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56/144643 (79%)
Visitors : 51726036      Online Users : 62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1606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6066


    Title: 部落傳唱的新聲響——九零年代台灣原住民流行音樂的形成與展開
    The New Sounds of the Original Singing Songs: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boriginal Pop-Music in Taiwan’s 90s
    Authors: 呂紹凡
    Lu, Shao-Fan
    Contributors: 孫大川
    呂紹凡
    Lu, Shao-Fan
    Keywords: 流行音樂
    原住民性
    口傳文學
    集體性
    差異自主性
    台灣原住民流行音樂
    Popular music
    Aboriginality
    Oral literature
    Collectivity
    Differential autonomy
    the Aboriginal Pop music in Taiwan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3-02 11:47:02 (UTC+8)
    Abstract: 「音樂」或「歌」在台灣原住民的生活中有著特殊的文化位置,在「原住民文學」發展之際也屢屢成為難以分割的元素,而在書面文字以外龐大的原住民口傳文學中,音樂或歌曲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歌手巴布狄倫(Bob Dylan)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今日,不但代表了歌曲文本在俗文學與典範文學中的壁壘再度被挑戰,「流行音樂」所牽扯到的全球架構之流行文化、娛樂產業與庶民生活價值等面向也開始被一併地以「文學」觀點討論。本論文從「口傳文學」與「流行音樂」兩個領域出發,並以唱片公司跨國整併以及在地意識、多元文化價值蓬勃的九零年代台灣為關鍵的時間點,探討「原住民流行音樂」如何成其面貌,以及當中具代表性的可能因素與類型特質。本研究的思考軸線,從「他者」的書寫、「認同」的建構到「差異」類型的成形,在這個演進過程中,當代西方理論的發展已經顯示了一條清楚的路線,它不但可以是個體生命歷程的縮影,與台灣原住民族的近百年來的族群經驗也密切地吻合。本論文首先以認同經驗的層次來檢視原住民「傳唱歌謠」所反映的時代社會性質,以及當中屬於口傳文化「集體性」的展現,並探討傳唱歌謠進入流行音樂框架中的銜接處所產生的關鍵性質差異。其次,討論九零年代的台灣音樂環境,分別從產業、創作製作和文化三個面向進行考察,嘗試描繪出原住民流行音樂成形的狀態。最後,以「流行音樂」的研究觀點來對原住民流行音樂的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包含其核心價值與邊界形式的討論,也與全球脈絡中的其他「口傳」族群音樂成其音樂類型並影響主流流行音樂的案例進行對比參照。在這些大主題與「歷史敘事學」(Historical Narratology)式的分析考察中,本文企圖勾勒出原住民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類型,在其差異脈絡中的「差異自主性」,相對應於口傳文學「集體性」與某種他者印象中「原住民性」之觀看軸線,作為未來對原住民音樂或其他流行音樂類型可嘗試的一種研究思路與音樂經驗的印證方式。
    The “Music” or “Singing” has a special position in Taiwan’s aboriginal culture. It is not only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boriginal literature” but also very important in the vast indigenous oral literature beyond written languages. Nowadays, Bob Dylan won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s a singer songwriter. It indicates that the steady state of the “songs” between popular literature and classic literature once again been challenged or eliminated, while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points of view that popular culture, entertainment industrial, and common people’s life as well as Pop-music are feasible to be part of “literature”.

    To discuss the reason why “Taiwanese Aboriginal Pop-Music” became a type and how it worked, the thesis starts from the idea of two field, which is “oral literature” and "popular music”. In the year of 90s in Taiwan when the record companies were consolidated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 booming of the local awareness of the music and the multi-culturalism were as the key successful factors at that time. The axis of this study is the development that from the description of “Others”,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to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ce categories”. It demonstrated clear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ontemporary theories. It is not only a microcosm of the life course of an individual, but also closely corresponds to the ethnic experience of the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over the past centuries.

