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994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93258      Online Users : 5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946


    Title: 青少年參與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真的有青少年自傳劇」歷程探究
    The experience about the teenagers getting into ”the real teenager’s autobiography theater” project from the Taipei West Area Youth Service Center
    Authors: 黃宜靜
    Haung, Yi-Jing
    Contributors: 楊佩榮
    Yang, Pei-Jung
    黃宜靜
    Haung, Yi-Jing
    Keywords: 青少年
    戲劇治療
    自傳劇
    敘事研究
    Teenager
    Drama therapy
    Autobiography theater
    Narrative research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9-03 15:58:11 (UTC+8)
    Abstract:   青少年在生活中經驗許多的角色的學習與適應時,過程中可能也產生混亂與掙扎,甚至做出「脫序」的行為,像是:輟學、用藥等,成為「問題」青少年。然而以問題的視角看待青少年以及提供社會服務時,無助對於青少年的理解,也讓青少年的處境更邊緣。
      本研究探討充斥著「問題」的青少年,進入西區少年服務中心的「真的有青少年自傳劇」方案,讓青少年演出自我生命故事,透過戲劇治療整理自我生命經驗的歷程。研究方法上使用敘事研究,以青少年為主體的經驗分享,發現戲劇能創造介於在虛構與現實之間的過渡空間,讓青少年更願意去嘗試新的行動與冒險;戲劇能引發投射有助於內心情緒的宣洩;在戲劇中的角色取替過程,讓青少年願意展現真實的自我樣貌;產生普同感;對自我有正向的看待,覺得自己是有能力的;在現實生活中產生新的行動。
      最後,說明以戲劇作為一個社會福利方案,對於觀眾(包含:社會工者、社會大眾)引發的思考。
      When the teenagers experience learning and adaptation of many roles in their lives, they may also have confusion and struggle in the process, and even make "disorder", such as: dropping out of school, using drugs, etc., becoming "problem" teenagers. However, looking at young people from a problem perspective and providing social services does not help the understanding of young people, but also makes the situation of them more marginal.
      This study explores young people who are full of "problems" and enters the “the real teenager’s autobiography theater” project from the Taipei West Area Youth Service Center to enable them to perform their own life stories and organize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drama therapy. Research methods use narrative research, which share experiences that take the teenagers as the subject, and find that drama can create a transitional space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 making them more willing to try new actions and adventures. Drama can arouse the projection to help the catharsis of the inner emotions; the role-taking process in the drama allows the teenagers to show their true self-like appearance, generate the sense of universality, and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mselves, feeling that they are capable and make new actions in real life.
      Finally, the study will explain the thinking of the audience (including: social workers and the public) caused by the use of drama as a social welfare program.
    Reference: 一、 中文部分
    王行、鄭玉英(1993)。《心靈舞台—心理劇的本土經驗》。台北: 張老師。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主編,(1997)。《在生命的泥沼中成長》。台北:天主教善牧基金會。
    王勇智、鄧明宇(譯),Riessman原著 (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王秋絨、張曉華、洪素珍(譯),Robert J. Landy原著(2016)。《人格面具與表演-角色在戲劇、治療與日常生活的意義》。台北:心理。
    王秋鳳 (2011)。《心理距離對刻板印象的影響:建構層次論觀點》。國防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智勇、鄧明宇(譯),Riessman著(2003)。《敘說分析》。台北:五南。
    台南人劇團(2011)《R/turn》。取自http://tainanerensemble.org/port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76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理論與技術》。台北:紅葉
    任凱,王佳煌(譯),Lofland & Lofland原著(2005)。《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臺北市: 湯姆生。
    列小慧(2009)。《敘事從家庭開始——敘事治療的實踐歷程》。香港:突破。
    朱儀羚、吳芝儀、蔡欣志、康萃婷、柯嬉慧(譯),Michele L. Crossley著(2004)。《敘事真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台北:濤石。
    行政院青少年事務促進委員(2005)〈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取自http://www.nyc.gov.tw/ftp/04th/pdf/youthpolicy.pdf
