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873/144892 (79%)
Visitors : 51912817      Online Users : 5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974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742


    Title: 先秦儒家的政治考古學
    The Archaeology of Politics in Pre-Qin Confucianism
    Authors: 李雨鍾
    Li, Yu-Zhong
    Contributors: 劉滄龍
    伍振勳

    Liu, Tsang-Long
    Wu, Zhen-Xun

    李雨鍾
    Li, Yu-Zhong
    Keywords: 先秦儒家
    政治
    考古學
    仁禮
    天命
    Pre-Qin confucianism
    Politics
    Archaeology
    Ren-Li
    Heavenly-Decree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8-29 15:53:19 (UTC+8)
    Abstract: 近世以來,儒家思想常常在政治領域遭受詬病,或被目為迂闊的理想主義,或被視作與集權專制同流。本書嘗試通過「考古學」的方法鬆動傳統思想史研究的限制,突破「道德—政治」二分的格局,進而考掘出蘊含在先秦儒家實踐中的另一種深層「政治性」。這種新的「政治」的發現,啟發自晚近政治哲學界對「政治」的重新定義,它將有助於我們在原本僅僅視作儒家道德性論述的地方,重新看到對於政治生活的構想。由此考掘出的儒家「政治」由兩個運作機制構成,一方面將呈現為橫向運作在「修身—人己—共同體」之間的動態結構,從而避免了任何同一化、集權化的共同體模式,另一方面將展現為「感受—形式」之間的拉扯過程,通過強調人的感受性來對抗「形式化」的支配性結構。
    本書將深入先秦儒家的文本脈絡之中,分上下兩篇來進行這一考古之旅。上篇主要以《論語》與郭店楚簡作為討論對象,是為對早期儒家(孟子之前)話語的不同運作方式進行考察,下篇則以《孟子》、《荀子》及同時代的相關思想文本作為討論對象,旨在追尋先秦儒家在戰國政治話語脈絡中的演變系譜。
    上篇嘗試以四種不同的具體方式來運作「考古學」,第一章通過戲劇人物分析的方式來鬆動、活化覆蓋在《論語》上的既定理解圖式,第二章則在初步描繪出倫理性的「仁禮」結構的同時,通過君子與疏異他人的關係暴露出「政治」的缺席,第三章藉由郭店楚簡來審視這種政治缺席,從而翻轉傳統解讀模式,揭示出一種運作在「修身—人己—共同體」之間的動態政治實踐,而第四章則轉而通過來自墨、法家的挑戰,在郭店楚簡「仁內義外」的觀念中,揭示出因「感受—形式」之張力而不斷衍生的儒家「政治」。
    下篇首先梳理「天道宇宙論」這一直接連通了「修身」與「共同體」的戰國新型政治話語,從而引入權力系譜學的考察向度,以便考察孟子與荀子如何分別在「感受—形式」與「修身—人己—共同體」的架構上,突破這種權力話語的時代壟斷。在孟子部分,「不忍」與「四端」看似統一於性善的道德人性論,實則呼應著「感受—形式」之間的政治行動;在荀子部分,「性情」、「定分」、「先王」的遞進層次同樣並未固化、同一化為一套垂直式的治理結構,而是呈現為「修身—人己—共同體」之間的動態實踐。孟子、荀子所發展的儒家政治,最終成為不同於「天道宇宙論」的一種「天命—共通」的實踐形態,體現為儒家君子在「天—命」的限制與召喚下,無限地尋求著與他人的共通。最後,我們嘗試溢出考古學式的歷史考察,直接引入當代政治哲學的思考,在「潛能」、「複數性」、「共通體」這三個層次上,進一步激發出儒家的當代政治潛能。
    In modern time, Confucianism is always blamed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either for its impractical idealism or its cooperation with the autocratic monarchy. This thesis, however, by the approach of archaeology that cancels the limits of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of thought history, tries to dig out in the practice of Pre-Qin Confucianism the deep “political” that breaks the dual structure of “morality-politics”. This discovery is delighted by the re-definition of “politics”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will uncover an idea about political life in that which was considered merely as moral discourse. In a word, the “politics” of Confucianism is, therefore, consist of two apparatuses: one is operating transversely as a dynamic framework of “self-cultivation/ one-the other/ community” beyond any unified totalitarianist mode; another is presented as the tension between “feeling/ form”, which, to fight against the domination of formalization, emphasizes on the feelingness of human.