    First,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 the social in natures of the periods reflected by aboriginal "oral folk songs” and the “Collectivity” of oral culture among them with the difference levels of identity experience. Then, I explored the key properties that arose when the oral folk songs entering the interface of pop-music. Second, to depict the formation of aboriginal pop-music, I discussed the music environment in Taiwan’s 90s according to three aspects of views, which are industry, creative production and cultural. At last, I analyzed the actual cases of the aboriginal pop-music by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Pop-Music” research, which contains the discussions of its core values and boundary. It also been compared with the cases of other "oral" ethnic music globally, that formed the genre of music and influences mainstream pop music. In these wide range of topics and the research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Narratology”, I tried to contoured a possible way to research the indigenous music or other music types and to express personal music experience. It depends on the aboriginal pop music, as a music type, has its own “Differential Autonomy” in its context, corresponding to the “Collectivity” of oral literature and the “Aboriginality” from “Others”.
    Reference: 一、專書著作

    巴奈·母路,《阿美族祭儀中的聲影》(花蓮:東華大學,2010)。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上)》(台北:里仁出版,2009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政治與文藝交纏的生命:高山自治先覺者高一生傳記》(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年)。
    王嵩山,《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2001年)
    王嵩山,《過去就是現在——當代阿里山鄒族文化形式的社會建構》,(台北:稻鄉出版,2003年)。
    史惟亮,《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台北:希望出版社,1971年)。
    江冠明,《台東縣現代後山創作歌謠踏勘》(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吳明義,《哪魯灣之歌:阿美族歌謠選粹一二○》(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出版,1993年)。
    林頌恩等,《回憶父親的歌》(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出版,2003年)。
    孫大川,《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7年)。
    孫大川,《久久酒一次》增訂版(台北:山海文化,2010年)。
    孫大川,《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孫大川,《台灣原住民族漢語文學選集》(台北:印刻出版,2003年)。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2000年)。
    許常惠,《巴黎樂誌》再版(台北:愛樂文庫,1965年)。
    許常惠,《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台北:大林出版,1972年),頁174。
    傅大為,《知識、權力與女人:台灣的邊緣戰鬥》(台北:自立晚報出版,1993年)。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出版,1998)。
    賀玉高,《霍米·巴巴的雜交性身份理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楊士範,《礦坑、海洋與鷹架——近五十年的台北縣都市原住民底層勞工勞動史》,(台北:唐山,2006年)。
    楊士範,《聽見「那魯灣」 ——近五十年臺北縣原住民民謠的形成與流傳文化史》(臺北:唐山,2009年)。
    楊士範,《阿美族都市教會:近五十年新北市原住民基督教信仰生活史》(台北:唐山,2011年)。
    賴永祥,《教會史話(一)》(台南:人光出版,1990年)。
    謝世忠,《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2004年。)
    薩伊德(Edward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出版,2001年)。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新北:印刻出版,2013年)。
    羅悅全主編,《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台北:遠足文化,2015年)。
    藤井志津枝,《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1年)。

    二、翻譯書籍

    [日] 東浩紀著,褚炫初譯,《動物化的後現代——御宅族如何影響日本社會》(台北:大鴻藝術,2012年)。
    [日] 黑澤隆朝著,王櫻芬、劉麟玉譯,《戰時臺灣的聲音:1943黑澤隆朝《高砂族的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3CD)》(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法] 米歇爾·狄塞托(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琳等譯,《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法]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1993年)。
    [法] 亞歷山大·科耶夫(Alexandre Kojève)著,姜志輝譯,《黑格爾導讀》(南京:譯林出版,2005。)
    [法] 艾佛.凱斯比(Herve Crespy)著,黃敏次譯,《樂玩樂酷——就是雷鬼》(台北:音樂向上出版,2007)。
    [法] 德勒茲(G.Deleuze)、加塔利(F.Guattari)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10年)。
    [英] 弗里斯(Simon Frith)等主編,蔡佩君、張志宇譯,《劍橋大學搖滾與流行樂讀本》(台北:商周出版,2005)。
    弗里斯著,彭倩文譯,《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
    [英] 拉曼·賽爾頓(Raman Selden)等著,劉象愚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英] 哈里·夏皮羅(Harry Shapiro)著,李正子譯,《流行音樂與毒品的歷史》(北京:金城出版,2014年)。
    [德] 卡西勒(E.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1990年)。
    Highmore,Ben著,周群英譯,《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2005年)。
    Hobsbawm,Eric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年)。

