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833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873/144892 (79%)
造訪人次 : 51941951      線上人數 : 6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332


    題名: 「莎韻之鐘」事件的影像歷史再現及文化意義──以《莎韻之鐘》與《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為例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ayun Incident”: Using Sayon no Kane and Finding Sayun as Case Studies
    作者: 霍嘉萱
    Huo, Jia-Shiuan
    貢獻者: 陳儒修
    Chen, Ru-Shou
    霍嘉萱
    Huo, Jia-Shiuan
    關鍵詞: 莎韻之鐘
    不一樣的月光
    歷史再現
    認同
    國策電影
    原住民電影
    Sayon no Kane
    Finding Sayun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Identity
    National policy film
    The aboriginal film
    日期: 2018
    上傳時間: 2018-07-03 17:40:42 (UTC+8)
    摘要: 臺灣原住民的主體論述空間及歷史話語權,長久以來都被操控在殖民統治者與漢人的筆下,而1938年發生的「莎韻之鐘」事件(Sayun Incident)便是極具代表性的例證,並陸續出現了許多衍生性文本,其中以電影《莎韻之鐘》(サヨンの鐘,1943)最受關注。而隨著原住民運動和族群傳播權的發展,《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Finding Sayun, 2011)除了是首部由原住民編導的劇情長片,也是首次從南澳泰雅族自身觀點來詮釋「莎韻事件」,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因此,本研究以「莎韻之鐘」事件為主題,透過「論述分析法」(discourse analysis)來探討《莎韻之鐘》與《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這兩部電影的影像歷史再現及其文化意義,而主要研究問題分為三個層面:第一,日本殖民政府和電影產製者藉由《莎韻之鐘》建構何種原住民的「形象」及「文化認同」;第二,在電影《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當中,原住民導演又會如何詮釋「莎韻事件」並重塑自我主體性的「文化認同」;第三,根據這兩個跨時代文本的脈絡分析,瞭解首部原住民編導電影的「論述策略」,以及對於南澳泰雅族的「文化意義」。

    研究發現,電影《莎韻之鐘》在殖民意識形態與社會權力結構的運作之下,其影像歷史再現扭曲了原本的社會真實,將原住民描寫為「被馴化的他者」形象,更進一步建構原住民的身分和文化認同;而電影《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則顯示原住民電影工作者挪用或重塑「莎韻事件」的內涵意義,並且呈現各種論述交錯的歷史記憶,以及多元、混雜的身分與文化認同;此外,《不一樣的月光:尋找沙韻》作為原住民編導電影劇情長片的開端,也顛覆主流電影的論述策略,嘗試運用多重敘事觀點和非本質化的再現模式,來達成自我書寫的對抗性實踐,並從中彰顯原住民主體意識及族群發展的重要價值。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subject position and historical discourse have long been manipulated by colonial rulers and the Han Chinese. “Sayun Incident”, which took place in 1938, is a very representative example. And many derivative texts have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among which the film Sayon no Kane (サヨンの鐘, 1943) has attracted the most attention. Ow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genous movements and ethnic communication right, Finding Sayun (2011) is not only the first feature film directed by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but also the first interpretation of “Sayun Incident”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the Atayal in Nan`ao. Therefore, this film is of considerabl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This study adopts discourse analysis to research into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Sayun Incident”. My findings indicate: (a) Under the operation of the colonial ideology and social authority structure, the film Sayon no Kane distorts the social reality by portraying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as “the domesticated other”, and further constructs their cultural identities. (b) The film Finding Sayun reveals that Taiwanese indigenous female director, Laha Mebow, applies or remodels the connotations of “Sayun Incident”. Moreover, it manifests the multiple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interwoven cultural identities by the unusual discourse strategi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 期刊論文與新聞報導
    下村作次郎(2007)∕張婷婷、曾麗蓉譯(2007)。〈連結相扣的帝國物語──吳鳳‧霧社事件‧「莎蓉之鐘」〉,《台灣文學館通訊》,17: 32-37。
