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2023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12762      Online Users : 5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0239


    Title: 吾家有女--明清「女兒」書寫及其展衍
    The Writing and Alternation of ";Daughterness";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uthors: 李佩蓉
    Lee, Pei-Jung
    Contributors: 高桂惠
    Kao, Kuei-Hui
    李佩蓉
    Lee, Pei-Jung
    Keywords: 女兒

    明清敘事
    個體自覺
    情/禮
    Daughter
    Home
    Narrative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Self-awareness
    Affection and etiquette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10-01 12:07:29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嘗試在既有的「女性」與「婦女」研究基礎上,更突出華人「家」的文化特質,聚焦考察明清「女兒」書寫之中,女兒將然而未然的游移身分狀態,如何透過「離家」、「成家」的歷程對既有倫常秩序產生鬆動與衝擊,同時生發個體自覺的活化契機。

    隨著明清敘事文學由雅入俗、由異入凡的趨勢,女兒形象在文人筆下愈是開了口、出了聲,有見識、能作為。文人一面借書寫女兒以為自我意識的隱喻,卻又難跳脫「家長」立場下意識予以管束,形成種種或高調宣稱、或立場矛盾、或說辭往復、乃至空闕避談等充滿張力的文脈狀態,透露女兒書寫碰觸關於個/群擺放的文化深層思維關節,隱然促動自覺或不自覺的情/禮權衡新解,虛實共構著「個體自覺」曲折往復的學語歷程。

    論文第三章與第五章分別根據「緣情」與「懷才」兩大主題,以「馮夢龍的文/白改寫工程」為參照指標,分別考察以「卓文君、崔鶯鶯、蘇小妹、李翠蓮、花木蘭」為代表的女兒書寫在明清敘事文學裡的展衍情況,勾稽「奔女、閨女、才女、巧女、將女」五款女兒典型。探討當女兒的慧眼、情動、詩心、快語、胸懷超乎既有倫常秩序預設,個體如何或義正辭嚴或明裡暗來地設想、行動?而既有秩序又是如何判讀回應?產生哪些防衛?或者嘗試接納、包容多大的「逾矩」的尺度?書中女兒與書寫女兒的文人或聯手或制衡,又為「情」在「禮」中尋得如何形態的破口?

    論文第二、四、六章相輔相成,共同護持上述五款女兒典型的提出。第二章作為「背景鋪墊」,以女四書、孝/貞難題、列女/賢媛審美交織等議題探討明清以降女教意識湧現的時代場景,導出文人之筆各自取向不同的「離經」反思與「護道」使命,促成「禮教」與「情教」的往復摶化。尤其馮夢龍文/白改寫、直接面向里耳的「情教」標榜策略,開啟諸多女兒書寫的對話現場。第四章提供「中介導引」,析理以女兒為關懷中心的家務糾纏,體察「女兒.家」的連動關係與情思動態,為論文提供更貼近真實生命處境的觀察維度。第六章用以「綜整深化」,首先梳理小說流變,歸結自神女入凡塵而至女兒私奔到魂奔、私訂與「妓」、「俠」概念的關連線索,深化文人個體自覺與女兒個體自覺的連動辯證。接著以「個案研究」方式考察《玉嬌梨》、《平山冷燕》與《好逑傳》三部經典才子佳人小說,著重在女兒「經權成局」的「膽」與「智」的實務策略運用析賞,觀察其間所呈現的大丈夫之志與妾婦之道相得而無妨的女兒姿態。

    本論文試圖解碼女兒書寫之中所包含的中華文化個體自覺的動力元素,尋索潛藏其間的個體自覺學語姿態,由是提出假說,指陳早在「少年中國」論述之前,已有「女兒」書寫圍繞著「家」的題材,同樣以小說為主要載體,暗暗挑戰了「老年中國」。唯這波行動未曾大張旗鼓,甚至不見得有明確意識,有時情摯動人、有時看似虛矯,或質疑辯證、或高調宣稱、或懇切溝通,目標不見得是決裂式的「叛逆」,而更像是一番值得注意的「向內對話」的自我叩問歷程。
    This study highlighted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home based on women’s studies. We focused on the writings of daughte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examining how daughters’ already-but-not-yet-defined identities impact the existing familial orders through their process of leaving home and getting married and thus enable them to develop self-awareness.