    三、學位論文

    王志宏,《原住民音樂地景的構成——台東原住民歌手的實踐》(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2012年)。
    江正豐,《基督教長老教會對太魯閣族音樂的傳承與影響》(台南: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2009)。
    艾美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者的社會運動參與》(花蓮: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2013年)。
    吳國禎,《論台語歌曲反殖民的精神》(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
    呂憶君,《記憶、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07年)
    李至和,《九Ο年代台灣流行音樂中之原住民歌手形象分析》(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2000年)。
    杜文靖,《台灣歌謠歌詞呈現的台灣意識》(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1999年)。
    林欣宜,《當代台灣音樂工業產銷結構分析》(桃園:元智大學資訊研究所,1999年)。
    林倩夷,《原住民傳統音樂著作之保護─以郭英男事件為例》(台北: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2002年)。
    阿洛·卡力亭·巴奇辣,《族群音樂與認同:以花蓮高寮部落阿美族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研究所,2009年)。
    柯永輝,《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1992-1993)》(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1994)。
    張玲華,《序階、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以荒野阿美人信仰真耶穌教會為例》(台東: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2012)。
    張容瑛,《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網絡、創作系統與空間》(新北: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2001)。
    張蕫淗,《敘說一位守護布農族童聲合唱團勇士的故事─以馬彼得為例》(台中:台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研究所,2010)。
    許蕙千,《紅了阿妹之後?台灣原住民通俗音樂的生產場域分析 》(新竹: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2008年)。
    陳俞臻,《探尋原住民音樂表演的烏托邦》(花蓮: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2012年)。
    陳宣伶,《部落的聲音——一九七〇年代之後原住民音樂的轉折與創新》(花蓮: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2010年)。
    陳慧玲,《青少女流行音樂團體之研究:形象、身體文化與情慾流動》(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2003)。
    陳澤鴻,《「恨流行」的角頭音樂唱片封套設計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視覺設計學系,2013年)。
    程石雋,《「Ila!回霧台!」: 從霧台長老教會談青少年團契的返鄉與文化教育》(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2013)。
    馮靖惠,《圖騰樂團音樂實作的美學與真誠性》(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2007)。
    黃泳晞,《歌唱作為一種武器——原住民歌手於原運中社會實踐之探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2016年。)
    黃國超,《製造「原」聲:台灣山地歌曲的政治、經濟與美學再現(1930-1979)》(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9年)。
    黃雅芳,《日治時期原住民菁英養成與其語文書寫——以陳實、高一生和陸森寶為例》(嘉義: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8年)。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34-1971)》(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年)。
    黃顗穎,《流行音樂歌手形象、偶像崇拜與消費行為關係研究》(高雄: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2003)。
    楊世範,《排灣族城鄉遷移者傳統文化與社會組織之持續與轉變—以平和村台灣北部移民為例》,(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1997年)。
    楊佳霏,《「世界音樂」在台灣之推廣研究——以文化全球化觀點分析之》(台北:文化大學音樂研究所,2007)。
    廖子瑩,《台灣原住民現代創作歌曲研究——以1995年至2006年的唱片出版品為對象》(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2007)。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台北: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2004年)。
    劉紹華,《去殖民與主體重建——以原住民三份文化刊物為例探討歷史再現中的權利問題》(新竹: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1994年)。
    劉曉燕,《台灣流行音樂歌詞中的兩性圖像(2002-2005)》(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2005)。
    蔡世花,《南澳泰雅基督長老教會音樂事工之研究》,(新竹: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2010年)。
    鄭淑儀,《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傳所,1992)。
    簡妙如,《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2002年)。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形成研究》(台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7年)。
    譚雅婷,《台灣原住民樂舞與文化展演的探討——以「原舞者」為例》(台北: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2004年)。

