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101
|
Title: | 臺灣教育工作者的靈性教育觀 The perspective on spiritual education of the Taiwanese educators |
Authors: | 林忠蔚 Lin, Chung-Wei |
Contributors: | 余民寧 林忠蔚 Lin, Chung-Wei |
Keywords: | 臺灣教育工作者 靈性 靈性教育 概念構圖 靈性的二維框架(2DS) 全人教育 Taiwanese educators Spirituality Spiritual education Concept mapping The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Spirituality (2DS) Holistic education |
Date: | 2018 |
Issue Date: | 2018-07-31 13:49:29 (UTC+8) |
Abstract: | 靈性與靈性教育包含的概念眾多且不一致,本研究想要藉由探索教育工作者對靈性及靈性教育的範圍及核心要旨,反映出臺灣靈性教育的現況。
重要的研究結果為:(1)台灣的教育環境對關於靈性及靈性教育的接納程度還不夠友善,也反映出對全人教育的觀點還是停留在形式上的口號,卻不知道其核心內涵是靈性教育。(2)臺灣的教育工作者的靈性觀與靈性教育觀有初步的認識且務實。(3)建立「靈性的二維框架(2DS)」,縱向成長即個人生命及意識層次的成長;橫向連結即個體與其他人事物的關係彼此相連。(4)以「2DS」來檢視臺灣教育工作者的靈性及靈性教育觀,發現理解尚有不足。(5)以「2DS」分析臺灣靈性教育的概況,發現教育當局不夠重視,而且認識也不足夠。
建議:(1)2DS對國家而言可以作為靈性教育的課程綱要;對教育工作者可以作為活動或課程設計的參考指標;對學校可發展靈性教育計畫或學校評鑑之指標;對研究者可以作為發展量表的基礎。(2)教育工作者的世界觀需要新的典範轉移。(3)在方法上針對概念構圖的實施提出調整。 The concepts contained in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ity education are numerous and inconsistent. This study aims to reflect the current state of spiritual education in Taiwan by exploring the scope and core of educational and spiritual education for educators.
The primary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1) limited level of acceptance is saliently featured in the educational settings in Taiwan as the focal understanding of holistic education as spiritual education is still missing and remains at a slogan level; (2) preliminary yet substantial understanding of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education has been made among Taiwanese educators; (3) a “Two-Dimensional Framework of Spirituality”, or 2DS, is schematized, intertwining vertical growth that highlights an individual’s life and consciousness and horizontal connection between an individual and his/her counterparts; (4)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spirituality and spiritual education among Taiwanese scholars under the lens of 2DS; (5)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and emphasis of spiritual education of education authority in Taiwan, again, under the lens of 2DS.
Taken together,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provide insights into: (1) for infusing 2DS as a reference indicator into the syllabus and content for spiritual education for the country; 2DS as an indicator for schools to developmental projects or assessment practices and as a benchmark; for researchers as a development scales; (2) suggesting a new paradigm shift to construct the educators’ worldviews; (3) adjusting the actual implementation of concept mapping; and (4) adopting 2DS as an indicator of curriculum design for educators; developmental projects or assessment practices and as a benchmark for development scales. |
Reference: |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于施洋譯(2010)。對與錯的人生邏輯課(原作者:Fernando Savater)。臺北市:漫遊者文化。(原著出版:1991)。
大通書局(主編)(1976)。論教育之宗旨。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第五冊)(頁1855-1858)。臺北市:大通。
中國文化大學(無日期)。理性心理學。中華百科全書。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918
方永泉(2015)。靈性可教嗎?─從靈性教學的特殊性看生命教育中的靈性教學問題。市北教育學刊,51,1-26。
王如哲(2002)。知識經濟時代的學校競爭力。臺灣教育,613,11-19。
丘羽先譯(2008)。變的美學︰一個顛覆傳統的治療視野(原作者:B. Keeney)。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2002)
朱侃如譯(1997)。千面英雄(原作者:Joseph Campbell),臺北市:立緒。(原著出版:1949)
朱侃如譯(2015)。神話的力量:內在的旅程,英雄的冒險,愛情的故事(原作者:Joseph Campbell)。臺北市:立緒。
行政院(1996)。教育改革總咨議報告書,台北: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頁86。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市:商鼎。
余民寧(2015)。幸福心理學:從幽谷邁向巔峰之路。臺北市:心理。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政達、郭昭佑(1997)。概念構圖法在國民小學教科書評鑑標準建構之應用。教育與心理研究,20(2),217-242。
吳清山、林天祐(2003)。教育小辭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智勳(2000)。神學本土化的原則。神思,47,1-21。
