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026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711/144703 (79%)
造訪人次 : 51764990      線上人數 : 5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0269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269


    題名: 韓國與臺灣民法親屬編變遷之比較:以家制與婚姻為中心
    作者: 黃婉容
    Huang, Wan-Rong
    貢獻者: 陳惠馨
    黃婉容
    Huang, Wan-Rong
    關鍵詞: 民法
    親屬法
    戶主制度
    同姓同本禁婚
    子女姓氏
    離婚猶豫制度
    民法親屬編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10-01 12:12:39 (UTC+8)
    摘要: 本文以比較研究臺灣與韓國現行民法親屬編中婚姻與家庭制度,從制度形成、規範內容、修正過程研究,探討法規範的形成、變動,最後比較臺灣與韓國民法親屬編規範的相同與相異。臺灣與韓國同屬東亞,都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且都曾經歷日治時期,在現代民法親屬編的制定與修正過程是否也相似呢?韓國民法親屬編於1960年施行,其編篡的特色為將日治時期所沿用的日本民法作為主要參考依據,故韓國民法的條文結構及內容與日本民法相似,而其中也包含韓國傳統慣習,但由於多以傳統規範作為制定基礎,因此充斥著許多男尊女卑的規範。戶主制度的存在影響了變及韓國身分法各個規範,是以,隨著戶主制度的廢除,為韓國身分法的重大變革,隨著戶主制度的刪除,子女姓氏制度亦有所變更。原同姓同本禁婚的規範於韓國民法制定時,歷經多次審議後,仍納入民法的規定,而後1997年經憲法法院宣告違憲。韓國民法2007年修正時導入了離婚猶豫制度,為保障離婚當事人子女利益,協議離婚程序時,必須接受家事法院提供的離婚指南,必經過一定猶豫期間後,始得離婚。
    臺灣1945年結束日治時期後,理所當然地適用國民政府編篡的民法典,但是由於民法制定時,並非以臺灣舊慣作為基礎,因此臺灣民法親屬編實行時,產生了許多問題與衝突。臺灣家制度的設置融入了傳統家長與尊長的概念,但民法上家長的權利義務已與傳統家族制度不同。民法子女姓氏問題,歷經多次修正,除去了原有的從父姓原則,而採夫妻約定為原則。同姓不婚為自唐朝入律後,一直都存在於中國傳統律令中,民法草案制定初期,亦曾納入同宗不婚的規範,但最後審議時刪除。臺灣裁判離婚原因的修正,導入了破綻主義事由,但卻仍限制有責配偶的離婚請求權。
    參考文獻: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春秋)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陸德明音義 、(唐)孔穎達正義,(2007)。《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晉)陳壽;盧弼集解,(2013),《三國志集解六十五卷》,臺北:藝文。
    (宋)周密撰 ; 朱菊如等校註,(1987)。《齊東野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宋)歐陽修等著作(2010),《唐書》,臺北:藝文,。
    (宋)鄭樵(1990)。《通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陳立疏證,(2012)。《白虎通疏證》,新北市 : 廣文。
    王泰升,(2012)。《臺灣法律史概論》。臺北:元照。
    王泰升,(2014)。《日治時期的法律改革》。臺北:聯經出版。
    王澤鑑,(2008)。《民法總則》。臺北:三民。
    史尚寬,(1964)。《親屬法論》,自行出版。
    司法行政部民法研究修正委員會,(1976)。《中華民國民法制定史料彙編》。臺北:司法行政部總務司。
    田濤、鄭秦點校,(1999)。《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
    立法院秘書處編印,(1985)。《法律案專輯》。第79 輯。臺北:立法院公報處。
    沈靜萍,(2015)。《多元鑲嵌的臺灣日治時期身分法: 從日治法院判決探討國家法律對臺灣人之家及婦女法律地位之改造》。臺北:元照。
    屈萬里,(1970)。《大明律集解附例》,臺北:臺灣學生。
    易中天注譯,(2004),《新譯國語讀本》,臺北:三民,二版。
    林亨芬,(2014)。《從封貢到平行──甲午戰爭前後的中韓關係(1894-1898)》。臺北:致知學術。
    林秀雄,(2013)。《親屬法講義》,臺北:林秀雄出版 : 元照總經銷,三版。
    姜海順,(2009)。《中韓身分法的比較研究》。北京 : 法律出版社。