    井迎瑞(2014)。〈重返作為方法:影片《沙鴦之鐘》的觀看之道〉,《西南邊疆民族研究》,14: 9-14。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 6-19。
    巴蘇亞·博伊皙努(2000)。〈傳播媒體與原住民〉,《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8: 2-3。
    田玉文(1994)。〈鐘響五十年:從《沙鴦之鐘》談影像原住民〉,《電影欣賞》,12(3): 15-22。
    李力劭(1994)。〈《沙鴦之鐘》:影像的記憶與失憶〉,《電影欣賞》,12(3): 40-43。
    李亦園(1963)。〈南澳泰雅人的傳說神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5: 97-135。
    李妮娜(2012)。〈從日本鯉魚旗看中日文化交融〉,《青年文學家》,436: 185。
    李展平(2007)。〈重返電影《沙鴦之鐘》現場-(櫻之都)春陽部落〉,《臺灣博物》,26(2): 48-55。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12(3): 55-64。
    李道明(1995)。〈日本統治時期電影與政治的關係〉,《歷史月刊》,94: 123-128。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 4-25。
    吳佩珍(2010)。〈台灣皇民化時期官方宣傳的建構與虛實:論真杉靜枝「沙韻之鐘」翻案作品〉,《台灣文學學報》,17: 67-97。
    周樑楷(1992)。〈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評論「誰殺了甘迺迪」及「返鄉第二春」〉,《當代》,74: 48-61。
    周樑楷(1993)。〈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88: 10-17。
    周樑楷(1999a)。〈影視史學、知識基礎與課程主旨之反思〉,《臺大歷史學報》,23: 445-470。
    周樑楷(1999b)。〈影視史學與地方史〉,《宜蘭文獻雜誌》,42: 3-11。
    林文玲(2001)。〈米酒加鹽巴:「原住民影片」的再現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 197-234。
    林文玲(2005)。〈翻轉漢人姓名意像:「請問『蕃』名」系列影片與原住民影像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8: 85-134。
    林文玲(2013)。〈製作「原住民」:轉換中的技術載體,轉化中的文化身分〉,《臺灣人類學刊》,11(1): 155-187。
    林正芳(1994)。〈《莎韻之鐘的迷思》座談會後記〉,《宜蘭文獻雜誌》,12: 96-101。
    林福岳、陳楚治(2008)。〈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探源及詮釋〉,《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1(1): 59-82。
    林福岳(2009)。〈原住民族知識體系中傳播研究的可能脈絡〉,《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 55-98。
    林福岳(2010)。〈由「他者」轉向「我群」──原住民電視台傳播主體性實踐之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3(2): 131-162。
    林福岳(2011)。〈原住民部落自主傳播的媒介試驗:花蓮縣福音(Lohok)部落「村長麥克風」計畫〉,《傳播研究與實踐》,1(2): 149-177。
    林福岳(2012)。〈主體性的呈現,傳播權的實踐──台灣原住民族自主傳播的發展歷程〉,《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11: 1-24。
    柯塞(Lewis A. Coser)原著(1992)∕邱澎生譯(1993)。〈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 20-39。
    胡台麗(2006)。〈臺灣原住民民族誌影片的新貌〉,《博物館學季刊》,20(4): 59-73。
    郝永華(2008)。〈Representation:從再現到表徵──論斯圖爾特·霍爾的文化表徵理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41(6): 73-80。
    陳依玫(1987)。〈你了解他嗎?對山地同胞的認識調查〉,《時報週刊》,476: 53-57。
    陳明珠(2003)。〈媒體再現與認同政治〉,《中國傳媒報告》,8: 88-93。
    陳昭順(1994)。〈莎韻之鐘的迷思:揭開一段被塵封的原住民歷史〉,《歷史月刊》,79: 108-114。
    陳雪雲(1990)。〈論媒介現實之論述分析〉,《社會教育學刊》,19: 135-167。
    郭良文(2002)。〈流動的認同,建構的國族想像〉,《中華傳播學刊》,2: 41-46。
    郭明正(1994)。〈影片中的虛像與歷史真相:沙鴦(Sayun)之鐘〉,《電影欣賞》,12(3): 36-39。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台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1: 57-96。
    倪炎元(1999)。〈再現的政治:解讀媒介對他者負面建構的策略〉,《新聞學研究》,58: 85-111。
    翁巧嫣(2009)。〈意識形態與電影評論:民族主義、激進主義及自由主義的美國電影觀〉,《新北大史學》,7: 29-44。
    翁秀琪、陳慧敏(2000)。〈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4: 1-162。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 117-149。
    徐叡美(2004)。〈電影與歷史:評介史家費侯、戴維斯與羅森史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5: 199-216。
    張玉佩(2000)。〈當認同遇到隱喻:談隱喻在認同塑造的運作〉,《新聞學研究》,64: 73-101。
    張錦華、黃浩榮、洪佩民(2003)。〈從多元文化觀點檢視新聞採寫教科書──以原住民族群相關報導為例〉,《新聞學研究》,76: 129-153。
    悠蘭·多又(2015)。〈Kneril balay na Tayal我的樣子:泰雅女子之生命記憶〉,《原住民族文獻》,20: 31-37。
    傅柯(Michel Foucault)原著(1974)∕林寶元譯(1990)。〈電影與人民記憶:<電影筆記>訪傅柯(I)〉,《電影欣賞》,44: 8-17。
    傅柯(Michel Foucault)原著(1974)∕王浩威譯(1990)。〈我,皮耶·希維葉:<電影筆記>訪傅柯(II)〉,《電影欣賞》,44: 18-20。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黃秀端(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5(4): 129-180。
    黃季平(2013)。〈原住民族主題電影在教育現場的運用〉,《原教界》,49: 12-19。