    Narrativ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ransitioned from elegance to vulgarity and from extraordinary to ordinary. Following this trend, daughters in literature had their own voice, with an image of being knowledgeable and ambitious. Literati wrote about the characters of daughters as a metaphor of self-consciousness but restrained the characters concurrently from a patriarchal perspective, thus creating contexts that contained numerous tensional elements such as high-profile assertions, conflicting standpoints, swaying words, and even evasive and empty rhetoric. These contexts reveal that the daughter writings reflected the core thinking of individuals and groups in Chinese culture, meanwhile subtly contributing to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balance between affection and etiquette, which the author may be aware or unaware of, and constructing the daughters’ complicated, back-and-forth process of self-awareness both in reality and in literature.

    Chapters 3 and 5 describe the topics of affection and competence, respectively. Feng Menglong’s rewrit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works into vernacular versions was used as a reference. We examined the presentation of representative daughters, namely Zhuo Wenjun(卓文君), Cui Yingying(崔鶯鶯), Shu Xiaomei(蘇小妹), Li Cuilian(李翠蓮), and Hua Mulan(花木蘭), in the narrative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y respectively represent five types of daughters: home-leaving, disobedient, talented, outspoken, and commanding.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daughters planned and acted in just or concealing ways when their intelligence, affections, poetic sentiments, articulateness, and visions exceeded customs, how others interpreted and responded according to customs, what “defense” measures they adopted, and how they accepted or tolerated the daughters’ “misbehavior.”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and authors, who collaborated with or counteracted against each other, was investigated to identify how they seek a new way between affection and etiquettes.

    The second, fourth, and sixth sections of this research are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supporting the proposed five daughter types. Chapter two illustr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rough the Four Books for Women (Nu Sishu), dilemmas of filial piety and fidelity, and aesthetics on exemplary women and virtuous ladies, we explored the spatiotemporal backgrounds of the emergence of women’s educat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backgrounds led to the literati’s diversion from classics or their insistence on protecting the ethical principles in classics, thus forming the conflicts between moral and affection codes. In particular, Feng Menglong’s strategy of rewriting classical works into vernacular versions highlighted the affection codes that catered to the public, pioneering the dialogue between myriad daughter writings. Chapter four presents an intermediary introduction that analyzes the entanglement of family affairs centered on daught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aughters and their homes as well as the dynamics of their affections was observed to provide a view close to real-life situations. Chapter six summarizes and delves deeper into daughter writing. The flow and transitions in the novels were analyzed. Plots including a deity descending to mortal life and a daughter’s elopement were linked to strengthen the discourse on the linkage and dialectics between the self-awareness of literati and the daughter characters. Case studies on three classics, namely Yu-Jiao-Li(玉嬌梨), Ping Shan Leng Yan(平山冷燕), and Haoqiu Zhuan(好逑傳),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daughters’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boldness and wisdom under the moral codes of that time, and to present the temperament of the daughter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both men’s ambitious mindset and women’s intelligence and resilience.

    This study decoded the dynamic elements in self-awareness encompassed in daughter writing in Chinese culture. Identifying the growth of self-awareness hidden within literature, we proposed hypotheses that before the discourse of the Young China (Shaonian Zhongguo 少年中國) by Liang Qichao(梁啟超), some works of daughter writing had focused on the topic of home with novels as the main carrier, challenging the theory of the old China. However, the writing movement never stepped onto the stage nor did it assert or present specific ideas. The works were either emotional and touching or fake and hypocritical, and they sometimes presented dubious debates or sincere communica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works was not necessarily utter rebellion but a self-questioning process of inward conversations that are worthy of attention.
    Reference: 主要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一)話本小說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臺北:三民書局,2010)。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臺北:三民書局,2008)。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臺北:三民書局,2007)。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2008)。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2008)。
    (明)陸人龍,《型世言》(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李漁,《十二樓》(臺北:三民書局,2008)。
    (清)李漁,《無聲戲》(臺北:臺灣古籍,2004)。
    (清)守樸翁,《醒夢駢言》,《古本小說集成》稼史軒刻本(上海:上海古籍,1990)。