    To start this archaeological journey deep into the contexts of Pre-Qin Confucianism,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taking Analects and Guodian Tex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contributes to the operating modes of the discourses of early Confucianism(before Mencius). The second part will concentrate on Mencius, Xunzi, and other relevant texts, for the purpose of pursuing the genealogical trace of Pre-Qin Confucianism in the political discourse contexts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In the first part, the method of archaeology is operating in four specific ways. While Chapter One takes the approach of character analysis to re-activate the fixed schema of interpreting Analects, Chapter Two turns to reveal the absence of “politics” in depicting the ethical structure of “Ren-Li”. Further to consider this absence, Chapter Three discovers a dynamic political practice running as the framework of “self-cultivation/ one-the other/ community” in the reversal of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Chapter Four, by bringing the challenges from Mohism and Legalism, which influence the idea of “Ren-interior Yi-exterior” in Guodian Texts, will focus on how the Confucianism politics is shaped from the tension of “feeling/ form”.
    The second part firstly contributes to the analysis of “Heavenly Way Cosmology”, the new type of political discourse that immediately connects “self-cultivation” and “community”, by which a view of power genealogy is brought in to investigate how Mencius and Xunzi struggle against this rule. In the part of Mencius, while “not-bearing” and “four-sprout” plausibly unified into the moral theory that insists on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the tension between “feeling/ form” is stimulated to call up the political action. In the part of Xunzi, the succeeding process of “Xing-qing”, “distinction” and “Sage-King” is not built as a vertical construction of government, but turns out to be the dynamic practice among “self-cultivation/ one-the other/ community” instead. The politics from Mencius and Xunzi is presented as a practical mode of “Heavenly Decree communicativity”, which encourages the Confucianism Junzi to seek for the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s infinitely in the limit and summon from Heaven. In the end, this thesis tries to advance beyond the archaeological way, by introducing the thinking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In the striking of three keywords as “potentiality”, “plurality” and “communauté”, the modern potentialities of Confucianism politics will finally emerge.
    Reference: 壹、古典文獻