    黃耀弘(2016)。〈探討歷史的負面性:從魏德聖的《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談起〉,《中外文學》,45(3): 125-157。
    溫浩邦(1996a)。〈歷史生產的多重性:罷工、莎韻與歷史詮釋〉,《宜蘭文獻雜誌》,20: 3-23。
    葉雅玲(2004)。〈原住民女性身分認同與(被)書寫的變貌-從沙鴦、綢仔絲萊渥到利格拉樂‧阿女烏〉,《文學新鑰》,2: 91-105。
    楊悅(2009)。〈打著特殊標記的光影──從“滿映”看國策電影宣傳〉,《電影評介》,387: 12。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 1-102。
    趙民、陸曄(2007)。〈文化身份的生成與再造:從《沙鴦之鐘》到《月光小夜曲》〉,《新聞大學》,91: 75, 116-121。
    蔡篤堅(1999)。〈兩極徘徊中的台灣人影像與身分認同-來自新電影的反省與質疑〉,《中外文學》,27(8): 16-42。
    劉亮雅(2016)。〈並非簡單的文明與野蠻之對立:《賽德克‧巴萊》裡的歷史再現與認同政治〉,《中外文學》,45(3): 15-48。
    蕭阿勤(2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 77-138。
    鍾俊敏(2006)。〈台灣棒球、民族認同、和日本殖民主義(1895-1945)〉,《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7(4): 1-10。
    鍾喬(1994年3月21日)。〈追溯「沙鴦之鐘」走訪與「霧社事件」有關的一段歷史〉,《聯合報》。
    簡浴沂(1995)。〈南澳鄉尋根之旅札記〉,《宜蘭文獻雜誌》,18: 81-96。
    羅頗誠(1994)。〈《沙鴦之鐘》的殖民情境〉,《電影欣賞》,12(3): 44-47。
    羅燦煐(1998)。〈性暴力的文化再現:港台強暴電影的文本分析〉,《新聞學研究》,57: 159-190。
    羅嘉薇(2007年3月12日)。〈請問蕃名 找回祖靈的賜名〉,《聯合報》,A6版。

    二、 專書與編輯書
    下村作次郎著(2002)∕張政傑譯(2012)。〈外地大眾文學的可能性──從臺灣文學的視點出發〉,吳佩珍(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中)》,頁13-3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下村作次郎著(2002)∕吳婉萍譯(2012)。〈各種《莎勇之鐘》的探討──劇本、小說兩部、電影腳本、教科書〉,吳佩珍(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中)》,頁33-6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三澤真美惠(2002)。《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臺北:前衛出版社。
    三澤真美惠著(2010)∕李文卿、許時嘉譯(2012)。《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川瀨健一著∕李常傳譯(2002)。《台灣電影饗宴:百年導覽》。臺北:南天書局。
    山根貞男著(2003)∕邱淑婷譯(2004)。〈娓娓道來的大場面:重讀清水宏〉,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27-28。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孔文吉(2000)。《忠於原味:原住民媒體、文化與政治》。臺北:前衛出版社。
    巴瑞齡(2011)。《原住民影片中的原漢意識及其運用》。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巴蘇亞·博伊哲努(2002)。《思考原住民》。臺北:前衛出版社。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石井輝男、大貫雅吉志(1997)∕邱淑婷譯(2004)。〈雖然曾捱打,我卻視他為父親──專訪石井輝男、大貫雅吉志〉,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60-64。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田中真澄著∕彭永堅譯(2004)。〈小津安二郎與清水宏的蒲田時代〉,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33-37。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田中真澄、木全公彥、佐藤武、佐藤千廣編著(2000)∕衛靈譯(2004)。〈作品介紹:沙鴦之鐘〉,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83。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2002)。《臺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末光欣也著(2007)∕辛如意、高泉益譯(2012)。《台灣歷史: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臺北:致良出版社。
    史安斌譯(2007)。《媒體與社會:批判的視角》。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原書Burton, G. [2005]. Media and society: Critical perspectives. Maidenhead,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臺北: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李根芳、周素鳳譯(2003)。《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圖書。(原書Storey, J. [2001].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London, UK: Prentice Hall.)
    邱淑婷、李焯桃(2004)。〈清水宏小傳〉,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93。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邱誌勇、許夢芸譯(2005)。《文化研究的基礎》。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Lewis, J. [2002]. Cultural studies: The basic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近藤正己著∕林果顯譯(2012)。〈「皇民化」政策的形成〉,薛化元(編),《近代化與殖民:日治臺灣社會史研究文集》,頁535-58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林文淇譯(1997)。《電影的社會實踐》。臺北:遠流出版社。(原書Turner, G. [1993]. Film as social practice. London, UK: Routledge.)