    (二)才子佳人小說

    (清)天花藏主人,《平山冷燕》,《古本小說集成》 (上海:上海古籍,1990)。
    (清)荻岸散人,《玉嬌梨》,收入殷國光、葉君遠主編,《明清言情小說大觀》第二冊(北京:華夏,1993),頁126-271。
    (清)荑荻散人,《兩交婚》(瀋陽:春風文藝,1985)。
    (清)名教中人,《好逑傳》,《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0)。

    (三)章回小說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上)(下)(臺北:三民,2002)。
    (明)秦淮墨客:《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志傳》,《古本小說集成》 (上海:上海古籍,1990)。
    (清)不題傳人:《忠孝勇烈木蘭傳》(臺北:漢源文化,1993)。
    (清)不題撰人:《忠孝勇烈奇女傳》,《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0)。
    (清)不題撰人:《異說反唐全傳》,《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0)。
    (清)不題撰人:《說唐演義全傳》,《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0)。
    (清)文 康,《兒女英雄傳》(臺北:三民,2017)。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臺北:三民,2000)。
    (清)吟梅山人:《蘭花夢奇傳》(臺北:文海,1971)。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臺北:三民,2008)。
    (清)李雨堂:《萬花樓演義》,收入《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0)。
    (清)曹雪芹,《紅樓夢》(臺北:里仁,1984)。
    (清)鴛湖漁叟:《說唐演義後傳》,收入《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1990)。

    (四)文言小說及文人筆記

    (宋)劉 斧,《青瑣高議》(上海:上海古籍,1983)。
    (宋)皇都風月主人編,《綠窗新話》(上海:上海古籍,1991)。
    (明)王弇洲,《豔異編》(瀋陽:春風文藝,1988)。
    (明)李 贄,《初潭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
    (明)程羽文,《鴛鴦牒》,收入《筆記小說大觀》五編,(臺北:新興,1974)。
    (明)馮夢龍《情史類略》(臺北:廣文,1982)。
    (清)李清,《女世說》,見袁行霈、侯忠義編:《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11月),頁348。
    (清)嚴蘅,《女世說》,收入《娟鏡樓叢刊.乙帙》,(上海:聚珍倣宋印書局印本,192年),庋藏哈佛燕京圖書館,數位典藏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網址:https://ctext.org/library.pl?if=gb&res=96198。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上)(下)(臺北:臺灣古籍,2003)。

    (五)戲曲

    (元)王實甫,《西廂記》(臺北:三民,2008)。
    (明)朱 權,《卓文君私奔相如》,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四集第6函「脈望舘鈔校本古今雜劇」第33冊。
    (明)孫 柚,《琴心記》,收入《古本戲曲叢刊》二集第6函。
    (明)袁于令,《劍嘯閣鷫鸘裘記》,收入《古本戲曲叢刊》二集第11函。
    (明)湯顯祖,《牡丹亭》(臺北:里仁,2006)。
    (明)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收入《古本戲曲叢刊》四集第7函(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