    王先謙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王海天:《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朱彬:《禮記訓纂》,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孫詒讓著,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許富宏:《慎子集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黃懷信:《鶡冠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3年。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黎翔鳳著,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錢穆:《莊子纂箋》,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


    貳、今人論著

    一、專著

    丁四新:《周易溯源與早期易學考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7年。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0年。
    尤銳著,孫英剛譯,王宇校:《展望永恆帝國:戰國時代的中國政治思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王中江:《出土文獻與道家新知》,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王中江:《簡帛文明與古代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光松:《在「德」、「位」之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威威:《莊子學派的思想演變與百家爭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博:《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1年。
    王愛和著,金蕾、徐峰譯:《中國古代宇宙觀與政治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史金納著,蕭高彥譯:《政治價值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史華茲著,王中江編:《思想的跨度與張力——中國思想史論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白川靜著,韓文譯:《孔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伍曉明:《「天命:之謂性!」——片讀《中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安樂哲、郝大維著,何金俐譯:《道不遠人——比較哲學視域中的《老子》》,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朱利安著,宋剛譯:《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
    朱利安著,卓立譯:《勢:中國的效力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收於《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收於《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增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西嶋定生著,武尚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佐藤將之:《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
    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15年。
    佐藤將之:《參於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何炳棣著,范毅軍、何漢威整理:《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吳冠宏:《從儒理到玄義——《論語》與《世說新語》之詮釋理路的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7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李存山:《氣學與仁學》,鄭州:中州古籍,2009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李約瑟著,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國娟:《秦漢之際的儒家思想》,上海:文匯出版社,2011年。
    李零:《中國方術正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李賢中:《墨學:理論與方法》,臺北:揚智文化公司,2003年。
    李澤厚:《新版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年。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方法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15年。
    杜維明著,胡軍、于民雄初譯,張端穗譯校:《仁與修身:儒家思想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狄百瑞著,黃水嬰譯:《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東方朔:《差等秩序與公道世界:荀子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林聰舜:《漢代儒學別裁:帝國意識形態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阿班樞著,吳坤墉譯:《倡議一個批判的政治哲學》,高雄:無境文化公司,2010年。
    施特勞斯著,李世祥等譯:《什麼是政治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世界史的結構》,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013年。
    柄谷行人著,林暉鈞譯:《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2015年。
    柯雄文著,李彥儀譯,沈清松審訂:《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津田左右吉著,曹景惠譯注:《論語與孔子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5年。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苟東鋒:《孔子正名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 · 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夏含夷著,周博群等譯:《重寫中國古代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 卷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郝大維、安樂哲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郝大維、安樂哲著,何剛強譯,劉東校:《先賢的民主: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高木智見著,何曉毅譯:《先秦社會與思想:試論中國文化的核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
    張成秋:《莊子篇目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8年。
    張亨:《思文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張林祥:《《商君書》的成書與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張增田:《黃老治道及其實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9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曹峰:《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曹峰:《中國古代「名」的政治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曹峰:《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曹峰:《楚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研究》,臺北:臺灣書房公司,2010年。
    梁家榮:《仁禮之辨——孔子之道的再釋與重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梁啟超著,賈馥茗標點:《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梁濤:《「親親相隱」與二重證據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4年
    畢來德著,周丹穎譯:《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無境文化公司,2011年。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許從聖:《顏回形象與儒道人觀探索》,臺北:文津出版公司,2017年。
    郭靜云:《親仁與天命:從〈緇衣〉看先秦儒學轉化成「經」》,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0年。
    郭靜雲:《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
    陳來:《竹帛〈五行〉與簡帛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陳偉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解析》,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
    陸威儀著,王興亮譯:《哈佛中國史·早期中華帝國:秦與漢》,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辨證三卷》,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3年。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詮釋與思辯——從先秦儒學、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曾秀景:《論語古注輯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二)》,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6年。
    楊義:《論語還原》,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楊儒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3年。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再修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路德斌:《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趙世超:《周代國野關係研究》,臺北:文津出版公司,1993年。
    趙鼎新著,夏江旗譯:《東周戰爭與儒法國家的誕生》,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儂曦著,郭建玲,張建華,夏可君譯:《無用的共通體》,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劉滄龍:《氣的跨文化思考:王船山氣學與尼采哲學的對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6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
    劉澤華:《中國的王權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增淵龍夫著,呂靜譯:《中國古代的社會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鄧小虎:《荀子的為己之學:從性惡到養心以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鄭良樹:《商鞅及其學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鄭傑文:《中國墨學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錢新祖:《中國思想史講義》,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閻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戴卡琳著,楊民譯:《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的角度》,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羅哲海著,陳咏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
    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臺北:萬卷樓出版公司,2000年。
    嚴靈峰:《列子辯誣及其中心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
    顧史考:《郭店楚簡先秦儒書宏微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二、專書論文