    林文琪譯(2004)。《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Woodward, K. (Ed.).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林克孝(2010)。《找路:月光.沙韻.Klesan》。臺北:遠流出版社。
    林沛潔(2015)。《臺灣文學中的「滿洲」想像及再現(1931-1945)》。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林舍林(2004)。〈出走的女人:清水電影的旅程與烏托邦〉,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32。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青木富夫(1998)∕邱淑婷譯(2004)。〈想偷他的內褲,誰知大得很呢!──專訪青木富夫(突貫小僧)〉,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48-52。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臺北:揚智文化。
    周婉窈(2003)。〈「莎勇之鐘」的故事及周邊波瀾〉,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頁13-31。臺北:允晨文化。
    周維萱(2010)。〈返鄉或離鄉徘徊中的台灣移工影像與身份認同:來自移工紀錄片的反省與質疑〉,宋惠中、劉萬青(編),《國族‧想像‧離散‧認同:從電影文本再現移民社會》,頁225-239。臺北:巨流圖書。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前衛出版社。
    胡芝瑩(2001)。《霍爾》。臺北:生智文化。
    陳明仁(2004)。《東台灣歷史再現中的族群與異己──以胡傳之《台東州采訪冊》的原住民書寫為例》。臺北:稻香出版社。
    陳恆譯(2007)。《歷史是什麼?》。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Carr, E. H. [1961]. What is history? Cambridge, U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陳清僑等譯(1997)。《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書Jameson, F. [1992].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陳龍(2009)。《傳媒文化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儒修、郭幼龍譯(2012)。《電影理論解讀》。臺北:遠流出版社。(原書Stam, R. [2000]. 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Hoboken,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臺北:韋伯文化國際。
    高銛等譯(2005)。《意識形態與現代文化》。南京:譯林出版社。(原書Thompson, J. B. [1996]. Ideology and modern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根誌優(2008)。《台灣原住民歷史變遷:泰雅族》。臺北:台灣原住民出版社。
    孫大川(201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清水宏著(1935)∕邱淑婷譯(2004)。〈剪接的重要〉,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16。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清水宏著(1948)∕邱淑婷譯(2004)。〈《蜂巢與小孩》:我與街童〉,邱淑婷、李焯桃(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頁11-13。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張茂桂(2003)。〈族群關係〉,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216-245。臺北:巨流圖書。
    張淑娃譯(1998)。《電影與歷史》。臺北:麥田出版社。(原書Ferro, M. [1977]. Cinéma et histoire. Paris, France: DeNoel Gonthier.)
    張廣智(1998)。《影視史學》。臺北:揚智文化。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臺北:黎明文化。
    張錦華(2014)。《多元文化主義與族群傳播權──以原住民族為例》。臺北:黎明文化。
    許夢芸譯(2007)。《文化研究智典》。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Barker, C. [2004]. The SAGE dictionary of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許維德(2013)。《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臺北:遠流出版社。
    達西烏拉彎·畢馬(2001)。《台灣的原住民:泰雅族》。臺北:臺原出版社。
    焦雄屏譯(2005)。《認識電影》。臺北:遠流出版社。(原書Giannettie, L. [2004]. Understanding movies. London, UK: Prentice Hall.)
    黃新生(2010)。《電影理論》。臺北:五南圖書。
    黃涵音、廖珮如、黃元鵬、謝明珊等譯(2013)。《文化分析手冊(下冊)》。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Bennett, T., & Frow, J. [2008]. The SAGE handbook of cultural analysis.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萊撒·阿給佑(2012)。《泰雅爾族傳統文化:部落哲學、神話故事與現代意義》。臺北:新銳文創。
    程麗華(2013)。《向世界發聲──原住民散文中的文化演現》。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葉龍彥(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臺北:玉山社。
    楊意菁、陳芸芸譯(2007)。《媒體原理與塑造》。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原書Grossberg, L., Wartella, E., & Whitney, D. C. [2005]. Media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鄧相揚(1998)。《霧重雲深:霧社事件後,一個泰雅家庭的故事》。臺北:玉山社。
    廖金鳳(2001)。《消逝的影像:台語片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臺北:遠流出版社。
    廖英杰編(2014)。《Ska Yulung 宜蘭泰雅族百年影像》。宜蘭:宜蘭縣史館。
    鄭力軒譯(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社。(原書Ching, Leo T. S. [2001].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鄭政誠(2005)。《認識他者的天空: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觀光行旅》。臺北:博揚文化。
    蔡篤堅(2001)。《媒體再現與當代臺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臺北:唐山出版社。
    劉建基譯(2005)。《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書Williams, R. [1976].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London, UK: Fontana/Croom Helm.)