    (六)女教

    (漢)班昭,《女誡》,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漢)劉向,《列女傳》(臺北:三民,2003)。
    (唐)宋若莘,《女論語》,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4)。
    (唐)陳邈妻鄭氏,《女孝經》,收入(清)陳夢雷輯,《古今圖書集成》第395冊「明倫彙編.閨媛典第3卷.閨媛總部總論2」(臺北:鼎文,1976),頁20-22。
    (明)仁孝皇后,《內訓》,收入(清)陳夢雷輯,《古今圖書集成》第395冊「明倫彙編.閨媛典第3卷.閨媛總部總論2」(臺北:鼎文,1976),頁23-27。
    (明)王 相,《狀元閣女四書集註》(文成堂刊本, 光緒11年(1885年),庋藏於中研院文哲所)。
    (明)呂得勝,《女小兒語》,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4)。
    (明)呂坤,《閨戒》,收入《呂司寇全書》(臺北:國家圖書館善本室藏,彙集明萬曆至清康熙間刊本)。
    (明)呂坤,《閨範》,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4年)。
    (明)袁李氏,《庭幃雜錄》,收入《筆記小說大觀》6編(臺北:新興出版社,1974),頁2668-2682。
    (明)張居正,《女誡直譯》,收入(明)張居正著、張舜徽主編,《張居正集》第4冊(武漢:湖北人民,1997),頁391-408。
    (明)明)溫璜母,《溫氏母訓》,收入(清)陳宏謀輯《五種遺規.教女遺規》卷上(臺北:中華書局,1984)。
    (明)節婦王劉氏,《女範婕錄》,收入(清)陳夢雷等輯《古今圖書集成》第396冊。
    (清)陸圻,《新婦譜》,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第62冊「社會科學類.婦女教育」(臺北:新文豐,1991),頁39-46。
    (清)朱浩文,《女三字經》(民國16年(1926年)鈔本),收入韓寶林編,《三字經文彙編》11(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頁345-392。
    (清)廖勉驕,《醒閨編》,收入張福清編注,《女誡:婦女的規範》(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清)賀瑞麟,《女兒經》,收入《中華經典蒙書集注》(北京:華文出版社,2002)。
    (清)藍鼎元,《女學》,收入《歷代教育制度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七)其他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 (臺北:臺灣商務,2010)。
    (北齊)魏收,《魏書》宋蜀大字本(臺北:臺灣商務,2010)。
    (宋)歐陽脩,《新唐書》北宋嘉祐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2010)。
    (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 : 上海古籍,2007)。
    (清)李贄著、張建業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清)張廷玉,《明史》清乾隆武英殿原刊本 (臺北:臺灣商務,2010)。

    二、資料彙編

    朱一玄編、朱天吉校,《明清小說資料選編》(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新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合肥:黃山書社,2009)。
    張兵主編,《五百種明清小說博覽》(上)(下)(上海:上海辭書,2005)。
    張福清編注,《女誡:婦女的規範》(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蹤 凡,《司馬相如資料彙編》,收入《古典文學研究資料彙編》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8)。
    譚正璧,《三言兩拍資料》(臺北:里仁書局,1981)。

    三、近人專著

    (一)女兒、女教、女性研究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明清時代の女性と文学)(臺北:聯經,2017)。
    〔美〕高彥頤,《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2005)。
    〔美〕曼素恩(Susan Mann)等著,游鑑明、胡纓、季家珍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臺北:五南,2011)。
    〔美〕曼素恩著、楊雅婷譯,《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時的中國婦女》(新店:左岸文化,2005)。
    〔美〕盧葦菁,《矢志不渝──明清時期的貞女現象》(南京:江蘇人民,2010)。
    王棟亮,《自由的維度──近代中國婚姻文化的嬗變(1860-193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6)。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之建構》(太原:山西教育,2011)。
    李 霞,《娘家與婆家──華北農村婦女的生活空間和後臺權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
    李國彤,《女子之不朽──明清時期的女教觀念》(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4)。
    林幸謙,《女性主體的祭奠》(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臺北:麥田,2003)。
    夏曉虹,《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北京大學,2016)。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北京:北京大學,2016)。
    張小虹,《性別越界》(臺北:聯合文學,1995)。
    郭立誠,《中國婦女生活史話》(臺北:漢光文化,1989)。
    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2007)。
    葉舒憲,《高唐神女與維納斯》(西安:陝西人民,2005)。
    雷良波等,《中國女子教育史》(武漢:武漢出版社,1993)。
    劉 潔,《史源學考察──謙論《列女傳》所反映的先秦至秦漢婦女觀念的變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劉士聖,《中國古代婦女史》(青島:青島出版社,1991)。
    劉詠聰,《德.才.色.權: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1998)。
    劉慧英,《走出男權傳統的樊籬:文學中男權意識的批判》(北京:三聯書店,1995)。
    歐麗娟,《唐代詩歌與性別研究:以杜甫為中心》(臺北:里仁,2008)。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臺北:聯合文學,1998)。