    柳立言主編,(2008)。《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臺北:聯經。
    陳惠馨,(2007)。《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
    陳惠馨,(2013)。《性別關係與法律》。臺北:元照。
    陳惠馨,(2016)。《民法親屬編:理論與實務》。臺北:元照。
    滋賀秀三著,張建國、李力譯,(2013)。《中國身分法原理》,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宗樂、郭振恭、陳棋炎,(2017)。《民法親屬新論》。臺北:三民。
    黃源盛,(1998)。《傳統中國法制與思想》。臺北:五南。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 : 日本對臺灣殖民統治及其影響》。臺北:臺灣商務。
    劉瀚宇,(2002)。《由吾國固有法上離婚制度論我國往昔婦女在親屬法上之地位》,臺北:建宏。
    鄭麟趾等撰,(1972)。《高麗史》第二、三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戴炎輝,(1959)。《中國身分法史》。臺北:司法行政部。
    戴炎輝,(1988)。《唐律各論》上冊。臺北:成文。
    戴炎輝,(1989)。《中國法制史》。臺北:三民。
    戴炎輝、戴東雄、戴瑀如著,(2000)。《親屬法》。臺北:元照。
    戴德撰,高明注譯,(1988)。《大戴禮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謝振民編著,(2000)。《中華民國立法史》。北京:中國政法大學。
    鍾理和,(2009)。《鍾理和短篇小說集》,高雄:鍾理和文教基金會。
    瞿同祖,(2007)。《中國法律與社會》。北京:中華。
    簡江作,《韓國歷史與現代韓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
    二、專書中論文
    李立如,(2016),〈東亞變遷脈絡下的家庭法制發展:臺灣與南韓的比較分析〉,葉俊榮編,《變遷中的東亞法院:從指標性判決看東亞法院的角色與功能》,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73-307。
    林菊枝,(1982),〈評我國現行離婚制度〉,《親屬法專題研究》,臺北:五南。
    林秀雄,(1985),〈有責主義、破綻主義與有責配偶之離婚請求〉,《家族法論文集(二)》,臺北:漢興。
    林秀雄,(1995),〈我國離婚制度之矛盾〉,《家族法論文集(三)》,臺北:漢興,二刷。
    陳惠馨,(2017),〈父母與成年子女法律關係──從法律繼受與法律比較觀點分析〉,《身分法之回顧與前瞻—戴東雄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278-281。
    尤美女,(2007),〈從婦女團體的民法親屬編修法運動談女性主義法學的本土實踐〉,《現代身分法之基礎理論:戴東雄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臺北:元照,30-38。
    三、期刊論文
    尤美女,(1996)。〈台灣婦女運動與民法親屬編之修正〉,《萬國法律》,90,4-17。
    王泰升,(1994)。〈臺灣日治時期殖民地立法之程序與內容〉。《臺大法學論叢》,24.1,1-44。
    王泰升,(1997)。〈日治時期臺灣人親屬繼承法的變與不變〉。《政大法學評論》,58,21-32。
    王泰升,(2008)。〈學說與政策交織下的日治臺灣民事法制變遷︰以岡松文書為中心〉。《臺大法學論叢》,37.3,47-96。
    王泰升,(2009)。〈日治時期臺灣人法意識的臺灣法與日本法〉。《月旦法學雜誌》,165,134-136。
    王泰升,(2017)。〈臺灣的繼受歐陸民法:從經由日中兩國到自主採擇〉。《法令月刊》,68.4,1-20。
    王澤鑑,(2006)。〈人格權保護的課題與展望(二)憲法上人格權與私法上人格權〉。《臺灣法學雜誌》81,89-108。
    李玲玲,(2001)。〈論婚生子女之稱姓〉。《月旦法學雜誌》80,210-230。
    林咏榮,(1976)。〈中日韓三國家制的比較研究(上)〉。《法學叢刊》,21.1/2,27-50。
    林咏榮,(1976)。〈中日韓三國家制的比較研究(下)〉。《法學叢刊》,21.4,20-38。
    施慧玲,(2000)。〈論我國民法親屬編之修正方向與立法原則-由二十世紀的成果展望二十一世紀的藍圖〉,《中正大學法學集刊》,3,163-221。
    郭欽銘,(2002)。〈臺灣日治時期之身分法制〉。《律師雜誌》,268,100-117。
    陳昭如,(1999)。〈權利、法律改革與本土婦運 以臺灣離婚權的發展為例〉,《政大法學評論》,62,27-74。
    廖福特,(2014)。〈建構選擇姓氏的權利〉。《臺北大學法學論叢》,89,1-54。