    吳芝儀(譯),Patton著(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市:濤石。
    李百麟、吳士宏、吳芝儀、洪光遠、曾蕙瑜(譯),Robert J. Landy著(1998)。《戲劇治療:概念、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
    李國修(2014)。《李國修編導演教室》。台北:平安文化。
    李德仁(2004)。〈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之青年充權:理論與實踐經驗〉。刊於T.W.LO & E.Au(Eds.),頁289-316
    岳清清(2001)。《創作性戲劇對國民中學中輟學生應用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少年學園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璇(2008)。《戲劇治療應用於新住民子女之自我概念成效探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論文。
    林美珠、溫錦真、高倜歐(2014)。〈敘事意義性、連貫性與對話性:一次治療書寫的敘事理解與分析〉。《臺灣諮商心理學報》,第2期,頁31-50。
    林耀盛(2001)。〈時間與意義:疾病、創傷及敘說之交疊構面〉。《本土心理學研究》,第15期,頁221-270。
    柳淑芳(2014)。《以高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觀點 探討戲劇治療工作坊中協同領導者的角色扮演》。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
    洪素珍、呂旭亞、黃宗堅(2009)。〈台籍前慰安婦戲劇治療團體在情緒創傷處理之初探〉。《台灣藝術治療學刊》,第1期,頁59-77。
    洪素珍、李麗君( 2009)。〈從目睹婚姻暴力青少年兒童觀點看戲劇治療的經驗〉。《應用心理》,第44期,頁53-84。
    洪素珍、張潔瑩(2002)。〈目睹暴力兒童與戲劇治療〉。《中華團體心理治療》,第8期,頁14-21。
    洪素珍、楊大和、徐繼忠、郭玫伶(譯),P. Jones原著(2002)。《戲劇治療》。台北:五南。
    洪媖琳(譯),Jane Speedy原著(2010)。《敘事研究與心理治療》。臺北:心理。
    徐江敏、李姚軍(譯),Erving Goffman原著(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第16期,頁23-69。
    高宇人(2008)。《戲劇治療技巧應用於國中中輟生之研究-以苗栗國中慈輝班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 1998 )。《當代社會理論(上)》。臺北:五南。
    張仁傑(2005)。〈論戲劇中的`淨化`─亞里斯多德淨化論到`淨化體系〉,《臺藝戲劇學刊》 1期 ,106-122。
    張君玫(譯),Michael Argyle原著(1996)。《社會情境》。台北:巨流。
    張志豪(2012)。《從遊民到遊牧:一個「心理專業」助人者朝向「基督信仰」實踐工作者的移動軌跡》。輔仁大學博士論文。
    張志豪(2014)〈照見真我,撫平傷痕─戲劇的療癒力〉。《人籟論辨月刊》,第83期,頁58-62。
    張淑琦(2000)。《我是誰?青少年的再現-以平面媒體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敬宜(2013)。《團體敘事對外籍配偶適應經驗之探討─戲劇介入的體驗發現》。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佩(2003)。《敘事治療對非行少年生命故事的解構與重構》。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 (2008)。《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台北:學富。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之意義〉。《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3期,頁15-27。
    郭為藩(1996)。《自我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
    郭敏慧(2011)。《以表達性藝術活動暖身的心理劇工作坊成員之參與經驗的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
    郭淑惠(2002)。《左手與我的故事─一個生命教育的自我探索》。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吳幸玲(譯),Philip, R. & Barbara, N.原著(1994)。《發展心理學》。 臺北:揚智。
    陳玉玫(2001)。《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志成(2005)。《從戲劇治療觀點論莫立諾的三種認同(生理、社會及心理)》。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5/45-11.htm
    陳佩玉、林杏足(2004)。〈高危險群青少年復原力之探討〉,《輔導季刊》,第40期,頁32-42。
    陳凌軒(譯),Renee Emunah原著(1994)。《從換幕到真實:戲劇治療的歷程、技巧與演出》。台北市:張老師。
    陳啟榮(2008)。〈臺灣青少年次文化之初探研究〉。《中等教育學刊》,第59期,頁40-41。
    善牧基金會(2014)《他不壞,他只想被了解》。
    取自http://gsyouth1.pixnet.net/blog/post/393048467-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黃中興(2002)。《學校中的日常生活-舞台、劇本與角色》。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彥宜(2004)。〈 戲劇方案運用於社區婦女成長團體之初探〉。《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 9期 ,頁1-38。
    黃雅君(2008)。《社會福利服務方案對高風險少年充權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戲劇表達活動方案為例》。靜宜大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韻如(2012)。〈 我在哪裡?青少年社工如何看待自己再專業網絡中的定位〉。《社區發展學刊》,第 139期 ,頁272-281。
    楊大和 (譯),Herman, J. L.原著 (1995)。《創傷與復原》。台北:時報文化。
    楊雅亭(2010)。《羅伯特‧藍迪揭開戲劇治療的寶盒》,〈張老師月刊〉。取自http://udn.com/news/story/7046/485280
    溫錦真(1995)。《以故事觀點研究大學生的自我認同》。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大華(1998)。《邊緣青少年的工作世界:一個解釋性互動論的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至誠(1997)。《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葉璟儀(2008)。《非行少年參與戲劇活動的戲劇作用》。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詹潤芝 (2011)。《運用戲劇治療在降低長期照護機構老人孤寂感之研究-以雲林縣安生醫院附設護理之家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碩士論文。