    (二)明清敘事研究

    〔美〕艾梅蘭(Maram Epstein),《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的意義》(Competing Discourses: Orthodoxy, Authenticity, and Engenderded Meaning in Late Imperial Chinese Fiction)(南京:江蘇人民,2005)。
    〔美〕韓南著、楊光輝譯,《創造李漁》(上海:上海教育,2010)。
    王 昕,《話本小說的歷史與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 穎,《才子佳人小說史論》(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2010)。
    王健科,《元明家庭家族叙事文学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王璦玲、胡曉真等,《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2009)。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中國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商務,1995)。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2006)。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1995)。
    宋若雲,《逡巡於雅俗之間--明末清初擬話本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李志宏,《明末清初才子佳人敘事研究》(臺北:大安,2008)。
    李宜樺,《接受與再生:《平山冷燕》之書寫續衍與轉化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2010)。
    周建渝,《才子佳人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1998)。
    林 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1985)。
    林 薇,《清代後期的世情小說》(鄭州:大象,2000)。
    邱江寧,《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模式的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段江麗,《禮法與人情──明清家庭小說的家庭主題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臺北:丹青,1983)。
    胡萬川,《話本與才子佳人小說之研究》(臺北:大安,1994)。
    苗 壯,《才子佳人小說史話》(瀋陽:遼寧教育,1992)。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2001)。
    徐志平,《清初前期話本小說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徐志平《五色石主人小說研究》 (臺北:秀威資訊,2006)。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大安,2005)。
    張清發,《明清家將小說研究》(臺灣學生書局,2010)。
    陳文新,《中國小說的譜系與文體形態》(中國社會科學,2012)。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2007)。
    陳平原,《千古文人俠客夢》(北京:北京大學,2010)。
    甯稼雨,《中國志人小說史》(瀋陽:遼寧人民,1991)。
    萇瑞松,《明清易代之際話本小說敘事話語的反思》(中和:花木蘭,2014)。
    黃果泉,《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楊 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楊 義,《楊義文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楚愛華,《明清至現代家族小說流變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8)。
    董上德,《古代戲曲小說敘事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2007)。
    劉 果,《「三言」性別話語研究︰以話本小說的文獻比勘為基礎》(北京:中華書局,2008)。
    劉勇強,《話本小說敘論:文本詮釋與歷史構建》(北京:北京大學,2015)。
    歐陽代發,《話本小說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7)。
    歐陽建,《明清小說采正》(臺北:貫雅文化,1992)。
    歐麗娟,《大觀紅樓》(母神卷)(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文化,2005)。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 (上海:上海古籍,2007)。

    (三)明清、家庭研究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
    左東嶺,《李贄與晚明文學思想》(北京:人民文學,2010)。
    余新忠,《中國家庭史》「第4卷 明清時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2011)。
    李 霞,《娘家與婆家──華北農村婦女的生活空間和後臺權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10)。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香港中文大學,1992)。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1)。
    孫康宜、宇文所安主編,《劍橋中國文學史》「卷下:1375年之後」(臺北:聯經,2017)。
    徐少錦、陳延斌,《中國家訓史》(西安:陝西人民,2003)。
    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張國剛主編,《中國家庭史系列叢書》(廣東人民,2007)。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張壽安、熊秉真編,《情欲明清》「達情篇」(臺北:麥田,2004)。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2001)。
    費成康主編,《中國的家法族規》(上海:社會科學院,1998)。
    董家遵,《董家遵文集》「第二編 中國古代婚姻史論叢」(廣州:中山大學,2007)。
    趙 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2014)。
    趙 園,《明清之際的思想與言說》(香港:三聯書店,2008)。
    趙 園,《家人父子:由人倫探訪明清之際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北京:北京大學,2016)。