    戴東雄,(1972)。〈論中國固有法上家長權與尊長權之關係(上)〉。《臺大法學論叢》,2.1,1-13。
    戴東雄,(1973)。〈論中國固有法上家長權與尊長權之關係(下)〉。《臺大法學論叢》,《臺大法學論叢》,2.2,267-286。
    戴東雄,(2016)。〈子女稱姓之現代化〉,《法制史研究:中國法制史學會會刊》,30,207-248。
    戴炎輝,(1949)。〈五十年來之臺灣法制〉。《臺灣文化》,5.1,1-14。
    戴炎輝,(1976)。〈中國固有法上之離婚法(上)〉。《法學論叢》,62,13-26。
    四、博碩士學位論文
    李悌愷(2010),〈姓名權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淑玲(2012),〈日治時期臺灣婚姻、親子關係與戶籍制度〉,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所碩士論文。
    金根植(1984),〈中韓日三國近親禁婚及同姓不婚之比較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法律學所碩士論文。
    洪屏芬(2009),〈從同姓不婚與同性不婚看婚姻法制上的遞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源志(1996),〈兩願離婚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澍林(1984),〈吾國裁判離婚原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金鴻(2013),〈親屬法子女姓氏規範變革之妥適性〉,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文亮(2008),〈日治時期臺灣人身分法的殖民近代化與日本化----全新的舊慣〉,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貳、外文文獻
    一、韓文書籍
    金斗憲,(1969)。《韓國家族制度研究》。서울:首爾大學校出版。
    金容旭,(1996)。《韓國家族의法과歷史》。부산 : 世宗出版社。
    김혜숙、이희배、유계숙,(2008)。『이혼상담과 이혼법』。서울 :학지사。
    서울가정법원 가사소년제도개혁위원회 [편],(2005)。《가사소년제도개혁위원회자료집》(Ⅲ)。서울: 서울가정법원 가사소년제도개혁위원회。
    양현아,(2013)。《한국 가족법 읽기》。파주 : 창비。
    이태영,(1992) 。《가족법개정운동37년사》。서울:한국가정법률상담소출판부。
    이화숙,(2012)。《가족, 사회와 가족법》。서울 : 세창출판사。
    이희배,(2001) 。《가족과사회、인간》。서울: 동림사。
    장인태,(2001) 。《신원문화사 | 출판년도 판례로 풀어보는 나홀로 이혼소송》。서울: 신원문화사。
    鄭光絃,(1967)。《韓國家族法硏究》。서울 : 서울大學校。
    정종휴,(1994)。《역사속의 민법》。서울:교육과학사。
    韓國法學敎授會,(1998)。《韓國法學50年-過去‧現在‧未來》。서울:韓國法學會。
    二、韓文期刊論文
    김선욱,(2000)。〈유엔여성차별철폐협약과 한국여성입법정책〉。《법학논집》,4.4,139-162。
    김엘림,(1991)。〈개정가족법과 가족법개정운동에 관한 연구〉。《여성연구》,38,頁43-80。
    김연,(2006)。〈韓國의 姓氏制度의 變遷〉。《家族法研究》,20.1,221-248。
    김영규,(2007)。〈우리 민법상의 부성주의〉。《法學研究》,25,165-184。
    김용철,(2005)。〈 戶主制에 관하여〉。《비교법학연구》,35.2,81-100。
    김용한,(1997)。〈韓國家族法의 制度的 變遷과 課題〉。《고시연구》,24.5, 145-168。
    손현경,(2011)。〈가족법상 子女의 姓과 本에 대한 立法論적 고찰〉。《慶星法學》,20.1,225-239。
    신호웅,(1988)。〈고려율의 내용과그법원에 관한 연구〉。《관대논문집》,16.1,211-242。
    안경희,(2014)。〈가족법 개정사와 여성운동〉。《이화젠더법학》, 6(2),73-128。
    양창수,(1989)。〈民法案의 成立過程에 관한 小考〉。《서울대학교법학》,30.3, 186-218。
    연정열, (1978)。〈고려율에 관한 연구〉。《한성대학교논문집》, 2.1,115 -140。
    윤상덕,(2005)。〈戶主制度 廢止에 따른 家族制度의 變化와 展望에 대한 法的考察〉。《清洲法學》,25,187-222。
    윤상덕,(2006)。〈21世紀 韓國 家族制度의 變化와 展望에 대한 硏究〉。《法學硏究》,22,137-163。
    이명철,(2008)。〈2008년 개정 민법에 따른 협의이혼절차〉。《家族法研究》,22.3,205-264.