    小倉芳彥著,許洋主譯:〈《左傳》中的霸與德——「德」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收於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 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頁1-27。
    石元康:〈天命與正當性:從韋伯的分類看儒家的政道〉,收於陳祖為、梁文韜編:《政治理論在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26-64。
    李長春:〈政治生活:批評與辯護——《論語·微子》篇臆解〉,收於陳少明主編:《思史之間:「論語」的觀念史釋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頁210-224。
    姜廣輝:〈郭店儒簡研究的參考坐標〉,收於龐樸等:《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2年,頁13-23。
    曹峰:〈《黃帝四經》法思想的人性論基礎〉,收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頁526-545。
    曹峰:〈黃帝的「法天則地」與《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收於徐炳主編:《黃帝思想與先秦諸子百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頁36-66。
    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收於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臺大人社高研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頁5-59。
    郭梨華:〈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收於林慶彰,李學勤等編:《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臺北:臺灣書房出版公司,2007年,頁235-266。
    陳少明:〈《論語》「外傳」:對孔門師弟傳說的思想史考察〉,收於陳少明主編:《思史之間:「論語」的觀念史釋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頁2-22。
    陳少明:〈孔門三傑的思想史形象〉,收於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頁39-73。
    陳立勝:〈《論語》中的勇:歷史建構與現代啟示〉,收於陳少明主編:《思史之間:「論語」的觀念史釋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頁84-109。
    楊儒賓:〈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收於林慶彰、李學勤等編:《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臺北:台灣書房出版公司,2007年,頁356-373。
    葉山著,林凡譯:〈秦的法律與社會——關於張家山《二年律令》等新出土文獻的思考〉,收於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頁299-325。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大文學院,2001年,頁50-77。
    鄭開:〈黃老的帝道:王霸之外的新思維〉,收於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十輯)》,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頁491-525。
    戴卡琳:〈墨子和楊朱的血液在儒家的筋肉裏——〈唐虞之道〉的「中道觀」〉,收於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新出土楚簡研究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頁326-356。
    韓中誼:〈「管仲不死而相桓公」的思想史評注〉,收於陳少明主編:《思史之間:「論語」的觀念史釋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頁163-177。
    龐樸:〈「仁」字臆斷:從出土文獻看仁字古文和仁愛思想〉,收於龐樸等:《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公司,2002年,頁163-168。

    三、期刊論文

    尤銳:〈新舊的融合:荀子對春秋思想傳統的重新詮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1期,2003年12月,頁137-184。
    伍振勳:〈「天命」的主題:《中庸》首章的解讀與詮釋〉,《文與哲》第31期,2017年12月,頁101-140。
    伍振勳:〈先秦〈中庸〉文本的形成及解讀問題——「述者」文本的觀點〉,《臺大中文學報》第52期,2016年3月,頁1-42。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第46期,2014年9月,頁51-86。
    伍振勳:〈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43-83。
    佐藤將之:〈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為中心〉,《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215-244。
    李雨鍾:〈為承認而制禮:重審荀子思想定位的當代可能性〉,《清華學報》新47卷第4期,2017年12月,頁621-650。
    李雨鍾:〈從人「性」論到共「同」體:孟子與荀子的方案〉,《臺大中文學報》第61期,2018年6月,頁49-88。
    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洪嘉琳譯:〈《莊子》中的《管子》心術系統學說〉,《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2006年7月,頁3-28。
    周大興:〈《列子·楊朱篇》論析〉,《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9-44。
    林淑芬:〈創作論:洪希耶的歷史與政治書寫〉,《中外文學》第43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17-58。
    青山大介:〈戰國時代「明主」觀念探析——以「聖人」的對比為切入點〉,《東亞觀念集刊》第11期,2016年12月,頁61-96。
    梁濤:〈荀子人性論的中期發展——論〈禮論〉、〈性惡〉、〈正名〉的性—偽說〉,《學術月刊》2017年第4期,頁28-41。
    梁濤:〈荀子人性論的歷時性發展——論〈王制〉、〈非相〉的情性—義辨說〉,《中國哲學史》2017年第1期,頁5-11。
    梁濤:〈荀子人性論的歷時性發展——論〈修身〉、〈解蔽〉、〈不苟〉的治心—養心說〉,《哲學動態》2017年第1期,頁59-68。
    梁濤:〈荀子人性論的歷時性發展——論〈富國〉、〈榮辱〉的情性—知性說〉,《哲學研究》2016年第11期,頁46-53。
    梁濤:〈荀子對「孟子」性善論的批判〉,《中國哲學史》2013年第4期,頁33-40。
    梅廣:〈從楚文化的特色試論老莊的自然哲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7(,2007年11,頁1-38。
    馮耀明:〈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23字衍文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14期,2005年7月,頁169-230。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中國文哲集刊》第10期,1997年3月,頁1-24。
    戴卡琳著,袁青、李庭綿譯:〈墨家「十論」是否代表墨翟的思想?——早期子書中的「十論」標語〉,《文史哲》2014年第5期,頁5-18。

