    傅崑成,「談兩岸領海基線之劃定公布」。海峽評論,第99期(1999年3月),頁56-58。
    單鑄,「中國對南海主權爭議基本立場剖析」。中國大陸研究,第29卷第5期(1995 年),頁81-90。
    葛勇平,「南沙群島主權爭端及中國對策分析」。太平洋學報,第9期(2009年),頁72-78。
    葛紅亮,「東協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評析」。外交評論,第4期(2012年),頁75-80。
    姜皇池,「從國際法分析菲律賓群島制度主張」,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2卷第4期(2016年),頁1-53。
    趙國材,「論南中國海政策及南沙群島問題」。海峽評論,第71 期(1996年11月),頁62-65。
    趙國材,「從國際法觀點論海峽兩岸共同合作開發南海油氣資源」。軍法專刊,第56卷第5期(2010年10月),頁45-69。
    劉復國,「當前區域性南海問題對話合作機制」。亞太研究論壇,第3卷第19期(2003年3月),頁39-54。

    (三)研討會論文
    王冠雄,「當前南海情勢發展的重要趨勢」,發表於南海近期情勢研析與我國南海作為論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12年8月7日)。
    吳士存,「南海問題:現實與挑戰」,收錄於中國國際戰略評論201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
    宋承恩,「南海問題的國際法爭議」,發表於南海安全情勢與兩岸關係座談會(臺北: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辦,2014年10月17日)。
    宋燕輝,「1982年聯合國海洋公約生效對南沙群島主權爭端國之可能影響」,發表於海南暨南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主辦,1995年10月16日)。
    宋燕輝,「中菲黃岩島對峙對我未來南海政策發展的啟示」,發表於南海近期情勢研析與我國南海作為論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12年8月7日)。
    林正義,「十年來南海島嶼聲索國實際作法」,發表於南海政策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與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主辦,2003年3月29日)。
    林正義,「大陸南海戰略的挑戰與作為」,發表於南海近期情勢研析與我國南海作為論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12年8月7日)。
    張登及,「中國大陸對美「重返亞洲」戰略的回應:趨勢與展望」,發表於新形勢下之亞太格局與兩岸 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中國大陸研究學會主辦,2012年11月26-27日)。
    張登及、楊昊等,「中國大陸周邊外交中的越南困境」,發表於近期中國大陸周邊外交新動向一學術論壇專刊(臺北:中國大陸研究雜誌社,2012年6月5日)。
    劉復國,「我南海作為的新導向」,發表於南海近期情勢研析與我國南海作為論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12年8月7日)。
    劉復國,「國家安全與臺灣推動區域共同發展合作方案之研究」,發表於臺灣國家安全戰略與南海問題研討會(臺北:臺灣綜合研究院主辦,2000 年3 月4 日)。
    蔡明彥,「『中』、菲在南海爭端之外交與軍事角力」,發表於近期中國大陸周邊外交新動向一學術論壇專刊(臺北:中國大陸研究雜誌社,2012年6月5日)。