    劉燕(2010)。《媒介認同論:傳播科技與社會影響互動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臺北:自立晚報社。
    魏時煜(2014)。《東西方電影》。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羅世宏等譯(2004)。《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原書Barker, C. [2000].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三、 研討會論文
    四方田犬彥著∕蔡宜靜譯(2016年10月)。〈皇民化政策下朝鮮電影的兒童影像〉。「第二屆臺灣與亞洲電影史國際研討會:比較殖民時期的韓國與臺灣電影」,臺北市北投。
    李道明(2015年10月)。〈戰前與戰時「臺灣教育會」與殖民政府的電影運用〉。「第一屆臺灣與亞洲電影史國際研討會:1930與1940年代的電影戰爭」,臺北市北投。
    陳其澎(2003年1月)。〈“框架”台灣:日治時期殖民現代性的研究〉。「文化研究學會2003年會暨「靠文化‧By Culture」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士林。

    四、 學位論文
    石丸雅邦(2008)。《台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吉渥絲·拉娃(2007)。《原住民大專中輟生學習模式之研究:南澳鄉碧候部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宜憲(2011)。《東台灣日本統治體制的建立與原住民的民族發展》。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川凱(2008)。《中國少兒戰爭電影中意識形態之流變》。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岳明熹(2011)。《反迷閱聽人的論述攻防:批踢踢吐槽板之「反韓」論述分析》。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杏娥(2012)。《光影中的理性與感性:論胡台麗的原住民影片》。國立臺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美如(2014)。《日治時期國策電影《莎韻之鐘》之歌曲與配樂》。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素珍(2003)。《日治後期的理蕃──傀儡與愚民的教化政策(1930-1945)》。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意璇(2015)。《台灣報紙再現同性婚姻的語料庫與論述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芃伶(2010)。《尋回消失的Ryohen(流興)部落-歷史記憶與生活空間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倫文。
    陳書豪(2012)。《地方觀光發展與集體記憶的疏離-以九份地區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楚治(2008)。《台灣原住民族傳播權利之理論與實踐-以台灣原住民族電視台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倫文。
    陸映彤(2016)。《臺灣報紙再現原住民形象(1984-201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芝菁(2007)。《原住民原生電影之觀察-以「山藸、飛鼠、撒可努」為個案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泓斌(2009)。《大南澳地區的開路與移民開發(1874~1945)》。淡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倫文。
    曾武清(2004)。《網路媒介與集體記憶:從台灣棒球史中的「龍魂不滅」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欣奕(2013)。《日治時期電影與社會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少瑋(2014)。《以生態博物館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之研究-以桃園眷村故事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浩邦(1996b)。《歷史的流變與多聲:義人吳鳳與莎韻之鐘的人類學分析》。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玉茹(2017)。《臺南西市場之現代性與集體記憶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楊煥鴻(2007)。《他者不顯影-台灣電影中的原住民影像》。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倫文。
    廖英杰(2013)。《部落歷史、族群空間與國家權力-以泰雅族klesan(南澳)地域及週邊社群研究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歐淑敏(2005)。《日治時期臺灣電影的政教功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世花(2010)。《南澳泰雅基督長老教會音樂事工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珮娟(2015)。《太平洋戰爭前後臺灣皇民影劇下被想像的「大眾」》。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郁芬(1995)。《南澳山地之聚落發展:從清代至光復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 網路資料
    不著撰人(無日期)。〈探訪沙韻之鐘(上)〉(檢索日期:2018年4月21日)。取自「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網頁 http://taipei-legend.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12.html
    不著撰人(無日期)。〈探訪沙韻之鐘(下)〉(檢索日期:2017年10月3日)。取自「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網頁 http://taipei-legend.blogspot.tw/2015/05/blog-post_15.html
    不著撰人(無日期)。〈莎韻之鐘〉(檢索日期:2017年10月3日)。取自「維基百科」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E%8E%E9%9F%BB%E4%B9%8B%E9%90%98
    不著撰人(無日期)。〈Bu yi yang de yue guang〉(檢索日期:2017年10月3日)。取自「網際網路電影資料庫(IMDb)」網頁 http://www.imdb.com/title/tt5741496/?ref_=fn_al_tt_1