    이새라,(2016)。〈양성평등의 관점에서 오늘날 한국의 성씨제도의 법철학적 고찰- 자녀의 성변경을 중심으〉。《江原法學》,47,405-440。
    이승일,(1999) 。〈일제시대 親族慣習의 변화와 朝鮮民事令 개정에 관한 연구 : 조선민사령 제11조 제2차 개정안을 중심으로〉。《동아시아 문화연구》,33,161-197。
    이창기,( 2010) 。〈성리학의 도입과 한국가족제도의 변화〉。《민족문화논총》46,122-130。
    이혜진,(2010) 。〈협의이혼의 요건과 그 瑕疵에 관한 쟁송절차〉。《東亞法學》, 47,329-339。
    이화숙,(1997) 。〈韓國 民法上 戶主制度의 成立 背景과 韓國社會에 미친 影響〉。《 아시아문화연구》,2,11-39。
    정동호,(1993)。〈親族法改正의 限界와 發展的 課題〉。《民事法學》,9.1,480-489。
    정종휴,(2007)。〈日本民法典의 編纂〉,《법사학연구》,36,101-152。
    정종휴,(2009)。〈韓國民法의 編纂과 比較法的 位置〉。《법사학연구》,40,7-42。
    조은희,(2007)。 〈이혼의 자유와 그 한계 : 협의이혼제도와 협의이혼제도 개정법안을 중심으로〉。《家族法研究》,21.1,133-164。
    조종식,(1983)。〈동성동본 금혼론 에 관한〉。《법조》,32.6,44-69。
    최정인,(2011)。〈친권자 및 양육자의 지정 · 변경과 관련된 몇 가지 문제〉。《家事裁判硏究》,2,135-168。
    최행식,(1999)。〈離婚事由로서의 過度한 宗敎生活 : 대법원 1996. 11. 15. 선고, 96므851 판결〉。《가족법연구》,13,215-231。
    현소혜,(2017)。〈혼인 안내 제도 도입을 위한 시론〉。《家族法研究》31.2,131-168。
    홍양희,(2006)。〈植民地時期 親族ㆍ相續 慣習法 政策〉。《정신문화연구》。29.3, 285-313。
    尹明錫 ,(1999)。〈同姓同本不婚制에 관한 考察〉。《한양법학》,10,349-371。
    尹明錫,(2000)。〈戶主制度에 관한 考察〉。《한양법학》,11,189-211。.