    廖本富(2000)。《「互為主體性」的故事性同理心訓練團體對張老師同理心之效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美蓮(2012)。〈性別與社會建構:初探社會工作系學生性別意識形塑〉。《台大社會工作學刊》,第25期,頁1-50。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高雄:復文圖。
    歐致善(2002)。《我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青少年參與樂團之經驗探究-以北區少年服務中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宗晃、鄭瑞隆、朱秀琴 (2006)。〈Therapeutic analysis: Role playing in a group of deviant adolescents〉。《慈濟醫學》,第18期,頁 409-465。
    蔡敏玲、余曉雯(譯), D. J. Clandinin、F.M. Connelly原著(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台北市:心理
    蔡敦浩、劉育忠、王慧蘭(2011)。《敘說探究的第一堂課》。台北:鼎茂。
    鄭麗珍(2002)。〈單親家庭與青少年學童的生活適應〉。《社會教育年刊》,第50期,頁13-20。
    賴正偉(2010)。《「我」進入青少年的域外空間》。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賴秉寰(1999)。《劇場與日常生活表演中的看與被看-從角色與心理距離來探討》。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碩士論文。
    二、 英文部分
    Allport,G.W.(1961).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New York:Holt,Rinehart &Winston,Inc.
    Banajiand,M.R.,&Prentice,D.A.(1994)The Self in Social Context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45,297-332.
    Clandinin,D. J. ,& Connelly,F. M. (2001).Reviewed Works: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Tracie E. Costantino.27,(1),107-111
    Cooley,C.H.(1902).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New York:Scribners.
    Corey, G (1990)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Cengage Learning
    Crossley, M. (2000) Narrative psychology, trauma, and the study of self
    identity. Theory and Psychology, 10(4),527-46.
    Emunah, R. (1994). Acting for real: Drama therapy process, technique, and performance.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James,W.(1890).The principle of psychology.New York:Henry Holt
    Landy, R. (1993) Persona and Performance, London: Jessica Kingsley.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 (1998). A new model for classification of approaches to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In A. Lieblich, R. Tuval-Mashiach, & T. Zilber (Eds.),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Thoits,P.A.(2003)Personal agency in the accumulation of multiple role-identities.In P.J.Burke,T.J.Owens,R.T.Serpe & P.A.Thoits(Eds.),Advance in identity theory and resersh(pp.179-194).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Ungar, M. (2010). Families as Navigators and Negotiators: Facilitating Culturally and Contextually Specific Expressions of Resilience. Family Process, 49(3), 421-435.
    Stets, J. E., & Burke, P. J. (2000). Identity Theo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3), 224–237
    Thoits, Peggy A. 2003. ‘‘Personal Agency in theAccumulation of Multiple Role-Identities.’’Pp. 179–94 in Advances in Identity Theoryand Research, edited by P. J. Burke, T. J.Owens, R. Serpe, and P. A. Thoits.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Valentine, G. (2004) Geography and ethics: questions of considerability and activism in environmental ethic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8, 258-263.
    Vinogradov,S,&Yalom,I,D.(1989).Concise Guide to Group Psychotherapy.Amer Psychiatric Pub Inc.
    Stryker, S., & Burke, P. J. (2000).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an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3, 284-29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10126401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26401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GISW.002.2018.F04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Social Work]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1501.pdf2141KbAdobe PDF234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