    王御風(2015年11月13日)。〈映畫館的故事 高雄市電影院發展史〉(檢索日期:2018年3月17日)。取自「打狗高雄|歷史與現在」網頁 http://takao.tw/moviola-story/
    陳怡君(2016年10月15日)。〈台語片的前生(II):高松豐次郎的影像扎根,與台日辯士的文化角力〉,《放映週報》第577期(檢索日期:2018年3月18日)。取自「放映週報」網頁 http://www.funscreen.com.tw/FunClass.asp?FC_ID=487
    張哲生(2014年6月9日)。〈今日百貨興衰史(1968-1997)〉(檢索日期:2018年3月20日)。取自「哲生博客 Jason Blog」網頁 http://jasonblog.tw/2014/06/history-of-todays-company-1968-1997.html
    不著撰人(無日期)。〈宜蘭縣南澳鄉金岳村-綠能節電-推廣低碳節能建材〉(檢索日期:2018年4月21日)。取自「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網頁 https://lcss.epa.gov.tw/LcssViewPage/Responsive/AreaDoc.aspx?CityID=10002&DistrictId=1000212&VillageID=1000212004&ActDocId=8738eb50-2592-4189-ade4-de7ab29db3e0
    陳芃伶(2012年5月31日)。〈找回家的路─泰雅女孩談部落的流離與重返〉,《人籟論辨月刊》(檢索日期:2018年4月18日)。取自「人籟論辨月刊」網頁 http://www.erenlai.com/tw/item/5034-2014-02-16-10-15-07.html
    鄧沛雯(2014年12月9日)。〈走在回家的路上:金岳社區的尋根之旅〉,《台灣光華雜誌》(檢索日期:2018年4月21日)。取自「YAHOO!奇摩新聞」網頁 https://tw.news.yahoo.com/%E8%B5%B0%E5%9C%A8%E5%9B%9E%E5%AE%B6%E7%9A%84%E8%B7%AF%E4%B8%8A-%E9%87%91%E5%B2%B3%E7%A4%BE%E5%8D%80%E7%9A%84%E5%B0%8B%E6%A0%B9%E4%B9%8B%E6%97%85-154131962.html
    不著撰人(無日期)。〈電影劇照:蘭嶼之歌〉(檢索日期:2018年4月27日)。取自「1905電影網」網頁 http://www.1905.com/mdb/film/2011729/
    李偉麟(2018年2月)。〈吸收和欣賞異文化的好,能夠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台灣高鐵T-Life車上刊物》(檢索日期:2018年4月27日)。取自「台灣高鐵」網頁 http://foritech-tlife.cloudapp.net/archives/3199
    不著撰人(無日期)。〈電影介紹:山藸‧飛鼠‧撒可努〉(檢索日期:2018年4月27日)。取自「KingMedia影音台」網頁 http://movie.kingmedia.com.tw/search/index.html?act=movie&r=1126258465&op=download#AJ0001
    不著撰人(無日期)。〈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首頁〉(檢索日期:2018年4月27日)。取自「TIEFF 2017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網頁 https://www.tieff.org/
    不著撰人(無日期)。〈不一樣的月光〉(檢索日期:2018年4月28日)。取自「維基百科」網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D%E4%B8%80%E6%A8%A3%E7%9A%84%E6%9C%88%E5%85%89
    不著撰人(無日期)。〈演員介紹〉(檢索日期:2018年4月28日)。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category/251397
    超小號(2011年11月24日)。〈尋根之路─專訪導演陳潔瑤〉(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開眼電影網」網頁 http://app2.atmovies.com.tw/eweekly/EO3200075007/
    曾芷筠(2016年3月18日)。〈從都市到原鄉,從台灣到第三世界──《只要我長大》導演陳潔瑤/Laha Mebo的尋根旅程〉,《放映週報》第548期(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放映週報」網頁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543
    潘采萱(無日期)。〈陳潔瑤 從笑容裡看見原住民的痛〉,《美麗佳人》(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美麗佳人」網頁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celebrity/story/26599/page_2
    不著撰人(無日期)。〈電影《不一樣的月光》 贈票活動〉(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趨勢教育基金會」網頁 http://w3.trend.org/arts_info.php?pid=297
    不著撰人(2015年3月23日)。〈在世界看見自己 陳潔瑤勉族人珍惜身分〉(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政治大學學術動態」網頁 http://www.nccu.edu.tw/zh_tw/news/%E5%9C%A8%E4%B8%96%E7%95%8C%E7%9C%8B%E8%A6%8B%E8%87%AA%E5%B7%B1-%E9%99%B3%E6%BD%94%E7%91%A4%E5%8B%89%E6%97%8F%E4%BA%BA%E7%8F%8D%E6%83%9C%E8%BA%AB%E5%88%86-67766600
    黃采文(2011年12月23日)。〈陳潔瑤 瞭解原住民 看見不一樣的月光〉,《新紀元周刊》第254期(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大紀元文化網」網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12/22/n3465160.htm
    不著撰人(無日期)。〈不一樣的月光 Finding Sayun〉(檢索日期:2018年4月28日)。取自「開眼電影網」網頁 http://app2.atmovies.com.tw/film/fitw69909241
    不著撰人(無日期)。〈華映娛樂股份有限公司〉(檢索日期:2018年4月28日)。取自「台灣電影網」網頁 http://www.taiwancinema.com/Company/CompanyContent/?ContentUrl=13037
    不著撰人(無日期)。〈關於華映:經營理念〉(檢索日期:2018年4月28日)。取自「華映娛樂」網頁 http://www.skyfilms.com.tw/index.php/about