    朴秉濠,(1992)。〈日帝下의 家族政策과 慣習法形成過程〉,《서울대학교 법학》,22.3,89-106。
    李丙洙,(1977)。〈朝鮮民事令에 關하여〉。《법사학연구》,4,51-78。
    李相旭,(1988)。〈日帝下 戶主繼承慣習法의 定立〉。《법사학연구》,9,27-31。
    李相旭,(2000)。〈家族法改正의經緯線〉。《가족법연구》,l.4,275-304。
    金容旭,(1995)。〈韓國姓氏에 관한 法制史的 硏究〉,《가족법연구》,9,49-87。
    金俊源,(1988)。〈同姓同本不婚의 範圍에 관한 考察立法論的 側面에서 (上)〉,《司法行政》39.8,8-15。
    金俊源,(1988)。〈同姓同本不婚의 範圍에 관한 考察立法論的 側面에서 (下)〉,《司法行政》39.9,18-24。
    金炳大,(1979)。〈女性의 婚姻法上의 地位:近規禁婚制度와 離婚制度〉。《社會科學硏究》,2,37-49。
    金容旭、高昌鉉、朴秉濠、裵慶淑、韓琫熙 ,(1989)。〈韓國家族法의改革〉,《법학연구》31.1,301-391。
    蔡中默、梁琮懿、沈相潤、韓琫熙、卓鎭煥,(1974)。〈韓國 家族制度가 社會構造의 變化에 미치는 影響〉。《法學硏究》,2,1-51。
    鄭東鎬,(2007)。〈戶主制度 廢止 以後의 家族生活相의 展望〉。《法學論叢》,24.4,209-229。
    鄭範錫,(1964)。〈우리나라 同姓婚 및 近親婚에 關한 硏究〉。《聯合學會 》,1.3,50-60。
    鄭範錫,(1965)。〈우리나라 同姓婚 및 近親婚에 關한 硏究〉。《學術誌》,6.1,113-142。
    韓琫熙,(1988)。〈同姓同本禁婚再論〉,《考試界》,43.8, 43-58。
    三、韓文碩博士學位論文
    양정자(1982),〈현행민법상의 호주제도에 관한 고찰〉,이화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법학과석사학위논문。
    진현아(2003),〈조선전기 혼인제도로 본 여성의 지위〉,경기대학교 대학원석사학위청구논문。
    조경애(2007),〈재판상 이혼원인에서 파탄주의 도입에 관한 연구〉,이화여자대학교 대학원박사학위청구논문。
    김기형(1992),〈同姓同本禁婚規定에 關한〉,원광대학교 교육대학원 사회교육전공석사학위청구논문。
    四、日文專書
    姉齒松平,(1938)。《本島人ノミニ関スル親族法並繼承法ノ大要》。臺北:台法月報發行所。
    五、日文期刊論文
    戴炎輝,(1945) 。〈臺灣の家族制度と祖先祭祀團體〉。《臺灣文化論叢》,2,181-264。
    參、網路資料
    中國時報新聞2014年10月30日記者管婺媛臺北之報導,標題為:「真愛無禁忌 同姓結婚17對」,上網日期:2018年6月10日,檢自: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30000841-260102。
    ETtoday健康雲新聞2016年5月20日記者陳明之報導,標題為:「同姓不能結婚? 醫:可事先基因診斷隱性遺傳疾病」,上網日期:2018年6月10日,檢自:https://health.ettoday.net/news/701053。
    臺灣蘋果日報2017年9月30日記者辛啟松之報導,標題為:「母病逝 妹不理 啃老族活活餓死」‧上網日期:2018年6月10日,檢自: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70930/37798227。
    헌법재판소 2005. 2.3. 선고 2001 헌가 9등,上網日期,:2018年3月15日,檢自:http://search.ccourt.go.kr/ths/pt/selectThsPt0101List.do。
    參照헌법재판소2005. 12. 22. 2003헌가5 등,上網日期:2018年4月10日,檢自:http://search.ccourt.go.kr/ths/pt/selectThsPt0101List.do。
    韓國國家法律情報,民法立法理由,上網日期:2018年5月5日,檢自:http://www.law.go.kr/lsInfoP.do?lsiSeq=67272&lsId=&viewCls=lsRvsDocInfoR&chrClsCd=010102#0000。
    헌법재판소 1997. 7. 16. 선고 95헌가6내지13,上網日期,:2018年3月15日,檢自:http://search.ccourt.go.kr/ths/pt/selectThsPt0101List.do。
    韓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六次國家報告書,頁36-37。上網日期:2018年7月10日,檢自:https://documents-dds-ny.un.org/doc/UNDOC/GEN/N07/262/87/PDF/N0726287.pdf?OpenElement。
    자 2008느단12 심판,(출처 : 울산지방법원 2008. 1. 28. 자 2008느단12 심판:확정[자의성과본의변경허가]>종합법률정보판례),上網日期;2018年7月5日,檢自:http://glaw.scourt.go.kr/wsjo/panre/sjo100.do?contId=197976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10165106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6510602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LAW.034.2018.F10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