    四、西文文獻

    Agamben, Giorgio. Homo Sacer: Sovereign Power and Bare Life, tran. Daniel Heller-Roaz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Agamben, Giorgio. Nudities, tran. David Kishik & Stefan Pedatell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tiy Press, 2011.
    Agamben, Giorgio. Potentialities: Collected Essays in Philosophy, ed. & tran. Daniel Heller-Roaze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tiy Press, 1999.
    Agamben, Giorgio. The Signature of All Things: On Method. tran. Luca D’Isanto with Kevin Attell. New York: Zone Books, 2009.
    Agamben, Giorgio. The Use of Bodies, tran. Adam Kotsk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Arendt, Hannah. The Human Con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Arendt, Hannah. The Promise of Politics, ed. Jerome Kohn.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2005.
    Buber, Martin. I and Thou, tran. Ronald Gregor Smith. New York: Scribner Classics: 2000.
    Chen, Ning. “The Id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Mencian Discussion of Human Nature: A Reexamination”, in Alan K. L. Chan(ed.), Mencius: Contexts and Interpretation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 ‘i Press, 2002, pp.17-41.
    Chong, Kim-chong. Early Confucian Ethics. Chicago and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2007.
    Davidson, Arnold I.. “Archaeology, Genealogy, Ethics”, in Foucault: A Critical Reader, ed. David Hoy. London: Basil Blackwell, 1986, pp.221-233.
    Defoort, Carine. “Are the Three ‘Jian Ai’ Chapters about Universal Love?”, in The Mozi as An Evolving Text : Different Voic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ed. Carine Defoort & Nicolas Standaert. Leiden&Boston: Brill, 2013, pp.35-67.
    Dreyfus, Hubert L. & Rabinow, Paul.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The Harvester Press, 1982.
    Foucault, Michel.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The Foucault Reader. ed. Paul Rabinow.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4, pp.76-100.
    Foucault, Michel. 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 1: La volonté de savoir. Paris: Gallimard, 1976.
    Foucault, Michel.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 A. M. Sheridan Smith.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Foucault, Michel. The Government of Self and Others: Lectures at the Collѐge de France 1982-1983, tran. Graham Burchell. New York: Picador, 2010.
    Graham, A. C.. Disputer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1989.
    Graham, A. C.. Studies in Chinese Philosophy &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Singapore: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6.
    Graham, A. C.. Yin-Yang and the Nature of Correlative Thingking. Singapore: 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6.
    Jaspers, Karl.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tran. Michael Bullock.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Kwok, Sai Hang. “Tianming and the Other: Rethinking the Source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Zhong Yong and Emmanuel Levinas”. in Front. Philos. China 2016, 11(3), pp.502-510.
    Mouffe, Chantal. The Return of the Political. London&New York: Verso, 1993.
    Nancy, Jean-Luc. La Communauté Désœuvrée. Paris: Christian Bourgois éditeur, 1999.
    Pines, Yuri. Foundations of Confucian Thought: Intellectual Life in the Chunqiu Period, 722-453 B.C.E. Honolulu: Universtiy of Hawai’I Press, 2002.
    Ranciѐre, Jacques. La Mésentente: Politique et philosophie. Paris: Galiée,1995.
    Schmitt, Carl.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Expanded Edition). tran. George Schwab.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7.
    Schwartz, Benjamin I. . China and Other Matter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Schwartz, Benjamin I.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Tu, Wei-ming. Humanity and Self-Cultivation: Essays in Confucian Thought. 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 1998.
    Van Norden, Bryan W. . “Mengzi and Xunzi: Two Views of Human Agency”, in Virtur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 ed. T. C. Kline III & Philip J. Ivanho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pp.103-134.
    Young, Iris Marion.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tity Press, 1990.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31515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15151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DIS.NCCU.CHI.018.2018.A08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1201.pdf6659KbAdobe PDF289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