    四、單篇論文

    Nakao Eki Pacidal,〈中間者之臉:《賽德克·巴萊》的原住民歷史研究者映像〉,《台大文史哲學報》第77期(2012年),頁167-197。
    何東洪,〈Music is coming home, but whose home? 從Enigma 與台灣阿美族歌手郭英男夫婦「飲酒歌」的國際官司論全球化迷思〉(第一屆兩岸文化與族群學術研討會,2004年)。
    呂紹凡,〈音樂敘事的戲劇效果——以《菊花夜行軍》為例〉,《臺灣文學臉孔的多元書寫與實踐——第十三屆全國台灣文學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出版,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主編,2016年),頁174-202。
    林道生,〈台灣阿美族民謠近百年的流變〉,《玉山神學院學報》(花蓮:玉山神學院,1996年),頁155-174。
    青年學者漢學會議:多元族群觀點下的漢學研究」論文集(花蓮:東華大學,2005年)。
    孫大川,〈用筆來唱歌—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 現況與展望〉,《聯合文學研究學報》第一期(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年10月)。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5年)。
    孫大川,〈神聖的回歸——台灣原住民族祭儀的現況與再生〉,《臺灣戲專學刊》第11期 (2005) , 頁253-268,
    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台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
    孫大川,〈捍衛第一自然——當代臺灣原住民文學中的原始生命力〉,《「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
    陳俊斌,〈Haiyan(g)/海洋─試論當代台灣原住民音樂的文化綜攝〉,《「第四屆國際
    陳俊斌,〈Senay、「唱歌」與「流行歌」─以「蘭嶼之戀」的跨部落傳唱為例,談陸森寶作品的「傳統性」與「現代性」〉,《「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紀念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東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2007年)。
    陳俊斌,〈從「唱歌」到「唱自己的歌」:《很久沒有敬我了你》中現代性與原住民性的接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03期(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2016年)。
    陳家倫,〈與諸神共舞:新時代運動的內涵與特徵〉,《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三期(台中:弘光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出版)。
    黃國超,〈1970年代另類「校園歌曲」的喧囂:山地歌曲與救國團康樂哥唱的音樂政治〉,《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第十一期。
    楊士範,〈當代原住民歌謠中「想像共同體」的打造:「我們都是一家人」的誕生與傳唱〉,《原住民族文獻》30期(新北:原住民委員會,2016年)。
    趙綺芳,〈傳唱的叮嚀、舞動的記憶〉,《原住民樂舞世界研討會》,(台北:原舞者文化
    劉智濬,〈主體性的再現與生產:以1990年代原住民創作歌謠為例〉,《中台學報》人文社會卷27卷1期(台中:中台科技大學,2015年)。
    劉智濬,〈我不了解你的明白:從認同觀點看布農族歌手Biung王宏恩的語言策略〉,《2008年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台灣綜合研究院,2008年)。
    劉智濬,〈原住民觀點在漢人「多元文化」論述中的啟示:以原住民創作歌謠為例〉,《中台學報》(台中:中台科技大學,2004年)。
    劉智濬,〈從啟蒙觀點看六〇年代民歌採集運動〉,《中台學報》第14期,(台中:中台醫護技術學院,2003年)。
    璜音樂文集(四)》,(台北:樂韻,1999年)。
    賴靈恩,〈回歸部落之歌: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的歌謠分類〉,《台灣音樂研究》21期(台北: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2015年)。
    謝若蘭,〈原住民族與認同政治:美國原住民族群識別與身份認定之歷史沿革〉(新北:輔仁大學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2002年)。
    韓國璜,〈民族音樂學還是世界音樂?——音樂界的新舊名詞與內容〉,《韓國
    簡妙如,〈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性與真誠性的建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003年)。
    藝術基金會,2003年)。
    Fredrik Barth,高崇等譯,〈族群與邊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
    科學版)》1999年份第一期(廣西:廣西民族大學,1999年)