    不著撰人(無日期)。〈氧氣電影有限公司〉(檢索日期:2018年4月28日)。取自「台灣電影網」網頁 http://www.taiwancinema.com/Company/CompanyContent/?ContentUrl=12678
    不著撰人(2011年10月22日)。〈原住民導演拍尋根電影 尋找『沙韻之路』企業一圓導演夢〉(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8402584
    不著撰人(2011年11月28日)。〈驚.爆.車.訊-推動原民文創 中華汽車贊助《不一樣的月光》〉,《中國時報》(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9571858
    賴怡佳(2011年12月2日)。〈林克孝出資力挺 老莫的第一次給了沙韻〉,《時報周刊》第1762期(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中時電子報」網頁 http://magazine.chinatimes.com/ctweekly/20111202003168-300106
    施勗皓(2012年3月18日)。〈不一樣的月光 尋找沙韻〉,《喀報》第129期(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喀報」網頁 http://castnet.nctu.edu.tw/castnet/article/4245?issueID=164
    不著撰人(2011年11月23日)。〈《不一樣的月光》 揭開沙韻之鐘遺址面紗〉(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今日新聞」網頁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11123/457366
    王雅蘭(2011年10月29日)。〈「不一樣的月光」 林慶台兼製片、苦力〉,《聯合報》(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8597146
    江昭倫(2011年11月22日)。〈重返沙韻之路 「不一樣的月光」部落總動員〉,《中央廣播電臺》(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9574100
    不著撰人(無日期)。〈找路:月光.沙韻.Klesan〉(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遠流博識網」網頁 http://www.ylib.com/hotsale/road/
    不著撰人(無日期)。〈《導演專訪》【不一樣的月光】導演陳潔瑤〉,《世界電影雜誌》第516期(檢索日期:2018年4月29日)。取自「世界電影」網頁 http://www.worldscreen.com.tw/goods.php?goods_id=1245
    陳潔瑤(2011年8月19日)。〈導演的話〉(檢索日期:2018年4月30日)。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5447662
    不著撰人(2016年11月3日)。〈專訪《只要我長大》導演陳潔瑤:「原住民的故事太多了,我說都說不完!」〉(檢索日期:2018年4月30日)。取自「娛樂重擊」網頁 http://punchline.asia/archives/34425
    不著撰人(2011年11月29日)。〈林慶台回歸牧師身份,為電影《不一樣的月光》部落總動員〉(檢索日期:2018年4月30日)。取自「【不一樣的月光】官方部落格」網頁 http://ipnb2010.pixnet.net/blog/post/39592074
    謝月琴(2012年11月7日)。〈莎韻的故鄉 金岳部落〉,《大紀元副刊》(檢索日期:2018年5月11日)。取自「大紀元生活網」網頁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1/7/n3724520.htm


    日文部分

    一、 期刊論文與新聞報導
    土屋生(1941年4月)。〈會後雜感〉,《理蕃の友》,112: 4-6。
    山路勝彥(1994)。〈植民地台湾と「子ども」のレトリック-「無主の野蠻人」人類學2〉,《社會人類學年報》,20: 63-87。
    不著撰人a(1941年9月)。〈愛國乙女サヨンの鐘〉,《理蕃の友》,117: 5-8。
    不著撰人b(1938年9月29日)。〈蕃婦溪流に落ち 行方不明となる〉,《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7版。
    不著撰人c(1938年11月30日)。〈蕃婦の慰靈祭〉,《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7版。
    不著撰人d(1941年3月)。〈全島高砂族青年代表者大會〉,《理蕃の友》,111: 3。
    不著撰人e(1941年7月)。〈善行は善行を生む〉,《理蕃の友》,115: 4-5。
    不著撰人f(1941年11月)。〈サヨンの鐘 鐘樓建設落成式〉,《理蕃の友》,119: 8。
    不著撰人g(1941年8月17日)。〈懷しの臺灣へ 歌の行脚に 佐塚孃サヨンの鐘を歌ふ〉,《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3版。
    不著撰人h(1941年12月)。〈佐塚孃が追善演奏〉,《理蕃の友》,120: 8。
    不著撰人i(1942年6月23日)。〈臺北州下蕃社名を日本式に 風土、地形、史蹟に因み改稱〉,《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2版。
    不著撰人j(1943年10月)。〈映畫“サヨンの鐘”四月公開の豫定!〉,《臺灣藝術》,4(2): 40。
    不著撰人k(1942年10月)。〈松竹監督清水宏氏を訪ねて 映畫の動向を訊く〉,《臺灣藝術》,3(10): 22-23。
    不著撰人l(1941年11月12日)。〈映畫“サヨンの鐘” 撮影地は霧社か〉,《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3版。
    不著撰人m(1943年2月3日)。〈李香蘭一行 霧社に來る〉,《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4版。
    不著撰人n(1943年3月4日)。〈李香蘭一行公演 勇士、遺家族を招待〉,《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2版。
    不著撰人o(1943年3月5日)。〈慰問演藝會 李香蘭一行の心盡し〉,《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3版。
    不著撰人p(1944年9月1日)。〈リヨヘン 松山虔三攝影〉,《民俗臺灣》,4(9): 40-43。
    加奈原楮(1939年1月)。〈蕃界銃後哀話 乙女サヨンの死〉,《臺灣愛國婦人新報》,112: 47-51。
    宮村堅彌(1943年1月)。〈サヨンの鐘〉,《臺灣山岳》,13: 87-110。
    新田淳(1942)。〈サヨンの鐘をたづねて〉,《臺灣藝術》,11: 26。
    新田淳(1943)。〈リヨヘン紀行〉,《警察時報》,326: 54-61。
    鹽月桃甫(1941)。〈隨筆サヨンの鐘〉,《南方美術》,1: 12-23。

    二、 專書與編輯書
    武田實(1990)。〈考證『サヨンの鐘』〉,サヨンの鐘研究會(編),《サヨンの鐘研究》,頁1-8。東京:サヨンの鐘研究會。