    (四)西方理論

    〔法〕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臺北:麥田,2009)。
    〔美〕高夫曼(Erving Goffman),《污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新北:群學,2010)。
    〔美〕凱特.米利特(Kate Millett)著、宋文偉譯,《性政治》(Sexual politics)(南京:江蘇人民,2000)。
    唐 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文化 2003)。

    四、期刊與單篇論文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戲曲小說的女性.第二章 明清時代戲曲小說中的男女變裝〉,《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第六篇(臺北:聯經,2017),頁459-524。
    〔日〕合山究著、蕭燕婉譯,〈巾幗鬚眉論〉,《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第四篇(臺北:聯經,2017),頁459-524。
    〔日〕磯部祐子,〈相如、文君劇之演變〉,《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1988),頁529-550。
    〔日〕磯部彰,〈社會階層帶來的文學變化──談劉全進瓜、李翠蓮還魂故事〉,《中國文學研究輯刊》(2008年第1期),頁1-11。
    方 瑜,〈接受、反應、詮釋:試說與「相如、文君」本文相關的三首詩〉,《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1992),頁139-160。
    王 凌,〈馮夢龍麻城之行──馮夢龍生平及思想探幽之二〉,《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88年第4期),頁45-47。
    王永恩,〈試論明末清初戲曲中的女傑形象〉,《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27卷第4期(2006年11月),頁45-51。
    王曉南,〈蘇小妹故事文本演變及其文化內涵〉,《天中學刊》第29卷第4期(2014年4月),頁17-20。
    成海霞,〈中國古代家庭小說專學建構的可行性報告──家庭/家族文化視域下的明清小說解讀系列論文之一〉,《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5期(2010年9月),頁64-68。
    朱維錚,〈班昭考〉,《中華文史論叢》2006年第2期,頁7-42。
    牟正蘊,〈解構「婦女」:舊詞新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年8月),頁119-139。
    宋劍華,〈論「私奔」敘事的現代演繹〉,《北京社會科學》2013年第4期,頁24-33。
    李佩蓉,〈妙解連環-李漁《十二樓》的情/禮衝突新解〉,《興大人文學報》第59期(2017年9月),頁65-93。
    李宜學:〈論〈陳多壽生死夫妻〉對「陳壽」故事所採取的閱讀策略〉,《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上)(2006年3月),頁81-104。
    李靈年,〈李清與《女世說》考〉,《蒲松齡研究》2002年第4期,頁132-141。
    杜貴晨,〈《金瓶梅》為「家庭小說」簡論──一個關於明清小說分類的個案分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23-27。
    汪 澤,〈司馬相如故事研究綜述與前景展望──以中國敘事文化學為依據〉,《天中學刊》第31卷第1期(2016年2月),頁25-30。
    周志波、談藝超,〈元明清戲曲中的花園意象〉,《藝術百家》2008年第2期,頁140-145。
    林 辰,〈從《兩交婚》看天花藏主人〉,載荑荻散人,《兩交婚》(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附錄。
    林丹婭,〈「私奔」套中的魯迅〈傷逝〉之辨疑〉,《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頁54-60。
    林維紅,〈男女有別──中國傳統初期的貞節觀〉,《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頁13-40。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第6期(1998年8月),1-29。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第13期(2005年12月),頁1-26。
    洪淑苓,〈女性與智者:巧女故事的兩個介面〉,收入鍾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1997年),頁1-34。
    胡衍南,〈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的兩個模式〉,《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113-140。
    胡蓮玉,〈《型世言》與《三言》、《二拍》創作思想差異探源〉,《明清小說研究》第89期 (2008年第3期),頁229-239。
    胡曉真,〈酗酒、瘋癲與獨身: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極端女性人物〉,收入王璦玲、胡曉真等,《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2009),頁343-386。
    胡曉真,〈絲絃、帳簿、華年──論《林蘭香》與世情小說的擬真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213-250。
    胡曉真,〈蘋蘩日用與道統倫理──論《兒女英雄傳》〉,收入胡曉真、王鴻泰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允晨文化,2011) ,頁233-279。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第3期(1995年8月),頁21-50。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型世言》的演述語境與大眾化文化選擇〉,《政大中文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頁49-73。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三言》、《二拍》演述世相與書寫大眾初探〉,《漢學研究》第25卷1期(2007年6月),頁283-312。