吳煒聲譯(2016)。正向心理學:人類優勢的科學與實務探索(原作者:Shane J. Lopez, Jennifer Teramoto Pedrotti, C. R. Snyder)。臺北市:雙葉。(原著出版:2015)
李宏鎰譯(2017)。認知心理學(原作者:R. J. Sternberg, K. Sternberg)。臺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2016)
李昱平譯(2008)。如何成為全人教師(原作者:John P. Mill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1989)
李雅筑(2018年5月)。實驗學校大爆發。商業週刊,1592,56-64。
杜強國、林芳生(1999)。靈性健康與職場靈性之探索性研究-以C公司為例。全球商業經營管理學報,1,35-50。
車文博(1996)。西方心理學史。臺北市:東華。
車文博(1999)。人本主義心理學評價新探。心理學探新,1,4-15。
周天度(1994)。蔡元培傳。臺北市 : 新潮社。
周祝瑛(2008)。臺灣下一代教育的未來在哪裡?--從教育的「貧」與「弱」到「富」而「強」。教育研究月刊,168,126-136。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a)。長青心理學:意識光譜。載於(Roger Walsh,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54-70頁)。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1993)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b)。超常意識狀態的類比與圖解。載於(Roger Walsh,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77-86頁)。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1993)
易之新、胡因夢譯(2003c)。第三篇:清明夢。載於(Roger Walsh, Frances Vaughan主編),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119-142)。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1993)
易之新譯(2005)。超個人心理治療(原作者:Brant Cortright)。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1997)
林震岩(2007)。多變量分析:SPSS的操作與應用。臺北市:智勝文化。
洪瑞璘譯(2016)。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原作者:Georg Northoff)。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原著出版:2014)
洪蘭譯(2013)。情緒大腦的祕密檔案:從探索情緒形態到實踐正念冥想(原作者:R. J. Davidson, S. Begley)。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2012)
胡因夢、劉清彥譯(2011)。恩寵與勇氣 : 生與死的靈性與療癒(原作者:Ken Wilber)。臺北市 : 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1991)
胡悅倫、余民寧(2009)。中學教師甄選口試題目圖像及其教育理念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2(1),29-56。
若水譯(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原作者:李安德)。臺北市:桂冠。
夏允中、黃光國(2014)。含攝文化下的積極心理學:以曼陀羅自我模型建構良心理論。臺灣心理諮商季刊,6(3),1-14。
孫效智(2014)。生命教育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之研究期末報告。國家教育研究院委託之專題研究期末報告。(編號:102-8-1),未出版。
翁昌黎譯(2013)。孔恩vs.波普︰爭奪科學之魂(原作者:Steve Fuller)。臺北市:群學。(原著出版:2003)
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2010)。生態心理學:復育地球,療癒心靈(原主編:Theodore Roszak, Mary E. Gomes, Allen D. Kanner)。臺北市:荒野保護協會。(原著出版:1995)
國民教育法(1979年5月23日)。
國民學校法(已廢止)(1944年3月15日)。
國教署(2014)。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新增科技領域配套規劃情形說明【即時新聞】。取自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7075025911FF0ACF
張凌虛譯(2013)。在家也能華德福(原編者:Crayonhouse)。臺北市:小樹文化。
張淑美、陳慧姿(2008)。高雄地區高中教師靈性健康現況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生死學研究,7,89-137。
張淑美、蔡淑敏譯(2007)。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原作者:Ron Mill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1990)
張淑美等譯(2009)。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原作者:John P. Miller)。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2001)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files/15-1000-14113,c1594-1.php?Lang=zh-tw
教育部(無日期a)。全人教育。教育百科。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全人教育&search=全人教育
教育部(無日期b)。實證主義。教育百科,取自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實證主義。
教育部(無日期c)。靈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5.lvYG&o=e0&sec=sec1&index=1
梁永安譯(2000)。超越後現代心靈(原作者:Houston Smith)。臺北市:立緒。(原著出版:2015)
梁永安譯(2014)。英雄的旅程(原編著:Phil Cousineau)。臺北市:立緒。(原著出版:1999)
章瑋譯(2016)。這個觀念該淘汰了:頂尖專家們認為會妨礙科學發展的理論(原編者:John Brockman)。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2015)
許妍飛譯(2015)。在家也能蒙特梭利(原作者:Tim Seldin)。臺北市:親子天下。
郭昭佑(2001)。教育評鑑指標建構方法探究。國教學報,13,251-278。
陳以禮譯(2013)。買一件衣服要付多少錢?(原作者: Elizabeth L. Cline)。臺北市:時報。(原著出版:2012)
陳怡靖 (2004)。臺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素幸譯(2004)。不斷幸福論(原作者:S. Klein)。臺北市:大塊文化。(原著出版:2002)
陳嫻若譯(2014)。基督教如何創造西方世界(原作者:橋爪大三郎,大澤真幸)。臺北市:如果。(原著出版:2011)