    臺灣總督府編(1944)。〈十七、サヨンの鐘〉,臺灣總督府(編),《初等科國語五》,頁96-109。臺北:臺灣總督府。

    三、 網路資料
    不著撰人(無日期)。〈「サヨンの鐘」(李香蘭・主演、台湾総督府・満映・松竹の共同作品)〉(檢索日期:2017年10月3日)。取自「ジャパンアーカイブズ」網頁 https://jaa2100.org/entry/detail/046035.html


    英文部分

    一、 期刊論文與新聞報導
    Hall, S. (1985). Signification, representation, ideology: Althusser and the post‐structuralist debates.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2(2), 91-114.
    Hickling-Hudson, A. (1990). White construction of black identity in Australian films about aborigines. Literature Film Quarterly, 18(4), 263-274.
    Hirschfeld, M. (2011). Croatian cinematic identity: A Balkan entity or a European individual? Studies in Eastern European Cinema, 2(1), 21-36.
    King, Justin R. J. (2015). Change or no change: Native American representations of race in Disney. Film Matters, 5(2), 58-61.
    Ostrowska, E., & Rydzewska, J. (2007). Gendered discourses of nation(hood) and the West in Polish cinema. Studies in European Cinema, 4(3), 187-198.
    Robinson, T., Callister, M., & Magoffin, D. (2009). Older characters in teen movies from 1980-2006.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5(8), 149-159.
    van Dijk, T. A. (1995). Discourse semantics and ideology. Discourse & Society, 6(2), 283-284.
    White, H. (1988).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ophoty.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93(5), 1193.

    二、 專書與編輯書
    Althusser, L.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NY: Monthly Review Press.
    Derrida, J. (1973). Speech and phenomena. Evanston,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UK: Hodder Arnold Publication.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Co.
    Hall, S. (199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n J. Rutherford (Ed.), Identity,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 (pp. 222-237). London, UK: Lawrence and Wishart.
    Hall, S. (1996). Introduction: Who needs identity. In S. Hall & P. du Gay (Eds.),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y (pp. 1-17).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Hall, S. (Ed.).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 25).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acan, J. (1977). The four fundamentals of psychoanalysis. London, UK: Hogarth Press.
    Phillips, N., & Hardy, C. (2002). Discourse analysis: Investiga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A. D. (1986).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p. 2).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Trimble, J. E., & Dickson, R. (2005). Ethnic identity. In C. B. Fisher & R. M. Lerner (Ed.), Encyclopedia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 (Vols. 1, p. 417).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van Dijk, T. A. (1997). The study of discourse.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pp. 1-34).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van Dijk, T. A. (200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D. Schiffrin, D. Tannen & H. E.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pp. 352-371). Oxford, UK: Wiley-Blackwell.
    Woodward, K. (Ed.). (1997).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5464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464007
    資料類型: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COMM.004.2018.F05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400701.pdf14222KbAdobe PDF2787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