    高桂惠,〈未盡之事:明清小說「續書」的赤子情懷〉,收入余安邦、熊秉真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2008),頁283-318。
    高桂惠,〈明清小說遊戲觀的辯證──以《十二樓》、《照世盃》為起點的討論〉,「國科會中文學門90-94年研究成果」,收入林玫儀等,《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二)》(臺北:五南,2007)。
    康來新,〈淚眼先知─評《重讀石頭記》第五章〈悲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4期(總60期)(2005年12月),頁35-40。
    張 璉,〈《三言》中婦女形象與馮夢龍的情教觀〉,《漢學研究》第11卷第2期( 1993年11月),頁237-250。
    張小虹,〈花木蘭出走〉,《後現代/女人》 (臺北:聯合文學,2006),頁286-289。
    張清發,〈奇女奇史──木蘭從軍的敘事發展與典範建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1期(2012年3月),頁117-147。
    張清發,〈陣前招親的情節類型〉第4章第3節,《明清家將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0),頁235-261。
    張壽安,〈十八、十九世紀中國傳統婚姻觀念的現代轉化〉第8期(2000年6月),41-45、47-87。
    張曉梅,〈「木蘭故事」的敘事空白及其意識形態書寫〉,《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2006年第2期),頁83。
    梁曉萍,〈明清家族小說界說及其類型特徵〉,《浙江社會科學》(2004年5月),頁201。
    郭璉謙〈江上行舟:「水域空間」在明清話本的構設〉,《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3卷第2期,2010。
    陳延斌,〈試論明清家訓的發展及其教化實踐〉,《齊魯學刊》第172期(2003年1月),頁115-120。
    陳弱水,〈小說中所見的唐代婦女與本家〉, 收入鮑家麟主編,《中國婦女史論集》六集(板橋:稻鄉出版社,2004),頁93-107。
    陳寅恪,〈讀鶯鶯傳〉,《元白詩箋證稿》(臺北:里仁,1982),頁106-116。
    陳葆文,〈「主婦」《聊齋誌異》「悍妒婦女」類型析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7期(2007年12月),頁195-262。
    陳翠英,〈《聊齋誌異》悍妒書寫的複調話語及其性別意蘊〉,《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6期 (2012年5月),頁193-228。
    陳翠英,〈抗拒性對話──試析《快嘴李翠蓮記》的女性意識〉,《漢學研究》第14卷2期(1996年12月),頁241-263。
    傅正玲,〈雅俗之間的話語轉遞現象分析──從宋代「話本體」小說〈張浩〉一文談起〉,《興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2),頁75-91。
    傅承洲,〈從話本選本看話本經典的形成〉,《文藝研究》2010年第1期,頁37-46。
    勞悅強,〈《孝經》中似有還無的女性──兼論唐以前孝女罕見的現象〉,《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頁293-330。
    甯稼雨,〈故事主題類型研究與學術視角換代──關于構建中國敘事文化學的學術設想〉,《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2012年5月),頁97-103。
    楊 冰,〈巧女還是惡婦──《快嘴李翠蓮記》中李翠蓮的形象分析〉,《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12年3月),頁18-19、29。
    葉楚炎,〈情節的萌發與建構──明清通俗小說中的贅婚〉,《重慶大學學報》第19卷第5期(2013),頁142-147。
    葉楚炎,〈被修的夢境:明清通俗小說中的「入贅」〉,《雲夢學刊》第33卷第5期(2012年9月),頁93-100。
    鄒婧婧,〈五四「出走」文學--「私奔」傳統的現代詮釋〉,《晉陽學刊》2016年第3期,頁25-31。
    趙學勤,〈理學異端學說對世情小說的引發〉,《晚清小說研究》(1990年3月),頁93-107。
    齊裕焜,〈獨創放異彩——《牡丹亭》與《西廂記》的比較〉,《名作欣賞》(1982年第1期),頁32-34。
    齊曉楓,〈相如文君故事意蘊析論〉,《輔仁國文學報》第10集(1994),頁113-140。
    劉詠聰,〈《奩史》初探──兼論類書中女性史料之輯錄〉,收入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五集》(新北:稻鄉,2001),頁185-211。
    劉燕萍,〈第五章 奇異的旅程──李汝珍《鏡花緣》〉「父權社會下的女性」,《怪誕與諷刺──明清通俗小說詮釋》,頁284-292。
    歐麗娟,〈辨認「女兒」:從唐詩研究看女性形塑的過程與困境〉,《婦研縱橫》第74期(2005年4月),頁87-93。
    潘文、吳新江,〈近代漢語中「女兒」一詞的歷史考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1月),頁57-66。
    鄭培凱,〈晚明袁中道的婦女觀〉第1期(1993年6月),頁201 - 216。
    錢玉趾,〈司馬相如與卓文君的情愛原型與現代判定──兼與王立群先生商榷〉,《文化透視》第133期(2008年第1期),頁8-11。
    錢南秀,〈乳與香:《女世說》初探〉,《中國文學學報》第3期(2012年12月),頁141-164。
    韓 石,〈略論中國古代家庭小說類型的興起和演進〉,《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0年11月),頁119-124。
    韓結根,〈《亙史》與「兩拍」──「兩拍」藍本考之一〉,《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1月),頁8-21。
    聶春豔,〈一次不夠成功的「顛覆」──評《玉嬌梨》、《平山冷燕》的「佳人模式」〉,《明清小说研究》(1998年第4期),頁62-73。