陳德中、溫宗堃譯(2013)。正念減壓初學者手冊(原作者:J. Kabat-Zinn)。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2012)
傅佩榮譯(2006)。人的宗教向度(原作者:Louis Dupré)。臺北市:立緒。(原著出版:1972)
彭芷雯、傅國倫譯(2011)。覺醒時刻:巴觀的合一祝福(原作者:Sri Bhagavan)。臺北市:方智。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臺北市:高等教育,70-71。
馮朝霖(2006)。謙卑.敢行與參化。李崇建:《移動的學校》推薦文。臺北市:寶瓶文化。
馮朝霖(2009)。教育美學與美學領導–創造二十一世紀學校新教育文化典範。2009年03月31日於國家教育研究院豐原院區對98年全國國民中學校長培訓之簡報內容,取自ftp://adm.csj.ks.edu.tw/pub/exam-adm/I-116%AE%D5%AA%F8%AFZ/116%B4%C1%AE%D5%AA%F8%AFZ%A6U%B6g%C1%BF%B8q/116-5%C1%BF%B8q/6.%B1%D0%A8%7C%AC%FC%BE%C7%BBP%AC%FC%BE%C7%BB%E2%BE%C9.ppt
馮朝霖(2015)。靈性生態學與美感教育。教育脈動,2。2015年06月。
馮朝霖(2016)。曖昧、謙卑與參化–新世紀的世界觀教育。載於馮朝霖(編著),乘風尋度:教育美學論輯(16-43頁)。新竹市:道禾書院。
黃小萍譯(2015)。失靈的大地:生態心理學的反思與實踐(原編者:Mary-Jayne Rust,Nick Totton)。臺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2012)
黃懿翎譯(2015)。在候診室遇見佛陀:一位叛逆醫師的終極療癒之旅(原作者:P. Brenner)。臺北市:紅桌文化。(原著出版:2012)
楊朝祥(2013年4月26日)。教育的「馬太效應」正愈演愈烈。取自https://www.npf.org.tw/1/12188
葉浩生、賈林祥譯(2005)。人類與動物心理學講義(原作者:Wilhelm Wundt)。西安:陝西人民。(原著出版:1894)
榮泰生(2009)。SPSS與研究方法,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劉俊庚、邱美虹(2012)。我國小學科學課程演進與回顧(上)(下)。科學教育月刊,351,2-27。
劉真如譯(2005)。梅迪奇效應(原作者:F. Johansson)。臺北市:商周。(原著出版:2004)
劉森堯譯(2003)。閒暇:文化的基礎(原作者:Josef Pieper)。臺北市:立緒。(原著出版:1947)
潘震澤譯(2005)。夢的新解析:承繼佛洛伊德的未竟之業。(原作者:J. Allan Hobson)。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2002)
鄭同僚、徐永康(2017)。日本寬鬆教育對臺灣實驗教育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277,79-93。
賴聲川譯(2012)。僧侶與哲學家:父子對談生命意義。臺北市:究竟。
謝佩穎(2016年8月21日)。台大生來自哪?學者研究:北市大安區最多。TVBS NEWS。取自https://news.tvbs.com.tw/life/670035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2009)。教育之宗旨。王國維全集(16卷)(頁330-333)。杭洲:淅江教育。
羅恩冕,郭昭佑(2018)。我國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指標之研究:概念構圖法的調整應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4(1),1-34。
關瑞文(2016)。探索「全人關顧」–「靈性」的本色化。神學院通訊,50,1-5。
龔卓軍譯(2000)。靈性復興–科學與宗教的整合道路(原作者:Ken Wilber)。臺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1998)
英文部分
Alicke, M. D., & Govorun, O. (2005). The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In M. D. Alicke, D. A. Dunning, & J. I. Krueger (Eds.), Studies in self and identity. The self in social judgment (pp. 85-106). New York, NY: Psychology.
De Souza, M. (2016). Spirituality in education in a global, pluralised world (Vol. 160). New York, NY: Routledge.
Dutton, D. G., & 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0(4), 510.
Estanek, S. M. (2006). Redefining spirituality: A new discourse.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40(2), 270-281.
Harper, J. (2010, January 27). Weighing Human Souls – The 21 Grams Theory [web article].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istoricmysteries.com/the-21-gram-soul-theory/
Harris, K. I. (2007). Re-conceptualizing spirituality in the light of educating young childr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s Spirituality, 12(3), 263-275.
Kane, M., & Rosas, S. (2017). Conversations about group concept mapping: Applications, examples, and enhancements. Thousand Oaks, CA: Sage.
Kane, M., & Trochim, W. M. (2007). Concept mapping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Novak, J. D. (1990). Concept mapping: A useful tool for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10), 937-949.
Spirituality (n.d.) I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online dictionar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spirituality
Trochim, W. M. K., & Linton, R.(1986). Conceptualization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9(4), 289-308.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10115251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11525161 |
Data Type: | thesis |
DOI: | 10.6814/DIS.NCCU.EDU.014.2018.F02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林忠蔚.pdf | 2690Kb | Adobe PDF2 | 674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