    五、報章雜誌與非學術文章

    方巧如,〈民國七十年代台灣的國語搖滾樂團所建構的夢想世界及其限制〉,《中外文學》,第25卷,第二期(台北:台灣大學,1996年),頁82-108。
    江文瑜、邱貴芬,〈查某儂嘛要抓狂--當代台語流行女歌的後殖民女性主義詮釋與批判〉,《中外文學》,第26卷,第二期(台北:台灣大學,1997年),頁 23-48。
    江冠明,〈擺盪在山海間的旋律─台東救國團山地民謠的變奏(1970-1983)〉,《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3、24期(台北:山海文化,2000年),頁48-54。
    周倩漪,〈解讀流行音樂性別政治——以江蕙和陳淑樺為例〉,《中外文學》,第25卷,第二期(台北:台灣大學,1996年)。
    明立國,〈台灣原住民歌舞的傳統與現代〉,《山海文化雙月刊》第三期(1994年)。
    林秀靜,〈一個「世界」,各自表述「音樂」?——「21世紀的音樂—世界音樂」座談會〉,《表演藝術》第92期(2000年)。
    邱貴芬,〈原住民女性的聲音:訪談阿女烏〉,《中外文學》,第26卷,第二期(台北:台灣大學,1997年),頁130-145。
    哈尤·尤道,〈原住民教會音樂創作之現況〉,《新使者雜誌》第102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發行,2007年)。
    范菁文,〈聯合國的第二個原住民十年2005~2015(上)〉(台北:台灣立報,2007年)。
    孫大川,〈原住民文學的困境——黃昏或黎明〉,《山海文化雙月刊》創刊號(台北:山海文化,1993)。
    張育章、張釗維編,「島嶼邊緣」第11期,《民眾音樂研究初探》(台北:唐山出版,1994年)。
    張釗維,〈他需要的不是一間錄音室,而是一場祭典〉,《破週報》五月8號(台北:台灣立報,2005年,5月8號)。
    陳鄭港,〈台灣原住民音樂文化及其發展〉,《山海文化雙月刊》第21、22期(台北:山海文化,2000年)。
    傅仰止,〈都市山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思語言》23卷(1985年)。
    黃秀慧,〈第 16 屆金曲獎—最佳原民、客語專輯獎 排灣族小朋友、林生祥唱出族群融合〉,《中國時報》,D2版。
    黃美英,〈從部落到都市〉,收於李亦園主編《聚變與調適——1985台灣文化批判》(台北:敦理出版,1986)。
    黃貴潮,〈阿美族的現代歌謠〉,《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期(台北:山海文化,2000年)。
    黃維明,〈滾石、魔岩,顛覆音樂新浪潮〉,《天下雜誌》216期,頁56-63。
    趙靜瑜,〈蘇慧倫「傻瓜」夠怪,楊乃文「No.1」另類:老滾石原創精神再現〉,《大成報》,1997年8月。
    《中華民國出版年鑑》(台北:行政院新聞局出版,2000)。

    六、研究計畫

    劉智濬(2013)。「主體性,知識典範與部落發展——當代原住民歌謠的生產與消費」(NSC102-2420-H-166-001)。國科會主持。
    劉智濬(2014-2015)。「主體性,知識典範與部落發展——當代原住民歌謠的產涯與消費(II)」(NSC103-2420-H-166-001-MY2)。國科會主持。

    七、網路資料

    台灣IFPI「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網站。http://www.ifpi.org.tw/
    柯夏智(Lucas Klein)撰,張書瑋譯,〈Bob Dylan 的諾貝爾文學獎:高雅與通俗之間的美利堅〉(端傳媒,2016年)。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18-culture-nobel-literature2016-america/
    馬彼得,〈我在作夢嗎?〉,發佈於「台灣原生教育學會」部落格。http://voxnativa.org/index.php?single=1&id=2
    許昊仁,〈歌詞本體論(一):歌詞是文學嗎?從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談起〉(哲學新媒體網路專欄,2017年)。https://www.philomedium.com/blog/79813
    楊緬因,〈5566的「我難過」為何成為神曲?音樂學的觀點〉,發佈於「戰鬥音樂學」部落格,2014年。 http://radical-musicology.logdown.com/posts/158242-2

    八、影音資料

    (一)音樂專輯:

    《台灣山地同胞跳舞歌集》(玲玲唱片,1961)。
    《美麗心民謠:出發》(野火樂集,2010)。
    《美麗心民謠:想念》(野火樂集,2007)。
    Matzka,《一朵花Live CD+台東帥哥大戰Party Queen@Legacy演唱會DVD》,(無非文化發行,2014年)。
    巴奈·庫穗,《泥娃娃》(台北:角頭發行,2000年)。
    巴奈·庫穗,《凱道上的稻穗》(新北:子皿有限公司,2017年)。
    王宏恩,《走風的人》(台北:好有感覺發行,2004年)。
    王宏恩,《獵人》 (新北:風潮唱片,2000年)。
    北原山貓,《摩莉沙卡》(勇士唱片,2000年)。
    南王姊妹花,《南王姊妹花》(台北:角頭音樂,2008)。
    南王姐妹花,《巴力瓦格斯/BaLiwakes》(台北:角頭音樂,2011)。
    查勞·巴西瓦里,《玻里尼西亞》(台北:角頭音樂,2014年)。
    紀曉君,《野火春風》(魔岩發行,2001)。
    紀曉君,《太陽、風、草原的聲音》(魔岩發行,1999)
    胡德夫,《匆匆》(台北:野火樂集,2006年)。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黑暗之心」系列七《馬蘭吟唱:父子傳承》(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出版,2005年)。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黑暗之心」系列三《生命之歌:古老民族的千年跫音》(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出版,2000年。)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黑暗之心」系列五《知本傳承:祖先的叮嚀》(原住民族部落工作隊出版,2000年)
    原音社,《Am到天亮》(台北:角頭音樂,1999年)。
    原音社,《Am到天亮》(台北:角頭發行,1999年)。
    馬躍.比吼,《季.拉黑子》紀錄片(大肚根文化工作室,1999年)。
    高山阿嬤,《高山阿嬤》(台北:角頭發行,2001年)。
    動力火車,《無言的情書》(台北:上華唱片,1997年)。
    動力火車,《明天的明天的明天》(台北:上華唱片,1998年)。
    張迪皓,《武裝的音符》(個人獨立發行,2016年)。
    張惠妹,《姐妹》(台北:豐華唱片,1996年)。
    郭英男和馬蘭吟唱隊,《生命之環circle of life》(台北:魔岩唱片,1998年)。
    郭英男和馬蘭吟唱隊,《跨越黃色地球across the yellow earth》(魔岩唱片,1999年)。
    陳建年,《海洋》(台北:角頭音樂,1999年)。
    黃瑋傑,《夜色》(台南:三合院音像工作室發行,2017年)。
    圖騰樂團,《我在那邊唱》(台北:彎的音樂,2006年)。
    檳榔兄弟,《布拉布拉揚Bura Bura Yan》(新力發行,2000年)。
    檳榔兄弟,《失守獵人》(台北:大大樹音樂圖像,2003年)。

    (二)影片、紀錄片:

    「原民電視台新聞雜誌:原音掠奪」,2012年四月。
    「野火樂集尋找台灣的聲音:熊儒賢 @TEDxTaipei 2009」
    吳明季、林建享製作,《舞動山海的旋律》紀錄片,(台北:公視,2007年)。
    吹過島嶼的歌(第七集)「1980年原運下未曾停止的歌聲」,電視節目(原視,2016)。
    Catherine Bainbridge,Alfonso Maiorana, “Rumble: The Indians Who Rocked The World”(Montréal:Rezolution Pictures,2017)
    Declan Lowney,“Bob Marley: Time Will Tell”(Immortal studio,2008)

    九、外文著作

    Dunbar-Hall, P. ”We have survived”: popular music as a representation of Australian Aboriginal cultural loss and reclamation. In I. Peddie (ed.), The resisting muse: popular music and social protest. (USA: Ashgate,2006)
    Francis Davis,“The History Of The Blues: The Roots, The Music, The People”(Cambridge:Da Capo Press,2003)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Cary Nelson and Larry Grossberg’s edited collection,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India” , (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8)
    Griggs, R. An excerpt from CWIS Occasional Paper# 18, The Meaning of “Nation”and “State”in the Fourth World. Center for World Indigenous Studies.(1992)
    Hayden White, 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Middleton,R. Studying Popular Music.(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0.)
    Schudson,M. The new validation of popular culture:Sense and sentimentality in academia.”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Wilfrid H. Mellers,“Music in a New Found Land: Theme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Music”(Abingdon-on-Thames:Routledge 1st edition,196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3151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315101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2101.pdf1961KbAdobe PDF234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