    五、學位論文

    (一)明清敘事文學研究

    王 帥,《論明清小說中的入贅婚》(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4)。
    吳雅真,《清代木蘭從軍小說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李佩蓉,《說唐家將小說之家/國想像及其承衍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官廷森,《晚明世說體著作之興起》(臺北:政治大學碩士論文,1999)。
    林怡君,《明末清初小說中的「美少年」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
    林偉淑,《明清家庭小說的時間研究——以《金瓶梅》、《醒世姻緣傳》、《林蘭香》、《紅樓夢》為對象》(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
    張銀京,《「相如文君」劇作藝術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
    曾馨慧,《巾幗英雄之研究──從樊梨花出發》(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黃子純,《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範式之形成─以《玉嬌梨》、《平山冷燕》、《好逑傳》為中心》(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黃蘊綠,《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中的佳人形象》(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詹杏雯,《文君相如在文學中的角色呈現——以《史記》至唐詩為範圍》(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
    劉柏正,《才學與情懷:清中葉(1791—1849)才子佳人小說承衍之文化考察》(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劉惠華,《木石為盟:花/園、情/書、紅樓夢》(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
    潘玉薇,《人物.情.花園:從「才子佳人」到《紅樓夢》》(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蔡佩潔,《《三言》、《情史》共同本事作品之比較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8)。
    鄭恪萱,《蘇小妹故事研究》(臺南: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
    韓佩思,《李漁擬話本小說中的人物審美形象與情理觀》(臺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

    (二)女教、女性、家庭研究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9)。
    安碧蓮,《明代婦女貞節觀的強化與實踐》(臺北:文化大學文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
    余思賢,《儒家倫理與自律:利他考量、關係型態及自律之關聯》(臺北: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論文,2013)。
    吳錦昌,《明代家訓之女子家庭教育》(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凌玉萱,《在訓誡與消遣之間──晚明女教插圖本書籍系列研究》(桃園: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陳文和,《《女論語》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陳麗華,《班昭《女誡》研究》(嘉義: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2)。
    黃麗玲,《《女四書》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蔡文瑜,《家的意義建:婚變女性的經驗詮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博士論文,2008)。
    蔡昀倢,《呂坤《閨範》女子教育觀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2007)。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9815150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151509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DIS.NCCU.CHI.020.2018.A08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901.pdf12969KbAdobe PDF2192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