    (四) 網際網路專文
    「90年代中國收復南沙美濟礁全記錄」,鳳凰資訊網。http://news.ifeng .com/mil/200803/0310_235_434187.shtml (檢索日期2014年11月3日)。
    「中國漁船黃岩島遭菲軍艦侵擾」,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72028/242209/(檢索日期2015年5月24日)。
    「中國大陸與東盟首次磋商南海行為準則」,文匯網。http://news.wenweipo.com/2013/09/16/IN1309160010.htm(檢索日期2014年5月3日)。
    「民政部新聞發言人就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三沙市答記者問」,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6/21/c_112269224.htm(檢索日期2014年11月3日)。
    「希拉蕊發表涉南海言論 暗示介入爭端」,中國日報網,http://dailynews.sina.com/bg/chn/chnoverseamedia/chinesedaily/20100725/00051681199.html (檢索日期2014年5月23日)。
    「周邊安全需要全方面戰略」,環球網,http://opinion.huanqiu.com/opinion_world/2012-10/3216696.html(檢索日期2014年5月28日)。
    「東協峰會籲和平解決南海爭端」,中央通訊社,https://tw.news.yahoo.com/%E6%9D%B1%E5%8D%94%E5%B3%B0%E6%9C%83%E7%B1%B2%E5%92%8C%E5%B9%B3%E8%A7%A3%E6%B1%BA%E5%8D%97%E6%B5%B7%E7%88%AD%E7%AB%AF-124708338.html(檢索日期:2014年5月24日)。
    「南海議題 希拉蕊公開挑戰中國」,自由時報電子報,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413690#comments(檢索日期2015年4月2日)。
    「美國介入南海爭端的考量」,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zhgpl.com/doc/1017/5/9/9/101759945.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759945(檢索日期2015年4月2日)。
    「菲律賓在中國黃岩島海域製造事端」,央視網。http://big5.cctv.com/gate/big5/news.cntv.cn/special/zfjcnhhyddz/shouye/index.s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24日)。
    「菲律賓抗議中國船隻進入菲律賓水域」,BBC中文網。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3/05/130521_philippines_china_dispute (檢索日期2015年5月23日)。
    「菲律賓指責中國菲石油勘測船」,BBC中文網。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3/110303_philippines_china.s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25日)。
    「菲律賓要求部分終止與美國21架直升機軍購合同」,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gate/big5/wap.ce.cn/intl/201503/26/t20150326_4945629.html(檢索日期2015年5月15日)。
    「菲律賓索求南海領土又出噪音」,參考消息。http://express.cetin.net.cn:8080/cetin2/servlet/cetin/action/HtmlDocumentAction?baseid=1&docno=379215(檢索日期2015年4月4日)。

    二、英文部分
    (一)英文專書
    Hayton, Bill.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Mearsheimer, John.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 W. Nor-ton Press, 2001).
    Roskin, Michael G. and Nicholas O. Berry, IR:The New Wor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 Inc., 1993).
    Severino, Rodolfo. Where in the World is the Philippines? Debating Its National Territory. Singapore :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Makati City, Philippines : Carlos P. Romulo Foundation, 2011).
    Shih, Chih-Yu.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 A Psychocultural View (New York: St. Martin Press, 1991).
    Valencia, Mark J., Jon M. Van Dyke and Noel A. Ludwig, Sharing the Resource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9).
    Weatherbee, Donald 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 Struggle for Autonomy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Wu, Shicun and Zou Keyuan. 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Lancashire Ashgate, 2009).

    (二)英文期刊
    Buszynski, Leszek. “The South China Sea: Oil, Maritime Claims, and U.S.-China Strategic Rivalr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5, No. 2(Spring 2012), pp.135-152.
    Weatherbee, Donald 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he Struggle for Autonomy,” Asia in World Politic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pp.130-131.
    Hyer, Eric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Implications of China`s Earlier Territorial Settlements quick view,” Pacific Affairs, Vol. 68, No. 1 (Spring 1995), pp. 34-54.
    Rowan, Joshua P. “The U.S.-Japan Security Alliance, ASEA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Asian Survey, Vol. 45, No. 3 (May/June 2005), pp. 414-436.
    Lampton, David. “The Stealth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National Interests, Vol.73(2003), pp.37-49.
    Paulson, Henry M.,“A Strategic Economic Engagement: Strength-ening U.S.-Chinese Ties.” Foreign Affairs, Vol. 87, No. 5(Spring 2008), pp.59-77.
    Huntington, Samuel P. “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s,” Survival, Vol. 8, No. 3, (December 1991), pp. 3-17.
    Samuels, Marwyn S. “Contes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Methuen, (1982), pp.100-126.
    Yu, Peter Kien-Hong. “The Four Archipelago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uncil for Advanced Policy Studies (Taipei) , Vol.2 (September 1991),pp.83-105.
    Yee, Andy “Maritime Territorial Disputes in East Asi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Journal of Current Chinese Affairs, Vol. 40, No.2, (2011), pp. 167-16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3981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981007
    数据类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NSMCS.019.2018.F11
    显示于类别:[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0701.pdf4145KbAdobe PDF21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